自觉教育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觉教育之我见

学校的校训“让自觉成为生命的品质”确实体现了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与本质内容,教育在没有自觉意识与精神的参与下确实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内化与发展。

我认为想要彻底贯彻“让自觉成为生命的品质”这一校训,需要遵从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课程育人原则

课程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说“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我认为课程首先是一种教育资源,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其次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的内涵应该超越教材,学校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学生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成人仪式等等内容都应该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有了这种大课程观才能从更高层面看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为贯彻自觉教育提供思想上的支撑。

二、个性化育人原则

之所以提出这一原则基于三点思考:

1、从长时期大的社会背景分析,现代工业已经从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生产过渡到中小批量定制化产品生产,而这一趋势必然要求教育领域的变革,即个性化的生产呼唤的是个性化、复合型的人才结构,当前国内高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其中的共性恐怕就是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无论是十一校“去行政化的走班”,还是人大附中“半行政化的走班”,我认为是全面实施个性化育人原则的前奏。

2、从短时间高考改革来分析,17年全面取消文理分科,原有的“物化生史地政”科目进行选考,如果是6选3,就有20种课程组合,如果加上技术课程,7选3,就有35种课程组合,恐怕一个年级分不出这么多个教学班,走班制可能是大势所趋。走班的实质就是根据孩子学习和心理的个性化差异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性的进行学习,没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走不起来。

3、从自觉教育的本质分析,如果想要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前提是承认孩子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因材助学的原则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如果是同一教育教学资源,一类标准,很难调动孩子的自觉性。事实上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意查询了“课程”的概念,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

但这里提出的“个性化育人原则”绝不是指把学生培养成毫无集体主义观念的偏激性

格的人,而是在学校大的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培养方式的变化。

三、开放办学育人原则

延庆地处延庆西北部,属于山区地形,相对较为闭塞,这种闭塞的环境有利也有弊,“利”在于优秀的师资和学生流失的相对少,临近的昌平区据我所知管理不可谓不严,老师的敬业付出度不可谓不高,但教育教学质量较之延庆还是有些许差距,恐怕这也是一方面原因吧。“弊”在于一旦流失起来,会造成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下滑。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我们的社会教学资源很有限,当城区的孩子能在各种博物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年才能组织去一次博物馆(还是依托社会大课堂),当城区优质校把高校的师资资源引入课堂成为常态时,我们一学期才能请几位教研员来校授几次课。当然还包括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师资资源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封闭更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要让学校逐步“动”起来,这种“动”不是荡动,而是创设条件让优质的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留下来,引进来,当然这需要政策支撑、财力支撑、人力支撑等等。

下面我想提几点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一、教师队伍的自觉发展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软件因素不可替代。一所优质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是橄榄型,老教师所占比例与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应太大,中青年教师比例应该较大,道理很简单,老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多发,这个行业不像医疗行业,可能岁数越大,临床经验越丰富,越具备职业典范价值,究其根本原因,不是老师们水平不如医生,而是工作对象不同,一个阑尾炎手术过几十年基本操作未必有多大变化,顶天技术设备的变化,越来越好做而已,而老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人,国家课程标准总在调整,教材总在更新,社会价值观念还在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老师要想适应这些变化确实很难,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老教师人老心不老,始终能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但实践当中这样的老师很少,现实就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教师成绩根本干不过中青年教师,所以老师难当,老教师更难当。青年教师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机制,所以橄榄型的教师队伍更适合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教师自觉发展的前提保障(天然的竞争机制)。

我认为老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每位老师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我们学校以前有过职业规划,但后来弄着弄着,就没人填写了,问了问身边的人,感觉没什么太大帮助,原因是引导不够,内容填写泛泛而谈,学校没有建构起一种内容与格式把老师们的职业规划和学校

的长期发展之间做对接,让老师有职业规划后实现规划目标的现实体验。现实就是这样,有了目标,实现了目标,大家就会觉得目标制定的很有意义,或者即使自己没实现,身边的很多人实现了,自己也会有反思。我认为教师职业规划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职业发展方向

①竞赛辅导方向(学校将来的自主招生必须要有竞赛成绩,这块是我们的短板,

原因是机制和师资问题,有了相应机制,师资条件也必须跟进,尤其是高水平

竞赛的培训师资)

②实验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设计方向(实验是理科学习课程越来越为强调的学习

手段,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更不必多说)。

③命题研究方向(海淀和西城成绩为什么那样好,有一大批的老师能够命制出符

合课程改革标准与方向性的题目,当我们刚刚从固守3年5年大厚本的使用中

(不选题)过渡到命制自己的学案资料中(开始选题)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

自己出题。)

④班级管理方向(我们学校的班主任队伍还需要加强呀,每年学部聘班主任的时

候都是很受煎熬的,另外今年开始有了县级骨干班主任的评选,所以这个非常有

必要单独列出)

⑤个性化课程开设方向(学校真的需要一大批能够开出高水平选修课程的老师,

我认为看老师们编出的校本教材根本看不出来选修课的课程质量,高水平的选

修课首先看学生的问卷调查(教育对象反馈),其次看有没有学生的精彩作业或

成果展示(教育结果反馈),再其次才是校本教材编制质量或者是教学设计质量,

还有过程性的听课评价。

2、职业发展层级

①业务骨干层级(校级、县级、市级骨干)

②业务引领层级(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③行政管理层级(年级组长、教学主任、副校长、校长)

这个是我设计的教师职业规划应该涵盖的基本内容,其基本特点是把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长期发展之间做对接,学校知道老师们想要怎样发展,老师们也知道学校到底需要老师们怎样发展。

另外,教师的自觉发展还要整合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以学期评价为例,分为3部分,学生打分,目前学生打分最大的问题,某一个班整班打分低的情况有,整班打分高的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