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说
《图形的旋转》教案
![《图形的旋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f4041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4.png)
3.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加深了对图形旋转的理解。不过,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旋转角度的判断不够准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这一难点的讲解和指导。
3.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和策略运用。
4.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旋转过程,进行有效沟通。
5.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索旋转的性质和规律,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旋转的定义及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操作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逐渐理解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重要性。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学生们在理解旋转中心时,起初有些困惑。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个概念,我采用了直观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亲眼看到旋转中心并不是图形的一部分,而是固定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增加更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旋转中心在日常物体运动中的应用。
《图形的旋转》教案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章《几何图形的认识》第三节《旋转》。
教学内容如下: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b19b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8.png)
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
2. 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在坐标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练习;
4.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坐标纸、图形卡片、直尺、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旋转图形,激发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旋转结果,并讨论旋转前后的变化。
3. 概念解释: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如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等。
4. 方法演示: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在坐标纸上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练习,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图形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一些实际例子。
7. 总结: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图形旋转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演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图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术语,并掌握了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拓展应用的环节,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旋转角度的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巩固所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教案14篇
![《图形的旋转》教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b0b13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e.png)
《图形的旋转》教案14篇《图形的旋转》教案篇1一、游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幸运大转盘:转一转转盘上的指针,你想玩哪一种,看看你幸运吗?师:盼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聪慧地思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欢乐。
转盘上指针的运动方式,在三班级我们已经有肯定了解,叫旋转。
请看大屏幕〔转杆的关和合〕,在小区门口看过这个转杆吗?转杆的运动方式是〔同学一起说〕师:对了,转杆的打开和关闭也是旋转。
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旋转。
〔揭示课题:旋转〕二、探究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1、对比讨论转杆的运动〔1〕用手势来比划转杆的运动转杆的打开、关闭是旋转运动,今日我们就以这个为例来讨论。
举起右手,用手臂来表示转杆,一起来做做打开、关闭的运动。
〔2〕争论:转杆的打开与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你们觉的打开、关闭的运动完全一样吗?想想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同桌沟通。
不同点:这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
你们知道转杆关闭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为什么叫顺时针方向呢?〔显示钟面是时针的运动〕那和钟面上相反呢?叫逆时针方向,这里转杆的打开是什么方向啊?伸出手一起来表示这两个方向。
相同点:都围着一个点在旋转,这个点就是旋转的中心点。
都旋转了90度。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旋转重要的三个特点:中心、方向、角度。
其实全部的物体的旋转都是这样围绕中心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旋转的,都转有肯定的角度,角度有大有小〔显示旋转的图片时钟、折扇、风车〕2.巩固练习刚才我们认识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a、:多重的物品可以使台称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演示将一袋盐放入盘中〕取出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呢?b、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转盘呢!谁情愿和老师合作玩“我说你转”的游戏:〔老师提要求,同学转动转盘〕请把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转到〔〕,再把指针从B点逆时针旋转90,转到〔〕。
要想清晰地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就得把这三方面说清晰。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1.2图形的旋转(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1.2图形的旋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db38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7.png)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1.2图形的旋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2. 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3. 图形旋转的性质4. 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方法和性质。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图形旋转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总结出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发现图形旋转的性质,如大小、形状不变,位置、方向发生变化等。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车、旋转木马等。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提高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方法和性质,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与同学分享并解释其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教案遵循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以确保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知识的关键。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dde11a81c758f5f61f67fc.png)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旋转的概念、旋转的性质及简单应用。
2.内容解析旋转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全等变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本章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而且也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做好铺垫。
生活中有许多旋转现象,其中有些跟图形的旋转有关,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感知风车的旋转,以小学已有的旋转知识为基础类比概括出旋转的定义,又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得到了旋转的性质。
旋转的定义和性质是本节的核心,从定义和性质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变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解决旋转问题的关键。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图形旋转的定义、性质探究及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在得到定义的过程中体会“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几何画板验证探究得到旋转的性质,进而得到旋转中的变与不变,发展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能利用旋转中的不变因素解决简单数学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2.目标解析(1)风车节中一些风车的风叶是平面图形,让学生主观感知风车旋转时图形也在旋转,并且教师在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让其描述三角形的旋转,类比给出了旋转的定义,体现了“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钟表时针的旋转也可看作四边形的旋转,在给出了旋转定义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了时针的旋转,认识了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2)在探究性质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出性质,因此发展了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利用旋转中的不变因素让学生找相等线段、相等角,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可绕定点旋转得到等问题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轴对称、平移这两种全等变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旋转的运动方式与轴对称、平移不同,在探究旋转性质和应用旋转时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1.不能正确区分对应线段和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对应角和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2.性质的生成有难度,且学生语言描述性质后两条也不够准确.3.在应用旋转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正确找出旋转角也有一定难度.由于图形的旋转是生活中一些旋转现象的升华,学生对定义的理解、旋转的描述都不难,但是在性质探究时,学生得到后两个结论并用语言准确描述有一定难度。
2024《图形的旋转》说课稿范文
![2024《图形的旋转》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49cd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c.png)
2024《图形的旋转》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图形的旋转》,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几何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图形的旋转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掌握旋转角度的度量方式。
②能力目标:在图形旋转的计算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图形的旋转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妙和应用的实用性。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能够根据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进行旋转运算。
难点是:理解旋转角度的度量方式,掌握旋转运算的具体步骤。
二、说教法学法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需要通过感知、思考、实践等活动来主动构建新知识。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概念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是: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丰富的图像和动画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给学生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他们思考地球的自转。
进而引入今天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旋转的概念,引起他们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探究新知,突破难点。
1、图形的旋转:首先,我会通过以一个正方形为例,来引导学生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
让学生观察正方形的旋转过程,并发现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与图形的位置和形状的关系。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e8afc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4.png)
《图形的旋转》是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4~55页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是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旋转900后的图形,明确是绕哪一点进行旋转的。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在用,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高。
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要用到多媒体,什么时候可以不用,这给当代教师灵活应用多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图形的旋转》这一课的教学中,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图案,形象演示图形的旋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中也有应用多媒体不到位的地方,在集体订正第55页的第一题时,图(1)、图(2)、图(3)分别旋转了多少度,学生的说法不一致,于是我们展开了讨论,最终虽然达到了一致意见,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从思想上真正理解,我想在这个环节上如果应用投影仪来集体订正,让每个学生通过投影仪来了解角度的度量方法,我想每个学生都会知道如何去度量旋转的角度,不会再有什么争议。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多媒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备课、试课、打磨、赛课,加之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同行的评论,让自己对本堂课的反思活动异常的持久和深入。
作为一堂竞赛课,从学校,到区里,到市里,这一路走来,这对于一名青年教师,尤其是一名农村一线青年教师来说,其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首先,这堂课所需要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丰富多彩的。
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可不仅仅是做做PPT,选选背景音乐,还涉及到现代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使用。
在区里赛课时,面对全新的一台多功能投影仪,我是选择了放弃使用的,仅仅是因为自己完全不懂操作。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eb544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b.png)
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认识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 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新课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 的图形旋转90°。 2、使学生经历从旋转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体验旋转的应用价值, 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 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
栏杆的打开和关闭是怎样旋转的? 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逆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
O
O
课堂探究
探究一: 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转杆的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②转杆的打开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了。
(×)
7.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 360 )°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课后习题
1.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 针旋转。 2.高层电梯的运动是(平移),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 3.从6时到12时,时针旋转了(180)度,分针走( 15 )分针旋 转90°。 4.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 1 ),最小的偶数是( 2 ),最小 的合示,将小旗图围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解析】以A点为中心,先将小旗的旗杆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旗杆,然后根据旗杆就直 接可以画出其他部分。
课堂练习
1. 如图所示: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 “3”;指针从“3”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到(“9”);指针 从“5”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到 (“8”)。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934ae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2.png)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通用16篇)《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试验教材四班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看,了解一个简洁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简单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旋转90°一、创设情境用数学书按老师的指令做平移或旋转运动。
师:大家做得这么好,老师请你们观赏几幅图案。
(课件出示)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老师演示)请你们认真观看,你发觉了什么?(它们都是由简洁的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
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图形的旋转。
(出示课题:图形的旋转)二、探究学习1、活动一:课件出示转换前后的两幅图。
先让同学观看图a是如何变换成图b的,再让同学摆一摆,说一说。
结合课件和实物展台演示。
2、活动二:小组同学合作,利用两个三角形设计一个图形,然后利用旋转的学问进行变换,并说说它的变换过程。
强调绕哪一个点旋转的。
(板书:旋转点不动大小不变顺时针或逆时针)3、选择:教材55页说一说第1题。
操作并利用课件加以演示。
4、活动三:(教材54页风车)课件出示。
用手中的学具你能变换出这个图形吗?小组共同探究。
边打操作边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强调哪个图形绕哪一个点旋转,如何旋转,旋转多少度。
观看感悟,发觉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5、活动四:教材55页说一说第2题。
把手中的三角形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重合起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是90度),最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图案都是这样旋转得来的,你们能依据这个方法或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设6、活动五: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制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旋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说课教学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0741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b.png)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 形吗?先画一画,再和同学交流。 先把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课堂练习
1.看图填空。 (1) 钟面上的时针从6:00 到9:00 旋转了( 90°)。
(2)( 2 ) 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 针方向旋转90°。 (3)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A 旋转到 指向( D ) ;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 向B旋转到指向( C ) 。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同步练习
2.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同步练习
3.(1)画出梯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B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 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转杆打开是绕点O 转杆关闭是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 逆时针旋转90°。
这就是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返回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 90°吗?
平苏移教、版旋转数和学轴对四称年认级识图下形册的旋转
1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旋转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件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认识图形的旋转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5ec82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e.png)
钟面上的时针从3:00 到9:00 旋转了( )
(2) ( )千克的物品可以使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
(3)
指针逆时针旋转90°,从指向A 旋转到指向
( ) ;指针顺时针旋转90°,从指向B旋转到指向( ) 。
3. 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
2.(1)180° (2)3 (3)B,A 3.
一、说教材
《图形的旋转》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 过程。教材安排了两道题。第一道题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转杆打开和 关闭的过程,认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有助于学生进 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特征。第二道例题教学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旋转的?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 ? 4)、画出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画法: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A、确定一条边,按要求旋转后得到一个新位置,再依次画出其 他的边。 B、先确定从A点出发的两条边,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C、用实物旋转后,再画出实物所在的位置。 说明: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一组对应边之间画出弧形, 标上箭头。
6)、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º的图形。 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本着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有个人发挥 的空间,自己说自己动手,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板块三、课堂练习 1.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 (1)
教学难点
《图形的旋转》课件
![《图形的旋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0fa48183d049649b665827.png)
练一练
3
O
(1)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 ( 图形2 )所在的位置。 (2)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图形 ( 图形3 )所在的位置。 (3)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度)到图形
4 1
2 2
图形4所在的位置。
画 一 画
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图形C
( 1 )图形A向下平移3个方格得到图形B
鞍山市 山南小学 李阳
图案是怎样旋 转得到?
风车是怎么旋 转得到的呢?
A 90° B D O C
顺 时 针
转一转,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A B
c
A B
c
B C A B
c
c
A B A
①
②
③
(1)以点A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② ) (2)以点B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① ) (3)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③ )
(2)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图形C
A C O
B
数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你看
我能计
案形用 (设自 注计己 度意 一 喜 数点 幅 欢 )、 美 的 方丽基 向的本 、图图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32页)ppt精品课件1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32页)ppt精品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cd9e1a271fe910ef12df8d7.png)
中心点 基本图形
旋转
方向:
顺时
逆时
角度
A C B C
A
A C B C
A
A C B C
A
C
B
A C B
C
B
A C B
A B
C B
A
3
4 2
O
1
3
4 2
O
1
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可 得到图形( 2 )所在的位置。
0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2
O
1
图形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可 得到图形( 3 )所在的位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图形 的旋转,同学们结合生活中 旋转的实际例子理解什么是 旋转,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 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 旋转得到的。
摩 天 飞 轮
图片上显示的是哪种游乐项目?
旋 转 木 马
图片上显示的是哪种游乐项目?
旋 转 风 车
图片中显示的是哪种游乐项目?
旋转:物体围绕着一个 点作圆周运动
谁知道这些图形是怎样成的?
旋转
旋转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同学们的说法有很多,让我们来一起 探究验证吧。
钟
电风扇
大风车
A O
A O
B
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O点 0 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得到。
A O
A O
B
C
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O点 0 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得到。
A O
A D
B
O
C
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C绕O点 0 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得到。
0
3
4 2
O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08ac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5.png)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称、平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旋转特征,理解旋转的意义,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旋转的概念,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再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称、平移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意义,掌握旋转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意义和旋转的特征。
2.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旋转现象。
2.采用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变化。
3.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4.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交流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实物图片或模型。
3.旋转的操作材料。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的风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在运动时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进行旋转的。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旋转。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在旋转时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这些图形在旋转时有什么特点?旋转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图形在旋转时,每个点离同一个点的距离不变,旋转前后的图形是相似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93bf1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6.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
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
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
活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
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
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数学万花筒有条件的学校,能把本题旋转的过程用多媒体演示。
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制作一个美丽的图案。
第2题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同样,本题的练习也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dfcab0722192e4436f662.png)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篇一一、创设情景、感受旋转1、出示3张图片:风扇、风车、礼花师:这些物体都在怎样运动?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小结: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旋转现象。
(揭题)出示旋转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二、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出示转杆图片提问:(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转杆分别是怎样转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转动例子?(3)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含义,转杆打开与关闭时,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
三、认识旋转的三要素出示方格图: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90°师:“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这个点能动吗?学生自练师: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师:你觉得将图形在旋转时,要确定什么?出示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做“想想做做”第1题(1)观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从6:00到9:00与从9:00到12:00时针都旋转了90度。
(3)如果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转盘上的指针呢?2、“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你是怎样画的?共同小结: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相交于A 点的两条邻边的位置;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旗杆的位置。
3、“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1)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2)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3)你是怎样画的?最后一个图形只旋转一次能成吗?它一共旋转了多少度?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将图形按一定角度旋转时,要注意什么?篇二〖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56页。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adb3c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e.png)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图形的旋转》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充分的经历与欣赏中感悟旋转;同时针对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比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以渗透刚体变换的思想。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能力目标:运用观察、操作、归纳、联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感悟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旋转,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教学难点是: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并运用旋转设计图案。
三、说教法与学法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只初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接触了两种图形变换方式:对称、平移。
本课是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四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旋转的三要素,感受图形旋转带来的变换美。
四、说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方格纸、自制风车五、流程设计:(一)游戏激趣,感受图形的旋转此环节通过创设情景,初步感受旋转。
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景,即风车,美丽的图形等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fce5af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72.png)
⼩学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与反思⼩学数学《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与反思 图形的旋转⼀课是课标修订后关于图形与变换这⼀部分的内容。
在新课标中在图形与⼏何⼀节中新增了⼀部分内容,⽐如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轴对称变换等,学⽣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从⽽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抽象思维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法。
1.⼩学设置图形变换内容的意义 ⼩学数学为什么要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这部分知识?学习它们究竟有哪些价值?我们可以从两个⽅⾯来看:⼀是就其内容来说,图形的旋转是图形变换的⼀种形式。
图形变换这部分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知识,其改变了⼈们静⽌观察世界的传统⽅式,提倡从运动变换的视⾓研究⼏何问题。
⼆是从⼩学⽣认识世界的⾓度来说,在实际⽣活中存在着许多与变换相关的现象,像机械传送带、升降的电梯、旋转的电风扇等,我们希望学⽣以⼀种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这些现象。
2.图形的旋转在各学段的教学⽬标要求 课标的三个学段⾥⾯都涉及了图形的旋转,那么这部分内容在不同学段当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其实课标中将图形的变换之图形的旋转这部分内容的具体⽬标分为了三个学段:第⼀个学段:结合实例感知旋转现象;第⼆个学段:了解图形旋转的相关内容,能独⽴在⽅格纸上画出其图形旋转90度后所形成的图形;第三学段:探索并理解图形旋转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根据题⽬要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
这三个学段的⽬标设置是由易⾄难,是⼀个逐渐由直观思维上升⾄抽象理性思维的过程。
这节课执教的图形的旋转就是继续和学⽣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的旋转概念,即能够识别旋转现象,会画图。
纵观三个学段的教材,本学段内容其实起着⼀个承上启下的作⽤: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原有的旧知识推动四年级新知识的学习,⼜要为中学学习相关性质等打下基础。
教学时我们需要把握好具体⽬标,除了⽴⾜教材,还需了解学⽣。
3.对学⽣的学情分析 (1)需要关注学⽣的知识构成:三年级下期的学⽣已经接触过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轴对称变换,通过具体实例能够辨别这三种基本变换,但这种辨别是浅层次的,在认识上还处于⼀种初级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教案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图形的旋转》。
这一课我将从三个方面说起,首先是教材,其次是教法与学法,最后是重要的教学过程。
首先我来说教材,教材我分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图形的旋转: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正是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
为此,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确定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目标,具体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探索观察与动手操作,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º 后的图形;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与操作由旋转得来的图形,培养学生观察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四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图形基本变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
根据学情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首先是教学重点
1、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º 后的图形。
而学习难点则是根据教学重点来制定的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旋转中心点旋转90º 后的图形。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材的一个分析,接下来我将说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中我主要采取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动手操作这两种方法,而在学法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这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另外,我还制定了评价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性评价。
我将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根据教法与学法,我和学生需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
教具:直角三角板、半圆仪、风车、钟表、自制钟表、幻灯学具:方格纸( 2 张)、直角板、铅笔、半圆仪、说完了教法与学法,接下来进行的将是我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回顾旧知,激发学习兴趣。
我出示了第一张图片,问图a到图b经过了怎样一个过程?学生经过想象与回忆,回答出是平移,这样同学们在刚一上课就知道了本节课要学习关于图
形的知识,紧接着,我出示了第二张图片,学生此时就要思考了,图a到图b
又经过怎样一个过程呢?学生思考完,回答出经过了旋转这个过程,而此时,也就引出了我本节课的题目——图形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