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与分析]高校体育社团的主管部门是
“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类社团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分析与研究
高等教育在线
“ 阳光体育” 背景下体育类社团 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分析与研究
赵书伟 王 宝恒 于秋 生 秦爱 民 林锦蛟
( 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 天津 3 03 ) 0 10
徐宏兴
摘
要: 通过认识 阳光体 育的背景 , 分析 高校 大学生体 育社 团的性质及 其特 点 , 调查体 育社 团在组织 管理 中存在 的问题 , 索解决体 探
一
、
高 校体 育 类社 团现 状
大学生体 育社 团的产生是一种 自然现 象 , 卢元镇先生在《 体育 社会 学》 一书 中将高校体育社团归属到社会体育类社 团, 刘明 明在 “ 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中提 到加 强普通高校体育社 团的管理和建设 ,对营造 良好 的体育 氛围以及学生体育意识 的培 养都有着 重要 意义。【】 2体育类社 团是 由有 着共 同体育爱好的学生 自愿 组织 在一起 的 , 以体育为手段 , 以健 身娱乐 为共 同 目的的学生
社 团 组织 。
Hale Waihona Puke A部 门 体 脊 部
C 部 门
D部 门
厂
网 球 武 术 篮 球 足 球
} 上
通过调查 , 目前 高校体育类社 团有 足球 、 篮球 、 乓球 、 乒 网球 、 羽毛球 、 健美操 、 轮滑 、 武术 、 散打 、 棋牌等 十几类 , 调查结果显示 , 各类 社团开展活动的情 况在各 高校不一致 ,主要原因受所在学校 场地资源的影 响较 大 , 这一点与以往学者们 的研究结果是一致 的; 另一 方面 , 社团 内部管理不合理 、 缺乏监督 管理 机制也是影响体育 类 社 团 开展 活 动 的原 因 。
浅谈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建设的若干问题
李太平 彭延光 蔡景龙 赵鸿磊 黑龙 江外 国语 学院 体 育教研部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2 5
【 摘 要】高校体育社 团组织现在 已成为 高校普遍的现象 , 但是 大多数体育社 团还 不能真正发挥其最 大的作用 。本文在 阐述高校体 育社 团组 织发展 趋势和意义的 同时,重点就高校体 育社 团组 织存在 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 出相应 的建设性 的建议 ,供广 育 建设
较少 ,慢慢失去兴趣 ,最终退出社团。大多数高校体育社 团活动 的经费 主要来源于会员会费、校方划拨和社会 资助三个方面。 由于各个学校状 况不一 ,学校用于社团活动 的总经费不 多 , 用于体育社团的经 费相对也 较 少,同时体育社团活动主要局限于校 内 , 活动层次不高 、 外来社会赞 助极少或根本没有 ,造成体育社团活动经费严重短缺f 2 ] 。
如在接近高山和河流的地方 ,可以将登山社团和水上运动社 团结合起来 , 大力发展攀岩 、漂流等既有特色又能吸引人 的项 目等等 。总之 , 体育社
中图分类号 :G8 0 7 . 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0 6 — 1 5 4 一 O 1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 的不断扩大 , 高校 的文化和体育活动也 日 益增加 ,
而体育社团组织 的活动随之成为一大主流 ,体育社 团的多样化发展极大 的丰富着校园文化 ,同时体育社 团组织在高校范围内的开展还弥补了高 校不能承办大型体育活动的局限,更好地营造高校体育氛 围,进一步增 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 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
通常是高校行政领导直接 主持体育社团的工作 ,但是领导往往 因行政工 作而不能全身心地投人体育社团的工作 ,只是挂名 ,不能真正意义上 的 给予体育社团积极的决策和指导 。同时高校体育社 团的教练 、 指导员通 常是学 院体育教师或体育系 的学生 ,这些教练 的培养习惯和方法单一 , 且教练间教法雷 同、特长少 、风格不明显 ,这些重复的教法 ,不能引起 同学们的兴趣 , 所 以应提高体育社 团技术教练员的素质 。 2 . 3 高校体育社 团组织物质条件有限 、经 费不足 高校由于场地和一些公共设施有限或缺乏 ,现有 的・些体育场馆和 设施 已经不 能满足众多体育社团的发展 ,如篮球 、足球 、羽毛球等几种 运动 ,由于喜欢 的人较多 ,场地 又有限 ,很多水平较低 的同学练习机会
学校体育社团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社团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学校体育社团的管理,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组织管理1.学校体育社团由校团委主管,学生会负责具体运作。
2.体育社团设主席团和各部门,主席团成员由校团委和学生会共同推荐产生。
3.主席团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各部门按计划执行。
第三章社团活动1.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团队体育赛事,包括篮球、足球等项目。
2.每周定期开展体育训练,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技能水平。
3.定期举办康体活动,如登山、游泳等,促进团队凝聚力。
第四章规范管理1.社团成员遵守社团规章制度,不得参与违法违纪活动。
2.社团成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服从教练指挥,遵守纪律规定。
3.社团成员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维护学校形象。
第五章奖惩机制1.社团成员表现突出者将被评为“优秀成员”,获得奖金和奖状。
2.对于违反规定者,将依据情节轻重采取警告、记过、罚款等措施。
3.严重失职者将被取消入团资格,必要时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审批程序1.社团年度工作计划需经主席团讨论通过,报校团委审核备案。
2.各项活动计划需提前向学生会申请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举办。
3.对于活动经费的使用,需按照预算计划报销,未经审批不得挪用。
第七章附则1.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订,应经主席团讨论通过。
2.未尽事宜由校团委和学生会共同解释,如遇争议,以校团委最终解释为准。
总结通过以上规章制度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学校体育社团的管理,推动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希望全体社团成员严格遵守规定,共同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奋进的体育团队!。
体育社团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社团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体育社团在普通高校中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成为学生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文将针对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的基本情况1.社团数量据调查,大部分普通高校都设有体育社团,社团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其中以大学为主要代表,社团数量较多,中学和职业学校的社团数量相对较少。
2.社团类型根据调查,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类型较为丰富,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田径等传统项目和瑜伽、爵士舞、武术、自行车、攀岩等新兴项目。
3.社团规模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规模不一,有大型社团数百人,也有小型社团数十人,规模与社团类型、校园文化等有关。
4.社团管理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一般由学生会或体育部门管理,社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体育基础和兴趣,同时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经验。
二、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的运作模式1.社团活动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一般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运动会、训练营、友谊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实践能力。
2.社团培训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一些运动技能培训和指导,如提高篮球运球和投篮技巧、推广乒乓球改善打法、强化跑步训练的方法等。
3.社团推广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推广一些普及性的健身运动和开展一系列体育事件,如纳米健身、普拉提、瑜伽等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身心健康服务。
三、普通高校体育社团运营的优势1.多元化发展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以其多元化的社团类型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和智力成长的发展。
2.综合性培养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成长环境,在运动技能培训基础上,也能提高学生的交往社交能力,进而推进学生终身职业价值的发展。
3.学生自我管理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和互助,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积极性,获得了伟大的成果。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
 ̄
m n o i rt s dn ’pr gn aos WA G Y nZ A GJ n i etf n e i uet s to ai tn/ u v sy t s o s r z i / N a,H N a- n i x
一
种, 一般是 由校 团委或 校学生 会成 立专 门的学生 管理 机构
费和场所保障 , 为他们排忧解 难。
或部门 , 如学生社 团联合 会 , 统一 管理 和协调 日常社 团活动 。
但 同时 , 大学生体育社 团也是高校体育发展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对于高校群 众体 育活动 的开展 有着 不可或 缺 的作用。 因而 , 高校学生体育社 团作为具有 双重属性 的群众团体有它 自身特 有的运行规 律。我们 在 确定 高校 学生 体 育社 团管 理 的原 则 时, 必须要考虑它的特性 及运行规律 , 其与 高校其它学生 社 将 团区别对待。 .
蹴而就 , 总是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因而 , 加强大学 生体
育社团的管理 , 充分发挥体育社 团的文化功 能 , 于推动高校 对 学生体育社团的健康 发展 , 具有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的原则
现代管理 的基本原 则是按 照管 理运行 规律 来确 定的 , 它 是实现 管理 目 的保证 。高校学生体育社 团是大学生社 团的 标
Ab ta t Th nv riysu e t’p rsog nzt n lya o tn oei h a u p rsc l r o sre src eu iest td n s so t ra i i spa ni ra trl t ecmp ss t ut ec n tu — ao mp n o u
大学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大学体育社团管理制度引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大学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保障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制度对大学体育社团的成立、组织架构、活动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一、体育社团的成立与注销1.1 成立条件- 社团宗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团需有至少10名热爱体育、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会员。
- 社团负责人需为我校在籍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特长和领导能力。
1.2 注销条件- 社团成员人数不足10人。
- 社团连续一年未组织活动。
- 社团宗旨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本制度规定。
二、组织架构2.1 社团领导机构- 社团设社长1名,副社长2名,负责社团的整体工作。
- 社团设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应部门的工作。
2.2 社团部门设置- 社团设办公室、活动部、财务部、宣传部等部门,各部门职责分明,互相协作。
三、活动管理3.1 活动申请- 社团组织活动前,需向学校相关部门提交活动申请,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形式等。
- 活动申请需在活动前至少一周提交。
3.2 活动审批- 学校相关部门在收到活动申请后,将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
- 审批通过的活动,社团方可进行后续准备工作。
3.3 活动组织与实施- 社团需按照审批通过的内容进行活动组织与实施。
- 活动期间,社团需确保活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四、财务管理- 社团财务由财务部负责,实行透明化管理。
- 社团经费来源包括会员费、赞助费等,不得非法集资。
五、考核与奖励- 社团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活动组织、成员表现、财务管理等方面。
- 对表现优秀的社团和个人,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 本制度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以上就是《大学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希望各体育社团严格遵照执行,共同推动我校体育社团工作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年月总第期2013158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张秋艳(北京物资学院体育部,北京 101149)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总结归纳法等,对高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高校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使高校体育社团在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体育文化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3)01-087-02投稿日期:2012-12-18基金项目:北京物资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0XJQN029)。
作者简介:张秋艳(1972~),副教授,硕士。
研究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 高校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1 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高校体育社团是由高校学生或教师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经过申请,得到学生有关部门(团委)或学校工会认可后,按照一定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或教师团体,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则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文体生活,而且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
健康、文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对学生起到无声教育的作用,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1.3 高校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1 带动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社团与传统班级相比,组织具有开放性特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且具有趣味性,自我选择性强,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研究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研究随着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素质的不断提升,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身体、展现自己才华和增长知识的舞台,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如何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目前,我国的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教育,并且大多数学校都成立了各具特色的体育社团。
这些体育社团包括体育竞技类社团、体育健身类社团、体育文化类社团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高校还开设了一些新型的体育社团,比如攀岩社团、马术社团、围棋社团等,让学生有更多元化的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社团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些体育社团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指导学生活动的教练或指导员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体育社团的活动内容比较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训练和指导。
一些体育社团在活动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社团管理松散,活动不规范,甚至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
要想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关键在于完善体育社团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
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制定相应的体育社团建设规划。
学校可以加强对体育社团的人才培养,包括培训社团指导员、教练等专业人才,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高校可以规范体育社团的管理,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确保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安全。
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体育社团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
可以给予优秀社团和个人一定的奖励和荣誉,鼓励学生在体育社团中积极参与,发展自我,提高自身技能和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多方共同推动的局面。
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社团的建设,将其列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包括财政经费、场地设施等。
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特征与功能的研究
、
研 究方 法
1 . 文献资料法 。运用现有网络资源 , 对高校体育社 团 的相 关 研 究成 果进 行 了 收集 、 研 读 。分 析 文献 中有价 值 的 内容 , 将其 和实 际相 结合 。 2 . 逻辑分析法。在研读现有 资料基础上 , 依据笔者 的 理解 , 对现 阶段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某些特征进行初步分
高校学生社团的产生是 因为高校学生个 性的张扬 和 对 自由的向往而产生的 , 学生体育社团作为一种高校学生 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体育文化交流的平台, 并逐渐成为学生 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 文章针对 目 前 高校学生体育社 团的发展状况 , 详细分析了其概念和功能 。
一
责对学生社团 日常工作的管理。在实际过程中 , 行政部门 的参 与也是合理的。 所 以, 学生会 、 团委以及 团学生组织都 应该担负其起社团的重任 。学生体育社 团的运 营过程中 , 经费 以及 办公 场所 也 离不 开 学校 行 政部 门的支 持 。 3 . 高校学生体育社 团的功能 。( 1 ) 促进大学生 自身发 展。 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扩招 ,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出现了下降 的趋势。 大学生终究是要走 出校 门去参与工作的, 所以如果 没有 在校 园期 间将 自己发 展好 ,那 么在进 入社 会后 必 然会
【 专题研讨 】
对高校学 生体育社团特征 与安警 官 职业 学 院 , 天津
摘要 : 高校 体 育社 团是 学 生追 求 个 性 和 张扬 个性 的产 物 , 目前我 国 的 高校 学 生社 团有很 多 , 不 同形 式 的社 团有 着 不 同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文章针 对高校学生体育社 团的特征 , 分析其功 能, 并对其存在的价值进行 了详 细阐述。 关键词 : 高校体 育社 团 ; 个性 ; 特征 ; 功 能 中 图分 类号 : G6 4 0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5 — 0 1 6 9 — 0 2
大学生体育社团功能与组织管理的研究
大学生体育社团功能与组织管理的研究[摘要]21世纪中国社会步入休闲时代,体育休闲作为娱乐、健身、体闲的一种重要手段,倍受人们的青睐。
体育休闲已深入高校学生的生活理念之中,关注大学生的体育休闲行为,给以必要的组织和引导,对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有裨益。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体育协会等社团组织模式现状,对其存在不足和前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发挥其更大的功能和作用。
[关健词]广东省大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管理1前言2006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12月23日教育部、体育总局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主题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从以上举措中可以看出国家对迎接2008年奥运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的高度重视。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
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中,课外体育活动无疑是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主旋律,理所当然地肩负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时代重任,也是实现全民健身目标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部(室)、学生处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以及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因此,充分体现体育协会、俱乐帮等社团组织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对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热闹,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意义重大。
分析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管理不规范
一些体育社团的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机 制,导致活动开展混乱,资源浪费。
03 高校体育社团建 设问题的原因分 析
社团管理体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体育社团缺乏一个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导致社团之间的协 调和沟通不畅,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在此背景下,研究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 于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和丰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旨在深入剖析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高校体育 社团建设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获取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为对策的提 出提供依据。
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增强吸引力
设计新颖的活动内容
鼓励社团成员提出新的活动创意和方案,使活动内容更加新颖、 有趣、有吸引力。
结合科技手段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进行活动宣传和互 动,提高社团知名度。
加强与校内外单位的合作
与校内外单位合作举办活动,拓展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社团的 吸引力和影响力。
分析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2023-11-07
目录
• 引言 •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现状及问题 •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学校开展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学校开展体育社团管理制度学校体育社团管理制度一、引言体育社团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社团的发展,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体育社团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二、管理机构及职责1. 学校体育社团管理机构由学校领导、教务处、体育教育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部门组成。
其职责是负责制定和实施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组织各项体育社团活动。
2. 学校体育社团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活动安排和指导,协助学校领导完成体育社团的日常工作。
三、体育社团的组建与管理1. 体育社团的组建(1)体育社团的组建需遵循学生自愿、自主、自立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社团。
(2)学校按照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社团,包括但不限于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
(3)学校设立体育社团招募周期,进行学生招募,招募对象为在校学生。
(4)体育社团的组建需经过相关审核和批准。
2. 体育社团的管理(1)学校体育社团管理部门负责对体育社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社团的资金管理、活动计划制定、场地和器材的安排等。
(2)体育社团成员需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遵循社团的组织纪律。
(3)学校体育社团管理部门负责对体育社团的活动进行督导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体育社团进行奖惩,激励社团成员的积极性。
(4)学校体育社团管理部门负责与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及时反馈体育社团的信息。
四、体育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1. 体育社团活动的组织(1)学校体育社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年度体育社团活动计划,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和社团成员的需求,确定体育社团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2)体育社团成员可以参加校际比赛、校内比赛、社团交流等体育活动。
(3)学校体育社团管理部门负责协助体育社团参加相关比赛和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1)在活动过程中,体育社团成员需遵守比赛规则和规章制度,遵循教练的指导和安排。
高校体育社团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社团、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新趋势和新问题。
从国外高校体育发展来看,一些国外体育强国都很重视高校体育组织的建设工作,特别是高校体育协会、俱乐部的建设,把培养高校学生的竞争、协作、创造、组织等能力作为协会、俱乐部的主要目的。
高校体育也同样面临着象高等教育一样,如何适宜两种经济体制转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寻求改革和发展是高校体育的当务之急。
我国高校建立体育社团的意义:1、丰富了大学生余暇生活,形成高校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2、培养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能力3、适应了校园体育文化的需求4、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巨大工作潜力,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5、有利于启发学生的体育动机高校体育社团的形成原因:通过对社团成员参与动机的抽样调查分析,大多数体育社团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①娱乐性。
大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激烈竞技性与娱乐性的追求。
世界体育大赛和流行体育活动的兴起,也是促进体育社团组织形成的重要影响之一。
②目的性。
社团发起者和组织者,往往是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而社团参与者,则绝大多数都抱有满足于参与娱乐、扩大交往、缓解学习紧张的压力,以及强体、健美、娱乐、提高体育技能、减肥、展示自身对体育的理解和权威性等目的。
我国高校社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高校体育社团管理与运行现状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基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负责人。
但是,多数体育社团组织的负责人缺乏对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主要以近期和短期行为开展活动。
绝大多数体育社团组织没有必要的管理章程和行政组织措施,财务管理和开展活动的秩序较混乱,造成社团发展和内部管理低层次的重复发展,停滞不前。
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成员的结构主要是: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同校学生或同级、同系、同班及同室同学等群体组成的,具有地域性、亲和性。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8 3 7 ・
高校 学 生体 育社 团现 状 及 发 展 对 策研 究
陈 正 强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体育教研室, 浙江 杭 3 1 州 12 ) 3 1
[ 要 ] 学 生体 育社 团是 高校 体 育 文 化 建 设 的 主 力 军 , 加 强 对 学 生 体 育 社 团 的 管 理 和 引 导 ,对 促 进 高 校 体 摘
4 )趣 味性 当代大 学生 思 想 敏锐 ,爱 好 广 泛 ,其 参 加 社 团活 动 不 拘 泥 于某 一 特 定 范 围 或 者 形式 。
高校学 生体 育社 团 在活 动 中充分 发挥 其趣 味性 ,一些 最具 时代 性 、创新 性 的体 育形式 出现在 校 园体育 活 动中 ( 如攀 岩 、登 山 、极 限运 动 、街 舞 、瑜伽 等 ) ,以满 足大学 生各 方 面 的体育 需求 。
2 高 校 学 生 体 育社 团 的 功 能
1 )有 利 于增强 大 学生 的健康 意识 ,培 养 终 身体 育思 想 新 时期 高校 体 育教 学 改 革 的 中心 就 是 培养 大学 生 的终 身体育 思 想 。高校 了丰 富 多彩 的
健 身平 台 。学 生基 于 对某项 运 动 的兴趣 ,通 过 积极 主动 参 与 ,通 过 对体 育活 动 的再认 识 ,对体 育理 论知 识 的再 吸收 ,提 高 了学生 的运 动技 能 ,增强 了学生 体质 ,掌握 了科 学 的锻炼 方法 ,使 学生 亲身 感受 到 了
体育 运动 的价值所 在 ,较好 地 挖掘 了学 生 的体 育潜 能 ,为终 身体 育 观念 的培 养起 着重 要作 用 。 2 有利 于增 强 大 学生 间的 交往 高校 学生 体 育社 团为 整个 学 校 ,给不 同年 级 、不 同专 业 、不 同性 )
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2 .大 学 生 体 育 社 团发 展 和 管 理 模 式 现 状
我 国大 学 生 体 育 社 团 同校 园 内其 他 社 团 一起 受 到 在 校 团
委 的领 导下 设 立 的 “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的管 理 , 制定章程、 财
务 制度 和条 例 。采 取 该 种 管理 模 式 的弊 端 是 社 团 的 申请 及 审
教育, 它是 以生命 为 中心 和 原 点 , 以 生存 教 育 为手 段 , 以健 康的 生活 方式 为过 程 , 享 受 生命 、 欣 赏 生命 、 珍 爱 生命 的一
种教 育 。 关键 词 : 三 生教 育 ; 生命 教 育 ; 生存 教 育 ; 生活 教 育
大学生体育社 团是 高校 校园体育 文化的一部 分 , 是 校园 文化 中重 要的发展 要素之 一 。是体 育课堂 教学 的扩展 和补
J u 1 . 2 0 1 3
V o 1 . 1 0 N o . 7
第 1 0卷 第 7期
大学 院 , 河南 洛阳 4 7 1 0 2 3 )
摘 要: “ 三 生教 育 ” 即 是 生命 教 育 、 生存 教 育 、 生 活教 育的 人 总称 。 它是 人们 对 生 活 的 一 种 态度 , 是学生奠基的
2 . 1 社 团 干部 管 理 现 状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研究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高校体育社团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情操、展示自我、增强交流的重要平台。
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原则,完善体制机制,注重实践创新,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和水平。
一、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原则高校体育社团的目的在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积极、丰富的校园文化,培养领导才能、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签梦想和竞争意识。
因此,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原则,贯穿始终,以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为导向。
二、完善体制机制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必须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制度,提高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一)加强领导和支持。
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要关心支持体育社团的建设,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高校体育社团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职责和权利;(三)严格管理和审查。
加强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和监督,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社团的审查和监管;(四)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保障机制,对积极健康的社团,给予奖励和扶持;(五)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社团干部和成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组织和管理水平,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三、注重实践创新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必须注重实践创新,尝试新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具体措施包括:(一)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建立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例如学术性、竞技性、文艺性、科普性等不同类型的高校体育社团。
这样不但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二)多元化的活动方式。
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比赛、演出、讲座、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志趣和素养;(三)创新管理模式。
体育社团
对高校体育社团现状的分析与研究高校体育社团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群众体育意识的逐步增强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是学校体育发展顺应新时期、新形势的产物,具有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因此,对高校体育社团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深入分析和充分肯定高校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更为重要。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由大学生组织的学生体育社团,在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负面影响。
高校如何对这些负面的影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利于更好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高校体育教学与改革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长春地区部分高校(长春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体育社团中300名成员为调查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而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1·2·2逻辑分析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逻辑分析。
1·2·3问卷调查法共发给社团成员的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82%。
1·2·4调查访问法对被调查学校学生处、体育教研部(室)及体育社团组织会员、社团干部、社团联合会主席进行访问。
2 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分析与结果2·1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高校体育社团成员参与动机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主体上比较喜欢体育社团,所以现在大多数体育社团的主要活动是以娱乐为主。
2·1·1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具有娱乐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大学生对某些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或被体育的竞技性所吸引,是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1·2高校体育社团组织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体育社团的参与者基本上都是在追求娱乐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该团体组织者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学校开展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学校开展体育社团管理制度一、前言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社团是学校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领导及组织能力的重要载体。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社团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构建和谐与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制定《学校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二、总则为了规范体育社团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等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三、管理机构1.学校体育社团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校领导、传媒中心主任、体育老师等成员组成,负责制定体育社团的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学校内各个体育社团的发展。
2. 社团指导老师:每个体育社团需要指定一名老师作为指导老师,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社团的组织管理、活动安排、学生的指导和督促等。
3. 社团管理委员会:学校设立的专门负责体育社团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学生的指导和带领等。
四、社团成立及认定1.学生在组建体育社团之前,需要先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成立体育社团的目的、规模、基本情况和领导人员等相关信息。
2.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学生体育社团进行认定,并颁发相关证书。
3. 认定的学生体育社团应当遵守学校的章程,开展相关体育活动,并接受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五、社团活动1. 学生体育社团应当按照学校的章程,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不同类型的体育比赛和练习。
2. 学生体育社团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各类不同难度的体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学生体育社团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开展各类社团文化建设活动,例如体育文化知识比赛、体育书法等。
4.学生体育社团应当建立定期的活动总结和策划制度,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完善下一期的活动策划。
大学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大学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激发学生体育热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根据学校《大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及有关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各类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旨在规范体育社团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明确社团成员的权责和义务,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体育社团是指由本校学生自愿组织成立,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具有一定规模和组织性质的群众性学生社团。
第四条各级体育社团的管理原则是依法治理、民主管理、公开透明、服务为本、激发创新。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五条大学体育社团由主席团、部门负责人及会员组成。
第六条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财务长组成,负责制定社团的工作计划和方案,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管理社团日常事务。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分为赛事部、培训部、宣传部、后勤部等,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完成社团的工作任务。
第八条会员是社团的基础组成部分,协助主席团和部门负责人开展工作,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共同促进社团的发展。
第九条社团成员必须遵守社团章程和规定,服从组织安排,遵守社团纪律,保护社团利益,维护社团形象。
第十条社团成员有义务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提升个人能力,增进团结友爱,促进社团的发展。
第三章日常管理第十一条大学体育社团每学年初成立主席团,确定部门负责人,招募会员,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各项活动。
第十二条社团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社团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第十三条社团应当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第十四条社团应当加强对会员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专业能力,促进会员的全面发展。
第十五条社团应当加强与其他社团和学生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第十六条社团应当加强对社团成员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社团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与分析]高校体育社团的主管
部门是
高校体育社团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体育社
团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会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社团的实际为例,探讨该校体育社团建设和管理特色、经验和不足,为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素质培养
高校体育社团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体育社
团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会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 __上海交通大学,一直以来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开展学
生体育活动的宗旨,该校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给予学生体育工作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利用学校先进的网络技术为辅助手段,开展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社团概述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活动有着良好的传统,1980年,该校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学生社团组织――上海交大足球协会。
1986年成立
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体育总会(以下称“体总”),经过16年的建设、探索、总结,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室、6部、32个单项体育协会,
逾6000名会员的大型学生体育社团,全面构建起了交大学生体育社团网络。
二、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社团特点
1.体育竞赛与体育文化相结合
每年由“体总”举办的各类活动近80项,各类活动从制定规程到宣传发动,从组织编排到临场执法,从名次确定到颁奖活动乃至场地器材的准备等,所有的工作由体总和下属的部(室)、协会的同学来完成。
再加上各协会内部的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达40多项,这些活动不仅满足学生各种需求,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选择的机会,同时弘扬了校园体育文化。
2.社团工作与网络相结合
上海交通大学有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交通大学就率先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利用校园网BBS空间开辟了体育网络论坛板块,这一行为在学校里产生了积极反响,得到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欢迎。
3.校内群体活动与校际体育竞赛相结合
每当一项赛事结束,承办比赛的“体总”下属协会都将评选出
该项赛事的最佳阵容,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调整、充实各协会的代表队,参加校际间的体育竞赛。
该校围棋、象棋、网球、排球、武术、棒球等协会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4.校内各种协会交流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相结合
每学期“体总”都会举行不少于3次的各部部长、各协会会长
的联席会议,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提高。
此外大多数协会都与兄弟院校经常交流,扩大了协会的影响。
5.校内体育活动与社会全民健身相结合
各个体育协会,在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同时,利用一定的时间,参与社会的全民健身活动。
该校裁判部曾多次参加了多种大型比赛、企业赛等多项校外赛事的执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社团建设和管理的经验特色及问题分析
1.经验特色
(1)领导重视,支持、投入力度大。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交大体育社团近些年来一直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从指导思想到相关政策,一直支持和鼓励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为社团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学校将体育社团工作纳入全年教育工作计划,并拨专项经费,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2)科学化管理,体制健全。
为了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完善社团运行机制,该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
同时,指定一名专职体育教师担任社团的管理指导教师。
这些措施使社团保持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对社团的管理也落到了实处,保证和促进了学生体育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3)网络技术与体育社团工作有机结合。
为了进一步加强体育社团开放性建设,上海交通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经有32个体育社团陆续在BBS上开创自己的论坛,这种新型的活动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弥补了实体体育社团缺陷,促进了成员之间联系。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培养社团骨干,不断提高质量。
上海交大很注重体育社团学生干部的培养,制订了详细、系统的培训计划,并定期开展对他们的培训,要求干部们了解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特点、工作方法、基本原则以及组织管理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其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2.存在的问题
(1)网络与实体社团的结合程度低。
上海交通大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通了BBS,并且开设了体育板块,这种组织方式传播迅速、动员能力强的特性给实体社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条件,但是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力量和手段的情况下,社团成员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降低,导致组织活动的质量下降,这会不利于实体社团的发展。
(2)单项社团之间发展不够平衡,良莠不齐。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2个单项体育社团,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力大、自身减少完善,但也有部分社团,新学期开始后经过一段时间或者组织几个活动后便处于停滞状态,影响了体育社团整体水平的发展。
(3)体育社团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缺乏。
上海交通大学一共有2名兼职管理教师,这对于32个单项体育社团管理工作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社团中,无技术指导的占42%,其余社团的指导教师
往往因自己的教学工作而不能更多地投入体育社团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4)社团发展缺乏有力传承。
上海交大的某些社团的学生负责人不关心下一任社团核心成员的选拔和培养,只注重自己在任时的功绩,导致下届负责人上任耗费大量精力做重复工作,出现了社团活动质量逐渐下降,甚至无法开展活动不良现象。
(5)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
上海交通大学的社团登记、注册都是由校团委负责,没有向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备案,因此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
体育社团与文化社团、体育社团与其他部门、体育社团与网络网络、体育社团与学校及社会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社团的主要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社团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社团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单项社团之间发展不够平衡,良莠不齐、体育社团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缺乏等问题。
__:
[1]王敏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xx,(7).
[2]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总会.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规章.
[3]刘强德.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xx,(6).
[4]王莹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模式的重构[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xx,(4).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