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阳县新桥镇三友村委余村农家书屋简介
更新日期:2009-9-12 0:00:00
新桥镇三友村委余村农家书屋于2008年成立,是我村一个公益性的农家书屋,书屋辐射周边5个自然村4200名农村群众。书屋面积40平方米,藏书4000册,设专职管理人员1人,自建书屋至现在,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20000余元,用于书屋的建设。书屋现有书架5个,阅览台2张,报架2个,杂志柜2个,书屋图书4000册,音像制品200余张,自费订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南宁日报》、《求是》、《今日宾阳》等报纸杂志。图书借阅每月开放20天,月平均接待内阅、外界阅读460人次。同时注意做好科技书、工具书、重要文献、地方文献的入藏准备工作。
书屋始终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始终以高涨的工作热情及吃苦耐劳精神,全天候为农民服务。为此,三友村党员干部、群众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规范管理。为了确保书籍和音像制品做到管理规范,使借阅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书屋严格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对4000余册图书和200余张音像制品进行了全面整理,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二是建立健全书屋管理制度。制订农家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三是实行专人管理,明确职责。为了使书屋规范有序开展,村组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村代表专门对书屋管理和维护,坚持按时开门和办理有关借阅手续。四是收集相关信息,不断完善图书种类。为了扩大图书种类,拓宽知识领域,更好的满足周边群众的阅读需求,平时书屋将群众反映的需求图书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和分类,书屋逐步进行完善。五是不断完善相关设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以解决村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提高广大村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更好的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
渝水区珠珊镇石洲村委上屋村农家书屋简介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石洲村委上屋村位于袁惠渠与袁河交界处,距新余城区3.5公里,全村共有农户220户、人口980多人、土地654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进城务工和种植水稻、棉花、油菜、蔬菜、柑橘等经济
作物,以养猪大户为主的传统养殖业也较发达。近年来,村民虽然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缺乏各种新型实用技术,无论是从事种养业,还是进城务工,都受到诸多制约,干的是体力活,挣的是辛苦钱。因为没有健康的文化生活可言,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碌的余暇,只好靠打扑克、搓麻将消磨时间。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解决村民看书难问题,满足村民在解决温饱后对丰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强烈的渴望,上屋村干部克服种种困难,自筹资金建设了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并看手筹建属于农民自己的农家书屋。
2007年10月1日,村民像过年一样迎来了上屋村农家书屋的正式开张。书屋从最初仅有图书576册发展到现在拥有图书3000余册、报纸5种、期刊35种、电子音像制品102种(张)。短短半年多时间,图书借阅量就达675人次,借阅者占村人口一半以上,平均每人至少借阅过一次图书(现场阅览的除外)。书屋的建成,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给上屋村带来了新气象,具体可以概括为“五多五少”,即:村民打牌的少了,看书的多了;围着看打牌的少了,在书屋围着看电视节目和光碟的多了;学打牌的少了,学科学、学技术的多了;打架的少了,打篮球、乒乓球的多了;赌博酗酒的少了,讲文明、讲礼貌的多了。许多村民通过到书屋借阅农业科技书籍,学会了新的种养殖技术,掌握了基本的防病虫害知识。刘勇锋、刘炳根等几个养殖大户通过借阅图书学习新技术,转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增强了疫情防控措施,提高了养殖效益,增加了养殖收入。部分富余劳动力通过书本学到了一定的技能,通过报刊杂志及时掌握信息,外出找到了更多的致富门路。由于成效显著,
书屋于2008年2月19日被市新闻出版局正式授牌为“农家书屋”,成为全市首家在自然村挂牌的“农家书屋”,也标志着上屋村农家书屋正式纳入全市“农家书屋”建设体系。
上屋村农家书屋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受到村民普遍欢迎,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基础好——村民有爱学习的传统。上屋村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村民爱学习的风气历来浓厚。在没有书屋前,位于宗祠旁的小商店逐渐成为村民借阅、交换、交流学习体会的场地。但这种自发的、不定期、无组织、无专门场所、图书资料极少的交流学习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得到大的发展,也越来越难满足村民追求丰富文化生活和渴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正是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上屋村自筹资金建起了最初的农家书屋。它的建立,不但解决了村民看书难、看报难、看音像制品难的问题,还极大地激发了村民潜在的学习热情。
二是平台好——新建了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书屋能否以最快的速度聚集人气,能否以最方便的途径提供服务,场地的选择是关键。为选择最佳的地点,村干部反复研究并征求村民意见,最后确定将书屋设在正准备新建的宗祠里,并和宗祠统一进行规划。上屋村新建的宗祠有1700多平方米,也是全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作为宗祠,它是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作为文化活动中心,它是村民逢年过节庆祝和召开村民大会的场所,也是村民闲暇之余玩耍和娱乐的聚集地。选择它作为书屋的场所,不仅能方便村民借阅、阅览各种图书,集中观看光碟,及时获知最新的图书信息,举办各种读书活动,还能逐步革除封建迷信等落后的思想行为,将宗祠打造
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实现“把神位牌搬出去,将文明风迎进来”的目标。
三是管理好——有一个文化人和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要保证书屋发挥最大作用,书屋管理员的选择和书屋的规范、有序运行十分重要。通过对村干部、致富能手、文化程度较高等不同类型人员的筛选,村小组最后聘请了文化中心旁经营小商店的残废人刘海刚为村文化站负责人并兼任
书屋的管理员。刘海刚不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为人随和、受村民信任,而且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能做到随叫随到,书屋定时开放和村民借阅图书有了可靠的保证。刘海刚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制定了书屋管理、图书借阅、管理员职责等规章制度,保证了书屋规范、有序运转。书屋建成后,根据村民的作息习惯,每天开放4小时(中午12∶00—下午2∶00,晚上7∶00—9∶00),接待村民阅览图书和报刊杂志,阅览人次每天达20—30人,同时做到借阅、归还图书随叫随到,极大地方便了村民,提高了图书的借阅率和利用率。
四是保障好——自己筹资和各家扶持到位。上屋村农家书屋的起步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但要把书屋做大、做长久却面临诸多问题,每年近万元的图书更新、报刊杂志订阅、日常维护费用对于一个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来源的村小组来说无疑是沉重的包袱。书屋要发展,还必须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纳入“农家书屋”建设体系后,每年20%的图书更新率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并且可以定期与其它书屋、图书馆流动换书,有效解决了书屋图书品种少、更换周期长的问题。还可以与其它书屋联合举办读书活动,增强村民的读书兴趣,提高村民的读书效果。省、市新闻出版局经常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