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1)

化学: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目标解读】 分类方法,得出正确结论。

【知识再现】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______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

Y4oanmpRpu 2.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二.物质的分类1.110多种元素为什么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①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 _________。

②绝大多数元素可以与其它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_______;元素组成 单质:由合物:由③ 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例:_______;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3.物质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①根据有无固定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元素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否导电分为_________________;④根据分散物质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______________;⑤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____。

4.物质的分类:Y4oanmpRpu 【思考】1.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和盐分别可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并分别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Y4oanmpRpu 2.硫元素有多种价态,分别列出各种价态的物质并注意物质的种类。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4oanmpRp u 物纯净物 混合物:根据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可分为单化合__________,如Na 、__________,如Cl 2、___性氧化物,例___性氧化物,例氧化酸碱盐+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4oanmpRp u0: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4oanmpRp u【典例解读】例1.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解读】例如只有氧元素可以组成O2、O3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关系是混合物,故A错;只有一种氧原子16O,也可以组成O2、O3不同的分子,故B错;Na+与O2-、-Na+与O22-则组成Na2O、Na2O2两种物质,故D错。

高中化学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1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1鲁科版必修1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题 课型新讲课课讲课教师郭文学生在初中已经认识了几种详尽物质的性质和酸、碱、盐的一般性质,知道了物质的类型如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但是,学生是一个一个的人事物质,探讨物质的性质,没有上涨到商讨一类物质性质的高度,更没有建立起元素与物 教材解析质的关系,所以,本教材就在此基础上,建立有限的元素与大批的物质之间的关系,建立物质的分类看法,认识物质的一些通性。

一方面可以对初中的不过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可以为后边的大批的元素化合物打下基础平行班学生的化学基础广泛较为单薄,大多数学生可以对但只和化合物进行判断和划分,但是没有学过详尽的相关看法,对于纯净物和混杂物也可以进行简单和初步的判断,在初中学生对于氧化物只好从元素的构成长进行分类,经过提示学生可以知道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本节课要从性质上对氧化学情解析物进行分类,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现阶段,每个班都进行了高效课堂培训,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与组间竞争意识很强,课堂几乎都可以踊跃参加谈论,模式正在趋于成熟,所以本节课拟采纳小组谈论的形式完成一道习题,包括了本节课的全部知识点知道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并能进行划分知识与能判断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技术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划分单质、化合物以及纯净物和混杂物的看法 教课目标过程与方法感觉小组合作的高效率感情态度价1、感觉小组合作的踊跃氛围,领会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角色值观教课要点 物质的分类教课难点 不一样的分类标准有不一样的分类结果教课方法 小组合作,教师答疑教课活动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在黑板上板书训练题:有以下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CaO NaCl溶液CO2NaOH盐酸Na2CO3 CuSO4Fe2O3 Cu Cl 2 HClO Na2O2COCO2单质:化合物:学生独学,在树上画出相关学生先独学 5 分钟纯净物:要点和看法混杂物: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小组展现:单质: C O 2 Cu Cl2化合物: CaO NaOH说明任务:找出单质和化合物,并用自Na2CO3 CuSO4己的话总结单质和化合物的看法Fe2O3HClO Na2O2CO 小组谈论展现CO2答疑、谈论单质: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构成的物质列举: 1、石墨和金刚石CO CO2用定义判断,发现定义不完整,让学生自行增补定义教师谈论带领学生理解元素的存在形式:游离态学生可以判断Fe 和 Fe2O3中和化合态铁元素的状态可以判断混杂物和纯净物,学生自由回答复习纯净物和混杂物的看法但可能说不出详尽的相关概念小组展现部署任务:找出物质中的氧化物氧化物: CaOFe2O3( Na2O2)小组展现CO CO要求有不一样的学生登台展现2教师谈论学生在展现氧化物时,可能会把Na2O2学生聆听、理解,记录归为氧化物的范围,对此进行看法划分问题: 1、复习初中的不过,从元素的举手回答: 1、金属氧化物和构成成分上可以将保养无分为哪两学生自由回答非金属氧化物类?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2、经过雨雪,从性质上可以将氧化物3、举例说明分为哪两类?如何依据定义判断展现:酸:(盐酸) HClO小组展现碱: NaOH任务:找出物质中的酸碱盐盐:(NaCl 溶液) Na 2CO3CuSO4复习初中酸碱盐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教师谈论学生小组间互相改正判断酸碱盐小结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间交小组任务:绘制物质的分类图流有以下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CaO NaCl 溶液 C O 2NaOH 盐酸 Na 2CO3 CuSO 4 Fe 2O3 Cu Cl 2 HClO Na2O2 CO CO 21、单质:化合物:板书纯净物:混杂物:2、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3、酸:碱:盐:作业完成习题案两个选择题在本节课中,我并未采纳多媒体辅助教课,在设计课堂流程时考虑到导教案上的研究题没有告诉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初做可能会有点难度,故在黑板上重新设计了新的题型,整节课就以解题为思路将本节课的全部知识点串通起来,从单质化合物,到纯净物混杂物,到酸碱氧化物的相关看法和判断,最后让学生将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第一课时。

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安排了“元素与物质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物质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在图书馆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在网页上为什么我们能迅速挑出所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是因为书、信息都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分类且根据类别已经摆放好了。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投影】超市图片、一些碳元素的物质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分类是有依据的,我们也可以称为分类的标准。

【知识回顾】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为固态、气态、液态三态。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word教案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明白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状在物质中存在;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把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明白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板书】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板书】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联想·质疑(提出..)..本节教材的核心问题(1)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如何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3)各类物质之间具有如何样的关系?2.交流·研讨(引发学生关于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已有认识。

通过对熟悉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分析,逐步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问题1】(P30)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针对课本P30的2个问题,以四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教师下发给学生交流讨论的记录表,按照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自填写这些熟悉物质中的元素还能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中已有的化学式不再重写)。

【问题2】(P30)含碳物质的研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含碳物质中的组成元素,研究含有0、+2、+4的碳元素的物质。

(注意:—4价含碳物质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3.得出结论:(1)元素是物质的差不多组成成分,物质差不多上由元素组成的。

(2)同一种元素能够自身组成纯洁物——单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能够组成纯洁物——化合物(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鲁科版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鲁科版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鲁科版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说课稿一. 课程背景及目标•课程名称:《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材版本:鲁科版必修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元素与物质的概念及其分类方式;–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与特点;–培养学生对物质分类思维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程将侧重介绍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解:1. 元素的基本概念•介绍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无法进一步分解成其他物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以及元素与原子的关系;•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元素的命名和符号表示方法。

2. 基本物质与化合物的区别•解释基本物质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单质状态;•引导学生理解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性质;•通过实例和图示,让学生区分基本物质和化合物的特点。

3. 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分类•解释纯物质指由同种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一定的性质;•引导学生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和分类方法。

4. 物质分类的其他方式•介绍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如按物态分类、按性质分类等;•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识别物质分类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类的意义和应用。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元素与物质的概念及其分类方式;•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与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基本物质和化合物的特点;•理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方法。

四. 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师讲授结合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开互动;•设计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使用口头练习与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5分钟)•引入课程主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分类方式;•提出问题:你能想到物质的哪些分类方法?2. 知识讲解(20分钟)•分组讨论并分享学生的分类方法;•讲解元素的基本概念,以及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解释基本物质和化合物的区别,通过实例加深理解;•介绍纯物质与混合物的分类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胶体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了解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功二、教学重点用分类的方法与观点,对物质进行研究三、教学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本节《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栏目中的问题及老师课前布置的其它问题,为课堂上的交流与研讨做好准备(问题的提出与课本的设置有不同,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设置)。

【板书】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自主探究】(提出..)..本节教材的核心问题(1)现有发现的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3)元素与各类物质以及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2.【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对于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已有认识以及对初中掌握的熟悉..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分析,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探究问题1】(P31)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合作探究的实施:针对课本P31的2个问题,以四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教师展示给学生交流讨论的问题,按照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自填写这些熟悉物质中的元素还能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中已有的化学式不再重写):(1)若物质只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化学式。

化学必修一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一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一鲁科版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两种形态的存在;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建立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使学生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物质简单分类法;建立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概念;了解单质、酸、碱、盐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对熟悉物质分析,建立元与物质的关系;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对物质分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功。

二、教学重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用分类的方法与观点,对物质进行研究。

三、教学难点物质所属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及关系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联想·质疑】1、生活中的物质丰富多彩,这些物质都是如何组成的?2、为了更好的探讨物质的组成和用途,应该怎样对物质分类?b、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化合态c、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能呈现不同价态2、通过对物质性质的研究,可以清楚的认识处于某一价态的元素的性质;反过来通过对处于某一价态的元素的性质的研究,可以更深刻的把握所对应物质的性质。

【交流】上述物质如何分类?请同学们交流。

【板书】二、物质的分类【学生展示】非金属单质C、Cl2单质纯净物金属单质Mg、Na、Ca、物质氧化物MgO、Na2O、Na2O2、CO、CO2化合物酸H2CO3、HClO碱NaOH混合物盐MgCO3、Na2S、Na2SO4、NaCl、Ca(ClO)2分类依据:根据物质的组成【讲解】【强调】.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酸性氧化物CO.NO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交流与讨论】请你根据“氧化物的分类”完成“酸的分类”,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胶体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了解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其中学生主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分享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成功二、教学重点用分类的方法与观点,对物质进行研究三、教学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本节《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栏目中的问题及老师课前布置的其它问题,为课堂上的交流与研讨做好准备(问题的提出与课本的设置有不同,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设置)。

【板书】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自主探究】(提出..)..本节教材的核心问题(1)现有发现的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3)元素与各类物质以及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2.【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对于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已有认识以及对初中掌握的熟悉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分析,循序渐进的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探究问题1】(P31)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合作探究的实施:针对课本P31的2个问题,以四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教师展示给学生交流讨论的问题,按照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自填写这些熟悉物质中的元素还能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中已有的化学式不再重写):(1)若物质只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化学式。

1.2.1元素与物质分类的教学设计

1.2.1元素与物质分类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题目: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一、教材依据这一节教学设计是鲁科版《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展高效教学。

本课时学习的是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及物质分类的依据两个知识点。

这两点学生通过初中化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知和量的层次。

本节课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认识将会有质的飞跃。

以后,学生站在方法论的高度上,学习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将事半功倍。

本节课以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为主线,展开两个教学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物质的分类依据。

课堂形式,采用我校的课改模式,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老师做好课堂中各个环节的链接引导,对于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点拨。

运用ppt课件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组成物质的一般规律,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2、了解物质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方法。

着重了解根据物质组成特点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3、学习以已知的常见的物质诠释总结归纳规律提升理论水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和物质的分类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生经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学生探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为载体,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分析事物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本节课的预习情况制作成Word、ppt 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技辅助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2、根据物质组成特点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四)教学难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和物质分类的归纳整理。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板书】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联想·质疑(提出..本节教材的核心问题..) (1)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 (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3)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2.交流·研讨(引发学生对于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已有认识。

通过对熟悉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分析,逐渐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 【问题1】(P 30)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合作学习的实施:针对课本P 30的2个问题,以四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教师下发给学生交流讨论的记录表,按照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自填写这些熟悉物质中的元素还能组成物 质的化学式(书中已有的化学式不 再重写):(1)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化学式。

这一类物质属于单质还 是属于化合物?(2)若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先在 下面的两个表格中将能形成化合 物的元素画上连线,并请写出其化学式(开展个人和小组比赛,看谁写得又多又准确)。

这一类物 质属于单质还是属于化合物? (3)若由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请写出其化学式。

【问题2】(P 30)含碳物质的研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含碳物质中的组成元素,研究含有0、+2、+4的碳元素的物质。

(注意:—4价含碳物质供学有余力正价元素Na (+1)Mg (+2)Cu (+1、+2)Ca (+2)C (+2、+4)H (+1)S (+4、+6)负价元素 O (—2)Cl (—1) S (—2)的学生研究)3.得出结论:(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单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化合物(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2、NaOH、Na2CO3、NaHCO3等)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钠及其常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碱金属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5.了解Na+、K+的检验方法。

考点一钠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自主梳理1.钠的物理性质2.从钠原子的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2)与水反应(1)制取Na2O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

【易错警示】(1)钠的取用方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黄豆大小的钠,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2)钠失火的处理:沙土盖灭,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例1、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2.3 g钠与97.7 g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4%B .钠跟CuSO 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这是析出了金属铜C .将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后,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 .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与其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都一样【答案】C【发散类比1】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A .放入饱和NaOH 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 增大B .放入稀CuSO 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C .放入MgCl 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D .放入NH 4NO 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答案】C【思维建模】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考点二 钠的氧化物自主梳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物质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Na 2O 2) 色态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类别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 氧的价态-2 -1 电子式生成条件 常温 加热或点燃化 热稳定性 不稳定(2Na 2O +O 2△=====2Na 2O 2)稳定 与水反应 Na 2O +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学性质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与酸反应(盐酸) Na 2O +2HCl===2NaCl +H 2O2Na 2O 2+4HCl =4NaCl +2H 2O +O 2↑ 主要性质 具有碱性氧化物通性具有强氧化性 主要用途 用于制取少量Na 2O2、烧碱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消毒剂 【深度思考】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做气体的干燥剂()(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78 g Na 2O 2中含阴离子的个数是2 N A ()(4)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的离子方程式:Na 2O 2+H 2O===2Na ++2OH -+O 2↑()(5)1 mol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 或Na 2O 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均为N A ()(6)1 mol Na 2O 2与足量CO 2反应时,转移2N A 个电子()答案 (1)× (2)√ (3)× (4)× (5)√ (6)×【易错警示】(1)分析过氧化物的组成时要注意O 22-为原子团,是一个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化学必修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书】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板书】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联想·质疑(提出
..本节教材的核心问题
..)
(1)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
(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
(3)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2.交流·研讨(引发学生对于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已有认识。

通过对熟悉物质
....的组成元素的分析,逐渐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
【问题1】(P30)找出组成元素;由已找出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针对课本P30的2个问题,以四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活动,教师下发给学生交流讨论的记录表,按照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自填写这些熟悉物质中的元素还能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书中已有的化学式不再重写)。

【问题2】(P30)含碳物质的研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含碳物质中的组成元素,研究含有0、+2、+4的碳元素的物质。

(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同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单质(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游离态)
(3)不同种元素相互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可以组成纯净物——化合物(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称为该元素的化合态);相同的元素也可组成不同的化合物。

【小结】
由于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因而110多种元素能够构成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回答联想·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

【作业】P37—1、3题。

【反思】
板书设计
§1-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110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
(2)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应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用什么样的标准分类?
(3)各类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第2课时
【板书】二.物质的分类
【交流·研讨】
学生列举熟悉的物质,写出化学式,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绘制简图。

教师引例:

【板书】

(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学生回忆初中化学或科学的内容)——纯净物和混合物。

(2)要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等。

(3)纯净物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相同元素构成单质(游离态);不同元素构成化合物(化合态)。

(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5)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6)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Array
【板书】2.
活动·探究
(1)探究示例:
究报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探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初步体验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

①、金属铁(单质)的性质;②Ca(OH)2(碱)的性质;③CuSO4(盐)的性质;④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3)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学生补充完成P33图2—1—4),并写出相应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
【学生讨论、回答】
(1)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完成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的过渡)。

当学生今后再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时,可以先分析该物质的类别,然后预测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2)制备有关物质。

(3)鉴别物质。

(4)提纯物质。

【学生小结】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回顾
【作业】课后习题。

【反思】
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分类标准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
3.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的用途
第3课时
引入新课——
联想·质疑(提出问题)
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当你漫步在茂密的树林里,会看到缕缕霞光穿过林木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晚上,当你打开手电筒时,会看到一道“光柱”射向天空或射向远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些现象与一种特殊的混合物
...有关。

【板书】三.分散系
1.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

如食盐溶液中的食盐。

2.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

如食盐溶液中的水。

3.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如食盐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

【讨论】要求学生列举几种分散系,并指出分散质和分散剂。

【板书】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1)溶液: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分散质的粒度<1nm(10-9m),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2)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具有浑浊、不稳定等宏观特征。

(3)胶体:分散质的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也称为溶胶)。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板书】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2)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带电的经验规律——
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胶体);金属氧化物胶体。

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非金属氧化物胶体;金属硫化物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3)聚沉:向胶体中加入盐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分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这种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适用于液溶胶)。

实验: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钠,可观察到氢氧化铁沉淀析出。

【简单介绍】6.胶体的制备
凝聚法:
(1)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适当加热即可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FeCl3 +3H23(胶体) +3HCl
(2)在不断振荡的情况下,向稀KI溶液中加入稀AgNO3溶液,可制得浅黄色的AgI 胶体。

【简单介绍】7.胶体的用途: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学生小结】
【作业】
【反思】
板书设计
三.分散系
1.分散质
2.分散剂
3.分散系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5.胶体的性质
6.胶体的制备
7.胶体的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