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弯矩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142e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1.png)
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嘿,各位同行,今天咱们来聊聊负弯矩张拉施工那点事儿。
负弯矩张拉施工,这可是个大工程,涉及到桥梁、高层建筑等多个领域。
我就用我那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施工方案。
一、施工背景咱先说说施工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大型建筑、桥梁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负弯矩张拉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负弯矩张拉,简单来说,就是在混凝土构件中施加预应力,提高其承载能力。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要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规范等。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熟悉负弯矩张拉施工的流程和要点。
2.物资准备:准备好负弯矩张拉所需的材料,如钢筋、钢绞线、锚具等。
同时,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张拉机、锚固机等。
3.安全准备: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如安全网、防护栏等。
同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施工流程1.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绑扎到位。
这一步是基础,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数量准确无误。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
模板要牢固,缝隙要严密,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关键步骤。
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过程中,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
4.负弯矩张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负弯矩张拉。
张拉前,要对钢筋进行清理,确保锚固端的清洁。
张拉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
5.锚固:张拉完成后,要对锚具进行锚固。
锚固要牢固,确保锚具不会脱落。
6.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现损伤。
四、施工要点1.预应力控制:预应力是负弯矩张拉施工的核心。
要确保预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符合设计要求。
2.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张拉力和伸长值是衡量负弯矩张拉效果的重要指标。
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
![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06195e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2.png)
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一、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定义桥梁负弯矩区是指桥梁结构中承受负弯矩作用的区域,通常位于桥梁的跨中或支点附近。
负弯矩是指桥梁结构在承载时,梁板受到向下的弯矩作用,导致桥面产生向上的变形。
在负弯矩作用下,桥面容易发生开裂,尤其是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等新型桥梁结构,负弯矩区的开裂问题更为突出。
因此,研究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对于预防和解决桥梁开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因素影响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形式与材料: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和材料对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影响不同。
例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等新型桥梁结构的负弯矩区开裂问题较为突出。
2.荷载与车辆载荷:桥梁所承受的车辆载荷和动荷载对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影响较大。
重载和超载车辆的频繁通行会加速负弯矩区的开裂。
3.施工工艺与质量:施工工艺和质量对桥梁结构的负弯矩区开裂时间也有较大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钢束的张拉和锚固等都会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4.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重要因素。
例如,温差、冻融循环、化学侵蚀等环境因素会对桥梁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加速负弯矩区的开裂。
5.维护与管理:桥梁的维护与管理对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影响不容忽视。
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开裂问题,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三、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预测方法预测桥梁负弯矩区开裂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力学分析法: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评估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预测负弯矩区的开裂时间。
2.数值模拟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如ANSYS、ABAQUS等)对桥梁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模拟车辆载荷和环境因素对结构的作用,预测负弯矩区的开裂时间和位置。
3.经验公式法:根据大量实桥的观测数据,建立基于经验公式的开裂时间预测模型。
弯矩的正负
![弯矩的正负](https://img.taocdn.com/s3/m/c35fded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0.png)
弯矩的正负弯矩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以描述杆件或结构在受力时的弯曲情况。
弯矩的正负表示了力矩的方向,对于结构的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正弯矩和负弯矩两方面进行阐述,介绍其概念、作用以及相关应用。
一、正弯矩正弯矩表示杆件或结构在受力时,上端受到的弯曲力矩大于下端的情况。
这意味着杆件上部受到了向下的力矩作用,而下部受到了向上的力矩作用。
正弯矩常常出现在跨度较长的梁或悬臂结构的中部。
在这种情况下,正弯矩可以帮助增加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外部荷载。
正弯矩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根悬臂梁,上面挂着一个重物。
当重物下垂时,悬臂梁的上部受到向下的力矩作用,而下部受到向上的力矩作用。
这些力矩通过悬臂梁的弯曲使得悬臂梁能够承受重物的重力,从而保持平衡。
正弯矩还可以用于增加结构的刚度。
当一个杆件或结构受到外部载荷时,正弯矩的作用可以抵消一部分外力,从而减小结构的变形。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稳定性和刚度的结构来说非常重要,比如桥梁、楼房等。
二、负弯矩负弯矩与正弯矩相反,它表示杆件或结构在受力时,上端受到的弯曲力矩小于下端的情况。
这意味着杆件上部受到了向上的力矩作用,而下部受到了向下的力矩作用。
负弯矩常常出现在跨度较长的梁或悬臂结构的两端。
在这种情况下,负弯矩可以帮助增加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外部荷载。
负弯矩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根跨度较长的梁,上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外力。
在梁的两端,上部受到向上的力矩作用,而下部受到向下的力矩作用。
这些力矩通过梁的弯曲使得梁能够承受外力的作用,从而保持平衡。
负弯矩还可以用于增加结构的刚度。
当一个杆件或结构受到外部载荷时,负弯矩的作用可以抵消一部分外力,从而减小结构的变形。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稳定性和刚度的结构来说非常重要,比如桥梁、楼房等。
三、弯矩的应用弯矩是结构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分析中。
midas 简支梁梁端 负弯矩
![midas 简支梁梁端 负弯矩](https://img.taocdn.com/s3/m/708005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9.png)
midas 简支梁梁端负弯矩摘要:1.MIDAS 软件介绍2.简支梁的概念及特点3.负弯矩的概念及产生原因4.MIDAS 在简支梁负弯矩分析中的应用5.结论正文:1.MIDAS 软件介绍MIDAS(Microcomputer Aided Design of Asphalt Structures)是一款韩国开发的用于沥青路面设计的专业软件。
它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机场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分析与计算。
MIDAS 软件凭借其强大的功能、易用的操作界面以及丰富的技术支持,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2.简支梁的概念及特点简支梁是指两端支承在简支条件下的梁。
在实际工程中,简支梁常常用于桥梁、屋架等结构形式。
简支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受力明确,便于分析和计算。
在简支梁结构中,由于两端支承条件的限制,梁的变形和内力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3.负弯矩的概念及产生原因负弯矩是指梁在受力过程中,弯矩的符号为负。
在简支梁结构中,负弯矩通常发生在梁的跨中区段。
产生负弯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支座位移:当梁的两端支座发生位移时,可能导致梁产生负弯矩。
(2)温度变化: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梁的尺寸变化,可能导致梁内产生负弯矩。
(3)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收缩引起梁尺寸的变化,也可能导致梁内产生负弯矩。
4.MIDAS 在简支梁负弯矩分析中的应用MIDAS 软件在简支梁负弯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建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建立简支梁模型,并设置相应的边界条件、荷载等。
(2)分析计算:MIDAS 软件可以自动进行简支梁的负弯矩分析,计算出弯矩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相应的位置。
(3)结果可视化:MIDAS 软件可以将分析结果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简支梁的负弯矩特性。
5.结论总之,MIDAS 软件在简支梁负弯矩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什么叫负弯矩筋
![什么叫负弯矩筋](https://img.taocdn.com/s3/m/826a2daa0029bd64783e2cc5.png)
什么叫负弯矩筋?
要明白这个,要分两步
1、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在工地施工当中,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严格的检查要点,它一定不能少,因为它太重要了!
不知道这样回答你满不满意。
正负弯矩
![正负弯矩](https://img.taocdn.com/s3/m/c2f84672168884868762d6e8.png)
正负弯矩1、负弯矩的含义例子:高架桥梁,一个盖梁上放两跨梁,连续段的砼浇筑后,梁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断面上,梁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引起弯矩,这个弯矩就是负弯矩总的来讲,不管是正弯矩还是负弯矩,都是为了克服梁体自生产生的弯矩,减轻荷载对梁体产生的伤害,保证梁体的安全。
具体:正弯矩是克服削弱梁体及荷载产生的竖向弯矩。
负弯矩是克服削弱端横梁及支座处所产生的悬臂剪力弯矩。
使单跨梁的下部纤维产生拉力的外力矩叫正弯矩;使单跨梁的上部纤维产生拉力的外力矩叫负弯矩。
使杆件下部受拉的弯矩为正,上部受拉为负。
另一种判断方法:在杆件左端部的弯矩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杆件的右端部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即“左顺右逆为正”2、为什么负弯矩要单根张拉?负弯矩用扁锚和圆锚的区别?①负弯矩一般是打完现浇段才进行张拉,负弯矩齿板一般在梁体下边,不方便操作施工,单根张拉的油顶较小,方便操作。
②负弯矩钢绞线一般都是打现浇段之前穿入,扁锚方便穿入。
3、负弯矩张拉起什么作用?采用先正弯矩、后负弯矩张拉的方法,使粱板成为一个整体。
4、正负弯矩区别①由于压力作用在梁的下部产生的弯矩叫正弯矩在支座(主梁或柱或墙)处由于支座两端梁的下沉在梁的顶部产生的弯矩叫负弯矩。
板的正负弯矩同梁。
②正弯距在跨中,下部配置受拉钢筋,正弯距钢筋,负弯距出现在支座处,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负弯距钢筋。
③承受拉力的钢筋是受拉钢筋,一般在跨中的下部和支座的上部。
支座钢筋一般称为负弯矩很笼统。
你去买本结构力学的课本看看一般都是上侧受压。
④结构的受力图和弯矩图画出来弯矩为正就是正弯矩,通常在跨中,弯矩为负的就是负弯矩,一般在支座处!!⑤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如钢筋混凝土板,如果底部钢筋受拉,跨中正弯矩,自然板两端支座处上部钢筋受拉,成负弯矩,所以要在板上部加负弯矩钢筋(即负筋)以抵抗负弯矩。
5、什么叫负弯矩筋要明白这个,你要分两步走①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②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在工地施工当中,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严格的检查要点,它一定不能少,因为它太重要了!6、什么要设负弯矩支座位置存在负弯矩,为了消除支座处负弯矩对梁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要设置负弯矩。
40米t梁负弯矩张拉顺序
![40米t梁负弯矩张拉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352d7f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a.png)
40米t梁负弯矩张拉顺序(原创版)目录1.引言2.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的定义和目的3.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的步骤4.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的注意事项5.结论正文1.引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 T 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 T 梁的施工过程中,负弯矩张拉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其目的是提高 T 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 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的顺序进行详细讲解。
2.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的定义和目的负弯矩张拉是指在预应力混凝土 T 梁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使梁产生负弯矩,从而提高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40 米T 梁负弯矩张拉的目的是使 T 梁在承受车辆荷载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弯矩,降低梁的变形,延长梁的使用寿命。
3.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的步骤一般来说,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安装锚具和千斤顶:在 T 梁的两端安装锚具,并在梁的上方设置千斤顶。
(2)启动油泵张拉:启动油泵,同时从两端开始张拉预应力钢筋,直到达到 10 应力。
此时需要测量千斤顶的伸长量。
(3)继续张拉:在达到 10 应力的基础上,继续张拉预应力钢筋,直到达到 20 应力。
此时再次测量千斤顶的伸长量。
(4)再次张拉:在达到 20 应力的基础上,继续张拉预应力钢筋,直到达到 100 应力。
此时需要计算总伸长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以确保张拉的准确性。
(5)张拉结束:如果总伸长量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张拉过程顺利完成。
此时可以结束张拉,进行后续的施工工序。
4.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的注意事项在进行 40 米 T 梁负弯矩张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张拉过程中,应确保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均匀,避免因张拉力不均导致的 T 梁变形。
(2)在张拉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千斤顶的伸长量,确保张拉过程的准确性。
(3)张拉结束后,要及时计算总伸长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确保张拉的准确性。
板负弯矩筋
![板负弯矩筋](https://img.taocdn.com/s3/m/42e0c37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0.png)
板负弯矩筋1. 简介板负弯矩筋是指在梁板结构中,处于负弯矩区域的钢筋。
负弯矩区域是指梁板中,上表面受拉、下表面受压的区域。
板负弯矩筋的作用是增加梁板的抗弯强度,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板负弯矩筋的作用板负弯矩筋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2.1 增加抗弯强度梁板在受到负弯矩作用时,上表面会受拉,下表面会受压。
为了增加梁板的抗弯强度,需要在下表面加入板负弯矩筋,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2.2 控制裂缝的宽度和分布在梁板受到负弯矩作用时,会出现裂缝的情况。
通过合理设置板负弯矩筋,可以控制裂缝的宽度和分布,从而提高结构的使用性能。
2.3 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板负弯矩筋的加入可以提高梁板的刚度和稳定性。
在梁板受到负弯矩作用时,板负弯矩筋能够有效地抵抗梁板的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 板负弯矩筋的布置原则板负弯矩筋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均匀布置板负弯矩筋应均匀布置在梁板的负弯矩区域,以保证钢筋的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度受力的情况。
3.2 符合受力要求板负弯矩筋的布置应符合结构受力要求,根据设计荷载和梁板的尺寸确定板负弯矩筋的截面积和间距。
3.3 考虑施工性和经济性板负弯矩筋的布置应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
合理的布置方式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 板负弯矩筋的计算方法板负弯矩筋的计算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性能。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4.1 弯矩法根据结构的弯矩分布和板负弯矩筋的受力特点,采用弯矩法进行计算。
根据梁板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板负弯矩筋的截面积和间距。
4.2 极限平衡法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计算,考虑梁板的变形和受力平衡条件。
通过分析梁板的受力特点和变形情况,确定板负弯矩筋的布置方案。
4.3 高级计算方法对于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受力情况,可以采用高级的计算方法进行板负弯矩筋的计算。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和计算。
5. 板负弯矩筋的施工要点在实际施工中,板负弯矩筋的安装和连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5.1 钢筋的连接板负弯矩筋与梁板的连接需要牢固可靠。
中跨和边跨负弯矩计算公式
![中跨和边跨负弯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8718e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4.png)
中跨和边跨负弯矩计算公式在结构工程中,负弯矩是指梁或板在跨度上的下凹部分所受的弯曲力矩,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在设计和分析结构时,需要准确计算负弯矩,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中跨和边跨负弯矩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中跨和边跨负弯矩的计算公式如下:1. 中跨负弯矩计算公式:在梁的中跨位置,负弯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 = (wl^2)/8。
其中,M为负弯矩,w为单位长度上的荷载,l为梁的跨度。
2. 边跨负弯矩计算公式:在梁的边跨位置,负弯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 = (wl^2)/12。
其中,M为负弯矩,w为单位长度上的荷载,l为梁的跨度。
这两个公式是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和几何形状推导出来的,可以用来快速计算中跨和边跨位置的负弯矩。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些公式来预估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指导设计和施工。
中跨和边跨负弯矩的计算公式在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评估结构的受力情况,为设计提供参考。
其次,它可以用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或破坏。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指导结构的加固和改造,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除了计算公式外,中跨和边跨负弯矩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荷载类型、荷载大小、梁的截面形状和材料性质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准确的负弯矩计算。
此外,还需要注意梁的支座情况和梁端的约束情况,这些因素也会对负弯矩产生影响。
总之,中跨和边跨负弯矩的计算公式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评估结构的受力情况,指导设计和施工。
然而,在使用这些公式时,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准确的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工程师们在结构设计中有所帮助。
什么叫负弯矩
![什么叫负弯矩](https://img.taocdn.com/s3/m/de371b1455270722192ef733.png)
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
![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https://img.taocdn.com/s3/m/a4a2225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c.png)
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1. 引言大家好呀,今天咱们聊聊“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
别被这些名词吓着,听起来像是高大上的东西,其实没那么复杂。
简单来说,正弯矩和负弯矩就像是一个结构在受力时的“心情变化”。
有时候开心(正弯矩),有时候不开心(负弯矩)。
而这两个心情的极端情况,恰好就是它们的最大值。
2. 正弯矩与负弯矩2.1 正弯矩首先说说正弯矩。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大桥上悠闲地散步,桥面往下弯,那种感觉就像是“我真是太轻松了!”这个时候,桥就处于一个正弯矩的状态。
结构受到了上方的荷载,比如行人、汽车、甚至是那些无处不在的鸽子,它们的重量让桥面向下弯曲。
没错,正弯矩就是这种弯曲带来的内部应力,它让结构在承受负担的时候,不至于垮掉。
说白了,正弯矩就像是你工作了一整天,终于可以坐下来喝一杯冰凉的饮料,啊,那种放松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在工程设计中,了解正弯矩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超过了桥的承受能力,那就真的是“倒霉催的”事情了。
2.2 负弯矩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负弯矩。
反过来想,如果桥面往上弯,那就是负弯矩了。
就好比你在做俯卧撑,快要累趴下的时候,突然有人在你背上加重,那种“压力山大”的感觉就是负弯矩的写照。
此时,结构内部产生了反向的应力,试图抵抗这种向上的弯曲。
负弯矩常常出现在支座附近或者结构的某些关键节点,这就像是你在跑步的时候,脚踝的压力突然增大,结果你可能会扭到脚。
这时候,设计师就得仔细考虑这些地方的承载能力,确保它们能顶得住。
3. 最大弯矩的影响3.1 设计中的考量知道了正弯矩和负弯矩,我们就要看看它们的最大值对设计的影响了。
想象一下,你要建一座桥,万一你没考虑到最大弯矩,结果桥一完成就变成了“弯弯桥”,那可就丢人丢到家了。
设计师必须利用各种公式和计算,确保这些最大值在安全范围内,不然就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在设计阶段,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负弯矩是工程师们讨论的重头戏。
大家在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谁都想用自己的设计方法把这些数值控制得严严实实。
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
![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https://img.taocdn.com/s3/m/eafaec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7.png)
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是指楼梯上端的弯曲力矩向下的情况。
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长时间使用或者设计不当的楼梯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描述:滑动支座的定义、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的原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滑动支座的定义。
滑动支座是一种用于楼梯或者桥梁等建筑结构中的支撑装置。
它可以帮助承受结构物的重量并允许结构物在地震或温度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移动。
滑动支座通常由金属或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可移动性。
接着,我们来看看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楼梯的设计和施工会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但是由于一些外力的作用或者使用时间的长久,楼梯上端的滑动支座会受到一定的损坏。
这种损坏会导致滑动支座失去原有的弹性和可移动性,进而导致楼梯上端出现负弯矩。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对健康的影响。
楼梯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负弯矩的存在可能对行走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
当人们走在有负弯矩的楼梯上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向下倾斜,增加了摔倒的风险;同时,由于楼梯的结构不稳定,人们在爬上或下楼梯时也容易感到不适甚至造成肌肉无力等问题。
针对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定期检查和维护滑动支座是非常重要的,避免损坏或者老化导致负弯矩。
其次,如果发现楼梯存在负弯矩,建议立即寻求专业的建筑工程师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复工作。
最后,在使用楼梯时,注意保持身体平稳,尽量站在楼梯的中间位置,避免靠近四周的滑动支座。
总之,滑动支座楼梯上端负弯矩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负弯矩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确保楼梯的结构安全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地使用楼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何区分正负弯矩
![如何区分正负弯矩](https://img.taocdn.com/s3/m/a5c4e9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1.png)
如何区分正负弯矩正负弯矩是结构力学中常用的概念,用来描述物体或结构在受力作用时的弯曲情况。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中,了解正负弯矩的性质和区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弯矩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弯矩是在一个物体或结构受到力矩作用时,物体或结构发生弯曲的情况。
它可以通过在物体或结构的截面上引入的力矩来引起,产生的结果就是使物体或结构的截面变形。
弯矩一般分为正弯矩和负弯矩两种情况。
在结构力学中,弯矩的计算一般采用右手定则,即当右手的四指指向物体的底面时,拇指的方向指向物体的上表面,此时造成的弯矩方向为正。
相反,如果右手的四指指向物体的上表面时,拇指的方向指向物体的底面,此时造成的弯矩方向为负。
二、区分正负弯矩的方法1.右手定则法通过右手定则来区分正负弯矩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当右手自然地握住物体的时候,以拇指指向力矩的方向,四指的方向就是截面上的正弯矩方向。
如果力矩的方向与四指的方向相反,那么就是负弯矩。
2.符号约定法通过对弯矩进行符号约定来区分正负弯矩,通常可以根据受力的情况和物体的几何形状来进行判断。
约定通常是在设计手册或者分析过程中进行说明,例如正弯矩用“+”表示,负弯矩用“-”表示。
3.参照物法在确定弯矩的正负时,将曲线设为参照物。
如果弯矩的实际形状与参照物相同,则为正弯矩;如果弯矩的实际形状与参照物相反,则为负弯矩。
4.弯曲方向法在杆件或梁受力时,当杆件或梁上部受拉,下部受压时,弯矩呈正弯曲;当杆件或梁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时,弯矩呈负弯曲。
5.区间法可以将梁划分为多个小段,在每个小段上明确正负弯曲的方向。
根据小段上正弯曲和负弯曲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整个梁上的正负弯曲情况。
三、正负弯矩的应用正负弯矩的认识和区分对于结构分析和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梁受力分析中,对于正负弯矩的区分可用于确定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进而推导出梁的截面形状、尺寸、材料强度等设计参数。
正负弯矩还可以用于确定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质量。
负弯矩钢筋
![负弯矩钢筋](https://img.taocdn.com/s3/m/a9b322fa9e314332396893cb.png)
负弯矩钢筋,简称负筋,就是梁或板顶部或面部的钢筋,因为一般的力学把下侧底部受拉的弯矩规定为正弯矩方向,所以顶部就是负弯矩。
通俗的说:在下列构件的配筋构造中,可以用到负弯矩钢筋的概念:1、板类构件,在板的支撑部位配置的上排钢筋,俗称“担水筋”;2、梁类构件,节点处设置的“非贯通纵筋”,一般认为是用来抵抗“负弯矩”的,(其实,贯通的纵筋又何尝不能抵抗负弯矩呢?)3、梁板类构件在受力分析时有一个“反弯点”,反弯点是正弯矩和负弯矩的分界点,一边是钢筋抵抗“正弯矩”,另一边则抵抗“负弯矩”。
应该说,“负弯矩钢筋”这个概念虽然一直在专业书籍中使用,但是,若要给出十分严格的界定,就不太可能。
只能说,在有些构件中相对明确一点,有些构件中不十分明确。
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一般情况,认为正常受重力作用的简支混凝土梁夸中下侧受弯拉,为正弯矩;这个概念引申到梁板等水平受弯构件中,与之受力不同的为负弯矩。
在柱子中没有该概念。
计算公式1.负筋长度=负筋净长度+左弯折+右弯折2.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4.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保护方法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中,负筋往往被人为踩动、压低,从而加大了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另外还会出现负筋绑扎脱落、弯钩倾斜,甚至于弯钩朝上的现象,导致板内负筋的作用降低,现浇板的承载力减小。
那么应怎样防止负筋位移、松扣、倾斜呢?一、防止人为踩踏施工中各工种应相互协调配合,按照木工支模、主筋绑扎水电配管、管线预留负筋绑扎的顺序进行作业。
施工工序合理,可避免人为踩踏,混凝土浇筑前应再进行一次检查整理。
二、用马凳控制负筋位移一般马凳可用Φ6规格钢筋(或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选用更大规格如Φ10、Φ12等等)制作,其高度应根据现浇板的厚度减去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主筋与负筋的直径而确定。
负弯矩钢筋长度
![负弯矩钢筋长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82c7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b.png)
负弯矩钢筋长度负弯矩(Negative Bending Moment)是指在梁或其他结构中,由外部荷载引起的弯曲力矩的方向与结构构件的预期弯曲方向相反。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负弯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准确计算和合理设计相关的钢筋长度。
一、负弯矩的定义和计算:负弯矩是梁的横截面中心轴线上的正应力产生的结果。
它会引起钢筋中产生拉应力。
负弯矩区域内的钢筋应能抵抗这种拉力,从而平衡和控制负弯矩的作用。
负弯矩的计算涉及到弯曲刚度、受力分析和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计算负弯矩的步骤如下:1. 确定梁的几何形状和截面特性,包括截面形状及尺寸、混凝土强度等。
2. 根据受力分析确定负弯矩及对应位置。
3. 通过平衡力矩的方法计算负弯矩的数值。
4. 基于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确定合理的钢筋布置和配筋率。
5. 根据钢筋的位置和布置计算出负弯矩区域内需要的钢筋长度。
二、负弯矩区域内钢筋的长度设计原则:1. 考虑受力分布:负弯矩在梁截面上的分布是非线性的,一般呈三角形或梯形状。
钢筋的布置应根据受力分布来确定,通常需要考虑最大剪力、最大正弯矩、最大负弯矩等因素。
2. 考虑钢筋的强度:钢筋的强度参数是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强度以及截面特性计算得出的。
根据相关规范,钢筋的承载力、屈服强度等参数可以确定。
3. 考虑变形性能:钢筋必须能够在负弯矩作用下发挥其抗拉作用,以保证梁的正常工作性能。
因此,对于负弯矩区域内的钢筋长度设计,需要兼顾其刚度和变形性能。
三、四则以计算负弯矩区域内钢筋长度的具体步骤:1. 计算负弯矩和相应位置:根据受力分析,确定负弯矩的大小和位置。
通常可以通过施工图纸或结构计算软件得到。
2. 确定钢筋的强度:根据规范或设计要求,确定使用的钢筋种类和规格。
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强度计算出钢筋的承载力和屈服强度等参数。
3. 布置钢筋:根据受力分布和负弯矩大小,确定钢筋的布置形式和布置率。
一般情况下,负弯矩区域内钢筋的密集程度较大,一般采用多排钢筋或增加钢筋直径等方式来满足受力要求。
连续梁支座负弯矩
![连续梁支座负弯矩](https://img.taocdn.com/s3/m/be0aba7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e.png)
连续梁支座负弯矩连续梁是公路桥梁中常用的一种梁型结构,其支座处会承受负弯矩。
对于连续梁支座负弯矩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连续梁的结构特点以及支座具体承受的力学特性。
一、连续梁的结构特点连续梁是指由多跨简支梁通过构造物相互连接而成的梁,常用于跨越大距离的桥梁建设项目中。
通常情况下,连续梁有着以下几个结构特点:1. 结构复杂:由于连续梁是由多跨简支梁相互连接而成的,其结构相对复杂,需要进行精密的计算设计。
2. 承受大荷载:连续梁跨度较大,需要承受大量的荷载。
因此,在支座处会产生复杂的荷载体系。
3. 受力均匀:相比其他梁型,连续梁处于支座间的内部受力更为均匀,较不容易发生扭曲和变形。
4. 支座处应力集中:连续梁支座处荷载较大,会产生较高的应力,需要特殊设计和加固。
二、连续梁支座承受的负弯矩特性在连续梁结构中,支座处是承受负荷的主要部位之一。
由于连续梁跨度较大,因此支座处所承受的荷载也较大。
1. 负弯矩的产生在连续梁中,由于钢筋混凝土梁在跨度的不同位置受力状态不同,因此会产生负弯矩。
在支座处,梁的上部和下部的应变形态相反,因此在该处形成了一个由张应力区和压应力区组成的力学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支座处会承受到弯曲力矩的作用。
2. 支座处的特殊设计在设计连续梁支座时,需要考虑支座处所承受的负弯矩。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座一般采用钢橡胶支座或者球形支座结构,并且需要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加强。
钢橡胶支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支座结构。
它由橡胶垫片和钢板构成,能够对桥梁的荷载进行分散,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支座处产生的负荷和应力。
球形支座则是一种球形结构,由摩擦材料和球组成,能够通过摩擦力和支承力来承受荷载。
相较于钢橡胶支座,球形支座更加适合采用刚性连续梁结构,并且能够较好地保障桥梁的稳定性。
总之,连续梁在结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特别考虑支座处所承受的负弯矩特性。
在支座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材料强度、荷载特性、紧固型式等多种因素,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和寿命。
负弯矩钢筋间距评判标准
![负弯矩钢筋间距评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cd98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9.png)
负弯矩钢筋间距评判标准
负弯矩钢筋间距的评判标准通常是根据混凝土梁的设计要求和相关的建筑规范来确定的。
负弯矩钢筋通常是用来抵抗梁受拉区的拉应力,因此其间距的设计和评判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负弯矩钢筋的间距应该符合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对于负弯矩钢筋的间距有明确的规定。
一般来说,负弯矩区的受拉钢筋间距不宜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以确保梁在受到负弯矩作用时能够充分发挥钢筋的抵抗能力,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负弯矩钢筋间距的评判还需要考虑混凝土梁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
通过对梁的受力分析,可以确定负弯矩区的受拉钢筋所需的数量和间距,以保证梁在受力时不会出现开裂或者失稳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钢筋的直径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对负弯矩钢筋间距的影响。
钢筋的直径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会影响钢筋的受力性能,因此在评判负弯矩钢筋间距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钢筋能够在受到负弯矩作用时发挥预期的抵抗能力。
总之,负弯矩钢筋间距的评判标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规范、结构受力分析和材料性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负弯矩区的钢筋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主梁负弯矩钢束
![主梁负弯矩钢束](https://img.taocdn.com/s3/m/df2a88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c.png)
主梁负弯矩钢束
摘要:
1.负弯矩钢束的定义和作用
2.主梁负弯矩钢束的设计和计算
3.主梁负弯矩钢束的施工和检验
4.主梁负弯矩钢束的应用和展望
正文:
主梁负弯矩钢束是一种常用于桥梁结构中的重要构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桥梁受到荷载时,承受和分散荷载,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主梁的设计中,负弯矩钢束的合理设计和计算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主梁负弯矩钢束的设计和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桥梁的跨度和荷载类型、钢材的强度和稳定性、施工的可行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和模拟,确定负弯矩钢束的截面形状、尺寸和间距,以满足桥梁的使用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负弯矩钢束的施工和检验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主梁负弯矩钢束的施工和检验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检验过程中,需要对负弯矩钢束的尺寸、形状、焊接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主梁负弯矩钢束的应用和展望,随着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主梁负弯矩钢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负弯矩钢束的设计和
计算方法,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以满足桥梁建设的要求。
负弯矩钢筋间距评判标准
![负弯矩钢筋间距评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2116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9.png)
负弯矩钢筋间距评判标准
负弯矩钢筋间距的评判标准主要涉及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
的相关规范和要求。
首先,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相关规定,负弯矩区的受压钢筋间距应满足受压钢
筋的受压构件稳定要求,以及受压区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要求。
具
体来说,根据受压钢筋的截面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剪承载能力,需要
满足一定的受压区钢筋配筋率和最小间距要求。
其次,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相关规定,对于负弯矩区的受压钢筋间距也有明确的要求,包括
受压钢筋的受压构件稳定性、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受压区钢筋配
筋率、受压钢筋的最小间距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
计图纸的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间距评判。
在施工
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验收,确保受压钢筋的
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负弯矩钢筋间距的评判标准涉及结构设计规范、验
收规范以及实际施工要求,需要综合考虑受压钢筋的受压构件稳定
性、混凝土的抗剪承载力、受压区钢筋配筋率和最小间距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高速公路*合同段设计图纸。
2 、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3 、现场调查资料,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等。
4 、依据《**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大桥9座,上部结构均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 梁连续/刚构结构。
详细见表1。
表1 上部结构形式一览表三、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材料(1)预应力钢筋采用φ2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 a,钢绞线经过试验室外检试验得出钢绞线弹性模量为:EA=1.94333*105 。
钢绞线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并在每卷上挂有标牌,进场时进行检查:a、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渍等。
b、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绞线中任抽取5%卷(不少于3卷)的钢绞线,各取一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GB/T5224-95标准的要求,则该卷钢绞线为不合格品;并加倍取样复验。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判为不合格品或每卷检验,取用合格品。
c、钢绞线进场存放时应防止雨淋,钢绞线原包装都有防潮措施,如包装损坏而裸露,则应用塑料布盖好。
(2)预应力锚具出厂时附有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并抽取进行硬度试验。
使用过程中应检查夹片有无裂纹及齿形有无异样,(3)金属波纹管进场时,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无油污、无孔洞及无折皱,咬口无开裂、无脱扣等才算合格;本项目采用金属波纹管,内径为5.5cm,波纹管要核实内径后,方可进场。
2.机械准备情况(1)油泵采用YBZ4-50型2台,千斤顶采用YCW100B型2个.一个出厂编号1#千斤顶配210.10.21.387压力表,;另一个出厂编号2#千斤顶配09.6.23.130压力表。
(2)UB3灌浆泵1台,NPX100灰浆搅拌机1台。
(3)其它设备:大砂轮切割机1台,小砂轮切割机2台,11KW电焊机2台等。
(4)准备相关手工工具2套。
张拉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一个千斤顶只允许对应一个压力表,不允许随意使用压力表,而且压力表必须定期进行标定,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必须标定:①修理千斤顶积油泵之后;②改变千斤顶积油泵的组合时;③计算值与实测值两者相差悬殊时(大于+6%);④长期中断作业,重新开始张拉时(使用半年或张拉200片梁体);(5)预应力张拉前先对张拉机具进行标定和配套检验,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关系曲线,使用时根据曲线确定油压表的读数。
3.人员组织情况项目部主要成员一览表施工人员一览表4.计划工期本合同段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工期为:2011.3.20~2011.9.10四、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清孔→穿束→安装锚垫板、夹片、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孔道压浆。
2、下料(1)用型钢做成框架把成卷的钢绞线夹紧,找出钢绞线的内圈线头,把线头抽出,人工在前面拉,开始放钢绞线;(2)用50米长的钢尺量好下料长度,用粉笔做记号;(3)用砂轮切割机切断;(4)钢绞线下料场地应干净,并防止沾染污泥、油脂等,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10cm。
(5)下好料的钢绞线按筋束位置编好束,以防钢绞线打绞,如不能立即穿束,则需用防水雨布盖好。
(6)下料长度=钢束设计长度+2倍张拉端操作长度+下料误差;3、布管(1)配好每号管道的波纹管接头管数量;(2)用直径大3mm同型的波纹管作接头管,用封箱胶纸密封接头处,因为要浇注墩顶现浇连续段,所以密封十分重要,以防止在浇注现浇连续段时发生渗漏。
4、穿束负弯矩孔道狭小,穿束困难。
穿束工作在墩顶纵接头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将钢绞线端头位置合拢,并用胶带纸缠紧,以利于穿束通过,通过后检查钢绞线是否有交叉现象,并理顺,防止张拉时因钢绞线交叉造成应力集中。
因为负弯矩张拉槽位于T梁翼板下方,在浇注纵向现浇湿接缝时在负弯矩张拉口处预留一段长度为1.85米的空隙不进行混凝土浇筑,在穿束时将翼板钢筋掰开,用安全吊篮悬挂在翼板钢筋之上,施工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吊篮上,施工操作人员要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安全带的安全扣要扣在翼板钢筋上。
5、安装锚垫板及夹片当墩顶混凝土强度及龄期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后,开始准备张拉工作,安装锚垫板及夹片,将工作锚垫板自钢绞线端部套在钢绞线上并推至喇叭管处,对中至口固定,安装完锚垫板后应保证钢绞线外露50cm工作长度;夹片安装,先用胶圈把每付夹片箍在一起,然后沿钢绞线将其推入锚板的锥孔中,用手推不动为止,再用钢管捣实。
6、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垫板、夹片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同轴对中。
7、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在T梁预制施工时在张拉槽口前25cm距离地方,预留一个直径为7cm 圆孔,主要为了在负弯矩张拉时,安装吊装千斤顶的吊绳。
张拉时,千斤顶悬挂在吊绳上,进行负弯矩张拉操作。
钢绞线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预应力施加顺序:0 → 10%δk → 20%δk → 100%δk(持荷2min) → 卸荷(1)千斤顶回油完毕,拆卸工具锚,换束重新安装锚具、设备。
(2)做好张拉记录,张拉完毕后,严禁碰撞锚具和钢绞线。
(3)灌浆前用手提砂轮切割机将工作锚外多余的钢绞线切除,钢绞线外露量应不小于30mm。
再用水泥浆封裹锚头。
8、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单股张拉控制力为:P=193.9KN ,计算时预设锚阻损失为张拉控制力的2.5%。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量按照下面公式进行计算:△L=P ×L/Ar ×Eg 式中:△L —预应力筋伸长值。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NL —从张拉端至计算界面的孔道长度,mm Ar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Eg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Gpa平均张拉力P =P ×[μθμθ+-+-kl e1k l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 即 伸长值公式为:△ L=(P ×L/Ar ×Eg)×[μθμθ+-+-kl e1k l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这里取9°;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一般为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一般为0.25。
计算时将预应力钢绞线分为AB 、BC 、CD 、DE 四段分别进行计算: AB 段:起点力Pq=195.3*5*1.025=1000.9125KN 终点力Pz= Pq*e -(kx+uθ)= 1000.9125KN平均张拉力Pp= P ×[μθμθ+-+-kl e1k l )(]=1000.9125KN理论伸长量ΔL=(P ×L/Ar ×Eg)×[μθμθ+-+-kl e1k l )(]=0.00353mBC 段:起点力Pq=195.3*5*1.025=1000.9125KN 终点力Pz= Pq*e -(kx+uθ)= 999.0825KN平均张拉力Pp= P ×[μθμθ+-+-kl e1k l )(]=999.99722KN理论伸长量ΔL=(P ×L/Ar ×Eg)×[μθμθ+-+-kl e1k l )(]=0.008968mCD 段:起点力Pq= 999.0825KN终点力Pz= Pq*e -(kx+uθ)= 958.3486KN平均张拉力Pp= P ×[μθμθ+-+-kl e1k l )(]=978.57426KN理论伸长量ΔL=(P ×L/Ar ×Eg)×[μθμθ+-+-kl e1k l )(]=0.011301mDE 段:起点力Pq= 958.3486KN终点力Pz= Pq*e -(kx+uθ)= 950.146KN平均张拉力Pp= P ×[μθμθ+-+-kl e1k l )(]=954.241530KN理论伸长量ΔL=(P ×L/Ar ×Eg)×[μθμθ+-+-kl e1k l )(]=0.0401981m最终钢绞线理论伸长量为:ΔL=2*(AB+BC+CD+DE )=0.128m 。
(后附负弯矩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表) 9、负弯矩钢绞线张拉力计算按照设计要求负弯矩张拉采用15.2mm 钢绞线,每孔5股钢绞线,锚阻损失为控制张拉力的2.5%。
控制张拉力 fk=1860*0.75*140*1.025*5=1000.9125KN10%初张拉力 10%*fk=1000.9125*10%=100.09KN20%张拉力 20%*fk=195.3*20%=200.18KN10、压力表值计算负弯矩钢绞线张拉用千斤顶和压力表已检测(见附件)(1)出厂编号1#千斤顶配210.10.21.387压力表,线性回归方程:Y=-0.23+0.05205X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①10%fk=100.09KN时:P=4.979MPa②20% fk =200.18KN时:P=10.19Mpa③100% fk =1000.9125KNP=51.87Mpa(2)出厂编号2#千斤顶配09.6.23.130压力表,线性回归方程:Y=0.3+0.04860X式中:P—油压表读数(MPa)F—千斤顶拉力(KN)①10%fk=100.09 KN时:P=5.164 MPa②20%fk=200.18KN时:P=10.029MPa③100%fk=1000.91 25KN时:P=48.944MPa11、孔道压浆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强度不低于50Mpa,水泥浆的技术要求如下:水灰比宜为0.4~0.4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合后3h的泌水率控制在2﹪,水泥浆的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压浆前,应对孔道清洁处理。
波纹管道必要时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
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并观察有无串孔,如有串孔几孔应同时压浆。
水泥浆拌制至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范围内。
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
对于因延迟使用所导致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
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的最大压力为0.5~0.7Mpa;压浆应达到另端饱满和出浆,出浆的稠度应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注满水泥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定期,这个稳定期不宜小于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