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马原复习
第一章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联系的含义、特点;发展的含义、实质等)联系的含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发展的含义: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量变质变规律(质、量、度等范畴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问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量变质变规律:①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两边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②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
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毛泽东同志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我们建国50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证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明了这一点。
)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
如何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
客观规律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含义: 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 定的联系。 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源自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如何做到主观能动性 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
79号
目录
什么是主观能动性 什么是客观规律性 如何做到相统一 生活中的例子
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和活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如何统一?
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尊重社会 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 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 局面。
例子
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在 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 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 一定规模和效应。坚持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 客观规律统一起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 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同时以市 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 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如何统一?
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 且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 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 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 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坚持尊重客观发展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坚持尊重客观发展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尊重客观发展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第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尊重客观发展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要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通过客观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和促使;反过来,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性,从而形成共同的辩证统一关系。
下面将对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客观规律性是万物发展的前提:万物的变化都是在客观规律的驱动下进行的,没有客观的规律性就没有了物质的变化;
2.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客观规律性的根本动力:主观的活动才能突破客观规律的桎梏,才能有效的利用客观规律,实现物质变化。
二、客观规律性如何激发和促使主观能动性
1.客观规律性提供发展的前提条件:客观规律性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让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发展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性约束:客观规律性不仅提供发展的希望,而且也约束着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它的随意发展。
三、主观能动性如何遵循客观规律性
1.客观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根基:主观能动性追求的是客观规律性的实现,因此要继承客观规律性,并从中寻求发展的依据和发挥作用;
2.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规律性的炎黄子孙:主观能动性要严格遵守客观规律性,这样可以保证物质变化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主观能动性发展的空间。
四、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客观规律性为变化提供条件,而主观能动性又借以发展,形成一种具有客观特征的物质变化的统一。
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客观规律性是物质变化的前提,主观能动性是物质变化的根本动力,它们之间同时拥有互为约束和促进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种辩证统一的变化形式。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万事万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它们也不例外。
我认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存在许多不同方面的关系,在这里我只论证其中的一个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首先,我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物具有客观规律性。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上最势力最强大的生物也因为他们有着主观能动性。
人类与事物甚至是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类有自己独特的思想。
俗话说,“物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句话说明人与物之间的区别在于物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动物,最接近人类的生物黑猩猩虽然在生物当中算得上是非常聪明的但它比起人类还是有相当一定的差距。
比如,人会有意愿去改变环境,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会破坏环境,而动物想必也只是去适应环境。
我认为,人也不是一出生就具备有主观能动性的,而是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之中培养出来的。
例如婴儿一出生什么都不懂,只具备一些基础的、动物的、本能,而他长大之后就会慢慢地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思想——他会想赚钱,他会想成家立业等等。
人类要想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必须要改造环境,人在社会中生活也必须要适应环境。
人类之所以能繁衍下去并主宰整个地球也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所以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是后天发展得来的。
物,具备一系列客观的事实,比如物客观存在的事实,物来源的事实,物发展结果事实等等。
而物就是具备这些一些列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客观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规律,这就是物的客观规律性。
换句话说,物具备客观规律性的前提是,物具有一系列客观事实。
我认为,客观规律,其实也是一种客观事实。
客观规律,是由物的变化与发展,其客观存在的过程的一个客观事实。
像“月亮的存在”,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月球的公转运动是物的变化与发展,其过程有客观规律“农历十五月亮是圆的”。
简述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简述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上下文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的两个概念。
前者指按照客观规律运作和发展的必然性,而后者则指人的主观加工和发挥其影响力的能动性。
一般来说,它们内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而推动社会的前进。
客观规律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源。
它们具有内在的结构特殊性,受不可抗拒的内生性影响,因而以其自身的趋势、速度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循环运动和演变。
它也可以指引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出对社会有利的方向。
主观能动性作为构成历史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历史发展的重要元素。
没有它的参与,社会的发展只能实现自动化;有了它的参与,前进的过程以及方向将会变得灵活多变,以社会发展和进步为导向,把社会发展送向更自由、更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方向。
因此,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如果只有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只是慢慢不停地沿着一条规律的路径前进;如果只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将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感。
只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辅相成,才能坚定社会的历史发展的方向,实现宏大的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健。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有客观规律的,实践就是正确认识与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活动过程。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
但并不是任何一种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为规律,只有体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联系,才是本质的联系,才可能称之为规律。
规律作为一种内在的,非表面规律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例如:苹果落地、水向低处流,向空中抛一个物体又落回到地面,月亮绕地球转等。
这些都是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万有引力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内容及其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必然的联系。
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类社会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暂时的曲折倒退不能改变历史前进的总趋势。
(3)规律是事物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事物就反复出现。
例如,只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变化,而磁场的变化,必须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这就是电流与磁场之间稳定的关系。
再比如地球自转、围绕太阳公转。
2、规律的特点:(1)客观性。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一是指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其实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它囊括了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必然性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自身内在的规律,发展之所以会有起有落,走向的对立把握在一定的规律内,这些规律就是客观的、自然的规律。
这些规律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人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范围内只能认识和遵循它们,从而尊重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要通过发挥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灵活地运用客观规律,不断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以实现积极的变革。
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人们要勇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智慧,从更为全面各方面的角度来客观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变革,让社会发展走在先进的正确的方向上.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能够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把握发展规律,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不断调动人们主动性,成为实现变革的驱动力,把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这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合实践和理论,实现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只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才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客观规律,灵活运用它们,促进社会的变革,实现人们的美好前景。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练习题)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练习题)一、填空题。
1.什么是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1)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完全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永恒的、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的。
2.什么是哲学上讲的规律?为什么说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的、必然的,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具有普遍性,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3.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哪些方面的表现?(1)人能够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作用于,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人既可以能动地世界,把握规律,又可以利用规律,能动地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还表现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如理想、信念、决心、意志、干劲等。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是什么?(1) 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
这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二、选择题。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唐代李贺有诗句:“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些诗句虽然意境不同,但蕴含的共同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些观点包含的共同哲理是()。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只有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C.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3.下列说法或观点属于哲学上讲的规律的是()。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
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
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阔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1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发挥人的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结合实际谈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实际谈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我们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谁你所愿,想怎么发挥,就怎么发挥。
它要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
那就是客观规律所谓规律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首先是一种本质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
但并不是任何一种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为规律,只有体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联系,才是本质的联系,才可能称之为规律。
规律作为一种内在的,非表面规律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例如:苹果落地、水向低处流,向空中抛一个物体又落回到地面,月亮绕地球转等。
这些都是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万有引力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规律,其次是一种必须联系。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规律最主要的性质就是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人不能任意创造和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改变规律,人只能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例如:“万有引力规律”。
正如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必须受到规律的惩罚。
例如:“拔苗助长”的寓言,1958年我国大跃进。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但要做到这件事,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规律是事物和现象内在的本质联系,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人们要想掌握客观规律就必须要下一番功夫。
例如,大家都知道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故事。
居里夫妇当时在十分简陋和极其原始的实验室里花了45个月的时间,耗费了2000吨药品和800吨水,才从400吨粗杂的沥青矿石中提炼出一克镭的化合物,这个过程可说是千辛万苦、呕心沥血了。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
细雨飘摇ing,知识分享,文档创作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
性。
答: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
动性。
解答如下: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
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热情
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
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再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
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一章第三讲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28.02.2019
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规律的根本特点——客
观性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规律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
28.02.2019
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规律的分类
1、自然规律 2、社会规律
28.02.2019
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天,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 子还在枯井里痛苦的哀号。 最后,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太费周折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 如何,这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就请邻居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 苦。 大家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里。当这头驴子了解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 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之后,驴子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往井底探头一看,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 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在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在它身上的泥土全部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它就得 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在生命的旅途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遇到各式各样倾倒在我们身上的 “泥沙”,而想要从这些“枯井”困境中摆脱出来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在上 面。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 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 即使是落到最深的井里,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意识能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结合实际谈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结合实际谈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两个重要范畴。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固性联系,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地存在着。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遇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想达到预想的结果,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符合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稳定性和强制性,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就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规律的客观性又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利用客观规律,以正确思想为指导,才能使主观能动性得到正确有效的发挥。
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性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盲目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发挥愈大,损失就愈惨重。
这就是规律的惩罚。
其次,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决不意味着可以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没有这种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只有经过主观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斗争,才能达到目的。
要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通过现象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本身一直存在着的一种规律,但是之前人们只是看到苹果回落向地面,地面上的东西也不会随意飘到空中,但一直没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直到有一天苹果砸到牛顿的头后,引起了牛顿的思考,最后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 如何正确理解两者关系?
③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 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 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 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 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 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 言而喻的。
第一,意识使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超前反映性的功能,在人们行动前能给 予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指导。人的每个行动都要受 意识支配,并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
第二,意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的 创造性,使物质变为精神。意识可以透过现象反 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并把一般的、共同的 认识上升到理论,形成一系列的精神成果。
意识的能动作用
• 意识的作用
①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 础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从 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 中的反映。总之,意识是客观失去在人脑 中的反映,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
• 意识的作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规律及其客观性
• 规律的客性
① 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 去创造和消灭一个仍然起作用的规律。
② 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 拒性。人类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不能同 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③ 规律是客观的,并不等于说规律是永恒 不变的,规律不是不变化,它的变化不是人为 的变,而是随着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
• 如何正确理解两者关系?
②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4050011061温瑷嘉
世界是物质的,因此,我们要承认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我们应该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首先,我认为,要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不是易事,当我们着眼于一点时,就容易忽略另一点的作用。
在注重主观能动性时,难免会忘记客观规律的制约,而导致不从实际出发的错误,盲目行事。
而过于关注客观规律性,而忽视了创造性和能动性,而犯右倾主义的错误。
青藏铁路的修成便是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而对世界进行改造的例子。
设计者和建造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修建铁路的同时,尊重了客观规律,避开了能够避开的冻土区域和野生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无法避免的地区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对原有地貌进行了主观能动的改造,修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
如果设计者拘泥于客观规律而没有主观能动的思考和创造,那么这条铁路的修成将不可能实现;同样的,如果设计者天马行空,完全脱离实际设计铁路,没有把青海到西藏沿途路线上的现实地貌、气候环境和其他一系列的客观规律考虑在内的话,且不论修建时的困难和成本和真正修成的可能性,就算这样一条铁路修成了,它日后的运行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方说如果没有将野生动物迁徙的必经路线考虑在内,那么铁路通行后,野生动物迁徙的时间段定然会发生碰撞的惨剧,造成的后果和损失皆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做好了实现的调查和相关的准备,正确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后,才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可能,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反映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揠苗助长的故事中的宋国人就是没有意识到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反其道而行之,酿成苦果。
因此,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尊重了客观规律,我们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反的,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人类文明史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从五十万年前的使用石器做工具到现在各种高科技的智能设备,从以兽皮做衣服到各种材质款式的服饰,从用明火烧烤食物到现在种类繁多的烹饪食材和方法,从露宿山洞到蜗居高楼林立的城市......这种种进步,无一不是人们产生了需求后,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探索创造中,不断摸索并发现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进而遵循和配合规律,完成更多的更有效的创造,在认识和创造的过程中,人与社会与自然界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试想,如果人类没有发展的需求和对利益的追求,那么历史的进程将变得十分缓慢,因为缺少了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作用,缺少实践和创造,就缺少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的机会,如此一来,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探知过程就会变得缓慢。
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此深有感触。
从古至今,无论是何种科学理论,基本都是不断在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进而得出一个推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论。
如此反复无数次,便发现了新的理论,有部分是客观规律,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是等待被推翻的。
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的实验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发现的规律则是由此发现的客观规律。
因此说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