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宋元部分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八)——宋元文学部分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八)——宋元文学部分元代名词解释1.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由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2.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指四部元代杂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它们都是描写爱情的优秀作品:《拜月亭》歌颂了王瑞兰对爱情的坚贞,批判了破坏婚姻自主的封建势力;《西厢记》通过莺莺和张生为爱情自由所作的斗争,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墙头马上》通过李千金和裴少俊的自由结合和裴尚书对他们婚姻的破坏,表现了要求婚姻自主的思想;《倩女离魂》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在封建礼教禁锢下女性沉重的精神负担。
3.元曲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评论家对元曲四大家有不同提法,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有争议的只是王实甫与郑光祖。
关汉卿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作品内容丰富,善于塑造形神毕肖的形象,语言雅俗共赏,代表作品有《窦娥冤》、《单刀会》等;白朴的作品常表现出故国之思、沧桑之感和身世之悲,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马致远创作的内容多是“叹世”、“归隐”,咏唱男女爱情,成就突出的有写王昭君故事的《汉宫秋》;郑光祖作品中文人事迹剧和爱情剧较为优秀,如《王粲登楼》、《倩女离魂》等;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4.《东篱乐府》:散曲别集名,元人马致远撰,为元代前期作家散曲作品留存最丰富者。
宋元文学名词解释
1初宋三体(总)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1白体(香山体):宋初效仿白居易诗作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
诗歌主要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
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诗风仅模仿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2晩唐体: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
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惠崇成就比较突出,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镂句鉥心,苦心孤诣。
另一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魏野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
一方面模仿贾岛字斟句酌,另一方面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些。
晚唐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成了晩唐体盟主。
○3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成为当时诗坛上独领风骚的诗歌流派。
其诗人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
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2王安石“半山体”(王荆公体):指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的诗歌创作,载体以他雅丽精绝的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炼意与修辞兼重,用事、造句、练字皆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3江西诗派:○1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宋元文学史名词术语解释
宋元名词术语解释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
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文学,宋元名词解释90个
1、【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他们二人看作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岛、姚合门径的是“九僧”,即希昼、惠崇等九个僧人,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遂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苦心孤诣。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以林逋为代表的隐逸诗人,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是个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2、【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杨亿、钱惟演等人。
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主要有三类题材。
一是怀古咏史。
二是咏物。
三是书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
总体上看,西昆体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实感受,缺乏生活气息。
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艺术特征,其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西昆体虽然没有能在唐诗之外开辟新的艺术境界,但是相对于平直浅陋的五代诗风而言,这种整饬、典丽、深密的诗风毕竟意味着艺术上的进步。
3、【白体】:在宋初诗坛上,流行的是以李昉、徐铉以及后来承续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
他们倡导学习的是白居易后期的唱和诗,多反映官场生活的应酬、消遣之作;流连光景、吟咏性情,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
王禹偁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同时杜甫的诗歌。
在宋诗学杜这个倾向上,王禹偁可谓得风气之先。
4、【宋初三体】:指宋初出现的以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诗人为代表的“白体”;以“九僧”、林逋、寇准等诗人为代表的晚唐体;以杨亿、钱惟演等诗人为代表的西昆体。
从白体、晚唐体到西昆体,宋代诗人先后在唐代诗歌中选择白居易、贾姚二人和李商隐作为学习的典范。
宋元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宋元)名词讲解宋代“诗文改革运动”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今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同时对诗、文进行改革。
宋初文人提议“传道明心” 的古文,重申韩愈的“文从字顺” ,尊敬李白、杜甫、白居易反响现实的诗歌。
今后则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 、“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改革作为推行“新法” 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改革运动的领袖。
“六一风神”:指欧阳修文章平易自然、舒缓畅达的风格。
他的散文一般拥有笔触多情的特色,常着眼于感情的抒发。
别的,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极吞吐往来、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舒缓自如、一唱三叹,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
“荆公体” ( 半山体 ):王安石晚年罢官隐居后生活和心情发生了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创作了很多的描述湖光山色的小诗,这些诗风格趋于委宛深沉,侧重对艺术的磨练。
他的这种诗风被称为“王荆公体” ( 半山体 ) 。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此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黄、秦、晁、张四人都曾获取苏轼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弟子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大晟词人群”:以周邦彦为首,包括曹组、万俟咏等人。
“大晟词人”是一个很松弛的创作倾向看法,指凡被任命为大晟府职官、有词作传世的词人。
大晟词人实际上是徽宗的御用文人群,是御用文人的典型代表。
“江西诗派”:宋代诗歌门派。
代表诗人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人。
他们反对浮靡的西昆诗体,尊敬杜甫,提议以“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法为要旨,崇尚瘦硬生新的风格,要求既字字有来历,但又能以故为新,自成一家。
因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故名。
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名词解释——宋元篇
一份真正的名词解释(5)——————宋元篇政治类陈桥兵变:赵匡胤发动的灭周建宋的一场兵变。
显德七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奏报辽与北汉军队南侵,在其统兵北上抵御途中,途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
会师开封,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改元建隆。
高梁河之役:北宋发动的与辽争夺幽燕的一次战役。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进击幽州。
起初进军顺利。
但由于连续作战疲乏,攻幽州不下,辽国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进兵救援,于高梁河大败宋军,宋太宗负伤而逃。
雍熙北伐:宋太宗雍熙年间进行的北伐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役。
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再度伐辽,分兵三路。
东路军曹彬统领进军幽州,中路军田重进统领进军蔚州,西路军潘美统领进取云中。
中西路军初时进军顺利,东路军曹彬因军粮缺乏,退至岐沟关,岐沟关之战,大败于耶律休哥。
太宗下令撤军,西路军护送云、应、寰、朔四州之民内迁,陈家谷之战,名将杨业被俘。
至此北伐彻底失败,北宋放弃收复幽云的计划,从此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
澶渊之盟:宋辽之间签订的议和条款。
北宋景德元年,辽圣宗和萧太后带兵南下侵宋,宋军由于部署不当,各城孤军作战以至于辽军一路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
宰相寇准主张坚决抵抗,力劝真宗亲征。
真宗亲征鼓舞了宋军士气,辽军失利。
宋真宗急于求和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每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
此后,宋辽维持了很长一段的和平发展时期。
州府军监:北宋地方基本行政单位。
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
府一般设于要地;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
州府军监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
规定府州长官须由文臣担任,另设通判制约。
计相:宋代对三司使的称谓。
宋代设立“盐铁、度支、户部”三部主管财政,是最高财政机关,号称“计省”。
其长官为三司使,称“计相”。
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
宋太祖至道三年,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置四司。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宋元部分)
古代文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此派诗作的内容大多是馆阁生涯的吟咏,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要题材,是当时盛世雍容堂皇气象的点缀,虽也有托古讽今之作,但多数作品贫弱苍白,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生活。
在艺术上,此派诗人师承李商隐,却缺乏李诗的深思挚情,追求用典精巧,属对精工,词采藻丽,音节谐婉。
西昆体以华丽典雅的作风取代了白体、晚唐体的冲淡和瘦硬,使宋初以来的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风靡一时,同时它的雕琢浮艳与模仿痕迹过重,也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抨击。
2、晚唐体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效法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由于宋人常把二人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称为“晚唐体”。
此派诗人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好以自然意向入诗,并以此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境界偏于纤小、狭窄,缺乏深刻的现实性。
晚唐体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学贾、姚苦吟一路的九僧,喜好锤炼字句,大多以精炼的五律写幽情僻景,无论题材、风格皆狭小细碎;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在苦吟中加入了闲吟,潘诗清丽孤峭,魏诗清淡野逸,都有独到之处;比较特殊的是寇准,他是晚唐体中唯一位至宰辅的达官,也是此派的盟主,诗作意境清寒,含思凄婉。
3、王荆公体王安石后期的诗作以写景抒情的近体诗为主,这些诗巧于构图,善用色彩,体物细腻,兴象玲珑,同时又重视技巧、法度,讲究才学、用典,注意造语用字,这些诗作往往是通过人工的巧妙安排而达到唐诗浑然天成之境界的,因而一方面深得唐人风味,一方面又带有宋人习气,其审美价值取向影响了后来的江西诗派。
人们通常把这些精工巧丽,圆融华妙的小诗称为“王荆公体”(因他曾被封荆国公),亦称“半山体”(因他自号半山)。
代表作品有《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
4、江西诗派由宋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派诗人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他们都师法江西黄庭坚,故以江西称派。
名词解释——宋元篇
一份真正的名词解释(5)——————宋元篇政治类陈桥兵变:赵匡胤发动的灭周建宋的一场兵变。
显德七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奏报辽与北汉军队南侵,在其统兵北上抵御途中,途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
会师开封,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改元建隆。
高梁河之役:北宋发动的与辽争夺幽燕的一次战役。
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灭北汉后乘胜进击幽州。
起初进军顺利。
但由于连续作战疲乏,攻幽州不下,辽国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进兵救援,于高梁河大败宋军,宋太宗负伤而逃。
雍熙北伐:宋太宗雍熙年间进行的北伐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役。
宋太宗雍熙三年,宋太宗再度伐辽,分兵三路。
东路军曹彬统领进军幽州,中路军田重进统领进军蔚州,西路军潘美统领进取云中。
中西路军初时进军顺利,东路军曹彬因军粮缺乏,退至岐沟关,岐沟关之战,大败于耶律休哥。
太宗下令撤军,西路军护送云、应、寰、朔四州之民内迁,陈家谷之战,名将杨业被俘。
至此北伐彻底失败,北宋放弃收复幽云的计划,从此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
澶渊之盟:宋辽之间签订的议和条款。
北宋景德元年,辽圣宗和萧太后带兵南下侵宋,宋军由于部署不当,各城孤军作战以至于辽军一路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
宰相寇准主张坚决抵抗,力劝真宗亲征。
真宗亲征鼓舞了宋军士气,辽军失利。
宋真宗急于求和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宋每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
此后,宋辽维持了很长一段的和平发展时期。
州府军监:北宋地方基本行政单位。
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
府一般设于要地;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
州府军监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
规定府州长官须由文臣担任,另设通判制约。
计相:宋代对三司使的称谓。
宋代设立“盐铁、度支、户部”三部主管财政,是最高财政机关,号称“计省”。
其长官为三司使,称“计相”。
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
宋太祖至道三年,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置四司。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
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
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2、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3、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4、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6、西昆派:西昆派为北宋初年影响最大,声势最盛的流派,主要在宋真宗朝流行。
师法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多是在朝官了。
名称由来是杨亿所编著的《西昆酬唱集》。
西昆派停留在对李商隐诗歌艺术外貌的模仿层次,缺乏真挚情怀和深沉感慨,优点是追求诗歌艺术美感,纠正了浅陋平直的五代文风,缺点是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艺术个性。
《西昆酬唱集》问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真宗皇帝也无法禁绝。
名词解释宋元
宋1、西昆体宋初影响极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西昆体作家作诗宗李义山,讲究辞采,多用故事,重格律和借代,大量用典,以偶丽为工,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但西昆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诗歌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
是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而内容空泛的诗体。
2、半山体(王荆公体)“王荆公体”即“半山体”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其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清绝的绝句。
风格为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又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被编订成《半山集》。
3、六一风神(欧阳修古文的特点)欧阳修继承和发展了韩文“易”的一面,建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风格。
其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得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本质上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向于阴柔之美。
4、苏梅北宋诗人苏舜钦、梅尧臣的并称。
最先将这两位诗人并提的,是他们的诗友欧阳修。
苏、梅的诗歌创作都有现实主义精神,在矫正西昆体之弊与开辟宋诗独特境界方面,都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苏、梅二人文学成就大略相当,但他们的诗风很不一样。
梅尧臣诗多委婉闲淡之作,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淡”之美。
而苏舜钦诗直率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的风格见长。
二人以诗齐名,故曰“苏梅”。
5、韩潮苏海韩潮苏海是对唐代古文家韩愈和宋代文学家苏轼文学成就及特色的形象化概括。
南宋李涂《文章精义》中说:“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古代文学史宋元时期的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宋元时期的名词解释【宋元时期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一、横眉冷对千夫指横眉冷对千夫指,形容一个人面对众人的指责和嘲笑时泰然自若,毫不畏惧,态度坚定。
这个词语源自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志士仗义执言的英勇场景。
在宋元时期,尤其是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执政者专横跋扈,重用奸佞,文人士大夫们时常面临道德和官位的艰难选择。
而这一词语则成为文人士大夫们坚守正义的象征,表达了他们不畏压力,坚守初心的精神。
二、楚辞楚辞是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成书时间可追溯到宋代,其中融汇了先秦时期楚地各种诗歌形式,被后人誉为“诗经之外的诗经”。
楚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秦楚之间百折不挠的战争、楚国文化的芬芳和楚辞作者荆轲、屈原等人激情奋发的创作精神。
宋元时期,楚辞的影响仍在继续扩展,它不仅对后来的文学影响深远,同时也为宋元文人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三、满江红《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关汉卿的一首悲壮抗争的咏史词,该作品主要描写了岳飞在继位后被厚颜忍辱的宰相秦桧所陷害和害死的故事。
这首词以其激昂的词句和凄苦的情感,真实地反映了宋朝王朝内外交困地局和岳飞这位真正的民族英雄的忠诚和不屈精神。
作为《满江红》这样一种具有强烈抗争色彩的作品,在宋元时期被广为流传,不仅成为了悲壮英雄的象征,也激励了后世文人对抗强权和守护正义的努力。
四、白玉蟾白玉蟾是古代文学中一个脍炙人口的形象,通常与赵长卿的《临平山堂记》联系在一起。
赵长卿在这篇诗文中讲述了自己因为货币上的学问不够造成人们诟病和冷落的故事。
而白玉蟾则是《临平山堂记》中赵长卿借景抒怀时所使用的隐喻。
白玉蟾形象鲜明,既借指了赵长卿自身的孤独和怨憎,又通过与山川景物的结合,表达了他对壮丽自然和幽静居所的向往。
五、鱼游春水“鱼游春水”一词出自元代文学家郑思肖的《杂剧·六出楼·炳蛾振焰》中,它以太阳的光照力量将火种生发、春天的气息将万物萌生为背景,诉说了一群勇敢、智慧和拼搏的年轻人以毅力和信念战胜逆境的故事。
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 名词解释
宋代文学的特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陈寅恪题材:世俗化,政治民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审美风格:平易畅达,平淡自然,理趣趋向:社会政治功能,哲理思考,通俗化,叙事性文体功能:文实用,诗言志,词娱情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的一批诗人。
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锴,徐铉,王禹偁。
他们的诗歌模仿元白,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这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常常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因而诗意较为显豁,缺点是意尽语浅,气弱格俗。
晚唐体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
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
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
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西昆体因真宗朝杨亿《西昆酬唱集》得名。
因神话传说西方昆仑山上有藏书的“册府”,故以西昆代指秘阁。
代表人物有杨亿,钱惟演,刘筠。
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力图以此矫正诗界平弱浅露之习。
起特点是寓意深邃,含蕴丰富,词章艳丽,用事精巧,对偶亲切。
柳七郎风味专写男女情爱和绮罗香泽的柔婉妩媚。
慢词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的曲调样式。
名称从“慢曲子”而来,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
起特点之一是长于铺叙。
与小令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节奏是以韵为单位而不是句。
作家自己的风格。
虚字。
六一风神叙事结合,使用宕笔(说了又说),语言平易流畅,委婉,虚词较多。
文赋既保留了赋体铺陈排比,骈词俪句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曾强赋体的抒情意味。
如《秋声赋》。
宛陵体即梅欧体,均指其五古。
主要特点是结构上讲究回环往复,逆转顺布,富于变化,语言质朴劲健,不避险韵,不涉浮艳,较多地杂以散文化句式,注意诗句的锻炼和一丝的含蓄。
半山体王荆公体。
古代文学史宋元时期名词解释
37。
江湖诗派⑴基本性质:是继永嘉四灵而起的一个诗派。
⑵得名由来:①因书商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
②后人以《江湖集》中诗人之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派。
⑶代表作家:以戴复古、方岳为代表。
⑷主要特征:①其宗师是当时文坛领袖刘克庄。
②其成员大都是落策的布衣之士和官场提失意的小吏。
③他们流转江湖,结诗酬唱,多效四灵体,崇尚晚唐体的轻巧之思,意于苦吟,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贵。
2。
西昆体⑴历史地位: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⑵得名由来:“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⑶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⑷主要特点: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诗派,代表作家杨亿、刘筠、钱惟演,艺术上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特征,多为近体诗,如杨亿的《南朝》,但因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往往徒有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13。
山谷诗体⑴诗体作者: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
⑵理论主张:①他写诗提倡以学问为诗,为主学习杜诗、韩文的“无一字无来处”;②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⑶主要特征:①工于炼字和用典,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②创制拗句和拗律,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风格生新瘦硬。
⑷历史评价: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17。
江西诗派⑴历史地位: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⑵名称由来: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⑶主要成员:领袖是黄庭坚,其他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⑷基本性质:①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②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③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联系。
宋元文学名词解释
1、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个诗人群体。
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也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王禹偁则更注重白居易的讽喻诗,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他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2、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体诗的题材范围狭窄,主要有怀古咏史、咏物、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三类,思想内容贫乏,缺乏生活气息。
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艺术特色,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作诗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往往徒得李诗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立足模仿而缺乏自立创新精神。
西昆体也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成就高于白体、晚唐体,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3、晚唐体: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包括两个群体:以惠崇为代表的“九僧”和以林逋为代表的隐逸之士,他们继承了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清邃清幽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题材偏窄,观察细致;诗风清瘦。
晚唐体诗人中寇准身份迥异,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成了晚唐体的盟主,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
宋元文学名词解释
宋元文学名词解释1.西昆体:宋初馆阁文士杨亿、钱惟演、刘筠大倡吟和风习,所吟编为《西昆酬唱集》,因得名。
风格师法李商隐,词采华丽而少实质内容。
因是高官文人,故多影响。
2.晚唐体:宋初寇准、林逋等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得流派。
有清丽、质朴的风韵。
3.香山派:又称“白体诗派”,以五代入宋的李昉、徐铉等人为代表,有闲适风格。
4.江西诗派:指北宋晚期以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创作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理论宗旨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
有“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5.豪放派:指宋词中渊源于范仲淹,形成于苏轼,鼎盛于辛弃疾与辛派词人一种的词派。
题材扩大,延伸至史事、家国、建功立业,风格豪纵、旷达、雄奇。
6.婉约派:指有晚唐五代宋初一路继承,以吟风弄月,闲情逸致,男欢女爱为题材,风格委婉、轻柔、圆润的词派。
以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为代表。
7.中兴四大诗人:是进入南宋以后,从江西诗派得氛围中冲决而起,取得重大创作成就得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以陆游为代表。
8.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字成斋。
写诗自出机杼,独具风格。
有活脱通透的特点。
9.四灵诗派:指南宋后期温州地区徐照(灵晖)、徐玑(灵渊)、赵师秀(灵秀)、翁卷(灵舒)四人,因均有“灵”,而得名。
是对江西诗派得继承者得反拨。
以清苦、幽深、枯健、小巧取胜。
10.江湖诗人:南宋后期由江湖游士,因刊印《江湖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刘克庄、戴复古等。
内容反应底层生活,风格较为多样。
11.散曲:渊源于民间,盛行于元代,别于剧曲的“新诗体”,合乐;有散套与小令两种。
诗、词、散曲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12.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
不同的“词”,以词牌区分,对句,字数,声调有限制。
有些词牌,一调数名;也有同名异调。
13.科范:元杂剧中术语,是对演员作出动作、表现效果的提示语。
14.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
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
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2、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3、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4、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6、西昆派:西昆派为北宋初年影响最大,声势最盛的流派,主要在宋真宗朝流行。
师法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多是在朝官了。
名称由来是杨亿所编著的《西昆酬唱集》。
西昆派停留在对李商隐诗歌艺术外貌的模仿层次,缺乏真挚情怀和深沉感慨,优点是追求诗歌艺术美感,纠正了浅陋平直的五代文风,缺点是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艺术个性。
《西昆酬唱集》问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真宗皇帝也无法禁绝。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白体:宋初文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从学习白居易清平浅易的诗风而得名。
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氏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村行》等。
2、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
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包括:一是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二是林逋等隐逸诗人。
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林逋《秋日西湖闲泛》。
3、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
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
杨亿《武夷新集》。
5、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改诗派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代表作家作品有黄庭坚《寄黄几复》、陈诗道《别三子》。
6、诚斋体: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因杨万里号诚斋,故名。
其主要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如《晓行望云山》和《小池》其特点是①富有幽默诙谐的风格②丰富新颖的想象③自然活泼的语言。
7、“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有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四类。
体制:入话诗、头回故事、正话、煞尾,代表作《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西湖三塔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8、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宋代元代名词解释
宋代元代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西昆体: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西昆体的主要特点是效法华彩妍丽的李商隐体,内容贫乏,思想空虚,缺乏真情实感,喜欢堆砌典故,卖弄学问,片面追求对偶的工巧、词藻的雕饰和音节的和谐。
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2、香山派:又称“白体诗派”,以五代入宋的李昉、徐铉等人为代表,有闲适风格。
3、晚唐派: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4、小令: 散曲体式的一种,即独立的只曲,因短小而得名,元人又称之为“叶儿”。
小令多以一支曲子为单位,但可重复,各首用韵可以互异;有些小令可带同一宫调的一两支曲子,叫“带过曲”。
5、慢词: 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词谱》卷十慢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
”“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的,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7、辛派词人是指南宋词坛上,在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影响下,与他同时或稍后的一些词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思想,都以词发表政见,抒发感慨,较少婉约词派的雕琢习气,而带有安肆粗犷的词风。
这些词人中,有的是与辛弃疾唱和往来的朋友,如陈亮,韩元吉;有的是辛弃疾的门人,如刘过;有的是辛弃疾的仰慕者,如刘克庄,刘辰翁。
对这些词人,文学史称之为辛派词人,或爱国词派。
8、“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10、江西诗派:江西诗派乃北宋后期的诗歌流派,得名于南北宋之交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作诗推崇“杜甫”,提倡“以故知新”,讲究诗法,风格“瘦、硬、拗、峭”。
代表人物是江西人黄庭坚。
11、“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北宋诗人黄庭坚提出的诗法主张。
所谓“点铁成金”,是指诗人在“陶冶万物”的基础上,赋予古人的语辞以新的意蕴,所谓“夺胎换骨”,是体味、模拟古人的诗意而进行新的加工创造。
宋元名词解释
1.白体所谓白体,是宋初〔太祖、太宗两朝〕效法白居易诗作而形成的一种诗体。
该派人物众多,有李昉、徐铉、王禹偁〔读“cheng〞,一声〕、李至、李徽之、郑文宝、田锡、薛居止等。
其代表诗人是前三位,成就最大的是王禹偁。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的近体诗中的闲适诗。
他们只学到了白居易闲适诗中的淡泊悠闲和语言的浅直平易,而没有学到白讽喻诗的反映现实的锋利深刻和感伤诗的感慨深沉。
其缺陷是,该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往往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故而诗意较为显豁,给人感觉是语浅意尽,气弱格俗。
白体,特别王禹偁的诗歌影响了宋诗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平淡风格,以及议论化、散文化特点的形成。
2.晚唐体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创作的诗歌。
晚唐体诗人有两个诗人群体,一是九僧,二是一群隐逸之士。
其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九僧中成就最高的是惠1崇。
九僧的诗歌特点是:内容上多描写幽深清静的山林景色和淡泊枯寂的隐逸生活,故而内容较单一,题材范围比拟狭小。
体裁上注重五律的写作。
创作态度上学习贾、姚的苦吟精神,特别重视五律中间两联语言的推敲和锤炼。
因而九僧诗多有名言警句,但结构往往不完整,意境不够浑融,给人以有句无篇之感。
隐逸诗人主要有魏野、潘阆、林逋等,其中林逋成就较为突出。
他们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晚唐体诗人中身份独特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而是晚唐体的盟主。
晚唐体不仅影响了宋末的四灵和江湖诗派,而且,它的某些因素一直被其他诗派和作家分解代用。
3.西昆体北宋真宗时期,在密阁编纂大型类书?册府元龟?的一群作家,利用空闲时间、写了不少应酬诗作。
这些诗篇由杨亿汇编成集,因其写作于皇帝藏书的密阁,就借用?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所说天子藏书之处玉山在昆仑之西的传说,故命为?西昆酬唱集?。
该派的代表诗人是杨亿、刘筠和2钱惟演三人。
昆体诗多为咏史咏物、怀古、流连光景和馆阁生活,题材较狭窄,内容较贫乏,关注现实生活较少,思想情感贫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宋元部分名词解释
1、白体
学习、效法白居易诗歌的一批诗人,代表者有李昉、徐铉等人,内容多写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王禹偁亦被划为此派。
2、晚唐体
主张学习、模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主要有两个诗人群体:“九僧”,继承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多写山林寂静清幽的景色,以及枯寂淡泊的修行生活;形式上,多写五律。
一群隐逸之士,林逋、魏野、潘阆等为代表。
诗风既有贾岛的精细,又有白体的流畅。
林逋的诗影响较大。
3、西昆体***
宋初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因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主张学习李商隐诗,讲究用事用典,对仗工稳,文词华丽,音韵铿锵,有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在内容上,多吟咏古事、粉饰太平之作。
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
4、江西诗派****
因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吕本中在此书中,收了25位创作风格相近的诗人的作品,尊崇黄庭坚为宗主,正式提出“江西诗派”的名称。
此派诗人论诗,提倡学习杜甫、韩愈,崇尚瘦硬风格,注重对字句的锤炼,要求“无一字无来历”,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手法,袭用前人诗意而略改其词以为工致,形成生新瘦硬的风格,表现出浓厚的学人之诗,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5、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推崇的四位诗人。
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此为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
6、中兴四大诗人
陈与义、吕本中之后,南宋诗坛上出现了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等四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分别以“清圆、精致、生涩、瘦硬”的风格振起南宋诗坛,宋诗为之一变。
史称“中兴四大诗人”。
7、诚斋体***
指杨万里诗歌风格,因其号而得名。
特点:1、题材上以描写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
为多,并善于发掘其中蕴含的理趣,使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深邃的哲理;2、丰富、新颖的想象;3、幽默诙谐的风趣;4、自然活泼的语言;
8、永嘉四灵:
指生长于浙江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
四位诗人以贾岛、姚合为学习典范,内容上,多写山水田园诗,表现他们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体裁上,则专攻近体,以五言为主;风格上,则以刻露清瘦见长。
9、江湖派:
南宋中叶以后,杭州书商陈起陆续刊刻了62位诗人的作品,命名为《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后人将入选其中的这些诗人通称为“江湖派”。
这些诗人大多为落拓江湖的下层文士,因各人经历不同,思想各异,诗歌的内容、风格与成就均极为复杂,有价值的地方主要在两方面:1、题材比较丰富,能反映出下层人士的悲苦生活及其悲怨感情;2、善于写景抒情,文字较为精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刘克庄、戴复古。
10、话本***
原为“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内容: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元代“说话”盛行,以讲史居多;
11、南戏***
产生于浙江永嘉(温州)地区,形成于南宋初年,又称“永嘉杂剧”;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后以杭州为中心。
剧本结构由若干“出”组成,“出”的多少不作规定,视剧情需要安排;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几类;每类均可歌唱,歌唱的形式较多,有独唱、对唱、合唱、轮唱等;曲调则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传统音乐结合而成。
12、散曲***
金元时代,北方民间艺人与文人将民间的长短歌词与外来民族的曲调进行艺术加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歌曲形式,称之为散曲,因其主要流行于北方,亦称北曲,有小令与套数两种形式。
13、小令***
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缘于唐代的酒令,其特征为单片只曲,调短字少;另有一种形式为联章体,亦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
14、套数***
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结尾部份有尾声。
15、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形式,流行于宋金时期;形式上,唱的部份,由多种宫调组成,故称诸宫调;
16、“词曲之祖”:***高明所作的《琵琶记》是南戏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被人称为“词曲之祖”。
陈洁涛整理加******的是老师复习提到的。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