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小型或是专题性的博物馆常以陈列馆冠名,其可以是历史 类、艺术类博物馆、自然或产业博物馆。 2.0.6 工艺设计 Technological Design
由于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本规范借用工业建筑设计中“工艺 设计”一词,泛指周密完整的设计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项目评 估和设计任务书等;包含博物馆功能策划、藏品收藏与保护计划、 观众目标与数量、陈展大纲与设计、教育与研究、投资与效益、近 期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内容。 2.0.7 藏品 Collections
①管理 用房
② 藏品库 ② 藏 品 库 ② 藏 品 库 ② 藏 品
区:按藏品 区:按艺术 区:按自然物 库 区 :
3.2 总 平 面
3.2.1 总体布局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全面规划,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2 布局合理,公众区域与藏品、员工区域分界清楚; 3 布局有利于防火与安全防范;用地面积大于 3,000m2 时,
馆区内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4 对建筑物的防噪间距、朝向的选择应作综合考虑,尽可能 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或附属用房布置在有噪声源的一侧;
2.0.19 库房区 Collection Storage Spaces 藏品库区内藏品库房区域。位于库房区总门之内。
2.0.20 拆箱(包)间 Collection Unpacking Room 又称卸箱间/接纳室。指藏品入库前开箱清点工作的房间。
2.0.21 暂存库 Temporary Collection Storage 暂时存放尚未清理、消毒的各类藏品而专设的房间。
2 产业博物馆、科技馆可由陈列展览区、公众服务区、展品 制作与维修区、业务与科研区、行政管理区等组成;
3 综合类博物馆设有自然部或有自然类藏品时,可参照自然 博物馆的要求设置相关用房;产业博物馆、科技馆存有科技类文物 或自然标本藏品时,可参照历史类博物馆或自然博物馆的要求设置 相关用房;
4 艺术类博物馆当以古代艺术藏品为主时,其藏品库区主要 用房的组成可与历史类博物馆相同。 4.1.3 建筑的区域划分、功能区和各类用房的组成见表4.1.3所示。
中(一)型 馆、大型 馆、特大型
馆
0.3~0.4,并不小于 1 2~3
4~5
25~30
20~25
注:1 大型客车车位:3.5m×12.4m(高度 3.4m);
2 计算车位时,建筑面积不包括车库面积。
3.2.8 绿化设计不得选用易生虫害、飞花扬絮或带刺的植物;乔木
栽植时,乔木树干与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 6m。
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对藏品进行杀虫、灭菌的专设房间,可包括 低温灭菌室、低氧灭菌室、熏蒸室等。 2.0.29 熏蒸室 The Fumigation Room
用气化化学药品对藏品进行杀虫、灭菌的消毒室。 2.0.30 信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对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管理等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制作、 处理和储存等功能用房的总称。
5 充分、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3.2.2 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层数不宜 高于 6 层;建筑密度宜为 25%~30%,不宜超过 40%。 3.2.3 基地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数量应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需要确定,但不宜少于 2 个; 2 公众出入口与藏品、展品进出口宜分开设置; 3 主要出入口不宜直对城市主要干道交叉口,不得与快速道 路直接连接。
存放藏品的房间。 2.0.26 珍品库房 Precious Collection Storage
为存放各类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藏品或贵重藏品 而专设的藏品库房。 2.0.27 保管装具 Collection Container
藏品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支架、隔板、箱盒、囊匣、镜 框、瓶罐等。 2.0.28 消毒室 The Disinfection Room
3 设置植物园地时,其土壤的结构和深度、灌溉和排水等设
施应满足工艺要求; 4 大型展场应设置相应的公众服务设施,如厕所、座椅、避
雨遮荫设施等,超大型露天展场,宜设置观众导览车辆。 3.2.7 停车空间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应根据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或建筑规模设置机动车和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当按建筑规模设置时,停车位数量应不小 于表 3.2.7 的规定:
高峰密度是指在展厅内观众驻足观展困难,观众秩序需要维 持、疏导,展厅温湿度升高,保安视线受人群遮挡较大时每m2展厅 净面积容纳的最大观众人数(人/m2)。此时应限制观众进入。 2.0.14 展厅观众合理限值(合理限值M1) Reasonable Limiting Value of Attendance
2 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但地面停车位不宜小于总停车位的 10%;
3 大型馆、特大型馆中,内部员工与公众停车空间宜分开设 置。
表 3.2.7 博物馆建筑停车位设置标准
每 1,000M2 建筑面积应设置的停车位
小型客车
自行车
大型客车
中(二) 型馆、小
型馆
中(一) 型馆、大 型馆、特 大型馆
中(二)型 馆、小型馆
① 序厅、中央大厅、基本陈列室、专题陈列室、常
设展厅、临时展厅、儿童展厅、导览视听室
② 展具贮藏室、讲解员室、安保室、管理员室
① 服务设施:售票、门厅、休息室(廊)、饮水、
厕所、清洁室、茶座、餐厅、商店、接待室、广播
室、医务室
② 教育用房:电影厅、报告厅、视听室、教室、实
验室、活动室、阅览室
① 藏品管理区:拆箱间、包装材料库、 缓冲间、暂存库、周转库、保管员工作室、 保管设备贮藏室、鉴赏室
2术语
(适用于本规范) 2.0.1 博物馆建筑 Museum Building
为博物馆机构服务社会及社会发展,征集、保护、研究、传播、 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并向公众开放的功能需要而建造的 建筑物。 2.0.2 纪念馆 Memorial Hall
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遗迹、史迹、人物而设立的博物馆机构, 属历史类博物馆的一种。 2.0.3 美术馆 Art Museum
为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而设立的艺术类博物馆。我国通 常将收藏和展示现代、近代艺术藏品为主的博物馆称之为美术馆。 2.0.4 科技馆 Science Museum
是科学技术馆的简称;是以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而 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科普教育活动而设立的科学与技 术类博物馆。 2.0.5 陈列馆 Exhibition Hall
展厅达到合理密度时的观众人数,即:
M1= e1·S(S为展厅净面积) 2.0.15 展厅观众高峰限值(高峰限值M2) Peak Limiting Value of Attendance
展厅达到高峰密度时的观众人数,即:
M2= e2·S(S为展厅净面积) 2.0.16 展览装具 Exhibition Container
3 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停靠空间的设置明确、合理。 3.2.5 基地公众出入口广场的设计应满足高峰时段公众使用和安 全疏散的要求:广场面积应不小于 0.2m2/人;疏散通道不应小于 0.65m/百人;宜设置避雨遮荫设施。 3.2.6 露天展场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应与室内公众空间和流线组织统筹安排; 2 展场的空间尺寸、通路和地面荷载、照明、动力设施等, 应满足展品运输、安装、展示、维修、更换等要求;
又称陈列装具,指为展示藏品而设计、制作的橱柜、支架、展
板、台座、镜框、屏风等。
2.0.17 藏品库区 Area of Collection Storage 为藏品收藏及管理而专设的房间、通道等建筑空间的总称。
2.0.18 藏品管理区 Area of Collection Management 藏品库区内接收、管理藏品工作区域。位于库房区总门之外,
同一主题或专题的长期展示称为专题陈列;将适时更换展品的展示
称为常设展览;将短期(三个月内)更换展品的展示称为临时展览。
2.0.10 展线 Extension of Line 展厅内可供布置展品的展位长度,单位为m。
2.0.11 高峰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Design Day 指博物馆较为繁忙的参观日:如每周的星期六、日;学校寒暑
表 4.1.3 博物馆建筑区域划分、功能区与各类用房组成
区域
编
分类
号
有藏 品区 1 公域 众 区 无藏 域 品区 2 域
3
工 作 区 域
有藏 品区 域
4
功能 分区 名称 陈列 展览 区 公众 服务 区
藏品 库区
藏品 保护 技术 区
可包括的主要用房
综合类、 历史类 博物馆
艺术类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
产业博 物馆、 科技馆
假期;旅游旺季等参观人数聚增的参观日。
2.0.12 展厅观众合理密度(合理密度e1)Reasonable Density of Attendance
合理密度是指观众可以选择展品驻足观赏,展厅内温湿度控制 正常,保安视线不受观众活动影响时每m2展厅净面积容纳的最大观 众人数(人/m2)。 2.0.13 展 厅 观 众 高 峰 密 度 ( 高 峰 密 度 e2 ) Peak Density of Attendance
2.0.22 周转库 Revolution Collection Storage 存放提陈出库待本馆陈列或外展的藏品而专设的房间。
2.0.23 缓冲间 Buffer Room 为温湿度敏感的藏品入库前或出库后适应温湿度变化而专设
的房间。 2.0.24 鉴赏室 Appreciation Room
供相关专业人员鉴赏、研究藏品的房间。 2.0.25 藏品库房 Collection Storage
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等价值的文物、标本、艺术品、 科技产品、模型等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总称。 2.0.8 展品 Exhibits
向观众展示的藏品。
2.0.9 陈列/展览 Display 陈列与展览的词义是相同的,都是向观众展示藏品。博物馆学
中常将反映博物馆主要藏品内容和展示目的展示称为基本陈列;将
3 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3.1 选 址
3.1.1 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和文化设施网点布局的要求;馆 址的环境应与博物馆的类型和规模相适应,应有利于博物馆各项工 作的开展。 3.1.2 馆址与贮藏易燃易爆物场所、噪声源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 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 的规定。 3.1.3 馆址不应选择在排水不畅、通风不良地段;易因自然或人为 原因引起沉降、地震、滑坡或洪涝的地段;空气或土地已被或可能 被污染的地段;有吸引啮齿动物、昆虫或其他有害动物的场所或建 筑附近。 3.1.4 馆址用地面积、交通条件和城市公用设施应与博物馆建设规 模和远期规划相适应,能满足博物馆建设、使用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3.1.5 博物馆建筑宜独立建造。若与其他类型建筑合建,应自成一 区,并应确保其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的规定。 3.1.6 特大型馆、大型馆及在使用中产生较大噪声的产业博物馆、 科技馆的馆址应与居住建筑有适当距离,以避免噪声对居民的影 响。 3.1.7 以儿童、青少年观众为主要对象的博物馆,其馆址不宜与市 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 的场所毗邻。 3.1.8 利用旧建筑改建或扩建博物馆,必须使其具备符合博物馆建 筑要求的功能、安全、卫生条件;利用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改建、 扩建,或在历史遗址上或近旁建设博物馆,除应满足功能、安全、 卫生条件外,还必须遵守文物管理的有关法律和规定,不得损害文 物及其文物环境,藏品库则以新建为宜。
3.2.4 人、车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步行路线与车行路线的组织应合理、清晰;人流、车流分
流,尽量避免交叉;通行宽度合理并有良好的标识性、引导性;藏
品运输应不受观众流线和活动的影响,道路及装卸场地满足藏品车
行驶及装卸要求;
2 道路与建筑物出入口的连接应合理顺畅;建筑物主要出入 口到公交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 500m。;
4 建筑设计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建筑设计应根据博物馆的类型和具体条件符合本章的有关 规定。 4.1.2 博物馆建筑可划分为公众区、工作区、有藏品区、无藏品区 等区域;功能区的组成和各类用房的设置应根据博物馆的类型确 定:
1 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博物馆及自然博物馆可由陈列展 览区、藏品库区、藏品保护技术区、业务与科研区、行政管理区等 组成;
由于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本规范借用工业建筑设计中“工艺 设计”一词,泛指周密完整的设计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项目评 估和设计任务书等;包含博物馆功能策划、藏品收藏与保护计划、 观众目标与数量、陈展大纲与设计、教育与研究、投资与效益、近 期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内容。 2.0.7 藏品 Collections
①管理 用房
② 藏品库 ② 藏 品 库 ② 藏 品 库 ② 藏 品
区:按藏品 区:按艺术 区:按自然物 库 区 :
3.2 总 平 面
3.2.1 总体布局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全面规划,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2 布局合理,公众区域与藏品、员工区域分界清楚; 3 布局有利于防火与安全防范;用地面积大于 3,000m2 时,
馆区内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4 对建筑物的防噪间距、朝向的选择应作综合考虑,尽可能 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或附属用房布置在有噪声源的一侧;
2.0.19 库房区 Collection Storage Spaces 藏品库区内藏品库房区域。位于库房区总门之内。
2.0.20 拆箱(包)间 Collection Unpacking Room 又称卸箱间/接纳室。指藏品入库前开箱清点工作的房间。
2.0.21 暂存库 Temporary Collection Storage 暂时存放尚未清理、消毒的各类藏品而专设的房间。
2 产业博物馆、科技馆可由陈列展览区、公众服务区、展品 制作与维修区、业务与科研区、行政管理区等组成;
3 综合类博物馆设有自然部或有自然类藏品时,可参照自然 博物馆的要求设置相关用房;产业博物馆、科技馆存有科技类文物 或自然标本藏品时,可参照历史类博物馆或自然博物馆的要求设置 相关用房;
4 艺术类博物馆当以古代艺术藏品为主时,其藏品库区主要 用房的组成可与历史类博物馆相同。 4.1.3 建筑的区域划分、功能区和各类用房的组成见表4.1.3所示。
中(一)型 馆、大型 馆、特大型
馆
0.3~0.4,并不小于 1 2~3
4~5
25~30
20~25
注:1 大型客车车位:3.5m×12.4m(高度 3.4m);
2 计算车位时,建筑面积不包括车库面积。
3.2.8 绿化设计不得选用易生虫害、飞花扬絮或带刺的植物;乔木
栽植时,乔木树干与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 6m。
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对藏品进行杀虫、灭菌的专设房间,可包括 低温灭菌室、低氧灭菌室、熏蒸室等。 2.0.29 熏蒸室 The Fumigation Room
用气化化学药品对藏品进行杀虫、灭菌的消毒室。 2.0.30 信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对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管理等各方面信息进行采集、制作、 处理和储存等功能用房的总称。
5 充分、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3.2.2 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层数不宜 高于 6 层;建筑密度宜为 25%~30%,不宜超过 40%。 3.2.3 基地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数量应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需要确定,但不宜少于 2 个; 2 公众出入口与藏品、展品进出口宜分开设置; 3 主要出入口不宜直对城市主要干道交叉口,不得与快速道 路直接连接。
存放藏品的房间。 2.0.26 珍品库房 Precious Collection Storage
为存放各类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藏品或贵重藏品 而专设的藏品库房。 2.0.27 保管装具 Collection Container
藏品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支架、隔板、箱盒、囊匣、镜 框、瓶罐等。 2.0.28 消毒室 The Disinfection Room
3 设置植物园地时,其土壤的结构和深度、灌溉和排水等设
施应满足工艺要求; 4 大型展场应设置相应的公众服务设施,如厕所、座椅、避
雨遮荫设施等,超大型露天展场,宜设置观众导览车辆。 3.2.7 停车空间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应根据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或建筑规模设置机动车和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当按建筑规模设置时,停车位数量应不小 于表 3.2.7 的规定:
高峰密度是指在展厅内观众驻足观展困难,观众秩序需要维 持、疏导,展厅温湿度升高,保安视线受人群遮挡较大时每m2展厅 净面积容纳的最大观众人数(人/m2)。此时应限制观众进入。 2.0.14 展厅观众合理限值(合理限值M1) Reasonable Limiting Value of Attendance
2 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但地面停车位不宜小于总停车位的 10%;
3 大型馆、特大型馆中,内部员工与公众停车空间宜分开设 置。
表 3.2.7 博物馆建筑停车位设置标准
每 1,000M2 建筑面积应设置的停车位
小型客车
自行车
大型客车
中(二) 型馆、小
型馆
中(一) 型馆、大 型馆、特 大型馆
中(二)型 馆、小型馆
① 序厅、中央大厅、基本陈列室、专题陈列室、常
设展厅、临时展厅、儿童展厅、导览视听室
② 展具贮藏室、讲解员室、安保室、管理员室
① 服务设施:售票、门厅、休息室(廊)、饮水、
厕所、清洁室、茶座、餐厅、商店、接待室、广播
室、医务室
② 教育用房:电影厅、报告厅、视听室、教室、实
验室、活动室、阅览室
① 藏品管理区:拆箱间、包装材料库、 缓冲间、暂存库、周转库、保管员工作室、 保管设备贮藏室、鉴赏室
2术语
(适用于本规范) 2.0.1 博物馆建筑 Museum Building
为博物馆机构服务社会及社会发展,征集、保护、研究、传播、 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并向公众开放的功能需要而建造的 建筑物。 2.0.2 纪念馆 Memorial Hall
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遗迹、史迹、人物而设立的博物馆机构, 属历史类博物馆的一种。 2.0.3 美术馆 Art Museum
为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而设立的艺术类博物馆。我国通 常将收藏和展示现代、近代艺术藏品为主的博物馆称之为美术馆。 2.0.4 科技馆 Science Museum
是科学技术馆的简称;是以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而 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科普教育活动而设立的科学与技 术类博物馆。 2.0.5 陈列馆 Exhibition Hall
展厅达到合理密度时的观众人数,即:
M1= e1·S(S为展厅净面积) 2.0.15 展厅观众高峰限值(高峰限值M2) Peak Limiting Value of Attendance
展厅达到高峰密度时的观众人数,即:
M2= e2·S(S为展厅净面积) 2.0.16 展览装具 Exhibition Container
3 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停靠空间的设置明确、合理。 3.2.5 基地公众出入口广场的设计应满足高峰时段公众使用和安 全疏散的要求:广场面积应不小于 0.2m2/人;疏散通道不应小于 0.65m/百人;宜设置避雨遮荫设施。 3.2.6 露天展场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应与室内公众空间和流线组织统筹安排; 2 展场的空间尺寸、通路和地面荷载、照明、动力设施等, 应满足展品运输、安装、展示、维修、更换等要求;
又称陈列装具,指为展示藏品而设计、制作的橱柜、支架、展
板、台座、镜框、屏风等。
2.0.17 藏品库区 Area of Collection Storage 为藏品收藏及管理而专设的房间、通道等建筑空间的总称。
2.0.18 藏品管理区 Area of Collection Management 藏品库区内接收、管理藏品工作区域。位于库房区总门之外,
同一主题或专题的长期展示称为专题陈列;将适时更换展品的展示
称为常设展览;将短期(三个月内)更换展品的展示称为临时展览。
2.0.10 展线 Extension of Line 展厅内可供布置展品的展位长度,单位为m。
2.0.11 高峰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Design Day 指博物馆较为繁忙的参观日:如每周的星期六、日;学校寒暑
表 4.1.3 博物馆建筑区域划分、功能区与各类用房组成
区域
编
分类
号
有藏 品区 1 公域 众 区 无藏 域 品区 2 域
3
工 作 区 域
有藏 品区 域
4
功能 分区 名称 陈列 展览 区 公众 服务 区
藏品 库区
藏品 保护 技术 区
可包括的主要用房
综合类、 历史类 博物馆
艺术类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
产业博 物馆、 科技馆
假期;旅游旺季等参观人数聚增的参观日。
2.0.12 展厅观众合理密度(合理密度e1)Reasonable Density of Attendance
合理密度是指观众可以选择展品驻足观赏,展厅内温湿度控制 正常,保安视线不受观众活动影响时每m2展厅净面积容纳的最大观 众人数(人/m2)。 2.0.13 展 厅 观 众 高 峰 密 度 ( 高 峰 密 度 e2 ) Peak Density of Attendance
2.0.22 周转库 Revolution Collection Storage 存放提陈出库待本馆陈列或外展的藏品而专设的房间。
2.0.23 缓冲间 Buffer Room 为温湿度敏感的藏品入库前或出库后适应温湿度变化而专设
的房间。 2.0.24 鉴赏室 Appreciation Room
供相关专业人员鉴赏、研究藏品的房间。 2.0.25 藏品库房 Collection Storage
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等价值的文物、标本、艺术品、 科技产品、模型等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总称。 2.0.8 展品 Exhibits
向观众展示的藏品。
2.0.9 陈列/展览 Display 陈列与展览的词义是相同的,都是向观众展示藏品。博物馆学
中常将反映博物馆主要藏品内容和展示目的展示称为基本陈列;将
3 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3.1 选 址
3.1.1 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和文化设施网点布局的要求;馆 址的环境应与博物馆的类型和规模相适应,应有利于博物馆各项工 作的开展。 3.1.2 馆址与贮藏易燃易爆物场所、噪声源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 磁波干扰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 的规定。 3.1.3 馆址不应选择在排水不畅、通风不良地段;易因自然或人为 原因引起沉降、地震、滑坡或洪涝的地段;空气或土地已被或可能 被污染的地段;有吸引啮齿动物、昆虫或其他有害动物的场所或建 筑附近。 3.1.4 馆址用地面积、交通条件和城市公用设施应与博物馆建设规 模和远期规划相适应,能满足博物馆建设、使用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3.1.5 博物馆建筑宜独立建造。若与其他类型建筑合建,应自成一 区,并应确保其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的规定。 3.1.6 特大型馆、大型馆及在使用中产生较大噪声的产业博物馆、 科技馆的馆址应与居住建筑有适当距离,以避免噪声对居民的影 响。 3.1.7 以儿童、青少年观众为主要对象的博物馆,其馆址不宜与市 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 的场所毗邻。 3.1.8 利用旧建筑改建或扩建博物馆,必须使其具备符合博物馆建 筑要求的功能、安全、卫生条件;利用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改建、 扩建,或在历史遗址上或近旁建设博物馆,除应满足功能、安全、 卫生条件外,还必须遵守文物管理的有关法律和规定,不得损害文 物及其文物环境,藏品库则以新建为宜。
3.2.4 人、车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步行路线与车行路线的组织应合理、清晰;人流、车流分
流,尽量避免交叉;通行宽度合理并有良好的标识性、引导性;藏
品运输应不受观众流线和活动的影响,道路及装卸场地满足藏品车
行驶及装卸要求;
2 道路与建筑物出入口的连接应合理顺畅;建筑物主要出入 口到公交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 500m。;
4 建筑设计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建筑设计应根据博物馆的类型和具体条件符合本章的有关 规定。 4.1.2 博物馆建筑可划分为公众区、工作区、有藏品区、无藏品区 等区域;功能区的组成和各类用房的设置应根据博物馆的类型确 定:
1 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博物馆及自然博物馆可由陈列展 览区、藏品库区、藏品保护技术区、业务与科研区、行政管理区等 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