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一般情况下,通过发病时的年龄就可知道自己患的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
具体的讲:
(1)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4)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
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5)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
对于那些通过临床表现很难判断是那种类型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些检查包括:
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或C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体内胰岛素及C肽各个时点的分泌水平和曲线特点,从而判断胰岛的衰竭程度,帮助分型。
各种免疫抗体的检查:如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包括谷氨酰胺脱氢酶抗体GAD、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1型呈阳性,2型否
三、糖尿病病因
1.遗传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糖尿病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2.环境
促使有遗传基础的老年人发生糖尿病后天发病因素很多。
3.胰岛素原因素
人体逐渐衰老时,其总胰岛素量虽有一定水平,但其中胰岛素原相对增多。人类胰岛素原抑制肝葡萄糖生产作用的活性只有胰岛素的1/10,在相同的基础状态下,年轻人的胰岛素原总分泌数和老年人相同;但在葡萄糖负荷后,血液循环中可测知的胰岛素原老年人为22%,而青年人只有15%,胰岛素原较多,也可能是老年人糖尿病增多的原因之一。
4.基础代谢因素
人在逐渐衰老过程中,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参与人体活动的各级组织尤其是肌肉代谢下降,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
5.人体组织改变因素
人体逐渐衰老过程中,即使不超重,由于体力活动减少,身体组织即肌肉与脂肪之比也在改变,脂肪相对增加则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常见血糖的值:
于11.1 mmol/L
糖尿病诊断
1、有糖尿病症状者,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或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OGTT2h血
糖≥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
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
一次空腹血糖≥7.8mmo l/L或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及OGTT2h血糖≥11.1mmol/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胰岛素拮抗增多,引起糖、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浓度明显增高(>16.7mmol/l)、酮血症和尿酮症、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注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急性腹痛的发病机制:刺激腹膜神经丛,引起腹肌紧张,形成假性腹膜炎,故而出现腹痛。酸中毒导致细胞内缺钾,酸碱失去平衡,水、电解质紊乱,引起胃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而致腹痛。酸中毒的毒性产物刺激腹膜,导致腹膜脱水,腹腔内脏微循环障碍,形成假性腹膜炎而引起腹痛。
病因
1型糖尿病有自发DKA的倾向,是造成1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型糖尿病诱发DKA的主要原因主要为: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
1.急性感染
是DKA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2.治疗不当
如中断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药量不足及抗药性产生等。2型糖尿病病人长期大量服用苯乙双胍,尤其肝、肾功能不佳时易诱发DKA;也有报道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诱发者。
3.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
如饮食过量、过甜(含糖过多)或不足,酗酒,或呕吐、腹泻等,均可加重代谢紊乱而诱发D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