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系统和分类指导地意见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发动大会校长讲话稿老师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发动部署、全面启动我校迎接省教育厅的审核评估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我省从今年下半年开场全面启动了这项工作,我校将在XX年下半年承受专家组的审核评估。
省政府于9月27日召开了审核评估发动大会,庄长兴副省长发表了重要讲话,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解读了陕西省审核评估施行方案,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和我代表全省参评高校做了表态和交流发言。
总体上看,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对此次审核评估工作非常重视。
下面,我就做好这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审核评估工作的内涵及重要性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的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历,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根底上提出的新型评估形式。
回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渊源,从1985年、1994年、1999年分别组织开展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随机性程度评估工作,XX年教育部将三者合一,相继在全国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程度评估〔XX年我校在此次评估中获得优秀〕。
XX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决定XX年至2021年在全国高校开展新一轮的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的特点一是坚持分级分类施行的原那么,即部属高校由教育部主导评估,省属高校由省级人民政府主导评估;二是坚持管办评别离原那么,即政府主导推动,但详细的评估工作由社会第三方机构详细组织施行。
陕西省的审核评估工作详细由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设在西交大〕组织施行。
这一次全省共有22所省属公办高校参加本轮审核评估〔XX年已参加审核评估试点的学校西安理工大学不再参评〕,其中XX年7所高校,XX年15所高校。
审核评估在内涵上既不同于认证评估或资格评估,也不同于程度评估或等级评估。
认证评估属于资格审查形式,即到达标准就通过。
程度评估属于划分程度等级形式,即要评出优、良、合格、差等层次。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2.14•【字号】陕教高[2012]46号•【施行日期】2012.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的通知(陕教高〔2012〕46号)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制定了《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12月14日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为推动陕西高等教育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全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特制定我省普通高等学校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按照《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陕发〔2010〕10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教育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陕政办发〔2010〕124号)的总体要求,建立陕西高等教育统筹管理及分类指导体系。
二、总体思路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强化特色、分类发展;加强指导、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落实高等教育重大发展项目为抓手,以建设教育强省为战略目标,以实现陕西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功能增强为着眼点,以提高陕西高等学校竞争实力和办学水平为核心,通过统筹管理及分类指导,支持和鼓励各层次、各类型高等学校在总体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各安其位,错位竞争,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全面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王艳玲厅长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王艳玲厅长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0.20•【字号】教高〔2012〕1093号•【施行日期】2012.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王艳玲厅长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各高等学校:现将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王艳玲同志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
请各高等学校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河南省教育厅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日王艳玲厅长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尊敬的徐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省政府在这里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专题会议,这对于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会议的筹备情况和会议出台的有关文件作一简要说明:一、会议筹备情况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
去年12月,卢展工书记用了三天时间,走了四个城市,深入五所高校,召开六场座谈会,对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了系统阐述,郭庚茂省长也多次主持召开教育专题会,并对今后教育工作提出了“思路要更新、措施要抓准、机制要创新”的三点要求。
卢书记调研结束后,教育厅开始就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等进行调研,并于今年年初草拟了关于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等文件,在今年2月召开的201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下发征求意见。
今年3月,国家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又称《高教30条》),刘延东国务委员发表重要讲话,对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会后,教育厅立即专题向徐济超副省长做了汇报,按照徐省长指示和省政府会议纪要精神,确定以省政府名义召开我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
随后,教育厅党组多次专题研究会议的筹备工作,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对会议筹备工作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要把会议的筹备过程作为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谋划思路的过程。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1〕10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1〕1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13日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及教育部等部委相关文件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6〕9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1.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统筹规划、稳步实施。
落实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部署,正确处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统筹规划各项教育改革配套工作,协同推进教学、考试、招生、录取和管理等综合改革,保障学校教学秩序,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充分考虑社会接受程度和改革实施的可操作性,积极稳妥、稳步实施。
3.科学选才、多元录取。
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逐步完善多元录取方式,注重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综合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7月17日发布)教政法[2003]3号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地依法治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工作思路。
但是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现就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全省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全省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21•【字号】青政办[2010]126号•【施行日期】2010.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访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全省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10]126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一日关于加强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指导意见(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五”及到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根据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教育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规范学校设置,推动和落实全省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坚持服务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基本省情,着眼未来发展。
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按照“全面推进抓规划,制度创新抓政策,外延发展抓项目,内涵发展抓质量”的总体思路,对全省“十二五”及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安排,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学校布局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以下简称“三个规划”)。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3.11•【字号】•【施行日期】2024.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省属中职学校,有关高职院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现就做好2024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职学考”)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试类别中职学考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含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3个部分;等级性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基础知识。
二、考试对象全省中等职业学校2022级、2023级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含高职院校招收的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学生,不含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还需参加等级性考试。
技工院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三、考试组织(一)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由省里统一组织。
(二)专业技能考试由中职学校负责组织,学校应在2024年10月底前将专业技能考试实施方案,报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备案,省属中职学校报省教育厅备案。
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
四、考试内容(一)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5门课程的考试内容,按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闽教考〔2021〕1号)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意见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7.09.19
•【字号】吉政办发〔2017〕69号
•【施行日期】2017.09.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意见的通知
吉政办发〔2017〕69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文化厅、省外办、省地税局、省物价局《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9月19日。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2.02•【字号】鄂发[2010]2号•【施行日期】2010.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2010年2月2日鄂发〔2010〕2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学校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1、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对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等学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对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推动湖北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对实施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正确分析和清醒认识我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些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院(系)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一些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高等学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经费投入不足、债务负担较重、教育质量有待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
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1.03.30•【字号】豫教发规〔2021〕44号•【施行日期】2021.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产业学院是以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利用高校特色鲜明、产业关联性强的学科专业(群)优势,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非独立法人机构。
推动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有利于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有利于高效聚合科研、人才、技术等要素促进引领区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7号)精神,现就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教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区域、产业、行业、企业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基本准则,推动高等学校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搭建区域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多元联动创新的产教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增强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目标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推动不同类型高校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合作建设一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内设二级产业学院,将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学生创业和继续教育融为一体的多功能体,产业需求导向、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更趋完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实现全方位融合,校企之间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实现共享,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服务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加。
2024年四川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四川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20题)1.“四个面向”不包括()。
A.面向世界科技前沿B.面向文化主战场C.面向国家重大需求D.面向人民生命健康2 .云计算的。
是指提供云端软件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按需软件付费应用程序,云计算提供商弟管和管理软件应用程序,并允许其用户连接到应用程序并通过全球互咪网访问应用程序。
A.基础设施即服务B.平台即服务C.软件即服务D.虚拟化服务3 .农业。
屈于小农生产,农民依拳人力、手工工具、经验养殖。
Λ.I.()B.2.()C.3.()D.4.04 .属于知识产权法的是?OA.宪法B.商标法C.专利法D.著作权法5 .正规授权流程呈现“两高一低”的趋势,其中“一低”是指0。
A.成本低B.门槛低C.收益低6 .《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
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
A.教学质量B.科研成果C分类评价D.人才引进7 .《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事业单位设置0,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A.流动岗位B.技术岗位C.管理岗位D.创新岗位8 .培养造就大批。
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A.德才兼备B.镌高望重C国际视野开阔D.研究能力突出9 .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对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注重评估。
的质量和效果。
A.数据资源收集B.数据资源供给C.对外服务D.人才服务10 .《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l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意在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0,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侦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若干意见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若干意见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陕西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发…2006‟18号)、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现就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正确认识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明确设置工作指导思想“十五”期间,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在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结构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通过高等学校更名、在西安以外地区设置本科学院、设置区域性市属高职学院和民办高等学校等方式,显著扩大了我省高等教育资源,调整优化了高等学校层次科类结构,较好改善了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对于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与“十五”时期有很大不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
按照这一要求,我省高等学校设置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以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和质量问题,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省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宗旨,坚持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特色优先,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资源存量与增量、规模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适当控制高等学校设置数量,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提高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省和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
山东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学科政策体系分析
定有序、充满活力、适应性强的高教系统的绝对必要性。
同时,为突显政策引导的动态性,还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准入、准出机制,改变僵化的政策管理模式。
(五)引导性原则已有高校分类管理政策虽具有“引导性”的功能,但这种引导更多导致了高校的趋同。
一是向上“趋同”,高等教育竞争使高校取得了向上发展的一致性,一些学校不顾自身条件,争办研究型大学、盲目“上层次”。
另一方面是向下“趋同”,办学层次原处于高位的学校除了要把自己办成尖子大学外,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向大型的综合性大学发展。
构建山东省高校的分类管理体系对引导性的理解则有所不同。
首先,分类管理政策要肯定各个高校“上层次发展”内驱力的合理性。
“因为这既符合人之常情,也符合高等学校学术积累的规律(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积累的过程是漫长的)。
只有承认了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切实地进行疏导工作”[8],才能引导高校自身能量的释放。
离开对发展的追求,高校将失去前进的动力。
其次,对于发展的引导由上层次转向重特色、重质量的内涵发展。
总之,构建山东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体系,目的在于改变山东高校层次分类优先和单一学术性标准的分类视野,搭建“类别分类、层内竞争、层间合作”的高校共生体系。
“类别分类”旨在突出高校的特质,表现为不同类别的高校具有不同定位,履行不同社会职责,招收不同程度的学生,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层内竞争”旨在鼓励同一系统内院校间的创先争优,以获得最优化的发展动力;“层间合作”表现为不同层次高校的联系和合作,实现高校系统的最优化教育职能。
通过分类体系的优化,进一步促进山东省高校的合理布局与定位,促进各高校科学发展,为全面提高山东省高等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参考文献:[1]Philip G.Altbach.Differentiation Requires Definition:The Need for Classification in Complex Academic Systems[J].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02,winter(2).[2]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杨润勇.新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调整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1,(3).[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5]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6]冒荣,刘义恒.高等学校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7]赵婷婷,汪乐乐.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分类以及怎样分类?———加州高等教育规划分类体系与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的比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10).[8]马陆亭.为什么要进行高等学校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山东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学科政策体系分析李福春(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22)学科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等学校的综合竞争力的最终落脚点。
陕西省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doc
陕西省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动陕西高等教育在新形势、新机遇下,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提升全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教育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陕政办发[2010]124号),特提出我省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实施办法如下。
一、加强统筹管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根据我国相关高等教育法规,加强对全省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的统筹管理,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责权明确、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和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全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整体发展,实现速度、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
(二)以落实高等教育重大发展项目为抓手,以建设教育强省为战略目标,以提高高等学校竞争实力和办学水平为核心,以促进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分类服务为手段,支持和鼓励各层次高等院校在学科、专业和项目建设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各项工作有较大幅度提高,实现分类发展。
(三)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加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进一步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加大对地区高等教育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我省高等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提高对地区经济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度。
(四)充分发挥各种专家委员会及评估机构的作用,加强我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研究生工作的督导检查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督查。
各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学生知识与能力等内容的检查与评估,切实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
(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全省高等学校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工作,对高等学校类型层次、本专科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等实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制订相关政策,强化准入管理,争取经费投入,推动依法办学。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9.22•【字号】教人〔2016〕782号•【施行日期】2016.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教人〔2016〕782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各学校:为建立完善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部署和启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教师系统”)。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6〕3号)要求,现就做好我省教师系统部署和启用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教师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具备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两项基本功能,旨在为各地各校进行教育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为推进教师工作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教师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核心任务包括三项:一是采集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基础信息,实现联网运行,为每一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教师“一人一号”;二是推动教师信息动态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三是推进教师系统应用,实现基础信息管理、业务管理与教师工作的深度融合。
在国家教师系统基础上,我省将结合实际,整合现有教师管理和教师培养培训等业务平台,打造教师工作综合性应用系统,构建我省教师管理、教师培养培训以及各类业务信息化管理大平台。
二、总体要求(一)高度重视、认真实施。
教师系统的部署和启用是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有利于了解教师的准确情况,开展精准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对教师的服务能力。
各地各校要按照《河南省部署与启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方案》(附件1)的有关部署,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做好教师信息的采集、更新和审核等各项工作,并推动该系统在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3.07•【字号】闽教综〔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高等院校,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学校):现将《福建省教育厅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福建省教育厅2024年3月7日福建省教育厅2024年工作要点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工作要求,紧扣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重要要求,聚焦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重要使命,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教育新的更大贡献。
一、坚持守正创新,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落实《福建省高等学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
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举办第九季全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
2.谋划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研制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
推动巩固部省会商战略合作机制。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推动建设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示范区。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1.08.28•【文号】教高[2001]4号•【施行日期】2001.08.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1年8月28日教高〔2001〕4号)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部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请将执行中的有关情况及时报告我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完成“十五”计划各项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特提出意见如下:一、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本科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各方面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当前,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高等学校要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教学质量,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高等学校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将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2.18•【字号】黔教科发[2012]461号•【施行日期】2012.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黔教科发〔2012〕461号)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切实发挥教育科学研究(以下简称“教育科研”)在服务决策、指导实践,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作用,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教育科研工作定位(一)牢固树立“科研兴教”意识。
教育科研是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完善教育理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教师深化职业体验,形成职业志趣,提升职业成就的重要途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深刻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要把教育科研摆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位置,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全面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和条件,使教育科研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需求和职业追求。
(二)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目标。
围绕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更加突出,创造出一批具有贵州特色、实效性强的科研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
到2020年,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网络更加健全,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建成省、市(州)、县(市、区)和学校四级教育科研网络体系,创新教育科研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建立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建设一批教育科研团队、教育科研基地、教学改革实验基地和校本教研示范学校,产生一批具有本土特色、实效性强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性、针对性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语委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意见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语委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4.14•【字号】川教函〔2015〕204号•【施行日期】2015.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语言文字工作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语委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意见川教函〔2015〕204号省内各高等院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精神,强化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作用和主体责任意识,现就推动和加强四川省高等院校语言文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化认识,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工作。
高等院校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语言文字法规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办学自主权和主体责任,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环境。
要通过加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熟知语言文字国家标准,增强高等院校广大师生校园用语用字的规范意识,提高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自觉性。
二、加强领导,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制高等院校要切实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要成立由分管校(院)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学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将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或人事处等与人才培养职能密切相关的部门,并有专人负责,有保证工作开展的专用经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
各高校: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推动全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现就加强我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各类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和分类服务,推进高校特色发展。
根据我省高等学校办学类别、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实施更加有针对性地支持引导。
实施“1161”工程,支持“985”工程院校建设,使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211工程”院校建设,使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重点建设10所省属本科院校、6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之建成国内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引导和支持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
推进省部、省市共建若干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高校或学科专业;实施高校对口支援计划,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类别高等学校协调发展。
二、实施学科专业建设的分类指导。
引导全省高校主动适应“八大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继续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支持特色学科建设,大力扶持社会急需学科建设,构建结构合理、有机互补、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整体布局。
坚持“扬优、助特、扶需”的原则,建设一批重点学科专业。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建立产学研联盟机制,进一步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建立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社会急需学科群。
三、实施高校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
积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多元化建设,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依托“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和省属重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积极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十大工程”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实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培养大批地方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实施高校教师发展的分类指导。
分类实施教学名师培育计划,本科院校教师博士学历提升计划、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中青年教师访学资助项目。
建设省、校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大力加强高校教师在职业余培训、短期脱产学习、短期访学研修项目,创新高端人才培养培训机制,鼓励并支持高校创设高水平师资项目。
分类培训高校中高级管理人员。
五、实施高等学校分类评估。
分类实施高等学校类型评估、学科专业特色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和办学总体绩效评估。
改进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教育部门、专家学者、高校师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分类评价机制,依据高校的不同类型、目标定位和办学要求,确立评估内容和标准,科学评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育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各项工作。
根据类别设立相应的评估周期和考核办法,根据分类设立专项评价尺度,不断发展和规范分类办学指导办法。
建立各类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年度发布制度。
六、完善高等教育分类咨询服务。
成立由省级相关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领导和海内外专家为委员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
根据不同高等院校发展定位,按照“加强行业管理,增进学习交流,深化院校合作”的原则,按类按项建立高校联盟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按类按项建立高等学校咨询专家库,积极推进特色办学水平和自主办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七、发挥各类高等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
根据我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学科门类众多、学校层次差异较大的实际,积极搭建
基础平台,探索建立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资源共享的良性机制。
八、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分类拨款机制。
根据中央的有关文件要求,科学核定高等教育事业编制和各类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根据各类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办学效益和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核定高等学校的专项经费拨款标准,建立高等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九、加强高校分类指导制度建设。
制订《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及管理办法》,建立全省总体规划与学校自主申报相结合的高校分类办法,分类设立学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项目标准,使全省高等学校将工作中心落实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上来。
二○一一年六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