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六年级)》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一年级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一年级)上册 1第1讲认识图形(一) 2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角分锐角、直角和钝角3种。
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
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
教室里天花板上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这叫什么?这叫“点”。
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
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
线段有2个端点。
这叫什么?这叫“射线”。
从一点出发,用笔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
射线有1个端点。
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这叫什么?这叫直线。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
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平行,没有交点。
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这叫什么?这叫“角”。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
这点叫角的顶点,射线叫角的边。
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2条边。
第1讲认识图形(一) 3习题一【看看想想】1.点(1)看,这些点排列得多好!(2)看,这个带箭头的线上画了点。
2.线段下图中的线段表示小棍,看小棍的摆法多有趣!(1)1根小棍,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2)2根小棍,可以都横着摆,也可以都竖着摆,还可以一横一竖摆。
4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3)3根小棍,可以像下面这样摆。
3.两条直线4. 你能在自己的周围发现这样的角吗?哪两条直线相交?哪两条直线垂直?哪两条直线平行?第2讲 认识图形(二) 5第2讲 认识图形(二)一、认识三角形6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一年级)这叫什么? 这叫“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这叫什么?这叫“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1个角是直角。
它的3条边中有2条叫直角边,1条叫斜边。
这叫什么?这叫“等腰三角形”。
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2条边一样长(相等),相等的2条边叫“腰”,另外的1条边叫“底”。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六年级)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解析(六年级)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讲:计算综合仁华思维导引解析2讲:比例与百分数仁华思维导引解析3讲:工程问题仁华思维导引解析4讲:不定方程与整数分拆仁华思维导引解析5讲:数论综合之一仁华思维导引解析6讲:立体图形仁华思维导引解析7讲:几何综合之一仁华思维导引解析8讲:数字谜综合之三仁华思维导引解析9讲:计数综合之二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0讲:逻辑推理之二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1讲:方程与方程组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2讲:行程与工程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3讲:应用题综合之二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4讲:数论综合之二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5讲:数论综合之三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6讲:几何综合之二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7讲:计数综合之三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8讲:最值问题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9讲:构造与论证之二仁华思维导引解析20讲:构造与论证之三仁华思维导引解析1讲:计算综合仁华思维导引解析2讲:比例与百分数仁华思维导引解析3讲:工程问题仁华思维导引解析4讲:不定方程与整数分拆仁华思维导引解析5讲:数论综合之一仁华思维导引解析6讲:立体图形仁华思维导引解析7讲:几何综合之一[分新与解I以下用E tS惡示E部舒播向的扶度・E菱表示EsE分竖向的长胆其曲下嫌富义粪饥耳f⅛%=E A tS B fl(T2.i^⅛+⅛=D fi+⅛,翩育吋D fll A m B fli="412∙HT1 A∣j+B橈+C1懂=E懂+州|对应为5+1 ~6<那么C.对应⅛⅛3.而积CE积=1:2X 所以 A fi=B fi-C fi-^+c S対应肉岔所以桂=C整对应为3・那么快;⅛形的竖边渝^C S对应知,∙K方形笹也拘Eβ+!5*D fll对应天只6+4F5. 所以檢右形的妖导宽陆比丸5 9=5 3.第54页共179页仁华思维导引解析8讲:数字谜综合之三。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
一.精心选一选:1、的相反数是( )A.-3 B.C.3 D.2、据市旅游局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旅游市场走势良好,假期旅游总收入达到8.5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8.5×106 B.8.5×107 C.8.5×108 D.8.5×109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 D.4、将方程去分母,得( )A. B.C. D.5、沿圆柱体上面直径截去一部分的物体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是( )6、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的 x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值为()A.-5 B.-1 C.1 D.57、 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 )A. 2B. 2 或10C. 2.5D. 2或2.58、下面四个图形每个都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9、巴黎与北京的时差是-7(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早的时数),若北京时间是7月2日14:00时整,则巴黎时间是()A.7月2日21时B.7月2日7时C.7月1日7时D.7月2日5时10、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 %,银行一年定期的利率为2.25%,今小磊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交纳了4.5元利息税,则小磊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为()A. 1000元B. 900元C. 800元D. 700元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直线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过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过两点有且只有二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2、下列四个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2x-y=1B、x 2-3 x + 1=0C、x = 7D、 = 113、一个数的平方为25,则这个数是()A. 5或—5B. —5C. 4D. 8或—814、绝对值大于3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A. 7B. -7C. 0D. 515、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2x+4y+1的值是()A. 1B. 4C. 7D. 不能确定16、绝对值小于 3的所有整数的积是()A.6 B.-36 C.0 D.3617、某种产品,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货价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 11 圆与扇形.doc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圆与扇形五年级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由它们形成的组合图形的相关问题,这一讲学习与圆有关的周长、面积等问题。
圆的面积=πr2,圆的周长=2πr,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圆周率都取π=3.14。
例1如下图所示,200米赛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直跑道上,中间的弯道是一个半圆。
已知每条跑道宽1.22米,那么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多少米?(精确到0.01米)分析与解:半径越大,周长越长,所以外道的弯道比内道的弯道长,要保证内、外道的人跑的距离相等,外道的起点就要向前移,移的距离等于外道弯道与内道弯道的长度差。
虽然弯道的各个半径都不知道,然而两条弯道的中心线的半径之差等于一条跑道之宽。
设外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内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则两个弯道的长度之差为πR-πr=π(R-r)=3.14×1.22≈3.83(米)。
即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3.83米。
例2有七根直径5厘米的塑料管,用一根橡皮筋把它们勒紧成一捆(如左下图),此时橡皮筋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由右上图知,绳长等于6个线段AB与6个BC弧长之和。
将图中与BC弧类似的6个弧所对的圆心角平移拼补,得到6个角的和是360°,所以BC弧所对的圆心角是60°,6个BC弧等于直径5厘米的圆的周长。
而线段AB等于塑料管的直径,由此知绳长=5×6+5×3.14=45.7(厘米)。
例3左下图中四个圆的半径都是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直接套用公式,正方形中间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不太好计算。
容易看出,正方形中的空白部分是4个四分之一圆,利用五年级学过的割补法,可以得到右上图。
右上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原图相同,等于一个正方形与4个半圆(即2个圆)的面积之和,为(2r)2+πr2×2=102+3.14×50≈257(厘米2)。
例4 草场上有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关闭着的羊圈,在羊圈的一角用长30米的绳子拴着一只羊(见左下图)。
小学奥数经典教材推荐,这5套书,是奥数半边天,现在综合成一本
小学奥数经典教材推荐,这5套书,是奥数半边天,现在综合成一本小学奥数的学习选对教材很重要,奥数学习中哪些教材属于经典教材呢?1.《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俗称“课本”,一共六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套书写的非常详细,把小学奥数基本内容都涵盖了,而且内容不太复杂,非常适合让孩子自学!如果孩子不太自觉,那可以报一个班儿,让老师来教,监督孩子扎实地掌握里面的内容。
里头每一讲都既有例题又有练习,而且练习不光有答案,还有解答。
大家可以学完例题,然后做练习。
注意,练习一定要做,而且要一道不落!因为光看是绝对学不会数学的!三年级孩子比较适合从这套书入手开始奥数的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书一二年级两本书编排的相对差一些,比如二年级很多计算学校课堂还没有学,但是题目中却经常出现(这对孩子理解会造成非常大的障碍);二年级仁华课本中经常有枚举类问题(比如整数拆分问题等等),这类问题逻辑严谨性很高,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难,但是课本中很前面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低年级学生学习该课本时,应该在相应章节讲之前补充适当的基础知识,一些较难的章节应适当放在后面学习。
另外,这套书成书较早,很多内容相对简单。
作为基础教材,必须有一个超前使用的意识。
比如三年级的孩子,不要仅仅局限于学习三年级的课本,很多四年级课本的知识也可以给孩子学,比如整数的简便运算,四年级课本里就有,但三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学。
一般到了五年级,在接触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之后,学习六年级课本里的绝大多数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了,所以五年级的孩子就应该当六年级的孩子来看待了。
不过话说回来,超前学是一方面,无论如何学踏实是一定要有的,绝对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学得囫囵吞枣。
2.《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俗称“导引”,一共两册,三、四年级一册,五、六年级一册)这套书是其实就是习题集,而且是难题集。
里面的大多数题目都有一定难度,有的甚至是IMO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题目。
而且,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按题目难度来编排的,而是根据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什么是奥数
什么是奥数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
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
1959年罗马尼亚数学物理学会邀请东欧国家中学生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从此每年一次,至今已举办了43届。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
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奥数的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有些题目的难度大大超过了大学入学考试,个别题目甚至连数学家也感到棘手。
通过这样高水平的比赛,可以及早发现数学人才,然后进行培养,使其脱颖而出。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名牌大学和重点中学比较注重奥数人才,通常通过奥数选拔优秀生源。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对奥数优秀的学生偏爱有佳,每年有很多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直接免试进入北大数学系。
目前各种以远远高于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为主的各种课外数学提高班、培训班纷纷冠以“奥数”的名号,使得“奥数”培训逐渐脱离奥赛选手选拔的轨道,凸显出泛大众化的特征。
虽然不少知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发出了谨防“奥数”走偏的呼声,但“奥数”成绩与中学升学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奥数”内涵的扩大化趋势难以阻挡。
凡是各学校、团体主办的各种杯赛针对性极强的课外数学培训统统披上了“奥数”的外衣,脱离课本、强调技巧成了“奥数”的代名词。
而在北京地区,奥数更是成了各个知名中学从小学选拔优质生源的重要手段,为了能让孩子在小升初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北京地区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奥数辅导,奥数在小学范围内已经逐步演变为一门普及性学科。
“奥数”与“华数”这个问题恐怕是很多“入门级”家长必问的问题。
其实“奥数”、“华数”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因为北京有所仁华学校(原北京市华罗庚学校),他们自己编了一套奥林匹克数学教材,叫《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这套教材在北京普及性强、影响力大,堪称传统经典奥数教材,所以便随之出现“华数”一说。
小学奥数教材
小学奥数经典教材推荐1.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俗称“课本”,一共六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套书写的非常详细,把小学奥数基本内容都涵盖了,而且内容不太复杂,非常适合让孩子自学!。
如果孩子不太自觉,那可以报一个班儿,让老师来教,监督孩子扎实地掌握里面的内容。
里头每一讲都既有例题又有练习,而且练习不光有答案,还有解答。
大家可以学完例题,然后做练习。
注意,练习一定要做,而且要一道不落!因为光看是绝对学不会数学的!三年级孩子比较适合从这套书入手开始奥数的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书一二年级两本书编排的相对差一些,比如二年级很多计算学校课堂还没有学,但是题目中却经常出现(这对孩子理解会造成非常大的障碍);二年级仁华课本中经常有枚举类问题(比如整数拆分问题等等),这类问题逻辑严谨性很高,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难,但是课本中很前面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低年级学生学习该课本时,应该在相应章节讲之前补充适当的基础知识,一些较难的章节应适当放在后面学习。
另外,这套书成书较早,很多内容相对简单。
作为基础教材,必须有一个超前使用的意识。
比如三年级的孩子,不要仅仅局限于学习三年级的课本,很多四年级课本的知识也可以给孩子学,比如整数的简便运算,四年级课本里就有,但三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学。
一般到了五年级,在接触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之后,学习六年级课本里的绝大多数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了,所以五年级的孩子就应该当六年级的孩子来看待了。
不过话说回来,超前学是一方面,无论如何学踏实是一定要有的,绝对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学得囫囵吞枣。
2.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俗称“导引”,一共两册,三、四年级一册,五、六年级一册)这套书是其实就是习题集,而且是难题集。
里面的大多数题目都有一定难度,有的甚至是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题目。
而且,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按题目难度来编排的,而是根据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这会导致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一道题目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可能很简单,也许只需要三年级孩子都会的整数四则运算,但题目的思考难度却远远不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所能承受的。
六年级下(仁华课本)10
第十讲从算术到代数(二)第十讲从算术到代数(二)在上一讲中我们着重讲了在许多问题中算术方法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一讲中,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看到代数方法不可取代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威力,同时说明一元一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组,不定方程的一般解法.例1 一个学生做25道数学题,对一题得4分,不答不给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他有3道题未做,得了73分.问他共答对了几道题?解:设对了x道题,则答错25-3-x道题.依题意列方程:4x-(25-3-x)=734x-22+x=735x=95x=19.答:这个学生答对了19道题.例2某水池装有甲、乙两个注水管,单放甲管需12小时注满,单放乙管需24小时注满.现在要求10小时注满水池,并且甲、乙两管合开的时间尽可能少,那么甲、乙两管最少需要合放多少小时?解:分析一下,由于要求甲、乙两管合放的时间尽可能少,所以必须让注水快的甲管在10个小时中全开着.其余的由乙管补足.设甲、乙两管最少需合放x小时,则:答:甲、乙两管最少需要合放4小时.例3甲、乙两队学生参加郊区夏令营,但只有一辆车接送,坐不下.甲队学生坐车从学校出发的同时,乙队学生开始步行.车到途中某处让甲队学生下车步行,车立即返回接乙班学生并直开到夏令营,两班学生正好同时到达.已知学生步行速度为4千米/小时,汽车载学生时速度为40千米/小时,空车时速度为50千米/小时,问甲班学生应步行全程的几分之几?解:如图:设全程为x千米,甲、乙两队分别步行a、b千米.要使两队学生同时到达夏令营,只有他们两队步行的路程相等才行,故a=b.等量关系是:乙队走a千米路程的时间正好等于汽车送完甲队又原路返回时遇到乙队的时间,即:去分母,两端同乘200,得5x-5a+4x-8a=50a9x=63a例4 一个矩形长33厘米,宽32厘米,用正方形如下图分割,已知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第二个小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请在图中填出其余正方形的边长.解:设如图中第③个小正方形边长为x,则其余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都可以用x的代数式表达出来,如图所示.再由大长方形的长为33厘米可得关系式:2x+1+x+11=333x=21x=7(厘米).于是图中所有正方形的边长均可将x=7代入,得如图所填的值.还可以用大正方形的宽为32厘米来验证所求值的正确性:2x+1+x+1+x+2=15+8+9=32(厘米).例5小明每天定时从家到学校,若小明每分钟走30米,则迟到3分钟;若小明每分钟走40米,则早到5分钟.求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解:设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S米,则去分母,方程两端同乘以120:4S-360=3S+600S=960.答:小明家离学校960米.有的问题必须用两个或更多的未知数才能列出方程,而且方程的个数也往往不只一个,我们称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所在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这种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例如x+y=5.适合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如:方程x+y=5的正整数解有:x=1,y=4;x=2,y=3;x=3,y=2,x=4,y=1这四个解.如果一个问题的两个未知数必须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这两个方程联立在一起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时适合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解.多个未知数的方程组也可以类似地定义,解法也类似,在这里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来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常用的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总之都是先设法消去一个未知数.①代入消元法:例6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2)中的y用(1)中的3x代替,就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y,得:x+3x=84x=8x=2.再把x=2的值代入(1)或(2),得:y=6.∴这个方程组的解为②加减消元法:例7解方程组(2)-(1)得:6x=54x=9.∴原方程组的解为再看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例子.例8一条路从甲地到乙地是下坡,从乙地到丙地是平路,一人骑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下坡,而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到达丙地,共用了55分钟;回来时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行至乙地,又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到甲地,共用了1.5小时.问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千米?解:设从甲地到乙地为x千米,从乙地到丙地为y千米,依题意可得下列方程组:去分母,(1)两端同乘以36得:3x+4y=33.(2)两端同乘以8得:y+2x=12.∴原方程组与下面方程组同解.由(4)得y=12-2x,代入(3)消去y得:3x+4(12-2x)=333x+48-8x=335x=15x=3.将x=3代入(4)得:y=12-2×3y=6.∴原方程组的解为x+y=9.答:从甲地到丙地共9千米.例9有甲、乙两个桶,甲桶里装了一些水,乙桶里装了一种纯农药,按下面方法来调配农药溶液:第一次甲桶倒进乙桶里的水的数量与原来乙桶中农药数量相同,调匀;第二次把乙桶里的农药溶液倒进甲桶里,倒回的数量与甲桶里剩的水的数量相同,调匀;第三次再把甲桶中的农药溶液倒回乙桶,数量与此时乙桶中的溶液数量相同,这时两个桶中的农药溶液数量相同.请你算一算:①开始时水与纯农药的比.②最后在甲桶里的水与纯农药的比.③最后在乙桶里的水与纯农药的比.解:设甲桶里原有x千克水,乙桶里有y千克纯农药.每次倒动后甲、乙两桶中溶液的总量变化如下:第一次甲桶剩x-y(千克)乙桶有:2y(千克)第二次甲桶有 2(x-y)(千克)乙桶剩 2y-(x-y)=3y-x(千克)第三次甲桶剩2(x-y)-(3y-x)=3x-5y(千克)乙桶有2(3y-x)(千克).①∵第三次倒完后两桶中液体重量相同∴3x-5y=2(3y-x)3x-5y=6y-2x5x=11y∴x∶y=11∶5.②∵在第一次操作后甲桶中的x-y千克都为水.由乙桶倒入的x-y千克溶液中有一半是水,另一半是纯农药,故甲桶中最后水与纯农药的比为3∶1.纯农药的比为:答:开始时水与纯农药的比为11∶5.最后甲桶溶液中水与纯农药的比为3∶1.而乙桶溶液中水与纯农药的比为5∶3.习题十1.解下列方程组:2.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里装了200毫升清水,乙瓶里装了200毫升纯酒精,第一次把20毫升的纯酒精由乙瓶倒入甲瓶;第二次把甲瓶中的溶液又倒20毫升回乙瓶.问此时甲瓶里含纯酒精多,还是乙瓶里含的水多?3.钟面上从5点到6点分针与时针什么时间重合?什么时间成一直线但不重合?什么时间成一直角?4.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共有45元钱.如果甲的钱增加2元,乙减少2元,丙增至2倍,丁减少为一半,则这四人的钱数相同.问四人各有多少钱?5.小明、小勇与两位小同学小英、小娟去给军属运蜂窝煤,每人运的块数不同,但每人每次运的块数与他自己运的次数正好相等,小明比小勇多运15块,小英比小娟也多运15块,问共搬了多少块蜂窝煤?6.某汽车制造厂工人共86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可加工甲种零件15个,或乙种零件12个,或丙种零件9个.问应安排加工甲种零件、乙种零件、丙种零件各多少人才能使加工后的3个甲种零件、2个乙种零件和1个丙种零件恰好配套?习题十解答1.答案2.解法1:甲瓶的酒精与乙瓶的水含量一样多.因为开始各200毫升,互相折倒完后仍然每瓶各200毫升,因而乙瓶倒入甲瓶中的酒精量正是甲瓶倒入乙瓶中的水量.解法2:设倒完后甲瓶含有x毫升酒精,乙瓶含有y毫升水,则200-x+y=200-y+x2y=2xy=x.答:倒完后甲瓶中酒精含量与乙瓶中水含量相等.后分针与时针重合,依题意列方程:②设从5点起分针走y分钟与时针成一直线,则y=60.∴6点整时分针与时针成一直线但不重合.③设从5点起分针走z分钟与时针成一直角,则4.解:设甲、乙、丙、丁原有钱数分别为x元、y元、z元、t元,则解之,甲原有8元,乙原有12元,丙原有5元,丁原有20元.5.解:设小明每次搬x块,则x次搬x2块.小勇每次搬y块,则y次搬y2块.小英每次搬u块,则u次搬u2块,小娟每次搬v块,则v次搬v2块.∴x2-y2=15,u2-v2=15.∴(x+y)(x-y)=15,(u+v)(u-v)=15.但15只有两种表示成两个自然数乘积的形式:15=1×15=3×5,而四人搬的块数各不相同,所以在这两种情形解出后都有:x2+y2+u2+v2=82+72+42+12=130.答:共搬煤130块.6.解:设安排加工甲、乙、丙三种零件的人数分别为x人,y人,z 人,依题意列方程:答:安排36人生产甲种零件,30人生产乙种零件,20人生产丙种零件.。
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11圆及扇形.doc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圆与扇形五年级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由它们形成的组合图形的有关问题,这一讲学习与圆有关的周长、面积等问题。
圆的面积=πr2,圆的周长=2πr,本书中如无特别说明,圆周率都取π。
例1以下列图所示,200米赛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直跑道上,中间的弯道是一个半圆。
已知每条跑道宽米,那么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方多少米?(精准到米)剖析与解:半径越大,周长越长,因此外道的弯道比内道的弯道长,要保证内、外道的人跑的距离相等,外道的起点就要向前移,移的距离等于外道弯道与内道弯道的长度差。
固然弯道的各个半径都不知道,但是两条弯道的中心线的半径之差等于一条跑道之宽。
设外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内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 r,则两个弯道的长度之差为R-πr=π(R-r)=×≈(米)。
即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方米。
专心爱心专心1例2有七根直径5厘米的塑料管,用一根橡皮筋把它们勒紧成一捆(如左下列图),此时橡皮筋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剖析与解:由右上图知,绳长等于6个线段AB与6个BC弧长之和。
将图中与BC弧近似的6个弧所对的圆心角平移拼补,获得6个角的和是360°,因此BC弧所对的圆心角是60°,6个BC弧等于直径5厘米的圆的周长。
而线段AB等于塑料管的直径,由此知绳长=5×6+5×=(厘米)。
例3左下列图中四个圆的半径都是5厘米,求暗影部分的面积。
剖析与解:直接套用公式,正方形中间的暗影部分的面积不太好计算。
简单看出,正方形中的空白部分是4个四分之一圆,利用五年级学过的割补法,能够获得右上图。
右上图的暗影部分的面积与原图同样,等于一个正方形与4个半圆(即2个圆)的面积之和,为(2r)2+πr2×2=102+×50≈257(厘米2)。
例4草场上有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封闭着的羊圈,在羊圈的一角用长30米的绳索拴着一只羊(见左下列图)。
完整word版本小学六年级的奥数培训教材.doc
完整word版本⼩学六年级的奥数培训教材.doc六年级拔尖数学⽬录第1 讲定义新运算第2 讲简单的⼆元⼀次不定⽅程第3 讲分数乘除法计算第4 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 5 讲估算第6 讲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技巧第7 讲简单的分数应⽤题( 1)第8 讲较复杂的分数应⽤题( 2)第9 讲阶段复习与测试(略)第10 讲简单的⼯程问题第11 讲圆和扇形第12 讲简单的百分数应⽤题第13 讲分数应⽤题复习第14 讲综合复习(略)第15 讲测试(略)第16 讲复杂的利润问题( 2)第⼀讲定义新运算在加 .减 .乘 .除四则运算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种法则的运算。
在这⼀讲⾥,我们学习的新运算就是⽤“ #”“ *”“Δ”等多种符号按照⼀定的关系“临时”规定的⼀种运算法则进⾏的运算。
例1:如果 A*B=3A+2B ,那么 7*5 的值是多少?例 2:如果 A#B 表⽰A B照这样的规定,6#( 8#5)的结果是多少?3例 3:规定X YXY10 10 的值。
求 2X Y例4:设 M*N 表⽰ M 的 3 倍减去 N 的 2 倍,即 M*N=3M-2N (1)计算( 14 *10 )*6(2)计算(8*3)5 4 2例5:如果任何数 A 和 B 有 A ¤ B=A ×B- ( A+B )求( 1) 10¤ 7(2)( 5¤ 3)¤ 4(3)假设 2¤ X=1 求 X例 6:设 P∞ Q=5P+4Q,当 X∞9=91 时, 1/5 ∞( X∞ 1/4 )的值是多少?例 7:规定 X*Y= AX Y,且5*6=6*5则(3*2)*(1*10)的值是多少?XY例 8:▽表⽰⼀种运算符号,它的意义是1 1X YA)( Y A)XY ( X已知 2 1 11 22 (2 1)(1 A) 3那么 20088▽ 2009=?巩固练习1、已知 2▽ 3=2+22+222=246;3▽4=3+33+333+3333=3702;按此规则类推( 1)3▽ 2(2)5▽3( 3)1▽ X=123,求 X 的值2、已知 1△ 4=1× 2× 3× 4;5△ 3=5×6× 7计算( 1)( 4△ 2) +( 5△3)( 2)( 3△ 5)÷( 4△ 4)3、如果 A*B=3A+2B ,那么( 1) 7*5 的是多少?( 2)( 4*5 ) *6 ( 3)( 1*5 ) *( 2*4 )4、如果 A>B ,那么{ A , B} =A ;如果 A求( 1){ 8,0.8}(2){{1.9,1.901}1.19}5、 N ⾃然数,定F( N) =3N-2例如F(4)=3×4-2=10求: F(1) +F( 2) +F( 3)+F ( 4)+F ( 5)+?? +F( 100)的6、如果 1=1!1× 2=2 !1× 2× 3=3!1× 2× 3× 4×??× 100=100!7、若“ +、-、×、÷、 =、()”的意是通常情况,⽽式⼦中的“5”却相当于“ 4”。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小学六年级)》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六年级
上册
第1讲工程问题
第2讲比和比例
第3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
第4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
第5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6讲立体图形的计算
第7讲旋转体的计算
第8讲应用同余解题
第9讲二进制小数
第10讲棋盘中的数学(一)
——什么是棋盘中的数学
第11讲棋盘中的数学(二)
——棋盘覆盖的问题
第12讲棋盘中的数学(三)
——棋盘对弈的数学问题
第13讲棋盘中的数学(四)
——棋盘格的计数问题
第14讲典型试题分析
下册
第1讲列方程解应用题
第2讲关于取整计算
第3讲最短路线问题
第4讲奇妙的方格表
第5讲巧求面积
第6讲最大与最小问题
第7讲整数的分拆
第8讲图论中的匹配与逻辑推理问题
第9讲从算术到代数(一)
第10讲从算术到代数(二)
第11讲综合题选讲(一)
第12讲综合题选讲(二)
第13讲速算与巧算综合练习
第14讲关于空间想象力的综合训练题)。
小学奥数书推荐
小学奥数书推荐(2011-04-11 15:23:24)转载▼分类:教育标签:教育/s/articlelist_1918334024_0_1.html西工大李老师小升初超常教育实验班:最强、最牛、最给力的小学奥数经典教材介绍1.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俗称“课本”,一共六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套书写的非常详细,把小学奥数基本内容都涵盖了,而且内容不太复杂,非常适合让孩子自学!。
如果孩子不太自觉,那可以报一个班儿,让老师来教,监督孩子扎实地掌握里面的内容。
里头每一讲都既有例题又有练习,而且练习不光有答案,还有解答。
大家可以学完例题,然后做练习。
注意,练习一定要做,而且要一道不落!因为光看是绝对学不会数学的!三年级孩子比较适合从这套书入手开始奥数的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书一二年级两本书编排的相对差一些,比如二年级很多计算学校课堂还没有学,但是题目中却经常出现(这对孩子理解会造成非常大的障碍);二年级仁华课本中经常有枚举类问题(比如整数拆分问题等等),这类问题逻辑严谨性很高,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难,但是课本中很前面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低年级学生学习该课本时,应该在相应章节讲之前补充适当的基础知识,一些较难的章节应适当放在后面学习。
另外,这套书成书较早,很多内容相对简单。
作为基础教材,必须有一个超前使用的意识。
比如三年级的孩子,不要仅仅局限于学习三年级的课本,很多四年级课本的知识也可以给孩子学,比如整数的简便运算,四年级课本里就有,但三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学。
一般到了五年级,在接触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之后,学习六年级课本里的绝大多数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了,所以五年级的孩子就应该当六年级的孩子来看待了。
不过话说回来,超前学是一方面,无论如何学踏实是一定要有的,绝对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学得囫囵吞枣。
2.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俗称“导引”,一共两册,三、四年级一册,五、六年级一册)这套书是其实就是习题集,而且是难题集。
华罗庚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_小学生6年级
第一讲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应用题中的一种类型.在工程问题中,一般要出现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总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这三个量之间有下述一些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为叙述方便,把这三个量简称工量、工时和工效.例1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20天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作需几天完成?答:甲、乙、丙三队合作需10天完成.说明:我们通常把工量“一项工程”看成一个单位.这样,工效就用工例2 师徒二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任务.师傅先做5天批零件各需几天?工效和.要求每人单独做各需几天,首先要求出各自的工效,关键在于把师傅先做5天,接着徒弟做3天转化为师徒二人合作3天,师傅再做2天.答:如果单独做,师傅需10天,徒弟需15天.例3 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9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用10天完成,问甲做了几天?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除了用一般的算术方法解答外,还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解:设甲做了x天.那么,两边同乘36,得到:3x+40-4x=36,x=4.答:甲做了4天.例4 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3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分析设一件工作为单位“1”.甲做6小时,乙再做12小时完成或者甲先做8小时,乙再做6小时都可完成,用图表示它们的关系如下:由图不难看出甲2小时工作量=乙6小时工作量,∴甲1小时工作量=乙3小时工作量.可用代换方法求解问题.解:若由乙单独做共需几小时:6×3+12=30(小时).若由甲单独做需几小时:8+6÷3=10(小时).甲先做3小时后乙接着做还需几小时:(10-3)× 3=21(小时).答:乙还需21小时完成.例5 筑路队预计30天修一条公路.先由18人修12天只完成全部工程之几(即一人的工效).解:①1人1天完成全部工程的几分之几(即一人的工效):②剩余工作量若要提前6天完成共需多少人:=36(人).③需增加几人:36-18=18(人).答:还要增加18人.例6 蓄水池有一条进水管和一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进水管需5小时.排光一池水,单开排水管需3小时.现在池内有半池水,如果按进水,排水,进水,排水⋯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问:多长时间后水池的水刚好排完?(精确到分钟)分析与解答①在解答“水管注水”问题时,会出现一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的情况.若进水管、出水管同时开放,则积满水的时间=1÷(进水管工效-出水管工效),排空水的时间=1÷(出水管工效-进水管工效).②这道应用题是分析推理与计算相结合的题目.根据已知条件推出水池好排完.一半,最后余下的部分由甲、乙合作,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分析这道题是工程问题与分数应用题的复合题.解题时先要分别求出甲、乙工作效率,再把余下的工作量转化为占单位“1”(总工作量)的几分之几?人一起干,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植树36棵,这批树一共多少棵?分析求这批树一共多少棵,必须找出与36棵所对应的甲、乙工效=4∶3,所以甲与乙的工效比是3∶4.这个间接条件一旦揭示出来,问题就得到解决了.的时间比是4∶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所以甲与乙的工效比是时间比的反比,为3∶4.例9 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作24天可以完成.现在由甲先做16天,个零件,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分析欲求这批零件共多少个,由题中条件只需知道甲、乙二人每天共做多少个即可,然后这就转化为求甲、乙两人单独做各需多少天,有了这个结论后,只需算出3个零件相当于总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由条件知甲做16甲单独做所用天数可求出,那么乙单独做所用天数也就迎刃而解.解:甲、乙合作12天,完成了总工程的几分之几?甲1天能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乙1天可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这批零件共多少个?答:这批零件共360个.例10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8小时完成.若甲先做1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共用了多少小时?分析要求共用多少小时?可以设想把这些小时重新分配:甲做1小时,乙做1小时,它们相当于合作1小时,也即是每2小时,相当于合做1小时.这样先大致算一下一共进行了多少个这样的2小时,余下部分问题就好解决了.解:①若甲、乙两人合作共需多少小时?②甲、乙两人各单独做7小时后,还剩多少?④共用了多少小时?习题一习题一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如果甲单独做3天,余下工作由乙去做,乙再用6天可以做完.问若甲单独做6天,余下工作乙要做几天?2.一条水渠,甲乙两队合挖30天完工.现在合挖12天后,剩下的由乙队挖,又用24天挖完.这条水渠由乙单独挖,需要多少天?3.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经2小时24分钟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9.6千米.已知客车从甲站到乙站行4小时30分钟,求客车与货车的速度各是多少?4.水箱上装有甲、乙两个注水管.单开甲管20分钟可以注满全箱.现满水箱?5.一项工程,甲、乙单独做分别需要18天和27天.如果甲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共用20天完成.求甲乙完成工作量之比.7.做一批儿童玩具.甲组单独做10天完成,乙组单独做12天完成,丙组每天可生产64件.如果让甲、乙两组合作4天,则还有256件没完成.现在决定三个组合做这批玩具,需要多少天完成?习题一解答②余下工作乙几天完成?答:余下工作乙要4天完成.答:乙队单独挖需40天完成.=32(千米/小时).答:客车与货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32千米和28千米.答:单开乙管需30分钟注满水箱.5.解:设甲先做x天,乙做(20-x)天.20-x=20-14=6.答:甲乙完成工作量之比是7∶2.②甲乙工作时间比:3∶2,工效比为2∶3.答:单独做甲需18天,乙需12天.7.解法1:①要加工儿童玩具多少件?②丙组单独做需要几天?960÷64=15(天).③甲乙丙三组合作,共需几天?答:三组合作做这批儿童玩具要4天完成.解法2:甲、乙两组合作4天后,所剩没有完成的256件,由丙组完成,需:256÷64=4(天).答:甲、乙、丙三组合作这批儿童玩具要4天完成.第二讲比和比例第二讲比和比例在应用题的各种类型中,有一类与数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有关.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我们需要对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成正比或反比的量中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记作x)变化时另一种量(记作y)也随着变化.与这两个量联系着,有一个不变的量(记为k).在判断变量x与y是否成正、反比例时,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不变量k.如成正比例;如果k是y与x的积,即在x变化时,y与x的积不变:xy=k,那么y与x成反比例.如果这两个关系式都不成立,那么y与x不成(正和反)比例.下面我们从最基本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的例题开始.例1 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①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②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③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与未走的路程.④总时间一定,要制造的零件总数和制造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⑤总产量一定,亩产量和播种面积.⑥整除情况下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⑦同时同地,竿高和影长.⑧半径一定,圆心角的度数和扇形面积.⑨两个齿轮啮合转动时转速和齿数.⑩圆的半径和面积.(11)长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第二讲比和比例(1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13)乘公共汽车的站数和票价.(14)房间面积一定,每块地板砖的面积与用砖的块数.(15)汽车行驶时每公里的耗油量一定,所行驶的距离和耗油总量.分析以上每题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那么怎样来确定这两种量成哪种比例或不成比例呢?关键是能否把两个两种形式,或只能写出加减法关系,那么这两种量就不成比例.例如①×零件数=总时间,总时间一定,制造每个零件用的时间与要制造的零件总数成反比例.③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是加减法关系,不成比例.解:成正比例的有:①、⑦、⑧、(15)成反比例的有:②、④、⑤、⑥、⑨、(11)、(14)不成比例的有:③、⑩、(12)、(13).例2 一条路全长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的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分析要求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必须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此人走上坡路用了多少时间,必须知道走上坡路的速度(题中每小时行3千米)和上坡路的路程,已知全程60千米,又知道上坡、平路、下坡三段路程比是1∶2∶3,就可以求出上坡路的路程.解:上坡路的路程:走上坡路用的时间:第二讲比和比例上坡路所用时间与全程所用时间比: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例3 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分析要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必须分别求出新合金内铜和锌各自的重量.应该注意到铜和锌的比是2∶3时,合金的重量不是36克,而是(36-6)克.铜的重量始终没有变.解:铜和锌的比是2∶3时,合金重量:36-6=30(克).铜的重量:新合金中锌的重量:36-12=24(克).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12∶24=1∶2.答: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1∶2.例4 师徒两人共加工零件168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完成任务时,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工作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例.解法1:设师傅加工x个,徒弟加工(168-x)个.5x=168×9-9x,14x=168×9,x=108.168-x=168-108=60(个).答:师傅加工108个,徒弟加工60个.=60(个),(徒弟).考方法可求出两人各用了多少分钟.然后用师、徒每分钟各自的效率,分别乘以540就是各自加工零件的个数.解法4:按比例分配做:例5 洗衣机厂计划20天生产洗衣机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5%,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分析这是一道比例应用题,工效和工时是变量,不变量是计划生产5天后剩下的台数.从工效看,有原来的效率1600÷20=80台/天,又有提高后的效率80×(1+25%)=100台/天.从时间看,有原来计划的天数,要求效率提高后还需要的天数.根据工效和工时成反比例的关系,得:提高后的效率×所需天数=剩下的台数.解法1:设完成计划还需x天.1600÷20×(1+25%)×x=1600-1600÷20×580×1.25×x=1600-400100x=1200x=12.答:完成计划还需12天.解法2:此题还可以转化成正比例.根据实际效率是原来效率的1+25因为工效和工时成反比例,所以实际与原来所需时间的比是4∶5,如果设实际还需要x天,原来计划的天数是20-5=15天,根据实际与原来时间的比等于实际天数与原来天数的比,可以用正比例解答.设完成计划还需x天.5x=60,x=12.解法3:(按工程问题解)设完成计划还需x天.例6 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14:5,如果长减少13厘米,宽增加13厘米,则面积增加182平方厘米,那么原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画出图便于解题:解法1:BC的长:182÷13=14(厘米),BD的长:14+13=27(厘米),从图中看出AB长就是原长方形的宽,AD与AB的比是14∶5,AB与BD的比是5∶(14-5)=5∶9,原长方形面积是42×15=630(平方厘米).答:原长方形面积是630平方厘米.解法2:设原长方形长为14x,宽为5x.由图分析得方程(14x-13)× 13-5x×13=182,9x=27,x=3.则原长方形面积(14×3)×(5×3)=630(平方厘米).例4、例5、例6是综合性较强的题,介绍了几种不同解法.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去思考解答应用题,从而提高自己思维判断能力.习题二习题二1.一块长方形的地,长和宽的比是3∶2,长比宽多24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块长方形的地,长和宽的比是3∶2,长方形的周长是120米,求这块地的面积?3.水果店运来橘子、苹果共96筐,橘子和苹果筐数的比是5∶3,求橘子、苹果各是多少筐?4.化肥厂计划生产化肥1400吨,由于改进技术5天就完成了计划的25%,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任务还需多少天完成?5.小强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小明买了同样价钱的上衣和裤子各一件,他们用去钱数的比是4∶3,已知一件上衣7元,求一条裤子多少元?页,这时已读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3∶7,小刚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7.甲、乙两车由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两车速度比是2∶8.“长江”号轮船第一次顺流航行21公里又逆流航行4公里,第二次在同一河流中顺流航行12公里,逆流航行7公里,结果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求顺水船速与逆水船速的比.习题二解答2.120÷2=60(米),36×24=864(平方米).3.5+3=8,4.设剩下的任务还需x天完成.25%x=75%×5,x=15.5.设一件上衣与一条裤子的价钱之比是1∶x,则小强和小明用去钱数的比是:3(1+2x)=4(1+x),3+6x=4+4x,2x=1,7.设乙车行完全程用x小时.8.顺水船速∶逆水船速=(21-12)∶(7-4)=3∶1.第三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第三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重点和难点之一.一方面它是在整数应用题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它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因此,在这类问题中,数量之间以及“量”、“率”之间的相依关系与整数应用题比较,就显得较为复杂,这就给正确地选择解题方法,正确解答带来一定困难.为了学好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具备整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解答整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如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仍广泛用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②在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③学会画线段示意图.线段示意图能直观地揭示“量”与“百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量与百分率之间的隐蔽条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条件与问题中理清思路,正确地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④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变化多端,单靠统一的思路模式有时很难找到正确解题方法.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对应、假设、转化等多种解题方法,在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不断地开拓解题思路.例1 (1)本月用水量比上月节约7%,可以联想到哪些关系?①上月用水量与单位“1”的关系.②本月节约用水量与上月用水量的7%的关系.③本月用水量与上月用水量的(1-7%)的关系.(2)蓝墨水比红墨水多20%,可以联想到哪些关系?①红墨水与单位“1”的关系.②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出的量与红墨水的20%的关系.③蓝墨水与红墨水的(1+ 20%)的关系.(3)已看的页数比未看的页数多15%,可以联想哪些关系?①未看的页数与单位“1”的关系.②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的差与未看页数的15%的关系.③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的(1+15%)的关系.事书是多少页?分析每天看15页,4天看了15×4=60页.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解:①看了多少页?15×4=60(页).②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③这本书有多少页?答:这本故事书是 150页.分析要想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需要找条件里的多21页,少6页,剩下 172页所对应的百分率.也就是说,要从这三个量里找出一个能明确占全书的几分之几的量.画线段图:答:这本故事书共有264页.例4 惠华百货商场运到一批春秋西服,按原(出厂)价加上运费、营知售价是123元,求出厂价多少元?相当于123元,如上图可以得出解答:答:春秋西服每套出厂价是108元.克,收完其余部分时,又刚好装满6筐,求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与百分率”的关系已经直接对应,求每筐的千克数的条件完全具备.解:其余部分是总千克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总数共装了多少筐:每筐是多少千克: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综合算式:答:共收西红柿384千克.解法2:(以下列式由学生自己理解)答:共收西红柿384千克.水泥没运走.这批水泥共是多少吨?分析上图中有3个相对各自讨论范围内的单位“1”(“全部”、“余下”、“又余下”).依据逆向思路可以得出,最后剩下的15吨对应的是下”的吨数90吨(即“余下”含义中的1个单位是90吨).这90吨恰是“全例7 某人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一个小偷向相反方向步行,10秒钟后他秒?分析与解答这是一个追及问题,因此求追上所花时间必须求出相距距离及它们速度差.相距距离是因为车上之人与小偷反向走了10秒钟产生的.而速度差是易求的.所以追上所花时间是答:追上小偷要110秒.例8 A有若干本书,B借走一半加一本,剩下的书,C借走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D第三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借走一半加3本,最后A还有2本书,问A原有多少本书.答:A原有50本书.解法2:用倒推法解.分析 A剩下的2本应是C借走后剩下的一半差3本,所以 C借走后还综合算式:答:A原有50本书.习题三习题三比苹果少1440千克,运来橘子多少千克?2.有两袋米,甲袋比乙袋少18千克.如果再从甲袋倒入乙袋6千克,3.一本书,已看了130页,剩下的准备8天看完.如果每天看的页数苹果?每天各吃了几个苹果?5.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家丢番图的墓碑上有一段话:“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脸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还没有孩子,又度过了七分之一.再过了五年,他幸福地得到了一个儿子.可这孩子光辉灿烂的寿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你能根据这段话推算出丢番图活了多少岁?多少岁结的婚吗?6.一瓶酒精,当用去酒精的一半后,连瓶共重700克;如只用去酒精多少台?习题三解答1.①苹果重量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③总重量是多少千克?④运来橘子多少千克?2.①倒米后甲袋比乙袋少多少千克?18+6×2=30(千克).②倒米后甲袋比乙袋少几分之几?③倒米后乙袋有米多少千克?④原来乙袋有米多少千克?80-6=74(千克).⑤原来甲袋有米多少千克?74-18=56(千克).4.共买苹果:=605(台).第四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在解题过程中,除了要利用上一讲中所说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画线段示意图等)之外,还要注意在解题过程中量的转化.例如,在解题过程的不同阶段,有时需把不同的量看成单位1,即要把单位1进行“转化”;有时,在解题过程中需把相等的量看成完全一样,即其中之一可“转化”为另一.通过这样的转化,往往能使解题思路清晰,计算简便.几?而问题“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几分之几”是把男工人数看作单位“1”.解答这题必须转化单位“1”.说明:“1”倍量的转换引起了“百分率”的转化,其规律是,甲数是修路程的比是4∶3,还剩50O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分析此题条件中既有百分率又有比,可以把比转化成百分率,按分数应用题解答.第二天与第一天所修路程的比是4∶3.即第二天修的占4份,第一天米相对应的百分率,进而求出全长有多少米.=1200(米).答:全长是1200米.相等,求两个班各分到多少皮球?单位“1”不一致,因此一班与二班分到的皮球之间缺乏统一的倍数关系,率”转化,才能做此题.二班的球数相当于一班的几分之几.总球数120就和两个班的百分率之和相对应,求出一班分到多少皮球.二班分到的球占一班的几分之几:二班分到多少皮球:120-72=48(个).答:一班分到72个皮球,二班分到48个皮球.第四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倍题,就可求出二班分到多少球.一班分到的占二班几分之几:二班分到多少球:一班分到多少球:120-48=72(个).一班与二班分到皮球数的比:问两班。
六年级奥数正式教材学生用
目录(一)数字谜....................................... - 1 -①横式字谜................................... - 2 -②竖式字谜................................... - 4 -(二)定义新运算................................... - 6 -(三)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1) ...................... - 8 -(四)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2) ..................... - 11 -(五)抽屉问题.................................... - 15 -(六)逻辑推理.................................... - 17 -(七)牛吃草...................................... - 20 -(八)工程问题.................................... - 24 -(九)植树问题.................................... - 26 -(十)有趣的树阵图................................ - 29 -(十一)有趣的树阵图练习.......................... - 31 -(十二)周期性问题................................ - 31 -(十三)棋盘中的数学.............................. - 34 -(一)数字谜小朋友们都玩过字谜吧,就是一种文字游戏,例如“空中码头”(打一城市名)。
谜底你还记得吗?记不得也没关系,想想“空中”指什么?“天”。
这个地名第1个字可能是天。
“码头”指什么呢?码头又称渡口,联系这个地名开头是“天”字,容易想到“天津”这个地名,而“津”正好又是“渡口”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六年级
上册
第1讲工程问题
第2讲比和比例
第3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
第4讲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
第5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6讲立体图形的计算
第7讲旋转体的计算
第8讲应用同余解题
第9讲二进制小数
第10讲棋盘中的数学(一)
——什么是棋盘中的数学
第11讲棋盘中的数学(二)
——棋盘覆盖的问题
第12讲棋盘中的数学(三)
——棋盘对弈的数学问题
第13讲棋盘中的数学(四)
——棋盘格的计数问题
第14讲典型试题分析
下册
第1讲列方程解应用题
第2讲关于取整计算
第3讲最短路线问题
第4讲奇妙的方格表
第5讲巧求面积
第6讲最大与最小问题
第7讲整数的分拆
第8讲图论中的匹配与逻辑推理问题
第9讲从算术到代数(一)
第10讲从算术到代数(二)
第11讲综合题选讲(一)
第12讲综合题选讲(二)
第13讲速算与巧算综合练习
第14讲关于空间想象力的综合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