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历程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人类工业文明的起步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人类工业文明的起步](https://img.taocdn.com/s3/m/08f5ec8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3.png)
重农抑商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商贸沟通; •开通了海外贸易渠道; •学习当时西方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艺; •提升了手工业生产水平。
中国工业文明的起步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在公元9世纪的唐朝,火药 作炸药“开山取矿”,轻松地获 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学习当时西方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艺; 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中
哥伦布(11445-01-1560世6)发纪的中国处于明朝 1状4态92,年世哥时界伦期市布场发,雏现形新资开大本始陆出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 麦哲伦(1480-1521)完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人类工业文明的起步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工业文明的定义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 城市化为特征,规模化
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人 类文明发展阶段。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打破常规勇于探索
欧洲工业文明的起步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 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 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工业文明启蒙因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强调以人为中心,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 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
展
工业文明启蒙因素
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 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西欧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 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 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中国工业文明的起步
得了大量的煤炭保证了蒸汽机的 辟了从欧洲好望角到印度 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cb72b29bcd126fff7050b46.png)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
史实:(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
史实: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史实: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史实: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资产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https://img.taocdn.com/s3/m/5793d8dd7cd184254a353552.png)
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 世纪至18 世纪中期专题综合训练(十二)(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分)1 •王觉非的《近代英国史》指出:“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这里的“固定的方向”是指()A. 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权和财政权B. 议会赢得国家组阁权和立法权C. 国王议会分享行政权和立法权D. 王权日益削弱,议会权力加强解析:选Do据材料中“固定的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制约,议会权力大增,故选 0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权利法案》颁布后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A项错误;英国首相具有组阁权,B项错误;国王和议会分享权力说法错误,C项错误。
2. 1649 年,当查理一世被处死时,数以万计的英国民众齐声痛哭;1660 年,查理二世回国时,英国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也同样受到民众的欢迎。
据此反映英国()A. 受历史传统影响大B. 民众民主意识淡薄C. 君主立宪制确立艰难D. 君主专制影响深远解析:选B o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受到传统的影响,但更多反映了民众的民主意识较弱,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仍然受到民众欢迎,说明民众的思想仍有待解放,民主意识比较淡薄,故B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君主受民众欢迎,C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 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3. (2018 •洛阳模拟)据统计,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第11讲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第11讲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6e7231d380eb6294dd886c65.png)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目的 3.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自强”为旗号, (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 )洋务运动前期, 方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 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世纪70年代中期 (3)19世纪 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 世纪 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年代中期,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 年代中期 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 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结果 的破产。 的破产。
中国的工业近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相比具有哪 些特点? 些特点? 中国近代化的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的近代化相比, 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的近代化相比,它 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 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 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 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 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 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 角色, 导权。 导权。
历史二轮总结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历史二轮总结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1587c7aa00b52acfc7cadf.png)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引起了思想领域的重大历史变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人文主义思
潮兴起,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三、政治:
1、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教会的专制受到严重冲击。
2、由于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早期反封建的斗争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177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7宪法共和制的确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阶段特征】
14—16世纪——工业文明兴起
一、经济:
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人类开始由农业文明向
工业文明迈进。
2、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并打破了世
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全球化开始。
专题二、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工业文明兴起和发展(14——18世纪末)
二、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全面扩展(18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文明:
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
其主要特征为:
经济上: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
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
思想文化:思想解放、自由化、理性化、教育普及、文化多元。
3、资本主义弊端的逐渐暴露,一些思想家和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资本主义的方案。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诞生。
三、政治:
1、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中—20世纪初——工业文明全面扩展
两大主题:
现代化:农业——工业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工业文明的来临扩张——世界近代史后期(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工业文明的来临扩张——世界近代史后期(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https://img.taocdn.com/s3/m/3af3721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c.png)
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转变。
这一阶段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和近代化发展与成熟的时期,还是近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时期。
政治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民族解放——殖民体系与独立运动。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使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俄、德、法、日、意等纷纷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文官制度在欧美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爆发。
经济上:工业狂飙——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整体世界——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
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文化上:科技创新——技术革命与重大发明;交流传播——人口迁徙与移民文化。
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三大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推动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民族国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等高涨。
物理和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产生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自由主义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学说也应运而生。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西方文官制度是近代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对西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2)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基层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反映了特定的经济基础的要求(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经济与社会生活】(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引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①城市化加快: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专题三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专题三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8d4036580216fc700afd1c.png)
专题三: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20世纪初资本主义萌芽兴起——1917年十月革命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具体表现为: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私人垄断、国家垄断)3.分期:(1)公元14C—16C:工业文明的基础:资本主义萌芽阶段(2)17C—18C:工业文明的开启:工场手工业时期(3)18C晚期—19C中期: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和发展:蒸汽时代(4)19C晚期—20世纪初: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电气时代横向知识●●●●BC475 1368 1840 1949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世界手工工场时代14世纪18世纪末19世纪初1866 194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根据生产力标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时期根据生产关系标准:近代时期战国时期史观特征一、文明史观:近代工业文明1.纵向:①15、16世纪: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②17、18世纪:开启工业文明大门③19世纪: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2.横向:世界各国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二、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1.西方:早发内生形①思想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②政治领域:英法美资产阶级代议制③经济领域:工业革命2.中国:后发外生形历程与西方相反三、全球化史观:从孤立分散到逐渐形成一个整体①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新航路开辟②16-18世纪:世界市场拓展:殖民扩张与掠夺③19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总体阶段特征1.政治:①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和发展:英、美、法、德、俄、日①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革命2.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二工3.思想文化:①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科学社会主义③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进化论④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分期:(1)公元14C—16C:工业文明的基础:资本主义萌芽阶段(2)17C—18C:工业文明的开启:工场手工业时期(3)18C晚期—19C中期: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和发展:蒸汽时代(4)19C晚期—20世纪初: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电气时代。
近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事件
![近现代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89ae2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a.png)
近现代世界⽂明发展的重⼤事件近现代世界⽂明发展的重⼤事件(序幕或标志性事件)1、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产⽅式的起点。
2、⼿⼯⼯场是资本主义⽣产的最初形式之⼀。
3、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4、葡萄⽛和西班⽛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也是西欧殖民地活动的始作俑者。
5、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类历史上第⼀次环球航⾏。
6、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源于新航路开辟。
7、意⼤利是西欧⽂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
意⼤利北部是西欧资本主义⽣产关系萌芽较早的地区之⼀。
8、西欧的宗教改⾰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的先驱。
9、1603年,詹姆⼠⼀世继任英格兰国王,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10、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命开始的标志。
11、1688年“光荣⾰命”的结束,标志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
12、1689年,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标志君主⽴宪制在英国的开始。
13、近代启蒙运动最初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法国成为启蒙运动⾼潮(18世纪)的中⼼。
14、1775年列克星敦的枪响标志着北美独⽴战争的开始。
15、1776年7⽉4⽇,⼤陆会议通过的《独⽴宣⾔》宣告美国独⽴。
马克思称之为“第⼀个⼈权宣⾔”。
16、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命的导⽕线。
1789年7⽉14⽇巴黎⼈民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巴⼠底狱揭开了法国⼤⾰命的序幕。
17、1804年拿破仑称帝标志着法兰西第⼀帝国的开始。
18、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类历史上第⼀次⼯业⾰命率先在英国发⽣,⼈类开始进⼊⼯业⽂明时代。
19、⼯业⾰命是从发明和使⽤机器开始的,它⾸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1764年,哈格⾥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20、1771年,阿克莱特建⽴了第⼀个⽔⼒纺纱⼚,标志着现代⼯⼚的诞⽣。
21、1782年,⽡特研制的“万能蒸汽机”,是第⼀次⼯业⾰命中最重⼤的技术发明,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文明的来临
![工业文明的来临](https://img.taocdn.com/s3/m/0c81dd826529647d27285297.png)
1.综述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海外殖民扩 张与掠夺 圈地运动 手工工场 的发展 资产阶级代 议制确立 资本和海外市场 劳动力、资本、国内市场扩大 技术积累和机器发明的条件 成熟 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
工业革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日益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与落后的手工生产之间的矛盾。
英国的农业的革命性变革开始于15世纪末圈地运动的发生,结 束于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英国小麦产量在1650年至 1800年间提高了77%,粮食总产量从1700年的3.175百万夸特增加 到1845年的18.665百万夸特,增加大约6倍,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 1600至1800年间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增加73%,法国只有 17%。谷物出口增加是农业变革的重要标志。 英国在1660——1770年代发生了以外贸增长为主要特点的 “商业革命”。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提高,1700年为8.4%, 1780年为9.4%,1801年为15.7%,1851年为19.6%。外贸使国外 市场扩大,促进了工业的劳动分工;留下了重商主义的丰硕成果: 建立了世界性多边贸易体系,培育了国际商业文化,为国内市场狭 小的英国工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还有其他条件,如丰富的煤铁资源、稳 定的国际环境和政局、流动的社会结构、尊重市场价值的政府决策、 健全的财政金融体制、便利的交通运输、健全的专利制度、浓厚的 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簿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等。就某一 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 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3.英国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也是社会关系 的革命,它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请结合史实对 上述说法予以说明。
专题: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8e834a1284ac850ad02422a.png)
专题: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导言:1、近代化含义: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启蒙化为主要标志,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近代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表现:经济领域:经济上的工业化、机器化(用现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领域: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用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以法治取代人治);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思想领域:思想上的理性化(以民主和科学的理念取代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3、中国近代有两个基本问题,即民族不能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社会生产落后,要求近代化。
前者是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生产力问题。
所以应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
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个主要任务,并由此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的问题。
4、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知识归纳: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洋务运动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创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意义: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内容:1869年,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意义: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出现,中国产生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变化。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历程(一)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历程(一)](https://img.taocdn.com/s3/m/6f9562f87c1cfad6195fa789.png)
6、概况: 阶段 人物
但丁
作品
《神曲》
国籍
地位
文艺复兴先驱
人性的反 映
肯定人的欲 望和歌颂自 然的人性
开始
彼得 拉克 薄伽丘
《歌集》
意 大 利
人文主义之父
《十日谈》
欧洲短篇小说之父 歌颂了仁爱, 提升了人性的 高尚与尊严
扩展
莎士比 亚
《哈姆雷 特》
英国 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
7、评价: 1)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6世纪)读本P28
经济、政治、思想
2、过程与内容: ⑴、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揭开序幕)(思想主张及作用) ⑵、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⑶、英国的宗教改革 3.性质及实质: 4.作用: ①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传播 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⑴背景: 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⑵内容:批判封建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⑶形式: 借助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
借助复兴基督教的原始教义 ⑷影响: ①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
都向古代寻求 和吸取养料
②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方人文精神 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准备 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工业文明: 1.概念: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 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 2.特征:
工业化(经济)、城市化(社会生活)、法制化和民主化 (政治)、教育普及、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
【内容总论】 1.从文明史观: 世界近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向工业文明迈进(14世纪-16世纪末) 第二阶段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17世纪-18世纪末) 第四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5857f6c8d376eeaeaa317d.png)
重点透析——17~18世纪中西发展差距扩 大的原因 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启蒙 运动风行,产业革命爆发,欧洲列强凭借自 己强大的综合力量,力图按自己的意志重新 改造世界。 此时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并逐渐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农耕文明继续 发展,人口迅猛发展;文化专制,思想界万 马齐喑;对外闭关锁国。经过200年的发展, 中西差距越来越大。
知识梳理——17世纪~18世纪末
3、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及英国君主立宪 制的确立:大抗议书是(英国革命初期)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通过 内战,议会处决了国王、废除了君主制、成立了 共和国;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统 治权,改造了君主制。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 法案》,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 立宪制的转变,确立了以法律保障个人自由权利 的制度。它启发和推动了美、法等国资产阶级争 取普遍人权和国家公民资格的革命斗争。英国君 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 18世纪早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知识梳理——14世纪~16世纪 3、宗教改革(16世纪早期):1517年,由 马丁· 路德掀起的西欧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 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 统治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核心 内容是“信仰得救”和“预定论”。宗教改 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 发展解除精神枷锁,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 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内容总论 2、以现代化为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 先在思想领域获得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反对王权和教权)吹起了思 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 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 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 革命,最终完成了现代化的历程。西方现代 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 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 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近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已用)
![近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已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58e1f2c8d376eeaeaa3179.png)
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 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 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 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 上反映了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A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D
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 权 C.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 家政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的统治 D.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 政治中心
18(二).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 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 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 ,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 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 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
17.(二)钱乘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问——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 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 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 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 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 又足。”由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B
1901年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里描 述了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穹古以来,祖宗 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 而全国民族,亦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苦辛, 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这一特点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
(四,29)
C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B.民族资木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C.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中国近代工业演进(原创)
![中国近代工业演进(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5b779c0cf18583d049645958.png)
中国近代工业演进历程姓名:王亚大笨蛋→_→学号:12150224摘要:从1840年到1949年的百余年之间,中国的工业发展可以分为几个历史阶段:产生,发展,衰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工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也未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但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于建国后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梳理各个阶段外国资本工业、政府资本工业、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概况,分析概括各个时期工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演进历程。
关键词:近代工业化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一、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1861—1895)(一)近代工业的产生背景与外资经营的工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市场被打开,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开通通商口岸后,列强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开始在通商口岸投资建厂,近代中国最早的工业即由此产生。
这时期的外资工业主要是为外商对华贸易服务的。
从1843~1894年,外国在华一共设立了191个工业企业,其中116个属于船舶修造业和丝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业。
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据估计到1894年止约近2000万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两项的便达15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5%。
其余75家工厂分别属于印刷、食品加工、水、电、煤气、火柴、服皂、制药、造纸、木材、玻璃、水泥等行业,共拥有资本约500万元,大多规模狭小。
外国的资本在中国开办的近代工业总数较少,总体规模也不算太大,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外资工业不仅破坏了传统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同时也破坏了明清以来的工场手工业,致使工场手工业无法与其竞争,甚至被淘汰。
另一方面,外资工业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巨大的利润刺激着民族资本家和官僚地主,催生了本土工业的产生。
(二)洋务运动与政府经营的工业18世纪60年代起一些封建官僚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由此开展了维持近三十年的创办工业企业的热潮,即“洋务运动”。
工业文明的基础:整体世界的出现(14世纪-16世纪末
![工业文明的基础:整体世界的出现(14世纪-16世纪末](https://img.taocdn.com/s3/m/d10e44e1a45177232f60a2ab.png)
15
【解析】近代以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 动下,自然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科 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 同时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渗透 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 发展,凭借个人能力很难全面掌握。
18
[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识破误区
【练一练】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中间是 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 旁边站着教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 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漫画的含义主要是( )
19
[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答案: D
16
[举一反三 方法顿悟]
高 频 考点
【 练 一 练 】《 人 类 的 故 事 》 一 书 中 写 道 : “(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 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 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漫骂、辩 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
6
【提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由于立场和利益不 同,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对于哥伦布远航 美洲这一问题,欧洲人和美洲人的评价有明显差异, 但二者皆有失偏颇,我们应站在全球史观和人类文 明史观的立场上,评价要更全面、更中肯。
7
“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 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 兴起的报道。回眸欧洲历史,在西欧同样得到舆论、 政府、民间几方面全力支持的历史事件还有( )
A.英国的圈地运动 B.西欧的宗教改革 C.西欧开辟新航路 D.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078aaf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b.png)
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一、工业化的历程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工业化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是工业化的先锋,18世纪末时,英国经济以手工业为主,资本和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
但在机器制造业和棉纺织业的推动下,工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推动资本主义自由化发展的关键。
(2)发展阶段(19世纪-20世纪中叶)19世纪中期开始,工业化已经飞跃至全球化的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国家不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
在此期间,钢铁业、煤炭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等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机器化、自动化和科技集约化成为工业化的新趋势。
(3)成熟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20世纪60年代起,各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在此期间,电子工业、信息工业、先进科技等高科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使得现代工业呈现出越来越集聚化、规模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二、工业化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工业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1)绿色工业工业化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环保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关注点。
未来,环保工业将成为一种创新型产业,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数字化工业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数字化工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3)全球化工业化的全球竞争越来越剧烈,跨国公司的兴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在这种条件下,保护主义情绪和由此产生的贸易壁垒显得愈发危险。
未来的工业化也必将面临全球化的考验。
(4)服务型工业服务型工业是发达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工业发展将越来越服务化,创新性产业将取代单纯的传统制造业。
这将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并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6d905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a.png)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十七世纪末的英国,机器发明者们开发出了发动机,引发了第一次工
业革命,物质文明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变。
劳动力大量地流向城市,城市
在新兴的工业发展中变得更加密集,新兴的生产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18世纪,连续不断的新发明与技术创新,机器发动机的进一步完善,物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给了工业化进程极大的助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便
应运而生。
19世纪,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又被称为“机械化的时代”。
由于科学技术的革新,蒸汽动力机的进一步发展,机械工业的大规
模发展,工业基础设施,电力、通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促进了世界各国
的社会经济发展。
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时代”
的到来,推动了世界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极大
发展,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近
代世界工业文明又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科学技术的普及,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也在不断提升。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发展史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cc3cd8fd0d233d4b14e695b.png)
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 中国发展状况 雏形初现 1500年前后, 西方殖民者东来(荷葡西)、外国物种 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 传入(玉米甘薯等)、西学东渐(明末 早期殖民扩张 清初)、中国逐渐闭关锁国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中国国门被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 工业革命,抢 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夺殖民地 开始艰难的近代化进程。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 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纪初,第二次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工业革命,瓜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分世界,资本 输出
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
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 1、对世界市场: 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 2、对殖民国家: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1 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 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3、对殖民地: 2 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 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第一阶段:向工业文明迈进(14-16世纪末)
【阶段特征】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考点列举】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一
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2.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4.文艺复兴的形式、实质及历史作用。
第四阶段:工业文明扩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工运:列宁主义、第二国际、俄国十月革命 国际关系:瓜分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科技:电气技术、量子理论、相对论 文艺:印象画派 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 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为工业 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 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这些特征可视 为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 14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准备、 确立和不断深化的时期。在学习中要注意: ①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增强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②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历程的曲折性、艰 巨性和长期性,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服务 的理想。 ③认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必然性,理解和尊重世界 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以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 界意识。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17世纪~18世纪末)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经典题例 拓展精练
阶段特征——17世纪~18世纪末
17、18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 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 (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首先,英 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 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也为启蒙运动的 兴起提供了土壤。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 代科学的形成。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 一套政治构想。在启蒙运动的指导下,新兴的美 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 治和等级制度。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 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知识梳理——14世纪~16世纪 3、宗教改革(16世纪早期):1517年,由 马丁· 路德掀起的西欧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 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 统治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核心 内容是“信仰得救”和“预定论”。宗教改 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 发展解除精神枷锁,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 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重点透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 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 造者和主人;批判神性和神权的 统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重点透析——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 型的影响
马克思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是资产 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 的武器制造逐渐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促进了采矿 业和金属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 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 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 扩张提供了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 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对 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作用。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有力推动了 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内容总论 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 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 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 门。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 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在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进一步深化。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 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 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知识梳理——14世纪~16世纪 2、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之交,受追 求黄金欲望的驱使、商业危机的促进、宗教 狂热的驱动和自信心的推动,经过迪亚士、 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一系列航海探险 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 航路。新航路开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即贸易范围扩大 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内容总论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 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 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 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进入20世纪,全球 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向工业文明迈进(14世纪~16世纪末)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 (17世纪~18世纪末)
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 (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工业文明时代的纵深发展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向工业文明迈进(14世纪~16世纪末)
阶段特征
知识梳理 重点透析
经典题例 拓展精练
阶段特征——14世纪~16世纪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 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文 艺复兴(以人为本)和宗教改革(摆脱宗教禁锢) 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 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促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新航 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 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 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知识梳理——14世纪~16世纪 1、文艺复兴(14~16世纪末):是指14世 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 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并不是真正要 “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正在形成之中的 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 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造舆 论。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及 科学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薄伽丘、达芬奇 等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闪烁着人文主义思 想,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
重点透析——15~16世纪重大的远洋航行 ①郑和下西洋。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 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海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 洋宣扬了国威,传播了友谊。 ②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欧洲国家开辟 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为促进世界各 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 了地理方面的便利。
内容总论 2、以现代化为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 先在思想领域获得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反对王权和教权)吹起了思 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 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 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 革命,最终完成了现代化的历程。西方现代 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 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 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