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范文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4373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7.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可靠,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建筑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____)等相关国家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混凝土的工程项目。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一)混凝土:由水泥、石料、砂、水和外加剂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二)配合比: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成分的质量比例。
(三)设计配合比:经过计算和试验确定的保证混凝土满足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要求的配合比。
(四)调整配合比:在设计配合比基础上,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调整的配合比。
(五)生产配合比:指根据设计配合比或调整配合比确定的具体施工中所采用的配合比。
第四条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设计单位审核。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能满足施工工艺和要求。
(三)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能够满足工程强度、耐久性等要求。
(四)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考虑原材料的种类、质量、产地等因素。
第二章配合比的确定第五条设计配合比的确定(一)设计配合比应由设计单位根据工程的要求,在施工前进行计算和试验确定。
(二)设计配合比的计算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并经过设计单位的审核。
(三)设计配合比的试验应满足一定的试验要求,并记录试验结果。
(四)设计配合比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强度要求、耐久性要求、施工要求等因素。
第六条调整配合比的确定(一)在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配合比时,施工单位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并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
(二)调整配合比的确定应考虑被调整的因素和调整的原则,具体操作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三)调整配合比的试验应满足一定的试验要求,并记录试验结果。
(四)调整配合比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强度要求、耐久性要求、施工要求等因素。
(五)调整配合比的记录应详细记录配合比调整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信息。
第三章配合比的控制第七条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一)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确保检测合格。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5篇)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3a213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d.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1、砼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2、搅拌站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鉴定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
3、施工生产前,必须提出配合比申请,对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时间,地点,应准确的填写。
4、由现场负责人,领取配合比后,要建立台帐,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根据配合比的各中原材料的重量输入,并认真复核准确计量,砼的坍落度有试验人员调整,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可连续生产。
5、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试验人员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
6、严格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外加剂必须按批量送检,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7、搅拌站拌和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矿物掺和料为±____%;外加剂为±____%;粗细骨料为±____%;拌和用水为±____%8、原材料向搅拌机投料顺序应为: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料,水,粗骨料,外加剂。
按规定时间进行搅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制度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包括水灰比、水胶比、骨料的搭配及掺合料的使用等。
2. 材料管理:对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矿粉等材料的质量检验、存储条件的控制和跟踪记录等。
3. 生产过程控制: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各项参数,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得到准确执行。
包括水泥投料量、水分控制、骨料搅拌时间、搅拌强度等。
4. 质量检验:对生产的混凝土进行常规的质量检验,包括强度、收缩、抗渗性能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还应进行抽检和样品保存,以便进行后续的质量评定和追溯。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db8a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9.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稳定性,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控制规定。
本文将从配合比的制定、调整与管理的要点、配合比试验及结果分析、配合比的控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内容。
一、配合比的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是指根据工程要求,通过试验、计算和经验等方法,确定适宜的水泥用量、骨料用量、矿粉用量和掺合料用量的比例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制定配合比应考虑以下因素:1. 工程要求: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级及抗渗性要求等。
2. 施工条件:考虑施工工艺、施工期限、温度、湿度等因素,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材料品质: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实际情况,确定水泥、骨料、矿粉、掺合料的选用和使用量。
4. 施工工艺:考虑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制定配合比中材料用量的控制范围。
举例:例如,在某个混凝土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C30的混凝土等级,要求达到抗渗等级为P20。
施工条件为夏季高温,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裂性和防止过早脱模。
根据已有经验和试验结果,在水泥使用量、骨料配合比、矿粉掺量和掺合料使用比例上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终得到了适合该工程施工的配合比。
二、配合比的调整与管理要点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管理,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稳定。
以下是配合比调整与管理的要点:1. 配合比调整:在初次制定配合比之后,根据实际试验结果和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发展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微调和优化,以适应工程实际需求。
2. 配合比管理:建立配合比调整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配合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包括材料的验收与管理、配合比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配合比的修订与审查等。
3. 配合比调整记录与每次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时,要及时记录原配合比和调整后的结果,并编写调整报告,留存备查。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与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e0ac7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e.png)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与控制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的材料,其配合比的合理优化和严密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基本构成、配合比优化的目标、优化的方法、控制的重要性、实施的过程、参数的选择、技术的应用以及配合比的未来发展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混凝土的基本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粉状材料和掺合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工石材料。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骨料与胶凝材料一同形成了混凝土的骨架结构。
二、配合比优化的目标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的目标是在满足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等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材料的可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增加施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三、优化的方法配合比优化的方法包括实验室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
实验室试验可以通过调整水灰比、骨料粒径和掺合料种类等参数,来得到不同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数据。
理论计算则可以通过建立混凝土力学性能模型,预测不同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
四、控制的重要性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可以避免混凝土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控制骨料粒径和掺合料种类等参数,可以调整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和稳定性。
五、实施的过程配合比的实施过程包括设计、试配、试验、评价和调整等步骤。
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初步的配合比方案。
试配阶段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理论计算,得到不同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数据。
试验阶段对不同配合比下的混凝土进行性能测试,评价其满足工程要求的程度。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六、参数的选择在配合比优化中,水灰比、骨料粒径和掺合料种类等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
水灰比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而定,过高的水灰比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过低的水灰比则会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骨料粒径的选择应考虑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骨架的强度,掺合料种类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的特殊要求来定。
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和质量控制方法
![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和质量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669b4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1.png)
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和质量控制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性能和质量与混合料的配合比和质量控制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本文将从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和质量控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1. 概述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是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选取适宜的水泥、骨料、砂、水和掺合料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混合料。
其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 配合比的分类按照混合料中水泥用量的不同,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可以分为常规配合比和高性能配合比两种。
(1)常规配合比常规配合比是指混合料中水泥的用量在250kg/m³以下的配合比,适用于一般性建筑工程。
(2)高性能配合比高性能配合比是指混合料中水泥的用量在250kg/m³以上的配合比,适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隧道、水利水电等工程。
3. 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的确定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进行综合考虑。
确定配合比的步骤如下:(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等级;(2)选用适宜的骨料、砂、水泥和掺合料;(3)根据选用的原材料性能,按照一定比例计算配合比;(4)进行试配,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4. 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1)符合工程设计要求;(2)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指标符合规定;(3)原材料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良好的产品;(4)混合料的制备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方法1. 概述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指在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对原材料和混合料进行检测和监控,保证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的一系列措施。
2. 质量控制方法的内容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包括水泥、骨料、砂、水和掺合料等;(2)混合料的制备过程控制,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顺序、搅拌速度等;(3)混合料的检测和监控,包括混合料的坍落度、强度、抗渗性、流动性等。
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和调整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和调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55ca3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b.png)
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和调整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材料,其配合比的控制和调整对于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和调整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配合比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水和其他掺合料的比例关系。
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正确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配合比的控制方法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工作性能等。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确定水灰比、砂石比、掺合料掺量等参数。
2. 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砂、石和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特别是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与设计要求一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会受到影响。
在控制水灰比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平衡。
4. 控制砂石比砂石比是指砂与石的质量之比。
砂石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一般来说,砂石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会受到影响。
在控制砂石比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综合考虑,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平衡。
三、配合比的调整方法1.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在混凝土施工前,可以进行小试块试验或大试块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来调整配合比。
试验结果可以反映出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2. 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例如,在高温季节或干燥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或减少水灰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3篇)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e4655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3.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保证工程质量稳定可靠。
所有参与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二、质量控制要求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水泥,并进行质量检测。
(2)骨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骨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3)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水,并进行水质检测。
(4)外加剂:使用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外加剂。
2. 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和调整(1)配合比的制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的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有需要调整配合比,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估与批准。
3. 施工工艺控制(1)搅拌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的搅拌设备。
(2)搅拌过程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运输和浇筑: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4)养护措施: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质量检测及监控(1)取样与试验: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取样和试验,并做详细的记录。
(2)检测项目:质量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含水率等指标。
(3)检测频率:检测频率应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和工程的特点进行确定。
5. 质量记录管理(1)混凝土试验记录: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施工过程等进行详细记录。
(2)质量问题记录: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质量管理责任分工1.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所有施工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工艺和养护方案等,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技术指导。
3. 施工班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并负责质量的把关。
4. 质检员:负责对混凝土原材料、搅拌过程、浇筑过程等进行质量检测和记录。
搅拌站配合比管理制度
![搅拌站配合比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3f81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4.png)
搅拌站配合比管理制度一、前言搅拌站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配合比管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保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搅拌站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配合比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配合比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品质。
二、配合比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搅拌站管理的重要环节。
搅拌站应该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合理选用原材料,制定配合比方案。
2. 配合比试验搅拌站应对每个配合比方案进行试验,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精准度和可行性,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3. 配合比调整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配合比有偏差,需要及时调整,确保生产出的混凝土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要进行完整的配合比调整记录,作为质量跟踪和管理的依据。
4. 配合比执行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配合比方案,保证原材料投料的准确性和比例的精准度,避免出现浪费或者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5. 配合比检测对于生产出的混凝土要进行配合比检测,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要对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处理,避免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6. 配比管理记录搅拌站应完整记录每一次配合比试验和调整过程,建立完善的记录档案。
这些信息将为今后的质量分析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三、配合比管理制度的实施1. 配合比设计搅拌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原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性能特点,确保配合比设计合理可行,可靠性高。
2. 配合比试验搅拌站应每次新设计配合比时,尽量进行试验,确保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3. 配合比调整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配合比有偏差,搅拌站应及时调整,并且对调整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在调整后,需要再次进行配合比试验,确保调整后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4. 配合比执行在生产过程中,搅拌站必须严格执行配合比方案,保证原材料投料的准确性和比例的精准度。
同时要进行监测和记录,为今后的质量分析提供依据。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范文(4篇)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54893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b.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引言本章节介绍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目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依据相关国家和地方规范执行。
同时,该制度还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和有效的管理体系,以提高施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2 背景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施工中。
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混凝土的配合比。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的配合比往往存在着不合理或不科学的情况,导致工程质量差、耐久性差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建立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本章节详细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配合比的确定、调整和审批等方面的规定。
2.1 配合比的确定2.1.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规范,由设计单位负责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设计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水泥的种类、砂石的颗粒大小和骨料的配合比等因素,确保配合比满足工程的需求。
2.1.2 试验阶段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材料比例和配合比。
试验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由资质合格的试验单位进行。
试验结果应详细记录并报送给设计单位进行审核和审批。
2.2 配合比的调整和审批2.2.1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施工单位应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适应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任何有关配合比的调整都应有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并在施工日志中详细记录。
2.2.2 审批阶段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后,应及时将调整后的配合比报送给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进行审批。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本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84be4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6.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混凝土生产过程,确保混凝土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混凝土生产的单位。
第三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强度等技术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四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部门是负责混凝土生产的单位。
第六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采购与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成品质量检验与验收、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第七条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
第八条混凝土配合比应综合考虑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强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九条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条混凝土配合比的执行应由负责混凝土生产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
第三章原材料采购与管理第十一条原材料采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
第十二条原材料进厂前应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十三条原材料应进行合理的储存和保管,防止发生污染、受潮等情况。
第十四条原材料使用时应按照配合比和施工计划进行计量和调配,严禁错用或过量使用。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五条生产过程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合理调配,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第十七条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搅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第十八条生产过程中应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第五章成品质量检验与验收第十九条成品混凝土应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二十条成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b836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2.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制度是指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
1. 制定配合比设计规范: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包括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强度等级、变形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2. 基础材料管理:管理混凝土配合比中所使用的基础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等。
要求按照规范对基础材料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配合比试验和调整: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确定其工作性能和强度指标,及时调整配合比中各材料的比例,以达到设计要求。
4. 生产过程控制:对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包括原材料配送、搅拌、浇筑等环节。
要求按照配合比、工艺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一致性。
5. 检验与验收:对生产出的混凝土进行检验和验收,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变形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及时处理或重新生产。
6. 记录与档案管理: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结果、生产过程记录、质量检验结果等进行记录和管理,形成配合比管理的档案。
通过以上的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程混凝土管理制度
![工程混凝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cd40a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a.png)
工程混凝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混凝土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工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涵盖混凝土的配制、浇筑、养护等全过程。
三、管理要求1. 混凝土的配制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比例配合,并有资质的生产单位负责生产。
2.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养护等操作须符合相关规范,禁止在操作中造成混凝土质量的降低。
3.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保证浇筑质量,避免裂缝、孔洞等缺陷,保障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4. 混凝土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做好防尘、防水等各项措施,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5. 混凝土强度检测应及时准确,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6. 废弃混凝土及时清理,妥善处理,做好混凝土的废弃物管理工作。
四、管理流程1. 混凝土配制管理流程(1)按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由有资质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
(2)在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避免误差,确保比例准确。
(4)配制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流动性等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2. 混凝土浇筑管理流程(1)施工现场应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2)混凝土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规范,及时清理车辆,避免污染混凝土。
(3)浇筑过程中,建立人员配合机械的制度,确保浇筑效果。
(4)浇筑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3. 混凝土强度检测管理流程(1)混凝土强度检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检测结果如有差异,应及时处理,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
(3)检测报告需妥善保存,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依据。
五、管理责任1. 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工程混凝土管理工作,确保整个管理流程顺利进行。
2.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保障工程混凝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情况,应按规定进行处罚,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六、管理效果评估1. 定期对工程混凝土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提出改进意见。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be1a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4.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1. 简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配合比的概念入手,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包括标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等内容。
2. 混凝土配合比的概念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的用量比例。
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将决定混凝土的性能和用途。
配合比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合理的计算和调整。
3. 混凝土配合比的标准规范在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中,必须遵循国家标准规范或者相关行业标准。
配合比中各组分的比例、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要求等都应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依据标准规范,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4.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的。
设计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以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
5.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原材料品质、环境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和管理。
监测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及时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6. 混凝土配合比的检验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定期进行检验,以验证设计配合比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7. 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与解决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质量问题等情况。
需要及时解决,调整配合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8. 结论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
只有严格遵循标准规范、科学设计配合比、合理调整和管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搅拌站)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搅拌站)](https://img.taocdn.com/s3/m/544ab509cc7931b765ce154e.png)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管理制度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各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性能要求和用途,按照JGJ/T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进行计算,并经试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进行调整后确定生产用基准配合比。
二、配合比设计和应用除应符合JGJ/T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外,还应符合与混凝土性能要求及应用有关的,现行有效的,其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的规定。
三、根据本公司常用材料设计试配,确定出普通混凝土的系列配合比备用。
系列配合比每年验证复核不得少于两次,均需有原材料试验、试配计算书、经验资料,同时结合快速测定水泥强度,以及有效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历史检测数据,对配合比进行确定。
四、混凝土生产用配合比的更换、调整前提和原则:1、根据气候/环境或季节变化进行变更或调整:①环境气温连续五天日平均温度在5℃以上,开始应用常温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②环境气温连续五天日平均温度低于5℃,开始应用冬季施工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根据环境气温实际变化情况更换适用于-10℃、-15℃或-20℃的环境温度的防冻型外加剂并实时对配合比进行微调)2、当原材料品质出现较大波动时(在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要求范围内),应根据品质变化情况,经试拌检验后进行调整。
具体如下:①水泥抗压强度、标稠用水量、粉煤灰需水量比、活性、烧失量、以及外加剂减水率变化等因素导致的预计混凝土强度等性能出现变化的或导致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调整胶凝材料用量或掺合料的取代率。
②砂、石的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出现较大波动应及时调整砂率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③因砂石含泥量、泥块含量出现较大波动,应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用量、等以保证混凝土质量;④因外加剂减水、坍落度损失控制、以及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调整混凝土流动性或凝结时间的,调整外加剂掺量。
2023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2023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39ca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a.png)
2023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它涉及到混凝土制作的质量和性能,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合理的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以下是2024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稳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达到设计要求,并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组成混凝土配合比由水、水泥、砂、骨料和添加剂等组成,各组成部分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1. 水:水的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水的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 水泥:水泥的种类、品牌和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3. 砂:砂的种类、粒径分布和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砂的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4. 骨料:骨料的种类、粒径分布和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骨料的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5. 添加剂:添加剂的种类、用量和掺加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添加剂的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三、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的基本原则1. 合理配合: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合理配置,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
2. 稳定性:混凝土配合比的稳定性应得到保证,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导致混凝土的性能发生突变。
3. 统一性:相同设计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采用相同的配合比,并且在同一工程中保持统一。
4. 实用性: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施工过程中易于操作和调整,并能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流程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管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 配合比试验:根据设计要求和控制标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定具体的材料用量和配制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与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9638b8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8.png)
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使用寿命,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的生产水平,必须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管理及混凝土原材料变化后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能得到及时调整,下面就此方面进行阐述。
水泥是混凝土工程中常用胶凝材料,水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
所以对水泥厂家品牌的选择及储存保管,质量检测控制尤为重要。
水泥运至工地应有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品质检验报告。
不同品种水泥,不同强度等级,出厂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堆放,不得混装。
水泥仓库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时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混凝土,堆放高度不超过混凝土15袋。
散装水泥1个月应清罐一次,新入罐水泥温度不宜高于混凝土60℃。
水泥使用应采用先到先用原则。
由于水泥会吸收空气中水分,产生结块,使强度降低,一般水泥每天强度损失约为0.2%混凝土~0.3%混凝土,因此对储存时间过长的水泥必须经过强度检验重新确定标号,方可使用。
水泥进厂后检验项目包括: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需水量,细度。
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不合格严禁使用。
在水泥抽捡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一批水泥强度虽然达标但波动较大,需水量也有变化,那么施工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应根据经验公式:f cu=Af ce(C/W-B),在保证配置强度不变情况下调整水灰比,然后在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用水量不变情况以增加或减少水泥用量,最后调整混凝土中其它料材用量及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如果水泥需水量变化使混凝土坍落度增加或减小时,在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灰比不变情况下,一般每增加或减小10mm坍落度,每1方混凝土需增加或减小用水量2.5/m3或1.5%~2.5%的水泥浆体积。
粗细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其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全体3/4以上,主要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粗细骨料应坚实、清洁、不含杂质级配良好,细骨料(砂)表观密度应不小于 2.5g/cm3,粗骨料不小于2.6g/cm3,在对其进行检验时有害杂质的含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bf4d4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7.png)
混凝土搭配比掌控和管理制度1.背景和目的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料子之一,其搭配比的掌控和管理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别紧要。
为了规范企业的混凝土搭配比掌控和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进度,订立本制度。
2.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混凝土施工项目,包含新建、改建、维护和修理等各类建筑工程。
3.术语定义•混凝土搭配比:指混凝土中各构成部分(水泥、砂、骨料、水等)的搭配比例。
•试验室:指企业内配备的混凝土质量试验室,负责混凝土搭配比的试验及检验工作。
4.搭配比编制和审核1.混凝土搭配比由企业技术部门或委托的专业机构编制。
编制搭配比时应考虑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子质量、强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
2.编制完成后,搭配比由技术部门提交给法务部门进行审核。
法务部门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向技术部门供应书面看法。
3.技术部门接收法务部门的看法后,对搭配比进行修改和完满,并将修改后的搭配比重新提交给法务部门审核。
4.当搭配比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标准要求时,由法务部门签发搭配比审核通过的文件。
5.混凝土搭配比的使用和调整1.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必需向技术部门提出搭配比使用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样品给试验室进行检验。
2.试验室应在接收样品后的24小时内完成混凝土搭配比的试验。
如试验结果符合搭配比要求,试验室将出具检验报告。
3.施工单位依据检验报告,依照搭配比的要求组织施工,并确保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的参数和质量。
注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法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的书面许可,不得擅自调整搭配比和施工参数。
4.如施工中需要对搭配比进行调整,施工单位应提前向技术部门申请,并提交相关的试验数据。
技术部门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并供应书面看法。
5.技术部门依据试验数据和施工实际情况,决议是否同意调整搭配比。
如同意调整,技术部门应将调整后的搭配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抄送给法务部门备案。
6.搭配比的记录和保管1.技术部门负责混凝土搭配比档案的管理和保管。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6236ded4d8d15abe234eba.png)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和站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鉴定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
施工生产前,必须提出配合比申请,对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时间,地点,应准确的填写。
现场负责人领取配合比后建立台帐,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根据配合比的各种原材料的重量输入,并认真复核准确计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有试验人员调整,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可连续生产。
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试验人员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
严格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外加剂必须按批量送检,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混凝土拌和站拌和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矿物掺和料为士1%;外加剂为士1%;粗细骨料为士2%;拌和用水为士1%原材料向搅拌机投料顺序应为: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料,水,粗骨料,外加剂。
按规定时间进行搅拌。
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应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会同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方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并按规定作好记录•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作出具体规定:施工控制试件应进行同条件养护,抽检试件应在现场同条件养护脱模后再转入标准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标准试件成型后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料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初步选定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和料. 骨料•外加剂•拌和水的品种以及水胶比.胶凝材料总用量.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的掺量.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计算单方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组分用量,并核算单方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重新选择原材料或重新调整计算的配合比,直至满足要求.试拌•调配符合要求(塌落度•含气量•泌水率)的混凝土配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严格测定搅拌混凝土前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分钟•也不宜超过3分钟.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混凝土施工前检验:复查原材料的性能是否满足技术条件相关要求;复检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核查混凝土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试验结果.施工过程检验:应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进行日常检验,并对用于施工过程控制或质量检验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抽检试件,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施工后检验: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测定结果应满足技术条件的规定.。
《配合比管理制度》
![《配合比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a874c28770bf78a64295473.png)
《配合比管理制度》1、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应按要求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复检,然后采用合格的原材料同时配制多种配合比作为拟试验配合比,并对拟试验配合比混凝土的总碱量和cl-含量进行计算,考察二者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重新调整原材料或配合比参数。
2、水泥供应商应向用户提供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材种类和数量,施工单位应对水泥供应商提供的上述资料进行确认。
只有当各种原材料的品质满足相应要求时才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3、混凝土施工前,应按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和料、专用复合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检查。
4、拌和站原材料要分类堆放,做好标识,表明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检验情况等。
5、水泥、外加剂、外掺料等材料要妥善保管,作好防潮、防雨;按进场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储存,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果已超过规范规定的有效期,使用前必须经过重新试验,按试验结果判定是否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或报废处理。
6、严格计量工作。
拌和站自动计量系统必须经过计量检定部门的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7、配料通知单经试验室主任或技术主管审核签字后报监理审核批准配合比必须经监理机构验证并书面批复后,方可依据批复的配合比施工,没有批复的配合比严禁使用,没有监理批准的配料通知单,搅拌站不得开盘施工。
8、在开盘前,试验人员要进行砂、石含水量试验,认真换算施工配合比,填写施工配料单,下发给工地技术负责人,并作好标识;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9、由试验人员负责砂、石材料含水量的检验,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的检验以及夏季施工原材料的温度及拌和物温度的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施工配合比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10、由试验人员输入配合比后,严格按照配合比配料单生产混凝土,严禁个人私自更改配合比用量。
11、浇筑时,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力学及耐久性能指标监理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砼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2、搅拌站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鉴定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
3、施工生产前,必须提出配合比申请,对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时间,地点,应准确的填写。
4、由现场负责人,领取配合比后,要建立台帐,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根据配合比的各中原材料的重量输入,并认真复核准确计量,砼的坍落度有试验人员调整,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可连续生产。
5、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试验人员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
6、严格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外加剂必须按批量送检,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7、搅拌站拌和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矿物掺和料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和用水为±1%
8、原材料向搅拌机投料顺序应为: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料,水,粗骨料,外加剂。
按规定时间进行搅拌
一、生产管理
1、工区工程部根据施工情况,提前4小时以上时间出具含砼等级、数量、使用时间及使用部位的供砼申请单给试验室,试验室在接到工程部提供的供砼申请单后,提前3小时以上时间出据砼施工配合比。
2、拌和站调度在接到技术及试验的供砼申请单后,1小时内下达混凝土施工任务单,连同施工配合比一并交给值班的搅拌站操作员。
3、搅拌站操作员根据施工任务单通知罐车及装载机在30分钟内到位,并在30分钟内调试好搅拌站,保证正常按时拌合。
4、材料准备:砂、石子、水泥、外加剂要保证有一定的库存量。
搅拌站调度要随时掌握工地施工进展情况,以及全天混凝土生产情况,根据材料库存量情况随时与物资部保持联系。
材料不足应提前一至三天告诉物资部进料、以保证施工用砼。
5、搅拌站操作员根据施工任务单生产合格的混凝土。
二、混凝土运输管理
1、每台混凝土输送车在运砼出站时,实验室的实验员都要进行混凝土质量检验,质检合格并做完试件,搅拌站操作员打印混凝土运送签认单,一式三份(搅拌站、输送车、工区现场各存一张),一车一单,分别由搅拌站操作员、混凝土输送车司机、施工现场的领工员签字。
2、混凝土运达施工现场由领工员对每车砼进行签收。
施工现场用砼的尾数要提前反馈给搅拌站,防止砼浪费,出现砼量浪费将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责任。
3、混凝土输送车在运输过程中如因某种原因出现30分钟及以上停行时,司机应立即告知拌和站调度道明原因,由调度及时联络工区施工现场应对处理,并能及时安排人员、车辆救援。
4、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5、若采用搅拌罐车运输混凝土,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
三、调度管理
1、拌和站的生产运转需要调度下达的施工任务单才能生产混凝土。
2、生产任务单上由调度填写车辆使用计划,所列车辆在搅拌站操作员通知后必须迅速到位。
3、混凝土运输车司机所持的混凝土运送签认单在工区现场领工员签认后交给调度,用于统计方量进度和验工计价。
4、所有值班司机、操作员、修理工、电工、卫生员、炊事员都需坚守岗位,做到令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