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讲 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犬儒学派与庄子比较
不同旳“自然”
超脱旳生存智慧
动物旳生活方式
伊壁鸠鲁
(BC341-BC270)
卢克来修《物性论》
《德谟克利特旳自 然哲学和伊壁鸠鲁 旳自然哲学旳差别 》
伊壁鸠鲁学派
●追求快乐自足 ●逃避公共生活 ●社会契约学说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be free of fear lying upon a pallet, than to have a golden couch and a rich table and be full of trouble.
快乐
斯多葛学派
芝诺(BC336—BC264 )
斯多葛派分期
自然法
• 宇宙内在旳规律:“逻各斯”、“命运” • 拟人化称呼:“理性” • 以泛神论旳方式称呼:“神”、“宙斯”
“自然法是神圣旳,拥有命令人正确行动和 禁止人错误行动旳力量”。 ——芝诺
宿命论
• “乐意旳人,命运领着 走,不乐意旳人,命运 拖着走。”
• 周伟驰:《 奥古斯丁旳基督教思想》,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
• 李瑞萍:《奥古斯丁图传》,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23年。
思索题
1.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旳总体特征。 2.希腊化时期旳三大思想派别及代表人物。 3.斯多葛派 4.西塞罗 5. 国家是人民旳事业 6.简述基督教旳政治价值观。 7.简述波利比阿和西塞罗旳主要政治思想。 8.简述奥古斯丁旳主要政治思想。
双城论
• “两种爱发明了两座城,由只爱自 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旳爱, 造成 了地上之城,由爱上帝发展到连自 己也轻蔑旳爱, 造成了上帝之 城。”
• 国家是“一种由所爱旳事物一致而 联合起来旳理性动物旳共同体。”
罗马帝国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悠久,深受传统的影响,曾经统治了大片的欧洲地区。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是由皇帝、贵族、百姓三等公民组成的共和政体。
皇帝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有绝对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可以任命官员,可以为国家定下政策,可以处理国家事务,可以当选军事指挥官和审判官,可以给予军队外交授权,甚至可以授予封地。
贵族分为三等:贵族、士绅和自由民。
贵族家族可以享受很多特权,包括经济特权、政治特权和军事特权,而士绅和自由民则没有这些特权。
百姓是罗马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基础,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百姓有权参加政治活动,可以投票选出代表参加立法会议和竞选职位。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最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制度,一个有效的政治机构,它为整个欧洲地区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古代罗马的政治权力与斗争
古代罗马的政治权力与斗争古代罗马是一个政治权力与斗争纷争不断的社会。
在这个拥有庞大帝国的国家中,政治权力的争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从共和时期到帝国时期,罗马政治的演变和权力的斗争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荣耀与血腥的历史。
在共和时期,罗马政治的核心是参议院。
参议院由贵族阶层组成,他们是政治权力的主要掌握者。
在罗马的早期,贵族们通过参议院来制定法律、决策重要事务。
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城邦的并入,平民阶层逐渐壮大起来,他们要求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力。
这导致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权力斗争。
平民阶层的代表是民众大会,他们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来参与政治决策。
平民阶层的崛起使得政治权力逐渐从贵族阶层转移到了平民阶层。
这种权力转移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例如格拉古斯兄弟和提比略兄弟的斗争。
这些斗争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争斗,更是代表了贵族与平民、权力与利益之间的矛盾。
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权力的集中,共和政体逐渐疲弱。
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成为了第一位罗马皇帝,帝国时期的政治权力也开始转向皇帝。
罗马帝国的政治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参议院则逐渐沦为傀儡机构。
在帝国时期,权力斗争的焦点转移到了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关系。
军队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关键因素,他们通过支持或推翻皇帝来争夺权力。
一系列皇帝的谋杀和篡位事件发生,例如尤利乌斯·凯撒的被杀和尼禄的自杀,这些事件都是权力斗争的产物。
然而,即使在帝国时期,政治权力的斗争仍然存在。
皇帝需要通过控制军队、贵族和官僚机构来巩固自己的权威。
同时,贵族阶层和官僚机构也会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来争夺更多的权力和特权。
这种权力斗争使得罗马帝国政治的运作充满了阴谋、背叛和谋杀。
古代罗马的政治权力与斗争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从共和时期的贵族与平民之争到帝国时期的皇帝与军队之争,权力的斗争贯穿了整个罗马历史。
这种权力斗争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争斗,更是代表了不同阶层、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
西方政治思想史03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61页PPT
END
西方政治思想史03希腊化与 古罗马政治思想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古罗马政治思想
古罗马政治思想---西塞罗一.古罗马具体的分期西罗马帝国灭亡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476年1453年------------------------------------------------------------------------------------------------------------ 前500年前27年395年分裂东罗马帝国灭亡二.古罗马的思想家斯多葛学派的政治思想著名的代表人物,如塞涅卡等,主要提出了自然法思想、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人平等思想。
斯多哥学派主张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而生活。
他们宣传宗教信仰,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罗马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五世纪西塞罗(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在哲学上是折衷主义的代表)卢克莱修(约前99-约前55,古罗马诗人、唯物主义哲学家)安德罗尼柯(约前一世纪,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因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而著称)埃奈西德穆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怀疑论者,皮浪的思想继承者)斐洛(约前30-约后45,古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塞涅卡(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爱比克泰德(约66-?,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琉善(约125-约192,一译卢奇安,古希腊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皇帝[161-180],新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约二世纪中叶,古罗马哲学家,怀疑论者)德尔图良(150-160年之间-约222,基督教教父之一)奥利金(约185-约254,基督教神学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第欧根尼·拉尔修(约200-约250,古希腊哲学史料《名哲言行录》的编纂者)普罗提诺(约204-约270,古罗马时期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的最重要代表)波菲利(233或234-约305,古罗马时期生于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门徒)三.西塞罗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习很快并且很快成为罗马关注的焦点。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二战后,西方各国掌权者基本老师新自由主义流派。他们加强了政府干预推动了经济发展,
开始了福利国家建设,确实达到了一定的繁荣和进步。然而,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
初时, 欧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受到严重危机。 这时,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 美国的里根则
明确地以新古典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作为执政纳执掌了政权。后来又经过调整, 到美国
“人类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说,人按本性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如此,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2、他提出,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结果在与家庭与 村社的比较中,城邦的本质显现出来。
3、他论述了城邦的本质和性质。他把城邦比成有机的政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邦是 “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 ”。
是一个有机共同体, 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 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 个人离开了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 这种整体主义, 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
关系上, 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 个人是第二位的, 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
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 评价:总之,西塞罗的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他开始以一种平等的、 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重点掌握:奥古斯丁的生平及历史地位(教父学的最高权威) 一、神学思想
1、他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 2、他宣扬人的 “原罪 ”和“恩典 ”理论,并把这套理论应用于现实,把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社会
”。他
4、他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 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04 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1
II. 但是每个希腊化城市对希腊文化采取了不同的态 度。希腊裔统治者和地方上层人物,特别是青年 一代往往喜好希腊文化。其他的古老民族,特别 是其下层民众,仍然沿袭原有的社会结构、生活 方式、风俗习惯、语言和宗教。这个时期的思想 家也有类似特点。他们一方面接受希腊文化,另 一方面也秉持传统,对外来文化有所抗拒。
但同时也要看到,资产阶级思想家所谓的 “人”是抽象的、孤立的人,他们把“人性”说 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他们所谓的 “人权”首先是资产阶级利用私有财产权获取最 大利润的权利;他们所鼓吹的宪政民主和三权分 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政治民主和权力制衡;他 们所谓的“国家”归根结底是维护资产阶级对无 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三讲 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1)
概述
I. 希腊化时期,城邦制度瓦解,世界性帝国出现, 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彼此交流。
II. 斯多葛派阐述了个人主义伦理、自然法学说和世 界国家思想,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自然法传统。
III. 罗马时期,波利比阿提出了混合政体思想,西塞 罗论证了共和国概念,成文化也在向希腊地区渗透。 特别是在罗马人征服希腊世界之后,希腊文化外向拓 展的势头衰减,东方文化特有的非理性主义、神秘主 义和宗教信仰向西部蔓延。犹太民族特有的希伯来文 化,包含着对上帝的崇拜、摩西戒律、守安息日、专 职的祭司阶层等内容,对其他民族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像希腊世界的斯巴达人,就感到在心灵上与犹太人息 息相通,感到希伯来文化中那种严格而刻板的律法与 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呼应。在上述文化与信仰变迁潮 流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马其顿 王国和罗马国家。
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分析
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分析罗马帝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治理最为成功的大帝国之一。
其政治和经济制度不仅为当时的欧洲国家所效仿,也为今天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文将从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共和制和帝制两个阶段。
共和制时期,罗马是相对固定的共和国,其渐进的制度特质是?一之权力制分合制。
“一之权力制”是指共和制时期,罗马共和国最高的权力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行政、立法和司法。
这个制度确保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保证了政府行使权力不会局限在一种社会阶级或一个人的手中。
同时,“分合制”体现在罗马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和权力协调的构成。
共和制下,独立的政治机构之间的制度关系称作“制度平衡”(sistema dell'equilibrio),即谁都不能趋向独裁统治。
帝制时期,罗马是一个由皇帝手中掌握权利的帝国,但从政治制度上仍保持相对的稳定和持续性。
这种权力掌握方式源于“尊崇法律”的拉丁传统,即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必须依赖于社会正义和法律的规范性原则。
因此,罗马皇帝成为一个掌握了很多权威和形式的东西的赤裸裸的人。
这种权力不是从皇帝所支配的个人而来,而是来自整个政治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合法性。
二、经济体系罗马经济体系在两个阶段的演变中也有显著的变化。
罗马共和时期的经济相对简单、自然,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
那时,罗马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以耕地为基础的典型的自然经济体系。
而随着罗马城市的发展,公共工程和贸易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兴起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发展成相对完整的统一市场经济。
秦汉之间,随着货币的流通使得贸易更便捷,商人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其次,公共工程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逸,城市人口也随之大幅增长。
罗马帝国的经济制度核心体现为军队和税收。
罗马的城市化进程也加速了帝国的经济发展。
罗马帝国的城市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古罗马思想
古罗马教育思想在罗马教育制度发展的同时,罗马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了罗马教育思想所取得的教育成果。
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基督教教育的观点。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西赛罗(Cicero,前106—前43)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等著作中。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
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Quintinlianus,35-100或40-114),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
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
它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古罗马的政治思想希腊人发达的文化对古罗马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罗马人是一个实用的民族,他们在许多方面对希腊文化采取了类似于鲁迅所谓的拿来主义的态度;罗马人的政治视野要远比希腊人宽广。
就文化的影响来说,希腊文化的影响最大,以希腊移民城邦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特别是葡萄、橄榄的种植管理和手工业技术方面直接影响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罗马人一直都在模仿希腊。
其次,迦太基人的奴隶制农场、造船术航海术等也有不小的影响。
一、波利比阿(208—126B.C.)的政治思想波利比阿是希腊麦加罗城邦人,生活在罗马帝国的扩张期,他亲眼看到罗马在53年间不断扩张,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见到罗马帝国征服过程。
波利比阿认为,“一切事务成败的首要原因是国家制度的形式。
”罗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的混合政体。
而希腊政体大多是单一的,单一政体只能体现单一的原则,只满足特殊阶级的利益,因此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实践中注定要退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暴民政体,最后又回到君主政体,循环往复。
古罗马人文思想总结
古罗马人文思想总结古罗马人文思想是古代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体系在西方文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人文思想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价值观,涵盖了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详细阐述古罗马人文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首先,在政治方面,古罗马人强调共和制和人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性。
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民主原则被广泛应用。
《12表法》的颁布标志着古罗马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确保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在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权力的传承逐渐向皇帝集中,但仍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共和制特点。
其次,在法律方面,古罗马人建立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适用的法律体系。
最重要的法律文书是《罗马法大全》,它编纂了古罗马法律的核心原则和条文。
古罗马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普遍性和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罗马公民,也适用于罗马帝国内的其他民族。
这种法律体系的建立为后来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第三,在道德方面,古罗马人强调个人责任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古罗马人注重个人美德的培养,如正直、忠诚、勇气等。
《尚气书》是一本广为流传的古罗马道德指南,它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古罗马人也鼓励努力奋斗和追求卓越,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荣耀和尊严。
第四,在宗教方面,古罗马人尊奉多神教,对各种神灵和英灵表示崇敬和敬意。
神圣的活动和仪式是古罗马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罗马人相信神灵是能掌握人类命运和事物的超自然存在,他们通过祭祀和祷告来获得神灵的庇护和保佑。
古罗马宗教在政治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后来的基督教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在教育方面,古罗马人注重实用主义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罗马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公民的技能和知识,包括语言、文学、历史、法律和军事等领域。
古罗马人认为教育是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综上所述,古罗马人文思想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教育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点。
古罗马的政治与战争战略分析
古罗马的政治与战争战略分析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古代文明之一,它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战略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古罗马的政治和战争战略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罗马帝国。
一、政治制度古罗马政治制度历经数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共和制和帝国制。
在共和制时期,罗马政治体系分为三个机构:元老院、民众会议和执政官。
元老院由老年人组成,是全罗马最高的政治机构。
民众会议是逐渐发展而成的,它由下层公民组成,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
执政官是罗马政府最高贵的职位之一,由两名执政官共同执政,任期为一年。
这三个机构相互制约,有效地维护了罗马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奠定了罗马政治制度的基础。
帝国时期,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国制转变。
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实行独裁统治。
皇帝掌握着一切政治权力,民众的意见和议会的决议对皇帝贡献微乎其微。
这种政治制度有效地结束了罗马的内战,稳定了罗马的政治局势,但也为罗马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二、战争战略古罗马的战争战略具有不俗的战斗经验和战斗能力。
罗马军团以其优秀的统帅、军事战略和士兵的忠诚而著称。
罗马军队在远古时期的战斗中肆虐欧洲,为罗马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在共和制时期,罗马军队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平定了意大利半岛内部的反抗和与卡尔塔琳人的战斗。
而在帝国时期,罗马军队更是扩展到了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成为古代世界强大而无敌的军事力量之一。
罗马的战略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先是吸取敌人的优点,再发挥自己的能力。
为了保证士兵的战斗能力,罗马军队实行了禁欲和训练制度。
这就使得罗马军队的统一性和军事能力在古代世界中呈现独步天下的特色。
三、结语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战争战略是古代文明中一大亮点,具有广泛的影响。
共和制时期的政治制度给安定了罗马社会,使罗马社会得以安稳的发展;而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则不仅使罗马得以长盛不衰,也为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罗马的战争战略则是取长补短,优化自身战斗力的不二之选。
总之,古代罗马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战争战略都堪称杰作,这些历史不应该被遗忘,相当有借鉴的价值,而研究古代文明,最是从政治、文化和战争方面展开。
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
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辉煌的帝国之一,其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现了罗马人的智慧和治理能力。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一、政治体制:共和制与帝制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在其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共和制和帝制。
在共和制时期,罗马城是罗马帝国的核心,政权由选举产生的元老院和执政官共同管理。
元老院是一个由贵族组成的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和管理国内外事务。
执政官是临时担任最高行政职位的两个官员,他们领导军队、处理外交事务和维护内外安全。
这种共和制体制确保了政治权力的相对分散与监督。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罗马帝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渐转向帝制。
帝制下,最高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元老院的权力逐渐减弱。
皇帝是政治和军事的最高统帅,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各类特权。
其下设有各个行省,由地方行政官员来管理,以维持帝国的运转和治理。
二、行政管理:行省制度和城市自治行政管理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省制度和城市自治。
行省制度是罗马帝国的一大特色,以保证广泛的统治范围和相对高效的地方管理。
帝国的领土被分为多个行省,由行省长官来管理。
行省长官是由皇帝任命的高级官员,他们负责行省的行政、法律和军事管理。
行省长官保障了地方事务能够与中央政权相协调和畅通。
除了行省制度外,罗马帝国的城市自治也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马帝国有许多重要的城市,这些城市在行政事务和财政管理方面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城市自治体现了罗马帝国治理的分权原则,使得政权更加灵活,反映了较高的公民自治意识。
三、公共建设与市政管理罗马帝国在公共建设和市政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罗马人以其工程技术和城市规划著称,并建设了众多壮丽宏伟的建筑物,如斗兽场、浴场和剧场等。
这些公共建设不仅体现了罗马人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也满足了人民的日常需求。
市政管理也是罗马帝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种族、文化的融合与世界主义思潮的出现
斯多葛学派
政治学学科地位的变化
学科地位的变化、学科对象的变化、学科重心的变化
波利比乌斯和西塞罗
波利比乌斯 B.C.200—B.C.118年 ——希腊人,用希腊人的理论素养表达罗马人 的政治实践;政体循环论(混合政体理论)
西塞罗
B.C.106—B.C.43年
第二节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一、西塞罗生活的时代:
1、西塞罗生活的时代——共和国的黄昏
西塞罗:B.C.106--B.C.43年 ——什么是共和? 多元并立、差异并存、 分享政治权力以维持国家的治理 ——古罗马的政治架构充分体现了共和精神
古罗马的政治架构:
执政官——最高统治权(最高行政权、统帅军队)
三个互相制衡的支柱:
执政官、元老院和人民大会 Now the elements by which the Roman constitution was controlled were three in number (i.e., monarchy, aristocracy and democracy) ……The results is a union which is strong enough to withstand all emergencies, so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find a better form of constitution than this. Polybius, The Rise of the Roman Empire
裁判官——最高审判长官、治理行省、代理执政官职能 监察官——掌管调查事务、审查元老院名单、监督道德等 保民官——保护平民利益 营造官——负责营造事务,属于执政官的助手 财务官——负责财政事务,属于执政官的助手 独裁官——非常状态下设置 元老院——共和国时期最有权威的机构 人民大会——库里亚大会、百人团大会、部落大会
第二章 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2.5.1 塞涅卡的名言
只要善于利用,生命是长的. 只要善于利用,生命是长的. 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 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 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 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 逐流. 逐流. 要想利用风驰电掣的机会,不仅要做好物质 要想利用风驰电掣的机会, 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在波利比阿的头脑中储存着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成熟而丰富的希腊政治哲学的财富通过他对罗马政治制度的考察分析罗马人的政治制度第一次得到理性阳光的照射罗马人的实践智慧被提升到理论形波利比把这六种政体描述为一个前后相继依次蜕变和更替的过程即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暴民政体它们形成一个闭合的更替圆圈循环不已
2.2.4 分权与制衡理论
波利比阿指出: 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 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 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 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 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 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 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 又是民主政体. 又是民主政体." 罗马人高明之处, 罗马人高明之处,在于使这三种权力既互相 钳制,又互相支持与合作, 钳制,又互相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了相互 间的制约与均衡, 间的制约与均衡,不使任何一种力量过于强 三种因素或力量中, 大.三种因素或力量中,"任何一个都不是 绝对的" 绝对的".
2.5.3 帝王权力论
帝王是人民选举出来代替上帝在人间行使权 力的代表,由他制定法律,安排一切. 力的代表,由他制定法律,安排一切. 人们要无条件地服从帝王. 人们要无条件地服从帝王. 为罗马帝国的独裁统治寻找理论根据. 为罗马帝国的独裁统治寻找理论根据.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议事会和公民大会需要定期讨论、决定的事情更多、也更重要了;它提高了公民的自 尊:帝国范围众多的行政、司法和军事事务成为雅典城邦的事务,需要不断召开公民大会来 讨论、审议。
第二,到公元前460年代,帝国范围内的进贡为实行政治付薪(最初只限于陪审员和议事会 成员)提供了款项,将民主更推向极致。激进民主与帝国主义的这种联系虽然让人不快,却 是事实。 第三,雅典的帝国地位使它有力量向爱琴海地区输出民主。无疑,帝国内部也允许寡头政治 的存在。 第四,帝国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收入使雅典人更加以政治精英自居:公元前451年,公民资 格条例更加严格,现在必须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才能成为它的公民。 第五,贡物的流入,个人致富的可能,缓解了雅典有钱人的怨恨情绪,各阶级都从帝国事业 中得到了物质收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政体的正宗类型有三,而其中最优良的政体就是由最优 良的人们为之治理的政体”。
“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比较完善的政体;所以那些混 合多种政体的思想应该是比较切合于事理” 。 西塞罗(《论共和国 》):
“我认为第四种政府形式最值得推荐——这种形式是由我 在一开始提到的那三种形式的、规定恰当的混合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代政体学说的基本内容
政体分类;政体演变(政体循环);政体比较;理想政体与混合政体
政体分类
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前,古希腊人就已经形成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一般 分类。(希罗多德《历史》中的波斯七贵族关于政体的辩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按照统治者的人数及其所遵循的内在精神和原则将现实中的政体分为 这样4种:荣誉政体(斯巴达政制或克里特政制)、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民主政体)、僭 主政体。
第三讲 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三讲.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1.古罗马的历史古罗马是典型的奴隶公有制社会,经历了五政时期(前8世纪——前510年),共和时期(前510——前27年),帝国时期(前27——476)。
前27年,屋大维在共和制的形式下建立元首制,标志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476年由于奴隶暴动、引省人民的反抗、蛮族的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
五政时期:国王最高权力包括:贵族咨询委员会、民众大会共和时期:两名执政官包括:平民会议、元老院屋大维:元老院授予其“奥古斯都”“大元帅”称号帝国时期:早期(前27——284),后期(284——467),皇帝戴克里将帝国一分为二,公元313年,皇帝君世坦丁与基督教合作(米兰赦令),此后,皇帝的权力被认为从神那里得来的,而非公民授予的。
2.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点:①是希腊化影响的一部分,即罗马人用希腊现成的政治理论。
为各自的政治要求服务。
②古罗马的政治思想始终与政治、军事、立法等实际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斗争中形成表现出来的,因此缺乏独立性与系统性。
③突破了狭隘的整体的城邦概念,从共和国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出发解释国家本质。
“共和国”取代“城邦”成为政治研究的主题3.波利比的政治思想(前201——120)起源:认为罗马政治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一个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①国家理论:描述了各种整体的起源及衰败的历史,把国家的发展看成是在自然本身规律支配下循环往复的过程。
经历了专制主义——君主制——暴君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暴君制——专制主义....他的理论是柏拉图政体循环论与亚里士多德政体分类学说的综合。
②混合政体学说:混合政体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种正常政治形式的因素和优点。
认为罗马的制度不是单纯建筑在某一种政体因素基础上的,而是包含了三种政体要素,各要素平等具有各自的最高权力。
如执政官代表了君主制、元老院代表了贵族制、平民会议代表了民主制。
三者权力相互制约,防止对方无限扩张。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精品文档
三、罗马(luó mǎ)共和精神的衰败与共和国 的覆亡 1、苏拉的恐怖统治 2、凯撒的独裁统治 3、制约和平衡 4、西塞罗——罗马(luó mǎ)共和国之魂
精品文档
四、帝国时代 1、由贵族共和制到帝国专制(zhuānzhì) 2、帝国的灭亡 3、总结
精品文档
关于罗马(luó mǎ)的建城,我们在罗马(luó mǎ)的古典文化这一章已经有所介绍。所 以在此略去不讲。
精品文档
共和政治(zhèngzhì)与共和精神
王政时代最后一个王塔克文的统治于公元 前510年被推翻,罗马共和国开始慢慢建 立。这个时期不断的军事征服和对外扩张 是罗马历史上的一大特征。
长期的征服战争影响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 和精神面貌。政治和军事事务大量增加, 社会(shèhuì)政治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面对这种情况,罗马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 他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以应付新形势 的需要。
精品文档
三、元老院(Senatus)。元老院具有较大的权威。据说, 罗慕洛最初任命100名元老,到王政时代末期,元老增加 到300人,以后直到公元前一世纪苏拉统治时期,元老的 数目一直是300人。元老院成员称为“父亲”,来自氏族 首领,可能由王任命。在氏族内部,产生(chǎnshēng)元 老的家庭逐渐固定下来,这种家庭就称了氏族贵族。元 老院有权批准或否决库里亚大会的决议,批准新王的人 选。在老王死后而新王还未选出的空位期间,由元老院 组成若干十人委员会轮流代行王的职权,或选出摄政王 代行王的职权。从形式上看,元老院只是王的咨询机关 或顾问委员会,其决议没有约束力,但他的成员在氏族 中有着中重要的地位和威信,所以它常能左右政局。
第二章 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代罗马社会状况 与政治思想概述
一、城邦制度向帝国制度的转变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地区的 城邦奴隶制开始走向衰败。公元前 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凭借强大 的军事力量,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 非三洲的大帝国。到公元前1世纪末, 罗马取代亚历山大帝国,成为一个地 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三、西塞罗政治思想的影响
西塞罗在政治思想上独创的东西虽然不 多,但希腊时期的许多思想经过他的继承 和阐发又留传下来,并且对西方政治思想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他的思想打破了城邦政治学说的狭隘眼 界,从世界不分民族的角度来看待理性和 法律,并主张不分民族的完全平等(至少 在法律面前),这是十分可贵的。
二、政治思想的变化
第一,个人主义取代了整体国家观。 第二,世界主义取代了城邦观念。 第三,以探索人生目的的思想代替了
如何过好城邦政治生活的思想。希腊 学术研究的重心由政治学转到了伦理 学。
第二节 伊壁鸠鲁与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一、伊壁鸠鲁的政治思想 (一)伊壁鸠鲁的生平与著作
二、斯多葛学派的政治思想
(一)斯多葛学派概况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芝诺。该学派特别关 注伦理哲学和处世哲学问题,主要探讨了 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准则等问题。 该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崇尚自然 。 无论是从时间上、地域上,还是从思想 内容上,该学派都充当了希腊政治思想与 罗马政治思想之间的桥梁。
(三)对伊壁鸠鲁政治思想的评价
他的平等观念和契约论,直接影响了罗 马的法学政治思想。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并没有导致纵欲主 义,相反,却导致了一种功利主义的道德主 义立场。 伊壁鸠鲁的哲学为世人提出的生存策略 主要是置身于政治之外,不必为社会担负基 本的道德责任。与强迫人服从的政令相比, 他推崇灵魂的无纷扰。
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共32页
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
1.古罗马的历史
古罗马是典型的奴隶公有制社会,经历了五政时期(前8世纪——前510年),共和时期(前510——前27年),帝国时期(前27——476)。
前27年,屋大维在共和制的形式下建立元首制,标志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476年由于奴隶暴动、引省人民的反抗、蛮族的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
五政时期:国王最高权力包括:贵族咨询委员会、民众大会
共和时期:两名执政官包括:平民会议、元老院
屋大维:元老院授予其“奥古斯都”“大元帅”称号
帝国时期:早期(前27——284),后期(284——467),皇帝戴克里将帝国一分为二,公元313年,皇帝君世坦丁与基督教合作(米兰赦令),此后,皇帝的权力被认为从神那里得来的,而非公民授予的。
2.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点:
①是希腊化影响的一部分,即罗马人用希腊现成的政治理论。
为各自的政治要求服务。
②古罗马的政治思想始终与政治、军事、立法等实际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斗争中形成表现出来的,因此缺乏独立性与系统性。
③突破了狭隘的整体的城邦概念,从共和国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出发解释国家本质。
“共和国”取代“城邦”成为政治研究的主题
3.波利比的政治思想(前201——120)
起源:认为罗马政治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一个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①国家理论:描述了各种整体的起源及衰败的历史,把国家的发展看成是在自然本身规律支配下循环往复的过程。
经历了专制主义——君主制——暴君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暴君制——专制主义....
他的理论是柏拉图政体循环论与亚里士多德政体分类学说的综合。
②混合政体学说:混合政体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种正常政治形式的因素和优点。
认为罗马的制度不是单纯建筑在某一种政体因素基础上的,而是包含了三种政体要素,各要素平等具有各自的最高权力。
如执政官代表了君主制、元老院代表了贵族制、平民会议代表了民主制。
三者权力相互制约,防止对方无限扩张。
他认为任何单一形式的政治理论都容易走向极端,走向衰败,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巩固。
只有以权力牵力权力,在君主制里加上“人民”因素,避免权力专横与蜕变,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稳定。
4.西塞罗的政治思想:(前106——前43)。
元老院贵族代言人。
政治思想混合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利比的学说。
尤其是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与自然法观念对其影响极大。
①国家起源理论:以罗马共和制为蓝本,认为国家并非一时一地的创造,而是在历史中久经变更的结果。
从而以历史演变的观念理解国家起源,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自然生成学说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②阶级协调论:认为国家内部各种政治努力平衡与妥协的必要性。
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但并没有均衡安排元老院、执政官、平民三者的位置。
把元老、执政官作为共和制的重心。
实质是维护贵族的政治地位。
③“共和国”理论:以“共和国”代替“城邦”,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的国家观念。
这是因为扩大后的罗马共和国使其认为国家是为人数众多的人们的集合,其形成的基础不再是古希腊宣扬的道德,而是法律。
因此,“共和国”表达的是“人民的事业”这一含义,(即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在这一含义中包含着“物质利益”的成分,即承认公民在国家中要“分享共同利益”。
这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推进“共同的差”是一巨大进步。
④政体学说:基本仿照波利比的政体循环论,也认为最好的国家政治制度,是三种正常政体相互联合、相互纠正而成的混合政体。
(在三种正常政体中民主政体最不值得称道)
⑤自然法理论:认为人类法所依据的准则就是永恒的自然法。
人是法的“正义”体现出自然法的“永恒正义”。
⑥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的共同人性与共同理性是其法律思想的基础,因此所有人都应该是平等的,都是世界国家的成员。
各国的法律只有符合自然法,才是“真正的法律”。
认为法律使为公民们的安全,国家的维持,人的生活的安定与幸福而制定的。
指定的法律就是让理性采用普遍的方式表达。
总之,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人人平等享有法的的思想,影响了罗马法学及近代欧洲思想界。
5.罗马法学的思想
①罗马法的历史:
最初,罗马法律只是习惯与惯例,认为法事来源于神,不可改变;到了共和国早期,认识到法律主要来自国家的管理机构,从而有了主法及把公众同意的原则严以规范化的观念;前451年公布的《十二铜表法》是最早的罗马成文法,主为保护私有制财产和确认债务
奴隶制原则,把罗马王政时期和这以前的习惯法条文化,为罗马市民法奠定基础;公元前4世纪后,适应贸易发展的需要,罗马出现了裁判官法,以补充或纠正成文法。
从而汇合成为万民法。
帝国时期,适应帝国经济的需要,罗马法日趋完备。
集中体现的就是《查士丁民国法大全》,是罗马法律与法学理论的总结。
在2——3世纪,出现了五大法学字,其中盖尤士是法学阶梯的提出者,把法学阶梯分为三部分:市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后来的民法学源于此;保罗士在民法领域的贡献是不安抗辩权;乌尔比安的贡献是划分公法与私法。
实际上,罗马法是后来公元6世纪中期在查士丁尼法典中系统化的,构成欧洲拉丁国家、拉美国家、魁北克省、路易斯安那州现存法律制度的基础。
②贡献
其一,区分了万民法、自然法与市民法。
万民法既运用于罗马公民,又适用于外邦人,市民法运用于罗马公民中,是民法的前身;自然法事等于制定法的符合于理性的普遍的永恒的法,是人类立法应当顺从的楷模。
市民法是国家颁布的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法令或习惯法;万民法是调整市园范围内自由人的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制和契约关系的规范。
罗马私法的特点和实质,就是依据唯理论的原则确定公民的私人财产权利。
“权利”概念开始形成,是现代权利概念的起源和来源。
后来引申到公法领域,并为政治提供了一种权力思维方式。
其二,乌尔比安认为万民法同公道与正义(自然法)相似,公道与正义是万民法的目的与准则。
其三,认为法律的权力源于人民,尽管君主的旨意具有法律权力,而其权威来源于人民的授予。
总之,罗马法是商品经济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
1、安然无恙:恙:疾病,灾祸。
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
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拔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
涉水:徒步过水。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厌:厌倦。
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
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7、变本加厉:本:原来。
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
多含贬义。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不耻:不认为耻辱。
不把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看成耻辱。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
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15、不速之客: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认为不值得辩论。
17、不言而喻:言:解释,说明。
喻:明白,知道。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用说就能明白。
18、不约而同:约:相约。
没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
19、不折不扣:一点不打折扣。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
峦:连着的山。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
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称心如意:称:符合。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
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
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5、惩恶扬善:惩戒恶行,显扬善举。
指惩罚有恶行的人,发扬善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