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说课稿XXX《紫藤萝瀑布》说课对《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教学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依据地位说教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它构架精致、文字隽永、意蕴醇美,能在本单元教学中起引领性作用。
本单元的两个教学关键点:一是在研究略读的基础上学会比较阅读,二是研究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若能突破这两个关键点,便为后面的课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突破这两个教学关键点是我们研读的重点。
二、依据学情说目标七年级的孩子,刚迈过童年,长在和美、温暖的阳光中,对生活的体验不多,特别是对于文革中的压迫,对生死病痛体悟更是浅薄。
这些如何传递给他们?传递多少?这不是重点,毕竟再美妙的文字也代替不了孩子们亲身的阅历,这种哲理性的体悟点到为止即可。
教师得教给学生需要的,学了以后就能扎扎实实用得上的东西。
基于这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 1.感受首尾照应结构之美;2.研究绘景状物传情之法;3.初步感知托物言志之妙。
三、依据目标说创意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用孩子能够承受的思维体式格局、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用孩子喜欢的课堂形式教给他们未知的。
本课将以朗朗念书声浸润整个课堂。
跳读,拎起关键句,感受首尾照应之美;品读,抓事物特性,研究绘景状物之法;比读,赏写花片断,感知托物言志之妙。
四、依据创意说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教学步骤:串读,创设情境进入文本课始,用师生串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老师读叙写人和事的部分;学生读描写花的部分。
这一朗读举动的设计,既能创设一种美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能为后面的教学张本蓄势。
第二个教学步骤:跳读,感受首尾呼应之美1.首先,让学生采用跳读的方式,拎出两个关键句(首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尾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让学生感受文章结构上首尾呼应之美。
2.接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考虑:“我”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又是什么原因让“我”加速了脚步?学生不难回答,“我”被一树紫藤萝吸引住了,所以停住了脚步;我从花中得到了感悟,受到了启发,所以加快了脚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五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美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自然美景描绘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针对语法难点,教师可用图表、例句等形式,清晰展示定语从句、并列句的结构,并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
-在阅读深度方面,教师可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培养学生深入阅读的习惯。
-对于写作技巧的难点,教师可设计相关写作任务,如仿写、续写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语法知识掌握:定语从句、并列句等语法结构的辨识和运用,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阅读深度: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写作技巧提升:如何将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挑战。
举例解释:
-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图片、例句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蔓延”等词汇,并在课堂上创造实际语境,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13篇)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13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藤萝瀑布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篇1一、文章总体说明(确立目标的原则)本单元主要选取反映当代社会的文章,折射时代的风貌。
通过体味他人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进而丰富自已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已的情感体验。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寓理于物的写景散文,通过写十多年前后的花开的不同景象,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表达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应当积极向前的决心。
单元教学目标:整体感悟课文,理清脉络提炼主旨,学习比较阅读。
《大纲》中关于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是:初步欣赏作品的形象和描写,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⑴借物抒情,托物寓理的方法。
(难点)⑵扣住物的特征,以优美的语句来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2、能力训练目标:⑴遣语造句。
⑵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3、德育训练目标:感悟生命的美好,顽强,永恒,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三、媒体设计1、配乐朗读带:情感的陶冶,体现美育。
2、图片投影或实物展示:以视觉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来再现课文,易使学习者获取丰富的视觉表象,有利于对信息的识记。
(说明:因为许多学生不了解紫藤萝为何种植物,在教习如何状物时也最好有图片或实物的展示。
)3、迁移阅读或词句揣摩练习:加深对主旨的理解,品味优美的语言。
四、难点突破1、通过了解背景,整体感悟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写紫藤萝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中心)⑴了解背景对感知课文主旨的重要性。
文章总是针对某种现象,某个事情,某种目的而写的,可以从写作背景入手,去把握思想感情。
提供背景材料助读,使学生能扩大视野来看问题,帮助或辅助介入阅读的情境。
弄清时代背景和文章内容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部编版(人教)语文七年级下说课设计第五单元17课《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部编版(人教)语文七年级下说课设计《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紫藤萝瀑布》。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主要记录了作者在看到一大棵盛开的紫藤萝花后,内心有焦虑悲痛化为宁静喜悦并感悟到生命真谛的事。
语言优美、意味隽永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本文的写作背景也较为特殊,是十年文革期间的故事,特殊的背景造成了时空上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理解有较大距离,所以基于以上考虑,我把这篇文章定位在“写景的美文”“励志的散文”两点上,围绕这两点就把整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成了三个部分“读-赏-悟”。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教学目标1、分析文章描写紫藤萝瀑布的曼妙笔法,感受紫藤萝瀑布之美。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散文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生命真谛。
重点难点1、重点:描写紫藤萝瀑布的方法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难点: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一、导语设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东坡达观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乃自然常理;生活有悲欢、人生有起伏,在所难免。
同学们,当挫折和不幸与我们不期而遇时,我们该如何面对?现在让我们跟着现代女作家宗璞走近“紫藤萝瀑布”。
(教师鼓励一名学生上黑板板书课题,养成学生端端正正写字的好习惯)导入后,接着我们进入文本的学习。
本文生字词较多,有些句子含义深刻,为了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所以第一遍朗读是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断句、语气。
教师范读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齐读一遍,进一步熟悉文本。
在反复朗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文中划出他们认为最美的描写紫藤萝花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并说说看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词、句、段,此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美点”,也就是为了凸显“写景的美文”这一教学指导思想。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课文特点《紫藤萝瀑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本单元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的第一个单元,内容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这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都不足畏惧,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关爱。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
《紫藤萝瀑布》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本单元的教学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尤显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根据本单元的安排,结合新课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课安排以下目标: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②揣摩句子,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③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通过模仿写作,揣摩托物言志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品味文章中优美句段,感悟文章的中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紫藤萝瀑布》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的方法;学习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感受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培养观察事物、表达感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作者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的方法。
重点: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观察事物、表达感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紫藤萝图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紫藤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感受紫藤萝的美丽。
a. 文章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b.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c.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5. 例题讲解:a. 分析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b.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六、板书设计1. 《紫藤萝瀑布》2. 主要内容:a. 紫藤萝的特点b. 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c. 文章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例:我喜欢校园里的那棵白玉兰。
它挺拔的身姿,如一位高贵典雅的公主。
春风拂过,洁白的花瓣轻轻摇曳,仿佛在微笑着迎接阳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a. 拍摄一组自己喜欢的植物照片,配以描绘性的文字。
b. 仿写一篇文章,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第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单元训练重点是阅读时能对自然、社会、人生关注与思考。
文章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宗璞,散文结构清晰,语言明丽,感情细腻,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中缓缓展开,写出了紫藤萝独特的美。
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以流动的花态写出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感悟,表达了作者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无论从文本欣赏的角度还是从感悟生活的角度,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生活阅历尚有局限,所以在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紫藤萝瀑布”所引起的人生思考上。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我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2、能联系上下文,品读关键词句,体会写景的妙处;3、能说紫藤萝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品读关键词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教学难点:能说出紫藤萝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四、说教法、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教法有:朗读感悟法、问答法、讨论法在学法上,我引导学生用“读中感悟”法,交流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五、说教学过程一、入紫藤萝之境,明课文脉络课的伊始,我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我将展示紫藤萝花开繁盛的图片,目的是创设情境,将学生带紫藤萝的世界。
导入结束,出示本课的题目,请学生针对题目进行质疑,文章围绕描写紫藤萝写了什么?经阅读思考学生找出,全文由赏花、忆花、悟花三部分组成,首尾呼应,构思奇巧。
理清脉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为下面的赏花之美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紫藤萝瀑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察过美丽的自然景象?”(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课文中紫藤萝瀑布的奥秘。
1.教学重点
-课文《紫藤萝瀑布》的词汇、句子理解和情感体验: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瀑布、蔓延、萦绕”等,并理解句子含义,感受作者对紫藤萝的情感表达。
-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应用: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学会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作者写作技巧的解析:掌握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如何构建文章结构,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表达美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紫藤萝瀑布》中作者运用的基本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这些技巧和手法是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重要工具,能够使文章生动、形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这些技巧如何帮助我们欣赏和理解文章。
-情感体验的传达:学生可能难以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对课文的理解中,需要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举例:解释课文中“紫藤萝就像一条瀑布,从高高的架子上垂下来”一句中的比喻手法,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比喻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相似,更是通过这种手法强化了紫藤萝的壮观和生命的力量。此外,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景物描写逐渐展现出对生命、时间的感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文字中提炼出这种抽象的情感。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着重讲解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看到了这些技巧在文章中的作用。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难点内容,比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学生们仍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生动有趣的例子,以及更具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们突破这些难点。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本次说课的主题是《紫藤萝瀑布》。
本次说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美丽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并掌握紫藤萝瀑布的基本情况;2)学会描述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和美丽;3)掌握旅游景点介绍文章的写作结构。
2.感知目标1)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美丽;2)增强自然保护意识;3)激发学生对旅游景点的兴趣。
3.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介绍紫藤萝瀑布的基本情况;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紫藤萝瀑布的美丽;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
四、教学过程1.预习过程首先,让学生对“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介绍”这两个概念进行讨论,并积极查找相关信息进行预习准备。
2.主授过程(1) 学生阅读“紫藤萝瀑布”的介绍文章,并有效分析文章结构和重点信息;(2) 介绍紫藤萝瀑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旅游规模和适合游玩的季节等;(3) 老师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紫藤萝瀑布的美丽;(4) 引导学生描述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如:清澈见底的水质、高约70米的瀑布、从岩石间飞溅而出的水珠等;(5) 针对写作方面,老师将学生分组并进行小组写作,让学生围绕在本次游览中自己感受到的细节展开——比如细心看一只小蜗牛慢慢爬行,一只小鸟在湖边闲逛等,创造满足自己意愿游园的体验。
3.训练过程(1) 让学生利用图片和视频,或者实地考察,探究当地的其他自然景观;(2) 根据训练内容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多模式”训练。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介绍紫藤萝瀑布来展现自然景观的美丽,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和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新颖,操作性强,避免了乏味的口胡,通过实际的文章练习和话题热点,切实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和提高了学生的对自然景观的认识。
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紫藤萝瀑布》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生,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这篇文章围绕紫藤萝来抒发感情,从看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即从紫藤萝花自衰而盛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进取的。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力,他们可以自己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获得大部分的信息,但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结合语文学习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三、说学习目标、重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如下:1、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
2、理解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文章的主旨。
3、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重难点)二、说教学方法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分析课文,感受语言。
四、说教学过程(一)课文引入以前一个单元学习过的托物言志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走近作者背景本节课的背景是学习的重点,对课文主旨的探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这一部分。
2.、正音正字,扫除障碍检查字词是一个常规手段,它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过字词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节省时间。
(三)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围绕紫藤萝写了哪些内容?)第一部分:(1—6段)看花第二部分:(7—9段)忆花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赏花前:焦虑悲痛赏花时:宁静喜悦赏花后:振奋向前(1)、“我”为何会“焦虑”和“悲痛”?因为“文革”十年动乱,家庭遭遇迫害,加上弟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观察和欣赏紫藤萝瀑布,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 紫藤萝瀑布的介绍
我会向学生介绍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和美丽,如紫藤萝的花朵、瀑布的流动等,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的魅力和奇妙,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2. 观察和欣赏
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紫藤萝瀑布的细节,如花朵的颜色、瀑布的流动等,通过观察和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美丽和奇妙,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创作活动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如绘画、写诗等,让他们通过创作来表达对紫藤萝瀑布的感受和想象,并通过展示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大自然的奇妙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如紫藤萝瀑布的形成、大自然的循环等,让学生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并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升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5. 总结和反思
我会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欣赏紫藤萝瀑布的经验和教训,让他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学到的东西,通过总结和反思,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学生能够在观察和欣赏紫藤萝瀑布中通过紫藤萝瀑布的介绍、观察和欣赏、创作活动、大自然的奇妙、总结和反思,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并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开头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中学的语文老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七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紫藤萝瀑布》的说课稿。
该课是一篇生动的人生感悟散文,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教材分析1、教材基本情况本课是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第十八课,属于散文选读篇目,文体为散文。
2、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课主要内容是阅读一篇生动的人生感悟散文《紫藤萝瀑布》,借助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和生命感悟,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本质,体味生命的价值,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
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①理解和把握整篇散文的主题和大意;②了解作者生动描写自然景观的方式和手法;③通过文中生命感悟的描写,领悟生命的本质和价值;(2)能力目标:①掌握生动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和技巧;②感悟生命的本质和价值,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文的阅读,让学生领悟生命的珍贵和无限,形成热爱生命的态度,珍惜人生,积极向上。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生动描写,感悟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生命的本质。
(2)学习生动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1)领悟生命的本质和价值,并形成积极的生命态度。
(2)通过阅读散文,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1、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景导入、分段探究、整体领悟、课外延伸”等方法,以课前导入为切入点,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进一步领会文中的描写手法和生命感悟。
2、教学过程(1)导入(情景中的生命感悟)首先,介绍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和景观,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然后,引出生命感悟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让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这个景观,以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本质以及对生命的态度。
(2)分段探究(描写手法和文学鉴赏)第一段:描写紫藤萝瀑布的层次和观感。
通过课前呈现形象的图片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形象而又直观地感受到紫藤萝瀑布的壮美和秀丽。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1、《紫藤萝瀑布》是宗璞的一篇优美散文,被收录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
2、本文通过描绘紫藤萝花的繁茂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如“迸溅”“挑逗”“忍俊不禁”等。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紫藤萝花的生命之美,领悟生命的永恒与美好。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三、说教学重难点分析文中紫藤萝花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由花及人的生命感悟,体会文章的主旨。
引导学生将文中的生命哲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紫藤萝花的图片和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紫藤萝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法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说学法让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圈点批注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词句进行圈点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紫藤萝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紫藤萝花的外形特点。
提问学生:看到如此美丽的紫藤萝花,你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出课题《紫藤萝瀑布》。
2、检查预习请学生介绍作者宗璞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哲理之思”,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宗璞通过对紫藤萝花的生动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篇值得学生深入品味和学习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能还没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需要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来引导他们去感悟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迸溅、伶仃、忍俊不禁”等词语。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紫藤萝花的美。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紫藤萝花的美。
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2、教学难点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看到的景象。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篇一」一、分析教材《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精练,蕴涵哲理的优美散文。
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渗透了主观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及历史的思索,作者从平凡而柔弱的紫藤萝,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和蓬勃,由花儿的由盛及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从而使人珍惜生活、珍爱生命。
二、从教法上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把听说读写融汇课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学生能力的提高。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品味语言,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从优美的语句中发现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过程的赏析,既能对修辞手法的.应用进行回顾,又能从中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3、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赏析本文借景抒情为重点,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对人生初开始的体验、思索,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从学法上看,本节课力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意识。
课前观察花并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谈自己观察的花,接下来让学生阅读《紫藤萝瀑布》,并对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阅读能力。
2、合作探究,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写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表的见解,提出看法。
3、联系学习、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欣赏大自然的景物,并以此来解决心中的结,来巩固消化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着眼学生的发展。
1、新课导入联系生活,让学生观察花并描述,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再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2、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借景抒情类的文章的技巧。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描述。
二、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紫藤萝瀑布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描述。
三、说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幻灯片、实物紫藤萝瀑布、纸笔。
2. 学具准备:学生们带来的植物观察记录表。
四、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在教室门口摆放真实的紫藤萝瀑布,将学生们带到教室门口,让他们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植物。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和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紫藤萝瀑布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
让学生们观察图片,描述紫藤萝瀑布的特点。
3. 激发兴趣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门口的紫藤萝瀑布,让他们亲身感受和观察这个植物。
鼓励学生们用纸笔记录下来,以备后续使用。
4. 讲解知识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们介绍紫藤萝瀑布的基本生长环境和适宜条件,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个植物。
5. 运用知识让学生们按照自己观察到的紫藤萝瀑布特点,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观察和描述。
6. 展示成果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让全班学生都能听到不同观察角度和描述方式。
7. 归纳总结根据学生们的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们总结出紫藤萝瀑布的形态特点和适宜生长环境。
五、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紫藤萝瀑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观察不够细致,描述不够准确,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六、说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的特点:- 长长的藤蔓- 美丽的紫色花朵- 喜爱阳光、潮湿的环境紫藤萝瀑布的生长环境:- 适宜的气温- 充足的阳光- 湿润的土壤七、说课结束语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紫藤萝瀑布的形态特点和生长环境,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们能够真正了解这个美丽的植物。
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上这门有趣的科学课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和发现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
七(下)17《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教学难点】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感悟人生哲理.【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着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借此表达对于人生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品读这篇散文,共同探究作者借紫藤萝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追求.(一)自学质疑:【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1. 查找作者有关资料.【设计意图:通过查找作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为深刻理解文章主题做准备】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设计意图:通过对字词的字形、读音的练习,全面落实双基】3. 配乐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设计意图:通过边听配乐朗读、边观赏优美的紫藤萝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藤萝之美,把藤萝之美一步步烘托到极致,更能突出其被毁之悲,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4. 作者为什么把“紫藤萝花”比喻成“瀑布”,这写出了紫藤萝花怎样的特点?【设计意图:对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有效的课堂训练】5. 作者是怎样抓住它的特征来描写的? (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写景的角度,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和多角度写景】(二)交流展示:(先由学生提出自学阶段的疑难,由他生解答或小组合作解答,没有疑难后再进行交流展示)1. 宗璞,女作家,出生在二十年代,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只要简要介绍,其他可通过课件展示: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野葫芦引》是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她的这些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宗璞在一系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正如同一缕轻烟,又好似一丝馨香,着意体会时捉摸不出,只有亲身体会过这种生活的人,才能从那似乎非常平淡的描写中领略到作家实际极其浓厚的感情,那种对童年精神生活的无限追忆与留恋.)2. 指明2名学生上黑板写出拼音;请2名学生去批改;要求他生对照学案同位互批,并订正在学案旁;齐读字词2遍,加深印象.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大屏播放的18张图片紫藤萝,同时播放古筝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紫藤萝的勃勃生机);学生自由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精美语句,强调语气、重音、停顿等,要求读出感情.4. 因为紫藤萝花开得盛,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和终极,所以像一条瀑布.这个比喻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繁密的特点.(大屏出示2张图片,一张是瀑布飞泻而下的图片,一张是一排盛开的紫藤萝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两者的共同点.)5. 从花多、花色、花香(花瀑、花穗、花朵)几个方面描写.(结合相关语句赏析藤萝的繁茂与生机、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的妙处)(学生边赏析,教师边指导朗读,体会紫藤萝的旺盛生命力)教师小结:1、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2、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3、注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三)互动探究1. 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到紫藤萝前的?为什么?(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设计意图:为下文作者被紫藤萝所感动,心情发生变化作铺垫】(焦虑、痛苦的心情.)(这些时关于生死的疑虑、关于疾病的痛苦)教师适当介绍生死谜、手足情的背景: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是一个总工程师,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他在黄土高原上艰苦的工作着.后来由于长期工作的劳累,积劳成疾,在中年的时候就得了癌症,这篇文章就写在她弟弟生命垂危之时.“手足”是比喻兄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由于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生死都是一个谜,所以作者才会说是“生死谜、手足情”.2. 在欣赏了紫藤萝花后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大屏播放紫藤萝盛开的近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其蓬勃的生命力)(由焦虑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被紫藤萝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所感动)3. 紫藤萝的命运有过怎样的变迁?它的变迁在作者的心头激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大屏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枯萎的紫藤萝花架,一张是盛开的紫藤萝花架,给学生直观感受)【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层层铺垫,由藤萝的枯萎到藤萝的再次旺盛、美丽,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从而更好地突破主题】(“十多年前”家门外一株大紫藤萝,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四)精讲点拨1.请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含义的.【设计意图:通过花的不幸和人的不幸的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如何面对人生】(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常压心头,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惧,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2.体会“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一句所包含的哲理.(大屏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朵开放的紫藤萝花,一张是一排盛开的紫藤萝花,可以直接启发学生联想到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每一个人的拼搏努力才能换来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祖国才能灿烂辉煌)(五)自主质疑: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对本文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生答或师点拨,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六)迁移应用: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无众人欣赏,但仍尽情开放;生命就像紫藤萝瀑布一样,虽然历尽磨难,但仍顽强而快乐地生长.请以“生命就像……一样,……”的句式说说你对生命的感悟.(大屏播放一些荷花、竹子、菊花、腊梅、蜡烛、火焰等图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生命就像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就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生命就像焰火一样,虽然短暂,但却无比辉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谈自己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同时对仿写语句进行有效训练】教师结束语:生命中会有磨难,但磨难终会过去,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萝花,努力张满自己的风帆,绽放自己生命的异彩,为人类生命的长河增添光彩和芳香.【教学反思】此课教学在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的紫藤萝图片和反复朗读充分感受藤萝之美后,再让学生感受藤萝的被毁、凋零,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人生.再次基础上由教师介绍此文的写作背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主题,这样就显得水到渠成了,重难点也就很容易的突破了.《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紫藤萝瀑布》。
文章以紫藤萝花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内容分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赞美紫藤萝花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情感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的深入探讨,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课文分析导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紫藤萝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对紫藤萝花的印象,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紫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关键句子为例,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例题,选取课文中的其他句子进行分析。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紫藤萝瀑布》2. 板书内容:(1)生字词(2)课文结构(3)作者情感(4)文章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关键句子。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紫藤萝花的认识。
2. 答案:(1)见课后注释。
(2)见课堂例题讲解。
(3)学生个性化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10篇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精选10篇)《紫藤萝瀑布》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的第五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
即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表现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并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萝花,引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叹。
激发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根据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初一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语。
(对刚入初中的学生,还需加强字词积累的指导。
)2、掌握朗读方法;通过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单元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关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语文学科不仅注重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
)根据本单元的目标要求、本文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分别是:教学重点:揣摩、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揣摩作者的感情是理解文章主旨前提)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我们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
带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
(学生没有作者的经历,较难理解文中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1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
因此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5篇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学习,感受紫藤萝花的繁盛与美好,理解文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感悟生命的永恒。
2.在美的意境中,品味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体验和陶冶美的情感,学习美的表达。
3.努力学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培养自我砥砺的积极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生命的永恒。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交流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欣赏,情境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美丽的紫藤萝”图片,并出示看图说话要求。
“望着这一树深深浅浅的流水瀑布般的紫藤萝,你的心中一定涌起许多起伏的波澜……请发挥联想,尽情尽意畅谈一番!”意在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其进入课文学习的意境之中。
二、诵读学习,三步教学(一)专心听读,理清思路出示“听读思考题”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是为什么?2.驻足赏花,引发了“我”对十多年前家门外一大株紫藤萝的不幸回忆,这其中包含着“我”怎样的感情?3.“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这又是为什么?播放优美的配乐课文朗读材料,使学生带着思考题,在优美的听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完成对“思考题4”的理解。
4.“赏花——忆花——悟花”是构思本文的思路,请分别找出各部分相应的文字段落,并说说“我”悟出了什么。
(二)细心研读,品味文意出示“研读讨论题”1.“这样盛的紫藤萝”,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说“我”是如何进行观察的?2.爱花不一定要摘花。
“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时,“我”产生了怎样的感受?你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感受的?3.“我”在“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的香气中,联想到十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不幸命运,你能理解“我”那时的心情吗?4.紫藤萝彼时的衰、今天的盛,引发了“我”心中的感悟,你是如何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感悟的?研读方法:分组讨论,各组重点承担一个讨论题,之后彼此交流,合作完成对课文内容、尤其对文中所蕴涵人生哲理的理解,并感悟生命的永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萝瀑布》说课
对《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教学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依据地位说教材
《紫藤萝瀑布》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它构架精致、文字隽永、意蕴醇美,能在本单元教学中起引领性作用。
本单元的两个教学关键点:一是在学习略读的基础上学会比较阅读,二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若能突破这两个关键点,便为后面的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突破这两个教学关键点是我们研读的重点。
二、依据学情说目标
七年级的孩子,刚迈过童年,长在和美、温暖的阳光中,对生活的体验不多,特别是对于文革中的压迫,对生死病痛体悟更是浅薄。
这些如何传递给他们?传递多少?这不是重点,毕竟再美妙的文字也代替不了孩子们亲身的阅历,这种哲理性的体悟点到为止即可。
教师得教给学生需要的,学了以后就能扎扎实实用得上的东西。
基于这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
1.感受首尾呼应结构之美;
2.学习绘景状物传情之法;
3.初步感知托物言志之妙。
三、依据目标说创意
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思维方式、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用孩子喜欢的课堂形式教给他们未知的。
本课将以朗朗读书声浸润整个课堂。
跳读,拎起关键句,感受首尾呼应之美;品读,抓事物特征,学习绘景状物之法;比读,赏写花片段,感知托物言志之妙。
四、依据创意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教学步骤:串读,创设情境进入文本
课始,用师生串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老师读叙写人和事的部分;学生读描写花的部分。
这一朗读活动的设计,既能创设一种美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又能为后面的教学张本蓄势。
第二个教学步骤:跳读,感受首尾呼应之美
1.首先,让学生采用跳读的方式,拎出两个关键句(首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尾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让学生感受文章结构上首尾呼应之美。
2.接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又是什么原因让“我”加快了脚步?
学生不难回答,“我”被一树紫藤萝吸引住了,所以停住了脚步;我从花中得到了感悟,受到了启发,所以加快了脚步。
3.最后,让学生用读的方式传递这两句话传达的情感。
首句读出一种惊喜
尾句读出一种释怀后的轻松,读出一种力量。
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拎出两个关键句,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命脉;“‘我’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又是什么原因让‘我’加快了脚步?”两个主问题,将学生的视角牵引到文章的各个角落,也引向更深处,可谓首尾呼应牵全篇。
第三个教学步骤:品读,学习绘景状物之法
我被眼前的紫藤萝深深吸引着,眼前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的呢?
1.这个环节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项集美活动,将描写眼前紫藤萝的句子整合成一篇小小的美。
2.然后请学生品读这篇小小的美文,勾画出能表现作者描写顺序的词或者短语。
学生能快速地找到相关的词或短语:一树、一片——一串、一穗——一朵——花香等,也能马上明确作者是按照有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的顺序来描写的。
且从内容来看,作者是从花瀑写到花穗,再写花朵,最后写花香的。
3.接着又给学生下达了一个任务:如果说花瀑是远写一笔,那么花穗、花朵、花香又各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的呢?请同学们将屏幕上的空填完整。
用这样一种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出一种绘景状物的方法——四笔之法:远写一笔、近写一笔、细写一笔、虚化一笔。
3.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四笔法”之后,又选取一个学生习作片段,让学生辨析“四笔法”在片段中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对“四笔法”的理解。
片段描写: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的同时,习得一种绘景状物的写法,提炼的“四笔法”可谓实效实用。
第四个教学步骤:比读,感知托物言志之妙。
1.这一步教学,首先让学生对比赏读两个写花的片段:片段一是描写的回忆中稀零的紫藤萝;片段二描写的是眼前繁盛的紫藤萝。
让学生比较两
处花的不同特征:一处稀零、如日薄夕山的老人;一处繁盛、富有生机,像孩子。
片段一:
片段二:
2.接着又用两个追问:①作者为什么写了眼前繁盛的紫藤萝,还要写多年前稀零的紫藤萝呢?②文章只是为了写紫藤萝的不幸遭遇吗?是什么促使“我”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呢?让学生明白,写花即为写人,借花的不幸言人的不幸,借紫藤萝的盛开和败落感悟生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突破本单元写作教学的一个关键点:托物言志。
初一的孩子对“托物言志”这样的概念是钝化的,首次只能让其感知。
在比读中感知,在追问中感悟,这样是合乎认知规律的。
最后在课堂结束之前,用这样一段话作结:这节课我们在朗朗的读书中感受了三种手法:首尾照应——牵动全篇;四笔之法——绘景状物;托物言志——深化内涵。
希望同学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这个过程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回炉、梳理,也是对课堂的一个挽结。
这样让课堂有起有落,有放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