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淮阴侯列传》

合集下载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淮阴侯列传》,使学生了解淮阴侯韩信的一生,掌握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韩信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人生轨迹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淮阴侯列传》中的人物关系和主要事件。

2. 分析韩信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人生轨迹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史记》的叙事手法和语言特色。

2. 客观评价韩信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史记·淮阴侯列传》2. 参考资料:关于韩信的历史文献、相关论文和评论3. 教学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淮阴侯列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韩信的一生及其相关历史事件。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韩信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人生轨迹的影响。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问。

重点分析《淮阴侯列传》的叙事手法和语言特色。

5. 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客观评价韩信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认识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拓展,介绍与韩信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刘邦、项羽等。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人物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地位。

七、课堂互动:1.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淮阴侯列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淮阴侯列传》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

苏教版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

四、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 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 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 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 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 知情,当他知道后“且喜 且怜之”,心情很复杂, 也很真实。
帅才不及帝王术
魏明伦
韩信是天才的军事家,但不是成 熟的政治家,更不是伟人典范。韩 信好名,近似杨秀清。未央宫诛韩 信虽是冤案,但也不乏韩信自身的 致命弱点。韩信的佼佼帅才和赫赫 战功竟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的下场。
⑸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
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 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 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 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 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 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 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于是信、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 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 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 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 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 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於 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 淮 阴 侯 列 传 ︼
夫运筹策于帷 帐之中,决胜于千 里之外,吾不如子 房;镇国家,抚百 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 胜,攻必取,吾不 如韩信。此三者, 皆人杰也,吾能用 之,此吾所以取天 下也。 ——刘邦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淮阴侯列传》[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3、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一、介绍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文言现象梳理(一)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亭长妻患之3、晨炊蓐食4、辟左右与之步于庭5、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7、出,背水陈8、东乡坐,西乡对9、兵法右倍山陵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1、人言公之畔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又不能治生商贾信与张耳以兵数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三、研读文本1----3节:早年屈辱1、难句疏解。

(1)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6 淮阴侯列传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6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列传题韩信庙[宋]钱若水筑坛拜处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已深。

隆准若知同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

【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歌的容量很大,区区二十八个字,简直涵盖了一部《淮阴侯列传》。

开头两句说,汉王刘邦虽然筑拜将坛,拜韩信为大将,对他极度重用,但是,韩信已经遭到深深的疑忌。

三、四两句说:若知道刘邦和勾践一样,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狠心屠戮功臣,韩信(将军)应该像范蠡那样早早地离开。

隆准,高鼻子,指刘邦;鸟喙,指勾践(越王长颈鸟喙);五湖心,指急流勇退之心。

诗中通过用典、述史、刻画、议论等多种手段,把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讲得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我们可以从中悟解咏史诗的作法。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爨.(cuàn) 喋.血(dié) 馈.粮(kuì) 辎.重(zī) 裨.将(pí) 晨炊蓐.食(rù) 拊.循(fǔ) 绐.(dài)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晨炊蓐食(“蓐”同“褥”)(2)出我袴下(“袴”同“胯”,两腿间)(3)蒲伏(“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4)亦已罢极(“罢”同“疲”)(5)人言公之畔(“畔”同“叛”)(6)上怒曰:“亨之。

”(“亨”同“烹”)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食⎩⎪⎪⎨⎪⎪⎧常从人寄食.饮(名词,读shí,可吃之物)大丈夫不能自食.(动词,读sì,自食,指自己养活自己)今日破赵会食.(动词,读shí,会食,集合用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动词,吃)平生衣取蔽寒,食.取裹腹(名词,食物)月盈则食.(动词,同“蚀”,亏缺) (2)厌⎩⎨⎧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动词,讨厌)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动词,吃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形容词,满足) (3)差⎩⎨⎧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名词,参差)终如其言,一无差.错(名词,差错,错误)何必更以多寡为差.(名词,差别)差.强人意(副词,略微)。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淮阴侯列传》,使学生了解淮阴侯韩信的一生,掌握史记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记中的史料,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阅读史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淮阴侯列传》,了解韩信的一生,包括他的生平事迹、战争成就和人际关系等。

2. 史记特点:分析史记的写作特色,如实录、公正、详实等,理解史记在我国历史文学中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1. 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和战争成就。

2. 史记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史记中的史料。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史记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韩信的一生和史记的写作风格。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韩信事迹的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史记中的史料,让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历史问题。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解韩信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5. 引导阅读法: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阅读史记的兴趣。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淮阴侯韩信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朗读《淮阴侯列传》,感受史记的文学韵味。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韩信的生平事迹,战争成就和人际关系,分析史记的写作特色。

4.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和战争成就。

2. 分析史记的写作特色,举例说明其在写作上的独特之处。

八、课后作业1. 熟读《淮阴侯列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推荐阅读《史记》其他篇目,如《项羽本纪》、《留侯世家》等,了解史记的全貌。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淮阴侯韩信的事迹和史记的写作特色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淮阴侯列传》课文翻译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淮阴侯列传》课文翻译

淮阴侯列传两汉司马迁1.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于是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

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

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

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2.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给韩信吃饭。

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会有重重地报答您的时候。

”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3.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能杀死我,就拿剑刺我;如果杀不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于是韩信用眼睛盯着他很久,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两腿之间爬了过去。

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4.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

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

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

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草食物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使营盘变得坚固,不与交战。

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

高中语文淮阴侯列传 译文苏教版选修七

高中语文淮阴侯列传 译文苏教版选修七

淮阴侯列传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

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

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

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

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

”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粱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粱部下,却没有名声。

项粱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

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

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

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

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

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

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

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

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

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

《淮阴侯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淮阴侯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淮阴侯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淮阴侯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1《淮阴侯列传》教案教学设计《淮阴侯列传》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苏教版高二选修的一篇课文。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历史巨著。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淮阴侯列传》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成书背景和内容特点等;2. 理解《淮阴侯列传》中所包含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项羽、刘邦、韩信等;3. 能够分析《淮阴侯列传》中的主题及其意义,并探讨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4. 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在于深入剖析《淮阴侯列传》中所包含的主题和意义;2.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文献的阅读方法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淮阴侯列传》的基本情况和重要内容;2. 讨论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大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3. 研究式教学,通过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古代历史,提高其研究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课前预习:让学生阅读与《淮阴侯列传》相关的史书和文献,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2. 导入: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课中活动: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知识竞赛等;4. 课后作业:根据学习情况和课程需要,布置不同的作业,如读书笔记、论文、调研等。

五、教学资源1. 本篇课文:《淮阴侯列传》;2. 相关史书和文献:《史记》、《汉书》等;3. 互联网资源:历史博客、学术论文网站等;4. 多媒体教学资源:历史视频、图片等。

六、教学评估1. 通过听课记录、学生课堂笔记、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2. 通过学生作业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进行评估;3. 整理、归纳和总结学生反映的问题和教学经验,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六 第19课 淮阴侯列传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六 第19课 淮阴侯列传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安君,儒者也。 成安君是一介儒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3)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如今又用张耳辅助,计划要夺取赵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为为我禽? 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坚营勿与战。 坚守军营,不跟(他们)交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其不用。 派去的人了解到广武君的计策没被采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小心。 今义:____________
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名词作动词,给饭吃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攻下 (2)议欲下赵: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挖沟;筑墙 (3)足下深沟高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率领 (4)如我能将几何: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东 (5)欲东下井陉击赵: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 (6)师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 (7)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像乌鸦一样 (8)英俊乌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床上 (9)乃晨炊蓐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选修《19、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译文

苏教版选修《19、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译文

选修《19、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译文苏教版选修《19、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译文《淮阴侯列传》原文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2、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4、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案:淮阴侯列传【4】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案:淮阴侯列传【4】

淮阴侯列传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2、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背诵课文前两段。

难点重点:叙事中细节的表现和叙述中蕴含情感的表达方法。

课时课型:3课时。

文本研习。

韩信受漂母之饭,忍胯下之辱;投项,不用,投刘,几死。

无奈亡去,幸遇“萧何月下追韩信”,才对刘邦“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为用,遂为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

“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

汉并天下,皆信力也。

”(黄震《黄氏日抄》)事实证明,没有韩信就没有刘家王朝!结局,却是夷灭三族!读《史记·淮阴侯列传》,不禁满腔悲愤;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更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悲剧”现象而深思。

司马迁为韩信作传,是为了表彰他佐汉破楚的历史功绩:“楚人迫我京索(把我军困在京、索之间),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见《太史公自序》)而对他一再上当,最后被罗织罪名、惨遭杀害的结局,表示无限的惋惜和同情;对刘邦、吕后等人的猜忌残忍,隐约表示愤慨和厌恶一、学习1—2段:早年屈辱1、难句疏解。

(1)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

贫:缺吃少穿;穷:不得志、不显贵。

两者不同。

)无行(品德),不得(能够)推择(推举选择)为吏。

(2)常(通“尝”,曾经)数从(跟随到)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以之为患,可译为“嫌恶”)之,乃晨炊蓐食(“晨”“蓐”名作状。

意思是“于是一大早作好饭,在床上吃了饭”)。

(3)有一母见信饥,饭(名作动,给……饭吃)信,竟(动词,到……终了)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有以”就是“有所以”,与“无以”相对,这里可译为“有机会”“有条件”)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献)食,岂望报乎!”。

苏教版《淮阴侯列传》PPT课件

苏教版《淮阴侯列传》PPT课件
淮阴侯列传
《史记》
.
早年韩信
战神韩信
.
现代版战神韩信
.
漂母分食. 待韩信
胯 下 之 辱
.
韩韩 信信 故故 里里
.
韩信故里
.
韩 信 寺
.
韩信墓前雕像
.
韩 信 墓
.
韩母墓
.
漂母. 墓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 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 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概括段意】第1——3段:早年屈辱 。
.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⑴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⑵乃晨炊蓐食
常,同“尝”,曾经。 蓐,同“褥”,在床上
⑶不能死,出我袴下
⑷俯出袴下,蒲伏
袴,同“胯”,两腿下。
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 投项梁,继随项羽,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 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 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 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 齐、楚联军各个击灭,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 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⑴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没有好的品行
⑵亭长妻患之
以---为患,嫌恶
⑶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准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一等奖(苏教版选修)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一等奖(苏教版选修)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掌握《淮阴侯列传》 中的重点字词和语 法现象
理解《淮阴侯列传》 所表达的思想和情 感
了解《史记》的文 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阅读《淮阴侯列传》,了解韩信的生平和事迹 掌握《史记》选读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阅读技巧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韩信的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 结合实际,探讨《史记》选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导入新课(5分钟) 讲解背景知识(10分钟) 讲解课文内容(30分钟)
课堂互动(10分钟)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背诵《淮阴侯列传》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淮阴侯韩信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写一篇关于《淮阴侯列传》的读后感
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背景和重点
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提交并接受检 查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按时完成,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作业时间:课后一周内完成 作业提交:将作业提交至指定邮箱或在线平台
教学内容方面:对《史 记》选读的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和反思
● 导入新课:介绍《史记》及《淮阴侯列传》的背景和意义
● 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 讲解重点难点: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讲解
●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性 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史记》选读——《淮 阴侯列传》教案一等奖(苏教版选修)”的PPT,现在准备介绍“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请帮我生成“课堂小结”为标题的内容 课堂 小结

苏教语文选修7淮阴侯列传

苏教语文选修7淮阴侯列传

苏教语文选修7淮阴侯列传苏教语文选修7淮阴侯列传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韩信的军事才能、及其生平遭际。

进一步积累学习文言文的知识,掌握“有以〞、“无以〞等固定结构,积累文言实词以及“于〞、“与〞等文言虚词。

掌握出自本文的成语。

教学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出自本文的成语。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预习课文。

2、讲解课文第一部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

韩信除了胯下之辱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事迹,我们通过《史记·淮阴侯列传》来了解一下。

关于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课文预习提示〔屏幕显示〕:①词语读音:商贾〔gǔ〕井陉〔xíng〕口辎(zī)重裨〔pí〕将拊〔fún〕循鞅鞅〔yàng〕蒯〔kuǎi〕通喋〔dié〕血②参照课文注释,熟读课文。

4、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文,教师在教室巡回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5、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前两段〕①学生读课文,纠正字音:“数〞应读〔shuò〕“漂〞应读〔piǎo〕②重点词句:无行:行,品行.不得推择为吏:得,能够;为,做;推择,推举选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六专题《淮阴侯列传》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六专题《淮阴侯列传》Word版含答案

《淮阴侯列传》教案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六专题“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的单元,旨在了解《史记》的叙事艺术。

课文不算难懂,选文较长,属教学篇目。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以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式来处理教材。

课堂以自学练习为主。

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后做问题探讨。

另外,这个节选安排得不好,删去的内容非常影响对人物的理解,教学中宜补充。

专题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2、一步让学生积累学习文言的知识,继续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方法。

3、了解所选篇章的内容及相关文化内容。

4、学习司马迁的叙事艺术,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着重学会组合调控各种材料,学会如何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本文目标:了解《淮阴侯列传》所叙内容及相关文化知识。

教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了解,疏通课文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淮阴侯列传》,本文是其中的节选,这个节选的部分不太好,节选的文字影响对人物的理解,学习中,我们将给大家补充出删去的部分。

下面我们来读这篇作品,二、简介人物和相关背景韩信出身于平民百姓,开始投靠项羽,后逃跑投奔刘邦,由于不受重用,又逃跑,后被刘邦的谋臣萧何追到并力荐给刘邦,封为大将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可克,建功赫赫。

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天下。

在楚汉战争胶着状态下,有一个士人蒯通建议他不必再帮刘邦,与楚汉鼎立三足,可他没有听,胜利后,刘邦突然袭击,解除他的兵权,后来又以谋反罪将他逮捕,几乎杀头,最后与一庄反案牵连,而被吕后诱杀。

三、朗读并翻译1、第1段(1)朗读并注意加线词的理解: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行,品行)又不能治生商贾——(治生,谋生;商贾,做买卖)常从人寄食饮——(寄,寄靠)不为具食——(具,准备)(2)指名翻译(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淮阴侯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主要记载了汉初三杰之一——淮阴侯韩信的一生。

本篇课文以韩信的生平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展示了韩信的智勇双全、用兵如神、忠诚义气等优秀品质。

课文也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狡诈、残忍和背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史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领略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和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了解古代战争和军事谋略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淮阴侯韩信的英勇智谋和忠诚义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特别是对韩信形象的认识。

2. 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掌握。

3. 古代战争和军事谋略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段落的解读。

2. 对韩信形象的多角度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史记》和淮阴侯韩信,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对重点字词进行标注。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和战争谋略,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疑问,重点分析韩信的形象和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

5. 练习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背诵课文。

6. 总结拓展: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价值意义,培养爱国情怀。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淮阴侯列传》[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3、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一、介绍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文言现象梳理(一)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亭长妻患之3、晨炊蓐食4、辟左右与之步于庭5、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7、出,背水陈8、东乡坐,西乡对9、兵法右倍山陵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1、人言公之畔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又不能治生商贾信与张耳以兵数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三、研读文本1----3节:早年屈辱1、难句疏解。

(1)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

高中语文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7

高中语文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7

淮阴侯列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教学难点: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设想其一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其二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功高震主;(2)单枪匹马(3)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

要引导学生体会。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

韩信除了受胯下之辱外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事迹。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史记•淮阴侯列传》来进一步了解韩信。

二、介绍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
⑶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 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3、翻译下列句子
• ⑷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
鬼罢了。 • ⑸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原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③,师不宿饱。今井 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④,从间道绝其辎重⑤;足下深沟高垒⑥, 坚营勿与战。
【注释】③樵苏后爨(cuàn):师不宿饱。意思是谈临时打柴 割草,烧火做饭,士兵们很难安饱。樵:砍柴。苏:割草。爨:烧 火做饭。④假:借。⑤间道:隐蔽小道。辎重:军需物资,此指粮 草。⑥深沟高垒:深挖战壕,加高营垒。
第3段:胯下之辱
【原文】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 中情怯耳②。”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 袴下⑤。”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 以为怯。 【注释】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②中情:内心。③众辱: 当众污辱。④能死:不怕死。⑤袴:通“胯”,两腿间。⑥蒲伏: 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译文】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 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 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 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 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原文】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⑦。今韩信兵号数万, 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⑧。今如此避而不击, 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 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注释】⑦十则围之,倍则战:语出《孙子·谋攻》:“故用兵之 法,十则围之……倍则分之”。意思是说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 以包围它,一倍于敌人,就可以和他对阵。⑧罢:通“疲”。
【译文】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往东突破井陉口,攻击赵 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 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 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 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译文】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 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 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 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 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第5段
【原文】韩信使人间视①,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 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 赤帜,从间道萆 bì山而望赵军②,
韩信墓前有对联曰: “生死一知己,存亡 两妇人。”
联中“一知己”指 萧何,“两妇人”指 的是漂母和吕后。
这副对联不仅概 括了韩信一生,而且 点出成败之由。
漂母祠
漂 母
吕 后
第1段:怒绝亭长
【原文】(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 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有好的品行
⑵亭长妻患之
以---为患,嫌恶
⑶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准备
⑷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竟然,居然
⑸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给------吃,为动用法
⑹大丈夫不能自食
养活自己
⑺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
内心
⑻于是信孰视之
仔细
3、翻译下列句子 ⑴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
【概括段意】第1——3段:早年屈辱 。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⑴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⑵乃晨炊蓐食
常,同“尝”,曾经。 蓐,同“褥”,在床上
⑶不能死,出我袴下
⑷俯出袴下,蒲伏
袴,同“胯”,两腿下。
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明确:都反应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怒绝亭长”侧 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 “漂母饭信”侧重表现他的自信 和抱负, “胯下受辱”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 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 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 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 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注释】③空壁:全军离营。④裨将:偏将,副将。⑤详:通 “详”,假装。⑥大将旗鼓:主将的旗帜和仪仗。
【译文】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 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 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 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韩信 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 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 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 投项梁,继随项羽,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 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 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 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 齐、楚联军各个击灭,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 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注释】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② 竟:到底、完毕。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译文】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 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 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 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 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译文】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 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 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 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 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 不与交战。
淮阴侯列传
《史记》
早年韩信
战神韩信
现代版战神韩信
漂母分食待韩信
胯 下 之 辱
韩韩 信信 故故 里里
韩信故里
韩 信 寺
韩信墓前雕像
韩 信 墓
韩母墓
漂母墓
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 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 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原文】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 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 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注释】彼,他们。吾奇兵,我出奇兵。使(之)野,使他们在 荒野。禽,同“擒”,俘虏。
【译文】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 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 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 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 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
(挟持:胸襟,气度)
——苏轼《留侯论》
三个故事的结局:
(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 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 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 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 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译文】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 母,赐给她黄金千斤。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 说:“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召见曾经侮辱 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 楚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当侮辱我的 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 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 下爬过去。
研讨问题
1.概括1-3段中叙述了韩信早年的哪些屈辱? 明确:“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 小结:通过总结我们发现韩信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苦,且 饱受屈辱。
2.“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三个小故事, 分析每个小故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注释】①间视:暗中探听,窥伺。②萆:通“蔽”,隐蔽。
【译文】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回来 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 停下来宿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 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
【原文】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③,若疾入赵壁,拔赵 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飱sūn④,曰:“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⑤:“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 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⑥,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
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
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
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
易中天——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 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 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 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 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 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 出了重要贡献。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 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 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 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 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