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LBZD-0601测定方法作业指导书(苏玛罐)
2023年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
2023年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工作场所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的工作场所。
第三条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规程进行,并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管理。
第四条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的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第五条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应有完整的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二章罐内介质分析操作规程第一节操作前准备第六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之前,应先了解罐内介质的性质、种类、危害性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
第七条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之前,应先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八条进行罐内介质分析之前,应先进行安全及环境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二节操作过程第九条操作人员应按照罐内介质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流程进行。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按照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应的结果和数据。
第十二条对于有毒物质、易燃物质等危险性较大的介质,操作人员应进行现场监测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第三节操作后处理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完成罐内介质分析后,应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并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第十四条对于产生的废弃物或危险物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及时上报分析结果,并进行相关记录和归档。
第三章余压检测操作规程第一节操作前准备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进行余压检测之前,应先了解罐内压力的要求和相关安全措施。
第十七条在进行余压检测之前,应先对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十八条进行余压检测之前,应先进行安全及环境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二节操作过程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片罐空罐检验作业指导书
5。1.1。2.1 卷边部位不得有缺口、假卷和大塌边。
5。1.1.2.2 卷边部位不应有卷边不完全、卷边牙齿、铁舌、跳卷、卷边碎裂、填料挤出、锐边、垂唇、双线等和因压头及卷边滚轮故障引起的其他缺陷.
5.1。1。3 容器内壁质量。
5。1.1.3。1 容器内壁涂料不应脱落。
5。1.1。3.2 容器内壁要求无划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露铁现象。
批量(罐)
抽样数量(罐)
主要缺陷
可接受罐数(Ac)
不可接受罐数(Re)
1~25
2
0
1
26~150
3
1/i=1/3
151~1200
5
1/i=1/2
1201~35000
8
1
2
35001以上
13
2
3
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用同一样本检验,发现有一个严重缺陷时应停止主要缺陷的检查。
5。4.2 判定规则
5。4.2.1 外观质量目测检查的判定
5。2.5 卷边结构计量检测(每个空罐测三个点:高频焊对面一个点,三点各成120°分布)
5。2.5。1 身钩、盖钩、迭接长度及迭接率
用精度为0。01mm的专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卷边厚度,用精度为0.01mm的数显卡尺测量卷边宽度。用投影法检测其身钩长度、盖钩长度、迭接长度和迭接率。
OL%=a/b*100%
4.5假封(假卷):折迭的盖钩紧压折迭的身钩,但未相互钩合的卷边。
4。6大塌边:封罐时由于罐身翻边或罐盖边缘严重碰瘪,致使罐身罐盖没有相互钩合,在罐身下部有明显的罐身翻边露出现象。
4.7锐边及快口:封罐时卷边顶部内侧形成锋口叫锐边.锋口达到镀锡薄钢板断裂的程度叫快口。
4。8牙齿:封罐不良,盖钩和身钩局部未迭接,在卷边下缘所形成的V形突出.
罐体试压作业指导书
罐体试压作业指导书
Hale Waihona Puke 部件名称 用于车型序号工步 名称
操作方法、步骤及要求
罐体
零件编号
零件名称
总时间
所需人数
2
控制项目及接收 标准
调机及准 备时间
加工时间
文件编号 物料编码
设备和工具
1
试验 试验前,清扫罐内外,将焊接接头的外表面清理干净,并使 准备 之干燥。
确认罐内清洁
扫帚
2
盛水 罐体盛满水后,应检查焊接接头的外表面有无渗漏,观察的 试验 时间不小于1h.
罐体与焊缝不得 有渗漏和永久变
形
记,检查有无永久变形,做好标记,如有上述不合格项等焊
接修复后重新气压试验。
气管、两个 0.1-1.5Mpa级 压力表、洗涤 精水溶液及喷
枪、粉笔
罐体气压: 1、普通罐: 0.072MPa,保压30 分钟 2、探伤罐: 0.2MPa,保压30分钟
目测
5
简 图 说 明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在完全密闭下接压力气源。
压力气源、气 管、接头、堵 头法兰、堵头
目测
气压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逐级增压至规定的实验压
力,并保压3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再保压足够的时间
4
气体 耐压
进行检查。检查期间的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应采用加压的方 式维持压力不变,也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元件施加外力。 用洗涤精水溶液检查焊缝是否有渗漏,如有渗漏,做好标
水泵、水管
FT-QW-J1.1-038 工序 工序名称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模版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模版1. 介绍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程序,保证罐内作业安全和人员健康。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要求,并参与相应的培训。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储罐、容器等。
3. 罐内介质分析操作3.1 人员准备3.1.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安全鞋等。
3.1.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罐内介质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1.3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所需分析的介质特性和有害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3.2 操作流程3.2.1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前,必须对储罐进行通风处理,确保罐内空气质量达标。
3.2.2 将介质分析仪器连接到罐内,并确保连接安全可靠。
3.2.3 启动介质分析仪器,根据仪器指示进行测试采样。
3.2.4 根据介质分析仪器的测试结果,确认罐内介质的成分和浓度。
3.2.5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介质对人体的有害性,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操作计划。
4. 余压检测操作4.1 人员准备4.1.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安全鞋等。
4.1.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余压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4.1.3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罐内的压力安全范围,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4.2 操作流程4.2.1 在进行余压检测前,必须对储罐进行通风处理,确保罐内空气质量达标。
4.2.2 将余压检测仪器连接到罐内,并确保连接安全可靠。
4.2.3 启动余压检测仪器,根据仪器指示进行检测操作。
4.2.4 根据余压检测仪器的测试结果,确认罐内的压力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4.2.5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操作计划。
5. 操作注意事项5.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任何步骤。
5.2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整理)测量设备操作规程最新
1.CP-25型冲片机操作规程 (3)2.SK-Ⅱ交联切机操作规程 (4)3.SQ-300型塑料试验切片机操作规程 (5)4.QJ-36型直流电桥操作规程 (6)5.GSD高压试验台操作规程 (7)6.ADT-5/50交流介质强度试验仪操作规程 (8)7.ZC-90型绝缘电阻操作规程 (9)8.ZC-36型高阻计操作规程 (10)9.XJ-100A/LJ-5000A型拉力机操作规程 (13)10.QJ-57型直流电桥操作规程 (14)11.DTTA投影仪操作规程 (15)12.游标卡尺操作规程 (16)13.千分尺操作规程 (17)14.401-B/XG-C老化箱操作规程 (18)15.热延伸烘箱操作规程 (19)16.RM-200A转矩流变仪操作规程 (20)17.MDR-2000无转子硫化仪操作规程 (21)18.XRL-400C熔体流动速率仪操作规程 (22)19.SL-Ⅰ卤酸气体测定装置操作规程 (23)20.JG-328A型分析天平操作规程 (25)21.NC101-2A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26)22.HC-Ⅰ塑料燃烧氧指数试验仪操作规程 (27)23.YH-8820C垂直燃烧试验机操作规程 (28)24.QLB-25D/Q平板硫化仪操作规程 (29)25.JONSN02电缆燃烧烟密度测试系统操作规程 (30)26.CS-Ⅰ成束燃烧试验装置操作规程 (31)27.NH-Ⅰ耐火特性燃烧试验操作规程 (32)28.X(S)-K(160)炼胶(塑)机操作规程 (33)29.JF-2000局部放电测试系统操作规程 (34)30.CR-6型线材缠绕试验机操作规程 (35)31.蝶式引伸仪操作规程 (36)32.绝缘电阻表(兆欧表) (37)33.工频火花机操作规程 (38)34.SCS-5电子地上衡操作规程 (40)35.SCS-80电子汽车衡操作规程 (41)36.FZ-Ⅱ型电缆负载条件下燃烧试验操作规程 (42)37.YH-8872矿用电缆过渡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44)38.SZ-97型自动三重纯水蒸馏水操作规程 (46)39.TD-6022双头磨片机操作规程 (47)40.YDY-Ⅱ氧弹(空气弹)老化试验仪操作规程 (48)41.LSQNY型二、三轮曲饶试验仪操作规程 (49)42.WD270C低温试验箱操作规程 (50)43.DLY/A低温拉伸试验仪操作规程 (51)44.DZJY低温自动卷绕试验仪操作规程 (52)45.DCJ-I低温冲击试验机操作规程 (53)46.HA-207118型探针电阻率、方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54)47.MG210A型拉力机操作规程 (57)48.EZ-10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机操作规程 (59)49.DGL/LGJ高压试验台操作规程 (61)50.SRS 全屏蔽局放试验系统操作规程 (62)1.先将试样准备好。
1-1.88了解VOCs苏码罐监测方法
5分钟!了解VOCs苏码罐监测方法VOCs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常温下、常压下沸点在50~260℃之间的可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从化学结构上分类,VOCs主要包括烷烃(直链烃和环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苯系物、醇类、醛类、酯类、酮类。
VOCs不仅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性效应,还具有多重环境效应。
VOCs可以和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也能与大气中的·OH、NO3-、O3等氧化剂发生多途径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环境空气的臭氧和PM2.5均有重要影响。
多重环境效应VOCs来匆匆去匆匆VOCs来源广泛,从大类上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贡献了绝大部分。
自然源主要是火山爆发、植物生理过程产生的气体。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移动源、生活源。
其中,固定源主要是工业废气排放,如石化工业、装修涂料、印刷印染、冶金炼钢、煤炭燃烧等。
移动源,主要是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
生活源,主要是室内装修、餐饮油烟、居民采暖燃煤,秸秆焚烧等。
其中,甲醛也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但甲醛易溶于水,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所不同,室内来源广泛,释放浓度也高。
同时,VOCs又是PM2.5、臭氧污染的前体物。
VOCs、NOx等作为一次污染物,在强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臭氧和PM2.5,,这就是著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尤其以盛夏的大城市较为高发。
VOCs危害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危害人体:(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2)大气沉降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
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VOCs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各重点区域出现持续性大面积雾霾。
密度当量检测制样作业指导书
Z
时间设定准确 压力表指针控制在 规定范围 预热一定要充分 保证铝液纯凈 试样样品有效
从浇铸到真空室中 时间要少于15秒
4.2
开启真空泵,真空室迅速抽真空到达设定真空度,坩埚内铝液冷却凝 固;当设定 保证指针在10s内达
之时间到达,真空泵自动卸压,指针归零后,表示抽真空完成。
到设定压力范围
4.3
这时关上真空泵开关,并开启盖子,将真空试样样品取出,关闭电源开关,制得 真空试样。图9
待抽真空完成后方 可取出样品
5 制作常压试样
用经过预热的坩埚,从待检的铝液心部(液面10cm以下),小心地取少量铝液 取样时间与真空试
5.1 (占坩埚容积的80%-90%、l00g 左右),取样部位与真空试样基本相同,取样时 样时间间隔小于20
间与真空试样时间间隔小于20秒。
秒。
5.2
坩埚放到常压试样台上,盖上罩子(防止外界因素对冷却速度影响),坩埚内铝 液自然冷却凝固,制得常压试样。
三 作业后 1 对工作台、环境进行清洁,取样坩埚、取样钳、试样样品等工具定置摆放。 2 外校:每年外校1次。
反应计划:若发现异常现象,立刻通知相关负责人。
设备名称
密度当量法在线测氢(制样)作业指导书
序号
作业内容
一 作业前
1 检查仪器,对电源、指针、抽气孔、油量进行确认,确保正常工作。图1、图2
2 准备好取样坩埚、取样钳,按要求穿戴劳保。
二 作业中
1 设定条件
1.1 先将真空机上的减压时间设定到150秒。
1.2 减压压力Βιβλιοθήκη 到-0.09Mpa~-0.092Mpa(压力75mmHg),并开启电源。图3、图4
学习用立罐标定程序
立式金属罐容积检定方案国家大容量第二计量站2014-08-23检定方案1、各圈板直径测量各圈板直径测量,采用全站仪法。
2、基圆测量基圆测量可采用围尺法或内铺尺法。
在第一圈板的3/4处,用色笔每隔1.0~1.5m画出水平标记作为围尺轨迹,并清除围尺轨迹上有影响测量结果的杂物,以保证测量时钢卷尺贴紧罐壁。
基圆周长测量两次,两次测量结果之差不超过2mm。
在测量周长时,应使用跨越规对围尺轨迹上经过的焊缝或障碍物进行跨越测量,以便对周长进行修正。
3、其它各圈板直径的测量全站仪法测量时使用瑞士莱卡公司的TPS1200全站仪。
该仪器使用前应进行自校;将全站仪安置于油罐底部中心附近不超过2m并对中整平;测量过程中应保持仪器稳定。
4、各圈板高度及板厚测量各圈板高度测量沿扶梯用盒尺依次测得各圈板下水平焊缝中心到上水平焊缝中心的距离,应测量两次取平均值,精确到1㎜。
计算各圈板高度之和并与总高相比较,若有差值,应对各圈板高度按总高进行修正。
各圈板板厚测量用超声波测厚仪沿扶梯依次测得各圈板厚度。
在同一圈板应测量两次,精确到0.1㎜,并与设计图纸核对。
5、罐底量测量测量点的确定测量点是在罐底上确定同心圆和半径的交点位置,测量点的数目为m×n 个点,同心圆到罐底中心的距离按照所分圆环面积相等的条件确定。
测量点标高测量将水准仪架设在罐内底部的稳定点上,用标高尺逐一直立于各测量点、罐底中心点和下计量基准点上,由水准仪读出标尺的读数。
6、罐体倾斜测量采用6.3底量测量时,同时对罐底边部对称方向的n点的标高进行测量。
7、椭圆度测量根据第一圈板的3/4处的内周长,将其圆周分成n等分,用钢卷尺测量两对称点之间的距离,求出椭圆的长短直径。
8、参照高度测量在计量口用量油尺测量上计量基准点到下计量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两次测量之差不超过1㎜,取平均值作为参照高度。
8、罐内附件测量测量出罐内各附件的几何尺寸,以及各附件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到下计量基准点所在平面的距离,来确定附件的体积以及各附件的起点和止点高度。
油罐车检测作业指导书
汽车油罐车容量检定实施细则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装运轻质燃油汽车油罐车容量值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
2编写依据本实施细则依据JJG133-2016《汽车油罐车容量》编写。
3概述3.1工作原理3.1.1流量计法工作原理通过流量计向汽车油罐车内注入一定量水,然后使用丁字尺在检尺点测量空高并记录流量计出口及油罐内的温度。
最后通过相应公式计算,给出相应空高所对应的容量值。
3.1.2标准罐法工作原理通过标准罐向汽车油罐车内注入一定量水后,通过使用丁字尺在检尺点测量空高并记录标准罐及油罐内的温度。
最后通过相应公式计算,给出相应空高所对应的容量值。
3.2检定条件检定应在室内,环境温度(5~35)℃。
检定介质为循环水并保证在一次测量过程中水温变化不超过2℃。
检定场地平整,向罐内排水时不得有水溅出。
3.3检定用设备设备名称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或准确度等级标准金属量器1000L,200L,100L,,50L MPE:±2.5×10-4丁字尺0~1000mm MPE:±0.2mm测深钢卷尺0~5mⅠ级玻璃温度计0~50℃MPE:±0.1℃秒表0~15min MPE:±0.8s(15min)钢直尺0~1000mmⅠ级流量计(5.5~22)m³/h U=0.08%(k=2)4检定流程4.1检定前的准备4.1.1被检定车辆到达前,先进行设备运行测试,通水时间不少于5分钟,对标准罐进行润罐,再通过标准罐校准流量计,记录每次的结果。
4.1.2车辆到达后,驶入相应检测地点,静置一段时间,使得罐壁温和室温平衡。
如果是首次检定,需要记录车辆基本信息并进行外观检查。
如果车辆是后续检定,需要提前将油车罐内残油排放到指定位置,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要求司机出示上一周期的容量表证书,并核对车辆相关信息。
提出安全警示,现场准备消防设施(干粉灭火器、石棉毯等),非现场操作人员不得进入相关区域。
三片罐空罐检验作业指导书
三片罐空罐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检验员对于三片罐空罐进行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无缺陷的罐体出现在市场上。
通过严格按照本指导书进行检验,可有效降低罐体质量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检验流程本检验流程包含如下步骤:1. 罐体外观检查检查罐体表面有无裂纹、凹陷、铝箔破损、涂层脱落、荧光标记缺失等缺陷。
2. 空罐内部检查使用手电筒检查罐体内部并检查罐底是否平坦。
3. 罐罐摆动测试持罐体将罐体中心轻轻摇晃,检查罐体是否平衡、无异响声和溢液。
4. 滴漏测试将罐体倒置于白纸上,并在罐嘴上施加力,检查是否有漏液情况。
5. 滑动距离测试将罐体水平放置,将罐体轻轻推动,记录距离和时间,检查罐体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最小滑动距离。
三、检验机器在进行检验流程中,需要使用到如下检验机器:1. 手电筒使用手电筒,把光照进罐体内部,方便观察罐体内部情况。
2. 白纸测试罐体滴漏情况。
3. 定制的滑动测试装置整合罐体尺寸、涂层材质、表面摩擦系数等数据,制造可根据要求进行调整的滑动测试装置。
四、记录在进行检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如下内容:1. 检查日期记录检查日期日期,以确保检验周期。
2. 检查人员记录检查人员,以确定检验人员是否有责任。
3. 检查标准记录检查标准,以保证检查标准一致。
4. 罐体编号记录罐体编号,以确保检验结果与罐体对应。
5. 检验结果记录检验结果,包括通过或不通过,如果不通过,需要详细说明原因。
五、通过以上步骤的检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无缺陷的罐体产品,从而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本检验流程应该严格遵守,并在结果上体现出对准确性的重视。
管束式集装箱介质分析余压检测操作规程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管束式集装箱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1、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使操作工明确管束式集装箱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的具体操作步骤,以确保安全、有效的完成罐内介质和余压的检查。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淄博正拓气体有限公司的管束式集装箱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的检查。
3、操作规程进入充装区的氢气管束式集装箱均须认真检查。
对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事先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气体。
3.1、管束式集装箱外表的颜色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的或漆色、字样脱落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
3.2、气瓶管束式集装箱改装不符合规定的、用户自行改装的。
3.3、安全附件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瓶阀不符合要求的。
3.4、未判明装过何种气体或瓶内没有剩余压力的。
3.5、用测氧仪(百分氧)检测后,含氧量超标的(含氧量应小于0.5%)。
3.6、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气瓶检验色标不符合规定的。
3.7、超过检验期限的。
3.8、瓶体经过外观检查有缺陷(如:裂纹、重皮、变形、灼烧、凹陷、锈蚀等)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3.9、瓶阀歪斜、零件损坏、瓶阀拧入瓶口的剩余牙数少于1牙或多于5牙的。
3.10、国外进口的气瓶,没有相关资料的气瓶。
3.11、报废气瓶。
4、注意事项4.1、氢气管束式集装箱、长管拖车作业前应在车轮后打止轮器,找好安全装置后才能作业。
4.2、氢气设备及管道的操作及检修,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超温、超压、超装、超负荷运行和不经批准动火检修。
4.3、计量器具、仪表、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及其安全附件必须按期检验。
4.4、禁止穿戴钉鞋,尼龙、晴纶服进入充装区、贮气区。
4.5、站领导应经常深入生产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好。
4.6、充装过程关键点控制制度(包括安全监控和巡视)4.7、充装前:罐内介质分析、充装持证上岗、充装前检查、安全人员巡回检查;4.8、充装过程关键控制:责任部门:充装班及检查员、安全员;4.9、管束式集装箱、长管拖车停靠、发动机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4.10、按照指定位置停车,管束式集装箱、长管拖车的发动机必须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并且采取防止车辆发生滑动的有效措施;5.11、充装易燃、易爆介质前,移动式压力容器上的导静电装置与装卸台接地报警器线进行连接;4.12、拆卸充装软管前必须将其内部压力卸尽后方可卸除;4.13、使用充装单位专用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不得使用随车携带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4.14、装卸用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符合充装工艺规程的要求,连接必须安全可靠;4.15、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必须处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上,配置紧急切断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位于紧急切断装置的远控系统位置;配置装卸安全连锁4.16、管束式集装箱不能靠进热源,其温度要保持40℃以下,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烤,夏季要防止爆晒。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3篇)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的人员。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将操作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3)检查罐体附近是否有可燃物品,如有,立即清除。
(4)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2. 罐内介质分析操作(1)选择合适的介质分析仪器,并进行检查和校准。
(2)将介质分析仪器连接到罐内,并打开仪器。
(3)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罐内介质的分析。
(4)记录分析结果,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报告。
3. 余压检测操作(1)选择合适的余压检测仪器,并进行检查和校准。
(2)将余压检测仪器连接到罐内,并打开仪器。
(3)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罐内余压的检测。
(4)记录余压检测结果,判断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5)如果余压超过标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重新进行余压检测。
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前,必须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2)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说明,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3)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接触危险物质。
(4)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部门。
(5)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报告。
五、紧急措施(1)如果操作人员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过程中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现场,并及时就医。
(2)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如罐体爆炸、泄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六、操作结束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仪器和设备进行清理和保养,并将操作记录归档。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范本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工作按照基本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人员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作业。
二、工作基本要求2.1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票要求进行作业。
2.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2.3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前,必须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2.4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操作程序3.1 罐内介质分析3.1.1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前,必须确定作业区域的安全状态,做好通风和防火措施。
3.1.2 对待分析介质进行采样,并按照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3.1.3 在进行介质分析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处理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1.4 将分析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3.2 余压检测3.2.1 在进行余压检测前,必须保证罐内没有可燃或有毒气体存在,并对作业区域进行通风处理。
3.2.2 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余压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按照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操作。
3.2.3 在进行余压检测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处理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2.4 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
四、安全措施4.1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和教育培训。
4.2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4.3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必须保持作业区域的通风良好,并避免使用明火。
4.4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特别注意避免产生静电火花。
4.5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要求,确保人身安全。
空气采样罐苏玛罐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空气采样罐苏玛罐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空气采样罐,又称苏玛罐,是一种用于采集空气样本的设备。
其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
使用空气采样罐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及样本质量。
本文将介绍空气采样罐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希望能够为广大使用者提供参考。
安全操作规程1.选配罐体使用空气采样罐时需要先选择合适的罐体。
罐体的选配要考虑采用材质、罐体大小、耐压等多个因素。
罐体应选择合适材质,同时还应该按需选择密封圈等配件。
在选择罐体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规格和压力等级的罐体。
同时,罐体要选择配套的采样器和附件,如真空泵、采样头等。
2.安装罐体在安装罐体时,首先需要确认罐体完好无损。
其次需要检查进到及排出口和阀门等是否完好,并检查有无泄漏点。
在将罐体安装到采样器和真空泵上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标识提示进行操作。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空气压力测试,以确保罐体已经安装正确并且密封良好。
3.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指在使用前将采样罐充满空气后,将其置于一定压力下进行测试,以确保罐体结构牢固、完好,并无任何泄漏。
具体步骤如下: - 确认采样罐处于空气开放状态 - 让采样罐空气充分充满 - 关闭进出口和阀门后,将采样罐置于一定压力下进行测试 - 持续测试一段时间,确保罐体结构稳定、无漏气。
4.采样过程在采样当中,需要严格遵守如下规程: - 确保采样器与采样头连通,并处于全开状态 - 在采样头处进行重复标准化,以确保采样准确性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采样时间和采样量 - 采样过程中,应注意罐体内部压强,并确保在合适的范围内 - 采样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罐体及罐体连接部位是否有漏气现象5.安全释放采样完成后,如果将罐体放置一段时间,压强仍存在,则需要进行安全释放。
安全释放的步骤如下所示: - 确认罐体内部压强小于1atm - 打开放气阀,将罐体内部气体放出 - 确认放气完成后,打开进出口瓶盖并进行天然置换,直到罐体内部空气与环境空气相等。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范本(2篇)
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操作人员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工作过程安全可控,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的操作人员。
三、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2. 在进行操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并确保其有效期内。
3.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前,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4.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不得分心或接听电话等与工作无关的事务。
5.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环节。
6. 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应与其他工作区域进行有效隔离,确保操作区域安全,防止他人进入操作区域。
7. 操作人员在进行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时,应遵守相关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8. 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或发现危险因素,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责任人。
9. 操作结束后,应将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将其妥善存放。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1 操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1.2 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并确保其有效期内。
1.3 确认操作区域安全,与其他工作区域进行有效隔离。
1.4 准备所需的罐内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仪器设备。
2. 进行罐内介质分析2.1 将仪器设备置于适当位置。
2.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头及测量范围。
2.3 打开仪器设备,并校准仪器设备。
2.4 将探头放入罐内进行介质分析,记录相关数据。
2.5 检查分析结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不符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进行余压检测3.1 将仪器设备置于适当位置。
3.2 打开仪器设备,并校准仪器设备。
3.3 进行余压检测前,应先排空罐内余气。
易拉罐卷封检测作业指导书
易拉罐卷封检测作业指导书罐卷封检测Prepared by/编制者:Reviewed by/审阅者:Authorized by/批准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修订记录1.目的控制产品卷封检测方法,确保正确检测产品卷封。
2.范围铁、铝罐产品的卷封检测3.职责3.1 品控员负责从生产线上取样和检测;;3.2 QC工程师/主任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3.3 QA经理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负责。
4.定义无5.程序5.1从卷封机后取样台上取两组样品(每组为连续6罐)每组样品分别按顺序编号,一组用于检测卷封尺寸,一组用于检测紧密度。
必要时需对应卷封头进行编号。
5.2通过目测、触摸、切开封口检查的方法,检测应无锐边、快口、铁舌、牙齿、碎裂、溢胶等缺陷,否则停机调整。
视情况报告上级主管,并隔离相关产品。
5.3倒出罐内饮料,把拉环去掉,用水把罐内外清洗干净,甩干水。
5.4取一组样品进行卷封尺寸检测5.4.1用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每个罐的卷封厚度ST,记录三个点的数值,三个点应均匀分布在顶盖卷封上,三片罐应避开焊缝。
5.4.2将埋头度仪开电源后清零,然后检测每个样品三个点的埋头度值(三个点与测厚度时点对应)。
5.4.3用万能锯罐器切割罐卷封(沿圆周均匀切割三处,三片罐应避开焊缝),沿切割痕,将锯开的部分压入罐内,露出切割截面。
5.4.4用橡皮擦干切割面,避免铁屑影响测试的结果,置双重罐封映象监测器右边的载物板上,锯口对准光源调整罐位置,使卷封图像恰在屏幕中央且清晰可见。
5.4.5将监测仪上“VERTICAL/HORIZONTAL”开关拨到“HORIZONTAL”位置,调节定位旋钮,左右移动界线,可测得到卷封长SL、身钩BH、盖钩CH、迭接长度OL(a值)、b值、BHI和卷封间隙SG(BHI只有铁罐要求检测,SG只有雀巢咖啡产品需要求检测),各尺寸见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1 页共 6 页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一、清洗程序
使用采样罐自动清洗系统(型号Etech3100D)对苏码罐(容积为6L。
耐压值小于40psi)
进行清洗。
具体洗涤步骤如下:
1、连接好苏码罐;
2、并打开Etech3100D电源开关、Etech3108清洗柜电源开关;
3、将Etech3108清洗柜的温度调到60℃。
4、点击,打开软件;Etech3100D面板Link ACTICVE变为绿灯,即为设备
已连接。
5、摁下仪器上的start摁钮,当右图中2700RPM的
绿灯亮起时表示系统准备完毕,在检漏后可开始进行清洗程序。
6、点击【View】界面下的【DIAGNOSTICS】,点击【Rough Pump】当Psia将至3
时,再点击【High Vac】当mTorr将至70以下时再点击【All off】,表示不漏气,
检漏完毕,此时可以打开罐子的阀门,点击【View】界面下的【File】调用清洗
方法,然后点击【start】,进行清洗,清洗完立即关闭阀门。
在仪器走完洗涤程
序后,罐子已抽为真空。
二、稀释系统
1、打开设备电源
2打开软件图标,出现系统操作界面: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2 页共 6 页
【Dilution 】表示进行稀释操作
【Report】表示已完成的稀释过程的具体报告;
【Setting】表示系统设置
【Dilution】菜单下:
【Standards prep】表示稀释参数的预设置;
【Flush】表示稀释过程中清洗操作设置;
【Pressurize 】表示加压稀释操作步骤;
【Spike】表示加标操作,具体与pressurize操作步骤一致。
【Manual ctrl 】表示手动操作。
位于界面中间偏上位置属于系统状态栏:
正方形格子表示正在进行的操作,与之相连的通道编号以及颜色;
【Channel Status】表示对应通道操作进行的完成度;
【Status Message】表示正在进行的具体操作的相关信息;
【Current Psia 】表示真空罐处于操作过程的实时压力;
【Avg.PSIA 】表示真空罐处于稳定状态的压力;
【TargetPSIA】表示真空罐最终的压力;
【Total Elapsed】表示所有稀释流程总共消耗的时间。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3 页共 6 页
3、点击菜单,回到稀释界面:
以ISTD为例:ISTD初始浓度为1000ppb,需要稀释到100ppb。
1)在【Enable】复选框选中1、2、1,更改T.Conc.\T.Level参数;
2)在【Target Final PSIA】中填写压力值,表示稀释完成后真空罐的最终压力。
填写值小于40Psia,一般为35 Psia;
3)点击【Start】开始稀释过程。
4)当状态栏显示completed表示稀释过程已完成。
4、如果采气过程中真空罐未充满,可以直接进行加压稀释。
具体稀释步骤如下:
1)点击【PRESSURIZE】,进入加压稀释界面;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4 页共 6 页
2)选择真空罐的材质,一般默认选择不锈钢;
3)选择加压模式,一般分为两种:
a)【Factor】:根据压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列出适合加压因子的清单,
按需选中点击开始即可;
b)【Absolute】:纯氮气。
4)选择合适的加压模式后,系统会自动显示Target Psia。
注意:真空罐最终压力应
该小于40psia。
点击开始,即刻开始加压稀释操作流程。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5 页共 6 页
三、预浓缩系统
1、打开设备电源;
2、点击软件图标,点击进入操作界面:
3、sequence界面设置:
1)Name:根据需要编辑,一般与GC-MS列表名称一致;
2)Method:点击Method下的方框会自动弹出菜单栏:选择TO-15方法。
3)Intel:选中进样器7016D;Tray菜单下自动更改为T;
4)Position:选择样品在进样架上的放置位置;
5)Int.std.vol:选择内标的进样体积,默认单位nmol/mol;
6)Cal.std.vol:选择加标样的进样体积,默认单位nmol/mol;
7)Sample vol:选择样品的进样体积,默认单位nmol/mol;
8)完成设置后,单击RUN,开始预浓缩程序。
4、若长期未使用浓缩仪,可点击VIEW界面下的COMMANDS,自动跳出三个选择,选择START BAKEOUT进行冷阱的烘烤。
冷阱浓缩仪系列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页码第 6 页共 6 页5、在做样品期间为了查看系统的运行状况,可点击VIEW查看:
分析队列设置可参考GC-MS排样具体的操作步骤。
完成操作后,单击开始运行即可。
然后
再点击GC-MS序列运行,一定要在14Wait For GC Ready之前运行GC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