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陈春花PPT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ppt课件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ppt课件

Chen Chun Hua 2010
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 (有效的激励手段)
1、重要性
员工重视吗? 符合个人的需求?
2、可见度
可见度高? 报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明显可见? 可见度高的报酬可以满足职工的需求: 得到赏识 自尊
3、公平
内部:职工认为公平? 外部:本公司的报酬与其他公司的报酬的 对比?
Chen Chun Hua 2010
Chen Chun Hua 2010
我提倡的管理观:
1)用绩效说话;
管理观之一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实际运作中就是要 功劳,不要苦劳;要关注能力,不要关 注态度;要关注才干,把品德作为基本 的条件。
2)等边分配法则;
管理观之二:管理是一种分配,把责任、权力和利益分成 等边三角形。
3)经营大于管理 ;
Chen Chun Hua 2010
什么是激励?
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 感,只会降低不满。
Chen Chun Hua 2010
人为什么要工作?
赚钱 消耗能量 社会交往 成就
社会地位
Chen Chun Hua 2010
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理论:
激励因素 工作满足感 保健因素 对工作不满 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 激励因素 缺乏 存在 低 高 满足感 保健因素 缺乏 存在 高 低 不满 但是:保健因素不等于满足感 满足感 绩效
创业阶段
成长阶段
职能型
专业人士引进
发展阶段
事业部制
职业经理人、所有权经营权分离
持续发展阶段
董事会制
非一人领导,部分所有权经营权结 合
Chen Chun Hua 2010
什么是领导

生产企业管理基本常识概述(PPT95页)

生产企业管理基本常识概述(PPT95页)
• 要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那么大家不管遇到什么 问题都知道马上去解决,这就是管理的思维方式。
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 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清晰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
情,以及做事的标准。 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 忠诚的衡量应该是员工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而非其他。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 管理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
生产企业管理基本常识概述(PPT95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生产企业管理基本常识概述(PPT95页)培训 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t教程管 理课件 教程ppt
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结构
如何设计良性互动的组织结构
建立开诚布公的沟通体系,让员工清楚知道自己在结构 中的位置,能感受到确实的责任和权力。
生产企业管理基本常识概述(PPT95 页)
生产企业 管理(基本)常识
2016年7月
生产企业管理基本常识概述(PPT95 页)
学习内容
一.《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节 选
二.如何做好一名生产企业主管 三.生产计划编制方法及案例
学习回顾---管理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管理 3、什么是组织结构 5、什么是激励 7、什么是计划
人。
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
定义、概念
组织是为目标存在的,组织里人与人是不平等的。 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 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
对组织的正确理解
公司不是一个家。 • 在组织中我们是用目标、责任、权力来联结,而不是用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讲座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讲座

Chen Chun Hua 2010
让管理发挥绩效的基本概念
管理
组织
组织结构
7个基本概念
领导
激励 计划
决策
Chen Chun Hua 2010
什么是管理?
Chen Chun Hua 2010
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
1)管理所作的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 ; 2)管理是一门学问 :管理不谈对错,谈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而为一 ; 5)管理就是让一线的员工得到资源并可运用资源 .
Chen Chun Hua 2010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就是让权力和责任 的关系匹配。
Chen Chun Hua 2010
什么是领导?
Chen Chun Hua 2010
领导的理解
权力 法定权 专家权 奖赏权 惩罚权 统治权 外貌 类似性 好感回报 知识 能力
魅力
Chen Chun Hua 2010
Chen Chun Hua 2010
领导理论的应用
授权 —目标不做授权 —机构规模、决策重要性、任务复杂程度、企业文化、部属 利用环境 —环境相对于你个人的能力来说是更重要。 向上管理 —建立并培养良好的工作关系。
--利用上司的资源和时间; --保持正式的沟通; --发挥上司的长处; --欣赏与信任。
事业部制 创造出自我包容的自治单位,这些单位通常按机械式组 织,优点是:强调结果,是总部人员能专心致志于长远的 战略规划,是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有力手段。缺点是:活 动和资源出现重复配置。
总经理
事业部1
事业部2
事业部3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管理的常识如何带领员工每天做好每一件事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第1章什么是管理管理的理解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如何能管理有效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第2章什么是组织组织的理解组织因目标而存在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第3章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组织结构的功效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组织结构特殊效能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第4章什么是领导领导的理解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的技能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理解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如何让授权有效利用环境向上管理第5章什么是激励人为什么工作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不公平是绝对的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第6章决策如何有效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集体决策个人负责个人决策的局限性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第7章什么是计划目标是不合理的一定要在意行动计划管理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制定计划的关键计划的有效性目标管理为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结束语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参考文献陈春花◎集教授、总裁与政府咨询顾问于一身的传奇女性。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先后出任康佳集团、科龙集团、TCL集团、美的家电、南方航空、广东电信等公司管理顾问◎代表作《管理的常识》、《手比头高》、《冬天的作为》、《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什么是管理,相信很多人对于管理的定义并不陌生。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管理的常识如何带领员工每天做好每一件事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第1章什么是管理管理的理解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如何能管理有效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第2章什么是组织组织的理解组织因目标而存在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第3章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组织结构的功效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组织结构特殊效能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第4章什么是领导领导的理解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的技能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理解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如何让授权有效利用环境向上管理第5章什么是激励人为什么工作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不公平是绝对的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第6章决策如何有效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集体决策个人负责个人决策的局限性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第7章什么是计划目标是不合理的一定要在意行动计划管理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制定计划的关键计划的有效性目标管理为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结束语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参考文献陈春花◎集教授、总裁与政府咨询顾问于一身的传奇女性。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先后出任康佳集团、科龙集团、TCL集团、美的家电、南方航空、广东电信等公司管理顾问◎代表作《管理的常识》、《手比头高》、《冬天的作为》、《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什么是管理?相信很多人对于管理的定义并不陌生。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专业知识]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专业知识]

高等教育
11
1.2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一个效率: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 的手段是分工。
管理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 限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里清晰阐述里获得劳 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与员工经常沟通;管理 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 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素质不行,不是企业 文化不行,遇到管理不畅、员工能力弱的 情况,首先需要检讨管理者本身。
• 对于管理的职务、功能和效果缺乏认识和 思考,很多人只凭借经验、情感和责任来 进行管理工作。
高等教育
6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陈春花 管理,就是确保人与物结合后能够做出最有效的事来。
管理在责任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选择,我们需 要在界定责任的同时,配备合适的资源,并让人 们可以分享到管理所获得的结果。基于责任所做 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就是最合适的管理行为。
高等教育
10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经营能力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 是把事做正确。 明确: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 • 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无效甚至毫无意义的
工作中? • 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
用? • 管理真正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高等教育
3
日常管理必须面对的
•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事最重要的 • 管理就是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 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 公司为什么不是一个家 • 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组织有效管理(陈春花)详解36页PPT

组织有效管理(陈春花)详解36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源自组织有效管理(陈春花)详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月日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月日
没有接班人
有效的管理者 时间管理
系统思考(sīkǎo) 培养接班人
第九页,共76页。
企业(qǐyè)组织的管理内容: 5) 文化管理:解决(jiějué)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4)战略管理(guǎnlǐ):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3)组织管理:回答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 2)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
第二十六页,共76页。
扁平化结构( jiégòu)
低复杂型,低正规和职权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是一种“扁平” 式组织。优点是:反应快、灵活、运营成本低,责任明确。 缺点是:只适宜(shìyí)小型组织,所有事情取决于老板,风 险极大。
老板
小张
小王
小李
小许
小程
小赵
第二十七页,共76页。
矩阵( jǔ zhèn)结构 使用职能部门化来获得专业化经济性,在这些部门之上,配置一些 对组织中的具体项目负责的具体产品、项目和规划负责的管理人员。 优点是:能促进一系列复杂而独立(dúlì)的项目取得协调,同时保留 将职能专家组合在一起的所具有的经济性。缺点是:造成混乱,并 隐藏着权力斗争的倾向。
利用环境 —环境相对于你个人的能力来说是更重要。
向上管理 —建立并培养良好的工作关系。 --利用上司的资源和时间(shíjiān); --保持正式的沟通; --发挥上司的长处; --欣赏与信任。
第四十一页,共76页。
领导(lǐnɡ dǎo)
领导是指影响别人, 以达到(dá dào)群 体目标的过程。
组织中不再存在明确 的杠杆
解决方案
管理者需要学会混沌的 思维方式
组织需要构建自己的弹性 能力
在组织内部打破均衡状 态
实现组织学习
第十五页,共76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现象二:能力与态度。
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现象三:才干与品德。
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 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二个效率: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 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从理论界,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权力是 组织而非个人。组织管理的核心是让权力从个人 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
职位是什么?权力是职位,就要求权力表现出 专业能力,也就是权力需要承担职责,没有职责 的权力是不存在的。
• 管理实现效率就是实现劳动效率、组织效 率、个人效率。
• 劳动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是一个不 断递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先有劳动效率的 获得,再寻求组织效率,之后再发挥个人 效率,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1.3如何能管理有效
德鲁克:“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绩效依赖于许多 人,而他必须对这些人的工作绩效负责。”
什么是管理
第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思考:为什么海尔常常可以把其他企业都在做的事情,做 到有结果。 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清晰地界定必须 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 第四,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 目标合二为一。 忠诚的衡量应该是员工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而非其他。 第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管理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三个效率: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 为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只有每一管理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这个组织才能够让所 有的人力资源发挥作用。
激励要以团队精神为导向。今天是一个需要借用团队智慧 和能力来竞争的环境,运用以团队精神为导向的激励才会发挥 效用。
能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的激励就是有效的激励。
• 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素质不行,不是企业 文化不行,遇到管理不畅、员工能力弱的 情况,首先需要检讨管理者本身。
• 对于管理的职务、功能和效果缺乏认识和 思考,很多人只凭借经验、情感和责任来 进行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陈春花 管理,就是确保人与物结合后能够做出最有效的事来。
“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与下 属)发挥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
1.2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一个效率: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 的手段是分工。
管理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 限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里清晰阐述里获得劳 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与员工经常沟通;管理 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 • 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无效甚至毫无意义的
工作中? • 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
用? • 管理真正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日常管理必须面对的
•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事最重要的 • 管理就是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 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 公司为什么不是一个家 • 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日常管理必须面对的
• 组织结构是要解决权力与责任匹配的问题 • 领导如何发挥作用 • 人为什么要工作 • 人不流动也许是安于现状不求发展 • 群体决策不是做好的决策而是风险相对小的
决策 • 目标为什么可以不合理 • 不是变化快,而是计划没有包含变化 • ……
大多数公司的现状
• 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 中,由于对管理常识的误解所导致的管理 行为出现偏差占了绝大多数。
管理在责任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选择,我们需 要在界定责任的同时,配备合适的资源,并让人 们可以分享到管理所获得的结果。基于责任所做 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就是最合适的管理行为。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经营能力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 是把事做正确。 明确: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除了激励,职业围城的现象也很严重。个人与组织都想以 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管理中之所以常常出现核心人 才流失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人才本身的选择,一方面是管理 者没有理解到个人在投入产出方面所作出的衡量 。
管理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 管理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使 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第二,如何使组织效 率最大化?第三,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
1.1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回答管理是什么的问题,就是管理观的问题。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绩效包含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无论你采用 何种管理形 式和管理行为,只要是能够产生绩效的,我们就认为是有效的管理行 为和管理形式;如果不能够产生绩效,这个管理行为或管理形式就是 无效的。 现象一:功劳和苦劳。
管理的常识
—— 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
目录
• 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成常识 • 一、什么是管理 • 二、什么是组织 • 三、什么是组织结构 • 四、什么是领导 • 五、什么是激励 • 六、决策如何有效 • 七、什么是计划 • 八、结束语论变成常识
请先思考以下问题: • 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是每一层管理者确定下一层极管理者所要明确做的事 情。 第二,管理不太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容易地质疑上司,质疑公司的规 定,因为我们喜欢用对错来评价管理。 要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原因和责任,那么大家不管 遇到什么问题都知道马上去解决,这就是管理的思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