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血糖调节四个模型
透析“血糖调节” 中的三个模型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李希明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该部分内容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重点考查的内容是血糖平衡及其调节。
解题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步,掌握理论基础;第二步,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第三步,理清调节过程;第四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
一、血糖的平衡模型1.构建正常情况下的血糖的平衡包括3大来源和3大去路:2.解读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80~120mg/d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⑴小肠从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来的;⑵肝糖原的分解;⑶其他非糖物质转变的。
其中主要来源是第⑴条途径。
血糖的去路主要也有3条途径:⑴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供能;⑵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等;⑶转变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主要去路是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功能。
因此,若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大于120mg/dL,则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消化吸收的过程;若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小于80mg/dL,则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氧化分解的过程。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⑴低血糖: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血糖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
⑵高血糖: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0mg/dL。
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叫糖尿。
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①病因:主要是因为胰腺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分泌出来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血糖的含量高于160-180mg/dL。
②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注意分析原因。
③治疗: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等来治疗糖尿病,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总之,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导练例1.某人饭后4小时血糖变化曲线如图,据图回答:(1)饭后0.5h血糖含量达到a点,原因是________,此时分泌较多的激素是_________。
“血糖调节”模型建构及应用
“血糖调节”模型建构及应用作者:王飞杨梦姝杨建霞来源:《中学生物学》2018年第09期目前,模型建构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被研究者所认识,成为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模型建构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对待科学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同时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巨大潜力。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多次提到“模型”“模拟”,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均强化了对于学生模型建构方法的训练。
“血糖调节”是现行新课标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人体内血糖平衡的重要性及其调节机制,进一步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的“拮抗作用”。
但是,由于其内容比较抽象,仅凭借教师的讲述,学生很难真正理解。
虽然教材中给出了“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参考案例,但却存在操作过程复杂、难以扩大交流范围、结果不够直观等缺陷。
因此,本研究在参考“负反馈机制的模型”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与改进,最终构建出“血糖调节”模型。
1“血糖调节”模型建构过程1.1原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本模型(图1)建构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人体内血糖含量的稳定与平衡。
1.2材料准备乒乓球若干个、2 L矿泉水瓶1个、橡皮球(直径大于矿泉水瓶口,可用弹力球代替)、铁架台、长约10 cm的细线2根、橡皮塞1个、500 mL烧杯1个、加有红墨水的清水约2 L (以下简称“红墨水”)。
1.3模型制作(1)将矿泉水瓶底部剪掉,并倒置固定于铁架台上。
(2)取1根细线,将一端固定在乒乓球上(乒乓球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另一端固定在橡皮球的某一顶点上。
血糖调节-模型构建动画PPT课件
0.1g/L 0.1g/L
饭前
甲 同
学
0.1g/L 甲
桌
丙
0.1g/L 面
同 学
0.1g/L
0.1g/L
0.1g/L
乙 同 学
0.1g/L
0.1g/L
肝糖原
肝糖原
肝糖原
肝糖原
胰
胰
岛 素
高 血 糖
素
胰
胰
岛 素
高 血 糖
素
分析与结论
1.乙代表什么器官?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么样反应 的?反应的结果怎样?
人体中维持血糖平衡的激素有哪些?由哪 些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分泌?
胰腺:能够分泌胰液 (消化液)
散布着胰岛
血管:将胰岛分泌的 激素运送到其他地方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强烈促进肝糖 A细胞 元分解;
促进非糖物质 转化成葡萄糖;
使血糖含量上 升
B细胞 促进血糖进入细胞, 并在细胞内合成糖
元、转化成脂肪和 氧化分解;
2、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多种,除了胰高血糖素 以外还有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
胰高血糖素主要是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 非糖物质转化来升高血糖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作用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作用
糖尿病机理
氧化分解 肝糖元合成
胰岛B细胞受损
胰岛素分泌不足
-
+ 肝糖元分解
血糖
-
+ 非糖物质转化
糖
素
翻转
0.1g/L
0.1g/L 0.1g/L 0.1g/L 0.1g/L
饭后 甲 同 学 0.1g/L
甲
桌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导学案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学案【教学目标】1.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解释血糖的平衡和调节机制【教学重点.难点】1.构建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2.血糖平衡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模型构建材料:代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某些氨基酸、“CO+H20+能量”的卡片等。
【模型构建】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资料1: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内血糖含量会略微降低(因血糖会氧化分解提供能量),但总体是维持在0.8-1.2g/L的正常范围之内。
一、提出问题:。
资料2:血糖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体内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是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
二、作出假设:。
三、构建模型:1、构建吃饭后血糖调节的模型资料3: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一般稳定在0.9 g/L左右;正常人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在120ng/L左右,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在90ng/L左右。
任务一:根据资料,利用卡片构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胰岛素含量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模型.......。
资料4:吃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素含量的模型......。
资料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的分解和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资料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任务三:根据资料,用卡片构建吃饭后血糖调节的模型。
.............2、构建运动时血糖调节的模型资料7:运动时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任务四:根据资料,用卡片构建运动时血糖.....。
.......调节的模型.......含量变化及平衡3、构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四、得出结论:。
五、分析应用: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典例解读血糖调节模型
典例解读血糖调节模型本文用几个例题解读血糖调节过程中几个重要过程。
包括: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激素的调节途径、作用方式、及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帮助学生建立起血糖调节的立体模型。
一、血糖调节的模型1.总体模型注:①胰岛素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成脂肪,又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②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上升。
2.激素的作用方式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都是肽类激素,作用方式如图二、典型例题解读例1下图是人体腹腔中小肠、肝脏的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饥饿时b中的血糖浓度比c中的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
此时c内血糖能维持100 mg/dL左右水平,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同时血液中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升高,______________降低。
(2)肝能将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氨转变成无害的尿素。
请判断在a、b、c、d血管的血液中含尿素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熟悉小肠、肝脏等内脏器官在血糖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和联系方式,试题通过模式图的形式呈现;利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入肝血液血糖浓度偏低。
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含量,通过强烈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二者是协同作用,与胰岛素之间是拮抗作用;因此出肝脏的血液要比入肝脏的血液血糖高;由此可见,肝糖元的合成和分解对维持血糖浓度正常有重要的作用。
(2)根据题意,肝脏可将蛋白质脱氨基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因此出肝的血液(c)尿素含量多一些。
答案:(1)低肝糖元的分解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2)c例2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Ⅰ、Ⅱ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C.Ⅲ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D.结构A代表下丘脑,其分泌的醛固酮在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的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解析:本题属于生理过程调节图,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根据掌握的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可以判断出该图解中的结构A为下丘脑,Ⅰ激素为胰岛素,Ⅱ激素为胰高血糖素,Ⅲ激素为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醛固酮是肾上腺分泌的而不是下丘脑分泌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建立血糖调节模型
A 消化食物后吸收 C 非糖物质的转化
B 肝糖元分解 D 肌糖元分解
2、不属于胰岛素功能的叙述是:( B )
A.抑制肝糖元的分解
B.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C.促进血糖进入肝脏合成糖元
D.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并氧化分解供能
课堂训练:
3.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D)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①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②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血糖
④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⑤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③
肝糖原
分来解
根据上图思源考:
⑥
0.8~1.2g/ L⑦
转化去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路
胰岛素在上图的哪些过程发挥作用?胰
高血糖素在上图的哪些过程发挥作用?
胰岛素:②③④⑤⑥
胰高血糖素:②③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 下丘脑
一区域
血糖升高
+
胰岛B 细胞
+
胰岛素分泌
+
组织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
血糖降低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胰高血糖素分泌ຫໍສະໝຸດ +胰岛A 细胞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
胰岛的工作
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
工作的效果
抑制
血糖浓度降低
胰岛A细胞分
泌胰岛素
抑制
血糖浓度升高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7页word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一、教学设计思路有关血糖调节的内容抽象复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基本都是以描述为主,虽然有时结合相关的图形甚至多媒体课件,但对学生而言仍然更多地是以被动的方式接受。
这种被动的学习既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建构,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二章第2节特别地安排了一个“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
血糖的平衡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教材所构建的血糖调节的模型中,主要演示了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与血糖升高或降低之间的结果关系,而对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基本未能涉及。
但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恰恰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还不能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知识结构。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拓展:1.给学生提供模拟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氨基酸、CO2+H2O+能量的卡片作为供选择的材料,然后通过提供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吃饭后和运动时血糖调节的动态模型。
在指导学生进行构建模型时,不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方案,不束缚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创新,设计出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准确的设计方案。
2.通过小组演示来暴露出一些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科学或者不准确的模拟内容,及时给予纠正,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观摩富有创新性的模型。
在学生以一种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的形式构建模型后,学生再构建出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式模型和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拮抗作用和血糖调节的机制,这样既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有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构建模型来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结构。
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分析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PPT课件全解 人教课标版
胰岛素
作
B细胞
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 平升高。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1、构建吃饭时血糖调节的模型
资料: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一般 稳定在0.9g/L左右。正常人的血浆中胰岛素含 量在120ng/L左右,胰高血糖素含量在90ng/L 左右。
糖 0.8 含 0.6
量 0.4 0.2
(g/L)0
时间(min)
任务二:据图构建人体饭后血糖含量
变化的模型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2、构建运动时血糖调节的模型
资料:运动时血糖含量变化
1.6
1.4
血 1.2 1.0
糖 0.8 含 0.6
量 0.4 0.2
(g/L)0
时间(min)
构建人体运动时血糖含量变化的模型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
血糖升高
4、
-
构
建
血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糖
+
-
调 节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的
+
图
解
组织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
式
模
血糖降低
型
+
血糖升高
胰岛B 细胞
+
胰岛素分泌
+
组织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精品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一、教学设计思路有关血糖调节的内容抽象复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基本都是以描述为主,虽然有时结合相关的图形甚至多媒体课件,但对学生而言仍然更多地是以被动的方式接受。
这种被动的学习既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建构,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二章第2节特别地安排了一个“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
血糖的平衡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教材所构建的血糖调节的模型中,主要演示了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与血糖升高或降低之间的结果关系,而对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基本未能涉及。
但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恰恰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还不能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知识结构。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拓展:1.给学生提供模拟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氨基酸、CO2+H2O+能量的卡片作为供选择的材料,然后通过提供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吃饭后和运动时血糖调节的动态模型。
在指导学生进行构建模型时,不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方案,不束缚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创新,设计出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准确的设计方案。
2.通过小组演示来暴露出一些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科学或者不准确的模拟内容,及时给予纠正,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观摩富有创新性的模型。
在学生以一种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的形式构建模型后,学生再构建出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式模型和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拮抗作用和血糖调节的机制,这样既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有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构建模型来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结构。
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分析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应用模型建构进行“血糖调节”的教学设计
图 4 人在长时 间空腹或剧烈运动状态 下 的血糖调节 的朴素模 型
0.5 1 2 3
时 『 (h)
经验建 立的朴 素模型。展示某 医院的正 常人糖耐 量试 验报告 (图 1),让 学生 在原 有知 识和 经验 的基 础上 完 成 自主学习 1:① 血 糖指 的是 哪里 的糖?正 常人 空腹 时血糖 浓度是多少?你测过血糖 吗?检测之前要 注意 什么?(血液 中的葡萄糖 ,3.9~6.1 mmo]/L,医学 上血 糖检测之前要空腹 )② 正常人 在 口服或 静脉 注射 葡萄 糖 2 h后血糖浓度是 多少 ? 口服或 静脉注射 实 际是与 人的什么行为有等 同的生理效应 ?(7.8 mmol/L,口服 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实际与人 的进食行 为有等 同的生理 效应 )③ 阅读材料 ,绘制 曲线探究 (图 2):在空 腹 、口服 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条件下血糖变化趋 势如何 ?若 长时 间空腹 ,人体 内血糖含又将如何变化 ?
题 串形式 ,优 化 探 究 ,引领 学 生体 验 生 长 素 的发 现历 程 ,在互动教学 中实现知识 的生成 ,培养学生 的探究 意 识 和 探 究 能 力 ,从 而 达 成 教 学 目标 。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1]Peter H.Raven,George B.Johnson.2008.生物 学 (第 6版 ).北 京
1 教 材 分 析 苏教版 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 与环 境》第 1章 第 1
节 “人体 的稳 态”中的 “血糖调 节 ”内容 是本 节 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在 学习稳 态的生理意义 、体温调 节和无机 盐调节 的基 础上对激素调节在人体稳态维持 中的作用 的进一 步诠 释 ,也与人 体的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等代 谢知识 密切相 关。为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人体 稳态 的神 经体 液调节机制 知识 的理解 ,也 有利 于学 生对 这两 种 调节方式 之间同时存 在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等 内容 的 认识 和进 一步把握 ,教学过程 中采用模 型建 构 的方法 , 通过创设情 景 、及时点拔 ,充分调动学生参 与探究 的积 极性 ;通 过科学设计 与指导 ,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体 验 科 学探 索的艰 辛 和成功 的喜悦 ,便 能收到 较好 的教 学 效果 。 2 教 学 目标 2.1 知识 目标 描述 血糖平 衡的调节 ;分 析胰 岛素 与 胰 高血 糖素在调节 血糖 平衡 中 的作 用及 相互 关系 ;描 述 糖 尿 病 的 病 因 及 常 见 症 状 。 2.2 能力 目标 创设探究情 境 ,培养 观察 、分析 、判 断 的思维 能力 ,以及设计 和完成实验 的能力 ;培养运用 所 学知识 ,解释和说明生活 中实际 问题 的能力 。 2.3 情 感态度 与价值 观 目标 养成 良好 的生活 习惯 , 增 强保 健意识 ;培养交流合作 的意识 。 3 教 学 过 程 3.1 激 活原有知 识和 经验形成 的朴 素模 型 学生 在 初 中阶段 已经知道胰岛素可 以通过促进葡 萄糖氧化 分 解 、合成糖原 和转化为脂肪等途径使血糖 浓度 降低 ,胰 岛素是 一种降血糖的激素 院 检 验 科 糖 耐 量 试 验 报 告
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教学设计终结版
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教学设计终结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设计武汉三中方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方面:描述血糖的平衡和调节机制。
(二)能力方面:1.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动态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2.尝试运用反馈调节原理及血糖调节机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糖尿病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构建血糖调节模型;2. 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3.反馈调节及拮抗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教师启发,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模型构建材料:模拟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氨基酸、CO2+H2O+能量、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卡片等。
运动过程血糖含量仍然维持在正常水平,我们的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平衡的呢要想清楚血糖的调节过程,必须先了解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建构血糖平衡模型通过资料归纳血糖来源及去向出示资料并作引导师:通过上面的提示请同学们归纳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把归纳的结果写在学案上。
(点学生归纳,并作点评)。
从提示中可以看出血糖有几条来源与几条去路其中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供能。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这样可以使体内的血糖含量保持相对恒定。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含量是多少呢研究表明大概在0..L也可以用80-120mg/L表示。
根据此图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在直接影响着血糖的含量(学生答),也就是说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及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等速度都直接可影响血糖的含量。
那又是谁在影响着这些物质的代谢速率呢研究发现我们的机体可以通过某些激素来调节这些物质代谢的速率。
(出示资料)机体主要通过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有什么作用呢(出示资料,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老师再作归纳性介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建立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用概念图建立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师:在刚才学习血糖平衡及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知识过程当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概念,我们现在先来梳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用概念图的形式把他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写在学案上。
应用模型建构进行_血糖调节_的教学设计
的“学习设计”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境体验和积极参与, 更加重视学生 学 习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的 发 挥 、更 加 有 利 于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这种设 计不是传统的 知 识 梳 理,而 是 一 种 包 含 已 有 知 识 作 为 “框架”支撑、多层次 任 务 驱 动、新 知 识 结 构 作 为“锚 点”固定、充分发挥学生各项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养 的知识“体验”之旅。
·38·
生物学教学 2016 年( 第 41 卷) 第 6 期
“细菌”( 第一课时) 的推理式探究教学
李泰锋 (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分校 510700)
摘 要 在挖掘和完善教材科学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质疑、讨论、分析、推理等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突破“细菌的发现及 其来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 细菌的发现 细菌的来源 推理式探究
构. 生物学教学,34( 1) : 10 ~ 12?
图 6 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综合模型 3. 2. 4 得出结论 机体主要是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来调节血糖平衡,神经调节也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 将教材中的微观、抽象、呆板的内容,转 化成学生能够体验的、层递进的、系统并且逻辑严密的 知识建构过 程。 在 此 过 程 中 运 用 模 型 转 化 的 同 时 ,引 入知识探究思想,将血糖调节原理的学习转 化 成 一 个
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描
述糖尿病的病因及常见症状。
2. 2 能力目标 创设探究情境,培养观察、分析、判断
的思维能力,以及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培养运用所
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实验原理】
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组织细胞的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并促进,从而使。
生物体中依靠这种作用的激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目的要求】
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充分掌握和理解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激素应如何起作用共同控制血糖的平衡。
增强学生交流和判断思考能力。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15张“糖卡”正面写上“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元”,2张胰岛素卡2张胰高血糖素。
二、方法步骤
1、模拟吃饭后的反应甲将2张“糖卡”放到桌子上,使血糖浓度,此时由拿出张卡使甲的2张“糖卡”由背翻到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2、模拟运动时的反应甲从桌子上拿走了1张正面朝下的“糖卡”,使血糖浓度,此时由________拿出张卡,使的1张“糖卡”由面翻到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三、实验结论
当生物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能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能血糖浓度。
因此,生物体中血糖浓度能。
四、实验评价
与其他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相互借鉴,并就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误区警示】
1、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做“糖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
2、卡上字应醒目,方便活动操作。
3、各组应对此活动进行交流。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
二、探究创新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 胰腺
十二指肠
胰岛素 B细胞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1、构建吃饭后血糖调节的模型
供选材料:模拟葡萄糖、胰岛素、胰 高血糖素、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 的糖类、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二氧 化碳+水+能量的卡片
资料2: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一 般稳定在0.9g/L左右。正常人的血浆中胰岛素 含量在120ng/L左右,胰高血糖素含量在 90ng/L左右。 任务一:根据资料利用卡片构建正常 人血糖含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 量模型。
不同激素对于某一生理效应发挥 相反的作用。 通过拮抗作用,使某一种物质的含 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胰岛的工作
工作的效果
抑制
胰岛B细胞分 泌胰岛素
胰岛A细胞分泌 胰岛素
血糖浓度降低
抑制
血糖浓度升高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 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 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出现糖尿
→
带出大量水 →
多尿
→
多饮
1. 诊断:血糖高且有糖尿(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检测)
2.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3.症状: 三多(多食、多尿、多饮)一少(体重减少) 4.防治: 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加强锻炼。 实验:尿糖的检测 检验试剂:班氏试剂 砖红色沉淀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饥饿→多食 糖代谢障碍→供能不足 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消瘦
A
正常人 的尿液
B
糖尿病人 的尿液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常宁一中
廖国忠
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血糖 肝糖原 分解 转化 0.8~1.2g/ L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合成
转变
脂肪等非糖物质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血糖平衡的意义: 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 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D
)
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A
)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1、构建吃饭时血糖调节的模型 2、构建运动时血糖调节的模型
3、构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
血糖升高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1.6 1.4 1.2 血 1.0 糖 0.8 含 0.6 0.4 量 0.2 (g/L) 0
时间(min)
任务四:构建人体运动时血糖含量变化及 调节的模型。
课堂训练: 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
组织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
血糖降低
3、 构 建 血 糖 调 节 的 图 解 式 模 型
+
血糖升高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B 细胞
+
胰高血糖素分泌
+
胰岛素分泌
+
胰岛A 细胞
+
组织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
血糖降低
3、 构 建 血 糖 调 节 的 图 解 式 模 型
拮抗作用:
氧化分解 合成 转变
CO2+H2O+能量 肝糖元、肌糖元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成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肝糖元 脂肪等非糖物质
分解
转化
葡 萄 糖
任务三:据资料构建人体饭后血糖调节的模型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2、构建运动时血糖调节的模型
资料5:运动时血糖含量变化
资料3: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图
1.6 1.4 1.2 血 1.0 糖 0.8 含 0.6 0.4 量 0.2 (g/L) 0
时间(min)
任务二:据图构建人体饭后血糖含量变化的 模型。
资料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 岛 素 组 织 细 胞
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构建模型 得出结论 分析应用 机体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 血糖素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 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血糖平衡是如何调节的呢? 机体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资料1:血糖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过程,人体内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 含量,但是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 作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