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ae3f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9.png)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引言:机械测试技术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来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种材料的机械测试,探究其力学性能,并提供有关测试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报告。
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作为测试样本。
首先,制备了一组标准试样,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然后,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和压缩测试。
拉伸测试用于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指标;压缩测试则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压性能。
结果与讨论:通过拉伸测试,我们得到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材料在开始阶段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随后逐渐进入非线性区域,最终出现断裂。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出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压缩测试结果显示,材料在受到压缩力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抗压能力。
我们测量了材料的压缩强度,并与拉伸强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材料在抗拉和抗压方面具有相似的性能,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各种应力状态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硬度测试,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划伤能力。
通过对试样进行压痕测试,我们得到了材料的硬度值。
这个数值对于评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某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根据拉伸、压缩和硬度测试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该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适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工程应用。
2. 材料在受力时呈现出较好的线性行为,但在超过一定应变后会出现断裂。
3.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值,表明其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划伤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对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根据这些数据和结论,更好地应用和利用这种材料,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d3c05a5727a5e9846a6100.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
验报告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
常用是3*5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欧。
一组误差小于% 。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7870be7e21af45b207a810.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11010141学号:1101014125姓名:***实验一用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方法;2、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3、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等强度梁编号;天平秤;砝码;yd-15型动态电阻应变仪;游标卡尺;千分尺(0〜25伽);DY-15型直流24伏电源;三、实验原理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面,当构件发生变形时,应变片随着构件一起变形(△ L/L ),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片中电阻值的变化(△ R/R),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量,用K来表示,R/R -R/RK= =■ L/L;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点数:4点 8 点2、测量范围:10000微应变3、标定应变:50, 100, 300, 1000, 3000微应变,标定误差不超过1%最小1微应变4、灵敏系数:k=2.005、灵敏度:0.25mA/卩£(12 Q及2Q负载)0.093 5mA/ 卩 & (16 Q 负载)0.025mA/卩 & (20 Q 负载)0.01mA/卩£ (50 Q 负载)0.01伏/卩£ (1k负载)6、电阻应变片:按120Q设计,100〜600Q可用。
7、线性输出范围:0 30mA(12Q及2Q负载)0 1伏(1k 负载)8振幅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 1%电压输出不超过2%9、工作频率范围: 0〜1500hz10、频率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6%电压输出不超过1011、电桥电源:10kc ,标称电压3伏12、 电阻平衡范围:不小于 0.6 Q (指120Q 应变片) 13、 衰减误差:1, 3, 10, 30, 100五档,误差不超过 2%14、 电容平衡范围:不小于 2000pf (包括电桥盒内1000pf )15、 稳定性:预热1小时后,零点漂移:不超过5微应变/2小时,灵敏度变化: 不超过1%/半小时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框图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c64381cc22bcd126ff0c3f.png)
第四章常用机械量测试实验
振动参数测量综合实验实验一磁电式传感器
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v(cm/s)
z(µm)
压电式传感器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2
实验二电涡流传感器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一、分析为什么采用两个电涡流传感器进行轴心轨迹的测量,简述其实验原理?
二、拷贝实验系统运行界面,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调节旋转开关,给定不同的电机转速,观察其波形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三多传感器测量距离、位移实验
一、拷贝实验过程中系统运行界面。
二、启动电机控制实验一维运动平台进行前后移动,分别记录不同位置下,光栅尺的读数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并通过拟合工具求出各传感器的拟合
三、根据上面求出的拟合曲线系数及定标脚本的“传感器定标芯片”,标定各传感器,然后启动电机,在不同的位置下,记录光栅尺与各传感器的读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重复步骤上述过程,多测几组数据,选用不同的拟合阶次,然后比较其测量结果。
实验四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实验
一、应用于称重的传感器主要有那些,简述称重实验台的结构原理。
二、并采用三次不同组合(如一大一小;两中等;两大或两小)的砝码进行标定,拷贝实验系统界面,然后称取同样质量的砝码,分别记录下五组数据。
三、根据上面测得数据分析本称重实验台的测量误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ca9f0e804d2b160a4ec036.png)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H
(
j)
Ss
1
1 j
Ss
[ 1
1 (
)2
j 1 ( )2 ]
式中:SS 为测量装置的静态灵敏度; 为测量装置的时间常数。
一阶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1 1 ( )2
() arctan
可知,在规定 SS=1 的条件下, A() 就是测量装置的动态灵敏度。 当给定一个一阶测量装置,若时间常数 确定,如果规定一个允许的幅值误差 ,则允
虚拟仪器设计要求
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15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后面板设计如下:
高温及低温报警演示如下: 低温:
16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高温:
正常:
17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设计虚拟示波器(显示正弦信号时域波形)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改变参数后:
后面板设计如下:
18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等于有限值 则 f(t)可以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形式,用下式表示:
式中:
是此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又叫直流分量。
它是傅氏级数中余弦项的幅值。
它是傅氏级数中正弦级数的幅值。
2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是基波的圆频率。 在数学上同样可以证明,周期性信号可以展开成一组正交复指数函数集形式,即:
式中:
为周期性信号的复数谱,其中 m 就为三角级数中的 k. 。以下都以 k 来说明。由于三角 级数集和指数函数集存在以下关系:
周期性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突出特点:⑴、周期性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⑵、每条谱线 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倍数上,不存在非整倍数的频率分量;⑶、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与 对应谐波的振幅成正比。
【精品】《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精品】《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de87196b307e87100f69698.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主编文成副主编彭浩,周传德重庆科技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实验室2008年6月20日实验目录实验一电桥和差特性实验 (3)实验二电子称定标实验 (7)实验三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0)实验四测速实验 (13)实验五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19)实验六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21)实验七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24)实验八机械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28)实验九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 (33)实验十单自由度系统自由衰减振动及 (37)实验十一主动隔振实验 (41)实验十二被动隔振实验 (45)实验十三振动信号分析实验 (49)实验十四用“双踪示波法”测量传感器的灵敏度 (53)实验十五两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测试 (57)实验十六变时基锤击法简支梁模态测试 (62)实验十七转子临界转速测量 (75)实验十八滑动轴承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 (79)实验十九转子启停机三维彩色谱阵分析 (85)实验二十转子动平衡实验 (88)实验二十一转子启停机转速谱阵 (100)实验二十二转子阶次谱阵分析 (104)实验二十三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109)实验二十四齿轮故障诊断分析 (113)THSRZ-1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简介 (117)ZK-4VIC型虚拟测试振动与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120)INV1601T 型振动与控制实验装置简介 (124)INV1612型多功能柔性转子实验系统简介 (131)DH3817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简介 (138)DH5920动态信号分析仪简介 (139)虚拟仪器LabVIEW及振动噪音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141)QPZZ-II旋转机械振动分析及故障模拟试验平台系统简介··143实验一电桥和差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
2、比较单臂电桥、半桥与全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从而验证电桥的和差特性。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2015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2015](https://img.taocdn.com/s3/m/2821d59771fe910ef12df85a.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5年4月目录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1)1.1实验内容 (1)1.2实验目的 (1)1.3实验仪器、设备 (1)1.4简单原理 (1)1.5实验步骤 (2)1.6实验结果 (2)1.7思考题 (3)实验二状态滤波器动态特性实验 (4)2.1实验内容 (4)2.2实验目的 (4)2.3实验仪器、设备 (4)2.4简单原理 (4)2.5实验步骤 (5)2.6实验结果 (6)2.7思考题 (10)实验三电机动平衡综合测试实验 (11)3.1实验内容 (11)3.2实验目的 (11)3.3实验仪器、设备 (11)3.4简单原理 (11)3.5实验步骤 (12)3.6实验结果 (13)3.7思考题 (14)实验四光栅传感器测距实验 (15)4.1实验内容 (15)4.2实验目的 (15)4.3实验仪器、设备 (15)4.4简单原理 (15)4.5实验步骤 (16)4.6实验结果 (16)4.5思考题 (17)实验五PSD位置传感器位置测量实验 (18)5.1实验内容 (18)5.2实验目的 (18)5.3实验仪器、设备 (18)5.4简单原理 (18)5.5实验步骤 (19)5.6实验结果 (19)5.7思考题 (21)-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指导教师日期1.1实验内容1.2实验目的1.3实验仪器、设备1.4简单原理1.5实验步骤1.6实验结果表1.1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数据表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单臂和半桥的灵敏度、线性误差、回程误差,在座标纸上分别画出单臂、板桥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线性误差、回城误差位置:1.7思考题1、半桥测量时,二片不同受力状态的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为什么?2、比较单臂、半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阐述理由。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b5c7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c.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1. 引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实验和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和验证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一个关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振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具体的实验目的包括:•测试机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特性;•分析系统振动的频率、幅值等参数;•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实验器材本实验需要使用以下器材和设备:•台式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机械系统的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电脑:用于记录和分析振动测试数据;•实验样品:机械系统的一个组件或整体。
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工作和准备好必要的测试传感器;2.安装和连接振动测试仪与电脑;3.录制实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4.2 实验操作1.将实验样品放置在振动测试仪上,并固定好;2.启动振动测试仪,并进行仪器的校准;3.设置测试参数,包括振动频率范围、采样频率等;4.开始振动测试,记录并保存测试数据;5.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振动测试,以获得更多可靠的数据。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测试数据导入电脑,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滤波、去噪等;2.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计算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3.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包括稳定性、可靠性等;4.如果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结论。
5.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机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幅;2.分析了不同振动频率的系统响应,评估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讨论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如系统结构、工作负载等;4.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案和研究方向。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630b0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6.png)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学院:机械⼯程与⾃动化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学号:姓名中北⼤学机械⼯程系2012年5⽉15实验⼀:⽤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的灵敏度⼀、实验⽬的1.掌握电阻应变⽚的粘贴⼯艺技术;2.掌握选择应变⽚的原则及粘贴质量的检查;3. 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电阻应变仪测量⽅法;1.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作原理;5. 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的因素;6.为后续电阻应变测量的实验做好在试件上粘贴应变⽚、接线、防潮、检查等准备⼯作。
⼆、实验仪器及设备常温⽤电阻应变⽚;等强度梁试件;天平秤;砝码;INV1861应变调理器;千分尺(0~25㎜);INV3018C信号采集分析仪;防潮⽤硅胶;游标卡尺;电烙铁、镊⼦、砂纸等⼯具;⼩台钳、钢尺、划针;502粘结剂(氰基丙烯酸酯粘结剂);丙酮、⼄醇、药棉等清洗器材等。
三、实验原理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当构件发⽣变形时,应变⽚随着构件⼀起变形(ΔL/L),应变⽚的电阻值将发⽣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中电阻值的变化(ΔR/R),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值。
电阻应变⽚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电阻值的变化量,⽤S来表⽰。
本实验中⽤到的是单臂电桥,即四分之⼀桥,⼯作中只有⼀个桥臂电阻随着被测量的变化⽽变化,设改电阻为R1,产⽣的电阻变化量为ΔR,原理如下图所⽰:个则输出电压0U 的值为: 014e u u S =ε式中, 0u 为输出电压,ε为应变值,e u 为供桥电压,0u 和ε可从分析仪中直接读出,e u 在应变仪中读出,S 为实验所求。
四、实验⽅法与实验步骤1.选⽚。
⽬测电阻应变⽚有⽆折痕、断丝、霉点、锈点等缺陷,缺陷应变⽚不能粘贴,必须更换。
2.测⽚。
⽤数字万⽤表或电桥精确测量应变⽚电阻值的⼤⼩。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3ed9e5763231126fdb11d8.png)
模态分析实验报告《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综合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机械结构固有模态实验班级:机械32实验小组成员姓名(学号):张豪2130101047 张唯2130101048 赵亮2130101049 景世钊2130101033 王汝之2130101042 朱金格2130101028 实验小组组长:张豪实验目的:针对机械结构(简支梁、悬臂梁.圆盘)的固有模态进行分析,了解几种常用的结构动态特性激励方法,掌握机械结构固有模态的测试系统设计.测试系统搭建.数据采集及信号分析方法和技术。
实验原理:模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模态分析方法是把复杂的实际结构简化成模态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参数识别(系统识别), 从而大大地简化了系统的数学运算。
通过实验测得实际响应来寻示相应的模型或调整预想的模型参数,使其成为实际结构的最佳描述。
主要应用有:用于振动测量和结构动力学分析。
可测得比较精确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模态阻尼、模态质量和模态刚度。
可用模态实验结果去指导有限元理论模型的修正,使计算模型更趋完善和合理。
用来进行结构动力学修改、灵敏度分析实验报告日期:15/12/12和反问题的计算。
用来进行响应计算和载荷识别。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工程实际中的振动系统都是连续弹性体,其质量与刚度具有分布的性质,只有掌握无限多个点,在每瞬时的运动情况,才能全面描述系统的振动。
因此,理论上它们都属于无限多自由度的系统,需要用连续模型才能加以描述。
但实际上不可能这样做,通常釆用简化的方法,归结为有限个自由度的模型来进行分析,即将系统抽象为由一些集中质块和弹性元件组成的模型。
模态分析是在承认实际结构可以运用所谓“模态模型” 来描述其动态响应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数据的处别的方法。
模态分析的实质,是一种坐标转换。
理和分析, 寻求其“模态参数”,是一种参数识其目的在于把原在物理坐标系统中描述的响应向量,放到所谓“模态坐标系统”中来描述。
这一坐标系统的每一个基向量恰是振动系统的一个特征向量。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实验报告模板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3578969941ea76e59fa043a.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名称:常用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一. 实验目的1. 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2. 以电涡流传感器及其匹配电路为典型,了解调幅、调频电路的特点,测试电涡流传感器的变换特性;3. 掌握电涡流传感器及其电路的灵敏度、线性度、迟滞等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 实验原理(预习)(1)重复性误差(2)回程误差δH(3)灵敏度S(4)非线性误差δL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表1-1 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与输出电压U数据四. 思考题涡流传感器高频回路阻抗与哪些因素有关?五. 静态特性参数测定过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名称:直流电桥特性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2. 比较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和全桥的灵敏度和线性度。
3. 能够运用直流电桥的和差特性,正确地进行应力与应变测量。
二. 实验原理(预习)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2. 测量电路三. 实验内容利用综合传感器实验仪进行电桥和差特性实验。
主要内容包括:(1)单臂电桥工作,系统接线如图2-2所示。
(2)双臂电桥工作,系统接线如图2-3所示。
(3)全桥工作,系统接线如图2-4所示。
图2-2单臂电桥工作图2-3双臂电桥工作图2-4四臂电桥工作四. 实验步骤表2-1 直流电桥实验数据表五. 思考题根据图2-9受力状态,填写电阻片在电桥中的位置,输出电压及应变值。
图2-9 根据受力状态填写输出电压六. 实验数据处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名称:位移量的测量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一. 实验目的1.掌握位移测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比较各种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度。
二. 实验原理(预习)1.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2.霍尔式传感器三. 实验内容1.使用光纤传感器测量位移。
2.用霍尔传感器测量位移。
四. 实验步骤1.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1)需用器件与单元:2)实验步骤:2.霍尔传感器的位移测量1)需用器件与单元:2)实验步骤:五. 实验数据曲线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名称: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试标定系统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热电偶测温原理。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4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4](https://img.taocdn.com/s3/m/1725685c02768e9951e73852.png)
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2机制2班实验名称实验四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的方法。
2、 理解时域采样的概念及方法。
3、 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和Z逆变换分析。
4、 了解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2、 实验原理(1) 信号采样采样就是利用周期性抽样脉冲序列p r(t),从连续信号x a(t)中抽取一系列的离散值,得到抽样信号(或称抽样数据信号)即离散时间信号。
(2) 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线性系统:满足线性叠加原理的系统。
若y1(n)和y2(n)分别是输入序列x1(n)和x2(n)的响应,则输入x(n)=ax1(n)+bx2(n)的输出响应为y(n)=ay1(n)+by2(n)。
时不变系统:即系统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亦即系统对于输入信号的响应与信号加于系统的时间无关。
即满足:若y(n)是x(n)的响应,则y(n-m)是x(n-m)的响应,其中m是任意整数。
数字滤波器对单位样本序列δ(n)的响应称为冲激响应,用h(n)表示。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对输入信号x(n)的响应y(n)可用h(n)来表示:y(n)=∑∞k=-∞h(k)x(n-k)。
(3) Z变换和逆Z变换 序列x(n)的变换定义为:X(z)=∑∞k=-∞x(n)z-n其中,z是复变量。
相应地,单边z变换定义为: X(z)=∑∞k=0x(n)z-nMATLAB提供了计算离散时间信号单边z变换的函数ztrans和z反变换函数iztrans:Z=ztrans(x),x=iztrans(z)。
上式中的x和Z分别为时域表达式和z域表达式的符号表示,可通过sym函数来定义。
如果信号的z域表达式X(z)是有理函数,进行z反变换的另一个方法是的X(z)进行部分分式展开,然后求各简单分式的z反变换。
设X(z)的有理分式表示为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提供了一个对X(z)进行部分分式展开的函数residuez,其语句格式为[R,P,K]=residuez(B,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2013-12)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2013-12)](https://img.taocdn.com/s3/m/b3e35e11b7360b4c2e3f6420.png)
实验一 传感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组件的应用—测量转速,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及测速应用,光电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仪器THSRZ-1传感器实验台,霍尔传感器、磁电感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5V 、2~24V 直流电源、转动源、频率/转速表、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1、霍尔测速的原理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 =K H I B ,霍尔测速的原理如图1-1所示。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N 只磁性体时,转盘每转一周磁场变化N 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出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设霍尔电势的频率为f ,则被测转速为:60/ (/min)n f N r =图1-12、磁电测速原理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动势正比于线圈所包围的磁通对时间的变化率,即dtd W dt de φϕ-=-= 其中W 是线圈匝数,Φ线圈所包围的磁通量。
若线圈相对磁场运动速度为v 或角速度ω,则上式可改为e=-WBl v 或者e=-WBS ω,l 为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B 线圈所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 每匝线圈的平均截面积。
3、光电转速原理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传感器端部有发光管和光电池,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通过转盘上的孔透射到光电管上,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等间距的6个透射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及透射孔数有关的脉冲,将电脉计数处理即可得到转速值。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霍尔测速内容与步骤(1)安装根据图1-2,将霍尔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支架上,且霍尔组件正对着转盘上的磁钢。
图1-2(2)将+5V电源接到三源板上“霍尔”输出的电源端,“霍尔”输出接到频率/转速表(切换到测转速位置)。
“2~24V”直流稳压电源接到“转动源”的“转动电源”输入端。
(3)合上主控台电源,调节2~24V输出,可以观察到转动源转速的变化,在表1-1记录下驱动电压U1和转速n数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4a94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b.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设计、制造、维护和运用机械设备的各个方面。
在机械工程实践中,测试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和实验结果。
一、背景介绍机械工程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和系统,而测试技术是评估这些设备和系统性能的关键。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各种参数和性能指标,从而进行性能评估、故障诊断和改进设计等工作。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型号某种机械设备的测试,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方法,并分析测试结果,为改进设计和优化性能提供参考。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某型号某种机械设备,并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1. 温度测量:使用热电偶测量设备的工作温度,以评估其热性能。
2. 动力测试:使用功率计和转速计测量设备的功率输出和转速,以评估其动力性能。
3. 声音测试:使用声级计测量设备的噪声水平,以评估其噪声性能。
4. 振动测试:使用加速度计和振动传感器测量设备的振动水平,以评估其振动性能。
5. 效率测试: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设备的效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测试方法,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1. 温度测量结果显示,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度稳定在70°C左右,符合设计要求。
2. 动力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功率输出为10 kW,转速为1000 rpm,满足预期性能指标。
3. 声音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噪声水平为80 dB,符合环境噪声标准。
4. 振动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振动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5. 效率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效率为90%,说明其能够有效地将输入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输出能量。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设备的温度控制良好,不会因过热而导致故障。
2. 设备的动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
3. 设备的噪声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工作环境造成干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d5301287c24028915fc37c.png)
实验1 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半桥、全桥1 实验目的1.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3.比较各桥路间的输出关系。
2 实验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臀直流电桥的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
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臀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ΔR1/R1,ΔR2/R2,ΔR3/R3,ΔR4/R4。
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R=ΔR/R;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R=2ΔR/R;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R1=R2=R3=R4=R,∑R=4ΔR/R。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3 实验所需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士4V档,、电桥、差动放大器、箔式应变片、测微头、电压表。
4 实验步骤:1.调零。
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100倍(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十、一"输入端用实验线对地短路。
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
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
如需使用毫伏表,则将毫伏表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
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
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
2.按图(4)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桥路。
桥路中R1、R2、R3和WD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为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
直流激励电源为士4v。
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久磁钢上,并调节使应变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验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fd36d3a3a0116c175e0e481f.png)
虚拟仪器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配以相应测试功 能的硬件接口,由计算机软件实现仪器的人机对 话、信号采集与处理、结果输出与显示功能的仪 器。
本实验室实验设备是采用深圳蓝津信息技术公司 的 DRVI快速可重组虚拟仪器综合实验台,该实 验台是结合测试技术课程开发的专用虚拟测试仪 器平台。由DRVI软件平台、计算机、传感器、信 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组成了虚拟仪器测试 系统。
实验仪器和设备
计算机(P4 2.4G)
1台
DRVI快速可重组虚拟仪器平台
1套
打印机(hp1000)
1台
实验系统及原理
实验系统
本实验系统由微计算机和DRVI快速可重组虚拟仪 器软件平台构成。
实验原理
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周期信号是经过一定时间可以重复出现的信号,满足条件
DRVI软件总线面板和软件芯片如附录图1所示。软件总线面板上包括系统、工具条、 编辑、服务器、扩展件等菜单,软件芯片表包括:内存条、标签、图标、按钮、 开/关、启/停、多联开关、输入框、数字调节按钮、旋钮、推杆、警示灯、进程条、 LED显示、温度计型仪表、方型仪表、圆型仪表、波形/频谱显示、X-Y曲线显示、 时域波形基本参数计算、信号相关系数计算、信号数字滤波、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频谱运算等。
注意事项
RCZ-A型称重台的称重或测量不超过2kg的力。不要冲击 传感器或在其上施加过大的力,以免因过载而损坏传感 器。
在插、拔称重台输出插头之前,一定要关闭“数据采集 仪电源开关”。即断电插、拔。
实验报告要求
用标准数字电压表标定力传感器特性
记录与处理标定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线性度和滞差的 标定曲线,并计算力传感器的线性、滞差和灵敏度。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机械工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da0ac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3.png)
中南⼤学机械⼯程技术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机械⼯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时间:2018-5-12实验⼀⾦属箔式应变⽚――全桥性能实验⼀、实验⽬的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表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作⽤下发⽣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属箔式应变⽚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四个⾦属箔应变⽚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发⽣形变,应变⽚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图1-2全桥⾯板接线图通过这些应变⽚转换被测部位受⼒状态变化、电桥的作⽤完成电阻到电压的⽐例变化,如图1-2所⽰,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性质相同的两只应变⽚接到电桥的对边,不同的接⼊邻边,当应变⽚初始值相等,变化量也相等时,其桥路输出Uo= E(1-1)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应变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可参考图1-1。
2.差动放⼤器调零。
从主控台接⼊±15V 电源,检查⽆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器的输⼊端Ui 短接并与地短接,输出端Uo2 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
将电位器Rw4 调到增益最⼤位置(顺时针转到底),调节电位器Rw3 使电压表显⽰为0V。
关闭主控台电源。
(Rw3、Rw4 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
3.按图3-1 接线,将受⼒相反(⼀⽚受拉,⼀⽚受压)的两对应变⽚分别接⼊电桥的邻边。
4.加托盘后电桥调零。
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器的输⼊端Ui,检查接线⽆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预热五分钟,调节Rw1 使电压表显⽰为零。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总结(五篇)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总结(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20842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a.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总结(五篇)第一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总结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课程小结测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测试过程是从客观事物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认识过程。
测试包括测量和实验,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借助专门设备,通过合适的实验和必要的数据处理,求得所研究对象的有关的信息量值。
信息,一般可理解为消息、情报或知识。
信息本身不是物质,不具有能量,但信息的传输却依靠物质和能量,一般说,传输信息的载体成为信号,信息蕴含在信号之中。
例如,古代烽火,人们观察到的事光信号,它所蕴含的信息是“敌人来进攻了”。
信号具有能量,它描述了物理量的变化过程,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几个独立变量的函数,可以取为随时间或空间变化之图形。
例如,噪声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时间函数;机械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则可表示为一个二元空间变量的高度函数。
信息·信号的转换、传输与处理过程按照信号变化的物理性质,可分为非电信号和电信号。
例如随时间变化的力、位移、加速度等,可称为非电信号,而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电流、电荷、磁通等,则成为电信号。
信号的分析处理,是指从传感器等一次敏感原件获得初始信息,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进行分析处理我们就所得的信号往往要经过加工变换,例如,滤波、调制、变换、增强、估值等,其目的是改变信号的形式,便于分析和识别:滤除干扰噪声,提取有用的信息。
信号分析的经典方法有时域分析法与频域分析法,其中时域分析法是用信号的幅值随时间变化的图形或表达式来分析的,频域分析法是把信号的幅值、相位或能量变换为以频率坐标轴表示,进而分析其频率特性的一种方法。
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包含着许多环节信号可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确定性信号是指可以用明确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非确定性信号是指不能用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
其中确定性信号又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在所分析的区间(-∞,∞),能量为有限值的信号为能量信号,能量不是有限值,此时研究该信号的平均功率更为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专业大类实验A2 《输送带振动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输送带的振动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
3、掌握基于NI LabVIEW+NI ELVIS 设计机械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计算机 1台
2、NI ELVIS 开发平台(NI ELVIS Ⅱ+) 1套
3、振动速度传感器(CD–21) 1套
4、输送带实验台(DRCS–12–A) 1套
三、实验内容
一、简述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整理实验中测得的振动数据,分析各测点振动差异
测点
频谱图 频率(Hz ) 幅值 速度 (mm/s ) 分析特点 1
2
测点频谱图频率
(Hz)幅值
速度
(mm/s)分析特点
3
4
三、结合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程序框图,绘制输送带振动信号处理流程图
四、回答问题
1、简述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2、简述测量系统常采用三种形式的特点。
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形式?
五、整理振动测量虚拟仪器的前面板人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