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民居建筑特点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2c138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4.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大理民居门楼作为大理古建筑的代表,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鲜明的风格。
本文将从门楼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大理民居门楼进行详细解读,带领大家了解大理民居门楼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渊源大理古城始建于公元八世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在大理古城的建筑中,门楼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建筑形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
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后,大理地区逐渐形成了许多以门楼为代表的建筑形式,而门楼也成为了大理古城的一道风景线。
从历史渊源来看,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受到了宋朝建筑的影响,同时也保留了大理本土建筑的特点,因此在结构和样式上有着独特的特色。
二、建筑特色1. 结构稳固大理民居门楼通常建立在正房前的护龙门上,门楼通常是三门四柱的形式,门楼结构以木结构为主,各部件经过精心雕刻、装饰,整体结构十分坚固稳定。
门楼的柱子和横梁都选用优质的木料,而且经过考究的加工和连接,使得门楼在经历多年风雨的洗礼后依然稳固耐用。
2. 雕刻精美大理民居门楼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雕刻精美。
门楼上的雕刻通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传统图案为题材,雕工技艺高超,使用的材料也讲究,因此门楼的雕刻工艺被誉为威风凛凛、精美绝伦。
3. 装饰华丽大理民居门楼的装饰也是其独特的特色之一。
门楼上的装饰往往采用金、银、漆、珐琅等材料,经过匠人的巧手雕琢,使得门楼华丽而不失典雅,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4. 屋檐飞扬大理民居门楼的屋檐设计也是其独特之处,门楼上的屋檐往往造型优美,飞檐翘角,装饰丰富,使得门楼在建筑造型上显得更为高大、宏伟。
三、文化内涵大理民居门楼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大理古城中的一种文化符号。
门楼的建筑风格来源于历史文化的沉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门楼是大理古城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大理古城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门楼作为大理古城的一种典型建筑形式,无疑是大理古城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19da6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1.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是大理古城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门楼是大理古城中房屋建筑的入口部分,它不仅起到了通道的作用,更是展示了大理人民
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门楼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
大理民居门楼一般由两个独立的建筑体组成,即
上楼和下楼。
上楼是门楼的上层部分,一般是用木材搭建而成,具有屋顶、窗户和栏杆等
元素,形式简洁大方。
下楼是门楼的下层部分,通常用石头或青砖等材料砌筑而成,采用
独特的拱券形式,使门楼更加稳固和美观。
门楼的装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门楼的上层部分,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如狮子、龙纹、花鸟等图案,展示了大理古城的独特文化和艺术。
在门楼的下层部分,常常可以看到精湛的石雕和砖雕,如花卉、雕纹和对联等装饰,体现了大理人民对于美的
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门楼的功能在设计上也体现了大理人民的智慧和注重实用性。
门楼不仅是房屋的入口,还具有多种功能,如挂锁、贴灯、悬挂幔帐等,以保证居民的安全、舒适和美观。
门楼还
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它可以作为邻里交流和聚会的场所,居民可以在门楼下乘凉、聊天和
观察街景,增加了城市的活力和人文气息。
门楼是大理古城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城保存完好的重要遗迹之一。
门楼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大理古城的兴衰和演变,也体现了大理人民对于
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视和传承。
大理白族民居赏析
![大理白族民居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29f78749649b6649d74706.png)
在“排架”间和楼板 照面下面,前后均有 一根通穿的枋,当地 叫做“穿枋”,是白 族木工一项很出色的 创造。“穿枋”把整 所房子的“排架”联 成一个整体。与照面 枋、檐口挂枋和落地 枋相互作用之后,刚 度很大,具有很高的 抗震能力。
• 门楼 • 泥塑 中在了门楼上。 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门窗、照 壁无一不是精心雕刻的杰作。他们用大理 石、花砖、青砖、木雕等共同组成斗拱重 檐,精心制作的屋脊、墙脊也做成翘角, 远远看去,整个门楼就像振翅欲飞的样子, 在动感中体现出宏伟壮观的气势。
。
• 白族这种门楼,不仅造型富于我国传统的民 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的布局结构上也独具风 格。如在花坊、照壁、天花板以及门窗上均 雕有人物、花卉、山水和鸟兽,组成双凤朝 阳、二龙抢宝、百鸟朝凤等图案。门楼各部 位系用凿榫卯眼相接,一般不使用铁钉,却 又连接得十分牢固。花栉和斗拱.的布局与 安装,纵横交错,支承挑檐,结构精巧严谨, 造形简洁大方。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既均衡 对称又美观和谐的感觉。
和 美 观 大 方 的 综 合 艺 术 的 建 筑
拱 重 叠 、 玲 挑 剔 透 、 雄 浑 稳 重
一 座 中 角 飞 檐 、 花 枋 精 巧 、 斗
石 屏 、 凸 花 砖 和 青 砖 等 , 组 成
塑 、 木 雕 、 彩 云 、 石 刻 、 大 理
•
门 楼 装 饰 的 种 类 通 常 包 括 泥
普通农户的住房多为“一房两耳”或“两房 一耳”式。 “一房两耳”即是一幢三开间的 瓦房加两头两个耳房。 “两房一耳”式,互 相垂直的两幢瓦房,交叉处有一较小的耳房。
三方一照壁
• “三方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传统布局, “三方”是指一幢坐西朝东的正房加上两 侧的两幢配楼,共三幢房子; 一照壁就是指正房正 对面的一堵墙壁,四 部分共同围成了一个 正方形的院落。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fda29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7.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民居门楼是大理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它是连接门洞与房屋之间的建筑物,起到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在大理地区,门楼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本文将从大理民居门楼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历史渊源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大理地区的建筑风格受南诏、大理、白族等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大理民居门楼起源于南诏时期,南诏是大理地区的一个古代国家,其时期长达400多年,对于大理地区的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南诏时期,门楼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了大理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门楼在大理地区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建筑元素,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更是文化和艺术的表现。
门楼的建筑风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却一直得以保留和传承。
如今,大理地区的门楼已成为了当地独特的建筑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探寻其历史渊源。
二、建筑特色1. 形制独特大理民居门楼的形制独特,通常由两根石柱支撑门楼,上面建有横梁和飞檐。
门楼上面多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如花鸟、神兽、山水等。
门楼的横梁上往往还悬挂着门匾或对联等装饰物,彰显了主人的家庭美和文化品味。
整体造型既简洁大方,又庄重典雅,展现出了大理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
2.雕刻精美大理民居门楼的雕刻工艺精湛,门楼上的雕刻图案细腻丰富,栩栩如生。
这些图案常常是古代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或自然景观的描绘,充分展现了大理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
门楼上的雕刻工艺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结构稳固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结构稳固耐用,通常采用石材或木材等天然材料进行建造,结构简单而坚固。
门楼上的横梁和飞檐能够有效地支撑门楼的重量,保证了门楼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0fbfc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2.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大理古城,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民居门楼,这些门楼不仅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
大理古城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下关镇,是大理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在大理古城中,保存有许多白族传统民居,其中的门楼更是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大理民居门楼一般由院落和门楼组成,门楼作为民居的正式入口,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体现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风格独特。
大理民居门楼通常建在房屋的正中央,门楼上方悬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有白族文化的符号和图案。
门楼的外墙常常涂成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等,极具视觉冲击力。
门楼下方常常铺设青石板,显得整体庄重大气。
在建筑材料上,大理民居门楼主要采用木材和砖瓦,充分展现了白族古代建筑的特色和精湛工艺。
大理民居门楼的文化内涵丰富。
门楼木牌上的符号和图案不仅是装饰,更是传承白族文化的载体。
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深厚丰富,而门楼上的图案常常是象征着祝福、富贵、幸福等吉祥意义的图案,如鱼、龙、凤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体现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大理民居门楼也成为了白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白族的传统风俗和价值观。
大理民居门楼的功能多样。
门楼不仅是民居的正式入口,也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
在传统的白族家庭中,门楼往往是家族长辈和大小辈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邻里之间交流的重要节点。
人们在门楼下聚集,互相交流、畅谈,共同享受着家庭和社区的温馨氛围。
大理民居门楼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在门楼下方,常设有门栅或者门廊,可以挡风避雨,起到保护家居安全的作用。
而门楼上方的木牌则有挡阳、挡风、挡雨的功能,同时还可以使室内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的舒适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理古城的民居门楼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d4ed1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8.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民居门楼是大理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它不仅是民居建筑的一部分,更是文化遗产和艺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大理民居门楼依然是大理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
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风格独特。
它通常由木材和青砖石料构成,整体结构简洁而稳固。
门楼的设计通常是两层楼高,上有梁,下有柱,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古朴而又典雅的感觉。
门楼的外观常常装饰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装饰,如龙凤图案、花鸟图案等,这些图案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更体现了古代建筑美学理念和文化内涵。
大理民居门楼的文化意蕴深厚。
门楼是大理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价值观念。
在门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图案之中,常常融入了大理白族传统的祭祀文化、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这些都成为了门楼建筑的独特魅力所在,使得大理民居门楼成为了大理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理民居门楼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门楼的设计通常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人们追求吉祥幸福、和谐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
门楼上的装饰图案往往寓意着吉祥如意、平安幸福,这种美好寓意通过门楼的建筑形式得到了完美的表达,成为了大理地区文化景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大理民居门楼在传统建筑风格中具有独特的代表性。
作为大理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之一,门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图案,成为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代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大理民居门楼也体现了大理白族人民对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
在门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图案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自然元素的表现,如山水图案、花草图案等,这些图案的运用体现了大理白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理民居门楼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图案,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ce58a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4.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其独特的民居门楼是大理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理古城内外,到处可见古色古香的民居门楼,其特色独具,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本文将围绕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进行解读,带领读者一探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大理民居门楼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其最大的特色在于门楼的造型和材料。
门楼是大理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它通常由实木制成,搭配精美的木雕和砖雕装饰,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大理的民居门楼多为两层或三层,门楼上部常常有中亭或花窗,使整个门楼显得更加华丽和壮观。
大理民居门楼的色彩也是其特色之一,大多数门楼采用的是鲜艳明快的红色和金色,给人一种喜庆、祥和的感觉。
大理民居门楼的功能也是其特色之一。
传统的大理民居门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门楼既是门,也是楼,其在建筑结构上既具有实用性,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门楼既是家庭的门面,也是家族文化和信仰的象征,常常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寓意着家庭的美好和祝福。
大理民居门楼还是邻里交流和社区活动的场所,人们常常在门楼下聚集,交流生活琐事,传递家族信息,共同参与各种活动。
大理民居门楼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其建筑形式上,更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上得以体现和发挥。
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风格也是其特色之一。
大理古城内外的民居门楼多为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结构严谨,气势恢宏,风格典雅。
门楼上的木雕、砖雕和瓦雕都反映了大理地区的传统艺术和工艺水平,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从门楼的建筑风格中可以感受到大理古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弥漫着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大理民居门楼以其独特的造型、材料、色彩、功能、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了大理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
它既是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也是当地文化传统的载体。
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大理民居门楼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其继续在大理古城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后人传承下去。
云南大理建筑风格介绍
![云南大理建筑风格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d0ebf7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e.png)
云南大理建筑风格介绍一、白族传统建筑大理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那肯定得说白族传统建筑啦。
白族建筑就像白族人民一样,有着独特的魅力。
你看那白族的民居,大多数都是三坊一照壁或者四合五天井的格局。
啥叫三坊一照壁呢?就是由三个房子和一个照壁围起来的院子。
照壁可不仅仅是一堵墙哦,它可是有着精美的装饰的。
上面会画着各种漂亮的图案,可能是山水,可能是花鸟鱼虫,就像是一幅展开的画卷。
而且白族建筑的颜色搭配也很讲究呢,白色为主色调,再加上一些青瓦,木梁上还会有雕刻,雕的可能是一些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或者吉祥的图案,感觉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白族的文化和历史。
二、宗教建筑大理的宗教建筑也很有看头。
像崇圣寺三塔,那可是大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三塔高高耸立在那里,就像三个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塔的造型很独特,线条流畅,从远处看就特别壮观。
寺庙建筑呢,也是充满了浓浓的宗教氛围。
建筑结构严谨,内部的佛像、壁画等都非常精美。
这些宗教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大理当地的特色和宗教文化的元素,比如说在建筑的装饰上可能会有一些宗教符号或者经文的雕刻,让人一走进就感觉心灵都被净化了。
三、现代建筑与传统的融合现在大理也有很多现代建筑,不过这些现代建筑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建筑风格。
很多新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都会借鉴白族建筑的元素。
比如有些酒店或者民宿,它们的外观可能会采用白族建筑的青瓦白墙的风格,但是内部的设施却是现代的,这种融合既保留了大理的传统韵味,又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生活的需求。
再比如说一些公共建筑,在建筑的线条或者装饰细节上会融入白族传统建筑的木雕、石雕等工艺,让现代建筑看起来更加有文化底蕴。
四、建筑材料的特色大理建筑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
当地的石材和木材用得比较多。
石材坚实耐用,用来做建筑的基础或者雕刻一些装饰品。
木材呢,尤其是那种带有纹理的木材,用来做梁、柱或者门窗的框架。
这些材料都是取自当地,既方便又能体现出大理建筑的本土特色。
而且用这些材料建出来的房子,冬暖夏凉,特别适合大理的气候。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1af33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9.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建筑特色。
民居门楼是大理建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形式多样,非常具有特色。
下面是对大理民居门楼特色的解读。
一、门楼现状门楼是大理土族、白族、彝族、汉族等少数民族村落中高度聚落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观赏价值。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大理门楼分布在整个大理洱海周围,尤其是大理古城内和周边地区。
大理民居门楼一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正门或偏门,上部为楼阁或楼房。
门楼一般都有出挑的二层台房,以增加门面区域,花窗雕刻等装修技巧也较多。
二、门楼建筑物的形态特征农村居民在建设门楼的过程中,考虑很多因素,如民族传统、地形地势、气候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从而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门楼建筑形态。
一般来说,大理民居门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迎风朝南设置大门。
南边的风雨和阳光比较少,可以保证大门和房屋的安全和整洁,并能保证舒适的气氛。
同时裙房一般都是面向着大门的,能够增添宽敞的感觉。
若是地形地势不利,也可以把门楼拐到地形稍陡的区域去。
2、形态多样化,色彩鲜艳。
大理民居的门楼有着极为丰富的形式。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券门、坡式门、拱形门、挑檐式门、柱式门等等。
不仅如此,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家庭还都有自己独特的门楼形态。
同时,门楼的色彩也十分斑斓,多为鲜红、鲜黄、翠绿、宝蓝等亮丽色彩。
用色大多鲜明明亮,生动反映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3、装饰精美,体现民族特色。
大理民居门楼的装饰十分注重民族特色,最常见的是雕刻门楣、挂画、立像等等,以及小门、小窗、草编、花环等等的装饰形式。
这些装饰都是有着历史文化内涵的,表现出了大理城市整个文化遗产的魅力。
三、门楼的文化内涵大理民居门楼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它们是大理少数民族的代表性建筑,在探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科技和民居建筑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反映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
受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影响,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形态、材料、结构、装饰等,都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3964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6.png)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三方一照壁三方一照壁由三间两层构成一种建筑单元, 即由三方带厦旳房屋和照壁围成一种院落, 庭院中种植花木。
正中一方为主房, 比两边房屋高, 在主房和两边房屋相交处各有一种漏角天井, 组合成一大二小旳三个院落, 因此又称“三合院”。
此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 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旳印象。
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 极其丰富华丽, 千姿百态, 互相争妍, 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
四合五天井四合五天井由四方带厦房屋构成, 有四个院落, 其中四方房子中间旳院落最大, 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种漏角天井, 共四个, 较小, 故称“四合五天井”。
各方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 正房较高。
漏角天井均有耳房, 有两层。
除大门外, 有旳人家习常用一种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 再在厢房山墙上升二门通达厢廓。
在洱源、邓川等地区, 还将正房漏角旳楼房作铺子, 面向街道, 大小门可出入。
在剑川、鹤庆等地区, 有旳将大门开在厢房次间上, 以便安排宽阔旳门廓。
其他各地除无照壁外, 与“三方一照壁”相似, 重视内部装修, 富丽堂皇。
重院民居重院民居常以“三方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为单元, 根据不同样地势, 作纵向或横向旳深入, 以二至三单元构成重院。
其体形规整、对称、严谨、宏敞、是富裕之家常采用旳民居建筑形式。
便于兄弟分居, 满足长幼有序、等级分明旳白族老式居住规定。
两方一耳两方一耳又称两向两方, 即由两方带厦旳房屋构成, 一般正房向东, 耳房问南, 和相对旳照壁与围墙构成院落。
在两房相交处有一种漏角天井, 没有房屋旳两边, 多以正房相对旳一边做照壁, 耳房相对旳一边做围墙(或盖简易房子作畜厩和厨房), 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一方三墙一方三墙即由一方带厦旳房屋和三面围墙构成院落, 房屋左右两边各有漏角一种。
此类民居重要为人口较少或经济力量单薄旳人家所建。
此外, 居住在城镇旳沿街居民, 建筑房屋时, 常以沿街一面旳房屋做铺面。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3d375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c.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古城是中国文明的瑰宝,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居建筑是大理地区的重要特色。
在大理古城中,民居门楼是一项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将对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进行解读。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在大理古城中,有着许多保留了古代建筑风格和传统民居特色的房屋。
在这些房屋中,可以看到很多具有特色的门楼,这些门楼给大理古城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建筑风格。
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风格多为仿古建筑风格,表现出浓厚的古朴风貌。
在门楼的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古代建筑的特色,如斗拱、雕花等,这些都是大理民居门楼独特的建筑风格。
门楼的屋顶也有其独特的设计风格,通常为坡屋顶或檐口较高的平顶,给人以庄重、厚重之感。
其次是装饰艺术。
大理民居门楼的装饰艺术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门楼的墙壁、柱子、门楣等位置,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和图案。
这些装饰艺术大多是以当地的文化、风俗、神话为主题,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特色。
通过这些装饰艺术,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大理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白族民俗风情。
再次是文化内涵。
大理民居门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大理古城中,很多门楼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家族的荣耀、传统的信仰、祖先的崇敬等。
通过这些门楼,可以了解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结构,这些都是大理古城文化的一部分。
最后是生活气息。
大理民居门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都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气息。
在这些门楼中,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顽强不屈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家乡和家庭的深深眷恋。
通过这些门楼,可以了解到大理古城的居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对家园的依恋和珍惜。
大理民居门楼是大理古城的一张文化名片,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门楼,我们可以感受到大理古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了解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ef723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e.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许多独特的传统民居门楼。
这些门楼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并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对大理民居门楼特色的解读:一、建筑风格:大理民居门楼主要采用木结构,屋顶多采用瓦片覆盖。
门楼的主体结构常常是坡屋顶,屋顶上有瓦片覆盖,独特的构造使得门楼在造型上显得高大而雄伟。
门楼的外观多使用石材装饰,墙面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饰,显示出门楼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布局结构:大理民居门楼的布局结构通常分为五进院落。
门楼的入口处设有牌楼,通常有两个门洞,代表着夫妻共同生活着为人民谋福祉,门洞上方常常雕刻着福字或家族门楣。
进入门楼后,会有前厅、正厅和后厅,而后方又是一个庭院。
门楼的整体布局非常合理,能够透露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三、装饰特色:大理民居门楼在装饰上富有民族风格。
门楼的门洞上方常常会悬挂着彩灯或者风铃,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门楼的门框和窗户框也会被精心雕刻和装饰,常常采用花纹或者动物形象,如龙、凤、麒麟等等。
门楼的柱子上经常会雕刻出各种独特的图案和纹饰,形式多样且繁复,展示了大理人民的高超的雕刻技艺和艺术追求。
四、文化内涵:大理民居门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门楼常常是富户人家或者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居住的地方,它既反映了主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家族荣耀。
门楼是主人向外界展示自己家族人文底蕴和家族荣耀的地方,这种精神文化内涵为大理民居门楼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大理民居门楼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布局结构、装饰特色和文化内涵。
它们是大理古城的一部分,代表着大理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大理人民智慧和艺术追求的结晶。
大理民居门楼的存在,为大理这个美丽的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也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大理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e7388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7.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其民居门楼是当地建筑特色之一。
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风采,还融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成为大理古城独特的景观。
本文将从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对大理民居门楼进行特色解读。
第一,材料大理民居门楼的材料多为砖木结构,主要材料有青砖、花岗石、檀香木等。
青砖是当地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其采自大理周边的山地,质地坚硬,色泽古朴,经久耐用。
花岗石则是当地的特产,质地坚硬,耐磨,被用于门楼的基础和墙体的装饰。
檀香木是大理当地的一种优质木材,它耐腐、坚硬,被用于门楼的柱子、横梁等主要承重结构上。
第二,结构大理民居门楼的结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斗拱式门楼,两边有挑山墙(扇墙);二是门楼以木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搭接;三是门楼的檐部、柱子和斗拱都有丰富的雕刻和装饰。
斗拱是大理门楼重要的构件,它是传统斗拱式结构的一种典型代表。
斗拱一般用于门楼的出檐处,构成了门楼独特的形态。
斗拱的主要作用是加固门楼的结构,同时也起到了美化门楼外观的作用。
这种斗拱式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上部结构的荷载,使门楼更加坚固耐用。
榫卯结构是大理门楼的又一特色。
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结构形式,其中榫就是在木材上打的槽口,卯就是可插入榫的部位。
这种结构能够使门楼结构更加稳固,同时还可以避免使用大量的钉子和螺丝,保持了木材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装饰大理民居门楼的装饰主要有雕刻、彩绘和砖雕三种形式。
这些装饰形式在门楼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门楼更加美观、精致。
雕刻是门楼装饰的主要形式之一,常见的雕刻图案有龙凤、花鸟、人物等。
这些雕刻图案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能够为门楼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
雕刻还可以起到加固结构的作用,使得门楼更加牢固。
彩绘是大理门楼装饰的又一特色,其特点是鲜艳、夸张、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常见的彩绘图案有对联、吉祥图案、民间故事等,这些图案在门楼上的应用,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当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传统。
三坊一照壁-大理民居
![三坊一照壁-大理民居](https://img.taocdn.com/s3/m/8278bce3fd0a79563d1e7216.png)
三坊一照壁-大理民居三坊一照壁,大理民居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
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
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
院落宽敞,阳光充足。
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挂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
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
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
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
三坊每坊皆三间二层,正房一坊朝东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房二坊由下辈居住。
正房三间的两侧各有“漏角屋”两间,也是二层,但进深与高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形成一个小天井或“一线天”以利采光、通风及排雨水。
通常,一边的漏角屋楼上楼下作卧室或书房,也有作杂物储藏室的;另一漏角屋常作厨房,高为二层但不设楼层,以便排烟。
漏角屋的入口一般在厢房厦子的端墙上,设门控制。
此例正房与厢房二坊相交处在结构上用“头梁合抱柱”的办法共用一根柱子,这样三坊与照壁台围成一个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生活天井,其间砖石铺地,放置少量盆景花卉。
大门设在东南角、东厢房一坊厦子的端部,朝南向。
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平面功能上略有不同,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皆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称作草料楼。
天并不像城镇中仅供生活之用,而要兼供生产(晒谷子或加工粮食),故而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石铺地),为此,正房与厢房二坊相交处在结构上不用“头梁合抱柱”,而用八宇墙将二坊脱开以扩大天井面积。
此例西北漏角屋为厨房,其外为菜园;西南角不设漏角屋,原安排一花园(现供养猪等副业用);照壁东面利用空地围以小院绿化种植;东南角大门外还有一块可拴牛马的场地,这些都是农村利用各种地段发展副业生产而作的灵活安排。
城镇中临街的房屋作铺面用,也有利用地形作地下室的。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49074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7.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居建筑。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大理的民居门楼。
民居门楼是大理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门楼,也是建筑的标志和象征。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
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坚固耐用:大理是地震多发地区,民居门楼的建造考虑到了地震的影响,采用了坚固耐用的木材和石料,以确保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门楼的石头基座颇为讲究,通常选用大理石和青石,加上石料之间互相嵌筑,形成整体结构。
门楼的木制部分也采用了硬木,如柚木和寅皮等,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独特造型:大理民居门楼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设计。
它通常由底座、柱子和梁构成,其中底座是门楼的基础,柱子是支撑门楼的主要部分,梁则用于连接和平衡整个结构。
门楼的底座常常采用石头砌筑,呈现出平直的线条和坚实的质感。
柱子则多采用木材,用雕刻和画画的方式进行装饰,呈现出各种动植物、神话故事和民族传说的图案。
梁则常常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如悬臂和拱券等,以增强建筑的美感和稳定性。
3. 文化内涵:大理民居门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门楼的造型、装饰和图案都反映了大理的历史、民俗和信仰。
柱子上的雕刻和绘画常常描绘了大理人民的生活场景、传统服饰和民族风情,展示了大理的独特文化。
门楼上的雕刻还常常用于祭祀和纪念,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历史的追溯。
4. 艺术表达:大理民居门楼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它通过雕刻、绘画和装饰等手法,传递出建筑师和主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门楼的装饰和图案多样且精美,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色彩吸引人们的目光。
门楼还常常被视为艺术作品,成为人们欣赏和研究的对象。
大理民居门楼具有坚固耐用、独特造型、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的特点。
它不仅是大理传统建筑的代表,也是大理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d6cb7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9.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大理的民居门楼是其独特的建筑特色之一,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
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大理的民居门楼采用了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布局合理,形成了独特的山地隔进民居模式。
门楼通常由砖砌成,上有小天井,中间为门厅,两侧为厢房。
门楼屋内通常以木柱、木梁作为骨架,采用独特的榫卯结构,榫卯间不使用钉子或者铁件固定,这使得门楼的建筑更加坚固耐久。
二、精美的木雕工艺大理的民居门楼多采用精美的木雕工艺,将门楼的柱子、梁头、窗框等部分进行雕刻装饰。
木雕的图案多样,有花鸟、人物、山水等,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这些木雕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寓意着吉祥和幸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
三、丰富多彩的挑楼大理的门楼还常常有挑楼的设计,挑楼是指门楼前面的一层楼,上面通常有廊道或者天井,可以供人们休闲聊天、晒太阳或者观赏风景。
挑楼一般采用木结构,也有部分采用石头或者砖砌成。
挑楼的外观设计精美,有的还配有雕刻画面,增加了门楼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独特的门楼背景大理的民居门楼常常建在山坡上,背靠山峦,面临大片的田野或者湖泊,形成了独特的山水背景。
这种布局不仅让门楼与自然融为一体,也使门楼更加壮观和美丽。
门楼背后的山峦和远处的田野或者湖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五、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大理的门楼在建筑形式上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门楼的设计通常会考虑到吉祥和寓意。
门楼的门若数目为偶数,则寓意"人满为患",表示家族繁盛,生活幸福;而若门的数目为奇数,则寓意“地满为患”,表示财运亨通。
门楼的建筑还会添加一些吉祥的装饰物,如门前的石狮、门框上的蝠、门楼旁的花草等,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大理的民居门楼作为它独特的建筑特色,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木雕工艺、丰富多彩的挑楼设计、独特的门楼背景和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成为了大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04df5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c.png)
大理民居门楼特色解读大理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保存着大量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其中民居门楼是大理城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大理民居门楼的特色。
一、门楼结构大理的民居门楼多为石砌三门,靠塔结构,门前有石台阶,石柱、石雕等细节装饰都十分讲究。
门楼高约五米,宽三米左右,三门宽约1.5米,院落平面多为"人"字形或"日"字形。
一般而言,大理民居的门楼都是石灰岩建造的,非常坚固耐用。
二、门楼壁画大理民居门楼的壁画十分有特色,壁画题材涵盖了历史、神话、动物、花卉等多个方面,构图精美、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壁画往往是家庭的象征和象征着业主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味。
门楼上的石雕也很讲究,有些雕刻着龙、凤、花鸟等图案,非常漂亮。
三、门楼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一直被大家十分看重,大理民居门楼也不例外。
在大理的民居门楼设计中,一般都会注重风水,为其配置一些风水符号来吸收风水的好处。
例如:门楼下方装饰金蟾,代表财运亨通;门楼柱子上雕刻凤凰和龙,代表着夫妻间和睦相处、家庭美满,等等。
四、门楼的文化大理民居门楼的设计也融合了大理特有的文化元素,藏文化、白族文化、苍山洱海文化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比如,在大理的白族民居里,门楼上常常会刻有白族的雨伞花、摆步花等图案,这些都有着特别的含义。
而在藏族民居里,门楼上的石柱都是白色的,象征着雪山之巅;又或者门楼上刻有一些经文或唐卡,代表着藏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总之,大理的民居门楼在结构、装饰、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是大理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大家在欣赏门楼的美景之余,也能更好的了解大理的历史文化,感受大理独特的魅力。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858f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1.png)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
大理是一个历史名城,也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的地方。
而大理的民居建筑特点,更是让人深深地爱上这里。
在这里,我们将会探讨大理民居建筑的特点。
独特的建筑风格
大理的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大理的民居建筑,通常都是以木结构为主,形式各异。
比如说,有的民居建筑是三层式的,有的是四合院或院落式的。
每一种建筑风格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精美的雕刻工艺
大理的民居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中的雕刻工艺十分精美。
无论是在门额、窗棂、梁柱等部位上,都能看到纷繁复杂的雕花、镂空、皮雕和图案,采用了半浮雕或高浮雕等各种雕刻技法,将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独特的建筑材料
由于当地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的大理民居建筑都采用了石头、木头、
土墙等当地建筑材料。
尤其是大理石这种建筑材料,更是大理民居建筑的特色之一。
这些特别的建筑材料,为大理民居建筑增添了特别的韵味。
不同的建筑功能
大理的民居建筑,除了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建筑材
料之外,还具有不同的建筑功能。
比如说,有的民居建筑是商铺式的,有的是住宅式的。
每一种不同的建筑功能,都不同的构建了大理的城市风貌,也让人们感受到大理古城的传统文化氛围。
大理的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雕刻工艺、独特的建筑材料和不
同的建筑功能。
这些特点让大理的民居建筑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了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因此,大理民居建筑值得人们去探寻和发现,体验其中的魅力。
大理建筑特色介绍
![大理建筑特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70f24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a.png)
大理建筑特色介绍
大理建筑具有“五多”的特色,即:多层、多面、多坡、多巷、多阁。
其建筑风格以白族民居建筑为主体,结合白族民居建筑的特点,形成了以白族民居建筑为主体,其它民族建筑为特色的大理民族建筑风格。
白族民居是大理地区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民居类型之一。
白族民居具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等特点,且极富地方特色。
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多为二层楼式砖木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从平面上看,大理地区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以一至三层为主,其中一层为堂屋(或称客厅),堂屋与卧室、厨房等生活空间相分离。
二层主要作为卧室、厨房等辅助空间使用,也有少数人家用作储藏室和客房。
三层主要用于存放粮食、农具、杂物等物品。
此外,大理地区白族民居在其建筑风格上还有一定的特色:
一是对屋顶进行了美化和装饰。
屋顶的处理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正脊两端装饰有象征吉祥的瑞兽(如狮子、貔貅
— 1 —
等);二是正脊两端装饰有龙柱;三是正脊两端装饰有精美的脊兽(如狮子、麒麟等)。
—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民居建筑特点三方一照壁三方一照壁由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即由三方带厦得房屋与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庭院中种植花木。
正中一方为主房,比两边房屋高,在主房与两边房屋相交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组合成一大二小得三个院落,所以又称“三合院”。
这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得印象。
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极其丰富华丽,千姿百态,互相争妍,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
四合五天井四合五天井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方房子中间得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天井”。
各方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正房较高。
漏角天井都有耳房,有两层。
除大门外,有得人家习惯用一个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再在厢房山墙上升二门通达厢廓。
在洱源、邓川等地区,还将正房漏角得楼房作铺子,面向街道,大小门可出入。
在剑川、鹤庆等地区,有得将大门开在厢房次间上,以便安排宽敞得门廓。
其她各地除无照壁外,与“三方一照壁”相同,注重内部装修,富丽堂皇。
重院民居重院民居常以“三方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形式为单元,根据不同地势,作纵向或横向得深入,以二至三单元组成重院。
其体形规整、对称、严谨、宏敞、就是富裕之家常采用得民居建筑形式。
便于弟兄分居,满足长幼有序、等级分明得白族传统居住要求。
两方一耳两方一耳又称两向两方,即由两方带厦得房屋组成,一般正房向东,耳房问南,与相对得照壁与围墙组成院落。
在两房相交处有一个漏角天井,没有房屋得两边,多以正房相对得一边做照壁,耳房相对得一边做围墙(或盖简易房子作畜厩与厨房),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一方三墙一方三墙即由一方带厦得房屋与三面围墙组成院落,房屋左右两边各有漏角一个。
这类民居主要为人口较少或经济力量单薄得人家所建。
另外,居住在城镇得沿街居民,建筑房屋时,常以沿街一面得房屋做铺面。
经营土杂百货或开饭馆,其房屋建筑形式均采取上述几种形式。
门楼门楼即大门,白族很注意修建与装饰。
大门得方位,正房面东得一般开在东北角,正房南向得一般开在东南角。
大门得取向不能正对着堂屋,一般进大门后,要由西向南先转一个弯角进入院内。
若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回避得,进门后都要建一堵照壁作遮拦,由照壁两边进入院中。
大门都有门楼;门楼建筑形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有厦门楼,民间称“三滴水”门楼。
其建筑历史悠久,建筑手法成熟,格式固定,一般都就是三间牌楼形制,其中又分“出角”与“平头”两种。
出角就是指在门楼得顶部有两层翘起得翼角,檐下有斗拱装饰,极为华丽多彩。
斗拱装饰或为木质,或为泥塑,气势雄伟壮丽。
木质斗拱端头得跳头多雕成“龙、凤、兔、象、花卉”等图案,斗碗雕成八宝莲花,外饰彩色油漆,或用木质本色,突出雕刻艺术得精妙,有得用彩色贴金油漆装饰,显得更加富丽辉煌。
’下层翼角下得斗拱较顶层得斗拱小些,雕芒与上层相似。
斗拱以下就是重重楼空得花访与砌有大理石得八字墙。
大理石有彩花图案,配以名人诗句。
有厦门楼多为富贵与仕宦人家得宅第。
平头有厦门楼多为传统得“三滴水”屋面有厦大门,斗拱较为简单,注重绘画与装饰。
门楼下为灰白得粉墙,绘有各种图案,淳朴大方。
这类门楼多为农村白族居民采用。
另一种就是无厦门楼,多用砖雕、泥塑、镶砖手法修建与装饰,门顶一面厦出水,即普通得坡屋面式,所以又叫“三滴水门楼”,特点就是简朴大方, 为一般民居采用,建筑形式无固定得格局,还在发展与变化之中。
照壁白族民居正房对面得院落围墙,都要做成照壁。
照壁得尺度比例匀称,外观十分优美。
其形式主要有独脚照壁与“三滴水”照壁两种。
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面高度一致,不分段,壁顶为民殿式,为什宦人家选用。
“三滴水”照壁系将横长而平整得壁画直分成三段,左右两段大小对称,形似牌坊,中段较高宽。
这种形式多为民居普遍采用,其宽度等于院子得宽度;中段得高度约等于厢房上房檐口得高度,左右段得高度等于与厢房下重檐间得“封火墙”等齐。
照壁本身各段得高度比例,均随院子得宽窄而变化,给人以外形比例均称、一体态敦厚得优美感觉。
照壁除注意造型精美外,还非常重视装饰,在照壁得檐口墙上就是一带状得各种彩画图案,在照壁洁白得墙面上或画有各种式样得山水图画,并配有名人诗句, 或题书刚劲有力得大字,使照壁显得更加高雅秀丽。
照壁题字讲究内容,一般为一句四字,诗情画意浓厚。
题字内容并随户主得声望与姓氏而有区别,如仕宦人家多题书“科甲联芳”。
“世人书香”等,赵姓一般题书“琴鹤家风”,杨姓题书‘情由传家”,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李姓题书“青莲遗风”,王姓题书“三槐及第”,何姓题书“水部家声”,董姓题书“南诏宰辅”等等。
有得人家根据照壁方位题字,如院落之东得照壁题书“紫气东来”,南边得照壁题书“彩云南现”,背山靠海者题书“苍洱毓秀”等。
照壁前面还有花台陪衬,花台多用彩花大理石或雕砖砌成,内栽花木,旁边台栏上还放置各种盆花、盆景,各种花卉因季节交相开放,香气袭人,环境优美。
墙墙就是房屋建筑得不可少得一部分,不同部位有不同装饰风格与名称。
按方位分有房墙、风火墙、围墙等几种。
房墙就是支撑房头得主体,由石脚、底层、楼层三部分组成,房墙有夯土墙、土壑墙与石头墙之分。
大理地区得房墙从石脚以上至檐口全部用苍山鹅卵石或苍山片麻岩条石支砌,称鹅卵石墙与条石墙;独有其民族风格,民间将"鹅卵石砌墙不会倒”誉为大理三宝之一,此法始于南诏时期。
风火墙为白族民居所独有, 即位于房屋二层前分布在厦上得左右两座装饰墙,因形似马头,又称马头墙。
风火墙顶部用瓦覆盖,两面出水,墙用石灰涂抹,上给各种花卉图案。
风火墙起装饰美化房屋得作用,给人以多变灵活与形体与谐美得感觉。
围墙就是房屋得组成部分之 ,视房屋而定,有一方墙、二方墙、三方墙等,起围护与装饰得作用。
围墙由石脚、墙体两部分组成,顶部用瓦覆盖,两面出水。
墙体多用泥土夯筑或土坯(土壑)支砌,外用石灰衬 ,并进行装饰。
近年来,部分人家开始用砖块与水泥预制件支砌围墙,造型精美。
门窗装饰白族民居讲究内部装饰,正房明间底层不论民居大小,都用6扇雕花格子门,其形式与比例尺寸已基本定型,普通雕花格子门市场上有售,新居落成后,买来装上即可。
大型民居得格子门要根据堂屋得高矮宽窄专门制作,为镂空精制木雕。
雕花内容有“西厢故事”、“八仙过海”、“渔樵耕读”、“四景花卉翎毛”、“珍禽异兽”、“博古陈设”等。
一般选用果松、批木或者青皮树做板材,分二至四层,甚至就是五层进行镂空透雕,雕刀有四、五十种。
雕好后,用油漆彩色,局都贴金,栩栩如生。
次间门窗雕花形式有‘矿工花”式得支撑厚与小条窗两种,前者门窗得雕花形似“丁”字,或“工”字形得条花,互相支撑着;后者窗花木鬲心部分作圆块浮雕,或作方眼格,或装“美女框”式得玻璃窗,窗上雕有透气花格,下部槛墙做成木质裙板,上有浮雕,形式精致,雕工手法多变, 花纹图案多种多样。
楼层窗花多雕成透气得小条窗,有得中间为木质裙板,上有雕花图案,有得做成“美女框”,内装玻璃。
梁柱上得雕刻装饰分插梁、梁头、花姑、柁礅等。
古老得房屋得梁柱得梁头多雕成回纹、云纹、鳌鱼、蛟龙、彩凤等, 往后演变成较为生动得龙、凤、象、麒麟等.近期雕成奔跑得兔子、麒麟等。
还有得用拼贴得方法加厚梁头得左右两面,使其更加圆浑饱满,增强雕刻物得形象感白族得民居建筑白族民居,就是白族建筑艺术得一大景观。
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得农业生产。
定居就是农耕民族最主要得特征,因此,注重居住条件就成了白族最传统得生活方式。
在客籍与土著杂居得地方,过去曾有这样得俗语流行:说白族人就是"大瓦房,空腔腔",客籍人则就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就是白族人节衣缩食到了倾其所有也要建造起结实舒适得住宅,而客籍人即便就是住在简陋得茅草房里,吃食却毫不马虎,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
在旧时代,建盖一所像样一点得住房,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得大事。
她们追求住宅宽敞舒适,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在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饭、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储备粮食、饲养牲畜等作用。
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得俗语,指得就就是建房取材得特点。
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得横梁。
这种用材得特征沿袭得就是南诏时得建筑方式。
据记载,南诏得民居建筑就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就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与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瞧,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得承袭。
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得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得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现在以白族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得比较,首先从主房得方位来瞧,北京四合院得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得主房一般就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得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得山谷坝子得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
其次,北京四合院得住房大多就是一层得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就是两层。
白族民居得平面布局与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与"走马转角楼"等。
采用什么形式,由房主人得经济条件与家族大小、人口多寡所决定。
白族民居得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得雕刻、绘画装饰。
木雕多用于建筑物得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份。
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如。
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得,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等等情趣盎然得图案作品。
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得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得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粉墙画壁"也就是白族建筑装饰得一大特色。
墙体得砖柱与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得装饰带。
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得情趣。
富于装饰得门楼可以说明白族建筑图案得一个综合表现。
一般都采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得立体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得整体风格。
白族很讲求住宅环境得优雅与整洁。
多数人家得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