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根本生存之道
著名管理思想企业流程再造思想
著名管理思想企业流程再造思想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迈克尔·哈默:企业流程再造思想迈克尔·哈默的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流程理念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使现代经营管理领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他发明了“再造”一词,用来描述应用信息技术彻底对业务过程重新改造以实现业绩的突飞猛进。
他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初最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思想概述】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提出是哈默对管理学所做的最大贡献。
关于企业流程再造思想,他是这样阐述的: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营模式,以显着提高企业效率。
哈默主要作品有《再造革命》、《再造企业——企业管理革命宣言》、《超越再造——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怎样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企业行动纲领》。
【背景故事】哈默出生于1948年,美国着名客理学家,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他曾经担任IBM公司的软件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授。
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动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来自顾客主导权、竞争方式和手段以及市场变化的严峻挑战。
在这些挑战下,传统的企业运作机制和组织体制受到了强烈冲击,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出现了“大企业病”现象。
工作效率低下、组织僵化、机构臃肿、缺乏柔性、销售成本高、忽视用用户满意度等,对于这种状况,运用选取进技术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疾风知劲弊端,也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巨大潜力。
这就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它呼唤带有根本性变革的现代管理的出现。
在这种背景下,哈默和查皮在广泛深入地企业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再造”思想,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重新塑作业流程创造奇迹。
1993年,俩人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联名出版了专着《再造企业——企业管理革命宣言》。
2024年学习《经营十二条》的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4年学习《经营十二条》的心得体会范本____年学习《经营十二条》的心得体会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经营一家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激烈的竞争,我决定学习《经营十二条》,这是一本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总结出来的成功经营之道。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经营的本质和要领,并将其运用到了我的工作实践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经营十二条》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
二、坚定的信念学习《经营十二条》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
作为企业家,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理念和目标充满信心,并且坚持不懈地追求它们。
这本书教我,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支撑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被动摇。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常常因为没有坚定的信念而迷失了方向,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通过学习《经营十二条》,我意识到信念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才能走向成功。
三、创新思维学习《经营十二条》的另一个重要点就是要具备创新思维。
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这本书教我,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对商业模式、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的创新。
通过不断地创新,我们能够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竞争力。
在学习《经营十二条》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注重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创造新的机会。
我开始主动关注市场的变化和趋势,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以及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创新思维,我成功地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并且在市场中取得了竞争优势。
四、团队合作除了信念和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也是学习《经营十二条》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现代企业中,没有哪个人能够独自取得成功。
只有搭建一个高效的团队,才能够实现目标和迎接挑战。
这本书告诉我,一个团队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成员的个人能力,还取决于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通过学习《经营十二条》,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名词解释
现代企业制度的名词解释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听起来有点严肃的名词,实际上就是在讲怎么让公司运转得更顺畅,更有效率。
大家都知道,企业就像一艘大船,只有掌舵人和船员通力合作,才能顺利航行。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那这艘船就可能在风浪中翻船,真是让人心急如焚。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的是规范和管理。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随心所欲,谁都不按照规矩来,肯定是闹腾得不可开交,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人心惶惶。
企业里有很多角色,像是老板、经理、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
要是没有明确的职责和流程,大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制度的建立就像是一张清晰的地图,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去,绝对是省时省力的好方法。
说到现代企业制度,不得不提的是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决策是由谁来做。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董事会就像是家长,负责制定大方向。
而经理层就是执行的“孩子”,负责把家长的想法变成现实。
这种分工合作可以让决策更高效,也能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
否则,家长和孩子意见不合,闹得不可开交,那可真是家丑外扬。
再说说现代企业的灵活性。
大家都知道,市场变化快得像风一样,有时候你还没反应过来,竞争对手就已经抢了先。
现代企业制度让公司具备了快速反应的能力,就像一只敏捷的豹子,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结构上,也体现在决策上。
比如,有些企业会建立灵活的团队,随时根据项目需要调整人员和资源。
就像组团打怪,一会儿这个人上场,一会儿那个出击,反正只要能赢就行。
现代企业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对员工的激励机制。
谁不喜欢被夸奖和奖励呢?在现代企业中,好的激励制度就像是糖果,让员工有动力去努力工作。
通过奖金、升职、培训等各种方式,员工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努力是被认可的。
这样一来,工作氛围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大家一起拼搏,齐心协力往前冲。
此外,现代企业制度还特别注重信息的透明。
大家想想,如果公司里的信息都像一片迷雾,谁也不知道真相,那肯定是心里没底,做事也就没劲了。
创业开局六绝之四:做小池塘中的大鱼-企业生存,市场前景,现代化企业完整篇.doc
创业开局六绝之四:做小池塘中的大鱼-企业生存,市场前景,现代化企业创业开局六绝之四:做小池塘中的大鱼创业邦惟我独有,谁与争锋?优势不能分享,独享才有利润,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
对于小企业来说,如果那些大企业说这个市场前景非常大,将来肯定不得了,那你干脆不要做了。
因为一旦被大企业看中的市场,你又怎么可能血拼得了呢?惟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独辟蹊径,开创自己的独有市场。
1993年,“煌上煌”还不过是绳金塔一家前店后坊的熟食小店,而今天,“煌上煌”已是拥有资产近亿元的集团公司。
公司属下的煌上煌烤禽连锁店光在南昌市内就有约70家,在全国共有150多家,这样的业绩不仅在江西省首屈一指,在全国的熟食行业也算得上佼佼者。
从家庭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徐桂芬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嬗变,这其中到底有何奥秘?1993年,徐桂芬遭遇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
由于食品公司经营不景气,徐桂芬下岗了。
由此,徐桂芬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她身揣几千元钱从小生意做起。
创业必须吃苦,但多动脑筋才能将生意做大,徐桂芬开始思考有什么商机可以将生意扩大。
徐桂芬在食品公司呆了多年,对食品市场非常熟悉,于是她从南昌市的菜市场入手做了一番调查。
“我发现,不少菜市场内都有卤菜店,买卤菜的人也较多,但偌大的南昌市竟没有一家本地人开的卤菜店。
”徐桂芬说:“当时南昌的卤菜生意主要由温州人和潮州人垄断。
温州人加工制作的卤菜品种比较丰富,但美中不足的是较清淡;而潮州人的卤菜大多是一些海产品和卤鹅,品种显得单一。
我想,如果集这两家之长,去两家之短,制作适合南昌人口味的卤菜食品肯定受欢迎。
”仅仅是这一更适合南昌人口味的改变,就让徐桂芬从创业初期就拥有了一个罅隙中的庞大市场。
1993年2月,徐桂芬在绳金塔附近创办了南昌煌上煌烤禽社,烤禽社面积不过二三十平方米,员工也只有两三人。
徐桂芬做的卤菜口味符合南昌人嗜辣的习惯,因此在开张的近半年时间里烤禽社生意一直不错。
那时南昌的卤菜店已有很多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煌上煌烤禽社附近就开了好几家卤菜店。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核心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核心近年来,“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逐渐被各个企业采用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核心价值。
对企业而言,“以人为本”中的“人”既要包括内部的人,即企业自身的员工,又要包括企业外面的人,也就是广大的消费者乃至整个人类社会。
换言之,企业的发展既要充分依靠自身的员工,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优秀人才,也要重视顾客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及企业的发展所应该承担的对于人类和社会的责任。
一、企业内部实行人本管理。
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1.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充分满足26 员工的利益需求。
以“人性化管理”著称的美国IBM 公司的创始人华德森常说:“企业必须自始至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公司的雇员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的信念和勇气,这便是成功的一半。
”IBM的企业理念是认为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确保职工的认同感和忠诚,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不只是依令行事的雇工,这样才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
员工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主体,是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建立以员工利益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中,要始终把员工放在核心的位置上,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企业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让员工能够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在考虑企业的效益和发展的同时,也要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将心比心,员工也自然会加倍努力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企业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员工利益为本,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
良好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地位,把员工看作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能够在企业中得以实现,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尊重,从而将员工培养成为自由自觉的员工,充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的积极性。
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个体价值,才能驱动其主观能动性,产生更大的创造力,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浅谈现代管理中的“无为而治”
浅谈现代管理中的“无为而治”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尤其是其“无为而治”的道治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以柔克刚的企业生存之道,对企业管理有重要启示。
本文主要浅谈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对现代企业管理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管理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道家、无为而治、管理前言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如何做好管理岗工作,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对管理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现代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忽视人的价值这一缺陷越来越明显,它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道家管理伦理思想可以作为这一弊病的有效良方,特别是“无为而治”这一思想,更加重视人的本体存在价值和意义,所蕴涵的管理思想是真正的人本管理思想,它对人的个体价值和个人自由予以了更多的关注。
道家思想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出发,推崇人和社会的自然状态,批判人的异化物对人的限制,肯定了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具有真正人道主义精神内涵的。
正文一、“无为”思想的管理背景所谓“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
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无为”。
“无为”思想是道家学说的精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道家管理思想的主旋律,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
真正理解了“无为”思想,也就把握了道家思想的要领大旨。
二、管理中的“无为”之道随着对企业文化的不断深入探索,企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
在现代管理中,只有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塑造正确的人的理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组织管理中其他具体的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
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不得和规律背道而驰,要重视协调统一和分工协作,通过不断的融合协调,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天下营销,唯快不破
天下营销,唯快不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市场越来越竞争激烈,各个公司纷纷寻找突破口,谋求增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只有拥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企业才能真正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因此,天下营销唯快不破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首先,天下营销唯快不破需要快速反应市场变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和口味的不断变化,企业也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
只有快速反应市场变化,企业才能够抢占先机,赢得市场份额的增长。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市场分析计划,从客户需求、竞争对手、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及时采取行动,调整策略。
其次,天下营销唯快不破需要迅速推广企业品牌。
企业品牌的推广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营销计划,包括整合营销、在线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多种方式,快速推广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再次,天下营销唯快不破需要快速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快速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增长的关键。
因此,企业需要拥有创新能力和开发速度,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抓住增长机遇。
最后,天下营销唯快不破需要快速反应消费者问题。
消费者问题的快速解决是企业赢得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回应消费者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综上所述,天下营销唯快不破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企业需要在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快速反应,且需要创新能力和开发速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保持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的增长。
在实践中,天下营销唯快不破需要企业具备灵敏的洞察力和高效的决策能力。
当然,企业的高效运营和管理也是实现快速反应的必要条件。
为此,企业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一是数据支持。
数据是营销与决策的基础,企业需要利用各种数据源,包括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数据、商品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快速准确地得到行业、市场和客户的反馈,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著名管理思想 企业流程再造思想
迈克尔·哈默:企业流程再造思想迈克尔·哈默的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流程理念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使现代经营管理领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他发明了“再造”一词,用来描述应用信息技术彻底对业务过程重新改造以实现业绩的突飞猛进。
他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初最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思想概述】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提出是哈默对管理学所做的最大贡献。
关于企业流程再造思想,他是这样阐述的: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营模式,以显着提高企业效率。
哈默主要作品有《再造革命》、《再造企业——企业管理革命宣言》、《超越再造——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怎样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企业行动纲领》。
【背景故事】哈默出生于1948年,美国着名客理学家,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他曾经担任IBM公司的软件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授。
20世纪60年代以来,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动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来自顾客主导权、竞争方式和手段以及市场变化的严峻挑战。
在这些挑战下,传统的企业运作机制和组织体制受到了强烈冲击,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出现了“大企业病”现象。
工作效率低下、组织僵化、机构臃肿、缺乏柔性、销售成本高、忽视用用户满意度等,对于这种状况,运用选取进技术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疾风知劲弊端,也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巨大潜力。
这就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它呼唤带有根本性变革的现代管理的出现。
在这种背景下,哈默和查皮在广泛深入地企业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再造”思想,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重新塑作业流程创造奇迹。
1993年,俩人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世,联名出版了专着《再造企业——企业管理革命宣言》。
此书的出版在理论界和实业界引起了巨大地震动,一时间“企业再造”、“流程再造”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闹话题,该书连续周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美最畅销书。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引言中小企业在现代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困境。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旨在帮助中小企业主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质量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基石之一。
虽然中小企业可能无法与大型企业在规模和资金上相提并论,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中小企业可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吸引更多的客户。
中小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提升。
通过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中小企业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与大型企业相媲美的产品。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与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
开拓新的市场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不断拓展市场,并寻找新的机会。
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并寻找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
在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市场调研和分析。
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并针对性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拓新市场。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中小企业可以分享资源和知识,并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中小企业吸引客户和商业伙伴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小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形象的建设和维护,以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建设企业形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首先,中小企业应该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口碑传播。
其次,中小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曝光度和品牌知名度。
降低成本成本控制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之一。
中小企业应该注重降低营销和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降低营销成本方面,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低成本的营销渠道,开展在线广告和推广活动。
现代企业应着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管
理
观
察
2 0 1 4年 6月
Manage me nt Obs erver
』 - 旬 出 版
现代企业应着 力建设 “ 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
顾 宇人
( 南通市 自来水公 司,江 苏 南通
2 2 6 0 0 1 )
摘要:人才优 势的独特性 已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 的核心竞争力, “ 以人 为本”成为现代企业文化 的
・
8 6
企 业 管 理
而 言 之 意 ,这 种 急功 近 利 的思 想 严 重 制 约 着 企 业 文 化 的 长 期 、系 统发 展 。
轻 长 期 发 展 ; 二 是 对 企 业 文 化 认 识 不 到 位 , 缺 乏 明确 目的 性 ; 三 是 对 员 工 参 与 的 认 识 和 作 用 发 挥 不 足 。笔
了初 步 的 成 功 ,其 中 也 不 乏 成 功 的企 业 文 化 ,如 海 尔 、
1 . 以人 为 本 ”的 企 业 文 化 关 注 的是 价 值 、 理 想 、 信
念 的力量 ,强调 的是 自觉、 自律 , 自制 ,是一种变被动 联想等 。但总体来说 ,很 多企业在 文化 建设和实践方面
业 最 重 要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 因此 , “ 以人 为 本 ” 成 为现 代 企业 文 化 的 新 模 式 ,其 核 心 价 值 观 是 尊 重 人 、关 心 人 , 激 发 人 的 热 情 ,满 足 人 的 合 理 需 要 ,实 现 人 的价 值 。可 以 说 ,在 当今 激 烈 的 市场 竞 争 中 , 企业 的 生 存 之 道 就 是 这种 核 心 价值 观 的竞 争 。
为 主 动 的行 为 方 式 。 “ 以人 为本 ” 的 企 业 文 化 ,就 是 通 还 存 在着 种 种 困境 ,主 要表 现 为 :
顾客满意——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业 及 其 所 提 供 产 品 的 全 面 心 理 评 价 而 不 仅 仅是 针 对某 一种 质 量特 性 。首 先 顾 客 满 意 是 针 对 产 品 质 量 的各 个 特 性 。 以
硬 件 产 品 为例 ,其 不仅 包 括 产 品的 功 能 、
相 比 能有 效 降低 营销 成 本 。今 天 .大 多数
成 功 的企 业 正 在 努 力 实施 顾 客 满 意 战略 。
例 如 ,美 国 施 乐 公 司 保 证 ,在 产 品 购 后 三
那 么 ,什 么是 顾客 满 意 呢 7 客 满 意 顾
是 一 种心 理 活 动 ,是 目标 顾 客 的需 求 被
竞 争 失 败 这 就 是 为 什 么现 代 企 业 要 制 定 和 实 施 顾 客 满 意 战 略 的 原 因所 在 。
4
、
之前 ,我 们 将 永 远 不 会 达 到 1 % 的满 OO 意 。 日本本 田公 司的 广告 称 :” 们 的顾 我 客 之 所 以这 样 满 意 的 理 由 之 一 是 我 们 不 满 意 。 日本 丰 田公 司 总 裁 在 描 绘 旗 ” 下 凌 志汽 车 的成 功 时说 ;“ 们 公 司 的 目 我 标 是 超 越 满 足 顾 客 .我 们 的 目标 是 使 顾 客愉 悦 。 而 这 正 是 更高 层 次 的 顾 客 满意 诉 求 。上 述 企 业 的 成 功 之 举 是 经 常 性 地 测 试 顾 客 的 满 意 程 度 。企 业 可 以通 过 电 话 向最 近 的 买 主 询 问他 们 的 满 意 度 是 多 少 ,测试 的 指标 为 :高度 满意 、一 般满 意 、 无意 见 、 有些 不 满意 、极 不满 意 。这 是发 现 顾 客 满 意 与 不 满 意 的 主 要 方 法 .而 企
现代企业经营与生存之道
现代企业经营与生存之道现代企业经营与生存之道经营一家企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在面对市场的变化、竞争的压力和客户的需求时,企业需要拥有一套有效的经营与生存之道。
在现代社会,企业经营与生存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
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在推出iPhone之前,已经推出过iPod和Mac电脑等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取得特别大的成功。
而在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浪潮。
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持续创新,是因为他们注重研发和设计,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追求技术和产品的颠覆。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企业需要注重品质和服务。
在市场上,品质和服务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
一款高质量的产品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而良好的服务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品质和服务,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水平。
只有顾客满意度高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现代社会,市场营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市场营销不仅包括产品的定位、定价和渠道的选择,还包括品牌的建设和差异化竞争。
品牌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和核心价值。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体验。
另外,企业还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拥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的人才。
企业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
通过有效的人才管理,企业能够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论企业生存之道
论企业生存古人云: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
企业是一个活生生的组织,也必定有生存之道。
有人讲“企业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没错,除非企业被清盘了。
在理论上讲,企业的寿命远远高於人的预期寿命,这一点也已被那些百年老店的生存实践所证明。
所以,基业长青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因此企业的长寿,不能依靠某一个或几个只有短暂生命的企业家,尽管我们并不否认企业家及其精神是企业的第一推动力,但企业家毕竟是有寿命,企业家毕竟是稀缺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少数精英。
将一个企业的命运托付于一个企业家的身上已是极其危险的。
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成为百年老店,但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够生存下来,市场的容量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竞争就必然有淘汰,企业是否被淘汰,取决於其自身的机制与力量,取决於自身的抗体。
纵观那些已经倒下的企业,根本原因还在於内部。
亡六国者,六国也。
那些所谓的成功企业,确实因企业家而辉煌,但也确实因企业家的衰落而没落。
企业家的最重要的使命是寻找企业生存之道,也就是德鲁克所讲的企业家的最低使命:保全公司。
企业家首先必须悟道,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得更远。
有了道,企业才能有远景、有目标、有战略,有了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才能得道多助,才有可能一人得道,大家受益,长期受益。
据此,我们也会理解,有“昭和经营之圣”之称的松下幸之助,为什麽会远离尘务、潜心写那本《企业经营哲学》。
据此,我们也能领会英国着名管理学家K 霍森那句名言“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麽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
摸着石头过河,确实颇有创意,但是市场经济不是小河沟,是汪洋大海,水太深,也太浑。
而且还有一个更现实的背景,中国企业家对企业及市场经济的了解很肤浅,这丝毫没有贬低中国企业家智商的意思。
我们与市场经济、产权和现代企业制度零距离接触,屈指算来才仅仅十年时间。
而没有长期的企业实践作背景,悟道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那麽企业生存之道在何方?在先行者那。
以人为本: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
主体作用 和主导 地位 , 把员 工看 作一 切 的在工作 中投入 积极性 和创造性 。 企业 管理 活动 的主体 , 让每 一位员 工都 能感 的人 文 关 怀 是 企 业 管 理 和 企 业 文 化 的
受 到 自身 的 价 值 能 够 在 企 业 中 得 以 实 重 要 方 面 , 是 一 个 企 业 的 精 神 的重 要 也 近 年 来 ,以 人 为 本 ” 企 业 管 理 理 现 , 体 地 位 能 够 得 到 尊 重 , 而 将 员 体 现 。 有 能 够 充 分 满 足 员 工 各 方 面 的 “ 的 主 从 只 念 逐 渐 被 各 个 企 业 采 用 并 成 为 现 代 企 工 培 养 成 为 自 由 自觉 的 员 工 , 分 提 高 需求 , 充 调动 员 工 的积极 性 的 企业 , 能 才
工 感 受 到 自 己是 公 司 的 一 员 , 而不 只 是 缺 乏 沟 通 交 流 , 工 无 法 及 时 有 效 的 解 员 依 令 行 事 的 雇 工 , 样 才 能 发 挥 员 工 的 决 面对 的种 种 问题 和挫折 , 这 由此产 生了 积 极 性 和 自主 意 识 。 工 是 企 业 经 营 和 严 重 的 心 理 问 题 而 导 致 轻 生 的 悲 剧 。 员 发 展 的 主体 , 确 保 企 业 在 竞 争 中 取 得 正 像 富士康 的员工 所说 : 在 富 士康 工 是 “
切 以员 工 的利益 为 本 , 到 “ 做 以事 业 留
以 员 工 利 益 为 本 , 先 要 尊 重 员 工 人 , 待 遇 留 人 , 环 境 留 人 , 首 以 以 以感 情 的主体地 位 。 良好 的企 业 文 化 首 先 要 充 留人 ” 只有这样 , 能使员工对 企业产 。 才 分 肯 定 员 工 在 企 业 的 运 作 和 发 展 中 的 生归属感 和认 同感 , 以没有后顾 之忧 可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之道
目前 世 界各 国实 行 的 个人 所 得 税 制 , 体 分 为三 类 模 式 一 大 是 分类 所 得 税 制 , 称 个别 所 得 税 制 。 是 对 同 一纳 税 人 的 不 同 又 它 类别 所 得 , 照不 同税 率 分 别 计 征 , 有 对 不 同 性 质 所 得 实行 差 按 具
一
一
~
~
嵇
我 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之道
口许 为 男 驻 马店 市 道 路 运输 管理 局 摘 要 : 我 国 , 于 中小 物 流企 业 的 营销 的 发 展 方 向是 比较 盲 目的 , 有加 强 对 它 的研 究 , 在 对 只 结合 现 状施 行 一套 合 理 的发 展 和 建 设 目标 , 能 更好 的 进 行 物 流 的发 展 , 中针 对我 国 中 小物 流企 业 的 现 状 以及 将 来 的 对 策做 了一 些 研 究 , 大 家 参 考 。 才 文 供
的公 司也 开 始 转 型 。物 流企 业 提 供 的是 若 干 单 项 物 流 服务 或 综
后 , 量 的仓 库 是 2 大 0世 纪 5 、0 年 代 的 老 旧 建 筑 : 外 . 代 06 另 现 化 的 集 装箱 、 装运 输 发 展 不 快 , 卸 搬运 的机 械 化 水 平低 。 散 装 2 三方物流才刚刚起步 , 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 , . 第 物 设施 落
后 , 务 单 一 , 业 人 员 素质 不 高 , 术 和 服 务 相对 落 后 。 在 欧 业 从 技 而
洲 与 美 国 ,第 三 方 物 流 已经 形 成 了相 当的 规 模 。据 有 关 资料 介 绍 , 三 方 物 流 占物 流 市 场 的 比重 在 美 国 为 5 % . 盟 为 3 % , 第 7 欧 5 日本 为 8 % , 在 中 国还 不 足 2 %。专 家认 为 , 流 市 场 中第 三 0 但 0 物 方 物 流 商 的数 量 是 衡 量 该 物 流 市 场 成 熟 与 否 的 标 志 .一 般 认 为 只有 当第 三 方 物 流 占整 个 物 流 市 场 的 5 %以上 时 ,这个 物流 市 0 场 才 是成 熟 的 。 3物 流 管理 水 平 低 。 流人 才 的缺 乏 和 物 流管 理 信 息 化 的滞 . 物
从社队企业到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
从社队企业到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社队企业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
社队企业需要进行转型,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
下面是实现社队企业到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
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是要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社队企业往往缺乏现代企业所需的高效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
社队企业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
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完善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实现分工协作和高效运作。
只有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社队企业才能实现转型和发展。
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是要加强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社队企业需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动创新科技的应用和转化。
要鼓励和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文化,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社队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是要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所在。
社队企业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塑造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口碑。
要注重品质管理,加强产品的研发和创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要营造良好的消费体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只有通过品牌建设,社队企业才能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和竞争优势。
第四,现代企业转型的关键是要加强国际化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社队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探索,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和了解,提前布局和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实现社队企业到现代企业的转型需要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和加强国际化发展。
辩论中的道德和效率哪个更重要?
辩论中的道德和效率哪个更重要?正方辩手(道德更重要):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道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效率。
首先,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如果一个社会缺乏道德,就会导致人们的行为失范,社会秩序混乱。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为了追求效益而不顾道德,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员工利益,破坏环境,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它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在工作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促进团队合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立身之本,它是人们品行的体现。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因此,道德远比效率更重要。
反方辩手(效率更重要):效率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效率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道德。
首先,效率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它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只有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就是因为它高效率的生产和运营。
其次,效率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力,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
只有高效率的社会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效率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它是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基础。
只有高效率的社会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效率远比道德更重要。
在这个辩题中,我认为道德更重要。
因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没有道德,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同时,道德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它能够促进人们的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道德也是人们品行的体现,它是人们立身之本。
因此,道德远比效率更重要。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1.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没有道德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柏拉图。
2. “效率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的根本生存之道——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哲学维度(提纲)解题:解释所谓“哲学维度”。
对于我们的话题,我们首需问的就是:何为“企业--文化建设”?它与国家文化建设有什么关系?与经济建设又有无本质区别?“企业--文化建设”就像建设一座立交桥那样的建设吗?要回应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需要搞清楚类似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企业?什么又是企业文化?企业与国家关系如何?在一个特定国家或特定社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意味着什么?没有文化的企业意味着什么?将企业文化作为“建设”这样的对象性活动来操劳又意味着什么?等等等等。
要想在几个小时内深彻地回答这些问题,显然是不自量力。
我下面的演讲只是企图摊出或者不如说力图将事情本身推入一种“思考的深度”,以期为诸位思考这样的问题提供某种回旋激荡的思想场域。
我下面的讲座主要围绕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1、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现代性”;2、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国企业—文化;3、朝向作为一种现代生命态势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现代性”我们首先必须追问的显然是:何为企业?如果不在相当的深度上追问这个问题,那么一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谈论都是奢谈。
我说“相当的深度上”是说,我们必须越出对“企业”这个概念的教科书式的理解。
关于企业的概念,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
通常所说的企业,一般是指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如工厂、矿山、铁路、公司等(新华字典)。
或者: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或:企业就是组合和运用各种生产要素,从事一定范围内的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利润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一般教科书)。
说得更具体点:一个企业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要素:l、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2、具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3、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5、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地位;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这些定义虽然都不错,但显然都只是“外延式”(解释这个逻辑术语)的定义,就是说,所谓“部门”、“组织”、“经济单位”等等,这些从外部描绘或外在的对“企业”的领会,其实都没有说出也说不出“企业”的本质。
如果是这样,那么通常对所谓“企业文化”(关于“质量”问题我在第二和第三部分会专门讲)的理解和解释也好不到那里去。
一般而言,通常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一种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又如,我国学者刘刚在2004年编写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中给出的定义为许多中国学者所接受。
书中提出的企业文化的概念是:企业文化,就其本质来讲,主要是指一种经济文化,反映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观念和方式;就其具体内容来看,它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历史、社会和地理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等因素。
还有认为企业文化指一种“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以及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等,等等。
另外,还有更激进的理解,认为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涵,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或作为方法的内涵(即认为老总或管理高层的理念就是现实的企业文化)”等等边缘性的解释。
所以这些关于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这样那样地来自教科书式的领会和解释(而且实质上还是西方教科书!),虽然不能说错了,但都没有瘙到事情的痒处,或者说,都没有触及到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之真正本质。
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这种完全外延式的亦即表层的领会和解释上,那么,中国的企业就永远抵达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就是说,中国的企业永远都只是“中石油”式的“亚企业”(无论其规模有多大),更精确点说,只是政治权力的延伸;而中国的“企业文化”却反而不是什么“亚文化”,而恰恰是标准的中国传统文化,只不过是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边缘”形式而已,一如这个传统文化本身也只是现代文化的“边缘”方式一样。
那么,究竟什么是一个真正的企业?一种真正的企业文化又如何可能呢?为了把问题问得更通俗,我这样问:《水浒》里的“水泊梁山”一个企业吗?当然不是了。
那么,我们现在假设“水泊梁山”不是一个“替天行道”的造反组织,而是一个(以宋江为总裁、无用为总裁助理、由108条好汉为部门经理的)只“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活动的经济单位”,这样一来,“水泊梁山”就是一个“企业”了吗?而由家庭、血缘、宗族以及江湖义气而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便是顺理成章地成为“水泊梁山”的“企业文化”了吗?应该也不是——但这个“不是”却没有那么“当然”了!中国目前“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活动的”类似“水泊梁山”这样的亚企业难道是个别现象?!——更有说服力的经典案例是清朝末年的“北洋水师”:它是一支现代海军吗?清政府改革开放的结果;从外表看,军舰的现代化程度、军队的制度等等——甲午战争之前,丁汝昌带队访问日本等等····。
于是,我们不得不再次发问:究竟什么是一个真正的企业?一种真正的企业文化又如何可能呢?企业之为企业,就是说,企业的本质在于它的“现代性”,企业本来就是“现代文化”的基本表达,更精确点说,就是“现代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
说企业的本质在于它的现代性,这是什么意思?解释:1、学界关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讨论(“现代”与“后现代”的问题,在世界学界是一个热门和深刻的话题·····)。
必须强调的是,所谓“现代性”不是也不可能是指时间性,而是指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是狭义的“生活方式”,而是包括诸如分类、科学、自由、平等、法治、政府、竞争、信息、贸易、消费等等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在内的整个“周围世界”——马克思:不是生产什么,而是如何生产)。
2、再举一例。
什么是大学?····为了更清楚也更深入地说明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现代性”,让我们来分析两个案例。
1、立交桥的现象学分析。
2、三聚氰胺事件的现象学分析。
通过对上面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已经很清楚: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于它的“现代性”。
换句话说,如果这种现代性缺席,那么,即使你是专门“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活动的经济组织”,即使你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你也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从而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二、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国企业--质量--文化如果我们要讨论中国企业以及包括“质量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我们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的是中国企业当下的“生存处境”。
倘若对这个生存处境缺乏最起码的自觉,我们便无法真正处理诸如“我们是谁?”“我们应该超哪里发展?”这样的问题,更谈不上处理什么“企业质量文化”这样的问题。
那么,今天中国企业的根本“处境”如何呢?我的回答是:生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
这个回答对诸位来说,显然太抽象了。
下面,我以对一个大家熟知的话题的分析来切入我说的这个“夹缝”。
这个话题就是所谓“政企分开”······站在今天的历史平台上,我们已经不难自觉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乃是一个极其深彻的改革!它远不只是应对诸如“亡国亡种”抑或“赶美超英”的某种临时的或应急的策略问题,而是触及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现代性的创造性转换的问题。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解释学视域扫过去,那么所谓“政企分开”就绝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个别的制度改革,而是触及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换的深度的核心改革。
我们已说过,中国企业目前的根本生存处境是:政府与企业之间仍然处于一种必分又未分的生存状态之中。
何为“处境”?处境就是我们的“周围世界”,用英语说,就是every where (here)和every time(there),这个周围世界在一切时间和地点都规定着我们的行为、思维亦即我们的存在。
这个作为周围世界的处境会导致什么呢?很多事情的秘密都蕴藏在语言-词语本身之中:“战线”和“单位”分析······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当下的政-企业之间的这种必分又又未分的生存处境,绝不仅仅滞留在“战线”或“单位”这样的“名称”问题上,而是一种弥漫的基本的存在方式。
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为什么假货、Y货横行、山寨版遍地?(其实,又哪里仅仅是经济生活领域是这样,随便举我最熟悉的被认为是神圣的学术领域也如此,我常常被《红楼梦》里的那句名言所击中:假作真时真也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为什么政绩工程、豆腐渣工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涉及到了与诸位直接相关的所谓“质量--文化”。
把“质量”称为“文化”,那就意味着我们要讨论的本质上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理念-文化问题。
下面让我们稍微专题地来谈谈质量-理念的问题。
何为质量?在汉语里,质量是一个词组(字面意思是偏正的还是并列的,亦即是“质的量”还是质和量?含混的!),一般意指1、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2、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这两种含义最后坐实的其实都是“量”!严格讲来,质量之为质量,首先是它的区别:质是质,量是量。
在英语中,质量是两个字,质是quality;量是quantity;尺度是measure[me ]。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不得不稍微讲讲黑格尔的《小逻辑》: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
质与量是在存在论里面讲的。
(质是直接给予的,某物失去了其质,就失去了其“存在”;量是扬弃了的质,不再与存在本身同一,而是“无足轻重的”;尺度又回到了质,只不过是有量的质;······)这些内容都很学术,很复杂也很思辨,初听起来与诸位没有关系。
但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在黑格尔和西方人的“质量文化”的理念中,质对于量,具有始终的优先地位——首先是作为质的“是什么”,然后才谈得上由这个“是什么”随身携带着的“量”(质与“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就是说,某物丧失了其质,就停止其作为这种质的存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