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曲折历程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及阶段特征详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及阶段特征详解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2)建立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节点:
1、提出目标: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理论发展: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制建立:
3、经济开放区: 1985在长三角洲、珠三角洲、闽东南地
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1990开发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
标志;
5、融入世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特点: 经济特区(点) —沿海开放城市(线) ——沿海经济开 放区(面) ——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 外开放格局 (3)影响: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 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混的经 济。
从90 年代 以来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 向集约式经济转变
民土公地社流化转经:验教农民土保地留公土有、地各的户承极包性权,而解转放让了农村生
训做出实行经济 体制改革的决策
经使自营用负使;盈分用亏户权经。营、产发力展,推动了农业的
◆史料研究: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 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 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 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 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考点67-68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 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教案【教学参考】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教案【教学参考】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背景。

2. 使学生掌握中国革命在困境中寻求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3.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2.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3.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5. 革命战争的胜利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革命在困境中寻求新道路的历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

2.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变及其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历程,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实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革命战争的胜利与发展,引导学生理解革命道路的转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论文、视频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革命在困境中应该如何发展。

2. 新课导入:讲解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原因,分析革命形势的严峻性。

3. 案例分析:介绍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让学生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革命战争的胜利与发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革命道路的转变。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特点及其意义。

2. 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国革命在新道路上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成果。

3. 结合现实,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积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作业的完成质量。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近代之中国,因为清政府当局的软弱无能,使得中国遭受了西方近百年的凌辱,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走到了国将不国,家将不家的地步。

部分有识之士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探索救国存亡的道路。

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器物”层面到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提出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层面,依旧是没有改变中国遭受列强压榨的局面。

再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试图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成立一个民族独立、人民富强的民主国家。

但是结局是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也成立了以南京临时政府为代表的中华民国。

可是却没有改变中国当时的局面,中国依旧是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压榨;依旧是军阀割据,互相混战;依旧是民不聊生,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依旧是复辟势力时时抬头,企图恢复君主专制的中央政权,人们依旧是在不断地探索,于茫茫世界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在何方?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生活在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生的希望。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的任务光荣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从此中国革命由这一新兴的阶级领导的党来领导,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中国革命的道路依旧是一片崎岖,前途依旧是一片迷茫。

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实现了大联合,实现了第一次的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大革命。

但是国民大革命最终在国内反动势力的干扰下归于失败,使得中国革命再一次陷入了失败的阴霾。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的血腥屠杀,激起了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反对。

于1927年举行了南昌起义!在共产国际及俄国革命成功的思路的指导下,中共依照俄国革命的路线,确立了以城市武装暴动为指导。

“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继而率兵攻打长沙,旋即遭到失败。

在无数次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较量中,使得毛泽东等人认识到了中国革命不能走俄国的路线,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遵义会议与会代表像:左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 博古、王稼祥、陈云、刘少奇、朱德。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遵义扩大会议参加者名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张闻天 周恩来 朱 德 陈 云 秦邦宪 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 刘少奇 邓发 何克全(凯丰) 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 刘伯承(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李富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 林 彪(红一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红一军团政委) 彭德怀(红三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红三军团政委) 李卓然(红五军团政委) 邓小平(中共中央秘书长) 吴修权(翻译)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
国民党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视频1:52分钟)

2、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专制 南京政府的外交——投靠帝国主义

谈谈对国民党政权的看法?
国民党政权性质:国民党推行的内外政策, 既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不代表民 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地主阶级和买 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 的原因和条件
第二、国民革命的广泛影响
红色政权为什么首先出现 在南方?
大革命的广泛影响,造成了 较好的群众基础。
(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 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
(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 的原因和条件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 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革命形势——城乡不平 衡
反革命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 农村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
(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 夺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光辉范例,以新的形式和独创性 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3)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和实践,为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树立了在马克思 主义指导下,走自己的路的榜样。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10年春,冯玉祥作为清朝北洋军的一名军官,受革命思想影 响,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倒戈参加“滦州起义”;1924年直奉 战争中,作为直系将领,倒戈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 电邀孙中山北上讨论国事。1926年7月,国共两党在广州开始 北伐,冯玉祥在同年9月,在五原召开誓师大会,参加南方国民 革命军,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联军司令,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 军第二集团军。
1927年6月10日,汪、冯在郑州举行会议,会上,冯玉祥对“反蒋”
不作正面回答,但在清党反共问题上与汪产生共鸣。随后,冯又应蒋
介石之邀,来到徐州。在19日,蒋介石即率部下随从李宗仁、白崇禧
等人从徐州向西的黄口车站迎接冯玉祥。20日,徐州会议在徐州解放
路与淮海路交叉的花园饭店举行。花园饭店是1916年,苏州籍英美烟
①1927.6.10 郑州会议
②1927.6.20 徐州会议
徐州会议后,冯玉祥(前排左 一)和蒋介石(左三)合影
资料: 花园饭店与徐州会议
1927年6月初,武汉政府攻克了郑州、
开封,取得第二次北伐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南京政府也占领了徐州、
蚌埠。随后,江精卫在郑州,蒋介石在徐州,分别邀请冯玉祥举行会议。
(一)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 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 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革命势力遭到了极大的摧残。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 了全中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遭到严厉镇压。
• 张学良(1901-2001),陆军一级上将,奉系军 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字汉卿。1936年,发动震 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其评价是: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近代化曲折时期1919-1931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近代化曲折时期1919-1931

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
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
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
法。”其意在(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错误;孙中山是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目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 “1923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了革命的 领导核心,故C项正确;孙中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 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D项错误。 【答案】C
29.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 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9. D 解析:根据材料“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 可知当时中国政局混乱,由“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 诸侯也”可知当时中央政府在全国影响有限,由“南北相攻,皖直 交斗”说明当时直系和皖系军阀斗争激烈,种种现象表明这一时局 只能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即1912~1928年期间,故答案为D,A、 B、C三项错误较为明显。
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与实业救 国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 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 义影响日益增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D项错误。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

3)发展——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1)新道路的开辟: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在实践 中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___________ 遵义会议 确立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 伪满洲国 (2)日本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 ________ 日本占领东北三省,扶植________ 中日民族矛盾正式 政权,后在1935年制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上升为主要矛盾 华北事变 , 4)高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导致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国共两党 __________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 经防御、相持、反攻阶段,最后胜利。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重要组成 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_______________ 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即和平与 内战、民主与独裁。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参加重庆谈判和 中原解放区 ,内战爆发;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___________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反攻;1948—1949年初, 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 解放军取得了辽沈、____ 渡江战役 ________爆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5)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价值观角度: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留下的文献、遗迹、图片等在 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甲午中日战争、五四运动、抗战胜利在 中华民族觉醒和民族复兴中的命题价值。
(3)史观角度: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完整版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完整版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曲折摘要: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段全面建设、曲折发展、走向辉煌的历史过程。

是一段在曲折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的艰难过程。

在这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上,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遭遇过严重的曲折,这些挫折为我们提供了沉痛而深刻的教训,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对这段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进行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对新形势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认识正文:20世纪中国的历史,是纳入整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程的历史,在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肩负起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高举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崭新的探索和实践的历程。

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进一步向前推进。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完成了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飞跃。

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宣告结束,开始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新时期。

建国初期,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新中国基础还不牢固。

在这种形势下,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了国民经济,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在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相继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是一场涉及几亿人的大规模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这场社会主义变革中,党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思想,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不仅避免了生产力的下降,而且还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后中共八大召开,它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准确的认清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简述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从中有什么特别启发

3.简述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从中有什么特别启发

如何理解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及其历史意义?历程:①起步阶段(1840~1895):主要是洋务运动。

②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包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

③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近代化进程被打断;解放战争时期,近代化被推入绝境。

④近代化发展的新时期(1949年以后)。

历史意义:(1)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

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中国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历史--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二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二) 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 (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原因和经验
失败的原因:
(1)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比革命力量强大得多 , 并 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
(2) 革命阵营内部掌握了相当大的领导权(特别是军 权)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背叛革命。
(3) 工农群众动员和组织的程度还很不充分 , 力量发 展也很不平衡。
(4) 中共还处在幼年阶段 ,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 状况 、 中国革命的特点 、 中国革命的规律等都懂得不 多。
第三 ,遵义会议纠正了过去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 的局面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 , 自遵义会议开始 ,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 。(胡绳)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本章的编写结构
第一节讲日本侵华的经过和暴行 第二节讲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讲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日 第四节讲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讲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2) 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推进了反封建 的思想启蒙运动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 , 从反对封建思 想入手 , 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 , 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 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 把反封建的斗 争方式 , 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 , 逐步地发展为人民 群众的革命实践。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 、本章的编写结构
• 第一节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 第二节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 第三节讲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
命的新局面
二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 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基本口号和历史作用 (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曲折发展的历程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三总复习

新中国成立初期曲折发展的历程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三总复习

D.1978
1956 1982
中国在五十年代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八 十年代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一切成就都应 归功于这两座里程碑。
——胡乔木《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一)建国和巩固政权(1949-1952) (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3-1956) 1. 经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2. 政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经济基础:多种经济形态并存→单一公有制经济(三改造) ★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农业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基础(一五计划) ★阶级结构:四大阶级成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三改造) ★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 ★宪法保障:《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一)建国和巩固政权(1949-1952) (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3-1956) 1. 经济: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2. 政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3. 外交: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 2. 大跃进(1958)
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
“以钢为纲” 大炼钢铁
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 万吨到1200万吨
农业总产值增长35%
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 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 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 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
钢产量8000万吨
农“业以总粮产为值纲五”年:增人长有2多.7 倍大以胆上,地有多大产。
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去向殖民主义斗争以 取得独立,而是要同像美国那样的帝国主义国家联 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菲律宾代表罗慕洛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 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 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第5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5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方面:(1)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

2.思想教育方面:(1)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懂得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2)了解这一时期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懂得端正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3.能力培养方面: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造。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

(3)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2.教学难点(1)端正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时分配约用3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927年七一五政变以后,一段时间内,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仍然互相对峙。

经过几番周折,实现了宁、汉合流。

在此基础上,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

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革命道路启示和感悟

中国革命道路启示和感悟

中国革命道路启示和感悟中国的革命道路是曲折的,但也是充满着希望和勇气的。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启示和感悟。

第一部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艰辛中国的革命道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当时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了许多不公正的贸易和文化侵略。

这使得一些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开始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摆脱列强的压迫。

然而,中国的革命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政府,但新旧政权的更迭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改变。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国共两党在中国境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尊严,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

第二部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启示中国革命的历程告诉我们,推翻一个强大的政权并不容易。

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权利。

但是,在击败旧制度的背后,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体制,才能确保人民真正享有权利和自由。

另外,中国革命的历程也告诉我们,团结是力量的源泉。

只有我们在共同的目标下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推进事业。

而且,在团结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第三部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感悟中国革命的经历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反省。

在革命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地摸索实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新的知识和思想,反思可以让我们洞察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借助他们的智慧,我们可以推进我们的事业,并取得胜利。

总体来说,中国的革命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历程和经验,加油推进我们的工作,并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十三单元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第十三单元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共同纲领》 、政府、首都、国旗、国歌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
国家副主席
中共党员
孩子们不理解黄炎培为什么到了70岁还要出 来做官,他说:过去不愿做官是不愿意入污泥,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 民的官。经过周密安排,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2 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 位是民主人士,21位政务委员中有9位是民主人 权。 民主人士 士,105个部长和副部长职位中,民主人士占了 49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张 澜 宋庆龄 李济深
的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信大祥绸布店职工祝贺实行公私合营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历史作用? 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 二、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标志: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确认)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西藏自治区 1965 广西壮族自 治区1958
刘少奇
朱 德
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一、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2、成立经过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国家副主席
刘少奇
朱 德
张 澜
宋庆龄
李济深
中共党员
孩子们不理解黄炎培为什么到了70岁还要出 孩子们不理解黄炎培为什么到了70岁还要出 70 来做官,他说:过去不愿做官是不愿意入污泥, 来做官,他说:过去不愿做官是不愿意入污泥,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 我做的是人 人民政府,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 民的官。经过周密安排, 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2 民的官。经过周密安排,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2 位是民主人士,21位政务委员中有 位政务委员中有9 位是民主人士,21位政务委员中有9位是民主人 105个部长和副部长职位中 个部长和副部长职位中, 士,105个部长和副部长职位中,民主人士占了 49个 49个。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鞍山钢管厂
武汉长江大桥
宝 成 铁 路
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李 孝 康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年至今
一、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 二、主要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 主要任务:社会主义革命、 主要分期: 三、主要分期: 1949~1956年 1949~1956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956~1966年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 1966~1976年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 1978~ 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和各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 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 普选方法 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 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政府为行使各 级政权的机关。 共同纲领》1949年 级政权的机关。 —— 《共同纲领》1949年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共同纲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完整版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完整版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完整版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所经历的曲折,并提出对于该历史阶段的认识方法。

1. 社会主义革命的曲折历程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曲折发展。

首先是经济基础的建设阶段,包括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有企业的建立等。

这一阶段的曲折主要体现在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其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文化大革命由于运动的过度激进和乱象丛生,导致了经济停滞和社会秩序的崩溃。

这一阶段的曲折给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挫折和教训。

最后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一阶段的曲折主要体现在改革进程中的矛盾与挑战。

2.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的方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的方法需遵循简单策略并避免法律复杂性。

以下是几点认识方法的建议:- 独立思考:在理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的曲折历程时,应独立进行思考,不仅仅依赖于他人的意见和陈述。

- 多角度观察:应从多个角度观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的曲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 确凿证据: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的认识,应仅引用经过确认的确凿证据,避免引用无法证实的内容。

- 简明表达:在撰写文档时,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过度概括和冗长的叙述。

- 保持客观:在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时,应保持客观的立场,不陷入个人情感和偏见中。

通过以上认识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所经历的曲折,从而对这一历史阶段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曲折历程
、主要理论及其伟大意义(一)曲折历程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后,对中国的国情、特别是中国革命性质、道路问题的认识过程。

2、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八七会议;革命道路探索任务的提出。

(会议内容)
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各地武装起义的失败。

3、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4、新道路的曲折:从30年代初期“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同教条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遵义会议对正确道路回归。

(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内容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
这条道路的总概念,可以表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紧密结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先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行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内部长期不统一。

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
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反革命统治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这是红色割据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客观条件。

第二,在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地区,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具备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激化,使中国革命的形势不断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必然要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第四,有一支相当实力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实现红色割据的武装保证。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性,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主观条件。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政治异常黑暗,中国革命的敌人以绝对暴力维持着其反动统治,要推翻其统治,革命的形式不可能是和平的,也根本没有合法斗争的道路可走。

因此,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发动和武装农民,与其结成巩固的革命同盟。

而要发动农民革命,就必须解决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土地问题。

因此,必须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剥削农民的封建地主阶级,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它们统治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其薄弱环节。

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那里积蓄力量,壮大自己。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道路。

2、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这一理论所依据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

(现实意义)
(分析从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