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糖平衡调节四个误区的解析

合集下载

浅析测血糖的四大误区

浅析测血糖的四大误区

摘自 中国青年网
的有害细菌。
无论 口腔 炎症会 不会诱 发
在 口腔 的糖 分 就 比较 多。 糖 尿 糖 尿 病 , 经 常去 医院 检 查 —下 病 患者 伴 有 口腔 炎 症 时 , 尤 其 也可 以预 防。 另外牙龈 出血 、 牙 是 伴 有化脓 性 炎 症 时 , 血 糖 往 往升高, 而且 较难 控 制 在正 常
健 康 坝 1 J I A N C 删 E G O 从 N G L U E
对 于糖 尿 病患者 来 说 , 进
行 血 糖 监 测 往 往 存 在 哪 些 误
血糖 监 测 误 区 2 :血 糖 控 会诱 发如酮 症酸 中毒 之类 的急
制得越低越好
症。因此在运 动前, 糖友们必须
准也不一样 , 例 如自我管理能力 较差的 “ 小糖友” 和老 年糖友 , 把血 糖控 制得过于严格 有可能 的情况有所 不同, 因此控 制具体
指 标 还 应 听从 医生 的意 见 。
患者血糖监测的四大误区, 请各 限 。 年 龄不 同对 血糖 控 制 的标
腹和早餐后血糖
每个人 对血糖 的敏感 性是 诱 发 严重低 血 糖 。由于每 个人
如果血糖 控制得 不理 想 , 和 牙周 的炎 症 。 一 般 每 半年 洗

以, 经 常检 查不但 可 以保 持 健 康 干净 的 口腔 , 也可 以预 防糖
尿病。
果关系, 口腔 炎症 可能 诱 发糖 不 妨 检 查 一下 口腔 , 消 除 牙龈
次 牙, 即 可 有效 清 除 口腔 中
运 动能有效 帮助糖友 控制 血糖 , 但是 运动前不测血糖 , 血 的前提下, 规划好 自己的血糖监 测 时间 , 再 结合 糖 化 血 红蛋 白

糖尿病七大误区,早知早规避

糖尿病七大误区,早知早规避

健康中国Healthy China糖尿病七大误区,早知早规避文/本刊记者整理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

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一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为了令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学习了解“健康中国行动”,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本刊特开设“健康中国”栏目,关注相关重大行动,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助力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编者按糖尿病是一种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所影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主要原因是人体胰腺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胰岛素缺乏)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在进行临床诊疗和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许多糖尿病病人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糖尿病的正确治疗。

误区一:胰岛素会上瘾随着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糖尿病病人逐渐了解并接受了胰岛素治疗,但仍有不少糖尿病病人对其存在误解,认为胰岛素只要打上就会上瘾,从而无法停药。

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胰岛素是人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它不同于那些有依赖性的药物,打不打胰岛素,完全取决于病情轻重,而并非有些病人所理解的“只要打上就停不了药”。

对于糖尿病病人口服药物效果欠佳,或者初发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5%的病人,建议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以尽早解除血糖过高带来的危害,使血糖理想达标。

误区二:同类药物合用效果更强口服降糖药从作用机理来说分为几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比如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都属于糖苷酶抑制剂,都是用来降低餐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健康中国Healthy China后血糖的,如果同时应用,不仅起不到加强降糖效果的作用,还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如腹胀。

糖尿病逆转:走出误区,走向健康

糖尿病逆转:走出误区,走向健康

糖尿病逆转:走出误区,走向健康我要强调的是,糖尿病逆转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

许多人认为,只要采取某种神奇的方法或药物,就能迅速逆转糖尿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糖尿病逆转需要时间、耐心和坚持,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1. 误区一:依赖药物治疗。

虽然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过度依赖药物会导致忽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要实现糖尿病逆转,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

2. 误区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许多人认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糖尿病逆转的关键。

然而,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的做法是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并注重碳水化合物的质量。

3. 误区三: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瞬间升高,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糖尿病逆转过程中,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和瑜伽等,以保持血糖稳定。

4. 误区四:忽视心理因素。

糖尿病逆转过程中,心理因素同样重要。

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

1.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餐后血糖控制是关键,可适当增加低血糖指数食物的摄入。

2. 规律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时注意监测血糖,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

3.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逆转的主要障碍。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逐步达到健康体重。

4.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5.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

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以提高生活质量。

6. 定期检查: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了解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逆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坚持和正确的方法。

走出误区,走向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糖尿病。

当我深入研究糖尿病逆转的过程时,我发现许多人陷入了误区,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控糖常见6个误区 没有的血糖一定平稳

控糖常见6个误区 没有的血糖一定平稳

控糖常见6个误区没有的血糖一定平稳
主食少吃
主食并不是越少吃越好,每天在正常范围热量下主食一定要吃,有的患者每顿饭吃主食仅25~50g,这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机体所消耗热量不够,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分解过量、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二是主食控制,大多数热量来自脂肪、油脂等食物,增加胰岛负担。

每日总热量超标,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

不甜的食物可以多吃
有的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人不能吃甜的,不甜的食物可以多吃,不需控制。

其实,各种无糖食品、饼干与米饭、馒头一样都是粮食做的,吃了也会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

吃多了加药就行
有的患者没有控制吃多了,就加大药量认为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

这样会把饮食控制变得虚设,不但加重了胰岛负担,还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正餐控制,零食不限
有的患者正餐控制比较好,零食充饥却毫不控制,其实这样也破坏了饮食控制。

大部分零食比正餐所含热量还要高,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

植物油多吃没事
植物油虽是糖尿病人选择的食用油,饱和脂肪酸含的较少,但也属于高热量食物。

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

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只吃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尤其是老年糖尿病人。

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饮食调理误区

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饮食调理误区

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饮食调理误区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特别是老年性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大多对饮食控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临床中发现,也有不少病人在饮食调理方面存在着误区。

(1)认为血糖低的时候不需要控制饮食。

有些人误认为血糖高时需要控制饮食,而血糖下降则可随便进食。

对糖尿病患者来讲,血糖增高是其主要特点,不论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也不论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必须强调饮食控制,并始终坚持。

只有如此,才能减轻机体负担,纠正代谢紊乱,维持正常体重,预防并发症。

(2)错误地控制饮食和控制热量。

有些人误以为控制饮食就是“不吃含糖的甜食,少吃或不吃主食,多吃瘦肉、豆制品和蔬菜”。

这需要对含糖的甜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人们习惯所指的糖是糖果、甜食、甜饮料等,最主要的是指蔗糖,但在不少情况下,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食、山芋等也被称之为糖。

单糖和二糖由于可直接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如不加限制地摄入,会加重胰脏的负担,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多糖类食物在总热量不变的条件下,并不会增高血糖,相反糖耐量还可得到改善。

(3)不吃早餐可降血糖。

许多糖尿病患者不吃早餐,或吃早餐但仅喝牛奶、吃鸡蛋,不吃主食,以为这是限制热量的好办法。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不仅要求限制每天的总热量,而且更要限制每餐的热量,三餐的热量必须平衡,必要的话还可在三餐之外加餐。

当然这是在不增加总热量的前提下进行的。

(4)误解食物的称量标准。

一般我们所说的食物重量是指生的食物的可食部分,这样计算才能准确地称量。

以熟的食物来称重不符合糖尿病饮食重量标准。

(5)关于食物换份法的问题。

医生指导病人调理饮食时,往往以食物的多少份来衡量进食的多少。

如要食物换份一般应在同类食物之间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适合生理需要的营养素的供给,否则营养素的配比就要失调。

主食换成肉类,牛奶换成粥等,这种不同类食物的换份是不正确的。

过多的蛋白质可加重肾脏的负担,而过多的饱和脂肪则是诱发冠心病的因素之一;蛋白质摄入不足、碳水化合物太多,又会使血糖控制不好,所以患者应正确运用换份法。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十个误解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十个误解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十个误解1.关于糖的误解:糖尿病控制只要不吃糖。

的确单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但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才是糖尿病病人最需要注意的。

少量的单糖反而可以刺激胰岛的分泌。

原则:控制总热卡的摄入是关键。

2.关于主食的误解:饭要少吃:饭就是糖,要少吃。

一天的热卡摄入三大营养素一定要成比例。

若以脂肪为主要热能容易产生酮症。

原则:可以用粗粮代替主食,但是不能不按比例的减少摄入3.关于鸡蛋都是蛋白质是否可以多吃的误解:鸡蛋主要由优质动物蛋白组成,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对于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来说,每天鸡蛋的摄入量最好限制在一个。

4.关于水果的误解:水果不能吃。

很多病人认为水果是甜的,不敢吃。

其实只要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 就可以食用,因为水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但是食用水果也有一些注意点,比如要在两餐之间吃,选一些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

原则:注意空腹血糖,水果的摄入时间、数量、种类。

5.关于豆制品的误解:豆制品方面患者有很多误解。

有些患者认为豆制品是素食,所以就随意食用,殊不知豆制品所含的能量很高,尤其百叶,油豆腐之类。

还有些病人认为豆制品对肾脏不好,索性完全不摄入。

这也是一知半解。

豆制品所含的蛋白质质量还是需要的,豆制品含有较多的必需氨基酸,是很好的食品。

原则:在肾功能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摄入豆制品。

6.关于蔬菜的误解:有些病人认为蔬菜可以任意选用。

其实象毛豆蚕豆之类的蔬菜的碳水化物的含量较高,还是要少摄入的。

还有些病人认为土豆,卷心菜不能吃:土豆、芋艿、山药之类的食品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用,如果能够部分替代主食,不妨食用。

卷心菜有些病人认为口味比较甜。

其实它碳水化物的含量倒是比较低。

番茄黄瓜的热能含量相对较低,无论当零食和菜肴都是很好的选择。

原则:碳水化物高的蔬菜替代主食食用,碳水化物低的蔬菜任意选用。

7.关于降糖食品的误解:降糖食品可以任意吃。

糖尿病常见误区的整理

糖尿病常见误区的整理

糖尿病常见误区的整理第一大类一生活中的糖尿病误区:误区一:患糖尿病不能吃水果解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

水果的品种宜选用含糖量较低的如苹果、梨、桃等,同时量不宜太多。

进食水果的时间应选择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不建议用餐前后或用餐时吃水果,吃水果后应适当减少主食的量。

误区二:不控饮食加大药量解释:无论是应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是必须贯穿始终且需要终身坚持的。

如果不进行饮食控制,会加重胰岛B细胞负担、增加自身胰岛素消耗,甚至因用药过量出现低血糖风险。

误区三: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解释: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糖过低会出现低血糖血症。

误区四:无糖食品不用控量解释:市场上出售的无糖食品种类繁多、质量涔差不齐,且大多数是〃未添加蔗糖食品”,不是真正的〃无糖食品'’。

比如无糖糕点中虽未添加蔗糖,但其原材料本身即为面粉等碳水化合物,摄入体内依然会转化为糖而使血糖升高。

第二大类一糖尿病的发生相关误I误区一:糖尿病是吃糖多引起的解释:目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导致当前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

所谓环境因素是指多吃少动以及由此引起的营养过剩及肥胖。

所谓〃进食糖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可引起糖尿病”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相反,糖尿病患者对糖类食物(即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宜过低,它所提供的热量在总热量中所占的比例应达到55%~60%为宜。

事实上,目前我们饮食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脂肪和蛋白质类的食物摄入过多,而糖类食物(主要指米、面等淀粉类)摄入相对不足。

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以及增加运动才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措施。

当然,我们并不提倡多吃白糖等单糖,吃得多了,容易导致热量过剩及肥胖。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限制白糖、红糖等单糖,因为单糖极易吸收而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更不能负担,加重病情。

常见的糖病误区如何正确管理血糖

常见的糖病误区如何正确管理血糖

常见的糖病误区如何正确管理血糖常见的糖尿病误区如何正确管理血糖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症,患者需要日常注意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管理。

然而,许多人在管理血糖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糖尿病误区,并提供正确的管理方法。

一、误区一:只注重控制血糖,忽视饮食平衡很多人认为控制血糖就是对糖尿病最重要的事情,而忽视了饮食的平衡。

实际上,饮食平衡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适当的热量和营养素,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饮食均衡的原则,摄入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选择低糖、低脂、低盐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此外,注意控制饮食的时机和分量,避免暴饮暴食。

二、误区二: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忽视运动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很多人过于依赖药物,忽视了运动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对控制血糖有着积极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与时间。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三、误区三:糖尿病食品可以随意食用市场上有许多糖尿病食品,它们通常标注为“低糖”或“无糖”,很多人误以为可以随意食用这些食品。

然而,这些食品通常添加了大量的人工甜味剂和其他添加剂,摄入过多反而会对血糖控制造成负面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谨慎选择糖尿病食品,阅读食品标签,了解其中的成分。

建议选择天然的低糖水果和蔬菜,而不是过度依赖糖尿病食品。

四、误区四:忽视心理健康对血糖管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着长期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然而,许多人忽视了心理健康对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与血糖管理密切相关。

焦虑和抑郁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影响健康。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心理健康,如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参加心理辅导等。

降糖误区有哪些?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降糖?

降糖误区有哪些?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降糖?

降糖误区有哪些?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降糖?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很多患者得病之后就只想着赶紧把病治好,于是走了很多弯路,其实如果已经得了糖尿病,那就需要采取正确的降糖方法。

不过一定不要走入降糖误区,否则适得其反。

降糖过程中的6大误区一、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打胰岛素是为了让血糖达标,你吃的更多,就需要更多的胰岛素降糖。

胰岛素是将血糖转化为糖原、肌肉、脂肪。

你吃的太多,就算胰岛素加量会把你的血糖降下来,单是你吃进去的东西都会转化为脂肪储存。

然后你越来越胖,身体的负担也会越来重。

所以大家要明白,不管你用什么好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都是不可替代的!二、吃太多甜食会患糖尿病其实糖尿病的患病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比如遗传因素以及生活的环境因素等等,并不是单一的,正常人群即便吃甜食多一些也不会导致糖尿病,但是却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是诱发糖尿病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还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食糖尿病患者需要拒绝高糖饮食,这是自然的,但是并非一点甜食都不可以碰,是否可以食用还需要了解食品的总热量。

如果是巧克力以及蜂蜜这些高热量的食物一定要避免,但是如果是一些热量相对比较低的甜味食品如水果,则是可以适当食用的。

另外,甜食并不是味蕾上感受到的甜而是指食物其中的含糖量,比如米饭跟馒头,虽然不算甜食,但是含糖量却比较高,那么就需要少吃。

四、只检查空腹血糖就行了糖尿病的诊断不仅要看空腹血糖,更要看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

事实上,一天之中的血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餐后状态(指进餐4-6小时以内),且研究证实,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大。

五、糖尿病不严重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一点,没什么问题,这是错误的。

因为糖尿病是一个沉默的杀手,虽然表面看起来平静无常,但是本身却已经波澜不止,而且糖尿病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六、糖尿病患者必然会失明截肢糖尿病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出现,但却不是绝对的,因此大家不用担心。

高血糖防治4误区要谨慎 预防高血糖由降脂做起【热门下载】

高血糖防治4误区要谨慎 预防高血糖由降脂做起【热门下载】

高血糖防治4误区要谨慎预防高血糖由降脂做起【热门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高血糖在今年来比较高发,有很多患者不了解高血糖不知道正确的护理治疗方式,耽误了治疗让病情变的恶化,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高血糖治疗需避开四个误区,希望大家多多加强养生预防意识,远离对身体有害的一些不良习惯,以减少疾病发生率。

高血糖防治的四个误区要谨慎
一、诊断误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血糖高患者得病几年或几十年,只做过空腹血糖、尿糖的检查,就认为血糖高已经确诊,开始服用降糖药,其实这是错误的。

现代医学认为,血糖高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失常。

血糖、尿糖增高只是血糖高的“标”,其“本”在于“胰岛功能低下”。

所以,诊断血糖高的客观指标是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有条件的还可以检查胰岛素受体结合率。

通过以上的试验可以确定血糖高是1型还是2型,病情稳定与否,病情属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对于治疗的预后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一定要同时做。

这样便于诊断,确切了解病情,避免误诊、误治。

此外,尿糖的多少受肾糖阈控制,病理情况下尿糖与血糖常不成正比。

有些患者根据尿糖“+”号多少作为调整使用降糖药、胰岛素剂量的依扭是十分危险的。

二、治疗误区:血糖高患者都在寻找有效的降糖药物,一听说哪种药物能够在最快。

糖尿病运动控糖的4个非典型问题

糖尿病运动控糖的4个非典型问题

糖尿病运动控糖的4个非典型问题长期规律合理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水平,有效预防并发症。

不过糖尿病运动如果面对一些特殊“非典型”情况该怎么办呢?看看今天的文章吧!1小区中有锻炼用的鹅卵石路,糖尿病朋友能在上面走吗?我们知道,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因此针对脚的保健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比如,足底按摩,鹅卵石健身以及穿着具有足底按摩的鞋等。

这些方法如果应用得当,当然能够起到保健作用,但如果应用不恰当,那就适得其反了。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说,因为患者感觉障碍,循环较差,对外界的变化不敏感甚至不能感受到外界的这些变化。

容易形成压伤或者坏死,所以,这些患者就不适合在鹅卵石路上行走了。

这时鹅卵石不仅不能够促进足底的血液循环,反而尖锐的鹅卵石会导致局部的损伤。

即使鹅卵石不尖锐,足底长时间在一个部位压力增加也会导致压伤的出现,再加上压上后患者又因为没感觉而不能及时发现,进一步发展甚至感染那就更严重了。

由此可见,健身方式要因人而异,要讲究“辩证健身”。

2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经常会出现糖友感慨:我今天走了3万步,我今天进行了多少多少的运动,那运动量看起来对于常人来说都有点困难。

首先糖友能做到每天坚持锻炼,克服各种压力与困难,这是值得肯定的一点,但是运动,并不是越多越好。

那么设置合理的运动强度呢?II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应以中等为宜,根据患者的目标量身定制。

在设定的时候,应将运动强度掌握在最大摄氧量的50%~80%之间,在整个方案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强度从低到高,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如果是平时就有运动习惯的患者,在考虑到自身运动适应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在50%~80%之间,设定较高的起步运动强度。

而身体欠佳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从最大摄氧量40%~50%的运动开始。

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也应从低运动强度的运动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加大,这样的运动方案更有利于体内脂肪的利用和消耗。

避免六大误区,运动降糖更有效

避免六大误区,运动降糖更有效

避免六大误区,运动降糖更有效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第9期
误区一:大量运动才能达到降糖效果。

高强度运动后,可引起神经系统兴奋,反而会升高血糖。

同时,剧烈运动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无氧代谢会产生大量酸性产物,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而中等强度运动则使葡萄糖利用率增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

运动时间和强度要依据患者年龄、体力、心肺功能、既往运动量、血糖控制程度等因素决定。

误区二:只需每天锻炼,不用管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不是普通的锻炼,而是一种治疗手段。

通过运动治疗要达到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改善心肺功能、愉悦心情、控制体重等作用。

应定期对运动计划和运动方式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后及时调整运动计划,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并能长期坚持的运动形式。

误区三:用药后就不必运动。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消耗热量,还能降血糖、减轻体重。

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有效降低血糖,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误区四:血糖高时才运动。

运动周期不规律或者血糖高时才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害无利。

不规律的运动仅有助于运动前一餐餐后血糖的控制,而对其他时间的血糖毫无作用,血糖控制也就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误区五:任何时候运动都可以。

有些糖友喜欢在早上空腹的情况下运动,这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运动需要能量,缺少能量会造成头晕、心跳加速、出冷汗等问题,严重的可能会发生猝死。

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注射胰岛素与运动间隔时间至少为1小时。

糖尿病运动误区

糖尿病运动误区

糖尿病运动误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误区,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影响运动的效果,甚至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误区一:只要运动就能降血糖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进行运动,血糖就一定会下降。

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运动对于血糖的控制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运动的类型、强度、时间、频率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等。

如果运动强度过低,比如只是简单地散步几分钟,可能无法有效地消耗血糖。

相反,如果运动强度过大,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可能会导致身体应激反应,促使体内激素分泌增加,反而使血糖升高。

此外,运动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

如果在血糖过高的时候运动,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血糖控制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持续 30 分钟以上,每周至少 150 分钟,对于血糖的控制较为有益。

误区二:空腹运动效果好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空腹运动,认为这样可以消耗更多的糖分,从而降低血糖。

然而,空腹运动存在较大的风险。

在空腹状态下,体内的血糖水平较低,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会进一步消耗血糖,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可能会引起头晕、心慌、出冷汗、手抖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迷。

此外,空腹运动还可能对心脏造成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最好适当进食,比如吃一些全麦面包、牛奶等,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误区三:运动后不注意血糖监测不少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不再关注血糖的变化。

这是不正确的。

运动后,由于身体的代谢状态发生改变,血糖水平可能会出现波动。

有时候,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糖暂时下降,但在随后的几个小时内,血糖可能会出现反弹升高。

如果不进行监测,就无法及时发现这些变化,从而无法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后,应该在 1 2 小时内测量血糖,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血糖控制四大误区

血糖控制四大误区

血糖控制四大误区新洷康天然水蛭素功效有:天然水蛭素(酸性多肽)凭其高度特异的抗凝血酶活性能有效防治血栓的形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粘、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抗血凝、溶解血栓、清除血管内的沉淀物等多种疗效,还能检测凝血酶的活性,防止肿瘤细胞转移,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

误区1还有很多人认为“南瓜能降血糖”“在看图说话时,我真的没想到还有很多糖尿病病人把吃南瓜当作降血糖的好办法。

”楼青青说,“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前几年,各大媒体就有报道:南瓜的血糖生成指数为75,根据含糖量的多少,如果生成指数在55以下,糖尿病人基本都可以食用。

如果为55—75,应该控制食用,75以上属于高指数食物,更应尽量少吃。

在临床中她发现有一部分病人,由于过食南瓜,不但没能降血糖,反而脸和皮肤出现黄染现象,甚至血糖升高。

误区2无糖月饼、无糖饼干多吃也不怕无糖食品就意味着“有利于控制血糖”或“低热量”吗?这种想法可是大错特错。

其实,这个无糖月饼还是粮食做的,一个月饼可能抵一顿饭的糖分。

一种食物能不能快速升高血糖,和其中是否含糖没有绝对关系,关键在于它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的构成特点。

无糖点心、饼干一样有淀粉和油脂。

这些都是高热量食品,吃了照样会让人长胖。

所以,关注健康的消费者还是不要过于依赖无糖产品,应多吃豆类、奶制品、粗粮、蔬菜,它们对控制血糖和体重效果最好。

误区3吃瓜子、花生、核桃,血糖不会升高糖尿病患者之所以爱吃瓜子、花生、核桃,楼青青听到的答案是:吃零食既能让他们减轻饥饿,也是能保障充足营养的手段之一。

其实,要吃这类食物都有很多要求。

因为核桃含油脂较多,所以应相应减少正餐中的油脂的摄入量。

但吃点花生、瓜子是不是可以呢?这些食物既能解馋,糖分不多,对血糖影响不大,所含的脂肪又是饱和脂肪酸,应该能随便吃了吧?这种看法有些道理,但还是不够全面、正确。

花生和瓜子的优点确实很多,但它们毕竟是含丰富脂肪酸的植物种子,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比如花生、瓜子和核桃,所含的热量比同等重量的猪肉还要高上几倍,大量食用肯定不利于体重的保持和血脂的控制,间接地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

科学解读糖尿病与饮食的10个误区

科学解读糖尿病与饮食的10个误区

科学解读糖尿病与饮食的10个误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维持血糖水平的平稳。

然而,关于糖尿病与饮食的信息常常充斥着各种误区,这可能导致患者的饮食选择不当。

本文将对糖尿病与饮食的10个常见误区进行科学解读,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正确的饮食指导。

1.误区:完全禁止糖分摄入。

事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摄入糖分确实需要控制,但并非完全禁止。

合理的糖分摄入可以通过蔬果等天然食物获取,有助于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纤维。

重要的是要避免高糖饮料和加工食品中的隐藏糖分。

2.误区:只关注低血糖食物。

事实:低血糖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帮助,但过度强调这一点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饮食应该包括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3.误区: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特殊的糖尿病食品。

事实:市面上的糖尿病食品通常并非健康的选择,因为它们可能富含添加剂和低营养价值。

糖尿病患者应该注重整体饮食,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保持均衡饮食。

4.误区: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

事实:虽然蛋白质对于饱腹感和血糖控制有一定帮助,但过量的蛋白摄入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对于糖尿病患者并非最佳选择。

建议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高质量蛋白。

5.误区:低脂饮食是糖尿病的最佳选择。

事实:低脂饮食可以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并非糖尿病患者的唯一选择。

健康脂肪,如坚果、鳄梨和橄榄油,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和整体健康同样重要。

6.误区:糖尿病患者需要大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事实: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健康至关重要,但通过均衡饮食通常能够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过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7.误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唯一的选择。

事实:虽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关键是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和蔬菜,以确保体内获得足够的能量。

8.误区:无需关注餐次和进食时间。

事实:分散进食,控制餐次和进食时间有助于避免血糖波动。

血糖总控制不好,或因走入6大误区

血糖总控制不好,或因走入6大误区

家庭医药 2018.0220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编辑/赵欣 jtyy6766@血糖总控制不好, 或因走入6大误区□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胡爱民/徐乃佳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不必多言。

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将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从主观上讲,很多糖友都希望能控制好血糖,也在努力尝试,比如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必要的降糖药物等,可血糖控制并不尽如人意。

血糖总控制不好,也许是因为在控糖之路上,走进了6大误区。

误区1:糖尿病饮食=控制饭量+不吃甜根据身高、体重和活动量计算出糖友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再制定食谱,就得到了私人订制的糖尿病饮食。

很多糖友简单地认为,糖尿病饮食就是控制一日三餐的饭量,不吃甜食。

在三餐以外,依然缺乏节制地进食坚果、水果和无糖食品等。

其实这些食物都含有油脂或果糖,或由米面做成,也有热量,随意进食,可导致血糖升高而波动。

【解析与对策】血糖控制比较理想,不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时,可在两餐之间加餐水果或零食,但需要将食物的热量计算在每日进食总热量之内,最好减少下一餐的进餐量。

误区2:运动治疗就是活动活动身体规律运动可增加糖友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提升幸福感。

很多糖友也重视运动治疗,但忽略运动细节,尤其是运动时间和强度不太合理。

比如认为应该空腹运动,将家务劳动等同于运动治疗等。

事实上,空腹运动可能引起低血糖,家务活一类运动强度较小,无法起到降糖作用,最终还是会引起血糖控制不佳。

【解析与对策】糖友的运动时间一般安排在餐后60~90分钟进行,成年糖友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钟(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强度应以中等强度(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

即使一次进行短时的体育运动(如10分钟),每天累计30分钟,也是有益的。

误区3:血糖在医院查查即可有的糖友只在医院复诊时检测血糖,一个月只检查1~2次血糖,或者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并且不能坚持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控制血糖的误区

控制血糖的误区

控制血糖的误区关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和办法,大家的误解还真不少,今天就一起破解这些控制血糖的常见误区。

1、血糖高,主食越少吃越好?答案:错误。

虽然吃太多精制米面等主食,确实会使血糖升高,但并不意味着不吃主食或吃太少。

糖尿病患者饮食建议:碳水化合物热量占比50%~60%为宜。

长期不吃主食,每日脂肪及蛋白摄入占比增高,会增加肝脏及肾脏负担,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饥饿性酮症”、“血脂紊乱”。

2、血糖高,肉类越少吃越好?答案:错误。

荤素搭配的吃法,可以使血糖升高幅度小一些、代谢慢一些,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有帮助的。

糖尿病患者吃饭时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先喝汤,比如青菜汤—再吃凉拌的蔬菜或者热炒的蔬菜—接着再吃肉类或者是鱼类食物—最后再吃主食,建议粗细搭配。

3、血糖高,早餐要吃少点?答案:错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坚持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的原则。

就是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可以把肉类、鱼类食物放在午餐,晚餐要吃少,尽量提倡素食为主。

4、血糖高,不能吃水果?答案:错误。

对于血糖控制得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水果是可以吃的,但是要格外注意,既要补充营养又不能血糖超标,所以健康吃水果就需要关注GI和GL两个值。

鲜枣、荔枝、葡萄、山楂、香蕉属于高GI、高GL水果,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

5、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答案:错误。

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而应该平稳降糖,控制在一个较理想的范围内。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目标<10mmol/L,HbA1c<7.0%,认为控制良好。

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应根据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也称为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算糖尿病,但如果不干预,很容易发展成为糖尿病。

控制血糖,以下两点也很关键:01生活要规律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有失眠症状,要注意少喝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品,特别是下午3点以后不要再喝。

治疗糖尿病,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治疗糖尿病,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家庭医药 2019.0720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治疗糖尿病,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重庆市肿瘤医院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 吴绮楠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呈现年轻化和扩大化的趋势,危害人群的范围越来越大。

然而,很多人群不仅对糖尿病没有正确的认知,甚至还存在许多误解。

误区一:可以根治许多药企、保健品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四处散布“不吃药、不打针、不忌口治愈糖尿病”“特效药几疗程完全治好糖尿病”等虚假广告,使许多不明真相、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上当受骗,不仅花了冤枉钱,还把病给耽误了,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那么糖尿病是不是真的可以根治呢?任何一种疾病只有祛除病因,才有望彻底根治。

研究表明,糖尿病与遗传、自身免疫、肥胖、营养过剩、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其确切的病因还未完全明确,所以,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是一种需要终身控制的慢性疾病。

就目前世界的医疗水平来说,还没有能够根治糖尿病的特效药,所以一切能治愈糖尿病的宣传广告都是骗人的。

误区二:使用胰岛素会上瘾门诊或住院期间,有些患者会抗拒使用胰岛素,他们认为胰岛素像“毒品”一样,容易上瘾,一旦使用就无法停用,或认为糖尿病晚期才会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事实上,胰岛素不是“毒品”,而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低血糖的物质,正常人身体内都有,没有成瘾性。

胰岛素就像“搬运工”,把血中的葡萄糖转运到身体的细胞内提供能量;也是体内唯一可以直接降低血糖的物质。

没有它的帮忙,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

如果体内含量不够,就要及时补充,就像人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饿了要吃饭一样,所以使用胰岛素是弥补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缺陷,并不是注射之后就会上瘾。

研究也发现,新发现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采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对长期血糖控制有很大好处。

误区三: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大家都知道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于是乎就会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拼命降血糖,甚至到了“强迫症”的程度,血糖是不是控制得越低就越好呢?过分苛求血糖降低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将之前的血糖达标效果全部毁于一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血糖平衡调节四个误区的解析
一、人处于饥饿状态时,供能物质变化的问题
人的生理活动能量直接来源于血液的血糖,血糖来源于
小肠等消化器官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

人饿的原因是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会有的正常的生理反应。

这个时候应该补充食物(也就是吃东西),如果这个时候不即时补充食物,稍微时间长点的话,生理反应会促使分解肝糖原(来自细胞脂肪分解物,由胆汁完成进程)。

这个时候人会感觉饿过去了,反而不饿了。

二、血糖浓度下降时,肾上腺素分泌调节问题
当血糖浓度下降时,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
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但两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有细微的差别。

我们可以看出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即可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刺激,也可通过下丘脑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分别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这是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而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不能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刺激,只能通过下丘脑发出的交感神经的支配分泌肾上腺素,即肾上腺素分泌调节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例1 下列关于人,高等动物及植物激素调节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饥饿状态下,血糖降低,直接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使血糖升高。

b.在正常蝌蚪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甲状腺制剂,蝌蚪短时间内发育成大型青蛙。

c.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压受抑制,侧芽的生长素来自于自身产生和顶芽运输。

d.利用秋水仙素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不需要生长素。

解析:本题易错选a,肾上腺素不能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刺激,其
他选项,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发育,而不是生长。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
育也需要生长素的刺激。

(答案:c)
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问题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
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是通过“三促两抑”来降低血糖,既促进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物质。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作用相拮抗,通过刺激糖原分解
提高血糖,但很多同学认为他们的作用机理完全相反。

其实两者的相互关系是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个不难理解当人体饱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是细胞中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而升高血糖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还有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

升高的因素比降低的因
素多,当胰岛素降低血糖时,抑制升高因素,才能让胰岛素降低,否则很难实现。

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却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出现不对称关系?当机体因消耗而使血糖由正常浓度继续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血糖。

但是,如果肝糖原分解太快将造成血糖水平过高,那么,机体如何精细调控的呢?首先,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升高血糖,不过我们注意到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对胰岛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的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很快发挥相反的降血糖作用。

这样,就能保证血糖在正常浓度范围内较小幅度波动段。

这就像骑车下坡时,刹闸和松闸相结合,保证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既不太快失控也不太慢停滞不前。

这里,胰高血糖素好比负责松闸,胰岛素负责刹闸,使血糖在正常浓度范围内。

例2 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通过增加糖的来源和抑制糖的所有去路提高血糖浓

b.胰岛素可通过抑制糖的来源和增加糖的去路降低血糖浓度。

c.胰岛素分泌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相互抑制
d.胰岛素分泌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易错选c胰岛素有“三促两抑”来降低血糖,方式有

制血糖来源和促进血糖去路,但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时不能抑制糖
的氧化分解,否则会影响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两者激素分泌不是简单
的促进或抑制,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
的分泌增加却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答案:b)
例3 当人体饥饿时,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变化情况是()
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b.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小。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小,胰岛素分泌量减小。

d.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小,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解析:此题比较容易,直接运用知识点,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需要胰高血糖素增多来升高血糖,同时促进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来促进血
糖进入细织细胞利用,为人体提供能量。

(答案:a)
四、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的问题
当人饱食后一部分血糖会转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
来,以备血糖减低时用,那么糖原分解并不是直接产生葡萄
糖,而是产生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不能穿过膜进入血液。

在肌肉中缺乏6磷酸葡萄糖酶,所以不能转化为葡萄糖。

也就没有直接的升高血糖的功能了。

但是,当无氧呼吸发生时,6磷酸葡萄糖可产生乳酸,乳酸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产生葡萄糖。

所以,肌糖原只能间接的转化为血糖,因此我们的高中教材里明确规定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只能为肌肉提供能量。

(作者单位:陕西宁强县荣程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