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惯性定律

合集下载

惯性定理

惯性定理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N′=N=m(g+a1)cos 垂直指向斜面.
m沿斜面向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
l
1 2
a2t 2
1 2
(g
a1 ) sin
t2
t
2l
( g a1)sin
yN a1 a2
x
mg
10
(5)讨论结果 当=0时, N′=N=m(g+a1). 当=0时, 无水平滑动,l=0 , t=0
F
m1
3.弹性力
在线性弹性限度内,胡克定律
4.摩擦力
F kxi
静摩擦力 Fsmax=sFN
17
滑动摩擦力 Fk=FN
s和皆为小于1的纯数,而且稍小于s.
5.流体阻力
层流: F=b 湍流: F=c2
b为常量
4种基本相互作用
力的种类
万有引力 弱力
电磁力 强力
相互作用的物 体
一切质点 大多数粒子
电荷 核子、介子等
(2) 分析运动
m相对于斜面向下的加速度为
m相对于地的加速度为
a a1 a2
(3) 分析受力 m受力如图
a2
yN a1 a2
x
mg
9
(4)列出方程 对m应用牛顿定律列方程:
x方向: mgsin =m(a2-a1sin) y方向: N-mgcos =ma1cos
解方程,得: a2=(g+a1)sin N =m(g+a1)cos
11
例: 跳伞运动员在张伞前的俯冲阶段,由于受到随速度增加而增大的空气阻力,其速 度不会像自由落体那样增大.当空气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跳伞员就达到其下落 的最大速度,称为终极速度.一般在跳离飞机大约10 s,下落300~400 m时,就会达 到此速度(约50 m·s-1).设跳伞员以鹰展姿态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k2(k为常量), 如图所示.试求跳伞在任一时刻的下落速度.

物理动力学三大定律五大定理

物理动力学三大定律五大定理

物理动力学三大定律五大定理牛顿三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描述: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外力为零)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解读: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直至受到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外力为止。

意义:.它的否命题揭示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一定律帮助人类正确认识了力的效果,将长期以来人类对力的初级认识“力维持物体的运动”彻底推翻;.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系的概念;.第二、第三定律以及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起来的质点力学体系只对惯性系成立。

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缺少的,是完全独立的一条重要的力学定律,是三大定律的基础,也是物理力学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描述: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原始表述:动量为的质点,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同该质点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并与外力的方向相同;解读:.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质点的运动;.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只适用宏观问题,解决微观问题必须使用量子力学;.只适用低速问题,解决高速问题必须使用相对论.常用表达式为:,这是一个矢量方程,注意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意义:.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定义了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²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1kg·m/s²;.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定量地说明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对它作用的力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读:.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1)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在两个物体上,一定是同性质力。

力学基本定律

力学基本定律

lim lim v
s
R R d R
t0 t t0 t
dt
加速度可分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或向心
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dv dt
R
d
dt
R
an
v2 R
R 2
说明:切向加速度沿着轨道切向的方向,表 示质点速率变化的快慢;法向加速度垂直于圆周 的切向方向指向圆心,表示质点速度方向的改变 而引起的速度的变化率(法向加速度)。
所受的合外力。
F
Fi
dp d (mv) dt dt
F
m
dv
ma

dt
a
Fi
m
第三定律(Newton third law) 两个物体之间对各自对方的相互作用总是相等的,
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它们总是成对出现。它们之间一一对应。 2、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绝不是平衡力。 3、它们一定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力。
方向
cos x
r
cos y
r
cos z
r
运动方程:
r r (t)
x(t)i y(t) j z(t)k
Z
P(x,y,z) r
分量式 x x(t) y y(t) z z(t)
k
i
O
j
z x
Y
y
X
轨道
质点运动的空间轨迹成为轨道.
轨道方程: F(x, y, z) 0
二、位移
建立恰当的坐标系, 以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
提出准确的物理模型, 以突出问题中最基本的运动规律。
1-2 运动的描述
一、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

物理学中的定律公式

物理学中的定律公式

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ρ水>ρ冰ρ铜>ρ铁>ρ铝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篇)高二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多个关键知识点。

旨在帮助高二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学部分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三个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理解这三个定律对于解决动力学问题至关重要。

2.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指出,物体所受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则表明,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指出,物体动量的变化等于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包括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掌握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概念,能够解决有关圆周运动的问题。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表明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热现象中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即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

3.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系统的熵趋于零。

4.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导、对流和辐射是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了解这三种方式的特点,有助于解决有关热传递的问题。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电场与电势电场是空间中电荷产生的力的场,电势则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

3. 磁场与磁力磁场是空间中磁力作用的场,磁力则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4.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四、光学部分1.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

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物理力学基础知识

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质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理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学定律和力学分析方法等。

一、力学基本概念1.力学的研究对象: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

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形态。

2.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3.位移和速度: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移矢量,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

4.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5.动量和能量:动量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

能量是物体由于其运动状态或位置而具有的做功能力。

二、力学定律1.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要么静止不动,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 (F = ma)。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3.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保持不变。

三、力学分析方法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分析和计算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变化。

2.微分方程的求解:力学问题常常可以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来求解,如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导出二阶微分方程。

3.能量方法:在力学问题中,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在分析物体在势场中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势能和动能的转换关系。

4.对称性分析:在力学中,对称性原理可以用来简化问题的分析,如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可以简化力学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四、力学分支1.静力学:研究在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受力情况,不考虑物体的运动。

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高一阶段,学生首次接触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这些知识点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力学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力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引起物体形状、速度和方向改变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通常用矢量表示。

力的两个重要性质是大小和方向。

大小决定了物体所受的力的强度,方向则决定了力对物体的影响方向。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物体运动规律与力的关系。

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的状态不会自发地改变,需要外力作用才能改变其状态。

2.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该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 = 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力都来自于与之相互作用的物体,且大小与方向相等。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将这些力按照一定的法则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合力的方向与矢量和的方向相同。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三角法或平行四边形法进行。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研究物体运动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有关物理量。

四、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个引力,该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 = mg表示,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五、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或滑动的力。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表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表

高二物理公式总结表引言: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二物理是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深入阶段,其中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公式。

本文将总结高二物理中常见的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简要说明。

一、牛顿第一、二、三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所受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重力和弹力1. 重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2. 重力加速度:地球上任何物体的自由下落加速度近似为 9.8m/s²。

3. 弹力:当物体和支撑物接触时,支撑物对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

三、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 牛顿第二宇宙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2. 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其中 G 为万有引力常数,m₁和 m₂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 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动能公式:K=1/2mv²,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K 为物体的动能。

2. 重力势能公式:Ep=mgh,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物体的高度,Ep 为物体的重力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五、简单谐振动1. 振动周期公式:T=2π√(m/k),其中 T 为振动周期,m 为物体的质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2. 振动频率公式:f=1/T,其中 f 为振动频率。

3. 长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L=λ/2,其中 L 为弦的长度,λ 为波长。

六、电磁感应定律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绕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物理来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并为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总结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并提供相应的公式大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物理知识。

一、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将保持不变。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4. 重力物体受到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地球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将其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合力;一个力可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6. 摩擦力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前者大于后者。

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 动能与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作用该物体的合外力所做的功。

8. 动量与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当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守恒。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运动的表征,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

2. 热传递方式热传导,即物质内部的热传递;热对流,即流体的热传递;热辐射,即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热传递。

3.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与温度升高的幅度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4. 热容与比热容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物体的热容和质量有关。

5. 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6.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对外界做的功与从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之和。

三、电学1. 电荷与电场带电物体相互之间产生电力作用,形成电场。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第三章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第三章

在直角坐标系中: , ,
在自然坐标系中: ,
其中 是 、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均为代数量,其正负由矢量和坐标轴方向间的夹角小于或大于 来定。方程的数目等于未知数的数目,有时要根据题目中的物理条件列出数字方程。
5解方程,对所得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契块,契块底角为 ,斜边光滑,今在其斜边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求物体沿契块下滑时对契块和对地面的加速度。
解:参考系:地面
研究对象:契块和物体
m
mg
Nm
θ
受力分析: 契块 物体且N‘=-Nm
X
Y
θ
M
m
M
Mg
N
N’
一 章节小结
(一). 惯性定律
1.惯性定律:自由粒子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参考系 对某一特定物体惯性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其特性:(1)在惯性系中所有物体遵从惯性定律。
(2)一切相对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都是惯性系。
3.相对性原理 对于牛顿动力学规律,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θ
坐标系:如图所示
β
设物体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 ,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向下
物体相对契块的加速度为 ,沿斜面,和地面成角
契块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 ,沿水平方向后。
根据相对性: ,
例如,对阿特武德机,只能分别选两个物体为研究对象,而不能把两个物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3建立坐标系:有了坐标系,才便于把力、加速度等矢量向坐标轴投影,使矢量运算化为标量运算,在动力学中坐标原点的位置可以任意。

归纳总结惯性

归纳总结惯性

归纳总结惯性惯性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维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性质。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即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惯性现象,从小到大都能够感受到惯性的存在。

本文将对惯性进行归纳总结,并从科学、社会以及个人层面探讨其影响。

一、科学领域中的惯性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经过实验和观察总结得出的,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的发现对于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续的运动定律奠定了基础。

2. 惯性系统在科学领域,惯性系统指的是具有惯性特性的物体或者系统。

这些系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具有保持运动状态的倾向。

例如,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行星自转等都是惯性系统的例子。

二、社会中的惯性现象1. 社会习惯社会习惯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惯常行为模式。

人们按照这些习惯进行生活和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了社会的惯性。

例如,早上起床刷牙洗脸、行人不插队等都是社会习惯的表现。

2. 组织惯性组织惯性是指在组织内部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当一个组织形成了某种规范的工作模式和文化,这种惯性将对组织的运行方式产生影响。

例如,企业的管理模式、学校的教学方式等都是组织惯性的体现。

三、个人层面的惯性现象1. 行为惯性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形成一些行为惯性。

这些行为习惯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做事方式。

例如,有些人习惯每天早上锻炼身体,而有些人则习惯晚上读书等。

2. 思维惯性思维惯性是指个人在思考问题时的一种固定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这种惯性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例如,一些人在面对问题时更趋向于保守思维,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冒险和创新。

归纳总结惯性的影响一、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惯性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基本性质,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通过研究惯性现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运动和力学规律,为人类社会带来技术和应用的进步。

大物下公式总结

大物下公式总结

大物下公式总结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法则,其中包括三个定律。

1.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若物体静止,则保持静止;若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受力的关系: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

数学表达式:F = ma其中,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该定律说明了受力和物体的质量对物体加速度的影响,即力与加速度成正比,质量与加速度成反比。

1.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在物体 A 上的力与物体 A 对物体 B 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是一个关于力的相互作用的定律,说明了力是成对出现的。

当物体 A 对物体B 施加力时,物体 B 同样会对物体 A 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牛顿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定律用于描述物体间的引力作用。

2.1 牛顿引力定律公式牛顿引力定律公式描述了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F = G * (m1 * m2) / r^2其中,F 表示引力大小,G 表示引力常数,m1 和 m2 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 表示两物体间的距离。

该定律说明了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距离的关系,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2.2 引力与质量和距离的关系根据牛顿引力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引力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引力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三、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运动能量变化的定理。

3.1 动能定理公式动能定理公式描述了物体动能的变化:物体的净动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合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作功。

数学表达式:ΔK = W其中,ΔK 表示物体的净动能变化,W 表示合力所作的功。

第九讲-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_201106855

第九讲-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_201106855

T=r FA r Fm T轴 T轴
• 对于定常流动, 0 ,有: t
r v v ndA T
CS

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
一.动量矩定理及方程
二.叶轮机动量矩方程
三.动量矩方程的应用
12
2-1 叶轮机动量矩方程
叶轮机分析时往 往取转轴为z轴, 为圆柱坐标系。 假设: ① 叶轮进、出截面是 均匀的 ② 只有与半径r垂直 的速度分量才会产 生转矩
令u r P u2v 2 u1v 1 m g ,则得到单位重量流体通过 两边同除以m 叶轮后获得的能量,即增加的能头Δh, P 1 (u2v u1v 1 ) Δh=
mg g
2


——离心式叶轮机的扬程基本 方程式,或称欧拉公式。
若进口无预旋,即vθ1=0.
沿转轴的标量形式的动量矩方程可写为
T轴 r2v 2 r1v 1 m
• •Biblioteka 的绝对速度沿叶轮切向的分量。与叶轮转 动方向相同时为正,反之为负。 • r 1 , r2 :分别为 v 1 , v 2 至转轴的距离。
v 1 , v 2 :分别为流体在进口或出口截面处
m:通过进口或出口截面的质量流量。
第九讲
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
张扬军
力学的世界
• 天体物理: ①哥白尼(1473-1543,波兰人): 日心说,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猛拉出来,让 它围绕太阳飞奔。把太阳放在了宇宙的中 心。这样地球降为一个普通的行星。像其 它五颗已知的行星一样绕着太阳转动。这 个学说大大地搅乱了学术界。于是 ”revolution”(“转动”和“革命”)一词 与急剧变化联系起来。
h u2 v 2 g (泵:场程;风机:称为压头)

100个经典“理论、效应、法则的核心含义

100个经典“理论、效应、法则的核心含义

•蝴蝶效应(千万别忽略你身边的小事)鲶鱼效应(鲶鱼能激发你的潜能)羊群效应(理性思考,不盲目做羊群)青蛙现象(居安应思危)破窗理论(环境有力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鳄鱼法则(懂得放弃,上天会为你打开别一扇窗)刺猬法则(“疏者密之,密者疏之”———是成功之道)手表定律(目标多只会失败,目标只有准确才能成功)二八定律(做生活中的20%,你就成功了)木桶理论(有时三个臭皮匠好比一个诸葛亮)马太效应(弱者愈弱、强者愈强)多米诺骨牌效应(做好事情的每个环节,才能远离失败)丁蟹效应(理性想考,但不能逆着大势)瓶颈效应(协调各个环节才能摆脱瓶颈效应)鸟笼逻辑(理性思考,不要总是让别人改变自己)责任分散效应(时刻不降低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帕金森定律(用最短的时间,做好你应该做的事情)晕轮效应(不因为别的人光环,而改变客观的思维)墨菲定理(越害怕的东西越是可能发生,改变心态最重要)彼得原理(“拉动”“推动”才能自我进步、提升)不值得定律(不是值得的东西也去认真做好——成功者)狼群效应(重视集体的力量)霍桑效应(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习得性无助(习惯一形成,短时时内很难改变)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学会欣赏、赞美别人)虚假同感偏差(改变主观认同,学会客观调查)培哥效应(记忆也有方法)250定律(得罪一位顾客,你就失去了250位顾客)黑天鹅效应(意料之外的一点点,却又改变一切)贝勃定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蘑菇管理(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马蝇效应(每一个领导,都应学会激励之术)凡勃伦效应(有时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超限效应(刺激过多、过强会成反作用,学会适可而止)达维多定律(淘汰自己旧的东西、想法,不断超越自己)自己人效应(“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苛希纳定律(用人不在多,用人贵精)华盛顿合作定律(“三个和尚没水吃”)蔡加尼克效应(没完成的工作,你会更记得)迁移效应(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性)梅菲定律(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坐向效应(人与人的坐向对人的心理起着重要作用)坏小孩定理无限猴子定理(事情从没发生,但不能否认它不可能发生)小鞋效应(功高盖主,锋芒太露,遭上司妒忌)零一律(有些事情从没发生,但不能否认它不可能发生)白德巴定理(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最好的美德)丑小鸭定理(人们对事物的比较有自己的一个标准)奥格威定律(应该雇佣比自身、集体好的员工)乔布斯定律(有时宁要一个诸葛亮,不要三个臭皮匠)人类思维定律(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愿,会成功公敌)酒与污水定律(坚决解雇影响“军心”的员工)奥卡姆剃刀原理(不断简化组织结构,做到精兵简政)麦特卡尔夫定律(利用网络的力量)戈培尔效应(谎言重复一百次后就会成为真理)苏黎世投机定律(投机应该掌握这7条)15分钟定律(成功可能只是15分钟的事件)牢骚效应(牢骚发在肚子里,你会更成功)因果定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边际效益递减定律(人们对同一样东西会越来越来不满足)李嘉图定律(社会的发展是以某些阶层的利益为代价)新木桶原理(有时候成功并不是把自己的所有短处补齐)社会懈怠效应(因为他人在场,你的能力可能会下降)蓝斯登定律(一个人要做到进退有度,才不会进退维谷)定型化效应(打破思维定势,善于接受新的事物)相关定律(要解决难道,可以从难道相关的地方入手)重复定律(谎言话重复100次,你会认为他是真理)金钱定律(掌握五条金钱定律,金钱会向你流向你)史特金定律(任何事物,其中90%都是垃圾)互惠关系定律(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专精定律(只有专精在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显现定律(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答案最终都必将显现)尼伦伯格原则(双赢才算是成功的谈判)猪大肠效应(理性思考,不能只看表面,要看本质)左墙定律(清醒的头脑,才不至于在小阻力面前倒下)梅耶荷德定律(争议最大的事物,才是最成功的事物)十八定律磁石法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模糊定律(有的事物,没有清楚的界限)分粥规则(制度越完善,社会越公平)零和游戏(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七年之痒(婚姻到了第七年,会经历一次危机)选美理论(股票选大多数人看好的,不选自己看好)鳄鱼悖论(一种解决不了的矛盾)香肠法则(爱吃香肠的人,绝对不会去解香肠的生产过程)哈默定律(天下没什么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100个经典“理论、效应、法则的核心含义霍布森选择效应(选择小到一定程度,就是无选择)死要面子活受罪(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来的)印刻效应(人们大多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两分法(既要看事物积极的方面,也要看消极的方面)搭便车理论(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爆冷门效应(在短期内引发大量的关注和巨大的影响)差一点情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过度理由效应(每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 路径依赖(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路径产生依赖) 群体思维(群体总会迫于压力,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脚投票(人们会总会向自己偏好的方向作出选择)大笔开支好通过(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信息不对称(双方的信息不一样会使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印加效应(什么话都说的人是什么事都不能办的人)麦穗哲理(凡事认真观察,理智分析,然后果断出击)康德的“魔桥”(超越最大的竞争对手——自己)赫克金法则(要当一名好的推销员,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卡诺莎觐见(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才能笑到了最后)没有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钱的问题(人情的离心力———金钱)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托利得定理(脑子里能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才算上乘)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洛伯定理(让责任左右每个员工)海恩法则(预防胜于治疗)斯坦纳定理(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避雷针效应(善疏则通,能导必安)氨基酸组合效应(很好的协调,才能很好的发展)米格-25效应(最好不一定是最好,适用才是最好)冰淇淋哲学(逆境如何不错,顺境将会更好)磨合效应(磨合才能更好的合作)美即好效应(美不一定好,丑不一定坏)阿什法则(愈是躲着问题,问题愈会揪住你不放)阿尔布莱特法则(一群聪明人的组织,可能是一个愚蠢集体性) 定位法则(确定某一事物(产品)在一定环境(市场)中的位置)波特定理(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只记住开关的一些)优势个人效应(完善的制度,才能很好的消除优势个人效应) 权威暗示效应(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三强鼎立法则(市场三强最终能够占据70%—90%的市场份额) 艾奇布恩定理(经营管理企业,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难处)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7秒钟定律(人们只需7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该商品是否感兴趣)柏林定律(上一步的成功往往下一步成功的惯性陷阱)怀特定律(巩固领导的声望需要在群体内外进行)猴子—大象法则(以小可以胜大,以弱可以胜强)凯特寇德定律(充分表达自己观点要以保留自己的尊严为前提) 斯诺勃效应(与众不同,风格新颖可以满足个别人心理需要) 狐狸博士效应(善于表演与善用幽默所产生的优质教学效果) 吉尔伯特法则(没人跟你谈危险,才是真正危险的事)古特雷定理(每一处出口都是另一处的入口)列文定理(如果没有能力去筹划,就只有时间去后悔)弗洛斯特法则(开始就明确界限,最终就不会作出超越界限的事波克定理(有争论才有高论,无摩擦便无磨合)韦奇定理(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福克兰定律(i知道如何行动时,不行动是最好的行动)王安论断(犹豫可能免去一些错误,但会失去了一些机遇)格瑞斯特定理(好的策略,要有好的执行才奏效)吉德林法则(清楚的写出难提,问题便民解决了一半)沃尔森法则(把情报和信息摆在第一位,金钱就会向滚你来) 塔马拉效应(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无以藏)小池定理(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赫勒法则(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就没有很好的工作动力) 横山法则(好的管理方式是,激发被管理者自我管理)洛克忠告(令出必行,才能保证成功)热炉法则(罪与罚能相符,法与治可相期)柯美雅定律(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达维多夫定律(敢为人先的人———先驱者)自吃幼崽效应(自己不逼自己,别人迟早会逼你)舍恩定理(对正确的新思想只有信之不疑,才能开花结果)吉宁定理(害怕错误才是真正的错误)卡贝定理(未学会放弃之前,你将很难懂得什么是争取)吉普林忠告(请把成功与失败同等看待)史华兹论断(能从坏中看好,就会别有洞天)廷克定律(欲往高处走,须向高处看)鲁尼恩定律(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史密斯原则(如果你不能战胜他们,你就加入到他们之中去) 阿尔巴德定理(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布里特定理(产品要推而广之,先广而告之)伯内特定理(只有占领头脑,才会占有市场)拉图尔定律(成功的艺术———取名)赫斯定律(忘却即等于抛弃)玛丽法则(弄巧之所以成拙,往往是因为本来就无巧可弄)弗里施定理(有了员工满意,才有客户满意)反哺效应(给别人好处的人,往往也是得到好处最多有人)奥狄思法则(每一次谈判中,你都应准备向对方做出让步)史崔维兹定理(你为获得好处而帮助他人,就不算帮助他人)居家效应(没有实力垫底,自信永远是苍白的)比林定律(没有否决权,发言权也很容易被剥夺)克林纳德法则(你用什么方式与人打交道,决定你的人际关系) 忌讳效应(知道别人不喜欢什么,比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更重要) 弗里德曼定律(有利益的相互补充,才有需要的相互满足)基利定理(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 沸腾效应(只差一点点,往往是导致最大差别的关键)王永庆法则(赚钱要依赖别人,节省只取决于自己)边际效应(同一样东西,每次接触你的兴趣都会减弱)病毒效应(一样好的东西,你很愿意帮人卖广告)瓦伦达效应(欲速则不达)期望强度(有足够牢固的期望强度,你一定能成功)沉默法则(无论在困境之中还是即将成功之时,都要紧闭嘴巴) 猪场管理法则(尊重员工、检讨自己)。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初中物理是物理学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物理公式及其应用。

以下是根据初中物理教材整理的所有公式,供大家参考。

一、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公式:v = s / t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2、加速度公式:a = (v - v0) / t (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最终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力与质量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到一定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

3、重力公式:f = mg (其中f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重力的大小。

三、能量与功率1、动能公式:e = 1/2mv^2 (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公式:e = mgh (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功率公式:p = fv (其中p表示功率,f表示力,v表示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运动时所需的功率。

四、电学1、欧姆定律:i = u / r (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2、功率公式:p = i^2 * r (其中p表示功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所有公式。

这些公式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为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大学物理是一门涉及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关于惯性在物理学中的几点认识

关于惯性在物理学中的几点认识

关于惯性在物理学中的几点认识作者杨小民指导教师姜小云摘要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础性观念,并且惯性问题也是经常被物理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

惯性只能是存在的一个特征,是被研究对象周围的环境在此对象上的表现,换一句话说,它是存在于物体周围的一种条件,一种约束。

根据惯性定律,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不仅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物体惯性的大小用其质量大小来衡量。

惯性与能量对于惯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惯性与能量的关系可是,尽管经典力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

惯性不仅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学习物理学最早遇到的概念之一。

这一极为普通和平凡的概念曾经引导许多物理学家深入思考和剖析,促进物理学重大进展,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益,是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的素材。

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此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的混乱性,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惯性进行了讨论,望引起大家的共识。

关键词惯性定律本质质量能量物体的运动一、惯性概念的远源惯性一般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人们对于惯性这一认识有赖于惯性定律的建立,而它则依赖于对于力的认识以及区分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改变的认识,这一点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在人类思想史上,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无疑地起过广泛的影响,然而他关于物理学的论述,许多都是错误的。

他把物体的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

他认为圆周是完善的几何图形,圆周运动对于所有星体都是天然的,因而是自然运动;另外,地球上的物体都具有其天然位置,重物趋于向下,轻物趋于向上,如果没有其他物体阻碍,物体力图回到天然位置的运动也是自然运动;其他所有形式的运动则都是强制运动。

他还进而指出,关于物体的强制运动,只有在外力的不断作用下才能发生;当外力的作用停止时,运动也立即停止。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6篇第1篇示例: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力学知识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和势能、功和能量、机械振动等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共包括三条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若外力合成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动能和势能1. 动能: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力,其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乘以1/2。

2. 势能:物体在某一位置上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三、功和能量1. 功: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等于力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部分的乘积。

2. 能量:系统具有的做功能力的量称为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原理是宇宙间一种基本的能量守恒规律。

四、机械振动1. 单摆:单摆是清晰的简谐运动,其周期与振幅无关,只与摆长有关。

2. 弹簧振动:弹簧振动是一种简谐振动,其频率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质量有关。

以上是高中力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要多做题,善于总结,加深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力学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0字】第2篇示例: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关系。

在高中物理学教学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力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中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方便学生复习和回顾。

一、牛顿三定律1.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速度不会改变,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怎样理解惯性和惯性现象

怎样理解惯性和惯性现象

怎样理解惯性和惯性现象【摘要】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无关;惯性不是一种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惯性是一个物体自身所具有的,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分析惯性的步骤:找出研究对象;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惯性的表现;紧扣题意。

【关键词】惯性;理解;属性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对惯性及惯性现象总是不太理解,为了让学生明白惯性及惯性现象,本文就专门探讨怎样理解惯性及惯性现象。

那么,什么是惯性呢?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对于惯性应重点掌握: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③惯性大小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无关;④惯性不是一种力,打出枪膛的子弹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子弹的惯性,而不是受了向前的“惯性力”。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惯性是一个物体自身所具有的。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惯性是使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而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切不可惯性和力混淆;⑤区分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条件而改变的。

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

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而物体因为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与外界条件有关,惯性与惯性现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把它们混淆就要产生错误,对于一个物体,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能说“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等等。

同时惯性与物体也有受力状况也毫无关系,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也有惯性,而物体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则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力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力学基础知识概述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高中物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高中阶段,涉及的力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转换与守恒、功与能原理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解决力学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牛顿运动定律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此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表示为F=ma。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描述了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三、能量转换与守恒要点(一)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

这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能帮助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四、功与能原理要点(一)功的概念功是力在距离上的累积效应,是用来描述力对物体所做功的能量转化量度的物理量。

功的计算公式为W=Fs。

(二)能量转化与做功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通过做功可以实现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

五、力学中的其他重要知识点除了上述内容外,高中力学还包括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等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总结与应用建议高中力学知识点众多且相互联系,要想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同学们多做习题以加深理解,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此外,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遵循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径,逐渐深化对力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初中阶段物理五大定律

初中阶段物理五大定律

初中阶段物理五大定律初中阶段物理作为学生最初接触的物理知识,它的基础理论是建立在五大定律之上的。

这五大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以及“动量守恒定律”。

首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外力的关系,为后续定律的理解打下基础。

其次,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表明物体所受合力与加速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比例关系,即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一定律揭示了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是研究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

第三个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另一基础,即牛顿第三定律。

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后续探讨力的平衡和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能量方面,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封闭系统内,能量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揭示了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规律,为能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最后,动量守恒定律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封闭系统内,物体的动量总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量变化规律,为碰撞、爆炸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物理的五大定律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并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定律,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因此,掌握这五大定律是学习物理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惯性定律第五节惯性定律从容说课本节内容是在前几节机械运动及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如本节内容中的第一个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上节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运动),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的.惯性是学生生活常见的现象,但同学们很少想过为什么,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提出问题,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解释清楚了现象,对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有了很好的理解和应用.二力的平衡也是在惯性定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了二力的平衡条件.二力平衡的情况随处可见,力学问题中经常要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进行分析,因此,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和二力平衡是本节的重点,对惯性现象的解释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现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推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又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3.知道二力平衡,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能力目标l.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2.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浯言表达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体验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二力的平衡.教学难点惯性现象的解释.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法:在学习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具准备惯性小车、斜面、光滑木板、毛巾、棉布、棋子、直尺、长方木块、两个定滑轮、钩码若干、细绳、投影仪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收集与教材p34图11.5-1中内容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放录像] ·自行车比赛中冲过终点的自行车.·滑冰比赛中到达终点后的运动员.·被小朋友弹出去的琉璃球.[师]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同学们看书p34左下角内容,先了解古人的思辨.(学生看书,还会有小范围的讨论) [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光靠思辨不能回答,同学们可以自己探究,通过实验来求证.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二、新课教学1.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师]同学们先看书p34探究的内容,观察大家面前的实验器材,说明观察的内容是什么,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生]实验中要观察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生]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都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不同的条件是:平面上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使小车在平面上受到的摩擦阻力不同.(同学们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书上的表格内) [师]同学们分析实验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从实验现象看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师]引导学生推理:假如小车不受摩擦力,会怎样运动? [生]假如小车不受摩擦力,速度就不会减小,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投影] 伽利略的推理和笛卡儿的补充.300多年前,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敢于纠正前人的理论,用丰富的想象和科学的推理建立了新的力和运动的关系.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进一步补充了伽利略的推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师]英国的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力和运动关系的一条重要规律,牛顿第一定律(newton′sfirstlaw of motion):(同学们一起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师]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对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 [生]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的精神,为科学的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师]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来验证吗? [生]牛顿第一定律说的是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的情况,但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生]我们国家的“神舟”号飞船再大一些,在太空就可做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了.[师](教师积极肯定同学的想法)老师相信你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亲自用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现在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呢? [生]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一切物体而言,条件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结论是: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生]牛顿第一定律还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惯性[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实验.[想想做做] 1.把你的橡皮(或者书本)竖直向上抛出,还会落回手中吗? 2.将一条小纸条放在水平的课桌上,纸条一端悬在桌边.将钢笔(或脱下笔帽)直立在纸条另一端,从桌边的一端迅速抽出纸条,钢笔会怎样?(部分同学按书p36图11.5-4,击打棋子) [生]橡皮抛出去,还会落回手中,抽出纸条(击打最下面一个棋子),钢笔还会停在原来的地方(上面棋子会落到原来的地方).[师]我们坐在地球上和地球在一起运动,为什么抛到空中的橡皮落下来还在你的手上,打飞了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没有一起运动而是落下来?同学们能说说原因吗? [生]这是由于惯性.[师]什么是惯性呢?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原有的速度运动下去,这表明无论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即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演示]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下来时表现出的惯性现象,如下图.[师]为什么突然拉动小车时,木块向后倒;而小车突然停止时,木块向前倒?根据木块的运动能不能解释汽车在突然启动和急刹车时乘客表现出的状态? [生]木块向后倒或向前倒,是因为木块上部和下部的运动状态不一样.当小车突然启动时,木块下部随小车一起运动,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于是木块向后倒,当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时,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而下部由于和小车间的摩擦使木块下部随小车静止,于是木块向前倒.[生]汽车在突然启动和刹车时,车内的乘客会后仰和前倾,其道理和木块的翻倒是完全一样的.[师]了解了上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来看汽车安全带的作用.[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生]汽车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师]请同学们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生产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生]踢球、用铁锹铲雪、泼水、滑冰.[生]烧锅炉时用铁锹往炉膛内添煤、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还有用手可以拍掉身上的灰尘.[生]跑步的人当脚碰到障碍物时,总是会向前摔倒;撞击锤柄,可以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骑自行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师]从同学们举出的这些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人们可以利用惯性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的方便,同时也有惯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在利用惯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惯性对我们造成伤害.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3.二力平衡[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问题.[投影] (1)放在讲桌上的粉笔盒处于什么状态,它受不受力? (2)在平面上匀速推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受不受力的作用? [生]讲桌上的粉笔盒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了力的作用.匀速推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也受到了力的作用.[生]这两个问题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师]大家分析得非常正确.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equilibrium),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同学们考虑,什么是二力的平衡呢? [生]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就说这二力平衡.[师]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师]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然后各组交流.(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并参与同学们的活动) 第一组:设计实验:首先,我们将两个定滑轮固定在光滑的长木板两端,然后在长方木块的两端各挂上一根绳子,放在光滑的木板上,两端绳子分别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进行实验:(1)在两根绳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相等的钩码,观察木块是否静止.(2)在两根绳端分别挂上质量相等的钩码,观察木块是否静止.实验现象;(1)绳两端挂质量不相等的钩码时,木块很快运动到挂钩码多的一端.(2)绳两端挂质量相等的钩码时,木块静止.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二力平衡.第二组:我们组的实验和第一组基本相同.如果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木块的绳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木块不会静止,说明二力要想平衡还必须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第三组:他们两个组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两端绳子的力都是作用在同一个木块上的.[师]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综合大家的实验结论,我们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生]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师]生活中二力平衡的例子随处可见,如书p38图11.5-10.请在简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平衡力.(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讲评) [师]同学们学习了平衡力后,谁能说说平衡力和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力有什么区别? [生]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而物体间相互的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着的两个物体上.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师]非常正确.同学们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一定要注意区分.三、小结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略2.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即使是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才能停下来.请同学们去调查了解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交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布了哪些禁令.如城市道路要求各行其道,公路上不同道路上的限制速度等.3.略.五、板书设计略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law of inertia)惯性(inertia)二力平衡实验现象发展历程伽利略的推理及笛卡儿的补充牛顿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意义: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征现象:解释:概念: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就说这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