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共13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中国古代某位皇帝“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

他还设置了A.参知政事B.殿阁大学士C.内阁D.军机处13.以下经济现象,出现最早的是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

”C.“依四川法造交子,与现缗并行。

”D.“时商贾至京师……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14.古代某时期,《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孟子被朝廷追封为邹国公,学者们纷纷重新编注“四书”。

该时期是A.战国B.汉朝C.宋朝D.明朝15.右图是1894年西方人绘制的东亚形势漫画。

桥上的人是RUSSIE,水中鱼为COREE。

若给此图命名,较为贴切的应该是A.《中日争夺朝鲜图》B.《列强瓜分中国图》C.《八国联军侵华图》D.《俄国居中调停图》16.下表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其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近代民族工业不断萎缩③西方列强在华设厂④欧美国家工业发展迅速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④17.1920年,孙中山说:“此种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②“爱国之运动”指五四运动③“新文化”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④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8.毛泽东提出在外交上“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意在要团结这些国家对抗苏联。

陕西省商洛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商洛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陕西省商洛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孔子的礼学思想重在个人的修养及伦理道德,要求人们的视、听、言、行等都要全然符合礼的规定。

汉初,儒者贾谊论礼则强调制度规范,认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一变化A.表明先秦儒学具有普适性B.有助于儒学价值体系的重构C.使道德修养成为治国基础D.改变了汉初治国理政的理念2.下图所示是四川省邛崃出土的东汉制盐画像砖。

画面底部有一口盐井,其上井架高耸,两层高的木架上每层站立两人,他们正在利用井架上的滑轮装置,用木桶从井里提取卤水。

井架右侧有一个方形大容器,里面装着卤水。

容器和一旁的灶房之间,还有一根管道相连。

在灶房里,有人正在煮卤。

该场景反映了东汉蜀地A.制盐技术的领先性B.民营手工业的生产状态C.手工制造业的状况D.商品经济逐渐走向繁荣3.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长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

同时诏令“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将之官”“州县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

这些举措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C.促成了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过渡D.基于推进国家廉政建设考量4.明清时期,各地区间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客商在商业中心建立会馆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例如在当时号称“小南京"的湘潭有来自山西、山东等五省会馆一所、江苏省凡四馆、江西省凡十三馆、福建一馆等。

这说明当时A.商业资本的日趋集中B.工商业市镇迅速崛起C.农产品商品化迅速发展D.区域间的贸易较为活跃5.鸦片战争后的二三十年间,清政府出口的产品主要为棉花、麻、茶叶、食用油等,进口的产品主要为棉布、钢铁、机械等,对外贸易的进口额度超过出口额度的数值越来越大。

这表明当时中国A.经济呈现半殖民化趋势B.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政府支持鼓励进口贸易D.进出口贸易被外商垄断6.1915年9月,陈独秀说:“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现代社会,以经济为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与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

2020届山东省高三高考第一次仿真模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届山东省高三高考第一次仿真模拟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届山东省高三高考第一次仿真模拟联考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笮合题目要求的。

1.表1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

由此可见
表1
A.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C.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D.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

2022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22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22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C项;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分等标准表(节选)。

据表可得出我国古代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分等标准表A.中央对基层管理存在“困惑”B.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逐渐松弛C.呈现县域面积不断减小的趋势D.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基层管理【答案】B通过观察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从地方上的户口数调整为产粮数,反映出封建政府收税标准的变化和对人口控制的逐渐松弛,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央对基层管理存在着“困惑”,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县域面积的变化,排除C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基层管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

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

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

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C.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D.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漕运线路的变化与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关,反映的是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故选C项;漕运线路的变化不仅与经济重心南迁有关,也与政治中心变迁有关,A项不全面,排除;国家疆域的扩大不是漕运线路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关中自然环境恶化是唐代以前影响漕运线路的原因,唐宋以后经济政治中心都迁移出关中,故排除D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4.有学者指出:中国由封建天下转力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与下表信息对应准确的一组是A.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 B.①儒家②法家③墨家④道家C.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道家D. 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25.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

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 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

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

”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砚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A.唐代监察机制完备B.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C.唐代谏议制度形成D.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26.宋朝岳珂《愧郯录》卷九云:“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

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检阅指考场检查》者,今充栋汗牛矣。

建阳书籍。

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

”这表明A.政制变迁与技术变革对文化生活的影响B.活字印刷术在宋代的普及C.宋代科举取士营私舞弊的问题非常严重D.政府对出版业的严格管理27.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进3倍。

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里,垦地最多的是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而人口增长最多的是江南三省(江苏、安徽、浙江) 。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B.农业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C.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D.政府实行鼓励垦荒的土地政策28.1882年,英商魏特模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这表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A.具有来垄断性与排他性B.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D.开启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历程29.王韬《易言跋》:“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

高三第一次模拟(3月)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3月)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年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

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

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

上述记载表明当时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C.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25.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

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A.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D.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26.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

”由此可见唐代A.经济重心已经呈现南移的趋势B.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27.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

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28.郑观应在19世纪90年代初写的《盛世危言·商战》中,历数当时常见的日用洋货。

以洋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

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及答案

1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

”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13.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此诗主要反映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14. 著名学者梁思成对于北京中轴线曾经赞美道:“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大的气魄,能够这样从容地掌握这样的一种空间概念”。

这里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包涵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③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④居中不偏的儒家思想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其中《十日谈》和《红楼梦》的相同之处恰当的一项是A.揭露社会的黑暗 B.歌颂反抗精神C.推崇人文主义 D.促进商业的发展16.图1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图117.1945年著名学者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人们争相庆祝胜利。

”该胜利的历史功绩包括①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18.图2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 .“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 .“联合起来共赴国难”D .“将革命进行到底”图21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20.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 .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 .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21.蒋经国曾在苏联求学,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4.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典中经常出现“贵和尚中”,“决今日讼以止明日讼”的语句。

在地方官看来“无讼”是其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外儒内法的结果B.儒学执政理念的追求C.封建法制的完备D.追求执政境界的结果25.按照《唐六典》和《册府元龟》记载唐朝对内迁胡人按内附时间长短分为“熟户”和“新降”。

“内附后所生子,即同百姓,不得为蕃户也”“熟户既是王人,章程须依国法”。

材料意在强调A.唐朝政府中央集权的要求B.唐朝已有了成熟的民族政策C.唐朝胡族人须依法生活D.唐朝对胡族人采用分化政策26.北宋官员任用制度上有官、职、差遣的区别。

“官”是一种虚衔,用于表示官位俸禄的高低;“职”是文官荣誉头衔。

“差遣”是官员实际拥有的权力。

北宋实行官与职分、名与实异制度的出发点是A.明确官职高低B.扩大统治基础C.防止官员擅权D.提高行政效率27.北宋初,太祖曾诏“所在不得鸢留行旅”,“又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

这客观上A.鼓励了商贸繁荣B.强化了税收监管C.提高了商人地位D.促进了商业流通28.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A.爵位制度的革新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D.洋务派地位下降29.在谈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原因时,晚清政治家郭嵩涛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李鸿章也认为:“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这表明 A.中国无力抵抗西方列强侵略B.缺乏团结统一的力量导致战争失利C.民众的抗清斗争导致中国战争失败D.北洋军事力量弱小导致中国战败30.下图是1935年5月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 B.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C.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土地革命 D.红军在长征的途中重视民族团结31.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的照片用于封面。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里强调的是A.商纣不得人心而武王以德定天下B.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D.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材料无法体现武王以德定天下,故A项错误;据材料“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可知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武王伐纣后西周的长久统治,并非强调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故D项错误。

【答案】B25.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这反映了A.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B.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C.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知识点】“重农抑商”政策【试题解析】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中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故B项错误;据材料“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可知反映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故D项错误。

【答案】C26.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

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A.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的繁荣景象,说明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故D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郡县制。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史识”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A、D两项属于题目所说的史实,即叙述了郡县制的基本史实,B项属于史论。

是对郡县制的评论。

C项属于史识,及在对郡县制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其对中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影响得出的史识,所以选择C项。

14.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统合功能”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A.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D.提高了官员素质【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认识。

【解析】材料信息认为科举制有利于社会结构的流动,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即无形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科举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到中央,故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选择B 项。

A项与题意信息无关;C、D两项强调通过科举制选拔的官员素质比之前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等相比较要高,与题目的要求不符。

15.《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大连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连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命题人:大连市高三文科综合指导组24.“中国古代的某类官员,他们都是对皇帝不附和,总是对皇帝所有决策政事表示异议。

其实这本就是他们的天职,也是他们升迁的途径。

”材料中“他们”是指A.太尉B.谏议大夫C.刺史D.御史大夫25.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

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D.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26.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由此可见,董仲舒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27.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作战失败。

芬利坦言:“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在伯利克里身上,其他人还有谁能幸免呢?”这意味着A.讨论战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重要议题B.审判政治家的做法违背了雅典民主原则C.民主政治有效运转需要高素质的参政者D.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鼎盛28.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29.1916年2月,易白沙发表了《孔子平议》一文,历数了孔学四大弊端: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商榷问题,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单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

这说明作者的意图是A.抨击迷信思想B.痛斥君主专制C.倡导科学精神D.回击复古逆流30.中共三大上,陈独秀和马林认为:全体共产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凡是国民革命的工作,都应参加国民党组织进行,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12.有学者认为:西周国家更像一个家族的扩大,贵族们通过对家族的认同形成对周朝国家的认同。

这种认同的基础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皇权专制13.北宋范仲淹因进谏遭受黜责。

朱熹对此评价称“本朝唯范文正公振作士大夫之功为多。

”在朱熹看来A.范仲淹的行为促使皇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大臣抵触皇帝,破坏了“理”和“礼”。

C.范仲淹的行为是“发明本心”的结果。

D.范仲淹提振士人气节,是“理”的体现。

14《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句话“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钼、夷、斤试诸壤土。

”根据文意判断其中“钼、夷、斤”指的是A铁制农具B青铜武器C化学元素名称D奢侈消费品15.清末知识分子从工具批判走向体制批判,从呼唤体制内的修补,到颠覆性改造。

“颠覆性改造”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6.右图所示纸币最有可能发行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17.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

毛泽东发表这一看法的背景是A.三大改造的进行B.“一五”计划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18.东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任何意欲研究法的人,首先应当懂得‘法’这个词从何而来。

它从□□一词而来:因为法是善和公正的艺术。

”□□应该是A.民主B.城邦C.人性D.正义19.20世纪20年代苏联某领导人曾说道:“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

”这次失败他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农业集体化政策20.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4.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

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

这反映出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25.墨子曾提出:“譬如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同掀),然后墙成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这表明墨子主张A.房屋建筑应该遵循基本规律 B. 社会各阶层应相互合作C.国家应加快生产金属工具 D.国家建设应各尽其才26.《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挑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

这说明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B.古代小说悄竹源于市民生活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27.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欣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一地。

”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最普遍的商品。

材料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A.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B.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C.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D.中国陶瓷受欧洲市场的追捧28.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

”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29.下面是19世纪未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

下图信息用以反映出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 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30.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文综历史答案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文综历史答案

昆明一中2024届高三第1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24.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相对封闭的生产情形。

25.B【解析】根据材料“中书舍人”虽是“寒人”,却逐渐成为“皇帝心腹”“权倾天下”等信息可知,是出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6.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选官标准由重“德”为主到重“才”为主的转变,说明选官制度的演变。

27.B【解析】由于江南地区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种粮区域由“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说明地区间经济出现了差异。

28.C【解析】由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不发达且对西方列强不构成经济威胁,又由于战争的长期性与消耗性,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受巨大破坏,因而不得不依赖于国际经济贸易,这使中外经济规模扩大。

中国近代经济总体上是融入世界市场的经济状态。

29.A【解析】1935年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这使国民党内的一部分民族主义者开始转变对中共的敌视态度,希望团结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抗日,从而分化了国民党各派力量。

30.C【解析】此题考查古代西亚文化。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发明,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此题所给六个文字均体现了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31.A【解析】中世纪中后期,长期的战争需要大量的军事行政后勤开支,而以前仅靠王室本身的各种收入是很难维持的,这迫使增加财政收入成为王权的首要职责。

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由王室财政变为全民财政,于是议会制度诞生。

32.D【解析】拉丁文是教会官方语言,德语等术语地方方言。

语言文字是教派的象征。

材料中各国方言与官方语言拉丁语的比例差异说明教派之争呈现出差异性。

33.A【解析】此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也是一场能源革命,煤炭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能源,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确立了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

34.D【解析】此题考查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其重要指导原则为正统原则。

宁夏银川一中20xx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宁夏银川一中20xx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1.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初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后期已遍及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

这说明此期间A.地区地点影响农业发展B.吞并战争南移趋势显然C.冶铸技术获得巨大进步D.铁犁牛耕获取广泛推行【答案】 A【分析】铁农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从资料信息来看,不一样地区采纳铁农具进行农业生产的时间不一样,因此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也有早晚之分,即地区地点影响农业发展。

故答案为 A 项。

资料没有涉及吞并战争,消除 B 项;资料反响的是铁农具的使用和推行,没有反响冶铸技术的进步状况,没有涉及牛耕的工作方法,消除 C、D 项。

2.宋朝经过探究,创立了路制。

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地区、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会集的设置原则。

路以交通路线为骨干来区分,采纳分而治之、互相管束的目标。

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领土B.表现了文武分权的特色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有益于防范地方盘据现象【答案】 D【分析】【详解】资料“路以交通路线为骨干来区分,采纳分而治之、互相管束的目标”反响了宋朝防范地方盘据,增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利于解决藩镇盘据现象,故 D 正确;宋朝路制与扩大宋朝领土没关,故 A 错误;材料其实不可以表现文武分权的特色,故B错误;资料未涉及打破市坊的界限的问题,故 C 错误。

应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重点是娴熟掌握宋朝增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可以紧扣资料重点信息“采纳分而治之、互相管束的目标”,即可消除没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罗尔纲先生经考证后以为《水浒传》应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出自不一样作者之手,前部分红书于元末明初,后部分红书于明中叶。

有此判断的原由之一,是《水浒传》的主题思想由“替天行道救生民”转变为“替天行道存忠义”。

由此可知A.史家对史料的解读带有激烈主观色彩B.只有大批的考证才能凑近历史的真切C.理性判断与解说利于历史研究的打破D.历史研究的深入惟有依赖丰富的史料【答案】 C【分析】【详解】罗尔纲先生依照《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变化来考证《水浒传》前后两部分出自不一样时代不一样作者之手,这属于对历史的理性判断与解说,有益于历史研究的打破,应选 C 项;资猜中罗尔纲先生的解读属于对历史的理性解说与判断,不可以表现其激烈的主观色彩,消除 A 项;大批考证能证明历史,但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进行合理的解说与判断也能凑近历史真切,消除 B 项;丰富的史料能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但理性解说也能推动历史研究,消除 D 项。

2022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2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吉林省白山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武王灭商后,周人将商人的失国,归咎于商人德行的败坏而失掉天命,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在天命的监督和裁判之下,统治者必须恪守一定的道德标准。

这反映出周人A.全面否定商朝成就B.深受封建迷信束缚C.严格遵守宗法传统D.对德治思想的阐发2.嵇康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魏晋玄学的开拓者之一,其《与山巨源绝交书》甚至在千年之后仍被视为经典散文。

《三国志》及《晋书》中都有他(及其后人)的列传,但《三国演义》却对他只字未提。

对材料中的文献(文章)的史料价值,概括最准确的是A.嵇康的文章可能出自后人杜撰B.《三国演义》等后人的文学创作不具备史料价值C.官修史书偏重于记录政治事件D.嵇康的文章相较于正史更能反映魏晋学术面貌3.据一位12世纪的阿拉伯商人记述:信用券(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令其写下借条,借债人须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

他还说中国商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这一记述反映了两宋之际的中国A.货币信用体系十分发达B.形成了较好的营商环境C.社会诚信程度领先世界D.以西亚为主要外贸对象4.下表所示为清初信奉理学思想的文官群体为皇帝进献的治国之策。

清廷对这些主张的采纳A.推动了统治权威和基层秩序的重塑B.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结束了王朝更替所带来的动荡局面D.实现了各民族平等交往交融5.1904年在成都成立的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其股本主要来源于“田亩加赋”,-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四川的贩夫走卒,大都被迫参与,不足部分基本是靠外债弥补。

迫于民间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该公司于1907年改为商办。

1908年.清政府又委派军机大臣加以督办,进而在1911年突然宣布“国有”。

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变迁A.折射出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B.反映了清政府对铁路建设的重视C.印证了国人对近代化的积极探索D.表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走向破产6.1918年年底,梁启超等人前往欧洲考察一年,感觉“科学万能”的梦破灭了,于是孔孟之学在梁启超心里复活;他认为许多诞生于西方文明的学问、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

2023届云南省昆明一中、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届云南省昆明一中、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答 案〗A
〖解 析〗
根据材料“在中国的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阶段实现之前,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中共一大到二大的转变便是明证。”可知,陈旭麓先生强调的是当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时,中国资产阶级并未完成其使命,因此中国革命道路还未到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的时候,###应联合资产阶级首先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因此解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理性,A项正确;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先进性,与材料描述“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意义”不符,排除C项;分析国情不是作者根本意图,排除D项。故选A项。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出:“在中国的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阶段实现之前,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中共一大到二大的转变便是明证。”作者意在强调(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理性B.社会主义革命的迫切性
C.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先进性D.中国国情特殊性复杂性
2.《孟子·尽心下》提出“无礼义,则上下乱”;《墨子·天志上》强调“且夫义者,政也”;《韩非子·解老》有“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同“稀”)起”的记载。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
A.使各家思想日渐交融B.聚焦“义”展开了激烈争论
C.加强了民众观念认同D.有规范政治秩序的共同诉求
〖答 案〗D
〖解 析〗
材料中儒家、墨家、法家都强调“义”是国家政治的准则,且都强调了“义”的重要性,反映出战国时期各家对规范政治秩序的共同诉求,D项正确;材料不体现各家思想的“交融”,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各家在“义”方面的争论,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关于“民众”的说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

”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13.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此诗主要反映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14. 著名学者梁思成对于北京中轴线曾经赞美道:“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大的气魄,能够这样从容地掌握这样的一种空间概念”。

这里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包涵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③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④居中不偏的儒家思想A.①②B. ①③④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其中《十日谈》和《红楼梦》的相同之处恰当的一项是A.揭露社会的黑暗 B.歌颂反抗精神C.推崇人文主义 D.促进商业的发展16.图1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图117.1945年著名学者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人们争相庆祝胜利。

”该胜利的历史功绩包括①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18.图2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 .“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 .“联合起来共赴国难”D .“将革命进行到底”图21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20.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 .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 .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21.蒋经国曾在苏联求学,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

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

由此可见当时苏联实行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 .农业集体化22.实现“化吾国为欧洲帝国,化吾人为欧洲国民。

换言之,要在亚洲边缘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欧洲式的帝国”愿望的是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C.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D.清末仿行宪政23.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准确理解是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C.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D.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37.(34分)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

材料一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

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裹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高而尖的山)道。

尤其秦之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

(2分)结合所学分析秦汉时期道路的修建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6分)特点:大规模修建通往全国各地的各种道路和附属性的服务设施齐全。

(2分)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政治上统一;有效抵御周边少数民族侵扰;密切与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助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政权的行政效率、物资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

(任意3点6分)材料二上海开埠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和轿子,这两种交通工具是中国传统式的,为中国所独有。

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均乘坐轿子。

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

一些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往,并且渐成风气。

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外国侨民逐渐增多,式样洋派的西式马车应运而生,有双轮、四轮者,有一马、双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晴宜雨。

1874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引进了黄包车,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最多时达到五六万辆。

1901年一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带了两辆汽车登陆上海,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

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上海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前期的变化历程。

(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示例1: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独轮车和轿子,主要是自然经济对交通需求不大。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工厂的建立,独轮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19世纪50年代租界外国侨民增多,西式马车开始引进以适应外国人的生活。

19世纪7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黄包车成为上海的主要交通工具。

20世纪初,汽车引入上海,发展迅速,成为上流社会的交通工具,近代公共交通在上海诞生。

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繁多,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8分)上述材料表明:上海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同时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6分)示例2:上海近代交通工具开埠前后以独轮车和轿子为主,19世纪50年代西式马车流行,70年代黄包车从日本引入,20世纪初汽车和电车引入,现代公共交通起步。

纵观19世纪前期上海近代交通的发展呈现出新旧更替、新旧并存的特点。

推动上海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鸦片战争国门打开,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铁路、公路等近代交通设施不断兴建提供了物质基础;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反过来又促进近代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视野和思想观念不断开放。

示例3:还可以从工具的变化、引进的人员、交通的动力变化、不同阶层的需求等角度解读材料。

世界交通大事记(3)阅读上表,对世界交通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

(4分)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交通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

(8分)阶段和理由:(示例)(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两次工业革命可以分开、也可按交通形式、动力形式划分。

)第一阶段:19世纪以前,人类社会的交通处于原始阶段,主要是科技落后。

第二阶段: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期,交通主要靠蒸汽机和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由于动力的促进。

条件:工业革命的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交通的需求;科技的迅速发展;发明家的个人才华;社会与人的需求。

(8分)39. 珠江三角洲地区图3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珠江流域的深圳、珠海是第一批经济特区,随着港澳相继回归,珠江三角的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小珠三角”到“大珠三角”的发展过程。

“小珠三角”即传统意义的珠三角,包括广东省内九个城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大珠三角”指的是粤港澳地区,这里优势明显,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

依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珠三角地区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具活力地区的原因。

(8分)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的伟大政策;香港澳门回归进一步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珠三角处于沿海地区水路交通发达;邓小平南巡,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阶段的开放;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对外贸易港口。

(任意4点8分)40.中国是美国的新亚太战略主要节点。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2)请自拟题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对尼克松访华进行论述。

(8分)题目:《中美关系的改善》或《合则两利》或《破冰之旅》题目合理(2分)论述:尼克松亲自来到中国,同中国领导人亲切会谈,帮助周总理脱大衣表明美国需要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以摆脱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地位。

周总理和毛主席亲自迎接和会见表明中国也需要和美国改善关系,以摆脱中苏关系恶化导致的不利局面,中国需要和美国合作共同遏制苏联。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公布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向了联合。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