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Tf = imKf Tb = imKb = icRT (1). 支持电解质电离理论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Mv+Nv v+Mz+ + vMz v = v+ + v = (i1)/(v1) 对弱电解质,用实验数据,根据公式K=c2/(1)计 算表明(1-1价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K为常数, 因此弱电解质中确实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与 电离平衡是确定弱电解质性质的主要因素
标准浓度平衡常数为
2 c 0 Kc 0 0 c(1 ) c 1 c
c c
0 2
作适当变换得 mc 1 1 2 m m m Kc0c 0 用1/m 对mc作图,由直线的截距和斜率可获 得m 和Kc0。
(3).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例AgCl,设饱和溶液的浓度为c,电导率为 (溶液),纯水的电导率为(H2O),则AgCl 的电导率为: = (溶液) (H2O) 由于难溶盐的溶液极稀,m m,m c/, 1 kg.L-1。则 m(mol.kg-1) c(mol.L-1) = / m 溶解度(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质的质量) = Mm
(4). 电导滴定 电导滴定是利用滴定过程中溶液电导的变化 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适用于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等。 强碱滴定强酸:随着强碱的加入,电导先减 小,后增大,电导最小值为滴定终点。 强碱滴定弱酸:随着强碱的加入,电导先缓 慢增大,越过滴定终点后电导较快地增大, 滴定终点前后为两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为 滴定终点。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后,在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 通过的电量成正比。 法拉第常数:
1F = 1mol电子的电量 = Le = 96485C.mol-1
电极反应: Mz+ + z e- M 通过的电量是Q,则析出物质的摩尔数为
n = Q/zF
基本单元:相当于元电荷所荷电量的电解质。
如 (1/2CuSO4), (1/2H2SO4)。当1F电量通过电解质 溶液时,在电极上将析出1mol基本单元的物质, 如1mol(1/2H2), 1mol(1/2Cu), 1molAg等。
离子价越大,在低浓度时,摩尔电导率减小越大。
弱电解质,当c 0时, m 仍迅速减小。
(3). 极限摩尔电导率:
强电解质:当c < 0.001mol L-1时 m = m (1 c1/2) m : 极限摩尔电导率, (T) 强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由外推法得到; 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由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得到
§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 电导与电导率
电导:电阻R的倒数。 G = 1/R 单位:-1 = S(西门子) 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 即单位长度单位横截面积的导体的电导 = 1/ 单位: S/m R = l/A G = A/l 电导和电导率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2. 电导与电导率的测定
3.48
1.87 3.37 1.81
3.52 2.08
1.89 1.12 3.94 1.72 2.12 0.93
2.25
1.21 2.02 1.09
3.94
2.12 4.04 2.17
3.96
2.13 2.44 1.31
5.30
2.85
1
Tf /m i
9. 电导测定的应用
(1).检验水的纯度 通过测定水的电导率确定水的纯度 (2).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设1-1价型电解质M+N,在温度T时,浓度为c的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m,极限摩尔电导率 为m;电离度为,平衡常数为Kc0。则 = m / m
§3 离子的电迁移与迁移数
1. 离子的迁移数
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直流电通入电解质溶液电解,发生两个方面的过程: (1). 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共同分担电流; (2). 在阴阳电极上分别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而析出物 质(金属或气体)。 结论与规律: (1). 电解质溶液的三个区域:阳极区和阴极区电解质 浓度减小,中间区浓度不变。
(2).界面移动法 直接测定离子的迁移速率 离子的迁移数=移动界面扫过的体积离子的 浓度离子的价数1F/通过的总电量
2. 离子淌度
离子淌度:单位电场强度(电位梯度1V/m)下离子的 定向移动速率。 U+与U: m2/(sV) 离子定向移动速率: r+ = U+(dE/dl) r = U(dE/dl) 离子淌度与迁移数的关系:正比关系 t+ = r+/(r+ + r ) = U+/(U+ + U) t = r /(r+ + r ) = U /(U+ + U) 影响离子淌度与迁移数的因素:离子的本性(半径, 水化程度,电荷),温度,浓度等。
2. 电池
用第一类导体浸入电解质溶液作为电极,并用第一 类导体的导线连接两个电极构成外电路,这样构 成电池。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例1: 用惰性电极Pt电解CuCl2溶液 负极(还原反应): Cu2+ + 2e- Cu 正极(氧化反应): 2Cl- 2e- Cl2 例2: 用反应电极Cu电解CuCl2溶液 负极(还原反应): Cu2+ + 2e- Cu 正极(氧化反应): Cu Cu2- + 2e-
0.001 Tf /m 3.66
i
3.69 1.98 3.60 2.70 1.94 1.45
3.38 1.82 2.85 1.53 4.58 2.46
5.37 2.89 4.90 2.63
7.10 3.82 6.26 3.36
1.97 3.60 1.94
0.01
Tf /m i
0.1
Tf /m
i
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解CuSO4溶液,用Pt电极。
1F电量通过
阴极:1/2Cu2+ +e 1/2Cu 阳极:1/2H2O e 1/2H+ + 1/4O2
1/2t+Cu2+
1/2t+Cu2+
1/2tSO42
1/2tSO42
两极区电解质数量的改变: 阴极区:Cu2+ 1/2+ 1/2t+ = 1/2t mol SO42 1/2t mol CuSO4 减少1/2t mol 阳极区: Cu2+ 1/2t+ mol SO42 1/2t mol H+ 1mol H2SO4 增加1/2mol CuSO4 减少1/ 2t+ mol (如果使用Cu电极电解,则阴极情况不变,而阳极 将增加1/2mol CuSO4,因为此时阴离子不在阳极 放电。)
离子的迁移数的实验测定 希托夫法;界面移动法;电动势法 (1). 希托夫法 用惰性电极 t+ / t = 阳极区物质的减少/阴极区物质的减少 例:用Cu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阴极区: CuSO4物质的量的减少= 迁移走的SO42的摩尔数= 原来的Cu2+的摩尔数+迁移来的Cu2+的摩尔数 析出的 Cu的摩尔数
导电能力增强;但当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离
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离子移动的速率减小, 导电能力下降。 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因素:离子数,离子 运动快慢(决定于离子的浓度,种类,价数等)
4. 摩尔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放臵于相距1m 的电导池中所具有的电导。 设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为c,电导池常数为l/A,其中含 电解质nmol: G = A/l = (/c)(n/l2) m = / c 单位:Sm2 mol-1
电导的测定:韦斯顿电桥 电导池 电导池常数: l/A
利用已知电导率的溶液(KCl溶液)测定电导池常 数。
电导率的计算:用同一电导池测定待测溶液的电导 G,已知电导率为0的KCl溶液的电导G0, = 0G/G0
3.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浓度增大,电导率先增后减 电导率是单位体积中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因此当 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中的离子数增多,溶液的
例3: 电解H2SO4,Na2SO4或NaOH 负极(还原反应): 2H+ + 2e- H2 正极(氧化反应): 2OH 2e- (1/2)O2 + H2O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例: 丹尼尔电池
负极(氧化反应): Zn(s) 2e- Zn2-
正极(还原反应): Cu2+ + 2e- Cu(s)
3. 电极
正极(+): 电势较高的电极 负极(): 电势较低的电极 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阳极(+) 阴极() 原电池: 阳极() 阴极(+)
注意: 在电池中,电流由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和负 离子共同负载。阳离子总是移向阴极,阴离子总是 移向阳极
4. 法拉第电解定律
(3). 强电解质的特性 按照弱电解质方法,计算表明,强电解质中并不 存在电离平衡;但其i在有限浓度时并不为整数, 说明存在其他重要因素主导强电解质溶液的性 质
表1. Tf /m与i的值(对非电解质, Tf /m = 1.86(水))
m NaCl HCl CuSO4 MgSO4 H2SO4 Pb(NO3) K3Fe( CN)6 2
(2). 正负离子分别传导的电量(电流)之和= 通过电解质溶液的总电量(电流) (3). 阳极区物质的减少/阴极区物质的减少= 阳离子传导的电流/阴离子传导的电流= 阳离子的迁移速率/阴离子的迁移速率 见教材P514的讨论。 离子的迁移数: 离子的迁移数=各种离子传导的电量(电流)/通过电解 质溶液的总电量(电流) ti = I i / I t = I / I t+ = I + / I t + t+ = 1
摩尔电导率与基本单元:
m (CuSO4) = 2 m (1/2CuSO4)
5. 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1). c 增大, m 减小 电解质的量确定为1mol,当溶液浓度减小时,离子之 间的作用减弱,离子运动速率增大,电导增大; (2). m 与 c1/2 强电解质,当c 0时, m 与 c1/2 成线性关系;
Mv+Nv v+Mz+ + vMz
该电离理论可以解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定性 解释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浓度减小而增大 的实验事实。
(2).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与平衡常数 在无限稀溶液中,弱电解质完全电离;在一定浓度 的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它们的摩 尔电导率的比为电离度。 = m / m 1-1价电解质: Kc =c2/(1)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
§1 电化学基本概念与法拉第定律
1. 导体:能导电的物体 第一类导体:电子导体 靠电子的定向运动导电,如金属,石墨等; 第二类导体:离子导体 靠离子的定向运动导电,如电解质溶液,熔 化的电解质等。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随着温度升高,电子导体的导电能力减弱;离 子导体的导电能力增强。
质还是弱电解质,都是完全电离的。例如
m(HAc) = m(HCl) + m(NaAc)
m(NaCl)
7. 摩尔电导率与电离度
(1). 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 1887年,阿累尼乌斯提出电解质的电离理论: 任何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产生自 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 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未电离的分子与电离产生 的离子之间的化学平衡。
分析如下两个例子。 例1. 电解HCl溶液,用Pt电极。
1F电量通过
阴极:H+ +e 1/2H2 阳极:Cl e 1/2Cl2
t+H+
t+H+
tCl
tCl
两极区电解质数量的改变: 阴极区:H+ 1+ t+ = t mol Cl t mol HCl 减少t mol 阳极区: H+ t+ mol Cl 1+t = t+ mol HCl 减少t+ mol
6.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在无限稀溶液中,离子独立移动不受其他离子 影响;每种离子对溶液的m有恒定的贡献; 溶液的m等于各种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的加和。设电解质为Mv+Nv,则 m = v+m,+ + vm, m,+和m,分别是正负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可以由强电解质的极 限摩尔电导率计算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 率。因为,在无限稀溶液中,无论是强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