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含义与特征最后的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件曾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的话题。2009年9月2日,网上有一段关于“广州一年级小学生的理想”的采访视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段视频是记者在采访一所小学开学日时拍下的。关于长大了想做什么,每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答案,有的说画家,有的说老师,有的说消防员。一个小女孩却回答说想做官,记者问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广州小学的入学年龄是6岁,这个6岁的孩子说长大要做贪官,引来很多关注。网上的这段视频,截至9月2日晚11时30分,已经有1.42万次点击,激起网民的解读和议论,成为当天的热点话题。
无独有偶,南方网讯的记者在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毕业留言册上,十分震惊地看到了这样的句子:最大的理想:“挣大钱,娶美女!”最喜欢的职业:“能挣到钱的一切职业!”更有甚者,在“最大理想”中赫然写着:“有财富,包小蜜!”
面对当代青少年理想的失落,以及对理想的淡漠态度,我们怎能置之不理?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那么,到底什么是理想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理想的含义。
一、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 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我国古代把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何谓理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新华辞典》解释为“对美好未来的设想”。《哲学大辞典》解释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确立于人们观念之中,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
我们认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
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给自己的构建的未来美好蓝图。因此,理想不是人们的主管臆造,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了解了理想的含义,下面我们来看看理想的特征。首先,第一个特征:理想的实践性。
二、理想的特征
1、实践性
巴金曾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理想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的要求和追求的理想也不相同。理想一旦确立,就会对实践产生反作用,一方面给人生提供导向,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修改和发展。此外,理想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才能变为现实,理想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反复实践才能变为现实的力量。离开实践,再美好的理想也只能是空想。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冯如和他的飞机之梦。冯如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留学期间就确立了自己的理想,要为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在研制飞机的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没有放弃,依然不断的反复实践。他甚至宣誓:“苟无成,毋宁死”,“飞机不成,誓不回国”。在伟大理想的激励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冯如终于开着自己研制的飞机翱翔在奥克兰的上空。他用实践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并且成为中国制造飞机的第一人。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曾经立下了各种目标,都有各自的理想,但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吗?实践了吗?如果不实践,理想就只能是空想,永远不会实现,只有付诸实践,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了解了理想的实践性,下面我们来看看理想的第二个特征:时代性。
2、实现的可能性
理想虽然是人们以观念的形态对未来作出的想象和设计,但是它是在现实的
基础上提出的,是人们对客观实际的自觉反映,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经过人们的努力,它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它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是理想与空想和幻想的根本区别。
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是这种想象缺乏客观依据,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它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例如:人们幻想自己长生不老和发明永动机,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一旦条件具备,便可能成为现实。例如: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曾经是古代人们的幻想,在现代社会成为了现实。还有古代传说中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当时也只是人们的幻想,在现代社会也成为了现实。
总之,理想不同于空想,但理想和幻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可以有适当的幻想,但不能是空想。曾经有一只小鸡看见一只苍鹰在高高的蓝天上飞过,十分羡幕就对母鸡道:“妈妈,我们也有一对大翅膀,为什么不能那样高飞呢?” 真是个小傻瓜。”母鸡回答道“飞得高有什么用,蓝天上没有谷粒,也不会有虫子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们应该有高大的目标,但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让理想仅仅成为空想。
3、时代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定的社会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反映。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有不同的理想。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理想是解决温饱、得以生存。在封建社会,人们只希望过上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日子。赫鲁晓夫称:“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民心目中的现代化理想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了21世纪,人们则追求的是汽车、电脑、数码等等。孙中山的理想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毛泽东的理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他15岁就“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立志让祖国“富强、独立起来”,他把自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壮志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终于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结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也成就了世界公认的一代伟人。
诗人流沙河写的一首诗,也体现了理想具有时代性,他这样写道: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