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热液矿床
热液矿床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热液矿床(1)成矿溶液的来源:成矿溶液或称成矿气液、成矿热液是在一定深度(几至几十千米)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温度(一般为50-600℃)和一定压力(一般为n-250MPa)的气态、液态和超临界流体。
其成分以H2O为主,有时CO2占很大比例,常含有CH4、H2S、CO、SO2等挥发性气体成分和K+、Na+、Ca2+、Mg2+、F-、Cl-、SO42-、HCO3-等离子成分。
成矿溶液中还有W、Sn、Mo、Au、Ag、Cu、Pb、Zn等多种成矿元素。
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目前认识一般有四种:a.岩浆热液:岩浆在侵入和喷发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硅酸盐熔体不断地结晶,H2O等挥发分就从岩浆中分离出来,形成高温气液。
一些成矿元素倾向富集于气液中,这种含矿气液在岩体边缘和围岩的裂隙中运移,当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时,就可在有利的地段形成矿床。
b.地下水热液:从地表渗透到地下深处的大气降水,可在地下环流中受热并与流经的岩石发生相互作用,溶解岩石中的有用成矿元素,运移至有利的地质环境中沉淀形成各种热液矿床。
c.海水热液:在海洋扩张中心、火山岛弧、大陆边缘及海洋岛屿地区,下渗的海水可沿裂隙到达地壳深部受热形成环流。
环流过程中也可萃取流经围岩中大量的成矿物质,然后通过断裂、火山口或海底扩张脊再流入海中,与海水作用形成热液矿床。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藏,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壳深处。
与地球的演化过程紧密相连,矿物生成顺序也成为了研究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描述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
一、岩浆活动标志1. 火山喷发:火山是地球深部岩浆活动的直接表现。
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岩浆岩,其中含有矿物质。
2. 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凝固而成,其中包含着富含矿物质的矿脉。
3. 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含铁镁的火山岩,其中的橄榄石和辉石是火山活动的标志。
二、沉积作用标志1. 河流冲刷:河流冲刷岩石时,会将矿物颗粒带到下游,形成河床沉积物。
其中的砂砾和沙粒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2. 河流沉积:当河流流速减慢时,会形成河流沉积物,其中的粘土和泥沙中含有矿物质。
3.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过程中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沉积物中的颗粒和溶解质。
三、变质作用标志1. 片麻岩:片麻岩是由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
2. 片岩:片岩是一种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其中的矿物质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3. 花岗岩:花岗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变质作用而形成。
四、热液作用标志1.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是由地壳深部的热液活动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是由热液中的溶解物沉淀而成。
2. 硫化物矿床:硫化物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热液矿床,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由硫化物矿物组成的。
3. 氧化物矿床:氧化物矿床是由氧化物矿物沉淀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由氧化物矿物组成的。
总结起来,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主要包括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热液作用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标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矿物的生成和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特点
• 经济特点
矿床埋藏深度浅,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
矿石品位较低( Cu 一般为 0 .4 - 1 % ) ,但矿化分布均匀, 矿石工艺性能稳定,可选性好。
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规模巨大;
矿石中常伴生有多种有用组份可供综合利用,除 Cu 、 Mo 、Au 、W 、Sn 、Pb 、Zn 外,尚可综合回收 Ag 、 Re(铼)、 Co 、S 、Se(硒)、Te(碲)等元素。
本节内容
斑 斑岩型矿床的概念 岩 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斑岩型矿床的特点
型 斑岩型矿床的成因 矿 斑岩型矿床的类型 床
斑岩型矿床
① 物理化学条件 ② 岩浆岩条件 ③ 地层条件 ④ 构造条件
--形成条件
斑岩型矿床 形成条件——物理化学条件
• 温度 • ——斑岩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高、中温热液阶段 • ——黑云母化和钾长石化形成于 700 ~ 600 ℃ • ——石英-绢云母化形成于 420 ℃ 左右 • ——泥化蚀变形成于300 ~ 100 ℃ • ——硫化物形成于 350 ~ 250 ℃ • 深度 • ——中深到浅成的范围(2 ~ 5公里) • (次火山环境的产物)
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绢云母、绿泥石、重晶石等。
斑岩型矿床
--特点
• 地质特点-矿石组构
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 由矿化中心向外依次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脉状。
斑岩型矿床
--特点
斑岩型矿床典型矿化及其分带
斑岩型矿床典型矿石构造及其分带
斑岩型矿床
--特点
• 地质特点-矿床的氧化和次生富集作用
这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人为挖掘矿坑
斑岩型矿床
--概念
热液矿床 - 概述
22 20 18 16 14
盐度
成矿地质环境,含矿热液 的来源不同
黄 大 金 水
柏 华 满 泄
盆地卤水
深源流体
12 10 8 6 4 2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形成众多矿床类型
——矿床地质特征各异
大气降水
加热的深循环水
温度
2. 热液成分复杂(气水热液) 主要组份:水
⑥ 角砾岩充填矿床
◆角砾岩中的岩块杂乱
堆积产生大量空穴,
可使含矿溶液进入形
成角砾岩充填矿床
◆角砾岩可以是火山成
因、构造崩塌和碎裂
作用造成
陕西省太白金矿床中钠长 质角砾岩型充填金矿脉
(2)交代成矿作用
是指热液(流体)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的作用
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a)原矿物溶解与新矿物沉淀同时进行。
矿床形成的深度:
深-中深(4.5-1.5km) 浅到超浅(1.5km-近地表)
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的测定
矿物包裹体测温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主要 测温方法。其中均一法用于透明矿物二相及 多相包裹体,测定最终均一温度经压力校正 后为成矿温度的下限值;爆裂法用于不透明 矿物,测定的包裹体爆裂温度应是成矿温度 的上限值。 稳定同位素测温法 是应用某一元素的同位 素在热液共结晶的一对矿物中的测定结果, 依据两矿物间的该元素的同位素分馏平衡常 地质推断法 通常是依据矿床自身特 征、与成矿相关侵入体的特征、成矿 时期矿体上覆地层厚度等概略的推断 成矿深度,定性的推断矿床属浅成还 是中-深成因。 矿物包裹体测压法 通过测定包裹体 均一温度和包裹体的密度、盐度确定 成矿的压力,再依据静岩压力换算成 矿深度。此法是目前定量测定成矿压 力(深度)的最通用的方法。
热液矿床各论(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第六章热液矿床各论四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一)概述1、概念:在火山喷发作用的晚期或间歇期,喷气和热液活动非常强烈,气液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化合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和物化条件下,这些气液与围岩、与海水或气液之间发生作用,使其中的有用组分聚集和沉淀,形成火山热液矿床。
2、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特点:(1)矿床常产于火山岩地区,在矿区内或其附近常有同期的火山岩、次火山岩或侵入体分布,矿化主要发生于火山活动的晚期或间歇期;(2)矿化主要发生于地表、海底或地下浅处(<1~2km=,成矿温度范围较大(50-500℃);(3)成矿介质复杂多样,有喷气、热液,或火山口附近被烤热的湖水、地表水、海水等;(4)火山机构控矿明显,如火山口、火山颈、角砾岩筒、环状裂隙、放射性裂隙等,因此矿体常具复杂独特的形态和产状特征;(5)多数矿床围岩蚀变强烈,既有高温蚀变(如钾化、云英岩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等),又有中低温蚀变(如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范围广,与矿化关系密切;(6)矿石物质成分复杂,组构多样,主要的金属矿物主要有元素单质(Cu、Ag、Au 等)、氧化物(磁铁矿、锡石、黑钨矿等)、金属硫化物(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等)。
3、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工业意义: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分布很广,规模较大,矿种多,矿石质量好。
主要矿产有Fe、Cu、Mo、Sn、Pb、Zn、Au、Ag、U等金属矿产、稀有分散元素(Be)以及萤石、明矾石、硫等非金属矿产。
(二)火山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和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火山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三:(1)火山喷气作用(2)火山热液作用(3)次火山热液作用。
据此,并根据产出的环境,将该类矿床分为四个亚类:(1)陆相火山喷气矿床(2)陆相火山热液矿床(3)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4)海相火山热液-沉积矿床。
1、陆相火山喷气矿床此类矿床仅限于火山活动区,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形成温度高(600~1100℃)。
大兴安岭中南段大中型陆相次火山热液型矿床的判别标志
静一 千 噎 艘位一 泵毒海{ 惆 I _ I } 鬻 l 岱 一二 . - 潍特特 ~ 撤 出 贺 撵新 装 0一 裳峰一晨n l 铱斯猫 琳 培河 簿断袋 ¥一弹毹- 剩 孵 髓 一 静一 螂 鸯畸盘静薄新波 粜!雄峨 工 寝 国一锯捧睹挣 一 鬻 太秭l 大新辩
一 ~
l 百墨 ■咻 锻蕞 矿 卜- ,
¨一布教花 孵矿 l—靛脯遮也聱 懈矿 ,8鸩 — 矿
l 一由王 石 矿 9 ; ∞一好来骷翻矿 2 一舒胜精矿 I 嚣—酡峥山荨矿 { 2 咄 淘锅矿 3 2 一木康地锕矿 4 2 一 遗 海船 醇矿 5 棼
大 中塑矿床
I 巴尔香 . 一 簟暇矿 : 2 —孟孽I| 魏盏挂船矿 3 招 一好_ 离僻锌矿 ・ 一内昔培尔舶捧矿 j 一赞啦 桑救祷矿 t 赶 r 卜 小 青平帽悴r s 拄 l 盘矿 — 范 沟l H t乎垒r I I l 一蔺牛山鬻矿 O l —麓菇山懈旷 I I _求长謇蟑帽锋r 2
之 斜 长 花 岗 斑 岩 与 成 矿 关 系 最 为 密 切 。 矿 床 具 有 多 成 因 、 期 次 特 征 , 多 蚀 变 、 矿 物 组 合 。 过 判 别 多 且 多 通 标 志 的 总 结 , 该 区 找 矿 及 成 矿 预 测 具 有 一 定 的 指 对
导意义 。
大 兴 安 岭 中南 段 是 指 北 纬 4 。0~ 4 。0, 经 20 62 东 1 80 1 2 0 地 区 。 前 中 生 代 , 区 位 于 内 蒙 1 。0~ 2 。0之 该 古 中 部 地 槽 褶 皱 系 ( 级 ) 爱 力 格 庙 — — 锡 林 浩 特 一 , 中 间 地 块 与 苏 尼 特 右 旗 晚华 力 西 地 槽 褶 皱 带 两 个 二 级 构 造 单 元 的衔 接 部 位 。 生 代 , 区进 入 滨 太 平 洋 中 该 构造 域 , 于太 平洋 板 块 向亚 洲 大陆 的俯 冲而 产生 由 类似 弧后 扩张 , 类裂 谷 的构造背 景下 , 致 岩浆上 在 导 涌 , 起 全 区广泛 而强烈 的 断裂活 动 , 山喷发 和岩 引 火 浆 侵 入 , 成 两 条 北 东 —— 北 北 东 向 的 深 断 裂 , 大 形 即 兴 安 岭 主 脊 深 断 裂 , 江 深 断裂 , 西 向和 北 西 向 断 嫩 东 裂 次 之 。 这 些 断 裂 规 模 大 , 割 深 的 断 裂 , 别 是 燕 切 特 山构 造 运 动 , 基 底 缝 合 带 “ 化 ” 并 控 制 了 该 区 燕 使 活 , 山期 火 山 喷 发 和 岩 浆 侵 入 , 及 陆 相 次 火 山 热 液 型 以 多 金 属 矿 床 及 重 要 矿 点 和 矿 化 集 中 区 的 展 布 , 图 见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
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
4、构造条件 ② 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
围岩层理本身就是一种构造薄弱带,具备很高孔隙度为矿液的 流动和矿南沉淀创造了通道和场所,所以接触带附近层理发育 的围岩中常有矽卡岩矿床形成。薄层碳酸盐围岩较厚层易于成 矿。
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
2、岩浆岩条件 以上种类岩石对于不同的矽卡岩矿床有成矿专属性: 铁矿:(中性及中酸性)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类) 铜、铅、锌矿:(中酸性)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 W、Sn、Mo:(酸性)斜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白岗岩 在钙—碱性系列岩石中,碱质越高,愈有利于成矿。 铁矿与富Na的闪长岩关系密切。 Cu矿富K的花岗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有关。 W、Sn、Mo富K的花岗岩有关。
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
平盖接剖面图 1—灰岩;2—岩浆岩;3—矿体;4—钻孔
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
超覆接触剖面图 1—闪长岩;2—石榴石—透辉石—柱石矽卡岩;3—蚀变闪长岩;4—大理岩; 5—透辉石矽卡岩;6—闪长玢岩岩墙;7—矿体;8—含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
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
某地锡石—硫化物矿床地质图 1—上三叠系泥质灰岩、灰岩互层(T2K21);2—下三叠系灰岩、白云质灰岩 互层(T2K12);3—上三叠系灰岩(T2K21);4—变辉绿岩;5—含斑黑云母
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 矽卡岩型矿床
一、概述
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含Ca、Mg质岩石 接触带或附近,由含矿气水溶液的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 在成因上和空间上有关的矿床,通称为接触交代矿床或矽卡岩 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是富铁、富铜的主要来源。铜占富铜总储量的第 二位;铁占富铁矿总储量的第一位。
热液矿床概述
2、矿化阶段
3
第六章 热液矿床概述
二、热液成分与性质
1、 H2O ① 是含矿溶液的主要组分,是矿物搬运矿质的介质; ② 是弱电解质,可部分电离出H+和OH-,使溶液中的物质发生 水解,形成化合物沉淀出来。
SnF4+2H2O=SnO2↓+4HF ③ 另外,H+和OH-增加可影响溶液物质变化,主要是酸碱性 (pH值)。
第六章 热液矿床概述
第二节 成矿物质的来源
一、介质的来源
1、岩浆热液(包括侵入岩浆热液和火山热液)
岩浆热液是岩浆中所含的水及其他挥发组分在岩浆上侵和冷凝 结晶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成分的变化与其所溶解的化学 成分一起被析出形成的。
2、变质热液
变质热液是岩石在变质过程中随变质温度和压力不断增加依次 释放出来的粒间水、矿物的结晶水和结构水溶解了成矿物质形 成的。
4
第六章 热液矿床概述
二、热液成分与性质
2、S 含矿溶液中硫的多少与H2S的解离有关,H2S的解离形式与温度 有关。 ①高温热液阶段 T>400℃,将分解为H2和S2分子。T>1500℃,将全部分解为 H2+S2分子,随着温度降低,又结合成H2S。 300~400℃,H2S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不参与化学反应,因 此很少有硫化物出现。 ②中温阶段(300~200℃) 随着温度的下降,H2S在水中的溶解 度增大,同时将发生电离作用。 ③低温热液阶段(<200℃) 位于地表浅处,氧气较充足,溶液 中的硫往往氧化高价硫,形成一些硫酸盐矿物(重晶石、石膏5、 天青石、明矾石等)。
热液矿床论文
热液矿床中成矿热液的来源、运移及沉淀一、成矿热液的的来源:含矿热液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论,但根据多种数据和资料分析,大多数研究者已经接受含矿热液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1、岩浆成因热液:指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从岩浆中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最初是岩浆体系的组成部分。
由于岩浆热液中常含有H2S、HCl、HF、SO2、CO、CO2、H2、N2等挥发组分,故具有很强的形成金属络合物并使其迁移活动的能力。
岩浆存在水有人多证据,如:快速冷却的火山岩水量一般为0.2%-5%,最高可达12%,岩浆中的大量含水硅酸盐矿物也是岩浆含水的最好证据。
对热液矿床中矿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成分分析结果,也证明热液矿床形成的早期,确实有岩浆流体存在。
2、变质成因热液:指岩石在进化变质作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
岩石遭受进化变质时,总伴随着矿物的脱水反应,而且脱水同变质的强度成正比。
对某些热液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成分的研究,也证明有的热液矿床主要是在变质水参与下形成的。
变质成因热液也具有很强的溶解迁移金属络合物的能力。
3、建造水:指沉积物沉积时含在沉积物中的水,因此又称封存水。
这种水最初来自地表,与沉积物一起沉积,并与矿物颗粒密切接触,长期埋藏于地下,并与其周围的矿物发生反应,使其丧失了原有地表水的性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并在氢氧同位素组成方面也与地表水不同。
建造水广泛见于油田勘探过程中。
很多资料数据表明,有的低温铅锌矿床主要与建造水构造的热液活动有关。
4、大气水热液:包括雨水、潮水、海水、河水、冰川水和浅部地下水。
大量的岩浆岩及其相关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在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中早期成矿以岩浆流体为主,但中晚期通常有不同比例的大气水的混入,即使是发育于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斑岩型铜矿也都显示成矿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甚至在一些热液矿床中成矿流体以大气水为主。
5、幔源初生水热液:指幔源挥发分流体,其最初来源可以是核幔脱气,也可以是大洋岩石圈俯冲到上地幔中脱气,是在地幔中形成的一种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
矿床学第八章热液矿床
(-)矿床形成地质条件
1.矿床与岩浆岩关系
在时间上矿床形成于地槽发育某阶段的某一构造一岩浆期;在空间上,它 们有规律地分布在同一构造单元之中。
一定矿床类型与一定岩浆岩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我国南岭成
矿区中,W、Sn、Mo常分布在侵入体内外接触带中,Pb、Zn一般距侵入体稍远。
矿床和侵入体之间成矿专属性。依二者间同位素比值、气液包裹体成分相似
(二)岩浆气液矿床成矿作用简述
岩浆气液矿床是由岩浆分泌出来的含矿气水溶液,在侵入体内 及附近围岩中,以交代和充填方式,将有用物质聚集而成矿。
在深部高温高压下,随岩浆演化,超临界流体分离,当冷却至 临界点以下变成热液。当内压超过外压时,它们从岩浆房分出。由 于大量挥发组份存在,提高金属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这些金属在溶 液中主要呈硫化物、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络合物形式被搬运。
1.岩浆气液矿床
1)岩浆气液交代矿床:
①与蚀变花岗岩有关的钠长岩化稀有、稀土元素矿床。
②与蚀变花岗岩有关的云英岩化钨、锡矿床。
③与蚀变基性一起基性岩有关的蛇纹石石棉一滑石矿床。
2)岩浆热液充填一交代矿床:
①高温热液矿床:W、Sn、Mo等。
②中温热波矿床:Cu、Pb、Zn等。
③低温热液矿床:Hg、Sb、As等。
3.5
W
7.6 (早期); 6.6(晚期)
1.5
Sn
25 (早期); 12(晚期)
3.0
2.矿床与构造的关系 岩浆气液矿床受构造控制十分明显,主要是侵入体的原生构造、 接触带构造和与母岩侵入体连通的断裂、褶皱等构造的控制。
3.矿床与围岩的关系 高温岩浆气液矿床大都产干岩浆岩体内及其附近的硅铝质沉积 岩或变质岩系中,而中低温岩浆气液矿床则多产于钙镁质岩或火山 岩中。围岩的物理(脆、塑性)、精化品pp学t课件性质对矿质的沉淀有显著影6 响。
热液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形 成 条 件
物理化学条件
形成压力与深度
交代过程中,CaCO3分解生成CaO+CO2,这对形成矽 卡岩具有重要意义,如: CaCO3+MgCO3+2SiO2→CaMgSi2O6(透辉石)+2CO2 如果形成部位过深,压力过大,上式中的CO2就难以 从CaCO3中分出,从而不利于矽卡岩的形成。 据 Einaudi 等( 1981 )对 130 个研究较好的矽卡岩型 矿床的统计,其形成压力为3×107~3×108Pa 矽卡岩矿床大多形成于中深条件,有的形成于浅成 环境。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形 成 条 件
物理化学条件
形成温度——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温度范围由
900~200℃左右,为气化至热液阶段的产物,是一类特 殊的热液矿床
矽卡岩矿物组合形成温度:900~500℃; 金属氧化物的形成温度:600~350℃; 金属硫化物的形成温度:450~200℃;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矽卡岩型矿床的概念
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矽卡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矽卡岩矿床的类型和特征
矽
卡
岩
型
矿
床
的
概
念
矽卡岩——是一套蚀变岩组合,主要由石榴石、辉石及
其它的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组成,赋存于火成岩与碳酸
盐岩及其它含镁、钙较高的沉积岩的接触带附近。
矽卡岩矿床——是指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或凝
中温范围——300~200℃;
低温范围——200~50℃; 深成——大于3公里;
矿床的成因及分类
矿床的成因及分类矿床的成因及分类一、内生矿床内生矿床主要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有用组分富集起来所形成的矿床。
内生矿床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部分非金属矿产,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岩浆的发展顺序和冷凝成矿阶段,内生矿床可以分为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气化热液矿床和火山矿床。
1.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是岩浆冷凝过程中,由于岩浆分异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有用组分聚集而成的矿床。
可以说它是岩浆侵入地壳产生的第一批矿床。
这类矿床一般形成于具有较高温、压环境的地下深处,相当于深成岩的形成部位。
形成矿床的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由于是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形成的,故矿石矿物一般为熔点高、密度大、成分简单的矿物,如铬铁矿、铂族元素等。
矿体几乎都产于超基性或基性侵入体母岩内,实际上矿床就是火成岩体内有用组分相对富集的地段,母岩即是围岩,二者多呈逐渐过渡的关系。
绝大多数的铬、镍、铂族元素及相当数量的钒、钛、钴、稀土等矿产,都产于岩浆矿床中。
2.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由粗大晶体组成的呈脉状岩体产出的岩石。
在伟晶岩形成过程中,在挥发成分的影响下,通过岩浆分异或气液交代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伟晶岩矿床。
各种成分的岩浆均能产生相应的伟晶岩,但分布最广、工业意义最大的是花岗伟晶岩矿床。
我国伟晶岩矿床产地很多,如内蒙古大青山白云母伟晶岩矿床、新疆阿尔泰稀有金属(钽、铌、铯、锂、铍等)伟晶岩矿床等。
3.气化-热液矿床成矿物质在热气和热液中被搬运并填充到岩石裂隙里所形成的矿床,统称为气化-热液矿床。
4.火山矿床是指在火山活动过程中,产于地表或接近地表(0~1.5km)的矿床。
根据成矿作用可以分为火山岩浆矿床、火山气液矿床和火山沉积矿床。
二、外生矿床在地表外力作用下使有用元素或有用组分聚集所形成的矿床,称外生矿床。
根据成矿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风化矿床和沉积矿床两大类。
另有一类是由生物堆积而成的可燃有机岩矿床,从广义角度看,它属于沉积矿床的范畴,但因其形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般又作为专门的成矿理论进行研究。
火山热液矿床
国西部 3、碰撞造山环境的斑岩型矿床:主要分布于特提斯−喜马
拉雅带(西起西班牙,经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 耳其、亚美尼亚、伊朗、巴基斯坦,东到中国西藏和缅甸等地 )和中亚−蒙古带(西起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经中国 新疆甘肃和内蒙,东到黑龙江)
(6)围岩蚀变强烈,且通常具有分带性
矿床类型
斑岩型矿床
指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与中性—酸性斑岩体有关,成因上 与火山—侵入活动有一定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蚀变和矿化分带 性,矿石呈细脉浸染状的热液矿床。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
斑岩型矿床的时间分布
世界超大型斑岩铜矿(Cu储量>500万t)时代分布
时代
矿床个数
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汇聚板块的边界,包 括大洋板片俯冲产生的岛弧和陆缘弧环境 (滨太平洋带),以及陆−陆碰撞造山(特 提斯−喜马拉雅带,中亚−蒙古带)环境。 如1、下岛弧例环所境示的斑:岩型矿床:主要环绕西太平洋广泛分布
(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 2、陆缘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广泛分布于太平洋东海岸
岩浆岩
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斑状结构 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关,如花岗 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二长斑岩、石 英斑岩、粗安斑岩、英安斑岩等,它们常 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钙碱 性系列喷出岩有联系。
— 钟状含矿,矿斑化岩控集体岩中的在形控斑态岩多矿体为构上岩部株造或、顶岩部筒的或内岩
斑岩铜矿分类
斑岩铜矿可按成矿地质环境进一步分为: 1、火山斑岩型(如太平山、铜矿峪) 2、浅成斑岩型(德兴、沙溪、玉龙) 3、中深成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多宝山)。 在斑岩铜矿中,有的含钼高,并可综合利用
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接触交代矿床)
第六章热液矿床各论第一节接触交代矿床一、接触交代矿床概述1、接触交代矿床(Contact-metasomatic deposit):指产于中酸性、中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或凝灰岩、安山岩等火山岩)接触带及其附近(不超过200米),由含矿气水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矽卡岩关系密切的一类矿床。
由于此类矿床与矽卡岩关系密切,因此又称之为“矽卡岩矿床(Skarn Deposit)”2、矽卡岩:“矽卡岩”一词,是瑞典中部的矿工用来称谓那些与矿石伴生的深色钙质硅酸盐岩石。
以后经焦涅邦(1875)正式提出,并为Lingren(1902)所采用并被广大研究者接收并沿用。
指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石接触,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蚀变岩石,主要由石榴石、辉石及其它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阳起石、绿帘石、方柱石、符山石、硅辉石等)矿物组成。
由于围岩的岩性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矽卡岩,根据围岩性质、矽卡岩成分和组合,可将矽卡岩分为钙质矽卡岩和镁质矽卡岩。
前者主要由石榴石(钙铝-钙铁)、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组成,有时伴有相当数量的符山石、硅灰石、方柱石及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等,由于这些矿物中都含一定数量的钙,故称钙质矽卡岩,是中酸性侵入体与灰岩接触交代而成。
镁质矽卡岩则是与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的,常由镁橄榄石、透辉石、尖晶石、硅镁石、蛇纹石、金云母等组成。
在自然界中,镁质矽卡岩分布不如钙质矽卡岩广泛,且常与钙质矽卡岩相伴产出。
矽卡岩常具有分带现象。
根据与它们岩浆岩体的空间位置可分为内带和外带。
靠近岩浆岩体一侧形成的矽卡岩矿物组合,称为内带,它们主要由高温矿物组成,如磁铁矿、赤铁矿、石榴石、辉石等;靠近围岩一侧形成的矽卡岩矿物组合,称为外带,主要由高、中温矿物组成,如石榴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阳起石、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
在外接触带外侧的围岩中,广泛发育有中、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石英、方解石等,有时也见有萤石、重晶石等矿物,一般情况下,从岩浆岩体经接触带到石灰岩,SiO2和Al2O3的含量降低,而CaO(MgO)和FeO的含量则逐渐增高。
常见矿床类型总结
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达华州卡林地区而得名。
典型矿例:美国:Carlin,Getchell,Gold Quarry等;中国:东北寨、桥桥上、马脑壳、阳山、板其、牙他等.(小区域中的大资源)矿床特征:21。
陆缘地壳减薄拉张区.2。
矿床常呈群呈带出现,构成巨大的矿集区。
3.含矿主岩为各种不纯的(泥质、粉砂质、炭质)碳酸盐岩、细碎屑岩(钙质、炭质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
4.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高角度正断层与有利岩性层位交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场所。
5.常发育不同的围岩蚀变,蚀变带较宽,但蚀变较弱,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
6。
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形态产状受高角度断层及其旁侧褶皱构造控制。
7。
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次为辉锑矿、雄黄、雌黄、辰砂、白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方解石、铁白云石、绢云母、重晶石、钠长石。
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
金以次显微-超显微形式出现(含砷硫化物中—不可见次显微金,中晚期硫化物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中—显微金和明金)。
8。
矿石中金品位一般低而分散,矿石储量一般在100万—1亿吨,品位1—15g/t.金储量一般为几吨至几十吨,个别达100t以上。
9.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含较高的CO2和一定量的H2S。
成矿深度一般在1—3Km。
成因:1。
含矿流体的来源:水主要来自下渗的大气降水,部分来自沉积物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的同生水;金属组分和硫主要来自沉积地层。
2。
含矿流体的迁移:含矿热液主要在重力(密度差)和构造应力等驱动下发生对流循环,并沿高角度断层向上运移,到达浅部后沿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的有利岩性层位渗透交代-充填成矿;金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3。
矿质沉淀机制:成矿流体由于温度降低、流体成分改变以及与近地表含氧酸性溶液的混合而使金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
热液成矿作用
热液成矿作用
热液成矿作用是指地壳中热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与岩石发生作用,导致矿物物质的析出和富集的过程。
这一地质过程在地球演化和资源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热液成矿作用通常发生在构造活跃地区,如火山带、地震带等地质构造带。
在这些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地热条件较好,有利于热水的形成和流动。
当地下岩浆活动导致地热升高时,地下水被加热并与岩石发生反应,形成热液。
这些热液携带着丰富的矿物元素,经过地下岩石孔隙和裂隙的运移,最终在地表或地下的适宜条件下沉淀析出,形成矿床。
热液成矿作用是形成许多重要矿床的重要过程。
其中,热液金矿、热液铅锌矿、热液铜矿等都是与热液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
在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地下矿物元素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各种矿石矿物。
这些矿石矿物富含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热液成矿作用还可以改变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促进矿物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热液作用还可以加速岩石的风化和溶解,促进矿物元素的释放和迁移。
因此,热液成矿作用对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影响。
热液成矿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资源形成有重
要意义。
通过对热液成矿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岩石圈和水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为矿产勘查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热液成矿作用是地球演化和资源形成中一个重要的地质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热液成矿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为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地质学家加入到热液成矿作用的研究中,共同探索地球的奥秘,推动资源利用和保护。
矿床学课件第七章热液矿床
4)构造:区域性的深大断裂,控矿构造为 花岗岩内部的裂隙、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
39
§3 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一、高温热液矿床
2、成矿作用 ——交代作用为主及充填作用
40
3、矿床特征
1)矿体形态
主要为脉状、串珠状和不规则状,常呈定向雁行 式排列,也可见扁豆状或似层状矿体;主要分布 于岩体内部和顶部;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
28
§2 岩浆气液交代矿床
一、钠长石型
1、岩浆岩
矿床的产于与蚀变花岗岩有关的钠长岩中
2、构造
矿化主要受岩体的微细构造如原生节理、矿物粒 间空隙、解理等及后生构造裂隙控制。
29
3、成矿作用
岩浆结晶作用和热液交代作用
4、矿床特点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不规则状;矿石具浸染状、 脉状、块状构造,晶粒结构、交代结构;围岩蚀变
§3 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一、高温热液矿床
1、形成条件
1)温度300-600℃,压力为2×107~108Pa, 形成深度相当于4.5-1.0km,浅成高温热液 矿床形成深度可小于1km,压力小于2×107 Pa。
38
2)岩浆岩:主要为深成相的酸性侵入体, 浅成高温热液矿床主要与超浅成侵入岩或 次火山岩有关。
17
岩浆热液矿床
成
地下水热液矿床
因
类
型
海水热液矿床
变质热液矿床
2、按热液来源分类
18
岩浆岩类
钠云长英岩岩型型热热液液矿矿床床
按
蛇纹岩型热液矿床
赋
矿
碳酸盐岩型
岩 石
沉积岩类
砂岩型
分
硅酸盐岩-砂岩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是指地幔或地壳中的热熔物在上升过程中与周围岩石和流体发生作用,形成矿床。
这种成矿作用通常伴随着火山活动和地震等地质事件。
成矿规律是指矿床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特征和规律。
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成矿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它们多分布在构造活跃区:在构造活跃区,岩石变形和断裂产生的裂隙带可以提供热液通过的通道和空间。
2. 它们与岩浆的关系密切:火山岩体和侵入岩体以及周围的固体和液体是成矿的重要来源。
3. 它们通常与金属的运移和沉积相伴随:在热液运移过程中,金属离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形成各种沉淀物,从而形成矿床。
4. 它们的成因复杂: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地质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影响成矿的各种因素不断变化,会影响热液成矿的进程和结果。
矿床成因及矿床类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床成因及矿床类型
;
⑶气化-热液矿床:岩浆期后的矿床,从气-液中以充填作用或交代作用两种方式沉淀成矿,又分为矽卡岩矿床和热液矿床两类:矽卡岩矿床:与矽卡岩化围岩蚀变伴生,矿物沉淀以化学交代为主,铜铅锌钼锡及多金属矿床多属于该类,鄂大冶铁矿(含钴、铜)、皖铜官山铜矿(含铁); 热液矿床:高温/中温/低温热液矿床,钨、钼、锡、金石英脉,铅锌汞锑矿脉,白云鄂博磁-赤铁矿矿床;
⑷火山成因矿床:主要有火山喷发矿床和火山晚期的气化-热液矿床,典型矿床有镜铁山上铁矿、甘肃白银及云南大红山铜矿、江西德兴铜矿(斑岩铜矿)、梅山铁矿(宁芜式玢岩铁矿)。
2、外生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表面,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在风化、搬
运和沉积过程中达到成矿物质的局部富集。
⑴风化矿床:分为残积/坡积、残余、淋滤矿床三类:残积/坡积矿床:属物理风化成矿,在破碎、搬运后随地势堆积,本身规模小,但据此可能找到原生矿,多以砂矿存在,上部氧化带、深部原生带; 残余矿床:属化学风化成矿,有些组分被分解随地表水流失,风化淋滤的含铁石英岩因SiO2 被淋滤,往往形成风化壳型富铁矿; 淋滤矿床:可溶盐类向下渗透发生交代淋积作用,在残余矿床的下部;
⑵沉积矿床: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三类:机械沉积矿床:又称沉积砂矿,长距离搬运和机械分选,性质稳定、比重大,冲积砂矿、海滨砂矿是重要类型,贵金属、稀有金属及铁钨锡等; 化学沉积矿床:被水溶解后搬运到水盆处经化学沉积分异形成,铁锰铝; 生物化学沉积矿床:生物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的金瓜石超大型金矿床最为典型
英安岩呈岩株状侵入第三系砂、页岩中; 金矿体分布于英安岩侵入体内部,少数分布于砂、页岩中
脉状金矿体
长几m~1200m 厚几cm~1m 明金(块金)常见 脉状金(铜)矿体 延深大 金粒度细 裂隙充填(交代)型 爆发角砾岩型矿体 全筒型矿化 受火山机构控制
SiO262-68%的斑岩---以铜为主的矿床 SiO2>68%的斑岩---以钼为主的矿床
(5)矿化类型及矿体特征
矿化多集中在岩体的顶部或附近围岩中 矿体多受岩体
和围岩中的微细裂隙控制或受斑岩体中角砾岩筒控制
同一矿区,由于围岩岩性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矿化类型 (1)斑岩体内部的细脉浸染型矿化 柱状矿体 筒状矿体 (2)与碳酸盐岩或凝灰岩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型矿化
第六章 气水热液矿床各论
四 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一)概 述
(二)成矿作用及矿床分类
(三)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一) 概
1、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火山活动的晚期或间歇期 火山)气液 形成矿床
述
含有大量成矿物质的火山(次
与围岩(海水)或其它气液之间发生作用
2、工业意义:
◆ 金属矿产—Fe Mo Sn Cu Pb Zn Ni Au Ag Hg Sb 非金属矿产--萤石 ◆ 矿种多 分布广 明矾石 规模大 硫 质量好 硼
角砾状构造
(7)围岩蚀变特征及其分带
• 范围可达几百米至几千米 • Lowell(1970) “二长岩”蚀 变分带模式: ①核心带
②钾化带
③似千枚岩化带
(石英-绢云母化带)
④泥化带(粘土化带) ⑤青磐岩化带 ⑥边缘带
斑岩型铜矿床围岩蚀变及矿化分带
岩体--------------------------------------→围岩
透镜状矿体 脉状矿体
似层状矿体
(3)围岩断裂中的次火山热液脉型矿化
(6)矿石特征
矿物组成:
主要金属矿物:黄铜矿 辉铜矿
次要金属矿物:斑铜矿 黝铜矿等
伴生金属矿物:辉钼矿 黄铁矿 辉铋矿 磁铁矿
磁黄铁矿 方铅矿 闪锌矿 辉铋矿
金、银矿物等
非金属矿物:石英和重晶石等 元素组成: Cu 、Mo、S、Au、 Ag 、Pb、Zn等 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细脉浸染状
特征
核心带 钾化带 似千枚 岩化带 泥化带 青盘 岩化带 边缘带
蚀变 石英、绢 矿物 云母、绿 泥石、钾 长石 矿物 辉钼矿、 组合 斑铜矿、 磁铁矿 矿化 Mo(Cu) 类型 矿石 浸染状 构造
钾长石、黑 云母、石英
石英、 绢云母
高岭土、 绢云母、 石英、 绿泥石
绿帘石、 绿泥石、 碳酸盐、 石英
(二) 成矿作用及矿床分类
1、火山(次火山)热液成矿作用
(2)火山热液作用: 与围岩相互作用
含矿气体→含矿热液→ 直接充填于火山岩的气孔、裂隙 →
与海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沉淀成矿 火山热液矿床
有海相和陆相之分
1、火山(次火山)热液成矿作用
(3)次火山热液作用: 火山活动的晚期或间歇期 与浅成-超浅成次火山岩的侵入活动有关 产在火山机构的各种断裂裂隙中 成矿物质来源(矿质和介质) (1)与火山熔浆同源(上地幔/下地壳) (2)火山熔浆(热液)萃取围岩 (3)地下水、地表水、海水萃取围岩 成矿环境--海相 陆相 成矿方式--沉积、充填、交代
经历了高、中温热液阶段;
(4)δ
34S(‰)-6.3~+3.6‰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
深部地壳或上地幔 (5)氢--氧同位素:成矿热液除来自岩浆外,部 分可能来自下降的天水
R.H.Sillitoe(1972)提出了板块构造成因模式
贝尼奥夫带
斑岩矿床的其它主要类型
斑岩型金矿床(李颖,刘连登等,1999)
黄铜矿、辉 钼矿、黄铁 矿、斑铜矿 Cu、Mo 浸染状+细脉 状+网脉状
黄铜矿、 黄铁矿、 黄铁矿 黄铁矿、 黄铜矿 斑铜矿 (少) Cu 细脉状+ 网脉状 贫铜 细脉状
黄铁矿、方铅矿、 闪锌矿、自然金、 自然银 Pb、Zn、Au、Ag
细脉状、 脉状 脉状
斑岩型铜矿床围岩蚀变的研究意义
它是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主要标志,为找矿 勘探提供有益的线索和明确的方向 美国的克拉马祖矿床的发现 可以用来帮助判断矿床的剥蚀深度 提供成矿热液的性质、成矿温度、盐度以及 热液来源等成矿理论信息
我国斑岩型铜矿床围岩蚀变特点
①可分为面型和线型两种
面型—岩体为中心(玉龙、城门山)
接触带为中心(德兴)
线型—受构造控制,沿一定方向延伸(多宝山)
②具有较强的石英化作用
③似千枚岩化带最重要、最普遍
④泥化带一般不发育,矿化不好(玉龙除外)
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
(1)与矿床及有关的斑岩都与深大断裂有关; (2)巨大的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 (3)斑岩型矿床中黑云母600-700℃;绢云母-石英 420℃;硫化物300-200℃,斑岩型铜矿的形成
矿化分带现象 上金下铜
富金矿带(420m-800m)
含铜金矿带(600m-800m )
金铜矿带(800m-1200m)
围岩蚀变:青盘岩化 硅化 黄铁矿化 明矾石化 粘土化等 金属矿物:自然金 银金矿 金银矿 黄铁矿 硫砷铜矿 (黄铜矿 方铅矿 闪锌矿)(高硫型)
非金属矿物:石英 方解石 重晶石 明矾石等
2、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分类(袁见齐等,1984)
成矿 环境 矿床类型 矿床亚类 成矿 作用 火山-喷 陆相火山- 自然硫、黄铁矿、雄黄、雌 气作用 喷气矿床 黄、萤石、硼 玄武岩中的自然铜-沸石矿床 安山岩中金-铜矿床 火山岩中的金-银碲化物矿床 陆相火山 与火山岩有关的铅锌矿床 热液矿床 与火山岩有关的汞、锑矿床 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 火山岩中的明矾石矿床 陆相次 斑岩型矿床 火山热 玢岩铁矿床 液矿床 海相火山 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热液( -沉 (铜、铅、锌、金、银) 积)矿床 矿 床实例 日本自然硫矿床 意大利硼矿床
(1)伴生斑岩型金矿:如江西德兴、西藏玉龙
(2)共生斑岩型金矿:如福建省紫金山;
(3)独立斑岩型金矿:如河北峪耳崖等
斑岩型钨矿床――广东莲花山钨-金矿床
斑岩型锡矿床
斑岩型铀矿――江西、浙江等地
斑岩型铅锌矿床
斑岩铜矿床的蚀变、矿化 类型及强度、矿石组构分 带模式
台湾金瓜石金矿地质简图 1-中新世砂岩及页岩;2-英安岩;3-金矿脉
福建省紫金金-铜矿床 江苏铜井金-铜矿床 吉林延边五凤金矿床
(三)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主要类型
2、斑岩型矿床
(1)概念:空间分布和成因上与一些弱酸性的斑岩类小侵入体 有关,规模巨大,低品位的细脉浸染型矿床
其矿体可以产在斑岩体内部,也可以产在围岩中
(2)工业意义及经济意义
Cu、Mo为主,其次为W、Sn、Au、Ag、Pb、Zn等 规模大、品位低、矿化均匀 埋藏浅,易开采 矿石成分简单,易选
(二) 成矿作用及矿床分类
1、火山(次火山)热液成矿作用
(1)陆相火山喷气作用:
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气体和重金属化合物,通过
凝华作用、或与围岩或不同气体间的相互作用,在火
山口、喷气口及其周围堆积形成矿床
①数量、规模有限 ②成矿深度浅、温度高 ③矿体呈层状、脉状或柱状 ④主要矿产有硫、硼、雄黄、雌黄、萤石等
• • • • - 阿 尔 卑 斯 喜 马 拉 雅 斑 岩 铜 ( 钼 ) 矿 带 西 南 太 平 洋 斑 岩 铜 ( 钼 ) 矿 带
太 平 洋 东 岸 斑 岩 铜 ( 钼 ) 矿 带
(4)成矿岩体特征
中酸性 钙碱性 浅成或超浅成 小型斑岩侵入体
(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等)
岩体规模较小(<1-2km2) 个别达10余km2 岩体的形成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 化学成分以富钾为特征(K2O>Na2O) 岩体的酸性程度影响矿化类型
峨嵋玄武岩中的铜矿床
陆相
火山热 液作用
次火山 热液作 用 海相 火山(次 火山)热 液作用
台湾金瓜石金铜矿床 美国克里普尔金矿床 云南老银厂矿床 美国加洲萨凡尔矿床 浙江省江山萤石矿床 浙江平阳矾山矿床 江西德兴铜(钼)矿床 宁芜地区铁矿床
日本黑矿 甘肃白银厂矿床
(三)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的主要类型
可供综合利用的矿种多
以斑岩型铜(钼)矿床为例介绍斑岩型矿床其它特征
(3)时空分布特征 • 构造位置 不同时代的褶皱带或褶皱带边缘与地台区结合地带 强烈活动的地台区 • 形成时代 均与深大断裂有关 多数矿床分 布在深断裂两侧的次级构造系统中 呈带状分布
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
• 地理位置
俄 蒙 中 国 北 部 斑 岩 铜 ( 钼 ) 矿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