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2)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个性的发展ppt课件
![儿童个性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35b7284028915f804dc2fc.png)
4.心理过程
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这 些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 是人对现实发生反映和联系的基本形式。
5.心理状态
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 ,表明心理活动进行的时候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 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的作用。
6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2.整体性(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统一) 3.稳定性(在不同场合、地点、时间表现出相似
37
如何评价气质
1、大多数人的气质是中间型或混合型; 2、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
极的一面; 3、气质类型和特征是可以变的;—— 气质的掩
蔽
4、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水平。
38
(三)气质类型对教育的启示
气质无所谓好坏,但由于它影响到儿童的全部 心理活动和行为,影响父母等对儿童的对待, 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成为形成不良个性的因 素。
4
(二)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 的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表现出 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3.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 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5
(二)个性的结构
埃里克森的心 理社会发展阶
段理论
9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 (一)人格发展阶段 (二)人格结构
10
(一)人格发展阶段
1.口腔期(0~1岁)
主要是口腔的活动,儿童从吮吸、吞咽、咀嚼等口腔 活动得到对基本需要的满足;
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这 些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 是人对现实发生反映和联系的基本形式。
5.心理状态
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 ,表明心理活动进行的时候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 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的作用。
6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2.整体性(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统一) 3.稳定性(在不同场合、地点、时间表现出相似
37
如何评价气质
1、大多数人的气质是中间型或混合型; 2、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
极的一面; 3、气质类型和特征是可以变的;—— 气质的掩
蔽
4、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水平。
38
(三)气质类型对教育的启示
气质无所谓好坏,但由于它影响到儿童的全部 心理活动和行为,影响父母等对儿童的对待, 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成为形成不良个性的因 素。
4
(二)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 的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表现出 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3.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 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5
(二)个性的结构
埃里克森的心 理社会发展阶
段理论
9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 (一)人格发展阶段 (二)人格结构
10
(一)人格发展阶段
1.口腔期(0~1岁)
主要是口腔的活动,儿童从吮吸、吞咽、咀嚼等口腔 活动得到对基本需要的满足;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PPT课件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419dd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1.png)
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展评估
第二章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目录
1 2 3
第一节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概述 和理论模型
一、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概述
二、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一、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概述
1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2
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出生顺序是制约其心理行动特性的规定要素之一,因为儿童 在家庭内部的“心理地位”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
3
依恋行为的媒介体系
依恋行为的媒介形态:定位行为、信号行为、接近行为
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 地。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 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
家庭养育环境指家庭中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素,根据存在的形态不同,可以 分“软件”和“硬件”。
“软件”包括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育儿理念、教养方式,家庭关所需的物质条件,如家庭经济收入、家庭内部空间和 布局、家庭周边的儿童设施、书籍、玩具等。
2
3
学龄前儿童的外显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男孩显著多于女生,如攻击行为、违规行为和冲动的 行为表现。女孩有更多的内隐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有些心理行为障碍也是男 生多于女生,如男孩患多动症的比例通常是女孩的3倍,甚至更多。自闭症患者中男孩显 著多于女孩。
本章结束
二、儿童性别
1
性别可以分为生物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物性别,也称性,是指染色体的差异、激素分泌的差异、内外生殖器的差别而带来的生物性 不同,是生理上的男生与女生。 心理性别,是指与个人认知有关的性别,及个人对于自己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认知觉察与心理 感受,心理性别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生命初期照顾者对性别的赋予与对待而形成。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所建构认为的男人与女人的社会性别,为二元化的男女区别。
第二章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目录
1 2 3
第一节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概述 和理论模型
一、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概述
二、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一、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影响因素概述
1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2
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出生顺序是制约其心理行动特性的规定要素之一,因为儿童 在家庭内部的“心理地位”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
3
依恋行为的媒介体系
依恋行为的媒介形态:定位行为、信号行为、接近行为
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 地。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 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
家庭养育环境指家庭中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的要素,根据存在的形态不同,可以 分“软件”和“硬件”。
“软件”包括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育儿理念、教养方式,家庭关所需的物质条件,如家庭经济收入、家庭内部空间和 布局、家庭周边的儿童设施、书籍、玩具等。
2
3
学龄前儿童的外显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男孩显著多于女生,如攻击行为、违规行为和冲动的 行为表现。女孩有更多的内隐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有些心理行为障碍也是男 生多于女生,如男孩患多动症的比例通常是女孩的3倍,甚至更多。自闭症患者中男孩显 著多于女孩。
本章结束
二、儿童性别
1
性别可以分为生物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物性别,也称性,是指染色体的差异、激素分泌的差异、内外生殖器的差别而带来的生物性 不同,是生理上的男生与女生。 心理性别,是指与个人认知有关的性别,及个人对于自己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认知觉察与心理 感受,心理性别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生命初期照顾者对性别的赋予与对待而形成。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所建构认为的男人与女人的社会性别,为二元化的男女区别。
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ppt课件
![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c2db3884868762cbaed569.png)
自制、有耐性、稳重、冷静、内心少外露、难于 转移、灵活性不够,注意稳定,偏向于粘液质。
案例4 她在班里跳绳比赛得第一名。每次学新舞蹈,总 是班里学得最快的。她理解事物快,上课积极举手发 言,并基本上能作出较好的回答。她对感兴趣的课能 长时间集中注意,对不感兴趣的课不能集中注意,做 小动作。但看见老师稍一示意,即能克制自己。她能 较快地适应不熟悉的环境,第一次上台报幕和第一次 为外宾演出,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她喜欢和小朋友 一起玩,从来不一个人单独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 往,在游戏中常常当小领袖。
急躁、精力充沛、热情积极、难以自制、易 冲动,偏向于胆汁质。
案例3 他很能自制。从小班开始,作业后全班只剩下他一个 还在画画,其他小朋友都出去玩了,他不受影响,一直 画到自己满意后才出去玩。看木偶戏时,有的小朋友哈 哈大笑,他只是安静地笑。本班老师因事外出一个星期 回班时大多数孩子拉着老师又说又笑,他只是在一旁看 着老师。他如果受了委屈,整个半天情绪都不好。 他上什么课都集中注意,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常常碰 他,他不予理会。有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靶枪。又 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羽毛球。他是全班最早学会这 两项活动的。在坚持性的测查中,他坚持的时间比同班 幼儿长。
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对事物反应敏感,善于察 觉别人易疏忽的细节;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 间长久,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
唐三藏
猪八 戒
孙悟空
沙僧
练习
琪琪是幼儿园大班一个女孩,活泼好动,智慧好 学。每次学舞蹈,总是班里学得最快的。她理解事物 也快。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她对感兴 趣的课能集中注意听讲,但过不了多久,就做小动作, 一旦被老师发现稍一提示,马上能克制自己。她对什 么都很爱好,但都不稳定,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 喜欢那个。她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从不一个人单独 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往相处。她做事动作快,反 应灵敏,但往往粗心大意。虎头蛇尾。
案例4 她在班里跳绳比赛得第一名。每次学新舞蹈,总 是班里学得最快的。她理解事物快,上课积极举手发 言,并基本上能作出较好的回答。她对感兴趣的课能 长时间集中注意,对不感兴趣的课不能集中注意,做 小动作。但看见老师稍一示意,即能克制自己。她能 较快地适应不熟悉的环境,第一次上台报幕和第一次 为外宾演出,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她喜欢和小朋友 一起玩,从来不一个人单独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 往,在游戏中常常当小领袖。
急躁、精力充沛、热情积极、难以自制、易 冲动,偏向于胆汁质。
案例3 他很能自制。从小班开始,作业后全班只剩下他一个 还在画画,其他小朋友都出去玩了,他不受影响,一直 画到自己满意后才出去玩。看木偶戏时,有的小朋友哈 哈大笑,他只是安静地笑。本班老师因事外出一个星期 回班时大多数孩子拉着老师又说又笑,他只是在一旁看 着老师。他如果受了委屈,整个半天情绪都不好。 他上什么课都集中注意,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常常碰 他,他不予理会。有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靶枪。又 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羽毛球。他是全班最早学会这 两项活动的。在坚持性的测查中,他坚持的时间比同班 幼儿长。
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对事物反应敏感,善于察 觉别人易疏忽的细节;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时 间长久,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
唐三藏
猪八 戒
孙悟空
沙僧
练习
琪琪是幼儿园大班一个女孩,活泼好动,智慧好 学。每次学舞蹈,总是班里学得最快的。她理解事物 也快。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她对感兴 趣的课能集中注意听讲,但过不了多久,就做小动作, 一旦被老师发现稍一提示,马上能克制自己。她对什 么都很爱好,但都不稳定,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 喜欢那个。她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从不一个人单独 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往相处。她做事动作快,反 应灵敏,但往往粗心大意。虎头蛇尾。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02d090b680203d8cf2f2449.png)
Designed by BWW Studio Date:2013/07/09
郭永玉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 论述了家庭中的亲子、亲和关系对幼 儿人格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从儿童期 开始,所有家庭成员都可能发生相互 影响。
➢亲子间存在着重要影响 ➢儿童与其兄弟姐妹的互动也影响 着彼此人格的发展。
国内学者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影响儿童个性 形成和发展的
因素
赵敏如
目录
1 什么是个性?
2 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因素
3 后天环境中的家庭环
个性,即人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 真正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格是个体内 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他决定人类对 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5]胡春雁.家庭环境创建与儿童健全人格塑造[D].华中 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
Thank you!
16级应用心理学B班 赵敏如 刘一鸣
论后天环境中的家庭环境
弗洛姆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 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适应其 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国外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人格哲学》一书中 提到,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 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亲角色的表现、亲子关 系、子女之间的互动等,都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 响着幼儿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的创造性自我个性发展的作用
自卑感与 追求优越
创造性 生活风格 自我
活动程度
国内学者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林崇德在他著的《发展心理学》一书 中,重点阐述了家庭中幼儿的游戏在人格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游戏不论是在 促进幼儿言语、认识能力的发展还是在幼 儿人格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具 有深刻的意义。
郭永玉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 论述了家庭中的亲子、亲和关系对幼 儿人格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从儿童期 开始,所有家庭成员都可能发生相互 影响。
➢亲子间存在着重要影响 ➢儿童与其兄弟姐妹的互动也影响 着彼此人格的发展。
国内学者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影响儿童个性 形成和发展的
因素
赵敏如
目录
1 什么是个性?
2 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因素
3 后天环境中的家庭环
个性,即人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 真正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格是个体内 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他决定人类对 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5]胡春雁.家庭环境创建与儿童健全人格塑造[D].华中 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
Thank you!
16级应用心理学B班 赵敏如 刘一鸣
论后天环境中的家庭环境
弗洛姆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 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适应其 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国外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人格哲学》一书中 提到,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 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亲角色的表现、亲子关 系、子女之间的互动等,都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 响着幼儿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的创造性自我个性发展的作用
自卑感与 追求优越
创造性 生活风格 自我
活动程度
国内学者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林崇德在他著的《发展心理学》一书 中,重点阐述了家庭中幼儿的游戏在人格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游戏不论是在 促进幼儿言语、认识能力的发展还是在幼 儿人格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具 有深刻的意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个性的发展PPT课件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个性的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4920f3c281e53a5902ff02.png)
2021/8/2
15
第15页/共159页
4 勤奋对自卑(6-11岁)
• 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人格的变化是以弗洛伊德的潜伏期为基础的。虽然弗洛伊 德理论不再被广泛地接受,但具有积极经验的儿童会带着平静的自信,即弗洛伊 德所谓的潜伏特性,进入学龄期。他们的能量从假装游戏重新回到现实成就上来。
2021/8/2
2021/8/2
17
第17页/共159页
勤奋感
• 埃里克森所谓的勤奋感综合了儿童中期的几种发展成就:积极而现实的自我概念,完成任务的骄傲和自豪 感,更多的道德责任感,与同龄伙伴的合作。
2021/8/2
18
第18页/共159页
发展任务
•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2021/8/2
19
• 同一性混乱
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 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形成清晰的牢固的自 我同一感。
青少年出现暂时的混乱可能是正常的。
2021/8/2
28
第28页/共159页
培养措施
• 顺利实现同一感的关键是鼓励并支持青少年亲自去作一些试验。通过亲身的体验,摒弃不合适的,发现适 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1/8/2
6
第6页/共159页
培养措施
• 应使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节律和规律,要让儿童 产生期望并使期望得以实现。即父母养育方式的 一贯性、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对于儿童形成基本的 信任感很重要。
• 不仅要重视育儿的技术,更要重视育儿时亲子关 系的性质。信任是双向的,要使婴儿信任父母, 父母必须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方式于自己的 儿童是有益的”。婴儿对于母亲有一种特殊的身 体上的移情。如果母亲感到焦虑,婴儿也会感到 焦虑;反之,也是如此。总之,父母对儿童、对
幼儿个性的发展Ppt讲课文档
![幼儿个性的发展Ppt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acff61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5.png)
• 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 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 教师或师傅讲授知识、技术时,总希望他讲慢些,多重复 几遍。
• 不能很快地把注意人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 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好些。 • 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如一的态度 • 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 喜欢有条理而不很麻烦的工作。
点是 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 起跑线。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六十七页。
• 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 心里有话宁原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 学习、工作同样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疲
倦。
• 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 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 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
作。
• 小时候会背的诗歌,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 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以后
智力
高级 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园要把幼儿初级智力的开发放在首位。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六十七页。
判断题:
• 幼儿教师要经常为孩子提供反面典型教育学生。
• 幼儿园要把幼儿高级智力的开发放在首位。
• 对抑郁质的孩子要表扬适度,批评具体。
• 多血质:脾气急躁,易激动、难约束
• 抑郁质:内向,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 意力稳定,有毅力
• 易带的孩子(75%):生理机能活动由规律,节奏性
强,容易适应新环境,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反应较 强,积极强化。
• 难带的孩子(10%):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
烦躁不安,睡眠不规则。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不愉 快,与成人关系不密切,成人需要花费大气力才能使他接受 抚爱
• 迟缓的孩子(15%):常常安静地退缩,对新
幼儿心理学第十章个性的发展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十章个性的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ea2d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8.png)
自我控制
幼儿逐渐能够自我控制和 调节自己的行为,开始有 一定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情绪表达
幼儿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 己的情绪,如高兴、生气、 悲伤等,但有时表达方式 可能不够准确和适当。
情感理解
幼儿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 情感,并对他人的情绪做 出反应,这有助于他们建 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情感调节
遗传基因的影响
基因对幼儿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的 影响,例如气质、智商、情感等 。
生理特征的作用
生理特征如性别、外貌、身体健 康状况等也会对幼儿的个性发展 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经 济条件等都会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
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背景、社区环境、同龄人的 影响等也会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产生影 响。
行为和角色。
认知能力的发展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提问更多,喜欢尝试 新事物和探索空间。
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能够进行简单 的创作和表现一些艺术才能。
语言和沟通能力
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逐渐提高,词汇量和语法 结构得到丰富和完善。
03
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
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
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03
通过教育引导和行为训练,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
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自律性。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提供社交机会
为幼儿提供与同龄伙伴和成人交往的机会,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 合作、分享、轮流等社交技巧。
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在幼儿遇到人际问题时,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培养他们的 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
儿童个性的发展(共28张PPT)
![儿童个性的发展(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94227aec3a87c24128c49c.png)
儿童个性的发展
主要内容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个性发展的社会动因
个性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的发展
Company Logo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心理动力学中人格结构的形成 三个方面:伊底、自我、超我 (三个方面、五个发展阶段)
个案:“好孩子现象”解读
伊底
自我
超我
Company Logo
3、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提供了一 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
2、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没有直 接研究儿童,却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Company Logo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 展阶段理论的区别
青少年自我意识有哪些特点?产生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是什么?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的
2 肌肉的-肛门
的
1 口腔的-感知
的
基本的信赖 与不信赖
自主与怀 疑羞愧
主动与 内疚
勤奋与 自卑
同一性与角 色混乱
亲密与 孤独
自我整合 与绝望
繁衍与 停滞
Company Logo
同一性获得与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
青少年必须在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1、时间观对时间混乱
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
描述
知道在做什么 迟滞 过早地接受了价值取向和目标 个体缺乏清晰的方向
举例
Company Logo
3、简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整体性研究
主要内容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个性发展的社会动因
个性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的发展
Company Logo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心理动力学中人格结构的形成 三个方面:伊底、自我、超我 (三个方面、五个发展阶段)
个案:“好孩子现象”解读
伊底
自我
超我
Company Logo
3、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1、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提供了一 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
2、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没有直 接研究儿童,却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Company Logo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 展阶段理论的区别
青少年自我意识有哪些特点?产生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是什么?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的
2 肌肉的-肛门
的
1 口腔的-感知
的
基本的信赖 与不信赖
自主与怀 疑羞愧
主动与 内疚
勤奋与 自卑
同一性与角 色混乱
亲密与 孤独
自我整合 与绝望
繁衍与 停滞
Company Logo
同一性获得与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
青少年必须在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1、时间观对时间混乱
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
描述
知道在做什么 迟滞 过早地接受了价值取向和目标 个体缺乏清晰的方向
举例
Company Logo
3、简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整体性研究
第一章-第二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课件-PPT
![第一章-第二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127bc6eefdc8d377ee322f.png)
思考:儿童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发展与成熟为儿 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假如生理没 有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就对儿童进行提早训 练的话,结果会怎样?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 双生子爬梯实验
T:第46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8周
C:第53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 一些呢?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或称苯丙氨酸 羟化酶缺乏症(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deficiency)。 PKU是氨基酸代谢性疾病最常见的类型,全球 发病率约1/1.5万,随民族和地区而不同。与其 他氨基酸尿症不同,该病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遗传的重要性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 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 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 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 的发展。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 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 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 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 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先天愚型,也称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21-三体综合征。它是最常见的一种人 类染色体病,也是最常见的智力低下的原因。在 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800~1/600,该病与 母亲的妊娠年龄有密切关系,25岁以下的母亲生 产该类患儿的机会是1/2 000,35岁时为1/300,大 于44岁为1/40。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 只练了2周的C好。 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 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 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 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 双生子爬梯实验
T:第46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8周
C:第53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 一些呢?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或称苯丙氨酸 羟化酶缺乏症(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deficiency)。 PKU是氨基酸代谢性疾病最常见的类型,全球 发病率约1/1.5万,随民族和地区而不同。与其 他氨基酸尿症不同,该病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遗传的重要性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 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 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 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 的发展。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 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 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 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 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先天愚型,也称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21-三体综合征。它是最常见的一种人 类染色体病,也是最常见的智力低下的原因。在 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800~1/600,该病与 母亲的妊娠年龄有密切关系,25岁以下的母亲生 产该类患儿的机会是1/2 000,35岁时为1/300,大 于44岁为1/40。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 只练了2周的C好。 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 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 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 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PPT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4c971aa1c7aa00b42acb0c.png)
环境决定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别 环境中养育她们,那么我情愿担保,能够随便挑选其 中一个婴儿,把她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 特别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 小偷,而不管她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 与她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华生
主观因素——心理本身的特点
生理成熟——生发展 生理成熟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T, 48周,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6周; C,53周,每天练习10分钟,连续2周。 T与C爬楼梯达到了相同的水平,讲明什么?
儿童的发展依赖于生理 成熟的水平。
“南人善泳,北人善骑” 讲明了什么?
考虑: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心理活动
遗传
讨论:哪些生物性状会从亲代遗传子代?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
第一,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物质 基础。
第二,遗传形成心理发展个不差异的潜在因素。
遗传决定论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霍尔(美国)
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 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 遗传决定一样。 ——遗传决定论鼻祖”高尔顿(英国)
内部缘故:全部心理活动(兴趣、喜好、需要)
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缘故或动 力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 相互作用
(一)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强调几点
1、要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 作用
(二)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始终伴随着儿童心 理发展的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马斯 和切斯的
分类
卡根的行为抑制
罗斯巴特和贝 茨的气质分类
托马斯和切斯在1956年发起的持续了近乎30年的追踪 研究是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最全面的气质研究。 他们从九个维度来来研究婴儿最初的气质结构。最后 将其分为三类。
易养型40% 困难型10%
活动有规律,喜欢探究,容易适应环境 。
活动没有规律,易退缩,容易紧张,难 以适应新环境。
谢尔登的类型理论简单而又方便,但是,这种理论过于将人的
人格形式
简单化、绝对化了,而在实际上这种理论类型也不是普遍有效的,有时会维护人的
偏见,伤害一些人的人格。
•身体成熟程度的差异会使同年龄的儿童 招致不同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一个 人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
•研究表明,身体成熟的早晚对于青少年的 影响是不相同的,甚至于是完全相反的。 一般来说,早熟的男孩和晚熟的女孩在 情感和社会适应上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迟缓型15%
生活规律多变,初遇 新事物会退缩,对环 境的适应比较慢。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 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 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
到上述任 点,属于上
卡根从行为抑制
的维
度 来划分气质
类型
。他们集中关注一个
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每个儿童 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家庭是一个 复杂的社会系统,儿童个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影响儿童个性的家庭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 因素。直接因素指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因素,主 要指父母的教养方式。间接因素指不直接与孩子发 生互动,但对其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如家庭关系 、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程度等。
•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幼儿个性的发展, 婴儿的气质类型与他的社会环境之间 的拟合性(goodness of it ),才是真 正决定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当父母以敏感抚养方式去适应婴儿的 气质特征,儿童可实现最佳的发展。
•体貌与体格是指一个的面部特征、身高、体重及身体 的比例。 •因为体貌与体格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具有社 会价值与意义,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中在儿童心目中有权威的人,如父母、老师对儿童 外貌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貌与体格对个性的影响 程度和方向。
父母通常采用的养 育和指导儿童行为 的方式,表现为对 孩子的控制、关爱 、期望及具体采用 的管教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中成员的构成 及其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状态,以 及由这种状态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联系 模式。
家庭结构
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接纳/反应性:提供支持,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 , 信任尊重孩子,能及时提供表扬或者批评。 命令/控制性:对孩子限制和控制地程度。
害
羞、抑制、胆怯的儿童
和
一个合群、外向、
大胆
的儿童之间的差异。把
对陌
生人的害羞看作广泛气
质
分类的一个特点,称作不熟悉
的抑制
。受抑制儿童对不熟悉的事物, 反应出的
大多是逃避、忧伤或抑制情绪反应,开始于7—
9个月。
卡根的行为抑制
包括“积极的参与 、冲动、主动水平 和感觉寻求”(卡 根的不受抑制儿童 符合这个类型)。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2)优 秀课件
目录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自我意识的发展
最初的个性和气质
体貌与体格的影响
成熟速率的影响
气质,通常称为脾气或者性情,它是个性或人格的生 物和情绪基础。 一定的气质类型使儿童的情绪和反应倾向于某一种类 型。 婴儿表现的气质特点即使个体最初的个性。
显示出更多认知的、情绪的和社会行为问题,
往往变得更富攻击性、冲动、依赖、焦虑和缺
•体貌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匹配程度
•青少年对自己体貌的感知会强烈地影响他们对自己身 体的满意程度,并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和心理幸福感。
•体貌与同伴相符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与和他们生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同伴相处时感觉最舒适。
成熟速率
个性发展与社会 化过程
家庭的物理环境
家庭对个性发展 的影响
电视和因特网 的影响
响。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
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
童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
❖ 父母离异的儿童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① 危机期,持续一年左右,儿童受消极影响表现明显。
② 适应期,一般在父母离异一年以后,父母适应离婚生
③
活,与孩子关系改善。
❖ 据研究,离婚对男孩的影响要大于女孩。男孩
包括“注意集中和 转变、抑制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觉敏感和低强度 的愉悦”。
外倾 性
消极情感
努力控制 (自我调节)
包括过敏性和害怕 。这些儿童易忧伤 ;常常烦恼、哭( 卡根的抑制儿童符 合这个类型)。
•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这些气质特点是 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 起跑线。
•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 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 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 果。
外胚层(瘦 往往)内倾、拘谨、 胆怯、爱好艺术等
中胚层(壮 自信)、健壮、精 力旺盛和大胆
内胚层(胖 悠)闲自在、喜爱 交友、慢条斯理 、宽宏大量
1、体格反映了潜在的精力与气质上的差异 2、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不同体格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从而造 成了个性发展结果的差异
3、父母对不同体格的孩子的期望不同,这影响到了不同 体格孩子个性发展结果
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
通过学习和 接受所在社 会的主流价 值和风俗, 儿童融入这 个社会的过程。
社会化
儿童形成一个 显示自己独特 心理特性的过 程。
个性化
影响儿童个性社会化的动因或途径主要是社会文化、社会制 定的年龄标准、家庭、学校和同伴。此外,社会的各种媒体 也在个性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鲍姆瑞德根据两维度将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命高 令 控 制
低
/
教养方式和儿童中期发展结果的关系
独生子女家庭。认知发展上, 独生子女成绩略高;人格发展 上,没有明显的不同。
几代同堂的家庭 。儿童受教育和 爱抚的时间多, 但容易出现隔代 溺爱
核心家庭 大家庭
破裂家庭
离异家庭和重 组家庭
❖ 离婚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和社会化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
分类
卡根的行为抑制
罗斯巴特和贝 茨的气质分类
托马斯和切斯在1956年发起的持续了近乎30年的追踪 研究是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最全面的气质研究。 他们从九个维度来来研究婴儿最初的气质结构。最后 将其分为三类。
易养型40% 困难型10%
活动有规律,喜欢探究,容易适应环境 。
活动没有规律,易退缩,容易紧张,难 以适应新环境。
谢尔登的类型理论简单而又方便,但是,这种理论过于将人的
人格形式
简单化、绝对化了,而在实际上这种理论类型也不是普遍有效的,有时会维护人的
偏见,伤害一些人的人格。
•身体成熟程度的差异会使同年龄的儿童 招致不同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一个 人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
•研究表明,身体成熟的早晚对于青少年的 影响是不相同的,甚至于是完全相反的。 一般来说,早熟的男孩和晚熟的女孩在 情感和社会适应上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迟缓型15%
生活规律多变,初遇 新事物会退缩,对环 境的适应比较慢。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 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 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
到上述任 点,属于上
卡根从行为抑制
的维
度 来划分气质
类型
。他们集中关注一个
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每个儿童 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家庭是一个 复杂的社会系统,儿童个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影响儿童个性的家庭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 因素。直接因素指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因素,主 要指父母的教养方式。间接因素指不直接与孩子发 生互动,但对其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如家庭关系 、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程度等。
•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幼儿个性的发展, 婴儿的气质类型与他的社会环境之间 的拟合性(goodness of it ),才是真 正决定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当父母以敏感抚养方式去适应婴儿的 气质特征,儿童可实现最佳的发展。
•体貌与体格是指一个的面部特征、身高、体重及身体 的比例。 •因为体貌与体格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具有社 会价值与意义,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中在儿童心目中有权威的人,如父母、老师对儿童 外貌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貌与体格对个性的影响 程度和方向。
父母通常采用的养 育和指导儿童行为 的方式,表现为对 孩子的控制、关爱 、期望及具体采用 的管教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中成员的构成 及其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状态,以 及由这种状态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联系 模式。
家庭结构
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接纳/反应性:提供支持,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 , 信任尊重孩子,能及时提供表扬或者批评。 命令/控制性:对孩子限制和控制地程度。
害
羞、抑制、胆怯的儿童
和
一个合群、外向、
大胆
的儿童之间的差异。把
对陌
生人的害羞看作广泛气
质
分类的一个特点,称作不熟悉
的抑制
。受抑制儿童对不熟悉的事物, 反应出的
大多是逃避、忧伤或抑制情绪反应,开始于7—
9个月。
卡根的行为抑制
包括“积极的参与 、冲动、主动水平 和感觉寻求”(卡 根的不受抑制儿童 符合这个类型)。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2)优 秀课件
目录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自我意识的发展
最初的个性和气质
体貌与体格的影响
成熟速率的影响
气质,通常称为脾气或者性情,它是个性或人格的生 物和情绪基础。 一定的气质类型使儿童的情绪和反应倾向于某一种类 型。 婴儿表现的气质特点即使个体最初的个性。
显示出更多认知的、情绪的和社会行为问题,
往往变得更富攻击性、冲动、依赖、焦虑和缺
•体貌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匹配程度
•青少年对自己体貌的感知会强烈地影响他们对自己身 体的满意程度,并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和心理幸福感。
•体貌与同伴相符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与和他们生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同伴相处时感觉最舒适。
成熟速率
个性发展与社会 化过程
家庭的物理环境
家庭对个性发展 的影响
电视和因特网 的影响
响。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
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
童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
❖ 父母离异的儿童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① 危机期,持续一年左右,儿童受消极影响表现明显。
② 适应期,一般在父母离异一年以后,父母适应离婚生
③
活,与孩子关系改善。
❖ 据研究,离婚对男孩的影响要大于女孩。男孩
包括“注意集中和 转变、抑制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觉敏感和低强度 的愉悦”。
外倾 性
消极情感
努力控制 (自我调节)
包括过敏性和害怕 。这些儿童易忧伤 ;常常烦恼、哭( 卡根的抑制儿童符 合这个类型)。
•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这些气质特点是 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 起跑线。
•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 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 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 果。
外胚层(瘦 往往)内倾、拘谨、 胆怯、爱好艺术等
中胚层(壮 自信)、健壮、精 力旺盛和大胆
内胚层(胖 悠)闲自在、喜爱 交友、慢条斯理 、宽宏大量
1、体格反映了潜在的精力与气质上的差异 2、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不同体格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从而造 成了个性发展结果的差异
3、父母对不同体格的孩子的期望不同,这影响到了不同 体格孩子个性发展结果
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
通过学习和 接受所在社 会的主流价 值和风俗, 儿童融入这 个社会的过程。
社会化
儿童形成一个 显示自己独特 心理特性的过 程。
个性化
影响儿童个性社会化的动因或途径主要是社会文化、社会制 定的年龄标准、家庭、学校和同伴。此外,社会的各种媒体 也在个性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鲍姆瑞德根据两维度将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命高 令 控 制
低
/
教养方式和儿童中期发展结果的关系
独生子女家庭。认知发展上, 独生子女成绩略高;人格发展 上,没有明显的不同。
几代同堂的家庭 。儿童受教育和 爱抚的时间多, 但容易出现隔代 溺爱
核心家庭 大家庭
破裂家庭
离异家庭和重 组家庭
❖ 离婚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和社会化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