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巴西》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巴西》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氛围都极具特色,同时也是如何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范例,所以本节内容在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按传统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一一讲读,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也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本人尝试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图文视频等资料和信息,积极和学生一起思考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②能读图说出巴西典型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③能读图说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能说出其主要成因。
④能利用各种媒体查找信息,发表自己对如何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观点和看法。
【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巴西地形图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征;
②利用地图和图片,分析巴西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③利用教科书资料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讨论气候成因,并总结出分析气候类型的因子。
④自主探究学习,撰写小论文,论述如何保护亚马孙雨林。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旅游景观图和风俗人情图片的了解,了解巴西人民的生活;
②通过对巴西地形的分析,体会巴西人在此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③通过对巴西气候的分析,体会巴西人的风俗人情中哪些受自然因素影响;
④树立对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态度,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教学重难点】
巴西地形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成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查找有关巴西的资料、利用地图,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领土、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
提前板画两幅巴西轮廓图(一幅标出巴西高原、另一幅标出亚马孙平原);
准备《导学案》(见最后附页)。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请两位学生将巴西的轮廓图画在黑板上,一幅用阴影标出巴西高原的地形,另一幅用阴影标出亚马孙平原的地形。
【创设情境】
以学生们初中所学知识为背景,和学生一起回忆巴西的相关内容,以一组排比句作为导入: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巴西有灿烂的玛雅文明、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巴西有世界上一流的足球队、巴西人热爱桑巴舞、巴西人爱过狂欢节、巴西还有数不尽的旅游美景、但……巴西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让我们一起开始巴西之旅……
(欣赏一组巴西图片,配上美妙的音乐,图片有:耶稣山风景,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亚马孙雨林,开拓者雕像,巴西足球队赢得世界杯场景,狂欢节场景,巴西利亚夜景等,当音乐播放完时,巴西国旗闪现出来)
【自主学习】
一、地势、地形
1.对照课本P90和多媒体课件,试描述巴西高原地势、地形特征。
学生们先自己写在《导学案》上,教师做出总结:
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地面起伏平缓,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高原边缘部分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东部多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凸出于高原上,里约热内卢到圣多斯一带,形成大西洋沿岸大峭壁,巴西高原 地形 亚马孙平 原地形 巴西高原 上气候 亚马孙 平原气候 课后小论文 课堂练习 总结提升 排比句回忆初中所学知识
图片、音乐创设情境导入
峭壁背负高原面对大洋,从大西洋中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铜墙铁壁屹立在大洋彼岸。
2.对照课本P90和多媒体课件,试描述亚马孙平原地势、地形特征:学生们先自己写在《导学案》上,教师做出总结:
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北、西、南三面地势高,由西向东倾斜,逐渐接近海平面,呈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
【合作探究】
二、气候
1.通过与组员合作,在上图中画出影响巴西高原上气候形成的相关要素。2.巴西高原上形成___________气候,试分析其成因。
(第一个环节:先将同桌的三位同学和后排的三位同学共六人分成一组,充分讨论后在《导学案》上画图,并将讨论的成因写出来,再请一个小组两位代表,一位在黑板上画图,一位分析成因,两位同学充分合作,图画到哪里,讲解分析就到哪里)
(第二个环节:针对刚才小组画的图和分析的成因,提出自己小组的看法,如与其相同,就将自己的成果完善,如有异议,自己小组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补充)(第三个环节:经过几轮小组讨论,与其他小组交流,不断深化讨论成果,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师总结答案:
①巴西高原大部分位于10°S-20°S之间,属热带;
②夏半年,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受其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湿季;
③冬半年,东南信风从大西洋携带水汽,遇巴西高原东部山地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高原上,降水少,形成干季;使得干湿季分明,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通过与组员合作,在上图中画出影响亚马孙平原气候形成的相关要素。4.亚马孙平原形成____________气候,试分析其成因。
(第一个环节:先将同桌的三位同学和后排的三位同学共六人分成一组,充分讨论后在《导学案》上画图,并将讨论的成因写出来,再请一个小组两位代表,
一位在黑板上画图,一位分析成因,两位同学充分合作,图画到哪里,讲解分析就到哪里)
(第二个环节:针对刚才小组画的图和分析的成因,提出自己小组的看法,如与其相同,就将自己的成果完善,如有异议,自己小组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补充)(第三个环节:经过几轮小组讨论,与其他小组交流,不断深化讨论成果,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师总结答案:
①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两侧,全年高温;
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③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北、西、南三面地势高,呈口袋状向东向大西洋敞开;
④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从大西洋携带大量水汽,暖湿气流运动中遇北、西、南三面山地阻挡抬升,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⑤东部沿海巴西暖流、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使其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课堂练习】
下图所示国家将首都由A地迁至B地的主要原因是( )
B
A
A.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原始热带雨林面积广大,交通不便
B.B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绿草如茵,又有利于对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
C.A地工业发展缓慢,在该国的经济地位下降,环境污染严重D.B地由于交通方便,欧洲开拓者首先到达这一带,该地区经济发展快,现已成为人口稠密区
【课后小论文】
试着自主学习亚马孙雨林的相关内容,可从下面拟定的题目中任选其一,
也可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
亚马孙雨林的生态效益亚马孙雨林的现状
亚马孙雨林的未来假如我是巴西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