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前,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环保教育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针对当前中学生教育中尚未开展环保这一课程的现状,生物学教育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结合环保教育,要勇于承担起环保教育的重任。作为执教多年的中学生物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引入环保教育的教学经验,给出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有机结合
A Brief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Zhou Yi
Abstract In the fast developing world,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more and more severe,s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not been opened in middle school,so biology teaching should attac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n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s a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er for many years,the writer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introduc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biology teaching, and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biology teaching;environmental education;organic combination
Author's address Shihu Middle School of Guzhen County, 233700,Bengbu,Anhui,China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人口急剧膨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种种危机与灾害: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等等时刻给人类敲响警钟。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成为新世纪的热点问题,环境教育作为提高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手段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中学针对环境教育还未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使得环境教育融合在各个科目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并不能有效树立学生的环境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
生物学是一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他们能科学地认识环境的本质、科学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伦理观的树立,而且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作者把环境教育融合到生物教
学活动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将环境教育渗入教材并走出教材
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贯彻始终,将环境教育渗入教材并走出教材,让学生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基本知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架设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桥梁。
如我们在讲述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分化、癌变与衰老章节时,在教授概念、机理等基础知识上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探究自然界生物存在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衰老、癌变的因素这些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环境污染,生化、理化因素等对细胞的影响,从而了解癌症这一疾病的作用机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而且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再如,我们在讲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一知识要点时,同样可以采用逐步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入环境教育。先设置两个问题进行提问:动物和人类呼吸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动物和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到哪里去(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进行总结进一步设置问题:氧气的释放与二氧化碳吸收看似一个有效循环平衡过程,可如今自然系统中,是一个平衡的过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时候让学生再做课堂上的主人,自主讨论学习当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后进行总结。我们只要提及在日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二氧化碳等废气的大量排放、森林资源大面积的砍伐,逐渐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形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虽然只是在教学中稍微点到了环境问题,但在学生的印象中就能形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意识,环境的破坏对生物界有重要影响的印象。在没有专门环境教育课程设立的中学,亦能达到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
2联系实际认识环境公害,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与加强学生认识和了解环境公害引发的自然灾害问题,开展相关专题的探讨和学习。可以把以下主要环境公害引发原因、后果及防治引入到生物教学当中:
(1)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自工业革命开始至今,人类不断向空气中排入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强,引起全
(安徽省固镇县石湖中学安徽·蚌埠233700)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2-0125-02
(上接第125页)
球气候变暖等严重问题。主要包括:地球病虫害增多,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及土地干旱,沙漠化现象严重等。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尽量减少电、气、油使用量,加强保护森林和海洋资源。
(2)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水生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气体水生生物死亡的现象。主要影响:影响水质,造成水体透明度降低,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导致水体有毒。防治富营养化进程,通过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进入和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3)酸雨: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的煤炭、石油等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和硝酸雨滴。主要危害:直接致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土壤贫瘠化,河流酸化等。防治主要就是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对使用的燃料进行除硫等处理。
(4)臭氧层破坏:由于人类的活动,制造了大量例如氟利昂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地球表面抵挡紫外线的保护层受到破坏。造成地球表面紫外线增加,破坏生物分子,增加癌变几率,亦可致使海洋生态系统受致命破坏及农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等。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氟氯碳化物的使用,减少对地球保护层的破坏。
除此几类自然公害之外,在教学中亦可以对飓风、水土流失、海啸、冰雹等灾害进行介绍,一方面增加学生课外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3积极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的花草树木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在校园的绿化带制作标志牌、在校园的宣传栏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播放环保影片,在班级内乃至在全校开展环境知识讲座及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养成自觉担负保护环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在目前生物教学中也非常地重要。一方面,教科书的基础知识来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又服务于生活。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开展适当的社会实践是必要的。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农场和化工厂,让他们仔细探讨参观地在环境保护中的优点与不足,并写出观后感和环境保护建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对学生在校教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这种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增加了学习趣味性;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充分带动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不仅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运用;不仅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思考问题,而且帮助他们提高了应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在未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中学教育中,生物学课程作为与环境联系紧密的一门自然学科,在中学教学中应勇于承担环保教育的重任,把环保教育的工作落实到教学中,把基础教育推向高层次素质教育,培养出能自觉承担起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自然平衡伟大历史使命的新世纪人才。
编辑王恒平
5关注社会热点,导入新课
中学生不满足于课本有限的知识,而渴望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因此,教师在平时要积极搜集资料,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探索生物学奥秘的热情。导入新课时,巧妙地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集中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发他们高度的学习激情,效果很好。如在讲“蛋白质”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言:请同学生们阅读一段新闻:“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因为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食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过三聚氰胺的奶粉就很难检测出其蛋白质不合格了,这就是三聚氰胺的假蛋白。”从而很自然地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导言,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吴光华.重在引导旨在培养——
—巧借榜样的作用与生物教学的结合[J].中学生物学,2008(6).
[2]梁徐文广.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
习(社会综合),2009(7).
[3]曼丽.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几种导言的设计艺术[J].中学生物学,
2011(1).
[4]孙少华.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的导言设计[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
学),2011(4).
编辑王恒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