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生物总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知识清单(全国)清单11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中考生物复习基础知识清单(全国)清单11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ea02c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d.png)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清单11一、生物分类1、生物分类:根据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3、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形态结构。
4、被子植物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5、根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二、从种到界1、生物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基本分类单位: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
4、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林奈的双名法。
5、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第一部分属名和第二部分种加词两部分组成,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
6、动植物分类等级举例亚门脊椎动物亚门被子植物亚门纲哺乳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目奇蹄目食肉目蔷薇目禾本目科马科犬科蔷薇科禾本科属马属犬属桃属苹果属小麦属种马驴狼桃苹果小麦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4、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3、我国特有珍稀生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藏羚羊。
4、中生代活化石——扬子鳄;植物活化石——银杉。
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外,还有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完善法律等。
超详细浙江宁波科学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汇总
![超详细浙江宁波科学中考生物复习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377a0e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8.png)
视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1.构造: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2.物镜和目镜的区分: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且变更明显向前转,镜筒下降,且变更明显细准焦螺旋变更的幅度很小,其他及粗准焦螺旋一样。
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5.如何变更视野的明暗:(1)调整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2)调整反光镜:凹面镜,视野亮;平面镜,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亮,看见的细胞数目多;高倍镜,视野暗,看见的细胞数目少。
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挪动方向和物象的挪动方向相反。
7.显微镜运用的步骤: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视察—记录—收镜—整理(在对光时,强光用平面镜,光线较暗用凹面镜;调焦先粗再细)二、生物的多样性⒈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根本单位。
(2)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少。
⒉生物的主要类群:(1)细菌真菌和病毒①细菌: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
②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构造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
多细胞真菌的根本构造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局部—子实体,地下局部—养分菌丝。
没有叶绿体,必需靠汲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养分。
③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不具细胞构造的微小生物。
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展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细胞都有细胞壁。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过程中不形成胚。
(3)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养分。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cecd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8.png)
生物中考复习提纲一、生物基础知识回顾1.细胞理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质体、核、细胞膜、细胞质等。
2.细胞的各种运动方式:自主运动、运动作用、肌纤维蛋白等。
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4.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DNA、RNA、基因突变等。
5.遗传方式与规律:单性生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
6.生物种类与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五界分类法等。
7.细胞的组成与结构:细胞壁、核膜、细胞器等。
二、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学等。
3.生物的适应与变异:适应性进化、遗传变异等。
4.进化的速度与节奏:突变速度、物种形成速度等。
三、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等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条件、节律、激素调节等。
3.光合作用的过程与特点:光合反应、碳循环等。
4.植物的传播与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5.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分适应、温度适应、光照适应等。
四、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动物体内环境稳态调控:内环境稳态、恒定性等。
2.脊椎动物的体内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3.动物的消化与吸收:消化器官结构与功能、消化酶等。
4.动物的呼吸与循环: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等。
5.动物的运动与支持: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运动方式等。
6.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五、生态学基本概念与问题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群落、种群、生态位等。
2.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结构:氧化还原环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
4.生物群落的演替:演替的基本概念、演替过程与影响因素。
5.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
六、常见的遗传疾病与生活中的应用1.常见的遗传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定义、分类和症状。
3.生物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等。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e37f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6.png)
一、生物的基本知识
1.细胞
(1)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功能:新陈代谢、生长、分裂等。
(3)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细胞的生理活动:吸收、呼吸、消化、排泄等。
2.组织器官
(1)植物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
(2)动物组织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形态结构等。
2.遗传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隔代遗传、基因组合。
(2)基因突变:基因的突变、遗传病。
三、生物的生态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成: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等。
(2)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等。
2.环境保护
(1)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植树造林等。
(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
3.生物的营养
(1)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土壤养分吸收。
(2)动物的营养:消化吸收、呼吸作用。
(3)人体的营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等。
4.生物的繁殖
(1)植物的繁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动物的繁殖:生殖细胞、性交配、生殖器官。
二、生物的进化和遗传
1.进化论
(1)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以上是中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总结。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备考中考生物。祝愿所有的中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_[冀少版]
![生物中考复习资料_[冀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d0dbf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2.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一、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1.结构及功能:镜座(10):稳定镜身镜柱(14):支持镜柱以上部件镜臂(13):握镜部位载物台(7):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5),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6)镜简(2):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3):转动物镜物镜(4)和目镜(1):具有放大作用结(且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粗准焦螺旋(11)和细准焦螺旋(12):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反光镜(9)和遮光器(8):调节光线强弱的两个结构2.外界光线强时,选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3.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增大,视野范围变小,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减少(存在倍数关系)。
4.显微镜下呈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玻片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玻片上写着‘bp’,视野里‘dq’。
即把写着‘bp’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5.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物镜、目镜或玻片上。
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视野白亮。
(3)安放装片: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观察的材料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夹住;(4)通焦:(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略微转动细准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对光和观察时,首先选用低倍物镜:下降镜简时眼睛注视物镜: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方便画图;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气泡是周围有黑边中央亮,且易变形和移动。
二、观察和测量1.观察的顺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中考必备-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包含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所有考点】
![中考必备-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包含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所有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0771c4b8f67c1cfbd6b81c.png)
初中科学复习资料最新[中考必备]最全全国通用物理部分知识梳理第一册第一章1、质量与密度公式:ρ→单位:1克/厘米3 = 10千克/米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声波波的存在电磁波光波波的作用:传播信息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漫反射凸透镜 凹透镜5、眼睛——视力的矫正第二册第二章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空气→水(其它)∠入>∠折水(其它)→空气∠入<∠折动。
曲线运动2、速度与平均速度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
(2)量程的选择。
(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
(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021浙江省初三科学中考复习重点内容(生物部分)
![2021浙江省初三科学中考复习重点内容(生物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46ee50a1910ef12d2af9e7c9.png)
2021初三科学复习重点内容(生物部分) 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a)1.细胞的发现:胡克利用自制改进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时发现了细胞;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__施莱登__和__施旺__首次提出了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细胞__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知识拓展】1.胡克发现的细胞实为残存的细胞壁。
2.早期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非指所有的生物,当时人们未认识到自然界有微生物存在。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c)1.细胞的结构图1-1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异同可用下表反映。
(“√”表示有相应结构,“×”表示无相应结构)【知识拓展】1.只有植物的细胞才可能有叶绿体,但并非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叶表皮细胞等都无叶绿体。
2.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
细菌为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类多为真核生物。
2.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b)1.显微镜的结构图1-22.使用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
①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__略偏左__的地方,便于__左__眼观察,__右__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②对光(二正对一调节):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低倍__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__较大__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直至视野里看到明亮的__圆形光斑__为止;③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__通光孔__;④调焦:先用眼睛注视__物__镜,再向__前__调节__粗准焦螺旋__,使镜筒下降接近装片,然后左眼看__目镜__,向__后__调节__粗准焦螺旋__,使镜筒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__细准焦螺旋__,直至看清物像为止;⑤观察记录:绘制细胞图时,图的位置要适中;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区别明暗要用铅笔点出__疏密不同__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⑥收镜整理:把目镜放回镜盒,在镜筒的上方盖上塑料盖。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3284f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f.png)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资料15篇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光周期现象2、光饱合点3、光补偿点5、贝格曼规律6、阿伦规律7、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又称总积温。
二、问答题1、太阳光的生态作用有哪些?2、论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的应用意义。
答:(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用公式表示:K=N·(T-C)单位:日·度。
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写成:T=C+K/N=C+KV,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单位日·度;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T——发育期间的x均温度;C——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
V为发育历期的倒数(1/N)即发育速率。
(2)在农业的应用: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b、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c、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d、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e、应用积温预报农时3、论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答:(1)生物从形态上对低温的适应:植物:a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b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c一年生草本,死后留下种子越冬;d多年生草本,以块茎、鳞茎、根状茎越冬;e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自保措施)。
动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或称增加隔热性。
体型和颜色变化(2)生物从生理上对低温的.适应:植物: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a、增加体内产热量(非颤抖性产热)b、逆流热交换机制c、局部异温性d、耐受冻结e、超冷(3)生物从形态上对高温的适应: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一部分阳光;b、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c、蔽光效应,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减少辐射伤害;d、有些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绝热。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精讲精炼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精讲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b64e771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0.png)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架构,核心知识1.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__化石__;科学方法是__比较法__。
2.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__简单到复杂__(从结构复杂程度角度)、由__低等到高等__(从进化地位角度)、由__水生到陆生__(从生活环境角度)。
,命题方向1.本节重点考查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例:对化石的认识,理解化石是什么,化石的形成原因及比较法。
2.主要考查对生物进化的历程的认识,学生能根据实例判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跟踪训练1.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B )A.现存生物B.生物化石C.推测设想 D.形态结构2.(2017长沙中考)张杨同学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不同地层化石分布模型,该模型体现的规律不包括( C ) A.生物从简单到复杂B.生物从水生到陆生C.生物从体型小到体型大D.生物从低等到高等3.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A.化石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B.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具有更复杂的结构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4.(2017内江中考)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C.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是可能的D.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B.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C.被子植物由古代裸子植物进化而来D.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小到大6.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A )A.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D.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7.始祖鸟化石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它证明了( B )A.始祖鸟起源于古鸟B.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C.鸟类起源于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起源于鸟类8.(2017潍坊中考)下列有关潍坊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临朐山蝎与蝗虫一样属于昆虫纲B.泥鳅能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也能存活较长时间,属两栖动物C.诸城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有关地区找油找矿提供了有较高价值的化石旁证D.“四大家鱼”中的鲢鱼、鳙鱼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9.(2017遵义中考)下列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 D )A.中华鲟 B.扬子鳄C.褐马鸡 D.大熊猫10.(2017云南中考)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
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课件
![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a977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0.png)
每道试题后都附有准确的答案解析, 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 学生的解题准确性和速度。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对于涉及实际应用的题目,尝 试模拟情景,从实际角度出发
来选择答案。
填空题答题技巧
准确记忆
对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点,需要准确记忆,避 免在填空时出现错别字
或遗漏。
理解概念
对于涉及概念性的填空 ,需要深入理解相关概 念,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提炼信息
对于提供信息的填空题 ,需要提炼关键信息,
避免遗漏或冗余。
在回答实验题时,不仅要描述实验现象, 还要总结实验结论,确保答案完整性和准 确性。
06
中考生物模拟试题 及答案
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总结词:考查基础知识 总结词:题型多样
总结词:贴近实际
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总结词
答案解析详尽
详细描述
本套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细胞的结 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题技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准确记忆:确保对相关知识点有准确记忆,避免因记 忆模糊而失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条理清晰:在回答时要有条理,避免出现逻辑混乱。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注意细节:对于涉及细节的填空题,要特别注意,避 免因疏忽而失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05
中考生物答题技巧
选择题答题技巧
01
02
03
04
仔细审题
确保完全理解题目的要求和含 义,避免因为误解题目而失分
。
排除法
对于一些不确定的选项,可以 先排除明显错误的,再根据题 目要求和知识储备进行筛选。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8f29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9.png)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一、生物基础知识
1.细胞学说
- 细胞的种类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 分子生物学基础
2.遗传学基础
- 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特点
- 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 生物技术基础
3.生态学基础
-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 物种的适应和生态平衡
-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利用
二、人体健康
1.人体生长发育
- 性腺和性特征的发育
- 儿童青春期生理变化
- 人体生长发育和营养
2.常见疾病防治
-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疾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3.生殖与生育
- 生殖和生育的基本概念- 怀孕和胎儿的发育
- 出生和新生儿护理
三、生物科技
1.生物科技概述
- 生物科技的基本概念
- 生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2.生物科技的应用
- 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生物制品和生物医药
- 植物改良与转基因技术
3.生物科技的风险与伦理
- 生物科技的种类及其风险
- 生物科技应用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 生物科技发展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这份复习资料主要介绍了初中生物会考所需要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基础知识、人体健康和生物科技三部分,共计九大主题,涵盖了初中生物各个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中考前的复习资料来使用。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精选7篇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525e1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a.png)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精选7篇初中生物考试必背知识:被子植物的一生篇一1、孢子植物有(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2)苔藓植物:有假根,有茎叶的分化(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2、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3、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有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胚乳提供,无胚乳的种子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4、裸子植物的特征:种子裸露,外面无保护它的果皮;被子植物的特征:种子外面有果皮保护,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免受外界环境的危害,更加适应陆地生活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籽粒饱满,胚结构完整,不在休眠期的种子6、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7、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枝条由芽发育成8、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9、花的主要结构:雄蕊、雌蕊(必不可少),花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过程10、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篇二1、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
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7、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9、既储存了主要的遗传信息,又对细胞的生命的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细胞核)。
10、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11、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12、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https://img.taocdn.com/s3/m/349182b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b.png)
( B )9.(2019·广东)根尖分生区和茎的形成层都 属于
A. 营养组织 C. 机械组织
B. 分生组织 D. 输导组织
达标训练
6、(2018山东)下列农产品属于根的是 ( C )
A.莲藕
B.土豆 C.萝卜 D.荸荠
7、(2019山东)植株生长,是因为植物体某些结构中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这样的结构有( C )
二、非选择题
16. 如图是某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 有关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细胞的 分裂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 的数量 增多 。
(2)图乙表示的是细胞的 分化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细胞在形态和结构方面发生了变化,并且失去了 ____分裂 能力。
(3)如果①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那么在正常情况下, ②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12 对。
3
考点一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细胞生长: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营养物质 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 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生长到一定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三)细胞分裂过程(核→质→膜→壁)
➢ ① 细胞核 由一个分成两个。 ➢ ② 细胞质 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 ③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细胞膜 和 细胞壁 。 ➢ ④动物细胞: 细胞膜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①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②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 胞群叫做组织。
➢③人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1
考点二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生物部分—2021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讲义(机构使用)
![生物部分—2021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讲义(机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c4f0ae2e3f5727a4e962d0.png)
中考复习-生物部分第一讲生物结构层次与分类考点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的数目增多;多细胞生物体内________,并产生生殖细胞。
2.细胞分化:长大后的子细胞大部分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________和________的细胞。
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植物组织:动物组织:4.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生殖器官:____________,营养器官:__________.例1:如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数量先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________相同。
考点二常见的动物考点三常见的植物类别特征代表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桃树、桂树裸子植物松、衫、柏、杏、铁等区别孢子植物藻类植物紫菜、海带苔藓植物地钱、葫芦仙蕨类植物胎生狗脊例2.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水C.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D.苔藓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常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例3.下列食物中,不属于果实的是()A.玉米B.西瓜C.银杏果D.番茄第二讲显微镜的使用及装片制作考点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_______→_________→通光孔→标本→________→镜筒→眼3.镜头辨别:目镜:直插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物镜:螺旋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4.判断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位置: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一般会在、或上。
①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③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
5.显微镜的成像与玻片的移动方向:显微镜下呈现的像为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像在视野的哪一方,要将像移到中央,玻片就继续往________移。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fdbba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3.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有关生命的起源、发展、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初中生物知识点总复习。
1.细胞: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稳态: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一定的内部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生物体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稳态。
3.遗传物质: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它携带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并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4.遗传:遗传是指生物通过一代代的繁殖,将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遗传中存在基因的传递和变异。
5.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染色体上的一个遗传因子,它决定了生物的一些性状。
基因通过DNA编码来传递遗传信息。
6.繁殖:生物通过繁殖来产生后代。
繁殖包括有性和无性繁殖。
7.生态: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关系。
8.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概念,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会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会被淘汰。
9.进化:进化是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进化是由于基因携带的突变或者基因重组等原因引起的。
10.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1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12.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3.消化吸收:消化是指将食物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吸收是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到细胞内。
1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1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负责气体交换的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和肺部。
16.分泌系统:分泌系统分泌激素,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代谢、生殖等功能。
17.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负责感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
生物中考 素材
![生物中考 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d8b60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3.png)
生物中考素材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生物中考素材:
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植物激素的作用。
2. 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等过程,以及动物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3. 遗传和变异:包括基因、DNA、染色体等遗传物质的作用,以及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概念。
4. 生态平衡:包括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概念。
5. 人体生理学: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6. 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生长和繁殖特点,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7.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以及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等话题。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生物中考素材,但具体考试内容还需以当年的考试大纲为准。
中考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汇集
![中考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d480887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8.png)
中考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汇集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们需要对各个科目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复习,生物科目也不例外。
作为一门既应用又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生物的考试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因此,本文将会提供一份生物重点知识复习提纲汇集,帮助中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一、生物基础知识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生命活动3. 生物体内物质的循环和代谢4. 遗传和进化 5. 生物的分类和演化6.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二、生物基础知识的详细说明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其细胞质一般只有细胞膜、细胞壁(如果有)和核糖体等最基本的结构。
而真核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其细胞质由质膜、内质网、线粒体等众多结构组成。
此外,细胞还有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它们在不同的酶协同作用下为细胞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
2.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即细胞内的所有生化反应的总和,膜运输、细胞分裂等等。
其中,膜运输主要是细胞利用膜内的物质转运机制,完成物种分子的“进口”和“出口”控制;细胞分裂则是细胞繁殖的重要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3. 生物体内物质的循环和代谢生物体内的物质循环和代谢无疑是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涉及人体内的物质的摄取、消化、吸收、循环、呼吸等诸多方面。
在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主要是指新陈代谢,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需要借助氧气发生的代谢过程,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而无氧呼吸则是指不需要氧气参与的代谢过程。
4. 遗传和进化遗传和进化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石。
遗传包括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基因遗传、染色体遗传等;而进化则涉及到自然选择、基因突变、适应性较强的个体生存等。
5. 生物的分类和演化生物学家通过对不同生物形态、生理功能、生态环境等查找和分析,将其归为相对应的分类群或谱系,进而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分类和演化问题。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10a20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8.png)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含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含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0X30=300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揭阳市中考生物复习提纲
![揭阳市中考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ea593a7b0717fd5360cdc67.png)
第一部分: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一、生命的世界1.生物圈:在地球上,海平面以下约11000m 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科学家称之为“生物圈”。
10亿种左右。
(动物70%、植物和真菌占22%、细菌5%、病毒)2.(基因)多样性。
(不同生物基因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生态系统多样性。
(如一片森林,一个村落,一块农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根本标志,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
(遇在外界剌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3.生物的特征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构成: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可分为生物因素:(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如种内关系:互助、斗争;种间关系:寄生、合作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3.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如:草 蝗虫 青蛙 蛇 鹰。
捕食食物链:以活的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
(如:草 兔 狐)碎屑食物链:以动植物的尸体为起点的食物链。
(如:动植物尸体 蚯蚓 细菌、真菌) (二)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一般说,一个环节只能)2.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以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3.第二部分:生物体构成第3章:细胞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 1.几乎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膜①: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作用。
2.动物细胞的 细胞质③: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生命活动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科学生物总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显微镜的使用P37-38 的图要掌握▲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65题3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种子植物▲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植株的生长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花由花芽发育而来▲花的结构(课本102)▲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课本105页1题▲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P109▲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