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土壤的成分苏教版 (17)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ed33c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5.png)
教材版本:苏教版《土壤的成分》一,教材分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第1课《土壤的成分》。
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物质。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水分、养料、热量等必需的条件,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栖息地。
对人类的繁衍生息而言,土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本单元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通过《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类型》、《肥沃的土壤》、《保护土壤》四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土壤的概念,树立保护土壤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他们在低年级学习了《石头与泥土》《土壤与生命》两个单元,通过挖泥土、玩泥巴、栽小葱、养蚂蚁等活动积累了很多感性经验和对土壤的直观认识。
对于孩子来说,土壤是非常好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载体。
而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们虽然很熟悉土壤,但是“土壤里有什么”还是非常陌生的。
一个三年级孩子对于“土壤”这个科学概念还是有很多不解之处。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强调体验和思维,将二者整合在一个个学习活动中。
在学习方式上,延续了低年级《石头与泥土》单元“玩中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四,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并认识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4感受家乡优良的土壤资源,同时意识到家乡土壤资源发生的变化,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教学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
五,教学准备:土壤样本(木瓜地土壤,菜园地土壤)、烧杯、水、铲子、餐巾纸、放大镜,水槽等等。
六教学过程:以家乡风景导入1.观看新田风景宣传片。
2.以小草发芽走进土壤(板书课题)。
3.我们在哪找到土壤。
4.学生汇报。
教学意图:以家乡的土壤引入激起学习兴趣;走进身边的土壤。
活动一:在校内采集土壤1.采集前任务布置。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土壤的成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土壤的成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0aab6a360cba1aa911da3e.png)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第一课土壤的成分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2.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中的第一节《土壤的成分》。
本节课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从研究土壤的成分开始。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土壤本身的组成以及土壤中存在的其他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的能力,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
其次,要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逻辑也要梳理清晰。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说出土壤中有黏土、沙子、枯枝落叶、小石头、小动物等组成。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能够发现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组成。
三、学习重点:
1.通过观察,能够说出土壤中有黏土、沙子、枯枝落叶、小石头、小动物等组成。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能够发现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组成。
四、学习难点:
1.通过观察,能够说出土壤中有黏土、沙子、枯枝落叶、小石头、小动物等组成。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能够发现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组成。
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每组实验材料包(提前挖好的土壤、烧杯、水、卫生纸、放大镜)、实验记录单等。
六、学习过程:。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2.1 土壤的成分 教学课件PPT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2.1 土壤的成分 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6d377ead51f01dc281f1b6.png)
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 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 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研究土壤的成分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 开纸巾,你看到……
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 草根和小虫。
2.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 ……过一会儿又看到……
开始你看到有气泡冒出过一会 儿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
2.把土壤放入水中,有( 气泡 )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空气 )。 二、判断。 1.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2.菜园土有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等东西。(√ )
课堂总结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 水、空气、砂和黏土、盐类、腐殖质等 成分构成的。
板书设计
2.1土壤的成分 水、空气、砂和黏土、盐类、腐殖质
活动1:采集土壤
我们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 ,带瓶(器皿)
注意:到河边采集 土壤,必须有大人陪同 才能去!
活动2 :观察土壤 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发现了哪些东西?
土壤中有蚯蚓?土壤中有植物的根? 土壤中有小石头?大石头? 除了我们刚刚 看到的,土壤中还有什么呢?
菜园土: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
花园土:黏土、沙子、枯树叶、蜗牛 壳、蚯蚓、蚂蚁、小石头。
实验1:用排水法判断土壤中有空气。
实验: 把一块干泥土放进水中, 看到什么现 象? 说明了什么?
现象:水里有气泡冒出。 结论:土壤中有空隙,水进入了这些空隙即 土壤中空气的体积。
实验2:用加热法判断水分的存在。 实验器材:土壤、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 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 现象:试管内出现小水珠,试管口冒出白气。 结论:土壤中含有水。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土壤的成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土壤的成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e13b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4.png)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土壤的成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土壤的成分》,主要介绍土壤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和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他们对土壤的观察和研究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如矿物质、有机物、水分和空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学会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土壤的成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土壤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土壤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水分和养分的供给。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研究土壤单元的导入部分,对土壤的存在和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实验和观察的兴趣较高,但对土壤的成分和作用的理解还较为薄弱。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的成分及其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参与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有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 教师提问:植物在哪里生长?它们的根在哪里?根部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能回忆起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吗?请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阳光、水、土壤、空气等)教师:非常好!植物的根部在哪里?它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来生长呢?第二环节:呈现与探究1. 教师出示一盒土壤样品,并让学生观察和描绘土壤的外观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作用?3. 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土壤样品,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外观特征。
教师:请大家看一下这盒土壤样品,仔细观察并用画笔或文字描绘一下它的外观特征。
(学生观察并描绘土壤的外观特征)教师:非常好!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它有什么作用?第三环节:实验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利用透明容器和土壤样品进行实验,观察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f99e9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0.png)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科学课。
教材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以儿童身边的物质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土壤的成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中设计了三个实验:观察土壤、比较不同土壤、验证土壤中的水分,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土壤的成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提高观察效果;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实验安全、规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土壤的成分,了解土壤中包含的不同物质。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感官观察土壤,培养观察能力;学会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土壤的成分,了解土壤中包含的不同物质。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激发学生对土壤成分的好奇心。
2.观察土壤:让学生用肉眼观察土壤,描述土壤的外观特征。
3.实验一:比较不同土壤(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两种不同土壤进行比较。
(2)观察两种土壤的颜色、质地等特征,记录观察结果。
(3)讨论:两种土壤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实验二:验证土壤中的水分(1)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个实验:将土壤放入烘箱中烘干,观察土壤的变化。
(2)观察土壤在烘干过程中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3)讨论:土壤中的水分是如何蒸发的?如何验证土壤中的水分?5.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土壤的成分,总结土壤中包含的不同物质。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2.1 土壤的成分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2.1 土壤的成分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80e9a17c1cfad6195fa7c5.png)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
通过肉眼发现:
菜园土: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
花园土:黏土、沙子、枯树叶、蜗牛壳、蚯蚓、蚂蚁、小石头。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土壤中有空气呢?
(三)实验1:用排水法判断土壤中有空气。
实验:把一块干泥土放进水中,看到 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开始你看到有气泡冒出过一会儿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
3.搅拌以后,你看到……静置一段时间后,又看到……
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拓展延伸:你还能用什么方法,了解土壤的成分?
学生思考。
加热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活动。
二、判断。
1.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2.菜园土有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等东西。( )
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练习习惯,不断巩固所学。
作业布置
有人在土壤中还发现了塑料、泡沫等,你认为这也是土壤的组成吗?对生活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你有何感悟?
课堂小结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和黏土、盐类、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现象:水里有气泡冒出。
结论:土壤中有空隙,水进入了这些空隙即土壤中空气的体积。
(四)实验2:用加热法判断水分的存在。
实验器材:土壤、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有没有水珠?
现象:试管内出现小水珠,试管口冒出白气。
结论:土壤中含有水。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土壤的成分》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土壤的成分》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5694e7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7.png)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土壤的成分》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成分》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土壤的成分,探索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教材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他们对土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土壤的成分和作用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和观察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观察、讨论、讲解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观察工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土壤由什么组成,引出本课的内容。
2.实验与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了解土壤的成分,探索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土壤的成分和作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4.总结与拓展: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2017)科学 2-4-土壤的成分 教案1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2017)科学 2-4-土壤的成分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25b99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c.png)
科学苏教版(2017)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教学目标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沙子和黏土等。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土壤,知道并记录土壤中包含的肉眼可见成分。
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发现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成分的存在,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土壤资,了解人类和土壤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教学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
教学准备野外采集材料:金属取土器、透明塑料瓶、放大镜每小组各一;课堂实验材料:学生采集的土壤、玻璃杯、放大镜、水、盘子、勺子、木棒、吸水纸等每小组各一;教师准备:土壤的图片和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什么是土壤?(一)图片导入,认识土壤。
1.师出示自然风光图片,学生交流感受。
2.师:我们知道大多数的花、草、树木等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
有了土壤,大地才成为万物之母;有了土壤,大地才变得郁郁葱葱。
那么,什么是土壤?3.揭示概念,板书课题。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意图解析】出示有关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图片 ,引导学生聚焦土壤,明白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
◎哪里有土壤?(二)野外考查,采集土壤。
1.引导学生怎样采集土壤。
师:为了更好地观察、研究土壤,我们可以采集一些土壤样本。
采集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强调: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靠近水边,采集时不要伤害土壤里面的动植物。
)2.分组采集不同地方的土壤。
师:哪里有土壤?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
预设:草地、菜地、花圃、田野、池塘、山坡……把学生分成三个组,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去户外分别选取田野、花圃和池塘边等不同地方采集土壤样本。
3.交流野外采集中的发现。
师:我们到大自然去实地观察和采集了土壤,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小组在观察采集土壤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土壤的成分 课件ppt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土壤的成分 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2e7067195f312b3169a5e1.png)
沙子 小昆虫
枯树枝
黏土 植物的枯叶
蚯蚓
土壤里还有什么?
• 将自己的发现用便签纸写下来 贴在记录单上!
• 耐心、仔细观察,轻声细语交 流!
证明土壤中有水!
证明土壤中有空气!
证明土壤中有沙土和黏土!
开始冒气泡。 土块塌了。 水变浑浊。 土壤出现分层。
土壤中 有水、 空气、 沙土、 黏土
......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土壤
4.土壤的成分
还需要什么?
哪里可以找到土壤?
花园 、草地、菜园、田野、果园、池塘……
土壤有什么作用呢?
土壤有什么作用呢?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 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 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土壤里有什么
自己观察土壤,用便签纸记下 你新发现的土壤成分。
1、土壤有的是褐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 黑色的。 2、土壤里有腐殖质。
……
土壤是由水、空气、沙土、黏 土......多种成分组成。
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成分
![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dda592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2.png)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4课《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和土壤的组成成分。
本课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大自然中寻找土壤,再通过观察和各种小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全程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环境和土壤的印象。
教材由三个活动构成:一、实地观察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的样态;二、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三、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土壤中的主要成分。
三个活动循序渐进,先是让学生观察自然界当中的土壤,然后通过样本了解其大概的组成,再通过实验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成分,一步步让学生能够清晰的掌握土壤的组成成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且土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土壤的用途,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但孩子们对于土壤的组成可能没有去探究过,或者只能说出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组成,有的学生甚至是一无所知的,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又恰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观察土壤样本,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出土壤的组成成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烧杯、土壤样本、玻璃棒、纸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之所以地球能成为一个孕育生命的星球,离不开各种植物(出示PPT图片),那你知道植物都生长在哪里吗?生:土壤、水中等等。
2.师: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植物,它们大多生长在土壤上面,那同学们想象一下没有土壤的世界会如何呢?(学生回答)3.师:所以土壤是我们地球上重要的资源,那你们知道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4.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4.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4.土壤的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2fef6d758bd63186bcebbcdf.png)
土壤是伟大的妈妈,
她的怀抱很大很大!
这
瞧!嫩草发芽了,
首 小
看!小树扎根了。
诗
这里,冬眠的青蛙醒来啦,
写
那里,钻洞的蚯蚓歇息啦!
了
……什 么ຫໍສະໝຸດ 亿万个生命,?都在她温暖的怀抱中长大!
土壤有什么作用?
我们周围都存在土壤,土壤是 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
观察土壤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 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 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物质。
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中的小动物
研究土壤的成分
用手握一握
研究土壤的成分
用水泡一泡
研究土壤的成分
搅一搅拌一拌
研究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含有:水 空气 黏土 沙子 ......
三年级上册科学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44edac71fe910ef12df85e.png)
步骤三:把烧杯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又看到什么现 象?
实验2:
步骤一:把土块放进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土块要轻放!)
土块上有气泡产生 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步骤二:继续搅拌土块,看到什么现象?(搅拌要彻底)
看到泥土和水混在 一起,水变浑浊
步骤三: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又看到?
杯子里有沉淀。 沉淀物出现分层现象, 下层是粗粒的沙,上 层是很细的黏土
课堂总结
1.土壤是由许多种成分构 成的,有泥土、沙子、小 石块、树叶、动物等等 2.土壤中还存在空气、水
学完这节课,你有己的物品,有序回到教室!
2人一组,借助放大镜观察培养 皿中的土壤里有什么,把观察到 的物体记录在气泡图上
注意不要用手抓土壤,保持桌面干净,观察结束后将器材恢复原位!
沙子
请 各
小
石头
枯叶
组
派
代
表
进
泥土
土块
行 交
虫子
流
实验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摊开纸
巾,会出现什么现象?
纸巾变脏,变湿润 说明土壤里有水
实验2:
步骤一:把土块放进盛水的烧杯中,仔细观察出现 什么现象?
她是伟大的妈妈, 她的怀抱很大很大! 瞧!嫩草发芽了。 看!小树扎根了。 这里,冬眠的青蛙醒来啦! 那里,钻洞的蚯蚓歇息啦! ⋯⋯ 亿万个生命, 都在她温暖的怀抱中长大!
它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
材料:
土壤,培养皿,放大镜,小勺子
要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课《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课《土壤的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da71fb3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8.png)
1.用纸巾包住土块,握一握,观察纸巾上的变化。
2.把土块放入水中,观察土块冒出来的气泡和土块疏松的过程。
3.搅动水杯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分层现象。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关于土壤的知识。
四、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出示实验册中习题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保护土壤,师生共同朗读关于土壤小歌谣。
教 学 设 计
课题
4、土壤的成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科学知识: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等。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物质。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板
书
设
计
4、土壤的成分
空气、水分、杂质、小动物
教学
反思
自由对话
【设计意图:轻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连接】
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培养了学生逻辑理解能力】
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通过深入点拨,了解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学生总结
【考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课知识,同时又培养了语言组织能力。师生共同朗读歌谣,增进感情,同时体现了课程整合的目的。】
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
在证明肉眼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物质时,利用工具或其他方式间接证明空气的存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PPT课件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bd261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c.png)
研究土壤的成分
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 摊开纸巾,你看到……
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 、草根和小虫。
研究土壤的成分
2.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 到……过一会儿又看到……
开始你看到有气泡冒出过一会 儿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
研究土壤的成分
3.搅拌以后,你看到……静置 一段时间后,又看到……
二、判断。 1.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 2.菜园土有沙子、枯树枝、小虫、泥土、石块等东西。( √ )
【科学课件】空气有质量吗PPT1
学科学 爱科学
Thanks!
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 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 和很细的黏土。
【科学课件】空气有质量吗PPT1
一、填空。
1.土壤里的成分有( 水 ) 、( 空气 )、( 砂和黏土)、( 盐类 )、(腐殖质 )等。 2.把土壤放入水中,有( 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空气 )。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观察土壤
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 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观察土壤
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发现了哪些东西?
观察土壤
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发现了哪些东西?
观察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好像差点遗忘了刚才的那 杯搅拌过的土壤?它分层了 Nhomakorabea黏土
沙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 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 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结束
树皮树根等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会腐烂,最终生成了一种肉眼看不见的
黑色物质——腐殖质
腐殖质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是土壤的成分之一。
土壤中还有盐分。盐分是溶解在水 中的矿物质,它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 元素。
小结:
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 质,水,矿物质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
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土壤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 生物。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 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 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 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以及植物的根 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提醒自己和告诉别人
不浪费水、不滥砍滥伐 保护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土壤
直接观察土壤的汇报:
小石子
沙 黏土
地质学家按照粒径的 尺寸对这些不同的颗粒 制定了分类标准。
直接观察土壤的汇报:
土壤的成分:
小石子(砂砾)
沙 粉沙 黏土 水 空气
土壤沉淀实验
步骤:
①慢慢将一杯土壤倒入水中 ②记录土壤进入水中瞬间的现象 ③搅拌 ④观察搅拌后的现象并记录 ❤ 听到音乐声时,观察结束
知识回顾:
风化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 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大石头
小石头
沙子
粉末状物质
大石头 粉末状物质
小石头 沙子
你们知道自然界中什么地方有这种粉末状的物质吗?
土壤 是植物生长的摇篮
寻找土壤的成分
材料:土壤、放大镜、木棒、白纸、记录单
寻找土壤的成分
温馨提示: 1、及时记录 2、听到音乐声时,观察结束
土壤沉淀实验的汇报
将土壤倒入水里的瞬间发生了什么现象? 搅拌之后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主要成分:
小石子
沙 粉沙 黏土 水 空气
刚才所知的土壤的成分都是我们用 肉眼和放大镜观察的,那么土壤中还 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
思考:土壤中的树根树皮,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会 发生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