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有哪些】高中立体几何做辅助线方法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篇1一、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二、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
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三、三视图问题(1)熟悉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锥体、柱体、台体、球体的三视图。
(2)组合体的分解。
由规则几何体截出一部分的几何体的分析。
(3)熟记一些常用的小结论,诸如: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是______;面积射影公式_____。
弄清楚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内心、外心、垂心的条件,这可能是快速解答某些问题的前提。
(4)平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前、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性”与“不变量”。
(5)与球有关的题型,只能应用“老方法”,求出球的半径即可。
(6)立体几何读题:1、弄清楚图形是什么几何体,规则的、不规则的、组合体等。
2、弄清楚几何体结构特征。
面面、线面、线线之间有哪些关系(平行、垂直、相等)。
高考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高考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在高考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
1. 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题目通常涉及三维空间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可以通过画图、模型等方式辅助思考和理解题目。
2. 几何关系的转换:有时候,立体几何问题可以通过转换为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
我们可以尝试在某个平面上进行投影或者进行截面的分析,将立体问题转化为二维几何问题来解决。
3. 利用相似三角形:在立体几何问题中,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经常被用到。
通过找出共性和相似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4. 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例如,如果某个角度为90度,那么某
些边和角度之间可能存在平行四边形关系,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5. 应用平面几何定理: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密切相关,因此一些平面几何定理也可以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使用。
例如,利用圆锥的旋转对称性可以得到一个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6. 巧妙使用一点一线:有时候,一个线段或一个点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推导出其他线段或点的位置,从而解决问题。
在解题
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信息。
总之,在解决高考立体几何问题时,需要充分理解题意,巧妙应用几何知识和技巧,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通过反复联系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高二数学最新教案-立体几何作辅助线(面)的几点要求 精
立体几何作辅助线(面)的几点要求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它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于图形进行抽象思维,图形成了思维的载体.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画图、识图和添辅助线(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1.画直观图、添辅助线(画),要注意准确性这里讲的“准确性”指的是要比较直观地、准确地反映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例1.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三棱锥的高为a 23,且PB =PC =2a .求:(1)A 到平面PBC 的距离;(2)P 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图1~3都是例1的直观示意图,PO 皆表示P 到平面ABC 的距离,即棱锥的高PO ,AG 表示A 到平面PBC 的距离.这里的问题是,图1~3都符合题意吗?分析题中条件,只有P A 的值不确定.用运动观点视△PBC 绕BC 旋转,PO 是定值,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O 有可能在BC 边的两侧.图1和图3中,最多只有一种可能是对的.如图1、图2、图3中,在Rt △POD 中,图1 图2.3)41(222a PO BC PC OD =--=图1中,OD =,233AD a a =>图1不合题意. 如图2,图3,∵V P -ABC =V A -PBC ,∴AG =.1015a PD PO AD =⋅ 易证:∠P AO 是平面ABC 与直线P A 所成的角.在图3中,由AO =OD —AD =423π=∠PAO 得,在图2中,由AO =AD +OD =.31arctan 323=∠PAO a 得 图3通过例1的讨论,既淘汰常规思维的示意图1,又防止图2、图3的遗漏.展现过程,充分发挥图形这个载体,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2.如图4,三棱锥A —BCD ,侧棱AD ⊥侧面ABC ,侧面ABD ⊥底面BCD ,且AB =m ,AC =n ,AD =p .求: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常会有这样的思路,∵DA ⊥侧面ABC ,作辅助线,得∠AED 是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再求它的大小.(如图4)然而,求∠AED 的大小,十分困难.上面添的辅助线不准确,实质上,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是∠ABD . 图4简证:∵平面ABD ⊥平面BCD ,如图5,平面平面平面⊥⇒⎭⎬⎫⊥⇒⊥⊥⇒⊥BC BC DA ABC DA BC AF BCD AF ABD ⇒∠ABD 是二面角 A —BC —D 的平面角.本题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已隐含在图形中.寻找(或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过程,实质是应用线、面的性质的过程.在Rt △ABD 中 ,∠ABD =arctanAB AD =arctan .mp 图5例3.如图6,在平面β内有△ABC ,在平面β外有点S ,斜线SA ⊥AC ,SB ⊥BC ,且SA ,SB 分别与平面β所成的角相等.(1)求证:AC =BC ;(2)又设点S 与平面β的距离是4厘米,AC ⊥BC 且AB =6厘米,求点S 与直线AB 的距离.如图7、图8,S 在平面β内的射影为O . 图6图7 图8解本题的关键是图7、图8中,哪一个直观图符合题意呢?在△ABC 中,∠ACB 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SO ⊥底面ABC ,SA ⊥AC ,SB ⊥BC ,∴OA ⊥AC ,OB ⊥BC .可得图7辅助线添法是准确的.2.追求添置辅助线的合理法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大纲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立体几何中辅助线添置得合理,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运算的简捷.例4.斜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每一个侧面都是有一个锐角为60°,边长为a 的菱形,底面有一锐角为45°.求:图9 .2245sin :2.1111a a a S V D C B A ABCD =︒⋅⋅=-底分析 现在问题是该从上底面A 1B 1C 1D 1中哪一个顶点向下底面作棱柱的高,使计算高时合理简捷.可以分析得到,侧面上有一条侧棱(例CC 1)相邻两侧面底角都是60°,一条侧棱(例AA 1)相邻两侧面底角都是120°.另两条侧棱(例BB 1或DD 1)相邻两侧面底角一个是60°,另一个是120°.(图10为棱柱侧面展开图).又根据高中数学教材中基本图形(图11),空间一点(C )到角的两边OA 、OB 距离相等(或∠COB =∠COA ),则这点(C )在平面(BOA )的射影H 在角(∠AOB )的平分线上.图10 图11显然从C 1向底面作垂线是最佳选择(图9)C 1的垂足刚刚落在AC 上(即菱形ABCD 中∠ACB 的角平分线上),无论∠ACB 等于45°还是135°,不难求出棱柱的高.例5.已知四面体ABCD ,AB ⊥平面BCD ,BD ⊥DC ,AB =4,BD =3,BC =6.求:二面角B —AC —D 的大小.思路1:首先在平面ABC 中,作BE ⊥AC 交AC 于E ,如图12,在△ADC中,作EF ⊥AC ,交DC 还是AD 于F ?图13、图14中哪一个符合题意呢?这需要计算、推理、判别.思路2:易推得平面ABD ⊥平面ADC . 图12首先在平面BAD 中,作BF ⊥AD 交于F.图13 图14如图15,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易得∠BEF 是二面角B —AC —D 的平面角,在Rt △ABD 、Rt △BDC 中,易求BF 、BE 的大小,∠BEF =.arcsin BEBF 显然思路2是比较合理的.寻求合理性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添辅助线要寻求视野的广阔性 图15充分利用图形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多种灵活地添辅助线,有利于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例6.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AC =CB =A 1A =2,AB =2.D 1为A 1B 1的中点,F 1为A 1C 1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F 1与D 1B 所成角的大小.分析:关键找点作两异面直线的平行线,以利计算出角的大小.如图16,E 为BC 中点,易证F 1EBD 1为平行四边形,.2arccos 11221211CF AF AE CF AF E AF ⋅⋅-+=∠ 我们开阔视野,还有其他种种添线方法. 图16方法2:(图17)伸展棱柱侧面A 1ACC 1,AQ =A 1F 1,∠QA 1D 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方法3:(图18)过B 1B 作矩形B 1BHH 1∥平面A 1ACC 1,且与矩形A 1ACC 1全等,K 为B 1H 1中点,∠D 1BK 等于所求角的大小.图17 图18方法4:(图19)AM ∥D 1B ,求∠MAF 1.方法5:(图20)以AC 、CB 为边作 ,N 为AI 中点⇒D 1NA ,求∠ND 1B . 方法6:(图21)E 为C 1B 1中点⇒ADE 1,D 为AB 中点⇒ 1,求∠A 1DE 1.图19 图20 图21以上一些方法实质上异曲同工,但它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更清楚地把握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解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种辅助线解题方法
五种辅助线解题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辅助线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辅助线解题方法:
1. 垂线法
垂线法是一种常见的几何证明方法,也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几何问题。
在使用垂线法时,我们通常要绘制一条垂线,将原来的形状分成几个小部分,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2. 中垂线法
中垂线法是一种特殊的垂线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个三角形的中心点,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在使用中垂线法时,我们需要绘制三角形的中垂线,并找到它们的交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中心点。
3. 对角线法
对角线法是一种常见的几何证明方法,可以用来证明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形状的性质。
在使用对角线法时,我们需要绘制一条对角线,并利用对角线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4. 相似三角形法
相似三角形法是一种常见的几何证明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许多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在使用相似三角形法时,我们需要找到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并利用它们的比例关系来解决问题。
5. 平移法
平移法是一种常见的代数证明方法,可以用来证明等式和不等式等代数关系。
在使用平移法时,我们需要通过平移变量的值,将等式
或不等式转化成更容易解决的形式。
解决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解决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的技巧与方法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是学习者常常遇到的难点之一。
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领域的挑战。
一、画图准确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准确的图形是解题的基础。
因此,学习者需要养成细心观察和准确描绘图形的习惯。
画图时,应注意每一个线段、角度和形状的相对关系。
可以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帮助画出准确的图形,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二、理解立体几何基本概念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
这些基本概念包括平行、垂直、对称、相似、全等等。
学习者应该熟悉并理解这些概念的几何定义和性质,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运用它们。
三、运用立体几何定理和定律高中数学中有许多立体几何的定理和定律,学习者需要熟悉并灵活运用。
例如,平行线与截线定理可以用来确定平行线与平面的关系;空间中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该线段的中点等。
运用这些定理和定律,可以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四、利用立体几何等距原理利用立体几何等距原理是解决数学中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
该原理指出,如果两个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则它们的性质和关系也相同。
在解题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两个或多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就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几何关系,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五、建立几何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学习者可以尝试建立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能够帮助学习者形象地展示和观察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动手实践建立几何模型,能够增加对立体几何性质和关系的直观认识,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六、多思考、多练习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者应该养成多思考、多练习的习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的技巧和速度。
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进行思路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拓宽解题思路和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如何添加辅助线
立体几何解题如何增加辅助线王佩其有人说,解立体几何题“得辅助线者得天下”。
此话说得虽有点过头,但学会增加辅助线的确是我们快捷解题的要点。
那么,辅助线该如何增加呢?这里我先介绍一段口诀: “有了中点配中点,两点相连中位线;等腰三角形出现,顶底中点相连线;有了垂面作垂线,水 到渠成应自然。
”尔后结合口诀解析几个例子,供同学们参照。
例 1如图 1,在二面角l 中,A 、 B , C 、 D l, ABCD 是矩形, P , PA , 且PA AD ,M 、N 挨次是 AB 、PC 的中点。
证明: MN 是异面直线 AB 和 PC 的公垂线。
解析:要证明此题,一定增加合适的辅助线。
依据题设条件中的N 点是 PC 的中点,则可考虑利用“有了中点配中点,两点相连中位线”的辅助线的做法。
1 证明:采用 PD 的中点 Q ,连接 QN 、 QA ,则 QN 是△ PDC 的中位线,且 QNDC.2因为 ABCD 是矩形, M 是 AB 的中点, 因此 AM ∥ DC ,且 AM1DC ,因此 QN //AM ,2PA 易证 AB ⊥平面 PAD ,CD因此四边形 AMNQ 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 AQ ∥MN 。
由AB AD⊥平面 PAD ,因此 AB ⊥AQ ,因此 AB ⊥ MN ,因此 AQ ⊥PD 。
又 CD ⊥ AQ ,因此 AQ ⊥平面PCD ,即 AQ ⊥平面 ,因此 AQ ⊥PC ,故而, MN ⊥ PC ,因此 MN 是异面直线 AB 和 PC 的公垂线。
例 2 如图 2,在三棱锥 A - BCD 中,若∠ BAC =∠ CAD =∠ DAB = 60°, AC =AD ,求证:AB ⊥CD 。
解析:题设条件中出现了“ AC =AD ”,即△ ACD 为等腰三角形,则可考虑利用“等腰三角形出现,作底边的中点”来增加辅助线。
证明:取 DC 中点 E,连接 AE 、 BE 。
则 AE ⊥ CD 易证△ BAC≌△ BAD ,因此 BC= BD,因此 BE⊥ CD,因此 CD⊥平面 BAE ,因此 CD⊥ AB。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习方法的总结如下:
1. 掌握基本概念:在学习立体几何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如直线、平面、角度、图形等。
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
你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的内容。
2. 学会分析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学会分析问题,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通常
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标记数据等方式来辅助分析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3. 多练习题目:数学学科中,理论掌握是基础,但多做题目才是提高的关键。
通过大
量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各类题型,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4. 总结方法和技巧: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掌握一些常见的解
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的效率。
5. 多思考思考:立体几何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有时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思考问题,多思考可以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6. 沟通交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我们相互学习和提高。
通过与
他人的沟通交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并从中获得新的思路和观点。
7. 多使用资源:现在网络发达,有很多学习资源可以利用。
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
学习资料,如教学视频、教程文章等,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的知识。
总而言之,学习立体几何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分析问题,多练习题目,总结方法和技巧,多思考思考,沟通交流,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立体几何的知识。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解题技巧作者:王文杰来源:《文理导航》2012年第32期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是重点和难点之一,作为培养空间思维的立体几何,其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取决于我们对空间图形的认识与处理及正确思维方法的选择。
为此,笔者现就立体几何解题中几种常见的技巧予以分解,以供同仁参考。
1、巧作辅助图形,采用特殊化法例:求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A-BCD的体积和外接球的半径。
解析:由于正四面体的六条棱相等,易联想到正方体的六个面的对角线相等。
于是构作辅助图形,即将正四面体补成正方体DE. 由AB=a,易得正方体棱长AE=■a,V■=V■-4V■=■a■由正方体是球的内接正方体,易知外接球半径为■a.例:在三棱锥P—ABC中,三条棱PA,PB,PC两两互相垂直。
设D为底面ABC内任一点,若PD与平面PAB,面PBC所成角分别为30°,45°.求PD与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析:本题若直接求解非常冗繁,但若考虑到题设条件,则以PD所在直线为对角线,PA、PB、PC所在线段为三条棱构作辅助图形长方体,使问题特殊化:即求该长方体的对角线PM与侧面PAC所成角的正切值。
设PD与侧面PAB,PBC,PAC所成角分别为α,β,γ.则依据长方体性质有:sin2α+sin2β+sin2γ=1.由条件知α=30°,β=45°.∴sin2γ=1-(sin2α+sin2β)=■.∴tanγ=■为所求。
评注:通过构造辅助图形,使原命题特殊化来解答某些立体几何问题,不但可以简化解题过程,优化问题解答,而且能开拓解题的思维视野,使问题解答独辟蹊径。
2、寻找主要矛盾,采用“隔离法”例:二面角α-l-β为30°,点A在平面α内,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2,点A在平面β内的射影为B,B在平面α内射影为点A′,点A′在面β内射影为B′.求点B′到棱l的距离。
解析:本题由于条件太复杂,干扰因素太多,不便于分析。
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
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空间中的三维图形。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辅助线技巧则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
一、平行四边形法平行四边形法是解决平面内两直线或两平面之间的夹角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两个相交直线或平面。
2. 在其中一个直线或平面上任选一点,连一条与另一个直线或平面相交于该点的直线。
3. 在另一个直线或平面上找到与上述直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另一条直线。
4. 连接这两条相交于同一点的直线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5.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原来两个相交直线或平面之间夹角所在的位置。
二、垂足法垂足法主要用于求解空间内点到某个面或某条直线距离最短的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一个点和一个面或一条直线。
2. 连接该点到面或直线上的垂线。
3. 在垂线上找到垂足点。
4. 连接该点和垂足点,这条连线就是点到面或直线的最短距离。
三、平面几何基本定理法平面几何基本定理法主要用于解决空间内平行关系和相交关系的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两个平行或相交的直线或平面。
2. 根据平面几何基本定理,选择适当的辅助线,将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部分。
3. 利用简单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所需结果。
四、向量法向量法主要用于解决空间内向量运算相关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所需向量及其所在位置。
2. 根据向量运算公式,选择适当的辅助向量,并进行计算得到所需结果。
五、截距法截距法主要用于求解空间内某个图形与坐标轴之间的交点坐标。
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所需图形及其所在位置。
2. 根据图形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关系,选择适当的辅助线,并进行计算得到所需结果。
综上所述,以上五种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非常实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立体几何是数学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分支。
学习立体几何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辅助线是在解决几何问题中,为了方便思考和计算而添加的直线。
在立体几何中,辅助线技巧的使用可以大大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
1. 三个面都相切的球的直径共线在立体几何中,如果我们遇到三个面都相切的球,那么可以通过连接它们的直径来确定直径的共线。
这是由于,如果三个球的直径不共线,那么必然有两个球的球心不在同一平面上,就无法同时与第三个球相切。
2. 三角锥的几何中心在一个三角锥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中心点和顶点的直线,将三角形分成三个小三角形。
这三个小三角形的重心将是整个三角锥的几何中心。
这是因为,重心是三角形上任何一条中线的交点,所以我们只需要找到三个顶点到对面中线的中点的连线交点,就可以确定几何中心。
3. 圆锥截面的轮廓线当我们在分析圆锥截面的形状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截面的轮廓线来更好地理解形状。
在画轮廓线时,我们可以先将圆锥的底部画出,然后将截面的形状投射到底部上,并连接相应的点。
这样就可以得到截面的轮廓线。
4. 球的外接和内切立方体的体积关系如果一个球能够恰好被一个立方体内切,那么立方体的体积将是球体积的三倍。
如果一个球能够恰好被一个立方体外接,那么立方体的体积将是球体积的二倍。
5. 正八面体的对角线长度在一个正八面体中,通过一个顶点和对面没有共同角的点连接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正八面体的对角线。
对角线长度可以通过正八面体的体积和边长来计算。
在一个正方体中,对角线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
假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对角线长度为a√3。
7. 球冠的体积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球冠的体积时,可以通过将球冠切开为一个锥形和一个球形来计算。
锥形的体积可以通过其底面积和高度来计算,而球形的体积则可以通过其半径和两个锥形的高度之和来计算。
将两个体积相加就是球冠的总体积。
辅助线技巧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几个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建立基本概念学习立体几何首先要建立基本的概念,包括点、线、平面以及各种几何体的定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议同学们使用图片或模型来帮助理解,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或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立体几何的特点。
二、掌握空间想象力立体几何是立体空间中的研究,因此,对空间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空间想象力,同学们可以进行以下练习:1.绘制立体图形:通过绘制平面图形和透视图来理解几何体的形状,练习将二维转化为三维;2.拼装模型:使用纸板或积木等材料拼装各种几何体,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变化;3.观察实物: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立体物体,如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加深对于几何体形状的认识。
三、理解几何体的性质学习立体几何还需要理解各种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
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加深对几何体性质的理解:1.推演证明:参考教材或相关资料,学习已经证明的几何定理,并通过基本的逻辑推理来理解其证明过程;2.解题实践:大量练习各种立体几何题目,掌握几何体的性质和定理的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思维导图: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几何体的性质,帮助记忆和理解。
四、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立体几何与其他数学知识也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将其进行结合:1.运用向量:立体几何中的几何体可以用向量表示,可以通过向量的运算来解决一些几何问题;2.利用解析几何:通过坐标系来描述和分析立体几何的问题,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进行求解;3.与三角学的联系:利用三角函数和三角关系来推导和解决一些立体几何的问题。
总之,在学习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时,同学们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丰富的练习和思考来加深对几何体的理解。
同时,培养好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几何题添加辅助线的标准
几何题添加辅助线的标准在解几何题时,添加辅助线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连接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以便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和求解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1. 定义法定义法是指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义,直接在图形上画出满足条件的辅助线。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义。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接在图形上画出直角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等辅助线。
2. 构造法构造法是指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结论,构造一个满足条件的新的几何图形,并在该图形上画出需要的辅助线。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但需要充分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在解圆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直径、半径或圆心角等辅助线,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连接起来。
3. 归纳法归纳法是指通过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画出需要的辅助线。
这种方法比较抽象,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例如,在解多边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画出需要的辅助线。
4. 反证法反证法是指先假设题目中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比较间接,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解平行线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所得到的同位角相等。
具体做法是先假设同位角不相等,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同位角相等。
5. 转化法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为了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行处理。
转化法是指通过添加辅助线将题目中的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以便更容易求解。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在解四边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矩形等简单图形进行处理。
又如,在解圆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圆转化为三角形、矩形或椭圆等简单图形进行处理。
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简述
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简述高中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空间中各种几何体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辅助线技巧是非常实用的工具。
通过巧妙地引入辅助线,可以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高中立体几何辅助线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平行线辅助线技巧在解决与平行线相关的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尝试通过引入平行线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情况:1. 使用平行线比例关系当需要求解立体几何体的长度比或面积比时,可以尝试通过引入平行线辅助线来构造相应的比例关系。
在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时,可以通过连接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面积比。
2. 使用平行线截线关系当需要求解立体几何体内部的长度或角度关系时,可以考虑通过引入平行线截线关系来简化问题。
在求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夹角时,可以通过引入一条与之平行的辅助线,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求解两条平行线与辅助线的夹角,利用平行线夹角定理求解出所需的夹角值。
二、相似三角形辅助线技巧在解决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尝试通过引入相似三角形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情况:1. 使用相似三角形比例关系当需要求解立体几何体的长度比或面积比时,可以尝试通过引入相似三角形辅助线来构造相应的比例关系。
在求解棱锥的体积或表面积比时,可以通过在棱锥中引入一条高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从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边比关系求解出所需的比例值。
2. 使用相似三角形角度关系当需要求解立体几何体内部的角度关系时,可以尝试通过引入相似三角形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在求解棱锥的顶角时,可以通过在棱锥中引入一条高线,构造出一个与之相似的三角形,从而将该问题转化为求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度关系,进而得到所需的顶角值。
三、垂线辅助线技巧在解决与垂线相关的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尝试通过引入垂线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立体几何辅助线
口诀:“有了中点配中点,两点相连中位线;等腰三角形出现,顶底中点相连线;有了垂面作垂线,水到渠成理当然。”
一、添加垂线策略。因为立体几何的许多定义或定理是与垂线有关的,如线面角、二面角的定义,点到平面、线到平面、平面到平面距离的定义,三垂线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定理,正棱柱、正棱锥的性质,球的性质等,所以运用这些定义或定理,就需要把没有的垂线补上。尤其要注意平面的垂线,因为有了平面的垂线,才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才能使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
一、利用以知的条件或已证得的结论尽量不做辅助线
利用图形中的以知条件来寻求线面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从而找到角与距离,避免因做辅助线而使问题复杂化。
二、用线段的中点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平行来添加平行线,及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来添加垂线,是一种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三、利用三垂线定理
利用三垂线定理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求二面角大小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关键是找出二面角的一个面的垂线,确定垂足的位置。可以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来作直线的平行线、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作平面的垂线。
五、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
利用正方形、正棱柱、正棱锥或其他几何体的对称性,添加同一位置的线段。
立体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策略
立体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主要策略:一是把定义或者定理中缺少的线、面、体补完整;二是要把已知量和未知量统一在一个图形中,如统一在一个三角形中,这样可以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得一些未知量,再如也可以统一在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几何体中。下面加以说明。
数学立体几何的技巧和方法
数学立体几何的技巧和方法
数学立体几何的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图形可视化:通过绘制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旋转、反转等操作,将复杂的立体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平面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推导立体图形的性质。
2. 投影方法:将立体图形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投影,获得平面内的图形,然后通过计算等方法确定立体图形的性质和体积等。
3. 切割法:将立体图形沿着某个面进行切割,使其变为若干个平面图形,然后通过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等,来推导立体图形的性质。
4. 坐标法:使用坐标系来表示立体图形的各个点和面,依据对应点的坐标以及立体图形的性质来进行计算和推导。
5. 等量代换法:将一个立体图形变换为等量的、更加简单的形式,从而方便计算和推导。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立体几何技巧和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最新整理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最新整理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最新整理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导语:许多高中生认为立体几何很难,但只要打好基础,立体几何将会变得很容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受助学生感谢信,更多相关信息请关CNFLA学习网!1.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2.空间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主要步骤:一作、二证、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证、二算。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法:②补形法:③向量法:(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①作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转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计算,或用向量计算。
②用公式计算.(3)二面角①平面角的作法:(i)定义法;(ii)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法;(iii)垂面法。
②平面角的计算法:(i)找到平面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解三角形)或用向量计算;(ii)射影面积法;(iii)向量夹角公式.3.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
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4.熟记一些常用的小结论,诸如: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是;面积射影公式;“立平斜关系式”;最小角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有哪些】高中立体几何做辅助线方法
升入高中后,面对新的课程,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多会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在高中立体几何方面颇感头疼。
那么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一
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直线和平面这些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一个捷径就是认真学习定理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很关键的定理的证明。
例如:三垂线定理。
(这个定理对今后学习线面垂直以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非常重要)定理的内容都很简单,就是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的阐述。
但定理的证明在出学的时候一般都很复杂,甚至很抽象。
掌握好定理有以下三点好处:
(1)深刻掌握定理的内容,明确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多用在那些地方,怎么用。
(2)培养空间想象力。
(3)得出一些解题方面的启示。
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用笔、直尺、书之类的东西搭出一个图形的框架,(我要求学生用手里的书本当平面,笔作直线)这样亲自实践可以帮助提高空间想象力。
对后面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二
培养空间想象力
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一次飞跃,要有一个过程。
有的同学自制一些空间几何模型并反复观察,这有益于建立空间观念,是个好办法。
有的同学有空就对一些立体图形进行观察、揣摩,并且判断其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探索各种角、各种垂线作法,这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好方法。
建立空间观念要做到:重视看图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几何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是俯视、仰视、侧视、斜视,体会不同的感觉,以开拓空间视野,培养空间感。
加强画图能力的培养:掌握基本图形的画法;如异面直线的几种画法、二面角的几种画法等等;对线面的位置关系,所成的角,所有的定理、公理都要画出其图形,而且要画出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除此之外,还要体会到用语言叙述的图形,画哪一个面在水平面上,产生的视觉完全不同,往往从一个方向上看不清的图形,从另方向上可能一目了然。
加强认图能力的培养:对立体几何题,既要由复杂的几何图形体看出基本图形,如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又要从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想到复杂的几何图形,既要看到所画出的图形,又要想到未画出的部分。
能实现这一些,可使有些问题一眼看穿。
此外,多用图表示概念和定理,多在头脑中证明定理和构造定理的图,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很有帮助的。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三
建立数学模型
新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数学模型一词,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数学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时,所得出的关于实际问题的描述。
数学模型的形式是多样的,它们可以是几何图形,也可以是方程式,函数解析式等等。
实际问题越复杂,相应的数学模型也越复杂。
从形状的角度反映现实世界的物体时,经过抽象得到的空间几何体就是现实世界物体的几何模型。
由于立体几何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联系非常密切,空间几何体是很多物体的几何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许多物体。
他们直观、具体、对培养大家的几何直观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空间几何体,特别是长方体,其中的棱与棱、棱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研究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直观载体。
学习时,一方面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把学习的知识与周围的实物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经历从现实的生活抽象空间图形的过程,注重探索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归纳、概括它们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四
逐渐提高逻辑论证能力
立体几何的证明是数学学科中任一分之也替代不了的。
因此,历年高考中都有立体几何论证的考察。
论证时,首先要保持严密性,对任何一个定义、定理及推论的理解要做到准确无误。
符号表示与定理完全一致,定理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能推出相关结论。
切忌条件不全就下结论。
其次,在论证问题时,思考应多用分析法,即逐步地找到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向已知靠拢,然后用综合法(推出法)形式写出。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五
转化思想的应用
解立体几何的问题,主要是充分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要明确在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联系,这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即过空间任意一点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即斜线与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
2.异面直线的距离可以转化为直线和与它平行的平面间的距离,也可以转化为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即异面直线的距离与线面距离、面面距离三者可以相互转化。
而面面距离可以转化为线面距离,再转化为点面距离,点面距离又可转化为点线距离。
3.面和面平行可以转化为线面平行,线面平行又可转化为线线平行。
而线线平行又可以由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得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同样面面垂直可以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线线垂直。
4.三垂线定理可以把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转化为空间的两条直线垂直,而三垂线逆定理可以把空间的两条直线垂直转化为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以上这些都是数学思想中转化思想的应用,通过转化可以使问题得以大大简化。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六
总结规律,规范训练
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常有明显的规律性。
例如:求角先定平面角、三角形去解决,正余弦定理、三角定义常用,若是余弦值为负值,异面、线面取锐角。
对距离可归纳为:距离多是垂线段,放到三角形中去计算,经常用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若是垂线难做出,用等积等高来转换。
不断总结,才能不断高。
还要注重规范训练,高考中反映的这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不少考生对作、证、求三个环节交待不清,表达不够规范、严谨,因果关系不充分,图形中各元素关系理解错误,符号语言不会运用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具体来讲就是按课本上例题的答题格式、步骤、推理过程等一步步把题目演算出来。
答题的规范性在数学的每一部分考试中都很重要,在立体几
何中尤为重要,因为它更注重逻辑推理。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考试的每一分都是重要的,在按步给分的原则下,从平时的每一道题开始培养这种规范性的好处是很明显的,而且很多情况下,本来很难答出来的题,一步步写下来,思维也逐渐打开了。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七
借助向量这个有用的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用传统的方法不太好做的题目,抓住好本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向量这个有用的工具,证明垂直,平行,解决夹角,线面角,二面角等问题就非常容易.
高考中还十分重视解题过程表述的正确与严谨。
同学们对作、证、算三个环节往往头轻脚重,对图形构成交代不清楚,造成逻辑上错误,对需要严格论证的往往没有表达出来,只算结果。
这些在复习中都应该引起注意。
在传统的逻辑推理方法中的基本步骤是:一作,二证明,三求;在用向量代数法时,必须按照一建系,二求点的坐标,三求向量的坐标,四运用向量公式求解;如在证明线面垂直时,证明线线垂直时,容易只证明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就下结论,这里应强调证明两条相交直线,缺一不可;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时,需要建立坐标系,一定要说清楚;用三垂线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一定得点明斜线在平面上射影;书写解题过程的最后都必须写结题语。
在解题中,要书写规范,如用平行四边形ABCD表示平面时,可以写成平面AC,但不可以把平面两字省略掉;要写出解题根据,不论对于计算题还是证明题都应该如此,不能想当然或全凭直观;对于文字证明题,要写已知和求证,要画图;用定理时,必须把题目满足定理的条件逐一交代清楚,自己心中有数而不把它写出来是不行的。
高中学习立体几何的方法八
培养两种意识
特殊化意识。
许多线面关系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它们的特殊位置关系,在一些计算问题中,一般位置和特殊位置的答案是不变的,从特殊中寻找快捷的解题思路。
要培养这种意识,以提高解题速度。
有时,由特殊图形的关系可引出一般在关系。
运动的观点。
平移不改变角的大小,在立体几何中,所有角的求解都可做平行线来解决,这样可将不相交的线的夹角转化为相交线的夹角;直线不能移动,但其方向向量可以按需要任意平移。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证明过的一些典型命题,可以把其作为结论记下来。
利用这些结论可以很快地求出一些运算起来很繁琐的题目,尤其是在求解选择或填空题时更为方便。
对于一些解答题虽然不能直接应用这些结论,但其也会帮助我们打开解题思路,进而求解出答案。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