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_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

合集下载

并网逆变器上传通讯协议1103

并网逆变器上传通讯协议1103

并网逆变器通讯协议KNGI系列并网逆变器使用的是标准MODBUS通信协议,可与电站SCADA系统无缝对接。

通过TPC和工控机HMI实现集散控制,可以适应多种应用环境下的特定需求。

本协议在MODBUS-RTU规约下详细定义了数据序列、校检码等各类数据交换的必要内容。

一、通信方式提供RS232/RS422/RS485通讯接口,默认使用RS485接口通过屏蔽双绞进行通讯,通讯波特率的默认值为4800 Baud。

传输方式的定义如下。

◆Coding System 二进制编码8位◆Start bit 起始位1位◆Data bits 数据位8位◆Parity 校验无奇偶校验◆Stop bit 停止位2位◆Error checking 错误检测CRC(循环冗余校验)二、通信数据帧格式数据帧格式为发送方和接收方双方通用的帧格式,格式为(数字为16进制,标记部分为PDU)。

表2-1数据帧格式●地址(Address)域地址域在帧的开始部分,由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码)组成,十进制为1~247。

调度这些位标明了用户指定的终端设备的地址,该设备将接收来自与之相连的主机数据。

每个终端设备的地址必须是唯一的,仅仅被寻址到的终端会响应包含了该地址的查询。

当终端发送回一个响应,响应中的从机地址数据便告诉了主机哪台终端正与之进行通信。

(注:并网逆变器地址的默认值为1。

)●功能(Function)域功能域代码告诉了被寻址到的终端执行何种功能。

表2-2 列出了KNGI系列并网逆变器提供的功能码,以及它们的意义和功能。

表2-2 功能码●数据(Data)域数据域包含了终端执行特定功能所需要的数据或者终端响应查询时采集到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内容可能是数值、参考地址或者设置值。

例如:功能域码告诉终端读取一个寄存器,数据域则需要指明从哪个寄存器开始及读取多少个数据,内嵌的地址和数据依照类型和从机之间的不同内容而有所不同。

●错误校验(Check)域该域允许主机和终端检查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XXXX项目XX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买方:卖方:设计方:XXXXXXXXXXXXXXXXXXXXX限公司XXXX年XX月目录1 一般技术条款 (2)2 专用技术条款 (11)3 技术服务 (24)4 售后服务 (28)附件一设备性能参数表 (29)附件二主要元器件清单 (31)附件三差异点描述 (33)1 一般技术条款1.1 总则1.1.1本技术条款适用于XXXX项目XX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光伏并网逆变器,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设备技术条款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条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卖方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条件对设备运行的影响,保证设备在项目所在地的安全稳定运行。

1.1.4本技术条款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技术条件未涉及的参数、技术要求和试验标准按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和IEC 标准中的较高标准执行。

1.2 电站概况及自然条件1.2.1 气象条件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平均降雨量:mm最大一次日降雨量:mm年平均蒸发量:mm年最大积雪厚度:cm年平均相对湿度:%累计年均风速:m/s多年最大风速:m/s多年最大冻土深度:cm1.2.2 污秽等级:Ⅳ级(3.1cm/kV按最高系统电压折算)1.2.3 地震基本烈度:8度1.2.4 厂区高程:海拔米1.3 逆变器配电方式单个组件功率:组件串联数:500kW接入组件功率:变压器类型:双分裂1.4 工作内容及供货范围1.4.1 工作内容卖方负责光伏并网逆变器及附属设备的设计和在供货范围内所有关键元器件的选型、制造、提供相关图纸数据;卖方负责合同设备的包装、设备运输、现场开箱检查,以及对运行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

阳光_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

阳光_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
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
V1.0.5
一、 概述
本协议适用于我司光伏并网逆变器与上位机监控软件之间的通信。采用 MODBUS RTU 通讯 规约。本协议可以实时读取逆变器的运行数据、故障状态。
二、 物理接口
RS485 ‐ 波特率: 9600bps ‐ 奇偶校验位: None ‐ 数据位: 8 ‐ 停止位: 1 以太网(可选)
6 总运行时间 5006~5007
7 机内空气温
5008

8
保留
5009
数据类型 U16
数据范围 运行数据
单位
备注
地址类型
3x
U16
0.1kW
3x
U16
0—两相,
1—三相四
线,2—三
相三线
如果输出类型(地址
3x
5002)是 0,仅 5019 地
址电压有效、5022
地址电流有效;如
果输出类型是 1, 5019 到 5021 地 址为“x 相电压”; 如果输出类型是 2, 5019 到 5021 地 址为“x-x 线电压”.
0x2600 YES SG3KTL-M/SG4KTL-M/SG5KTL-M
U16
0.1kWh
3x
U32
kWh
3x
U32
h
3x
S16
0.1℃
3x
3x
9
保留
5010
10 直流电压 1
5011
U16
11 直流电流 1
5012
U16
12 直流电压 2
5013
U16
13 直流电流 2
5014
U16
14
保留
5015

阳光光伏并网逆变器 通讯协议-modbus-Ver1.12

阳光光伏并网逆变器 通讯协议-modbus-Ver1.12
0012 0013
内容
初始状态 紧急停机
待机 恒流充电 恒压充电
浮充 恒功率充电
恒流放电 限压放电 恒功率放电 独立逆变
故障 计时充电 计时放电
注 2:故障状态 F1 F2 F3 F4

名称

32-20
保留
19
交流漏电保护
0
1
18
逆变器过压保护 0
1
17-16
蓄电池电压保护 00
01
10
15
过载保护(交流过 0
31-32
33-34
35-36
37-38
39-40
00 13
00 14 0015
DSP 上传 LCD 为保留 LCD 上传 PC 机为总放电
电量高 16 位
2
保留
2
保留
2
单位:1kWh
00 16

00 17


0018

0019
001A-001C
计时充电设置时间
计时放电设置时间 计时充电剩余时间 计时放电剩余时间
00 01
交流电压(电网电压)VB 2
00 02
交流电压(电网电压)VC 2
00 03
交流电流(电网电流)Ia 2
00 04
交流电流(电网电流)Ib 2
00 05
交流电流(电网电流)Ic 2
00 06

00 07
有功电流
2
无功电流
2
00 08
功率因数
2

0009
交流频率(逆变频率、电
网频率)
2

000A
二、上位机设置命令 序号 0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名称: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编号:[编号]协议签订日期:[日期]协议签订双方:甲方:[甲方名称]地址:[甲方地址]联系人:[甲方联系人]电话:[甲方电话]电子邮件:[甲方电子邮件]乙方:[乙方名称]地址:[乙方地址]联系人:[乙方联系人]电话:[乙方电话]电子邮件:[乙方电子邮件]一、背景和目的1.1 背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发电系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并网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注入电网。

1.2 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确保甲方和乙方在并网逆变器技术方面的合作顺利进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达到。

二、定义2.1 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是一种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电网注入的设备,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

2.2 甲方要求甲方要求是指甲方对并网逆变器技术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2.3 乙方承诺乙方承诺是指乙方对甲方在并网逆变器技术方面的要求和规定的确认和接受。

三、合作内容3.1 技术支持乙方将为甲方提供并网逆变器技术方面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

3.2 产品质量乙方承诺提供的并网逆变器产品符合甲方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乙方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供相应的产品质量保证。

3.3 技术合作甲方和乙方将在并网逆变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测试等。

双方将共同努力提高并网逆变器的性能和效率。

四、甲方要求4.1 技术要求甲方要求乙方的并网逆变器技术满足以下要求:- 高效能:并网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应达到甲方规定的要求。

- 可靠性:并网逆变器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 安全性:并网逆变器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 兼容性:并网逆变器应能够与其他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无缝配合,实现良好的兼容性。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名称: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双方:甲方:(公司名称)乙方:(公司名称)背景:为了确保并网逆变器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甲方与乙方达成以下协议,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定义1. 并网逆变器:指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将其注入电网的设备。

2. 技术规范:指逆变器在设计、生产、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必须符合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二、技术规范1. 甲方要求乙方提供的并网逆变器必须符合以下技术规范:a) 安全性能:逆变器必须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安全功能,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b) 效率要求: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应达到行业标准,并能在不同工作条件下保持较高的效率。

c) 电网兼容性:逆变器应能与电网稳定连接,不对电网造成干扰,并能满足电网对功率因数、谐波等要求。

d) 可靠性:逆变器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

e) 远程监控:逆变器应具备远程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并能及时报警。

2. 乙方应在设计、生产和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确保并网逆变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甲方的要求。

三、合作方式1. 甲方和乙方将共同合作,确保并网逆变器的技术要求得到满足。

2. 甲方有权对乙方提供的并网逆变器进行技术评估和验收。

3. 乙方应提供相关的技术文件和测试报告,以证明其产品符合甲方的技术要求。

4.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知识产权1. 甲方和乙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技术信息、设计图纸、测试报告等知识产权归各自所有。

2. 未经甲方和乙方双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对方的知识产权用于商业目的或向第三方透露。

五、保密条款1. 甲方和乙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对方的商业机密和技术秘密,双方应予以保密。

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对方的商业机密和技术秘密透露给第三方。

六、违约责任1. 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名称: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定并网逆变器技术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确保并网逆变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二、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和使用并网逆变器的相关各方。

三、术语定义1. 并网逆变器:指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产生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通过电力系统进行输送的装置。

2. 清洁能源: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其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或产生极少的污染物。

3. 电力系统:指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的电力供应系统。

四、技术要求1. 逆变器设计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并网逆变器应具备高效转换直流电能为交流电能的能力,转换效率应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3. 逆变器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并具备防雷、防火、防潮等保护功能。

4. 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较好的电网适应性,能够与电力系统实现稳定的电能交互,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5. 逆变器应具备智能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并及时报警,提供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案。

6. 逆变器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对逆变器的远程监控、参数设置和故障处理等操作。

7. 逆变器应具备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优化提供支持。

五、测试与验收1. 生产商应对生产的并网逆变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 用户在购买并网逆变器后,应按照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安装和调试,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收。

3. 测试和验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逆变器的转换效率、电网适应性、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等功能的检测和评估。

4. 测试和验收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相关方,必要时可以进行第三方的检测和评估。

六、维护与保养1. 用户在使用并网逆变器过程中应定期对逆变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阳光电源逆变器协议

阳光电源逆变器协议

阳光电源逆变器协议阳光电源逆变器协议1. 目的此协议旨在规范并确保阳光电源逆变器的安装、使用及维护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及责任。

2. 协议双方•甲方:[甲方名称]•乙方:[乙方名称]3. 协议内容1.甲方将购买的阳光电源逆变器提供给乙方,并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2.乙方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进行阳光电源逆变器的安装,并确保产品在规定的生命周期内运行正常。

3.若阳光电源逆变器在保修期内发生故障,乙方应提供免费维修或更换服务,维修期限不得超过[维修期限]天。

4.乙方应在安装阳光电源逆变器后,提供详细的用户操作和维护手册,确保用户正常使用,并提供电话技术支持。

5.乙方应及时进行阳光电源逆变器的维护、检修及日常巡检,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6.乙方应为阳光电源逆变器提供有关性能数据的测试和记录,并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7.若发生不可抗力导致阳光电源逆变器损坏或无法正常运行,双方应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或寻求其他解决方案。

8.双方应保护本协议项下所涉及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或非法使用。

4. 协议生效与终止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有效期]年。

2.本协议有效期满后,双方如无异议可续签,以书面形式表达意愿。

3.任何一方要终止本协议,应提前[提前终止通知期限]个月书面通知对方,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可能涉及的问题。

5.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本协议的解释与适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2.双方因本协议产生的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提交至协议签订地[协议签订地]的仲裁机构进行处理。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6. 其他条款1.本协议的任何修改、补充或变更应以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2.本协议中任何条款的无效、不可执行或违反法律规定的部分,不应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

阳光中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V1.1.0

阳光中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V1.1.0

46 直流电流 4
5116
47
保留
5117~5127
48 月发电量 5128~5129
49
保留
5130~5145
50 负极对地电
5146

51 母线电压
5147
52
保留
5148~7012
53 第一路电流 54 第二路电流 55 第三路电流 56 第四路电流 57 第五路电流 58 第六路电流 59 第七路电流 60 第八路电流 61 第九路电流 62 第十路电流 63 第 十 一 路 电
中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
适用的机型:
V1.1.0
SG33KTL-M
SG40KTL-M
SG49K5J
SG50KTL-M SG60KU、SG60KU-M、SG60KTL、SG60KTL-M
1 / 18
一、 概述
本协议适用于我公司中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与上位机监控软件之间的通信。采用 MODBUS RTU 通讯规约。本协议可以实时读取逆变器的运行数据、故障状态。
流 64 第 十 二 路 电
流 65 第 十 三 路 电
流 66 第 十 四 路 电
7013 7014 7015 7016 7017 7018 7019 7020 7021 7022 7023
7024
7025
7026
U16
U16
0.1kvar
U32 U16 1~20000(0xF 1kΩ
FFF 表示不 支持)
(Italy)
200
powerC
24 powerB
5066
U16 200~1000,默认 0.1%
(Italy)
50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可编辑)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可编辑)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可编辑)精选资料附件技术规范总则本技术协议适用工程并网型光伏逆变器它包括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与服务要求。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卖方应该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中要求的完整的设备和技术服务必须为买方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案。

本设备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按最新颁布标准执行)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设备技术协议经招买卖双方签字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协同设计方完成深化方案设计配合施工图设计完成系统调试和验收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本技术协议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m高度要求提供。

设计条件气象条件根据格尔木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如下所示。

表格尔木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项目单位格尔木海拔高度m 多年平均气压hPa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水汽压hPa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最大日降水量mm多年平均风速ms最大风速ms同时风向W主导风向W最大积雪深度cm最大冻土深度cm年平均总云量成年平均低云量成年平均晴天日数d年平均阴天日数d年平均大风日数d日照时数h日照百分率年平均沙尘暴日数d年平均雷暴日数d年平均雾日数d年平均积雪日数d年平均冰雹日数d年最多冻融循环次数times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装机容量为MWp本期工程装机容量为MWp。

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

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经过电缆送至初级、次级汇流箱经汇流箱汇流后接至逆变器经逆变后的三相交流电经kV箱式升压变电站送至站内k汇流后送至公共电网。

光伏电池组件参数本工程拟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采用Wp太阳能光伏组件组件串联数为块。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名称: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确立并网逆变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其稳定、高效、安全地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与电网实现有效连接。

二、定义1. 并网逆变器:指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将其注入电网的装置。

2. 直流电能:指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电能。

3. 交流电能:指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能。

4. 电网:指公共电力系统,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等设施。

5. 技术规范:指并网逆变器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中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三、技术要求1. 逆变效率:并网逆变器的逆变效率应达到行业标准要求,最低不低于90%。

2. 并网方式:并网逆变器应支持单相或三相并网方式,具备自动检测电网类型并切换的功能。

3. 功率因数: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良好的功率因数控制能力,能够实现0.95至1之间的功率因数调节。

4. 频率响应:并网逆变器应具备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的能力,能够在电网频率偏离正常范围时自动切断并网。

5. 电流限制: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过流保护功能,能够在电网故障或过载时自动切断输出电流。

6. 隔离保护: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输入侧和输出侧的隔离保护功能,确保安全可靠地与电网连接。

7. 温度保护: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过温保护功能,能够在温度过高时自动降低功率或切断输出。

8. 通信接口:并网逆变器应具备标准的通信接口,支持与监控系统的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

9. 安全认证:并网逆变器应通过相关安全认证,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安全要求。

四、协议执行1. 设计和制造:生产厂商应根据本协议的技术要求,设计和制造符合规范的并网逆变器,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

2. 安装和调试:安装人员应按照生产厂商提供的安装指南,正确安装并网逆变器,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

3. 运行和维护:运行人员应按照生产厂商提供的操作手册,正确操作并网逆变器,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4. 监测和管理:电力管理部门应建立并维护监测系统,对并网逆变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名称: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一、背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起着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与电网进行连接的重要作用。

为确保并网逆变器的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特制定本协议。

二、目的本协议的目的在于规范并网逆变器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三、定义1. 并网逆变器:指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将其与电网进行连接的设备。

2. 有效功率:指并网逆变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输出的交流电能的平均功率。

3. 功率因数:指并网逆变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输出的交流电能的功率因数。

4. 总谐波失真率:指并网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中含有的各次谐波电流的总失真率。

四、技术要求1. 有效功率要求:a. 并网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确保在额定功率下正常工作。

b. 并网逆变器的最大功率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并确保在最大功率下正常工作。

2. 功率因数要求:a. 并网逆变器在额定功率下的功率因数应在0.95至1之间。

b. 并网逆变器在最大功率下的功率因数应在0.9至1之间。

3. 总谐波失真率要求:a. 并网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中含有的总谐波失真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b. 并网逆变器在额定功率下的总谐波失真率应小于5%。

c. 并网逆变器在最大功率下的总谐波失真率应小于8%。

五、测试方法1. 有效功率测试方法:a. 使用标准负载进行测试,记录并网逆变器在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下的输出功率。

b. 测试结果应通过标准测试设备进行验证。

2. 功率因数测试方法:a. 使用功率因数测试仪进行测试,记录并网逆变器在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下的功率因数。

b. 测试结果应通过标准测试设备进行验证。

3. 总谐波失真率测试方法:a. 使用谐波失真率测试仪进行测试,记录并网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中各次谐波电流的失真率。

阳光电源并网逆变器MODBUS通讯协议培训资料

阳光电源并网逆变器MODBUS通讯协议培训资料

客服中心2012年4月培训资料一、MODBUS通讯协议1、 MODBUS通讯协议简介:Modbus是由Modicon(现为施耐德电气公司的一个品牌)在1979年发明的,是全球第一个真正用于工业现场的总线协议。

为更好地普及和推动Modbus在基于以太网上的分布式应用,目前施耐德公司已将Modbus协议的所有权移交给IDA(Interface for Distributed Automation,分布式自动化接口)组织,并成立了Modbus-IDA组织,为Modbus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Modbus已经成为国家标准GB/T19582-2008。

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

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

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

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

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

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何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并记录。

当在一Modbus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

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Modbus协议发出。

而在一个系统中,对具体命令代码执行的动作就需要对协议按照协议公约进行解析(相当于翻译的过程,确定此代码具体包含何种信息)。

应用到公司生产的逆变器设备,就需要掌握公司制定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讯协议。

2、 MODBUS的特点:(1)标准、开放,用户可以免费、放心地使用Modbus协议,不需要交纳许可证费,也不会侵犯知识产权。

(2)Modbus可以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RS-232、RS-485等,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传送,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

(3)Modbus的帧格式简单、紧凑,通俗易懂。

用户使用容易,厂商开发简单。

阳光电源SG110HX-CN光伏并网逆变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阳光电源SG110HX-CN光伏并网逆变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用户手册
光伏并网逆变器
SG110HX-CN
SG110HX-CN 光伏并网逆变器用户手册SG110HX-
CN-UCN-Ver12–202307
SG110HX-CN-UCN-Ver12–202307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3。保留所有权利。 本手册相关内容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电源”)授权,不得私自扩散、复 制或转发给第三方,不得上传至公共网络等第三方平台。 商标
4 机械安装 ......................................................................................................... 15
4.1 安装注意事项 .............................................................................................. 15 4.2 选择安装地点 .............................................................................................. 15
V
4.5.1 支架安装 ........................................................................................... 22 4.5.2 挂墙安装 ........................................................................................... 23 4.6 安装逆变器 ................................................................................................. 24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协议名称: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一、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确立并网逆变器技术的相关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并网逆变器的安全运行和高效性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定义和缩写1. 并网逆变器:指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交流电并与电网连接的设备。

2. 并网逆变器技术:指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等相关技术要求。

3. 协议:指本《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三、技术要求1. 设计要求:a. 并网逆变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b. 设计应考虑电网波动、电压暂降、频率波动等异常情况,并具备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自动恢复功能。

c. 并网逆变器应具备高效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能源损耗。

d. 设计应考虑并网逆变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2. 制造要求:a. 制造过程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b. 制造商应提供详细的产品规格和技术参数,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c. 制造商应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以便用户正确使用并网逆变器。

3. 安装要求:a. 安装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b. 并网逆变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和电气要求。

c. 安装过程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损坏并网逆变器和其他设备。

d.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并网逆变器正常运行。

4. 运行要求:a. 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远程监测和管理能力,方便运维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处理。

b. 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并网逆变器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c. 并网逆变器应具备自动保护功能,能够在电网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连接,确保电网安全。

5. 维护要求:a. 维护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护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b. 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避免触电、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光伏并网协议

光伏并网协议

光伏并网协议1. 引言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技术。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并与电网良好地协同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光伏并网协议。

2. 背景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然后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其连接到电网上。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是分布式发电系统,因此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与电网进行有效的协同工作,以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3. 光伏并网协议的目的光伏并网协议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安全可靠连接,并实现以下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确保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稳定能量传输;•保护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监测和管理光伏发电系统的机制。

4. 光伏并网协议的主要内容及要求4.1. 电网接入要求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电网接入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电压和频率范围: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必须与电网的标准要求相匹配;•电力质量: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力质量应符合电网的要求,包括谐波、功率因数等;•短路保护:光伏发电系统应具备短路保护功能,以确保系统在发生短路时能够有效地切断电流;•隔离措施: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应有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电网故障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安全要求:光伏发电系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2. 运行管理要求光伏并网协议还包括一系列的运行管理要求,以确保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的协同工作。

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运行监测: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具备远程监测功能,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故障诊断与排除:光伏发电系统应能够自动诊断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数据传输: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与电网进行数据传输,以实现电力的平衡和优化调度;•通信协议:光伏发电系统需要遵循特定的通信协议,与电网实现有效的通信;•运行策略:光伏发电系统需要制定合理的运行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和电网协同工作效果。

光伏项目并网协议书范本(3篇)

光伏项目并网协议书范本(3篇)

第1篇甲方: [甲方名称]地址: [甲方地址]法定代表人: [甲方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 [甲方联系电话]乙方: [乙方名称]地址: [乙方地址]法定代表人: [乙方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 [乙方联系电话]鉴于:1. 甲方拥有[项目名称]光伏发电项目的所有权,并已取得相应的电力设施建设、运营等相关许可证。

2. 乙方为电力公司,具有电网接入和电力销售资格。

3.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就甲方光伏发电项目并网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1.2 项目地点:[项目地点]1.3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如:100MW]1.4 项目类型:[项目类型,如:地面光伏电站]1.5 电压等级:[电压等级,如:10kV]1.6 预计发电量:[预计发电量,如:12,000,000千瓦时/年]第二条并网条件2.1 甲方应确保光伏发电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

2.2 甲方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定和要求,完成项目接入系统设计,并取得电力公司的接入系统审查意见。

2.3 甲方应按照电力公司的要求,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

2.4 甲方应确保光伏发电项目的设备质量、运行安全、环境保护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三条并网流程3.1 甲方应在项目开工前,向乙方提交以下文件:1. 光伏发电项目申请报告;2. 项目接入系统设计文件;3. 项目设备采购合同;4. 项目施工合同;5. 其他乙方要求的相关文件。

3.2 乙方在收到甲方提交的文件后,应在[审查期限]内完成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3.3 甲方根据乙方审查意见,完成项目接入系统设计修改、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

3.4 甲方完成项目调试后,向乙方提交并网申请。

3.5 乙方在收到甲方并网申请后,应在[审查期限]内完成并网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3.6 甲方根据乙方验收意见,进行必要的整改。

3.7 乙方在整改完成后,向甲方出具并网通知书。

光伏并网协议书

光伏并网协议书

光伏并网协议书甲方(并网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光伏发电方):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拥有并网设施并愿意为乙方提供并网服务,乙方拥有光伏发电设施并愿意将所发电力并入甲方电网,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光伏发电并网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并网条件1.1 乙方应确保其光伏发电设施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

1.2 乙方应向甲方提供光伏发电设施的详细技术参数和运行数据。

1.3 甲方应保证其并网设施能够满足乙方光伏发电设施的并网需求。

第二条并网程序2.1 乙方在并网前应向甲方提交并网申请,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2.2 甲方在收到并网申请后,应在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通知乙方审核结果。

2.3 双方应根据审核结果协商确定并网的具体时间、方式和条件。

第三条并网技术要求3.1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技术要求,对光伏发电设施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调整。

3.2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并网所需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3.3 双方应共同制定并执行并网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第四条电力计量与结算4.1 双方应按照国家电力计量规定,对乙方并网电力进行准确计量。

4.2 甲方应根据乙方并网电力的计量结果,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和双方约定的价格,向乙方支付电费。

4.3 双方应定期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校验,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第五条维护与责任5.1 乙方应负责其光伏发电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并网逆变器技术协议

附件1 技术规范1 总则1.1本技术协议适用工程并网型光伏逆变器,它包括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与服务要求。

1.2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卖方应该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中要求的完整的设备和技术服务,必须为买方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案。

1.4本设备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按最新颁布标准执行)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协议经招买卖双方签字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合同签订后卖方应协同设计方完成深化方案设计,配合施工图设计,完成系统调试和验收,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1.7本技术协议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3000m高度要求提供。

2 设计条件2.1气象条件根据格尔木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如下所示。

表2.1 格尔木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2.2 工程概况2.2.1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为50MWp,本期工程装机容量为5MWp。

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

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经过电缆送至初级、次级汇流箱;经汇流箱汇流后接至逆变器,经逆变后的三相交流电经 35kV 箱式升压变电站,送至站内35k汇流后,送至公共电网。

2.2.2 光伏电池组件参数本工程拟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采用230Wp太阳能光伏组件,组件串联数为20块。

组件开路电压37.1V,工作电压30V,开路电压温度系数-0.355%。

2.3 安装条件安装方式:布置于逆变器小室内。

2.4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并网逆变器的制造、试验和验收满足以下的规范和标准但不限于此: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1-2001,idt IEC 60068-2-1:1990)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idt IEC 60068-2-2:1974)GB/T 2423.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9-2001,idt IEC 60068-2-56:1988)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10-1995,idt IEC 60068-2-6:1982)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equ IEC 60529:1998)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Q/SPS 22-2007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IEC61312-5 内部防雷的应用指南IEC61312-3 1996 电涌保护器(SPD)GB 50343 一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国家电网发展[2009]747 号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GB/T 3859.2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T 3859.2-1993,eqv IEC 60146-1-2:1991)GB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7625.2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 17625.2-1999,idt IEC 61000-3-3:1994)GB/Z 17625.3 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 17625.3-2000,idt IEC 61000-3-5:1994)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2-1998,idt IEC 61000-4-2:1995)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1998,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1998,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1999,idt IEC 61000-4-5:1995)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6-1998,idt IEC 61000-4-6:1996)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1999,idt IEC 61000-4-11:1994)GB 17799.3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B 17799.3-2001,idt IEC 61000-6-3:1996)GB 17799.4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GB 17799.4-2001,idt IEC 61000-6-4:1997)其它未注标准按国际、部标或行业标准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G500KTL-V413
(2012.10 以后)
(0x95)
43 故障状态 2 5052~5053
U32
见附录二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3x
SG630K(0x98)、
SG630MX (0xB0)、 SG500MX (0xA0)、
SG500KTL-V41、
SG500KTL-V413
(2012.10 以后)
附录: 一、状态信息定义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状态 运行 直流过压 直流欠压 直流过流 电网过压 电网欠压 变压器过温 频率异常 孤岛故障 温度故障 硬件故障 接地故障 模块故障 保留 保留 接触器故障 停机 初始待机 按键关机 待机 紧急停机 启动中 电网过频 电网欠频 直流母线过压 直流母线欠压 通讯故障
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
V1.0.5
一、 概述
本协议适用于我司光伏并网逆变器与上位机监控软件之间的通信。采用 MODBUS RTU 通讯 规约。本协议可以实时读取逆变器的运行数据、故障状态。
二、 物理接口
RS485 ‐ 波特率: 9600bps ‐ 奇偶校验位: None ‐ 数据位: 8 ‐ 停止位: 1 以太网(可选)
(0x95)
44
保留
5054~5057
U32
3x
45
保留
5058~5061
U32
3x
46 电抗器温度
5062
S16
47 模块温度 1
5063
S16
48 模块温度 2
5064
S16
49 模块温度 3
5065
S16
50 模块温度 4
5066
S16
51 模块温度 5
5067
S16
52 模块温度 6
5068
(2012.10 以前版
本) (0x95),
SG500K3 (2012.10 以前版 本)
(0x94)(-1000~-95
0, 950~1000); 其他机型
(-1000~-900,
21 LVRT 开关 5020
22
保留
5021
23
保留
5022
900~1000) U16 0xAA 启用,0x55
关闭,默认 0xAA 启用
发生的时刻(地址
5039~5044)及故障 附加数据(地址
5045)
33 状态时间:
5040
U16
故障时间
3x

34 状态时间:
5041
U16
故障时间
3x

35 状态时间:
5042
U16
故障时间
3x

36 状态时间:
5043
U16
故障时间
3x

37 状态时间:
5044
U16
故障时间
3x

38 状态数据 1
S16
53
保留
5069
S16
54
保留
5070
S16
55
保留
5071
U16
56
保留
5072
S32
3.1 参数设置地址定义
0.1℃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3x
SG630K(0x98), SG630MX (0xB0)、 SG500MX (0xA0)、 SG500KTL-V41、
SG500KTL-V413 (2012.10 以后)
电压;为 2:上传线
电压;
0.1A
3x
0.1A
3x
0.1A
3x
3x
3x
3x
W
3x
var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3x
SG630MX (0xB0)、
SG500MX (0xA0)
SG500KTL-V41
SG500KTL-V413 ( 2012.10 以 后 )
(0x95)
0.001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3x
SG630MX (0xB0)、
2 系统时钟: 5001 U16 月
3 系统时钟: 5002 U16 日
4 系统时钟: 5003 U16 时
5 系统时钟: 5004 U16 分
6 系统时钟: 5005 U16
数据范围
单位
备注
设置数据
接收监控系统或 GPS 的 时间同步设置
地址类型
4x 4x 4x 4x 4x 4x

7 开机/关机 5006 U16
00MX (0xA0)
SG500KTL-V41
SG500KTL-V413
(2012.10 以后)
(0x95)
29 电网频率
5036
U16
0.1Hz
3x
30 逆变器效率
5037
U16
0.1%
3x
31 设备状态
5038
U16
见附录一
3x
32 状态时间:
5039
U16
设备状态(地址
3x

5038)显示为故障
(0x95)
0.1℃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3x
0.1℃
SG630K(0x98),
3x
0.1℃ SG630MX (0xB0)、
3x
SG500KLV(0x9F)、
SG500MX (0xA0)、
SG500KTL-V41、
SG500KTL-V413 (2012.10 以后)
(0x95)
0.1℃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6 总运行时间 5006~5007
7 机内空气温
5008

8
保留
5009
数据类型 U16
数据范围 运行数据
单位
备注
地址类型
3x
U16
0.1kW
3x
U16
0—两相,
1—三相四
线,2—三
相三线
如果输出类型(地址
3x
5002)是 0,仅 5019 地
址电压有效、5022
地址电流有效;如
果输出类型是 1, 5019 到 5021 地 址为“x 相电压”; 如果输出类型是 2, 5019 到 5021 地 址为“x-x 线电压”.
0xCF(开
4x
机)/0xCE(关机)/
其他(不操作)
8 限功率开关 5007 U16 0xAA 启用,0x55
4x
关闭(限功率恢复
100.0%)
9 限功率设置 5008 U16 SG500MX(0xA0) 0.1%
指有功功率百分比,
4x
(0~1200).
仅 SG1K5TL 不支持
SG630MX(0xB0),
U32
27 无功功率 5033~5034
S32
28 功率因数
5035
S16
3x
0.1V
3x
0.1A
3x
0.1V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3x
0.1A SG10KTL-V41
3x
(0x26)
SG12KTL-V41
(0x29)
SG15KTL-V41
(0x28)
SG20KTL-V41
(0X2A) SG30KTL(0x27)
SG125K(0x9D),S
G100J(0xB1),SG5
00KTL-V313(0x9
5), SG500KTL-V41、
SG500KTL-V413 (0x95)(0~1100).
其他机型
(0~1000)
10
保留
5009 U16
4x
11
保留
5010 U16
4x
12
保留
5011 U16
4x
13
保留
5012 U16
SG630MX(0xB0), SG500KTL-V41、
SG500KTL-V413
(2012.10 以后)(0x95)
36 无功比例设 5037 S16
0~1000,
0.1%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4x

0~-1000
SG10KTL-V41 (0x26),
SG12KTL-V41 (0x29),
SG15KTL-V41 (0x28),
5045
U16
3x
39
保留
5046
U16
3x
40
保留
5047~5048
U16
3x
41
保留
5049
U16
3x
42 故障状态 1 5050~5051
U32
见附录二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3x
SG630K(0x98),
SG630MX (0xB0)、
SG500LV(0x9F)、
SG500MX (0xA0)、
SG500KTL-V41、
U16 U16
支持的机型型号为:
4x
SG100K3-V21 (0x91),
SG250K3-V225 (0x92),
4x
4x
24
保留
5023 U16
4x
25
保留
5024 U16
4x
26
保留
5025 U16
4x
27
保留
5026~ U16
4x
5028
28
保留
5029 U16
4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