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全)
初三的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初三的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初三的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学科,而习题是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工具。
在初三阶段,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些数学补充习题的答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代数与函数1. 将下列代数式化简:a) 3x + 2x - 5x + 4xb) 2(x - 3) + 4(x + 1)c) 5(2x - 3) - 3(4x + 1)答案:a) 4xb) 2x - 2c) 2x - 172. 解方程:a) 2x + 5 = 17b) 3(x - 4) = 18c) 4(2x + 1) - 3(x + 5) = 10答案:a) x = 6b) x = 10c) x = -19二、几何与图形1. 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a) 正方形,边长为5cmb) 长方形,长为8cm,宽为4cmc) 圆形,半径为6cm答案:a) 周长为20cm,面积为25cm²b) 周长为24cm,面积为32cm²c) 周长为12πcm,面积为36πcm²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 3)、B(4, -1)和C(-1, 2),求三角形ABC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AB的长度为√((4-2)²+(-1-3)²)=√20BC的长度为√((-1-4)²+(2-(-1))²)=√26AC的长度为√((2-(-1))²+(3-2)²)=√10周长为√20 + √26 + √10面积可以利用海伦公式计算,假设三角形的半周长为s,则面积为√(s(s-√20)(s-√26)(s-√10))三、数据与统计1. 根据下列数据,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12, 15, 18, 18, 20, 22, 25, 30答案:平均数为(12+15+18+18+20+22+25+30)/8=20中位数为18众数为182. 根据下列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销售额:1200元、1500元、1000元、1800元、1300元答案:请自行绘制条形统计图。
九上补充习题参考答案(苏科版)
附录3:《物理补充习题九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例.(1)左(2)便于测量力臂(3)不具有普遍意义第②、③两次实验杠杆都是等臂的,因此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4)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的力可以连续变化,很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力,所以用这种方法很容易使杠杆平衡1- D2, B 3. D 4. 5. 6增大秤砣的质量(或减小 04的长度等)5.两3变大6.如图所示7. (1) 600 N(2) 400 N1. 5 m第二节滑轮例.(1)能改变施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⑵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1. B 2. C 3. C 4. B 5. 6 8 6.动滑轮、绳子有重力,且有摩擦0.3 N 7. (1) 240 N (2) 15 m第三节功例.(1)探究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功(2)沿斜面提升小车所做的功W1/J竖直提升小车所做的功W2/J(数值略)利用斜面提升物体不省功,但是可以省力;并且斜面越缓越省力,但是需要的功也越多(3)在测量沿斜面提升小车的拉力时,要沿与斜面平行的方向缓慢而匀速地拉动弹簧测力计;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和斜面髙度要对应1. C2. D3. C4. C5. B6. 3.6×104 J7.静止016第四节功率例1. D 例2. 4. 5×108 J 4. 5×107 W1.①、②、③2. B3. B4. A5. A6. > =7.人的质量m每次跳起的高度/h在时间t内跳的个数n(或跳动n次所需的时间t)P = mghn/t8. 270J90 W 9. (1) 2×106J⑵5000W10. (1)0.3 m/s (2) 1 890 J 31.5 W第五节机械效率例1. (1)工人做的额外功为300J(2)工人做功的功率为20 w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7.5%例2. (1) 20 45 60 (2)斜面的倾斜程度当物重一定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大(3)变小1. C2. C3. 100 80% 变大4. (1) 83.3% 较高(2) 0.15. 0.36 72%本章练习1. A2. D3. A4. B5. A6. F3>F4>F2>F17. 12 248. 200 80%9.如图所示10.如图所示11. (1) 0.5 66.7 (2)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12. (1) 0.3 0.36 83.3%(2)如图所示⑶匀速直线偏大13.⑴25J⑵62.5 W 14.⑴150 s(2)108 W⑶2 700 J⑷变小由于新滑轮组增加了一个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加,所以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第一节动能势能机械能例1. (1) (a)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2)质量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例2.D1. C2. (1)速度不同(2)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3. (1)不同移动的距离⑵不能4.⑴小桌的脚陷入细沙中的深度(2)质量相同(3)让同一木块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撞击小桌,比较小桌的脚陷入细沙中的深度5. C6.重力势动变小7.增大增大减小减小第二节内能热传递例.C1. C2. C3. D4. B5. D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例.⑴天平秒表⑵大于热源相同,但水所需要的加热时间较长(3)不同⑷在控制好沙子和水的初温相同后,实验中要注意控制热源相同(可以采用一个酒精灯轮流加热);加热时要注意搅拌,使物质受热均匀;由于实验中有散热,最好加一个盖子,并且酒精灯火焰不宜太小1. B2. D3. A4. D5. 8.4×103 4. 2×1036. (1) 1 050 J (2) 2.1×103J/(kg ℃)7.⑴质量升髙的温度⑵质量8. (1) 1.26×104J⑵8.4×103J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例.(1)水吸收的热量(2)天平温度计(3) 1.57 5×107( 4)小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有部分散失到空气中1.B2. C3. B4. D5. B6. C7.可燃冰不变8. 1.5×1078. 6×1071 7.49. (1) 6.3×107J(2) 2.04×108J 10. (1) 0. 375 kg (2)有利于环保,使用方便,成本比较低本章练习1. D2.B3. C4. C5. A6. C7. C8. A9.做功4.6×10810.热传递(第17题) 做功 11不变增大增大12.弹性势动13. 4.2×1058.4×105 50 14. (1)动能与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受空气摩擦等阻力作用.单摆和滚摆的机械能在减少15. (1)秒表(2)吸收热逛(或 加热时间)升髙温度(3)甲16. (1)不同相同(2)重力势能 内17.静止速度重力势动如图所示慢18. (1)80g (2)关紧液化石油气钢罐的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要闭合电器开关,防 止产生火花;向专业公司求助期中测试1.C2. B3. B4. C5. A6. B7. B8. A9. A 10. C 11.小于小于12. 1 013. 50 3 450 14.做功不做功 15. 1 000 0. 4〜0. 5 800〜100016. 129 600 216 17. 2. 4×103J/(kg ℃) 18. 2 30 83. 3% 增大物重等 19.热量散失(热传递)内做功20. 2.3×103 J 21.如图所示22.如图所示这使用滑轮组能省力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内 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24. (1)超载(2)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车越难停下来,安全隐患越大 25.便于测量力臂右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 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大于26. (1) 1.25 1.55 81%(或80. 6%) (2)省力(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27. (1) A 用外焰加热 (2)升高的温度秒表(属计时工具都给分)(3)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不需搅拌(或原方案两次加热,酒精灯火焰不易控制到完 全相同;现方案采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或两实验同时进行,便 于比较水和煤油升温的快慢)28. 5 600 N 29. (1) 125 N (2)150 W (3) 80%30.⑴漏出的煤气遇到明火会弓丨起爆炸⑵7.56×105J (3) 51%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第一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例.电路a :错误.开关闭合后,电路形成短路电路b :错误.开关未连入电路,无法控制电路的通断电路c :正确.电路图如图所示1.用电器开关电源导线电池小灯泡金属(铜2.电饭锅、电热取暖器、电水壶3(第4题) (第7题)(第6题)4.如图所示5. (1) (b)(2) (c) (3) (a )⑷(d ) 6. (1)灯焭(2)巧不焭(3)短路 灯不亮会损坏电池7. (1)不能损坏电池(电源被短路)(2)如图所示第二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例.游览路线如图(a )所示电路设计如图⑹所示1.D2.(1)两灯都不亮(2)灯匕亮,灯La 不变(3)两灯都亮3. (1)各自能独立 工作(或互不干扰)并(2) —盏或几盏不亮(坏了),不影响其他灯发光4.如图所示5.热 并6. (1)不能短路损坏电池(2)如图所示(两解)7. (1)从连接特点看:用电器逐 个顺次连接是串联,用电器并列连接是并联(2)从工作特点看: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所 有用电器都不工作;并联电路中,某一支路断开,不影响其他支路的用电器工作8.轻轻地拧下 其中一盏电灯的灯泡,闭合开关.若另一盏灯仍亮,则它们是并联的;若另一盏灯不亮,则它们是 串联的(a ) (b )(第4题)第三节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例.(1)0.3 0_ 3(2)2.5 1.3 (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太小声控L<8>-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 2×1062. 5.43. (1) 0 〜3 A 0. 4〇〜0.6 A 0.42 (2)第二次更精确,因为小量程的分度值小4. BS. D6. (1)电流表©测量的是U的电流,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U和1^2)的电流(2)如图所示7. (a)和(c)都相当于电流表直接连接在电源上第四节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例.(1)断开(2) L2断路U短路(3)不能在测量1^2时,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只做了一次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该实验1. 220 4 2. U1 3. A 4.灯L,灯L,坏了或接触不良5.如图所示6.如图所示7. (1)错误(2)电极插人的深度两电极间的距离在金属片插入梓檬的深度和两电极间的距离一定时,水果电池的电压与电极的材料有关8.如图所示本章练习1. A2. A3. C4. A5.太阳电6.是并联的电冰箱门关上后电灯熄灭,而压缩机能正常工作;有时候电冰箱门打开时灯亮而压缩机不工作7. 0〜0. 6 0〜3 A干路电流大于0.6 A8. 9 4 59.并联U10.如图所示11.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13. (1)如图所示(2)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3)方案甲14. (1)可能是由于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因而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恰好相等(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不相等.故第一个结论仍然成立,而第二个结论不成立IS. (1)电压表与灯泡串联(2)如图所示(3) 0.26 2.7(第13题) (第15题)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例.(1)电流表示数(或小灯泡亮度)(2) A 和BA 和C (3)材料 1.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属性无关 2. 2. 7 2.7×10—33. B4. D5. (1)小(2)右6.(1)③②(2)①、②③、④(3)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 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或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镍铬合金丝比锰铜合金丝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第二节变阻器例.如图所示长度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10 2.电阻读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3.0 40 4. B 5.缺陷是,电阻发热情况的变化不易检测或观察.改进方案是,将电阻换成电 流表或小灯泡6.如图所示7. (1) DCAB (2) 9999(3)防止电流过大,有保护电路的作用⑷47 第三节欧姆定律例1. (1) B (2)误将滑动变阻器下方的两 个接线柱接人了电路(3)0.30 (4)避免偶然性,便于找出铅笔芯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 规律(5)如图所示(6)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 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2.(1)通过风的电流 为0.6八(2)尺2的阻值为15〇(3)干路电流 为1A(第6题)(第10题)1. 15 0. 42.小于或等于33降低3.C4. C5. D6.(1)如图所示(2)电压一定时,导 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 40 7. (1) 0.5 A (2)他误以为历两端的电压是6 V (其实这是兄两端 的电压值)正确解答过程:认=17—1^ =10 V —6 V =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例1. (1) (2)开关右接线柱连接到滑动变阻器下方的接线柱(图略)(3)改 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1.5 (4)第① 次实验的电压不可能低至0.6 V ,或第①次实验的电流不可能低至0. 12 A (5)能①将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作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置于阻值最小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作I 2.艮这种测量方法不能多次测量 减小误差例2. D1. 5 : 3 3 : 52. 4 灯1^ 1 : 13. 3 104.不变变大 1 65. (1)如图所示 (2) A (3) 0.3 9 (4)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多次测量6. (1)如图所示(2) 5 n7. D8. (1) 6 V (2) 30 °C本章练习1. D2. B3. A4. A5. D6.串相等7. 5 0. 6 8. 15 1. 5 9.定值电阻偏大1510.⑴右未知电阻沁断路(2)正1〇 (3)如图 所示 11. (1) CE 0~0.6(2)如图(a )所示 (3)如图(b )所示(4)2〜612. (1)6 V (2) 30 a (3) 0. 18 A13. 9 V 1514. (1) 2 V (2) 1. 5 kg (3)偏大(第11题)期末测试1. B2. C3. B4. D5. B6. D7. C8. B9. A 10. C 11. D 12. D 13.化学内化学电14. (1) 1 : 2 (2) 2 : 115. 400重力势40016. 80%逐渐增大17.电流表的示数横截面积18. 5 3 19. 0.4 0.6 20. 0〜2 V21.如图所示22. (1)开关右侧的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左下方的接线柱相连(图略)(2)左23. (1)如图所示(2) 7^:24. (D动滑轮质量不等(2)钩码的重力(3)①由于克服摩擦要多做额外功,所以影响机械效率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否准确弹簧测力计是否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是否匀速向上拉2S. (1)物质(或物体)温度(2)质量(或分子多少)质量越大 (或分子越多),物体内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就越大(提示:本题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3)①(d) (d)中的水温度最高,且其中的水量也较多②(a)、(b) (a)的水量比(b)少,但温度比(b)高26. (1) 3×105J6×103W⑵80%27. (1) 6.3×107J(2 ) 2. 04×108J (3)无烟煤没有能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有损失,不能完全被水吸收28. (1) 0. 3 A60 fl (2) 12 0 29. (1) 60 Q (2) 0. 3 A (3) 0. 3 mg/mL>0.2 mg/mL,属于酒驾(第21题) (第23题)。
九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2)
九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整数的运算1. 加减法运算题目1:已知a=5,b=7,求 $ a+b $ 和 $ a-b $ 的值。
答案:a+b=5+7=12a−b=5−7=−2题目2:计算:(−6)+(−15)和(−6)−(−15)。
答案:(−6)+(−15)=−21(−6)−(−15)=−6+15=92. 乘除法运算题目1:已知a=−3,b=−4,求 $ a\times b $ 和 $ a\div b $ 的值。
答案:$a\\times b=(-3)\\times(-4)=12$$a\\div b=(-3)\\div(-4)=0.75$题目2:计算:$(-6)\\times(-5)$ 和 $(-18)\\div(-3)$。
答案:$(-6)\\times(-5)=30$$(-18)\\div(-3)=6$二、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题目1:解方程4x+5=25。
答案:4x+5=254x=25−54x=20$x=\\frac{20}{4}$x=5题目2:解方程3x−7=2x+3。
答案:3x−7=2x+33x−2x=3+7x=102. 一元一次不等式题目1:解不等式2x+3>9。
答案:2x+3>92x>9−32x>6$x>\\frac{6}{2}$x>3题目2:解不等式5x−7<3x+5。
答案:5x−7<3x+55x−3x<5+72x<12$x<\\frac{12}{2}$x<6三、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题目1:求圆的面积,已知其半径r=4。
答案:圆的面积公式为$S=\\pi r^2$,其中$\\pi$取近似值3.14。
$S=3.14\\times4^2$$S=3.14\\times16$S=50.24题目2:求矩形的周长,已知其长a=8,宽b=5。
答案:矩形的周长公式为C=2(a+b)。
C=2(8+5)$C=2\\times13$C=262. 空间图形题目1:求长方体的体积,已知其长a=5,宽b=3,高c=2。
九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九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九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的编写非常重要。
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为九年级数学补充习题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习题的解题思路。
1. 整式的加减首先,我们来解答一些整式的加减题目。
例题 1计算以下算式的值:$3x - 2y + 4z$, 当 $x=2, y=3, z=1$ 时。
解答将x=2,y=3,z=1代入算式中:$3x - 2y + 4z = 3\\cdot2 - 2\\cdot3 + 4\\cdot1 = 6 - 6 + 4 = 4$。
所以,当x=2,y=3,z=1时,3x−2y+4z的值为 4。
例题 2计算以下算式的值:$(6a^{2} - 5a + 2) - (3a^{2} + 4a - 1)$。
解答将算式展开,并进行合并同类项:(6a2−5a+2)−(3a2+4a−1)=6a2−5a+2−3a2−4a+1=(6a2−3a2)+(−5a−4a)+(2+1)=3a2−9a+3。
所以,(6a2−5a+2)−(3a2+4a−1)的值为3a2−9a+3。
2. 一元二次方程接下来,我们解答一些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
例题 3解方程 $2x^{2} - 5x -12 = 0$。
解答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来解这个方程。
首先,我们求得相关的乘积:$p \\cdot q = 2 \\cdot (-12) = -24$由于−24的因子有很多,我们需要找到两个因子,使得它们的和等于−5:-2 和 12 的和为 10 -3 和 8 的和为 5所以,-2 和 12 是满足条件的两个因子。
将方程分解得:2x2−5x−12=0(2x+3)(x−4)=0所以,$x = -\\frac{3}{2}$ 或x=4。
例题 4解方程 $3x^{2} - 4x - 2 = 0$。
解答我们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来解这个方程。
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一章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习题11.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例的数,它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2.所有整数都是有理数。
3.有理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如2/3。
4.0.25是一个有理数,因为它可以写成25/100的分数形式。
习题21.判断以下数是否是有理数:-5: 是有理数,因为它是一个整数。
0.67: 是有理数,因为它可以写成67/100的分数形式。
√2: 不是有理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1.5: 是有理数,因为它可以写成3/2的分数形式。
2.用分数形式表示以下数:0.4 = 4/10 -2.75 = -11/4 3.333… = 10/32. 有理数的比较与运算习题11.比较以下两个有理数大小:-1/3和-1/2。
首先,我们要确定这两个有理数的符号,因为它们都是负数,所以-1/3 < -1/2。
2.比较以下两个有理数大小,并画出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2/5和1/2。
首先,我们要确定这两个有理数的符号,因为一个是负数,一个是正数,所以-2/5 < 1/2。
然后在数轴上画出-2/5和1/2的位置。
Number LineNumber Line习题21.计算以下有理数的和并化简:3/4 + 1/5。
先找到两个有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20,然后将两个有理数的分子分别乘以对应的倍数,得到3/4 + 1/5 = 15/20 + 4/20 = 19/20。
2.计算以下有理数的积并化简:2/3 * (-4/5)。
直接将两个有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得到2/3 * (-4/5) = -8/15。
3. 有理数的应用习题11.若一根螺丝的长度为3/8英寸,另一根螺丝的长度为5/16英寸,问两根螺丝总长度是多少英寸?两根螺丝的总长度等于它们长度之和,即3/8 +5/16。
先找到两个有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16,然后将两个有理数的分子分别乘以对应的倍数,得到3/8 + 5/16 = 6/16 + 5/16 = 11/16英寸。
九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若3a=5b ,则b a = ( ▲ ) A. 53 B. 35 C. 83 D. 85 2.比例函数y=x 12-的图象在( ▲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3.RtΔABC 中, ∠B=900,AB=5,BC=3,那么tanA=( ▲ )A.43B.34 C.35 D.53 4.O 1和⊙O 2的半径分别是3cm 和4cm ,如果O 1O 2=7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 .内含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5.一个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某志愿小组有五名翻译,其中一名只会翻译阿拉伯语,三名只会翻译英语,还有一名两种语言都会翻译.若从中随机挑选两名组成一组,则该组能够翻译上述两种语言的概率是( ▲ )A .B .C .D .6.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cm ,圆锥的高为8 cm ,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48πcm 2B .60πcm 2C .72πcm 2D .80πcm 27.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l ,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 )8.如图,如图15. 在⊙O 中,AB 为弦,OC ⊥AB 于C ,若AO =5,OC =3,那么弦AB 的长为( ▲ ).A .10;B .8;C .6;D .4.(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9.美是一种感觉,当人全下半身长度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
如图,某女士身高165cm ,下半身长度x 与身高l 的比值为0.60,为了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约为( ▲ )A.4cmB.6cmC.8cmD.10cm10.如图,已知抛物线y 1=﹣2x 2+2,直线y 2=2x +2,当x 任取一值时,x 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 1、y 2.若y 1≠y 2,取y 1、y 2中的较小值记为M ;若y 1=y 2,记M =y 1=y 2.例如:当x =1时,y 1=0,y 2=4,y 1<y 2,此时M =0.下列判断:①当x >0时,y 1>y 2; ②当x <0时,x 值越大,M 值越小;③使得M 大于2的x 值不存在; ④使得M =1的x 值是或 .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1. 从某玉米种子中抽取6批,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下: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玉米种子发芽的概率约为 ▲(精确到0.1).12.在一张复印出来的纸上,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由原图中的3 cm 变成了6 cm ,则腰长由原图中的2 cm 变成了 ▲ cm .13.有一个直角梯形零件ABCD ,AB CD ∥,斜腰AD 的长为10cm ,120D ∠=o,则该零件另一腰BC 的长是 ▲ cm .(结果不取近似值)14.如图,圆周角∠BAC =55°,分别过B 、C 两点作⊙O 的切线,两切线相交与点P ,则∠BPC = ▲ °.15.二次函数2y ax bx c =++和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2ax bx c mx n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种子粒数 100 400 800 1000 2000 5000 发芽种子粒数 85 398 652 793 1604 4005 发芽频率 0.850 0.745 0.851 0.793 0.802 0.80116.如图,矩形OABC 的两条边在坐标轴上,OA =1,OC =2,现将此矩形向右平移,每次平移1个单位,若第1次平移得到的矩形的边与反比例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它们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0.6,则第n 次(n >1)平移得到的矩形的边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17.(本题满分5分)计算:(1)024cos60(51)--++o18.(本题满分9分) 如图:格点△ABC(顶点在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处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图(1)、(2)、(3)的网格中各画出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们都与△ABC 相似。
苏教版九年级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苏教版九年级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A2.D3.D4.D5.C6.B7.A8.B 9.B 10.D二、填空题11.3 12. 13.-1 14.=三、15.解:==.16.解:四、17.方程另一根为,的值为4。
18.因为a+b=2++2-=4,a-b=2+-(2-)=2,ab=(2+)(2-)=1所以=五、19.解:设我省每年产出的农作物秸杆总量为a,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是x,由题意得:30%a(1+x)2=60%a,即(1+x)2=2∴x1≈0.41,x2≈-2.41(不合题意舍去)。
∴x≈0.41。
即我省每年秸秆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约为41%。
20.解:(1)∵方程有实数根∴Δ=22-4(k+1)≥0解得 k≤0,k的取值范围是k≤0 (5分)(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 x1x2=k+1x1+x2-x1x2=-2 + k+1由已知,得 -2+ k+1-2又由(1)k≤0 ∴ -2∵ k为整数∴k的值为-1和0. (5分)六、21. (1)由题意,得解得∴(3分)又A点在函数上,所以,解得所以解方程组得所以点B的坐标为(1, 2) (8分)(2)当02时,y1当1y2;当x=1或x=2时,y1=y2. (12分)七、22.解:(1)设宽为x米,则:x(33-2x+2)=150,解得:x1=10,x2= 7.5当x=10时,33-2x+2=1518,不合题意,舍去∴鸡场的长为15米,宽为10米。
(5分)(2)设宽为x米,则:x(33-2x+2)=200,即x2-35x+200=0Δ=(-35)2-4×2×200=1225-1600<0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鸡场面积不可能达到200平方米。
(9分)(3)当0当15≤a<20时,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鸡场;当a≥20时,可以围成两个长宽不同的长方形鸡场;(12分)八、23.(1)画图(2分)(2)证明:由题意可得:△ABD≌△ABE,△ACD≌△ACF .∴∠DAB=∠EAB ,∠DAC=∠FAC ,又∠BAC=45°,∴∠EAF=90°.又∵AD⊥BC∴∠E=∠ADB=90°∠F=∠ADC=90°.又∵AE=AD,AF=AD∴AE=AF.∴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 (7分)(3)解:设AD=x,则AE=EG=GF=x.∵BD=2,DC=3∴BE=2 ,CF=3∴BG=x-2,CG=x-3.在Rt△BGC中,BG2+CG2=BC2∴( x-2)2+(x-3)2=52.化简得,x2-5x-6=0解得x1=6,x2=-1(舍去),所以AD=x=6. (12分)。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补充习题九年级上册答案【五篇】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补充习题九年级上册答案【五篇】导读:本文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补充习题九年级上册答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1课时答案1、DE∶EC,基本事实92、AE=5,基本事实9的推论3、A4、A5、5/2,5/36、1:27、AO/AD=2(n+1)+1,理由是:∵AE/AC=1n+1,设AE=x,则AC=(n+1)x,EC=nx,过D 作DF∥BE交AC于点F,∵D为BC的中点,∴EF=FC,∴EF=nx/2.∴AO/AD=AE/AF=2n+2=2(n+1)+1.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2课时答案1、∠ADC=∠ACB或∠ACD=∠B2、∠C=∠E或∠B=∠D3-5BCC6、△ABC∽△AFG.7、△ADE∽△AB C,△ADE∽△CBD,△CBD∽△ABC.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3课时答案1、AC/2AB2、43、C4、D5、23.6、∵AD/QC=2,DQ/CP=2,∠D=∠C,∴△ADQ∽△QCP.7、两对,∵∠BAC=∠BDC,∠AOB=∠DOC,∴△AOB∽△DOC,∴AO/BO=DO/CO,∴△AOD∽△BOC.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4课时答案1、当AE=3时,DE=6;当AE=16/3时,DE=8.2-4BBA5、△AED∽△CBD,∵∠A=∠C,AE/CB=1/2,AD/CD=1/2.6、∵△ADE∽△ABC,∴∠DAE=∠BAC,∴∠DAB=∠EAC,∵AD/AB=AE/AC,∴△ADB∽△AEC.7、△ABC∽△ADE,△AEF∽△BCF,△ABD∽△ACE,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5课时答案1、5m2、C3、B4、1.5m5、连接D₁D并延长交AB于点G,∵△BGD∽△DMF,∴BG/DM=GD/MF;∵△BGD₁∽△D₁NF₁,∴BG/D₁N=GD₁/NF₁.设BG=x,GD=y,则x/1.5=y/2,x/1.5=y+83.x=12y=16,AB=BG+GA=12+3=15(m).6、12.05m.。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补充习题九年级上册答案【五篇】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补充习题九年级上册答案【五篇】〕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1课时答案1、DE∶EC,基本事实92、AE=5,基本事实9的推论3、A4、A5、5/2,5/36、1:27、AO/AD=2(n+1)+1,理由是:∵AE/AC=1n+1,设AE=x,则AC=(n+1)x,EC=nx,过D 作DF∥BE交AC于点F,∵D为BC的中点,∴EF=FC,∴EF=nx/2.∵△AOE∽△ADF,∴AO/AD=AE/AF=2n+2=2(n+1)+1.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2课时答案1、∠ADC=∠ACB或∠ACD=∠B2、∠C=∠E或∠B=∠D3-5BCC6、△ABC∽△AFG.7、△ADE∽△ABC,△ADE∽△CBD,△CBD∽△ABC.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3课时答案1、AC/2AB2、43、C4、D5、23.6、∵AD/QC=2,DQ/CP=2,∠D=∠C,∴△ADQ∽△QCP.7、两对,∵∠BAC=∠BDC,∠AOB=∠DOC,∴△AOB∽△DOC,∴AO/BO=DO/CO,∵∠AOD=∠BOC,∴△AOD∽△BOC.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4课时答案1、当AE=3时,DE=6;当AE=16/3时,DE=8.2-4BBA5、△AED∽△CBD,∵∠A=∠C,AE/CB=1/2,AD/CD=1/2.6、∵△ADE∽△ABC,∴∠DAE=∠BAC,∴∠DAB=∠EAC,∵AD/AB=AE/AC,∴△ADB∽△AEC.7、△ABC∽△ADE,△AEF∽△BCF,△ABD∽△ACE,1.2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5课时答案1、5m2、C3、B4、1.5m5、连接D#D并延长交AB于点G,∵△BGD∽△DMF,∴BG/DM=GD/MF;∵△BGD#∽△D#NF#,∴BG/D#N=GD#/NF#.设BG=x,GD=y,则x/1.5=y/2,x/1.5=y+83.x=12 y=16,AB=BG+GA=12+3=15(m).6、12.05m.。
补充习题答案数学九上
补充习题答案数学九上
《补充习题答案数学九上》
数学九上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更加深入的数学
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及
时查阅习题答案来进行学习和巩固。
本文将为大家补充数学九上的习题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答案: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和分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2) 有理数的比较
答案:比较有理数大小时,可以先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2. 整式与方程
1) 整式的加减
答案:整式的加减可以先合并同类项,然后进行运算。
2) 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逆运算的方式求解,将未知数的系数移到等号的
另一边,然后进行计算。
3. 几何图形的认识
1) 直角三角形
答案: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圆
答案:圆的直径是圆的两个端点的连线,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
离。
通过以上的习题答案补充,相信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九上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勤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初三补充习题答案
初三补充习题答案初三补充习题答案初三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老师们通常会布置一些补充习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三补充习题及其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一、数学1. 已知函数y = 2x - 3,求使得y > 5的x的取值范围。
答案:x > 42. 若a:b = 3:5,且a + b = 64,求a和b的值。
答案:a = 24,b = 403. 某数的百分之十比它自身小12,求这个数。
答案:1204. 甲、乙两个水果摊位上的苹果和橙子总数分别为20个和30个,已知甲摊位上的苹果与橙子的比例为1:3,乙摊位上的苹果与橙子的比例为2:3。
求甲、乙两个摊位上苹果的总数。
答案:甲摊位上苹果的总数为8个,乙摊位上苹果的总数为12个,所以两个摊位上苹果的总数为20个。
二、物理1.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6秒,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答案:60m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经过4秒速度达到20m/s,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5m/s²3. 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为20N,它在空气中的浮力是多少?答案:0N,在空气中物体的浮力为0。
三、化学1. 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表示什么化学反应?答案: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2. 在化学实验中,酸性溶液常用酚酞作指示剂,它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是什么颜色?在碱性溶液中是什么颜色?答案:酸性溶液中酚酞呈红色,碱性溶液中酚酞呈无色。
四、生物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有。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在哪些生物体中发生?答案: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和一些藻类中。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三补充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多做题目进行巩固。
初三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初三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初三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巩固的学科,而初三数学补充习题的答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数学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代数与函数1. 解方程:2x + 5 = 17解:将方程两边减去5,得到2x = 12,再将方程两边除以2,得到x = 6。
2. 求解不等式:3x - 7 > 8解:将不等式两边加上7,得到3x > 15,再将不等式两边除以3,得到x > 5。
3. 求函数的定义域:f(x) = √(x - 3)解:由于根号内的值不能为负数,所以x - 3 ≥ 0,解得x ≥ 3。
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为[3, +∞)。
二、几何与图形1. 计算三角形面积: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高为6cm,求其面积。
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乘以高的一半,所以面积为(8 × 6) ÷ 2 = 24cm²。
2. 求圆的周长:已知圆的半径为5cm,求其周长。
解:圆的周长等于半径乘以2π,所以周长为5 × 2π ≈ 31.42cm。
3. 判断平行四边形:已知四边形ABCD,AB = CD,BC = AD,AC与BD相交于点O,若∠AOB = 120°,则四边形ABCD是否为平行四边形?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所以AB = CD,BC = AD。
又因为∠AOB = 120°,所以∠AOD = 120°。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OC = 180° - ∠AOD = 60°。
由于∠BOC ≠ 90°,所以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
三、数据与统计1. 求平均数:已知一组数据为5,8,12,15,18,求其平均数。
解:将这组数据相加,得到5 + 8 + 12 + 15 + 18 = 58。
初三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3)
初三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整数运算1. 求下列各式的值:a) (−7)+3答案:(−7)+3=−4b) 2−(−9)答案:2−(−9)=2+9=11c) $4 \\times (-7)$答案:$4 \\times (-7) = -28$d) $(-6) \\div 2$答案:$(-6) \\div 2 = -3$2. 求下列各题的值:a) $(3 + (-2)) \\times 4$答案:$(3 + (-2)) \\times 4 = 1 \\times 4 = 4$b) $5 \\times (8 - 10)$答案:$5 \\times (8 - 10) = 5 \\times (-2) = -10$c) $12 \\div (3 \\times 2)$答案:$12 \\div (3 \\times 2) = 12 \\div 6 = 2$d) $-18 \\div (-6) - (3 + 4)$答案:$-18 \\div (-6) - (3 + 4) = 3 - 7 = -4$二、分数运算1. 计算下列各题:a) $\\frac{3}{4} + \\frac{1}{2}$答案:$\\frac{3}{4} + \\frac{1}{2} = \\frac{3 \\times 2 + 1 \\times 4}{4 \\times 2} = \\frac{10}{8} = \\frac{5}{4}$b) $\\frac{5}{8} - \\frac{1}{4}$答案:$\\frac{5}{8} - \\frac{1}{4} = \\frac{5 \\times 2 - 1 \\times 4}{8 \\times 2} = \\frac{6}{16} = \\frac{3}{8}$c) $\\frac{2}{3} \\times \\frac{3}{5}$答案:$\\frac{2}{3} \\times \\frac{3}{5} = \\frac{6}{15} = \\frac{2}{5}$d) $\\frac{3}{4} \\div \\frac{5}{6}$答案:$\\frac{3}{4} \\div \\frac{5}{6} = \\frac{18}{20} = \\frac{9}{10}$2. 计算下列各题并化简所得结果:a) $\\frac{1}{m} + \\frac{1}{n}$答案:$\\frac{1}{m} + \\frac{1}{n} = \\frac{n}{mn} +\\frac{m}{mn} = \\frac{n + m}{mn}$b) $\\frac{x}{a} - \\frac{y}{b}$答案:$\\frac{x}{a} - \\frac{y}{b} = \\frac{bx - ay}{ab}$c) $\\left(\\frac{1}{2} + \\frac{1}{3}\\right) \\times\\left(\\frac{1}{4} - \\frac{1}{5}\\right)$答案:$\\left(\\frac{1}{2} + \\frac{1}{3}\\right) \\times \\left(\\frac{1}{4} - \\frac{1}{5}\\right) =\\left(\\frac{5}{6}\\right) \\times \\left(\\frac{1}{20}\\right) = \\frac{1}{24}$d) $\\frac{a + b}{a - b} \\div \\frac{a - b}{a + b}$答案:$\\frac{a + b}{a - b} \\div \\frac{a - b}{a + b} =\\frac{a + b}{a - b} \\times \\frac{a + b}{a - b} =\\left(\\frac{a + b}{a - b}\\right)^2$三、代数式与方程式1. 化简下列各代数式:a) 3x+5x答案:3x+5x=8xb) 9xx−4xx答案:9xx−4xx=5xxc) 2x2−3x+7x2−6x答案:2x2−3x+7x2−6x=9x2−9xd) 3(x+x)−2(4x−x)答案:3(x+x)−2(4x−x)=3x+3x−8x+2x=−5x+5x2. 解方程:a) 4x−5=3x+7答案:将变量移到方程的一侧得到:4x−3x=7+5x=12所以方程的解是x=12。
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苏科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苏科版)〕1. D2. B3. B4. 15.6. 60°7. 8. 9. 12或4 10.11.解:(1)证明:连接OD、OE,∵OD是⊙O的切线,∴OD⊥AB,∴∠ODA=90°,又∵弧DE的长度为4π,∴,∴n=60,∴△ODE是等边三角形,∴∠ODE=60°,∴∠EDA=30°,∴∠B=∠EDA,∴DE∥BC.(2)连接FD,∵DE∥BC,∴∠DEF=90°,∴FD是⊙0的直径,由(1)得:∠EFD=30°,FD=24,∴EF=,又因为∠EDA=30°,DE=12,∴AE=,又∵AF=CE,∴AE=CF,∴CA=AE+EF+CF=20,又∵,∴BC=60.12.(1)解:∵AC=12,∴CO=6,∴==2π;(2)证明:∵PE⊥AC,OD⊥AB,∠PEA=90°,∠ADO=90°在△ADO和△PEO中,,∴△POE≌△AOD(AAS),∴OD=EO;(3)证明:如图,连接AP,PC,∵OA=OP,∴∠OAP=∠OPA,由(1)得OD=EO,∴∠ODE=∠OED,又∵∠AOP=∠EOD,∴∠OPA=∠ODE,∴AP∥DF,∵AC是直径,∴∠APC=90°,∴∠PQE=90°∴PC⊥EF,又∵DP∥BF,∴∠ODE=∠EFC,∵∠OED=∠CEF,∴∠CEF=∠EFC,∴CE=CF,∴PC为EF的中垂线,∴∠EPQ=∠QPF,∵△CEP∽△CAP∴∠EPQ=∠EAP,QPF=∠EAP,∴∠QPF=∠OPA,∵∠OPA+∠OPC=90°,∴∠QPF+∠OPC=90°,∴OP⊥PF,∴PF是⊙O的切线.13.(1)雨刮杆AB旋转的最大角度为180°.连接OB,过O点作AB的垂线交BA的延长线于EH∵∠OAB=120°,∴∠OAE=60°在Rt△OAE中,∵∠OAE=60°,OA=10,∴sin∠OA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