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害

合集下载

常见药害的症状和药害的处理

常见药害的症状和药害的处理

常见药害的症状和药害的处理药害是我们每个人谈之色变的问题。

但是农药的安全性都是相对的,我们只能说去宣导正确的用药方式,避免药害的发生。

但是全国发生药害每年都有。

有人开玩笑说,出药害就像东北人喝酒一样,每年都会有,就是数量多少会不同罢了。

所以,药害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去发现药害,正确的处理药害,将损失降为最低。

我们先来看下什么叫做药害:农药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对植物造成的恶伤害。

产生药害的环节是使用农药作喷洒、拌种、浸种、土壤处理等;产生药害原因有药剂浓度过大,用量过多,使用不当或某些作物对药剂过敏;产生药害的表现有影响植物的生长,如发生落叶、落花、落果、叶色变黄、叶片凋菱、灼伤、畸形、徒长及植株死亡等,有时还会降低农产品的产量或品质。

农药药害分为畸形药害和慢性药害。

施药后几小时到几天内即出现症状的,称急性害;施药后,不是很快出现明显症状,仅是表现光合作用缓慢,生长发育不良,延迟结实,果实变小或不结实,籽粒不饱满,产量降低或品质变差,则称慢性药害。

按照农药的性质来分,又可分为除草剂药害、杀虫剂药害、杀菌剂药害和调节剂药害除草剂药害,除草剂一般都有限制的作物即使用范围,使用范围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造成药害。

网上曾有一篇新闻报道说,我国河北有个地方的一个苗圃地,因为听信国内一个知名农药企业的技术人员推荐,将一种除草剂应用在国槐苗圃里面用于除草。

这个除草剂是一个很著的名大豆田防治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而这个厂家业务经理和当地的经销商一知半解,认为同一科的植物应该通用,就将这个除草剂卖给了苗圃地老板。

结果,一百多亩的国槐叶子全部掉光,后期这些国槐肯定是活不成了。

它们虽然都属于大农业范畴,但是了解的一知半解和全面了解是天差地别的。

只有专业的才会全面了解,才能把握方方面面。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那可能是巨大的损失。

一百多亩国槐出了问题,势必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厂家回复说我们这个产品从头到尾只推广在大豆上,从来不建议用在其他作物上。

常见农药药害预防杀菌剂部分

常见农药药害预防杀菌剂部分
图:嘧霉胺茄子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嘧霉胺(2)
嘧霉胺:在樱桃上 药害严重。
图:嘧霉胺樱桃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咪鲜胺(1)
咪鲜胺:瓜类开花 前使用浓度不要加 大,不然会出现抑 制生长现象。
图:咪鲜胺西瓜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咪鲜胺(2)
咪鲜胺:对芒果花 期使用,干旱时容 易烧花。
图:咪鲜胺芒果药害
四、杀虫剂药害——毒死蜱(1)
毒死蜱:对烟草、 莴苣非常敏感, 禁止使用。 葡萄上使用温度 高于28度时尽量 不要使用,不然 出现烧叶。
图:毒死蜱葡萄药害
四、杀虫剂药害——毒死蜱(2)
毒死蜱:对瓜类非常敏感, 对瓜类幼苗有药害,在瓜 蔓1米长以上使用。 苹果上使用注意在花露红 期,如果温度昼夜变化大 容易烧花。
丙环唑:苗期使用 浓度过大抑制作用 很强,玉米上使用 容易造成黄叶并抑 制生长。
图:丙环唑玉米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丙环唑(2)
丙环唑:对叶菜类、 葡萄幼果期、瓜类 苗期使用浓度过大 抑制作用很强,特 别和调节剂使用更 要慎重。
图:丙环唑西瓜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丙环唑(3)
丙环唑:香蕉幼果 浓度大出药害。
图:福美双梨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硫磺
硫磺:瓜类、豆类、 草莓对之敏感,慎 用;高温时不宜使 用。
图:硫磺草莓药害
五、杀菌剂药害——嘧菌酯(1)
嘧菌酯:不能混配乳油、 有机磷、有机硅以及渗 透剂,混配后易产生药 害;苹果早熟品种(嘎 啦、金帅、元帅、秦冠、 金冠、美国八号)等禁 用。
图:嘧菌酯苹果药害
图:毒死蜱苹果药害
四、杀虫剂药害——毒死蜱(3)
毒死蜱:樱桃使 用注意浓度,有 药害风险。 玉米上千万不要 喷雾防治甜菜夜 蛾。

花卉药害症状及防治

花卉药害症状及防治

花卉药害症状及防治
一、花卉常见药害症状
1.急性药害。

症状明显,一般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麻斑点、焦点、枯萎;果实变小,出现斑点、畸形;花瓣枯焦,植株生长迟缓,落花、落蕾、不结实,甚至整株死亡。

2.慢性药害。

症状不明显,一般表现为发育不良、叶片无光泽,开花推迟,花少而小,花色淡,易落花果,极似营养缺乏的症状。

二、花卉药害的预防
1.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不用因标签失落而不明用法的农药。

2.不任意加大用药浓度和剂量。

3.不能随意混用农药,以免引起药害。

三、花卉药害的急救
1.喷水冲洗法。

如果喷错了药,应立即喷大量的清水洗淋植株;如果用错了土壤处理药剂,可用灌溉及排水交替进行的方法解救,洗药后施速效肥料,促进受害植株恢复生机。

2.中和缓解法。

如果用药发生错误,发现及时,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水洗后进行中和。

如酸性农药发生药害可用碱性农药中和化解。

3.喷药补救法。

4.融合解毒法。

如喷施硫酸铜发生药害,可喷浓度1%~5%的石灰水解毒。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一、药害症状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

如丁草胺在水稻本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

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

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梢发黄。

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飘移到其他作物上出现黄化等。

3、畸形: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

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如番茄喷酒高浓度的萘乙酸会出现卷叶。

2,4一d施用不当出现空心果、畸形果。

纯度不高的三十烷醇易使番茄嫩叶卷曲等。

4、枯萎:这种药害一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

如西瓜苗受绿麦隆药害出现嫩叶黄化、叶缘枯焦、植株萎缩。

豆类喷酒高浓度的杀虫剂出现枯焦、萎蔫、死苗等药害。

5、生长停滞: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

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不孕: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

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7、脱落:在果树和其他双子叶植物上常发生,有落花、落叶、落果等。

如桃树施用水胺硫磷造成落叶。

山楂施用乙烯利不当引起落果、落叶。

8、劣果: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

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

二、补救措施1、喷大量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

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酒某种农药后而发生的药害,而且发现较早,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喷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酒清水2一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刷掉,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

此外,由于目前常用的大多数农药,遇到碱性物质都比较容易分解减效,可在喷酒的清水中加适量O.2%的烧碱液或O.5%、l%的石灰液,进行淋洗或冲涮,以加快药剂的分解。

2、迅速追施速效肥。

在发生药害的农作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养分,以增强作物生长活力,促进早发,加速作物恢复能力,这对受害较轻的种芽、幼苗,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6种常见药害的预防和防治,你知道多少?

6种常见药害的预防和防治,你知道多少?

6种常见药害的预防和防治,你知道多少?在农药的使⽤过程中,稍不谨慎就容易产⽣药害,影响农作物的⽣长,造成⼤⾯积减产,甚⾄严重时会颗粒⽆收。

然⽽,越来越多的作物症状让⼈分不清楚是药害还是病害。

同样都是卷叶、都是畸形、都是黄化、都是不长,到底什么样的症状才是药害呢?今天就带着⼤家了解⼀下常见药害症状。

016种药害常见症状1. 斑点型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

药害病斑⼀般在植株上往往呈⽆规律分布,发病轻重不⼀。

斑点⼤⼩、形状变化⼤,不⼀致。

有的表现在叶⽚上,也有的表现在茎秆上,也有表现在果实上的。

2. 黄化型黄化可发⽣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黄化发⽣较多。

主要是由于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

轻度发⽣时表现为叶⽚发黄,重度发⽣则表现为全株发黄。

最后由黄叶变成枯叶,表现常与天⽓状况联系密切。

晴天多,黄化产⽣快,阴⾬天多,黄化产⽣慢。

3. 畸形型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这种药害。

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4. 枯萎型没有发病中⼼,且⼤多发⽣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输导组织⽆褐变。

这种药害⼀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

5. 抑制型由药害引起的⽣长受抑制往往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

主要是⽣长抑制剂、除草剂施⽤不当出现的药害。

如矮壮素⽤量过⼤引起作物⽣长停滞。

6. 花果脱落品质下降在果树和其它双⼦叶植物上常发⽣,有落花、落叶、落果等。

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为果表异常、品质变劣。

02如何避免药害发⽣1. 严防农药乱⽤混⽤农药对症施⽤和正确地混⽤,可以提⾼防治效果病、⾍、草兼治节省⽤药和成本。

但是乱⽤和盲⽬混⽤不仅达不到⽬的,反⽽会使药效降低造成药害。

2. 正确掌握使⽤浓度和施药量对⼀些⾼效农药和植物⽣长调节剂每公顷⽤量很少,取量稍不正确即可发⽣药害。

配药应当使⽤⼆次稀释法,即在配药剂时应先⽤少量⽔配制成母液,再按要求加⼊余量⽔稀释到所需浓度这样可使药液均匀⼀致,提⾼药效,同时不致发⽣药害。

上百起药害发生原因总结原来药害都是这样打出来的

上百起药害发生原因总结原来药害都是这样打出来的

上百起药害发生原因总结原来药害都是这样打出来的!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如不谨慎就极易产生药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严重时会颗粒无收。

一、常见药害发生原因1、药剂本身质量有问题一些小厂家的产品中含有其他杂质或其他成分,导致对作物产生药害,或者一些产品中含有隐形成分,在复配后容易产生药害。

2、气候条件低温喷药引起药害。

夏季高温喷药易引起农药药害。

一般情况下,夏季喷药发生药害数占全年药害80%以上,或在降雨后,晚间湿度大,夜间果面有水珠,喷药后易产生药害。

3、喷打不均匀,操作有问题有多起药害事件是由农药喷洒不均匀、重喷、喷用过多造成的药害。

4、选择的施药器械错误或者其不够洁净如果使用一些给果树喷施农药的大型高压器械给玉米、小麦等作物喷施农药来防治病虫害是不合适的。

器械施过除草剂就不能再给敏感作物施药。

所以打药的药桶尽量要和除草剂的药桶分开。

5、用药量过大引起药害有些作物对药剂有安全限用剂量,如果超过太多,用药量重极易导致药害的发生。

6、由药剂本身产生的药害药剂本身对作物有不同程度的药害,包括药剂成分产生药害,和药剂剂型产生的药害。

如虫螨腈对瓜类(吊瓜、丝瓜等)比较敏感,施用后会有明显药害。

一般乳油制剂中含有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学物质,在某些幼果期使用会污染果面造成药害。

7、农药混配产生药害包括农药混配种类过多和不正确混配等,农药混配过多会造成浓度过大,增加药害风险。

不当混配如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药剂都是偏酸性的,不能和蓝矾、硫酸铜混用,混用会降低药效,也会增加药害风险。

二、药害分类1、急性药害一般在喷药后2~5天出现严重的数小时后即表现出症状。

如:种子发芽能力下降、发根少、子叶叶片有灼伤、变黄、严重时产生叶斑、果斑、调萎、畸形。

这样的植株生长的叶片、花、果都少。

有时幼嫩组织发生褐色焦斑、徒长乃至枯萎死亡这种药害多为施用农药不当或受邻近田块喷施农药影响所致。

从受害株看损害明显发生在嫩叶、花、果等生长较快的部位一般上部叶片重于下部叶片嫩叶重于老叶。

几种常见除草剂药害后的症状表现

几种常见除草剂药害后的症状表现

几种常见除草剂药害后的症状表现农作物品种繁多,随之生产的除草剂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所以各种作物药害症状也就随着作物种类和作物的生育期不同而大相径庭。

但同一类除草剂所引起的作物药害症状还是有些相似的,下面就列举几种除草我们常见的除草剂来说明一下:1.激素类除草剂激素类除草剂所造成的作物药害的典型症状是畸形,如叶片皱缩、成葱叶状,茎和叶柄弯曲,抽穗困难,畸形穗。

药害症状持续时间长,在作物生育初期受害,在后期仍能表现出受害症状。

2.酰胺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的典型药害症状是幼苗矮化、畸形。

单子叶作物受害症状为心叶紧紧卷曲,不能正常展开。

双子叶作物幼苗叶片皱缩成杯状,中脉缩短,叶尖向内凹。

3.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的典型症状是根生长受抑制,根短而粗,根尖变厚。

茎基或胚轴膨大。

严重受害时不能出苗。

4.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造成禾本科作物叶片不能从胚芽鞘中正常抽出,阔叶作物叶片畸形成杯状。

5.二苯醚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为叶片坏死斑,严重受害,整个叶片干枯、脱落。

在正常剂量下,作物叶片也会有小烧伤斑点,但对作物生长无太大的影响。

6.三氮苯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症状为脉间失绿、叶缘发黄,进而叶片完全失绿、枯死。

老叶片受害比新叶片重。

7.取代脲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和三氮苯类除草剂的药害相似。

8.联吡啶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为叶片出现灼烧斑、枯死和脱落。

9.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出现较慢,在施药后1-2周才逐渐出现分生组织区失绿、坏死,进而才发生叶片失绿、坏死。

10.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最先影响幼嫩生长组织,心叶枯黄,继而老叶发黄、变紫,然后枯死,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

常见药害一览表

常见药害一览表
氧化亚铜
所有果树发芽期、黄花期、幼果期皆有危害。
本品属于高毒级杀菌剂,建议杜绝使用!
托布津
各种果树开花期、猕猴桃易产药害;与铜制剂混用会扩大药害范围及危害程度。
云大120、壳聚糖、黄腐酸、红糖可以解除其药害。
三唑类杀菌剂:环丙唑醇
苯醚甲环唑
烯唑醇
腈苯唑
氟硅唑
己唑醇
腈菌唑
三唑醇
影响各种作物的出芽率,对各种作物的幼苗生长都有控制作用。开花幼果期都要慎用!此类杀菌剂极易产生抗性,使用时应和其它杀菌剂混用或者交替使用,每季作物不要超过二次使用。
杀虫单
棉花、烟草、四季豆、马铃薯及某些豆类。
噻嗪酮
白菜、萝卜。
吡虫啉
豆类、瓜类。-
克螨特
梨树禁用。25厘米以下瓜、豆、棉苗稀释不低于3000倍。克螨特对柑桔春梢嫩叶有药害,产生褐色印斑,在果实上如使用浓度过高,用药剂量过大会使果面产生黄色条状或不规则的环纹,影响果实外观,高温下用药对果实易产。
常见杀菌剂药害一览表
农药名称
敏感作物
解害方法
波尔多液
马铃薯、番茄、辣椒、瓜类、桃、李、梨、苹果、柿子、白菜、大豆、小麦、莴苣;桃、杏、李、山楂,柿、苹果、葡萄、梨等在幼果期,高温、高湿时,铜离子特别敏感!铜对家蚕有毒不能用于桑树。
使用含壳聚糖、EDTA-2钾的及时喷雾可以解铜害。
石硫合剂
桃、李、梅、梨、葡萄、豆类、马铃薯、番茄、葱、姜、甜瓜、黄瓜等。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
建议所有作物杜绝使用此类产品,因残留太大,且防治效果差!
硫磺.多硫胶悬剂
黄瓜、大豆、马铃薯、李、梨,在高温期施用会引起柑桔、辣椒、葡萄等作物日灼。

果树常见药害与补救办法

果树常见药害与补救办法


常 见 药害 症 状
芽 部 药 害 。 树 发 芽 推 迟 , 能 正 常 发 芽 重 时 部 分 芽 果 不 严
变 黑枯 死 。特 别 是 核 果 类 桃 、 等 树 种 容 易 发 生 。 杏
叶部 药 害 。药 后 1 2天 , 面 出现 圆形 或 不 规 则 形 红 色 ~ 叶 药 斑 。叶 尖 、 叶缘 变 褐 干 枯 , 重 的 全 叶 焦枯 脱 落 。药 后 5 7 严 - 天 , 片 部 分 不 规 则 变黄 , 叶 严重 的全 叶变 黄 脱 落 。 果 实 药 害 。 药后 3 5天 , 果 果 面 出现 红 色或 褐 色 小 点 — 幼 斑 。随 果 实 发 育膨 大 成 圆 形 斑 , 一 般 不 脱 落 。有 的 药 后 7 但 ~
度 . 威 胁 着 果 品 生产 的发 展 , 引 起 我 们 的 重 视 。 为 了 防 止 上 应
药性 , 致使 用 药 浓 度 越 来 越 高 , 误 配 浓 度 过 高 , 会 导 致 药 或 也
害。 喷雾滴过大 , 粉不均匀 时会造成局部 药害。 喷 有些农药不
能混 用 , 用 后 不 但 失 效 , 的 还会 产 生 药 害 。 混 有
大时 , 用 一 些 药 剂 也 易 产 生 药 害 。在 有 风 的 天 气 喷 洒 除 草 施 剂 , 发生 “ 移药 害 ” 易 飘 。
三 、 救 办 法 补
和 减 少 药 害 发 生 , 就 果 树 的 常见 药 害症 状 、 生 原 因 、 补 现 产 及 救 办 法 归 纳 总结 如下 . 以供 参 考 。
1 ( ) 冲 洗 。当 喷 药 树 体 刚显 现 出药 害 时 , 立 即 喷 . 灌 水 喷 应 洒 清 水 进 行 冲 洗 , 水 量 要 大 、 力 要 足 , 使 叶 片 滴 水 为 喷 压 以

常见农作物药害类型及处理方法

常见农作物药害类型及处理方法

和用量 ,选择用药 时间和改 善施药条 注 意事 项 件 。( ) 4 轮换使用农药 , 合理 复配和混
用农 药 。
般原则是 “ 安全 、 经济 、 有效 ” 对人 ,
2发 生 药 害 的 补 救 措 施 。 ( ) . 1 喷 类 的安 全 应 是 首 位 的 。施 药 时 一 是 配 水 冲洗 和灌水洗 田。 若是 叶片和植 株 药 要戴胶 皮手套 , 严禁赤 手拌 药 。二
器官脱离( 落花 、 落果等 )烧伤 、 、 枯萎 、 波 尔 多 液 易 出 现 药 害 ; 苹 果 、 、 在 梨 卷叶 、 畸形 、 幼嫩 组织 枯焦 、 死等 。 萄生长期使用倍量式 波尔多液易产圭 枯
() 3 慢性药害。~般在施药后l天以上 药 害 。 0 才会 出现药害 , 且症状不明显 , 一般为 5 . 人为错误。对农药保存不善 , = i l
因 喷 洒 药 液 而 引起 药 害 , 在 早 期 药 是 播 种剩 余 的 包衣 种 子应 销 毁或 深 可
液 尚未 渗透或被 吸收时 , 速用大量 埋 , 迅 不得用 作饲料 或被人 畜误食 。三
清水 喷洒 叶 片 ,反 复 冲洗 3 4 ; 是 严 禁在 大 风 和 中午 高温 天 气时 喷 ~次 由 于土壤施 药过量 的 田块 , 应及早 灌水 药 。四是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
作 物遭 受 药 害 。
殖 酸钠3 0 倍液进 行 叶面喷雾 ; 00 因波 7药械 清洗 不干净 。喷药后药械 尔 多液 中的铜离子诱 发 的药 害 , . 可喷
未 进 行 彻 底 清 洗 ,又 在 其 它 敏 感 作 物 施 05 1 %石 灰 水 溶 液 ; 硫 合 剂 .%~ . 0 石
防治 。如 将 除 草 剂 当成 了 杀 菌 剂 或 杀 在 根 部 追 肥 的 基 础 上 ,再 喷 雾 1 %~ 虫 剂使 用 , 成作 物 药 害 。 造

常用除草剂及药害

常用除草剂及药害

常用除草剂及药害随着除草剂广泛使用,药害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危害仅次于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

所谓药害,就是人们在利用农药对农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因不良环境和使用不当而对药效和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减产、绝产和品质下降等。

药害产生的原因一是农药质量问题,二是使用技术问题。

一、药害的分类除草剂的药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

药害症状在施药后短时间内不明显,需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表现症状。

在低温条件下表现抑制作物生长,叶色浓绿,遇高温时徒长,造成贪青晚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通常表现在播后苗前除草剂和激素类除草剂。

药害在新叶及生长点发生,轻的影响生长,严重的导致绝产。

第二种是由触杀型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显性药害。

药害症状明显,容易辩认,常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作物叶片有灼烧斑点,叶枯焦,不传导,一般不影响作物生长,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小;但在作物病害严重,或受不良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或施药过晚在高温条件下药害严重,有的难以恢复,或贪青晚熟而减产,在病害发生严重时也可造成绝产。

通常表现在苗后除草剂。

常见药害有漂移药害和残留药害。

一次性漂移药害包括喷幅间漂移和远距离漂移,二次漂移包括挥发漂移。

二、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与诊断1、咪唑啉酮类咪唑乙烟酸药害产生条件:温度低于10℃持续2天及多雨光照少的条件下有药害。

常见的药害有飘移和残留造成敏感作物药害。

飘移药害最敏感的是甜菜、玉米、小麦、油菜、高粱、谷子度过高可使大豆致死。

咪唑乙烟酸每公顷用有效成分75克:种玉米、小麦、大麦、烟草需间隔12个月,种棉花、向日葵需间隔18个月,种水稻、高粱、谷子需间隔24个月,种马铃薯需间隔36个月,种油菜、苜蓿、番茄、洋葱、南瓜、西瓜、辣椒、茄子、白菜、萝卜、胡萝卜、卷心菜、黄瓜等需间隔40个月,种甜菜、亚麻需间隔48个月。

2、二苯醚类氟磺胺草醚(虎威)、三氟草醚(杂草焚)、乙氧氟草醚(果尔)等。

常用农药药害一览表

常用农药药害一览表

常用农药药害一览表常见农药敏感作物一、除草剂1、乙草胺乙草胺在草莓、西瓜、莴苣上禁止使用。

因为草莓、西瓜、莴苣对乙草胺极度敏感,使用后会发生药害甚至死亡。

乙草胺在很多作物上不建议推荐,除非有登记,而且在已经取得登记的作物上使用时,也要注意不能有积水,否则也容易产生药害。

比如90%的乙草胺,它在油菜、棉花上都有登记,但如果有积水,油菜、棉花也会发生药害甚至死亡。

2、扑草净虽然扑草净登记可以用于水稻,但由于用量药很难把握,一般不推荐在水稻田上使用。

二、杀虫剂1、毒死蜱不能在瓜类、莴苣的苗期使用,特别是西瓜苗期,绝对不能用毒死蜱。

2、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三唑磷不能在瓜类上使用,吡虫啉也不推荐使用。

菊酯类农药、阿维菌素等相对安全一些,但要严格控制浓度。

另外高粱上用药要特别注意,因为高梁对许多杀虫剂敏感,比如敌百虫、敌敌畏等。

三、杀菌剂1、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硫酸铜禁止在桃李上使用,否则会造成落花落果;铜制剂、含硫制剂尽量不要在作物开花期和幼果期施用。

2、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戊唑醇,氟硅唑,丙环唑等,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浓度,不能随意加大用量,否则会抑制作物生长。

四、杀螨剂炔螨特等杀螨剂在柑桔新梢使用时要严格控制浓度,不能低于3000倍使用,在南方蜜柚上尤其要注意,非常容易产生药害。

另外,应注意在高温时或在棚室里时,或者是在作物开花、幼果时期,注意药剂浓度,以免药害发生。

药害常见症状1、黄化:一般较轻,主要是过量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合成所引起。

按药害轻重,有叶片发黄和全株发黄之分。

叶片发黄又有心叶发黄和老叶发黄二类。

2、斑点:主要表现在作物叶片和果实皮上。

常见的药害斑有褐斑、黄斑、网斑等几种。

3、畸形:大部分是由激素类农药导致,作物茎、叶、果实和根部均可表现畸形,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4、生长停滞:大部分是由三唑类农药或抑制类激素类农药引起的,表现为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

黄瓜常见药害症状

黄瓜常见药害症状

黄瓜常见药害症状
1、多菌灵。

叶面产生乳白色不规则斑点。

开始或结束喷药时,喷出雾化不好的较大药滴。

2、敌菌灵(防霉灵)。

在叶面上产生细微的坏死斑点(死斑),由于药剂使用浓度大引起。

3、百菌清(TPN)。

植株近顶端的上位叶叶脉间产生明显的失绿;位于上部高温、高温下的叶片,在使用百菌清过量时,容易产生药害。

4、噻菌灵(特克多)。

叶片畸形,叶缘黄化,由于土壤施药不均匀引发。

5、无机铜制剂。

叶缘黄化,幼苗或生长细弱部位易产生。

6、毒杀芬。

节间变短,呈矮化状,叶缘干枯,苗期喷用药液浓度过大引发。

7、灭螨锰。

叶面出现失绿斑或褐色坏死斑,药液浓度过高引发。

8、激素。

叶片扭曲下垂或变得细小。

凡是激素施用浓度过大,均可造成扭曲下垂。

喷用防落素可能产生叶片变小,如病毒病状。

1。

常见农药药害

常见农药药害

常用农药药害1、保护剂:波尔多液:白菜、桃、李、杏在生长期对其敏感,不论何种配方都易产生药害;可在苹果、梨、葡萄上使用。

春季防治柑桔疮痂病,气温超过30℃,芽长超过“1cm”长,喷0.8%等量式波尔多液会产生严重烧芽,应改喷0.5%倍量式波尔较安全;梨对铜离子敏感,要用倍量式波尔多液;葡萄对石灰敏感,应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比如夏天中午前后的高温期、阴雨天、早晨雾水未干及大风气喷药都易造成药害。

代森锰锌(非络合态代森锰锌):不宜用于毛豆、荔枝、葡萄的幼果期、烟草、葫芦科作物、某些梨树品种慎用,梨小果时施用代森锰锌易出现果面斑点。

使用浓度过高时,在枣树上易产生药害。

石硫合剂: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

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2、菌剂、杀螨剂、除草剂2,4滴丁酯:棉花、豆类、蔬菜、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大、小麦、水稻苗在4叶期前及拔节后不宜使用。

丙环唑:在苗期使用易使苗率降低,幼苗僵化,抑制生长,灼伤幼果,尽量在作物中后期使用;对瓜类、葡萄、草莓、烟草等作物敏感,请严格控制用量,在坐果后使用。

春雷霉素:对大豆、藕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和藕地使用时应注意。

春雷氧氯铜(加瑞农):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对该药敏感,会出现轻微的卷曲和褐斑,使用时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时后喷药我。

恶霉灵: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100倍液对麦类可能有轻微药害,使用时要注意。

机油乳剂:萌芽期和花期喷机油乳剂150倍+40%水胺硫磷1200-1500倍,引起药害,喷过机油乳剂后10-15天才能喷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过松碱合剂1周内不得使用有机磷农药,20天内不得喷石硫合剂。

硫磺:黄瓜、豆类、马铃薯、桃、李、梨、葡萄等作物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

使用时应适应降低浓度或减少施药次数,高温季节应早、晚施药,避免中午施药。

常见的农药药害类型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农药药害类型及处理方法

水洗 田,残 留的药物浓度被稀释 的同时还会 随水 被排除 。这样 可 以有效 减少农作 物药害程度 。还要考虑有 些农 药 的 p H值 , l : L  ̄ n 有机磷类 药物 、杀真菌药物等呈酸 『 生或者 微酸性 ,如果和 碱性物质发生 化学作用后药效会降低很多 。因此 当造成药害 的 农药 呈酸性 时 ,要添加 0 . 2 % 小苏 打的水溶液 大面积淋 洗 ,加 快药剂 的分解 。 3 . 2喷施适 当安全佐剂减轻药 害 当发生液体农药喷雾所 引起 的作 物药害时 ,药害症状早期 出现 ,此 时喷洒一定量的合适安全佐剂能 够降低农 药对作物 的 药害 ,从 而起 到解 毒保护的作用 。如施氧乐果 所造 成的药害 , 喷施 0 . 2 % 的硼砂溶 液可缓解 ;施硫酸 铜或波 尔多液导致 的药 害 ,若 喷施 0 . 5 % 氢氧化钙溶液可缓解 ;由草甘 膦 、2 , 4 一 D、胺 苯磺 隆、农美利 、丁草 胺等除草剂 引起 的农药药害 ,用 0 . 1 5 % 黄嘉 天然芸 薹素 5 0 0 0—1 0 0 0 0 倍溶液喷施作物 , 能够缓解药鲁 0 . 2 % 的肥皂 液可缓解 有机磷 农药 造成 的药害 。选 择正确 的合 适 的安全佐 剂不但能够解毒 ,还 能起 到根外施肥 ,促进植物生 长发育 的作 用。
3 . 3 摘除或修 剪受 害器 官并 补种毁种 出现药害后 ,可及 时适 当地对受 害的果实枝条叶子进行修 剪摘 除 ,以防止枯死部分受到病菌 的侵染 而引起病害 。例如在 果树 上常常采用的灌注 、注射 、包扎 等方 法 ,当树枝 内吸性 比 较强 时 ,应马上去除 ,阻止药液继续 向下 运传导和渗透 ,同时 立即灌水 ,防止药害扩大 。施用 内吸性 比较强 的杀虫剂 时,如 果因施药浓度过高而发生的药害 , 应 马上去 除受 害较 重的枝条 。 对于种子或幼苗受害较为严重 的 田块 ,应 根据受害程度及时毁 种或补种或套种其他 的农作物 。如出现严 重的误施药害导致无 法恢 复的情况 ,要及时彻底毁种 。比如在 水稻和玉米等作物上 误施 了精 禾草克 ,由于其漂移量较大 ,应尽快彻底毁种 。 对于 田间管理种子 或幼 苗受 害较轻的地块 ,要想促进幼苗 早发 ,必须加强 田间的肥水 管理 ,必 要补充氮肥 。如果在植 物 生长 中期遭受药害要及 时改善 土壤的通透性 ,进行人工培土或 者中耕松土 。同时 ,适 当追施磷 肥和钾肥来促进植物根 系的发 育。如绿麦隆对麦苗产 生药 害后 ,可通过增施人粪尿或根外 施 肥 ,促进植株 的恢复生长 。 3 . 4追施速效 肥或者喷施激素补救 在受药 害的作 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肥料 ,用来增加养分 , 加强培育农作物 的生长 活力 ,促 进作 物的早发和加速作物 的恢 复能力 。对于抑制或者 干扰植 物体内赤霉素合成 的除草剂 和植 物生长调节剂 ,在药后 喷洒 赤霉素 、解害灵或天丰 素等 ,可有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杭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耕地174651公顷,主要种植早晚稻、玉米、大豆、薯类、杂豆等农作物,每年农药使用面积都在125000公顷以上,因农药使用不当引起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为了预防药害的发生,在此介绍一下农作物药害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一、农作物发生药害的主要症状农作物药害是指因施用农药不当或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引起的作物反应出各种病态,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异常、生长停滞、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依不同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1.斑点主要表现在叶片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

斑点往往大小不均匀。

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

3.畸形农作物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

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如番茄受2,4-d药害时,表现典型的空心果和畸形果。

水稻2,4-滴药害,出现心叶扭曲、叶片僵硬,并有筒状叶。

4.枯萎一般整株表现,此药害大多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

5.生长停滞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

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不孕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

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7.脱落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农作物受药害后,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

8.劣果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

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

二、农作物发生药害的原因1.用错了农药将除草剂当作杀虫剂使用。

农药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给农作物喷药时,一定要分清其防治的对象,防治害虫要用杀虫剂,防治病害用杀菌剂,防除杂草要用除草剂,决不能张冠李戴。

一旦将除草剂当作杀虫剂误用后,必将使农作物造成大面积的药害。

2.过量使用浓度过高或者浓度正确而施药中重复喷药造成药害。

每种农药都有最大限制用量,不可随意更改。

农作物药害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药害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药害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药害问题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农作物药害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农药残留:
农药的不适当使用或滥用可能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对策:推行绿色农业,使用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控制农药使用量和频次;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合格的农产品上市。

二、抗药性:
长期的农药使用可能导致农作物对某些农药产生抗药性,耐药虫害的出现使得农药的效果逐渐减弱。

对策:轮作和间作,减少单一农药的使用频率和量;合理选择不同机制的农药进行交替使用;开发新的农药或寻找其他有效的防治方法。

三、生态环境破坏:
不当的农药使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杀死对农作物有益的昆虫和蜜蜂。

对策: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频次;保护和增加农田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抗病能力。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依赖农药过多可能导致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如精准施药、智能农机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探索替代农药的可行性。

五、农民健康问题:
过量接触农药对农民的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对策:加强农药使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推广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

总的来说,解决农作物药害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包括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和有机农业、加强监管和教育等。

同时,农民和政府应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保护环境和农民的健康。

药害的名词解释

药害的名词解释

药害的名词解释导语:药物是人类赖以维持健康的重要工具,然而,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药害这个词汇。

本文将对药害一词进行解释,并探讨药物使用中的潜在风险和预防措施。

第一部分:药害的定义和常见类型药害,顾名思义,指的是由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或其他无意义的伤害。

药物使用的本质决定了它既可以治疗疾病,又可能导致某些负面影响。

药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常见类型:1. 药物过敏:有些人在接触某些药物后,身体产生过敏反应。

这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斑、水肿等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2. 药物副作用:在使用药物时,除了治疗所需的效果外,还可能出现一些与药物无关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例子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失眠等。

3. 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多种药物时,不同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会降低药物的疗效,或者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4. 药物滥用:当人们过度或不当使用某种药物时,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例如,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第二部分:药害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药害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以下几个因素常常与药害的发生密切相关:1. 剂量和时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是产生药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剂量的药物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伤害,而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2.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差异。

一些人可能对某种药物具有特殊反应,因此更容易发生药害。

3. 药物设计和研发:药物的设计和研发过程决定了其是否安全有效。

不完善的研发过程可能导致药物在市场上出现药害。

4. 药物市场监管和管理:良好的药物市场监管和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减少药害的发生。

然而,如果监管和管理不力,导致市场上存在假药、劣药或买卖过程不合规范,药害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第三部分:预防药害的措施为了预防药害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遵循医嘱: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使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以下主要讨论因为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及其控制技术。

一、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1、杀菌剂的选择性杀菌剂的选择性是指杀菌剂对防治靶标与非靶标之间的活性差异程度,这种活性差异的程度常用安全系数表示。

2、杀菌剂的安全系数是杀菌剂对植物的以下主要讨论因为杀菌剂的不正确使用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及其控制技术。

一、杀菌剂安全使用的基本概念1、杀菌剂的选择性杀菌剂的选择性是指杀菌剂对防治靶标与非靶标之间的活性差异程度,这种活性差异的程度常用安全系数表示。

2、杀菌剂的安全系数是杀菌剂对植物的安全程度。

即作物对杀菌剂可忍耐的最高浓度与推荐使用浓度之比。

安全系数大于1时才能在生产上使用,大于2.5时使用起来才比较安全。

3、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影响安全系数的因子很多,主要包括药剂类别及其性质、作物种类(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及品种、作物生育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环境(湿、温度和酸碱度等)、土质和微生态体系等因子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4、药害类型4.1、一般按药害发生时间或症状性质分类。

按药害发生时间可分为:直接药害??施药后对当季作物造成药害;间接药害??对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如三唑类对下茬双子叶作物和敏感粳稻的生长抑制而表现的药害等。

4.2、按药害发生的症状可分为:可见药害??可观察的形态上的药害。

这是人们最容易发现的问题。

隐性药害??无可见症状但影响产量和品质。

这种药害往往被人们忽视。

如三唑类阻止叶面积增加减少总光合产物;叶菜、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可能使水稻穗小千粒重下降;改变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蛋白质减少等。

嘧菌酯可增加赤霉病菌毒素的产生;重金属杀菌剂也常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和生殖生长,使结实率下降。

5、药害症状发育周期改变??出苗、分蘖、开花、结果、成熟期推迟,生长缓慢;缺苗??包衣、拌种、浸种降低发芽率,或发芽后不能出土苦死;变色??失绿、花叶、黄花、叶缘叶尖变色、或根、果变色;形态异常??改变果形、植株矮缩、不抽穗、花果畸形;坏死??枯斑、枯萎等。

二、不同类型杀菌剂的药害及其控制策略(一)多位点杀菌剂1、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般选择性较差,作用靶点在靶标和非靶标生物中没有差异或差异较小,使用时主要利用病原菌与作物对药剂的忍耐程度差异,选择适当时期合理使用剂量。

这种类型的杀菌剂必须不具有内吸性,以免药害,防治植物病害只具有保护作用。

如果加工中加入渗透剂或颗粒过细,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植物体,即可造成药害。

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种类和品种:无机杀菌剂(铜制剂、硫制剂等)、有机硫杀菌剂(福美锌、福美双、福美甲胂、丙森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二硫氰基甲烷等)、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百菌清)、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扑海因、菌核净)、植物素杀菌剂(乙蒜素).2、铜素杀菌剂:包括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等。

铜等重金属离子可以破坏细胞膜的透性、钝化蛋白、干扰Mg++、K+平衡,影响叶绿素代谢和呼吸作用等,没有选择性。

为了防止铜等重金属离子的药害,一般制成难溶性盐类或络合物杀菌剂,减少游离的铜离子。

如波尔多液(Bordeauxmixture)就是将易溶于水的硫酸铜与石灰反应产生难溶性的碱式硫酸铜,使用以后在生物和环境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步释放铜离子起杀菌作用。

这不仅延长了持效期,而且增加了安全性。

Cu(SO)45H2O + CaO + H2O→CuSO4xCu(OH)2yCa(OH)2zH2O(xyz因配置方法和配比不同而异).但是如果波尔多液等难溶性铜盐中含有多余的Ca++或Cu++,以及在高温、高湿和前后使用酸、碱性化合物时,会加速铜离子的释放,容易造成药害。

已知对Ca++敏感的有茄科、葫芦科、葡萄等作物;对Cu++特别敏感的有李、桃、鸭梨、白菜、小麦等;对Cu++比较敏感的有苹果、中国梨、柿、大豆、芜箐等作物。

铜制剂药害症状:可使黄瓜、苹果等叶片褪绿、幼芽和叶缘叶尖青枯、叶斑及类似病毒病的花叶症状等,果实上形成小黑点锈斑。

在水稻上也可以造成药害,有的水稻品种比较敏感,叶片尤其是叶缘呈红褐色。

如氢氧化铜和氢氧化亚铜喷雾2天后可使叶尖、叶缘呈紫红色,或紫红斑点;30%琥胶肥酸铜1:400-700倍在水稻抽穗前3天喷雾,两天后泗优422品种叶尖呈紫红色,5-7天后恢复正常。

但在闵优香粳上没有药害。

这种药害与高温高湿有关。

在秧田使用可造成秧苗枯黄,甚至死苗。

铜盐不能与酸碱性化合物混用,如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矿物油混用。

喷施波尔多液的作物15天内不能喷石硫合剂。

大棚内、高温高湿条件下慎用。

铜制剂与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混用有拮抗作用。

氟硅酸呈强酸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花生叶片有药害;在水稻上使用,加大使用剂量或在高温下也会引起叶片枯斑。

与碱性化合物混用易分解失效。

3、硫素杀菌剂:硫磺(sulphur)因成本低及被认为是安全的传统杀菌剂,目前被大量用于杀菌剂的复配使用。

此外还有膨润硫(sulfurbentonite)、石硫合剂(lime Sulphur)在生产上广泛使用。

S在一般情况下安全,但在170C以下效果较差,300C以上高温使用常造成对植物的药害。

S可以取代元素O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形成有毒的H2S而不是H2O,可引起叶片枯斑。

石硫合剂可以被氧化或在弱酸下水解释放S和H2S.石硫合剂的防病效果好于硫的其他制剂,但极易发生药害。

不同植物对石硫合剂的敏感性不同,桃、李、梅、梨、葡萄、豆类、马铃薯、番茄、葱、姜、黄瓜、甜瓜等最易药害,在高温季节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果树在休眠期可以使用。

4、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该药剂对芦笋嫩茎会造成弯曲,对某些花卉(如玫瑰)有药害。

5.有机杀菌剂5.1 有机胂杀菌剂有机胂对植物生殖生长阶段有强烈的药害作用,如对水稻轻度药害表现茎叶有暗褐色灼伤斑、穗小、千粒重低、严重时谷粒成青壳或花序状,或莠而不实。

有机胂杀菌剂进入土壤以后,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成无机砷在土壤中残留,无机砷对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他重金属化合物也可能引起类似药害症状。

5.2 有机硫杀菌剂福美双作为种子处理剂一般比较安全,但在温室里用于黄瓜浓度稍高会引起枯斑。

在苹果上剂量稍大,容易引起果锈。

代森锰锌等安全性较高,但对苹果幼果也会引起锈果等症状的药害。

因为破坏果面蜡质沉积,推荐浓度下使用对美国红提会造成严重的锈果症状。

代森铵呈弱碱性,对植物有渗透能力,因此很容易造成药害。

主要表现灼伤症状。

50%水剂用于水稻,稀释倍数不能低于1000倍。

一般不用于果树。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福美和代森类杀菌剂)不能与含铜等重金属化合物混用,也不能与石硫合剂混用或15天内前后使用。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与铜制剂混常表现有拮抗作用,这是氨荒酸根与铜离子2:1鳌合的结果。

5.3 取代苯类百菌清常用于果树和蔬菜病害防治。

但梨和柿比较敏感,不宜使用。

在浓度较高时也会引起桃、梅、苹果等药害。

苹果落花后20天内使用会造成果实锈斑。

五氯硝基苯对丝核菌特效,对甘蓝根肿病、白绢病、放线菌有效。

常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

使用时与幼芽或瓜类叶片接触会有灼伤症状的药害。

(二)单位点专化性杀菌剂药害及其控制单位点专化性杀菌剂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表现具有高度选择性。

位点专化性杀菌剂可以是内吸性或非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大多具有治疗作用,具备两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药剂分子能够通过植物茎叶、种子或根表面进入植物体,并能在体内输导;第二,它的作用方式具备专化性,对病原菌有效,而不影响寄主植物。

因此,单位点杀菌剂一般对植物比较安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专化性杀菌剂使用不当,可能对不同类型的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单位点杀菌剂主要品种有有机膦杀菌剂,包括异稻瘟净、乙磷铝、甲基立枯磷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包括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乙霉威等;酰胺类,如噻氟菌胺(满穗);氨基甲酸酯类如霜霉威;吡咯类如咯菌腈(适乐时);噻唑类如噻枯唑、三环唑;恶唑类如恶霉灵;甲氧吗啉类包括烯酰吗啉、氟吗啉;苯酰胺类如甲霜灵;抗菌素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二甲基甲酰胺类如速克灵、扑海因、菌核净;苯胺嘧啶类如嘧霉胺;甲氧丙烯酸酯类如阿米西达、翠贝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中的脱甲基抑制剂(DMI)类杀菌剂包括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硅唑、恶醚唑、咪鲜胺、氯苯嘧啶醇等。

1.EBI杀菌剂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生长调节剂作用经常掩盖了它们的非专化性药害症状,如引起的叶片扭曲、坏死、枯萎或落叶。

三唑类杀菌剂作为土壤和种子处理,使用不当会出现出苗率降低、幼苗僵化的药害症状。

表现地上部分的伸长和小麦苗的叶、根和胚芽鞘的伸长受到抑制。

三唑类杀菌剂作为喷施处理会使瓜果果型变小、植株或枝条缩短、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呈深绿,延缓叶绿体衰老,提高耐寒和抗旱能力,增加座果率。

在水稻上使用会导致水稻等作物叶片短小、严重时甚至不能抽穗。

如<现代快报>2003年11月6日的A4版报道了"农药惹祸1466亩水稻绝收"的新闻。

报道说2003年9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杭集、杨庙及公道等地水稻出现不抽穗、不灌浆现象。

到10月中旬该区发生水稻不抽穗现象的共涉及8个乡镇、48个村、658户农户,受损面积总计达1466亩。

根据专家实地会诊认定,水稻不抽穗的原因可能是所用农药中含有抑制细胞生长类物质所致。

同年,江苏宿迁市和安徽省也发生了大面积的类似药害。

水稻大面积不能抽穗的原因是否与在抽穗前使用烯唑醇等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已知烯唑醇等DMI类杀菌剂也是植物体内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烯唑醇防治西瓜和辣椒苗期白粉病,曾在浙江和江苏造成严重的僵苗;烯唑醇的同系物多效唑处理早稻秧苗,会造成后茬粳稻秧苗僵化;三唑酮种子处理,也曾经造成小麦大面积不出苗;三唑类喷施黄瓜,导致节间缩短、叶片和瓜果短小。

如40%福星(氟硅唑)8000-10000倍在陕西防治梨黑星病时就发生过卷叶症状的药害。

DMI类杀菌剂阻止生长的调节或药害机制:(1)三唑类杀菌剂防治病害的机制是抑制真菌体内Cyt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破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损伤而死亡。

同样也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C-14位脱甲基酶CytP450单加氧酶,使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不能合成,从而植物表现矮化,叶片果实短小。

(2)高剂量下药剂分子与膜甾醇直接作用引起脂质过氧化细胞死亡。

在植物上表现褪绿和枯斑。

(3)咪唑类杀菌剂在植物生理pH下都是质子化的,相反三唑类则是非质子化的。

药剂在不同作物上表现不同活性可能与植物体内的生理pH有关。

(4)引起与赤霉素代谢相关的激素ABA代谢失衡,含量增加,ABA具有抑制细胞伸长的生理作用。

影响DMI杀菌剂药害程度的因子:(1)植物种类和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