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的义务有哪些条款(宪法中的义务)
![宪法规定的义务有哪些条款(宪法中的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d852c0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9.png)
宪法规定的义务有哪些条款(宪法中的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宪法规定公民有以下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诉愿权;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法律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下: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与人格权。
监督权。
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妇女保护权。
法律分析: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基本权利: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这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纳税。
不得损害国家、集体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
1、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等。
2、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诉愿权;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3、法律分析: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基本权利: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法律主观: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政治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等。
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二章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4e773bf49ec3d5bbfd0a74a0.png)
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基本权利的概念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
基本权利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是一国权利体系的基础;是稳定的权利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具有不可转让性;具有综合性。
基本义务的概念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对于国家的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它构成普通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基础。
对国家来讲,公民的基本义务就是国家的权利,国家有权要求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监督权。
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和其它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公民和人民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一个人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他就通常被认为是该国的公民,就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必须履行的义务。
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籍;一种是既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
在我国,“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的区别是:1、范畴不同。
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89657e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d.png)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御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义务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一、学校的任务: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守法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二、社会注意法制的要旨和精髓约束官员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三、基本法制观念宪法、法律至高无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依法使权四、目的1、使全体师生成为宪法和法律的忠实崇尚者、真诚信仰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社会之一法制的忠实崇尚者、真诚信仰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面依法治国的忠实崇尚者、真诚信仰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五、国家宪法日:每年的12月4日。
谈谈对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谈谈对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cbcaff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d.png)
谈谈对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我国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在法律保护下,每个公民所具有的一系列权利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我对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1. 公民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确保了公民的多项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等,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等,社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
这些权利的保障旨在确保每个公民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 公民基本义务:我国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应当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包括守法、纳税、保卫祖国、参加劳动、尊重他人权利等。
守法是公民的首要义务,不仅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包括遵循社会公德、道德规范和契约精神。
纳税义务是公民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保卫祖国义务要求公民为维护国家安全、尊严和利益,积极参与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
参加劳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通过劳动,个人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尊重他人权利义务体现了公民要建立和谐社会的责任,尊重他人的人权、民主权利和法律权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与义务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套的关系。
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有义务履行,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确保社会各方面正常运作的前提条
件。
公民既要依法享有自身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我国宪法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我国宪法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74eccd80975f46526d3e115.png)
我国宪法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我国宪法的权利和义务有基本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我国宪法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1.公民的平等权。
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公民的人身自由。
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5.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物质保障,宪法对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
这些权利包括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以及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7.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8.其他方面的权利。
宪法除对所有公民应普遍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作出规定外,还对特定群体的公民,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
主要是指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3eb08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0.png)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
1.1.2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1.3 了解和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必要的。
二、知识点讲解2.1 公民的基本权利:2.1.1 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1.2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2.1.3 公民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秘密的权利。
2.2 公民的基本义务:2.2.1 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2.2.2 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2.3 公民有纳税的义务。
三、教学内容3.1 公民的基本权利:3.1.1 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3.1.2 实际生活中公民如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3.1.3 公民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3.2 公民的基本义务:3.2.1 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
3.2.2 实际生活中公民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3.2.3 公民义务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4.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4.2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
4.3 引导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表现。
5.1.2 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5.1.3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2 教学重点:5.2.1 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5.2.2 实际生活中公民如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2.3 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教学PPT,包含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相关内容。
6.1.2 宪法文本,供学生查阅。
6.1.3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6.2 学具:6.2.1 笔记本,用于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522cbe8af1ffc4ffe47ac9b.png)
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我们大家都知道,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制度,也是最为不可侵犯的,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每一位公民都合法拥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以及义务,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去利用它们,如何更好的去行使它们,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我们大家都知道,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制度,也是最为不可侵犯的,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每一位公民都合法拥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以及义务,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去利用它们,如何更好的去行使它们,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1 、平等权2 、人身自由3 、政治权利和自由4 、宗教信仰自由5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6 、社会经济权利7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8 、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这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之一。
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
全体公民必须自觉履行这一义务,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 二) 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遵守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与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
( 三)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需要,任何公民不得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有损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e01597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e.png)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确定的。
以下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的简述:
基本权力:
1. 人身权利:公民享有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基本的人身权利。
2. 平等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等歧视。
3.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公民有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参与公共事务。
4. 信仰宗教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可以选择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也可以自由参与宗教活动。
5. 私有财产权:公民享有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基本义务:
1. 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法犯罪。
2.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3. 尊重社会公德:公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 参与公共事务:公民有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
务,如选举、投票等。
5. 维护环境保护:公民有义务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6. 公民教育和劳动:公民有义务接受教育,增强自身素质,同时有义务参加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的简述,公民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1a528d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b.png)
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机构与权力的分配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在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每个公民的权益和责任。
本文将从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展示宪法对公民的保障和要求。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确保公民享有的一系列基本权益。
宪法中列举了许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规定了其保障和限制。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利:1.人身权利:公民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侵害。
2.自由权利: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同时也包括思想、良知、宗教信仰的自由。
3.人格尊严权利:宪法保护公民的尊严和荣誉,禁止任何形式的侮辱、虐待和歧视。
4.财产权利:公民享有财产的合法权益,包括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5.司法权利:公民享有诉讼权和辩护权,有权要求法院公正、公平地审理案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宪法对公民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义务:1.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不得违法乱纪。
2.保护国家安全: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国家安全建设,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3.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遵章守纪,不得干涉社会秩序,不得破坏社会公共利益。
4.参与社会服务: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5.守护共同利益:公民应当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珍惜共同的生活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基本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共同存在的,互为表里的关系。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20170930讲义)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20170930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f65f81ff8c75fbfc67db26e.png)
宪法例定的公民基本权益和义务第一节公民的基本权益公民依据宪法例定享有的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益和自由包含:一、同等权我国宪法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眼前一律同等。
” 这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益,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基来源则。
其基本内涵是,凡我国公民都同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益,也都同等地执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行为,都同等地遇到法律保护,违纪犯法行为也都相同地遇到法律的制裁;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享有其余权益的先决条件,包含生计权和自由权。
(一)人身自由权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入侵。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同意或许决定或许人民法院优选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拘捕。
严禁非法拘禁和以其余方法非法剥夺或许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严禁非法搜寻公民的身体。
”(二)人品尊严宪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品尊严不受入侵。
严禁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欺侮、诋毁和诬陷诬陷。
”(三)住所不受入侵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所不受入侵。
严禁非法搜寻或许非法侵入公民的住所。
”(四)通讯自由和通讯奥密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奥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许追究刑事犯法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许检察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许个人不得以任何原由入侵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奥密。
”三、政治权益和自由包含政治权益和政治自由双方面:(一)政治权益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身世、宗教崇奉、教育程度、财富状况、居住限期,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是依据法律被剥夺政治权益的人除外。
”(二)政治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第一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d484a65ad02de80d4d84032.png)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平等权;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文化教育权;妇女平等权利及婚姻、家庭、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劳动和受教育。
▲一、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包括:选举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人身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及侵害,人格尊严、住宅及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
4、宗教信仰自由。
5、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6、社会经济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和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文化教育权。
8、妇女平等权利及婚姻、家庭、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
9、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是:1、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劳动和受教育。
7、计划生育。
如何理解宪法赋予公民得基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内容: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
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
2、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
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
3、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一方面,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
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如何规定的](https://img.taocdn.com/s3/m/d010d34e4b73f242336c5fd1.png)
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如何规定的一、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公民的基本权利(fundamentalright)和基本义务(fundamentalduty),是指由宪法所确认的、作为公民所应当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码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各国不一致,主要是根据各自的民族传统和需要确定。
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属于法律权利义务的范畴,但它们高于一般的法律权利义务。
具体表现在:第一,它们对于国家和公民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现代社会,基本权利是这样一种权利——公民如不享有,则不成其为国家主人或主权者;基本义务是一种公民如不履行、国家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的义务。
第二,因为宪法就是处理公民与国家基本政治关系的法律,所以,宪法规定基本权利和义务,目的主要是为了确认公民有对抗政府的可能侵犯手段,使政府不能随意剥夺;同时,基本义务的规定,也可赋予政府以合法的强制手段,使个别公民不能借主权者的地位拒绝履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第三,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了普通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或原则。
第四,基本权利有一个区别于普通法律权利的重要特点,即有些基本权利是不能放弃的,如人身自由权,只能被法律剥夺,而不能自动放弃。
另外,还应了解到,在宪法学上,如上一章所述,我国的“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相对应;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现阶段,依据《宪法》序言第10段的规定,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所以其次,二者的法律地位也有区别。
我们讲“人民的权利”,主要是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讲“公民的权利”,指的是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
第三,地位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享受权利方面的差异。
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而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受全部的法律权利,也不允许他们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
我国宪法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基本制度的关系
![我国宪法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基本制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b63854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b.png)
应该如何理解我国现行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
答案: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是指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
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性的具体表现是:(1)宪法要求公民既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这一规定表明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
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允许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存在。
(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相互结合如劳动权、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本质上反映了公民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国家不仅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且通过改革政治体制和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为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保障。
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进一步得到保障就会更加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他们对义务的自觉履行;而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高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越能向前发展国家就会更加富强昌盛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也就相应获得更多的保障。
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个人的、集体的、国家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民的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是基本一致的这样的一致性决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36c96d18bed5b9f3f90f1cee.png)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编辑丨笑语盈盈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一国的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故有些国家又把公民的基本权利称为宪法权。
(一)平等权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其含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第二,国家机关对公民平等权利的保护,对公民履行义务平等的约束,平等的要求;第三,所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第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还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包含以下内容:(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3)公民有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一项权利。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言论自由就是宪法规定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2)出版自由是公民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3)集会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聚集在一定场所商讨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
(4)结社自由是公民为一定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组织或参加具有连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5)游行自由是指公民采取列队行进的方式来表达意愿的自由。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及义务重点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及义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19eb19748d7c1c709a145ee.png)
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同等权;政治权益和自由;宗教崇奉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和自由;特定主体权益的保护;监察权。
我国公民应当执行的基本意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国家一致和民族团结;恪守宪法和法律,守旧国家奥密,爱惜公共财富,恪守劳动纪律,恪守公共次序,尊敬社会公德;保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据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据法律纳税和其余义务。
我国宪法例定的公民基本权益和义务的主要特色有:公民基本权益和义务的宽泛性;公民基本权益和义务的同等性;公民基本权益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益和义务的一致性。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益自由拥有宽泛性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益自由,表现着民主的性质和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国家的全部权益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广大人民享宽泛的权益自由,可以经过各样门路 " 当家作主" ,享受各项权益自由,履行参加国家管理的权益。
社会主义民主 " 全部权益属于人民 " 的实质属性,决定了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益自由的规定拥有宽泛性。
这类宽泛性表此刻两个方面:(一)享有基本权益自由的主体拥有宽泛性我国公民权益自由的宽泛性,第一表此刻享受公民权益自由的主体极其宽泛。
在我国,被依法剥夺部分公民权益自由的公民,不过很少量,绝大部分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益自由。
在政治权益方面,据统计,我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占 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 99.97%,被依法剥夺政治权益的公民不到千分之一。
剥夺政治权益属于我国刑法例定的一种附带刑,一定经人民法院对犯法分子依法判处才能合用。
没有被合用该附带刑的被关押的犯人,其在服刑时期,仍旧享有选举权。
在人身自由方面,据统计,到 1994年末,我国牢狱在押犯总数为 128.7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十点零七,比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万分之五十六点五)低得多。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729dc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0.png)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佚名
【期刊名称】《人民政坛》
【年(卷),期】2018(0)10
【摘要】基本权利篇一、平等权1、对平等权的一般性规定。
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居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2、分散在宪法各部分的具体规定,主要有: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总页数】2页(P46-4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必要性 [J], 黄疆平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二) [J],
3.法治思维引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析
——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J], 朱慧
4.基于儿童视角提升法治教学实效——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课为例 [J], 吴玉婷
5.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教学策略——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为例 [J], 郭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9、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11、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基本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九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扩展资料
公民权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
通常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我国宪法确认的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资产阶级国家称为人权、公民权。
公民权中基本的、主要的部分。
通常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趄越法律的特权。
这一原则对于资产阶级最终摧毁封建特权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意义。
但由于私有制造成的人们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特权的存在,这一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一原则才能得到真实的贯彻。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一规定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