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单元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精心整理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章溶液第十第十章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氨水123(1)(2)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Ag2SO4(MgCO3(4123、KNO1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

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六、离子的检验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CO32-1.(2.(子。

注:12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七、物质的颜色1、固体(多为白色)黑色:CuO、C粉、MnO、2Fe3O4、紫黑色:KMnO4红色:Cu、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CuSO4.5H2O绿色:Cu2(OH)2CO3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12345变质。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章溶液第十第十章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章溶液第十第十章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空气的组成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理点燃红磷消耗氧气减小容器内的压强吸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弹簧夹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约为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结论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注意事项密闭的容器防止容器内外气体交换反应物要过量充分消耗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为固体,或产生气体易被吸收减小对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影响冷却至室温因反应条件多加热或点燃,冷却后方可准确测定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减小的气体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0.03%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种成分分别保持各自的性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氧气支持燃烧炼钢、气割、气焊、航天支持呼吸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潜水氮气含有氮元素制造硝酸、氮肥化学性质不活泼保护气液氮温度低麻醉剂超导材料在低温下显示超导性能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保护气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做电光源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烟尘PM 2.5污染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废气植被破坏污染防治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处理工厂废气植树造林加强大气监测氧气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性质物理性质标况下,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与某些化合物反应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概念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分布海洋水、大气水、湖泊水、地下水等海洋中有80多种化学元素淡水占全球总水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占30.4%(不到总水量1%)爱护水资源水污染原因工业:三废末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水污染危害鱼类大量死亡人引用:中毒、致病、甚至死亡工农业生产使用——降低产品质量防止水体污染加强水质检测工业三废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农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水的净化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沉降→过滤→吸附→投药消毒过滤原理: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的操作仪器: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硬水和软水硬水(较多Ca₂⁺和Mg₂⁺)和软水(不含或较少Ca₂⁺和Mg₂⁺)硬水、软水的检验:肥皂水硬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硬水的软化实验室:蒸馏生活:煮沸水的组成水的组成水的电解正极:氧气;负极:氢气正负极体积比:1:2原理:H₂O→(通电)H₂+O₂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氢气燃烧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一烧杯,有水雾出现原理:H₂+O₂→(点燃)H₂O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验纯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混合物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式意义(H₂O)宏观水这种物质水由H、O元素组成微观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中H、O原子的个数比是2:1书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读法正写反读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H为+1,O为-2金属正价,非金属负价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比化合价化合价囗诀化合价规律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实质宏观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含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数量关系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标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设“1”法读法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计算步骤:设、写、找、列、答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简明地写出答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单质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与氧气反应,可燃性氧气充足时,碳能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分时,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在高温下,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使氧化物被还原,所以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不导电用途:裁玻璃、钻石等石墨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可用于制铅笔芯导电用途:铅笔芯、润滑剂、干电池电极等无定形碳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的结构具有吸附性用途:吸附异味、有毒气体等c60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二氧化碳定义碳的氧化物特性和功能特性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沸点和熔点沸点:-56.6℃(5270pa)熔点:-78.5℃(升华)能溶于水生成碳酸H₂CO₃弱酸不能燃烧可以使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参与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分子结构O=C=O的直线结构产生温室效应产生途径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获取和收集获取方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₃==高温==CaO+CO₂↑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制法:CaCO₃+2HCl==CaCl₂+H₂O+CO₂↑稀盐酸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验满:燃着的木条靠近容器口熄灭即已收集满检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千冰制冷剂:人工增雨可以产生白色烟雾的舞台效果低温灭火器冷藏运输领域一氧化碳性质与用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极弱的氧化性用途气体燃料冶炼金属可用于制甲酸钠危害有毒气体,会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可燃物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物理性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金属之最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铬:硬度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高的金属汞:熔点最低的金属锇:密度最大的金属锂:密度最小的金属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优点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金属+酸→盐+H ₂↑Fe+CuSO ₄= Cu + FeSO ₄(“湿法治金”原理)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Ba)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铁的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3CO + Fe ₂O ₃=高温=2Fe + 3CO ₂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 ₃O ₄)、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₂O ₃)铁的锈蚀铁与O ₂、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 ₂O ₃)铁生锈的条件铜生铜绿铜与O ₂、水、CO ₂接触铜绿:Cu ₂(OH)CO ₃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表面涂保护膜制成不锈钢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章溶液第十第十章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章溶液第十第十章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初中化学1_9单元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1_9单元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脉络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脉络图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脉络图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脉络图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脉络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脉络图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九、溶液1、定义2、组成3、特征:、、。

4、分类5、溶解度6、结晶7、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2)计算类型①已知溶质、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②已知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求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③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溶质,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④加水稀释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质的质量分数⑤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必考】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溶质: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溶质为反应后溶于水的物质)溶剂(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作溶剂)a、浓溶液与稀溶液b、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定义(四要素)②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③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④溶解度曲线(要理解“四点三线”)【必考】冷却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KNO3)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NaCl)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解度100+溶解度乳浊液(定义、乳化作用、常见的乳化剂汽油洗油污【溶解】与洗涤剂洗油污【乳化】的区别)悬浊液(定义,了解)。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章溶液第十第十章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2Al3++3SO42-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初三化学-单元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初三化学-单元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知识脉络图走进化学世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组戚■(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一…一'------- ..结构(分子、原子、离子及其内部结构)畅赏觥诡「娄花:谨<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研究的对研究化学的重要逸径是科学探究*而其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变化规律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化的过程及其现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T匕合、分解、置换、复分解f提出间题诜计实验方案,确定起歩骤分析与讨论•结论I问题及建议观察描述和记录「交徹I体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脉络图}本质区别C认识常用的九种仪器(名称、实物、示盍图,用途及其注育專项)药品的取用规则(三不匱则、节约原则、剩余药品处理O)r块状固触锻子》氮气詡)」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3%。

无色、无味、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徴,一般巩F他J[不可燃,也不助燃❾用作保护气焊接\灯泡、食品等〉°稀有气体(He Nev Ar等〉;占6 9毬。

狼不活激作保护气,通电发不同颜色光。

二氧化碳(CO?):占0.03% o详见第六单元*其他气体和杂匮:占0.03% ■,f物理性质:无色、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无味、气体,宪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严、墮匹(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占燃Z、2C + 02 = 2 CO占姝S +°2 =恥藍紫色火焰、放热、刺激性气味气体〉占墩4P + 5屯=2P£05(^<放热、浓厚白烟、白色固体)皎----3氏+2% = Fe304(火星四射、放热、黑色固体〕〔蔚可2Mg + 02=刖耀眼白光、放热、白色固体)4A1+3O£= 2A1E03<耀眼白光、放热、白色固休)占懈2H2+ 0 2= 2H2O 勺占妒2C0 + 02= 2C0£VCH4+202=C02 +-2H20.G炎蓝色或蓝色火焰,放熟厂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发生物理变化〉(f 2H2O22H20 + 02f原理f 2KMnO4= K2HnO4 + MnO£ + O£f I 2KC1O3警2KC1 + 3O£f片年奘詈J固体加恐制駿气体(棉花人或反王六直[固体与鮫氏影温下制取气体妝第皱詈I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叹耒衣直丫向上排空气法盪气密度比空气大)固慷,耕末状固体(药匙)I定量(托盘天平:精确到0.1Q「多童-倾倒(标签、容器口)少堡T用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横放或倒置)L定壘T壘筒(平稳、平视)(注意规格的选#)(0. lnL)使用方法(火柴点燃’外焰加热)注意事项(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后〉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l/3x短柄、移动、管口〉固体(管口〉物质的加热彳I注意事项(都要预热、外壁擦干等等)r■方法(水淋刷洗、酸洗或洙涤剂〉洗涤仪器彳注意事项(热的玻璃仪器不能用冷水恋不能用力刷洗等)I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不聚水滴、不成股流下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4 津賁重丽j 加热固体制氧就并用排半法收集完汪息事坝[毕.应先播导管.后停住加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脉络图走进化学世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组戚■(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一…一'------- ..结构(分子、原子、离子及其内部结构)畅赏觥诡「娄花:谨<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研究的对研究化学的重要逸径是科学探究*而其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变化规律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化的过程及其现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T匕合、分解、置换、复分解f提出间题诜计实验方案,确定起歩骤分析与讨论•结论I问题及建议观察描述和记录「交徹I体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脉络图}本质区别C认识常用的九种仪器(名称、实物、示盍图,用途及其注育專项)药品的取用规则(三不匱则、节约原则、剩余药品处理O)r块状固触锻子》氮气詡)」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3%。

无色、无味、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徴,一般巩F他J[不可燃,也不助燃❾用作保护气焊接\灯泡、食品等〉°稀有气体(He Nev Ar等〉;占6 9毬。

狼不活激作保护气,通电发不同颜色光。

二氧化碳(CO?):占0.03% o详见第六单元*其他气体和杂匮:占0.03% ■,f物理性质:无色、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无味、气体,宪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严、墮匹(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占燃Z、2C + 02 = 2 CO占姝S +°2 =恥藍紫色火焰、放热、刺激性气味气体〉占墩4P + 5屯=2P£05(^<放热、浓厚白烟、白色固体)皎----3氏+2% = Fe304(火星四射、放热、黑色固体〕〔蔚可2Mg + 02=刖耀眼白光、放热、白色固体)4A1+3O£= 2A1E03<耀眼白光、放热、白色固休)占懈2H2+ 0 2= 2H2O 勺占妒2C0 + 02= 2C0£VCH4+202=C02 +-2H20.G炎蓝色或蓝色火焰,放熟厂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发生物理变化〉(f 2H2O22H20 + 02f原理f 2KMnO4= K2HnO4 + MnO£ + O£f I 2KC1O3警2KC1 + 3O£f片年奘詈J固体加恐制駿气体(棉花人或反王六直[固体与鮫氏影温下制取气体妝第皱詈I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叹耒衣直丫向上排空气法盪气密度比空气大)固慷,耕末状固体(药匙)I定量(托盘天平:精确到0.1Q「多童-倾倒(标签、容器口)少堡T用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横放或倒置)L定壘T壘筒(平稳、平视)(注意规格的选#)(0. lnL)使用方法(火柴点燃’外焰加热)注意事项(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后〉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l/3x短柄、移动、管口〉固体(管口〉物质的加热彳I注意事项(都要预热、外壁擦干等等)r■方法(水淋刷洗、酸洗或洙涤剂〉洗涤仪器彳注意事项(热的玻璃仪器不能用冷水恋不能用力刷洗等)I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不聚水滴、不成股流下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4 津賁重丽j 加热固体制氧就并用排半法收集完汪息事坝[毕.应先播导管.后停住加热等。

验满方法;将带火星木条伸至瓶口、木条复燃。

l检验方法:将带火星木条伸至瓶中,木条复燃。

田抹J供给呼吸:潜水、/tJ H Jct.LhLJMe- Xi-Jknt1毕・应先撤导管*后停止加热等。

支持側:炼钢、I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医疗、航空等*、化工生产、宇航等。

.JW足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巒闭容器中燃烧。

注竜貝体的实验方法、扌桑作注宣事项等。

知识脉络图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知识脉络图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无色、无味*液体,49时P=ls/cm^l01kFa 时凝固点小二 沸点100P*.筒栩J 产生无迫、无味气体——墓气(员氢):在空气中燃烧时1产生淡窿色火焰;用途:羌气球、昌能燃嶽冶冬等。

正极 产生无色、无味的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一氧%。

原理:2HzO = 2H 2t+02f 〔氢吒、氧厲体积比为2 : 1) 水是由肚0元素组成的纯浄物(化合物、氧化物);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方法: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憎。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X 如何区分软、硬水)分布:海洋{含80^^素〉、湖泊、江河、地下、大气、生物、……o 淡水:占全球总水量的2. 53%,其中可利用的占30. 4%o <不到总水量1%〉 工1E 上的“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污 ,水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

人恢用一中毒、致病、甚至死亡; 壬农业生产使用——降低产品虔量。

•加强水质检测,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生活污 水集中处理后排放I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1.宏观的物质、元素与微观的分子,療子的关系* » iH(沮成)一士 1成) »..,卑辰 --------- 兀素 ------------------------- ►化合物(同类原子总称)原了 (同种或不同种原子、亍 分子 (一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组成一兀素宏观, , J 单质形态(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具有相同核电|「存在形态I 化合物形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 荷数〔艮卩质子 数)的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中 •水污染的原因{水汚染的危害 卒肖除水污染「分子的概念: r分子一分于的性质: I 分子的表示; 「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性质: 潯千彳原子写分壬的 廉十区别与联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构成。

f 、“动J T 雪'、化学变化中可口再分。

用“化学式”表示。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小^动 j “间河 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由原子构成。

分子、原子都能构成 。

都既能讲种类,又能讲个数。

联系糊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纯净物与混合物广濃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q单质:2. z 由同种元 素組成的 純得物°金属単质 「黠龍蹙质11由二赫物 质組成 化合物: 由两种或 更种U 上I 元東组成 的纯净物口 由两种元素组成,氧化物:且其中一种是氧 元素的化合物。

蠶k 以启学巧|盐:周期,族符号斗 噩―元素周期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Ck Si 、AK Fe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中子不带电)(普通H 原子核内无中子)源子核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社荷) 电性关系: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整体不显电•性)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前面添加化学计量数后只有徴观竟义) 孑目对质量―斗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C-12®子质量的1/12)I 相对原子嚴量=质子数+中子数(符号虹) 「由原子构成 分子表示方法一►化学式・结构码「写袪(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等) L 意义(宏观、微观方面〉u 相对质量一 相对分子质量(符号Mr )『最外层8个电子〔只有一层时2个电子厢对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 4个,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i 最外层电子数貝个,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圆圈、弧线,数字的意义 彳r 质子数=电子数I 判定方法彳质子数 > 电子数 I 质子数 < 电子数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 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的Ij数目和性质。

(注意离子符号n "与化合价的炳同两不同JI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女口氯化钠。

'分类:(详见第三单元] 结构[原子核外*戏子排布 原子(离子) 结构示意图I 离子符号写法盍义子离离原旧阴知识脉络图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脉络图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申宀迪r 由疋二宀记4妙J ■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用头验证明质量寸怛定律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元素种类、元素质量不变:原子种类片个数、质量不变I 注意反应前后其他量的“不变役“变”「可能变"L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涵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I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粒子个数比 斗 I J 以客观事实対基础 节則泉川I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f 写:在短线“一”的左边写底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 暫己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一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方法一 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I 也注明反应祭件、生成物中的气体 V J 沉淀"厂符号 I 等:将矩线改为等号「表示化学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设:根据题宜设未知量方;准确书写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关: 比:算: I 答:概念丄计算题格式4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的原因找出相关的量〈包括己知的、未知的量) 列出反应物、生咸物中相关量的比例式 根搞比例式求解未知量 写出简明答案金刚石I 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因〕. "石 墨『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至彳无定形碳:炭黑、木炭、焦炭、活性炭 质(我的各和单质具有不同的囲逮»J「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休,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V 「可燃性:2C0 +02 = 2CO Z (验纯) •化学性质彳还原■性;CO + CuO = Cu + COz (尾气〉 I 毒性: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I j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I 与水辰应:COz + HjC'^HzCOa I 化学性质(与碱 <石灰水或氢氧彳匕钠溶液反应) C02 + Ca (0H )2^CaC03| + H?0 L 与灼热的碳反应:CE + C 翼2C0 r 工业制法一懺烧石灰石:CaCOs M CaO 十Cgf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CaCX )3 + 2HC1 = CaCla -*- COaf 4-HaO 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 检验J 瞪清石荻水变浑浊 方法loOg + Ca (0H )2 CaCO 詁 + HR i 用途: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工业原料、肥料、光合作用 碳J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S + H 20 = H 2C03 酸I 不稳定,易务解:HiCOs +H?0 广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讣学件质J 高温分CaC03=Ca0 4- C02fI 与酸反应・ CaC03 + 2HC1 = CaCl 2+C02T +H z 0 。

建筑材料:普通石料、大理石板材等等。

沂性石灰(氧化钙),同时产生二氧化碳。

③制水泥。

僦「夭然存在it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室气体)fI氧化物-V —碳的化合物 碳和碳的化合物I「药品: 实矗室原理: 嗝胃装置: 收集: I 验满: 实矗室碳Is■用途會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化学性质⑴常温下稳定 銘}方程式能溶于水(灯火实验) (石蕊变红) 也燃烧 (化学爆炸)缓慢氧化热量积忍达到廿点.自燃剧烈氧化(发光)吏火•巴上燃料番八利用r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