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第七章PPT 提高运动能力方法的生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肌肉结构和机能的影响
(1)肌肉形态、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类型对无氧代谢能力的影响表现在快肌纤维 肌节的排列和长度、肌纤维长度、肌肉横截面积、 的比例上,快肌纤维百分比例高的肌肉,收缩时无 肌肉总量,这些因素影响肌肉执行无氧运动的能 氧功率输出值大。 力,特别影响功率输出的绝对值。 高比例快肌纤维和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具有最大瞬时 功率和短时间无氧功率占优势的特点。 在选材时要注意这种关系
(2)供能物质含量 短时间全力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内源性高能磷酸 化合物和肌糖原。 在短时力竭性运动时,ATP含量下降40%,CP含量 接近1.0毫摩尔/千克湿肌,肌糖原含量消耗不到一 半。 所以,无氧运动时肌糖原的储量不是个体无氧运动 能力的决定因素。
(3)反应产物的堆积
在最大无氧代谢的短时间运动时,肌乳酸浓度明 显上升。肌肉无能力中和全部H+,故而使运动力 竭后pH从运动前7.0下降到6.3。
(一)影响磷酸原供能系统的生化因素 (二)影响糖酵解供能系统的生化因素 1 ATP、CP的储量 (二)影响糖酵解供能系统的生化因素 1 2 ATP 糖酵解过程的限速酶 分解和再合成的速率
+-K+-ATP酶 2 3 Na 乳酸反应
4 Ca2+-Mg2+-ATP酶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1 最大转运氧的能力 2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由于H+竞争Ca2+的结合部位,这使肌动球蛋白横桥循环的 形成和运转速率受到阻遏,导致ATP水解速率减慢,肌肉收 缩力下降。
肌内H+堆积是影响无氧运动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3.遗传的影响
与无氧代谢能力有关的生化参数的遗传度影响机体 对训练的应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训练的影响
从训练应答比较的变化范围大,说明无氧代 谢可训性的个体差异大。 这类研究对教练员有重要价值。 例如对短时间无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应当 意识到选拔天资高的人更易获得训练效果。
1. 年龄、性别和肌肉质量的影响 2. 肌肉结构和机能的影响 3.遗传的影响 4.训练的影响
1 年龄、性别和肌肉质量的影响
(1)年龄:生长期的机体无氧代谢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在 20多岁时达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大约每10年下降6%。 上述变化无性别差异。 (2)性别:在10秒、30秒、90秒最大输出功的测定中,女子 值仅是男子值的65%左右,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3)肌肉质量:最大无氧代谢能力与身体大小有关,尤其受去 脂体重的影响。所以,最大无氧代谢能力的年龄和性别变化, 与肌肉质量的差异关系密切。
内 容
第一节 影响运动能力的生化因素 第二节 提高机体代谢能力训练方法的生化分析 第三节 提高运动能力的物质手段及生化基础
目 标
1 了解影响运动能力的生化因素 2 掌握提高机体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和提高运动 能力的常用物质手段 3 熟悉提高运动能力物质手段的生化原理,并能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当采用血液兴奋剂或高原训练后使血红蛋白浓度上 每分心输出量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 升时,最大摄氧量相应提高。 增加每分钟流经肌肉的血容量,可使单位时间血液 由此推论,血红蛋白可能是最大摄氧量的限制因素。 供氧增多,从而提高最大摄氧量。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2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利用氧能力取决于下列因素: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表示肌肉从血液摄取氧并转进 肌肉微血管密度 线粒体、被代谢氧化利用的量。 肌红蛋白含量 线粒体有氧代谢酶活性 线粒体数目和体积 供能物质的选择性利用
3 4 5 6 7 遗传的影响 训练的影响 性别的影响 年龄的影响 高原和高原训练的影响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1 最大转运氧的能力:有三方面可能的限制因素 (1)肺转运氧 (2) 血液携氧量 (2) 血液携氧量 安静时最大肺通气速率在 500毫升/分以上, (3) 每分心输出量 血液携氧量是血红蛋白浓度的函数。 在最大强度运动时,上升到 180升/分以上。 (3) 每分心输出量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5 性别的影响:男女之间最大摄氧量存在明显差异
绝对值(毫升氧/分):男子平均最大摄氧量为 3000-3500,世界级耐力运动员达6080-7000;女 子平均值最大摄氧量2000-3200,世界级耐力运 动员可达4000。
相对值(毫升氧/千克体重•分),男子是 40-50, 女子是32-38。 以瘦体重表示相对值时,则男女之间的差别不明 显,男子平均值46-49,女子平均值44- 48。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3 遗传的影响 高水平的最大摄氧量归咎于训练水平还是先 天因素,目前尚不清楚。 但是经耐力训练最大摄氧量增高不超过 15 %—20%最大摄氧量。 这是最大摄氧量遗传度高(约 80%)决定的。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4 训练的影响 25岁后正常成人,最大摄氧量每10年下降9%, 长期从事运动的人下降速率为5%,原因是运动员 具有较高的每分输出量,且衰减速度慢。 例如耐力训练的人在40岁时能保持相对高的最大 摄氧量,在60岁时仍具有相当于非运动员20多岁 的最大摄氧量。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
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 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运动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
给、转移和利用的能力。
第一节 影响运动能力的生化因素
一、影响人体无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人体代谢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说运动员的值高于 正常人,且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无氧代谢能力。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6 年龄的影响 最大摄氧量值随年龄改变。 在青春期前,男孩稍高于女孩。
女子在14—16岁达到最大摄氧量,而男 子在19—30岁保持最大摄氧量水平。 30岁以后,非运动员明显下降,男子比 女子下降得快。
二、影响有氧代谢运动能力的因素
7 高原和高原训练的影响 高原大气压和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大约从1200米海 拔高度起,每上升1000米相应的最大摄氧量下降 10%; 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上,登山者平均最大摄 氧量仅为15毫升氧/千克体重•分,大约是海平面 的27%,稍高于维持生命必需的最低耗氧量(7毫 升氧/千克体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