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课题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手设计课题报告

机械手设计课题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简易小型直角坐标机械手设计简易小型直角坐标机械手1 机械手1.1 机械手的定义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机械装置。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

1.2 机械手的作用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的上下料装置,是附属于该机床的专用机械手。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使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

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地改变工作程序,适用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1.3 机械手的分类及特点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简易小型直角坐标机械手设计工业机械手的种类很多,关于分类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此暂按使用范围、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类。

1.3.1按用途分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1)专用机械手它是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

专用机械手具有动作少、工作对象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和造价低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的自动换刀机械手,如自动机床、自动线的上、下料机械手和加工中心。

(2)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程序可变的、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

在性能范围内,其动作程序是可变的,通过调整可在不同场合使用,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是独立的。

通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的生产。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一、需求分析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在工业生产线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的上下料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设计一个具有自动上下料功能的机械手成为了当前毕业设计的热门课题之一二、系统结构设计在设计自动上下料机械手之前,需要先明确机械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设计2.工作原理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识别物体位置、抓取物体、放置物体。

a.物体识别机械手需要通过视觉系统或传感器来识别需要上下料的物体位置。

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和位置信息,传感器可以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感知物体的位置。

b.抓取物体机械手通过夹爪对物体进行抓取。

夹爪可以采用机械夹持、气动夹持或电磁夹持等方式来完成抓取动作。

在抓取物体时需要注意夹爪的力度和抓取位置,以确保物体不会被损坏或滑落。

c.放置物体机械手将抓取的物体放置到目标位置。

在放置物体时同样需要注意放置位置和力度,以确保物体能够准确放置到目标位置。

三、技术选型在设计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过程中,需要选取合适的技术和材料。

1.机械结构机械结构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作,具体选材要根据机械手的负荷和精度要求来决定。

2.夹爪夹爪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类型,例如并行夹爪、夹具夹爪或磁力夹爪等。

3.控制系统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PLC或伺服电机控制等方式。

选择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运动速度、精度和整体效率等因素。

四、系统实现在设计完机械手的结构和选型之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现。

1.机械结构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包括机械臂、夹爪和固定装置等。

2.控制系统搭建根据选定的控制系统,搭建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系统。

可以通过编程、电路连接和传感器安装等方式完成。

3.调试和测试完成机械手的组装后,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调试和测试可以发现和解决机械手运动、抓取和放置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机械手课题设计

机械手课题设计

目录课题简介 (2)绪论 (3)第一章设计课题及意义 (8)第二章设计的总体方案 (10)第三章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11)第一节气压及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11)第二节机械手的受力分析及尺寸的确定 (13)第三节气动及电气元件的选择 (17)第四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编程 (20)第一节控制要求的确定 (20)第二节PLC的选择 (21)第三节控制程序的设计(梯形图) (23)第四节梯形图的外部接线图及操作面板的设计 (28)设计小结 (30)参考文献 (31)课题简介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械手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机械手更好的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虽然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

气动技术是实现生产工业自动化的方式之一,由于气压传动系统安全可靠,可以在高温、振动、腐蚀、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所以应用日益广泛。

用气控机械手代替手工作业是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步进电机的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使其定位精度高,便于控制的优势得以发挥,将步进电机与气动组合应用,使机械手的性能大大提高。

同时,随着PLC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PLC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PLC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冶、机械、石油、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

一般来说,PLC是自动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

PLC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器,适用于工业机械手的控制。

在该设计中,机械手的手爪的抓紧、放松采用气压驱动,手臂的上升、下降由步进电机来驱动,底盘的旋转由直流电机驱动,控制部分采用F1系列小型PLC,型号为F1-40MR。

目前,机械手向越来越紧凑,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力的方向发展,因为,紧凑的设计可便于在车间中安装。

机械手毕业设计 (2)

机械手毕业设计 (2)

机械手毕业设计1. 引言机械手,也称为机器手臂,是一种用于辅助、自动执行一系列工业任务的机械装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生产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关于机械手的毕业设计项目,包括设计背景、目标、可行性分析,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

2. 设计背景目前,各个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机械手来完成繁重、危险或精密的工作。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设计与开发一个高效、精确的机械手成为迫切需求。

3.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机械手:•稳定性:机械手必须能够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并且能够承受合适的负荷。

•灵活性:机械手需要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完成不同种类的任务。

•精度:机械手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具备较高的定位精度,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

•自动化:机械手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和自动化能力,能够根据任务需要进行自主操作。

4. 可行性分析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可行性:通过相关的技术研究和实验,我们确定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我们评估了设计和制造机械手所需要的成本,并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确认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时间可行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并评估了完成设计和制造所需要的时间,确认项目的时间可行性。

基于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我们确定了毕业设计的可行性,并继续进行了后续工作。

5. 设计方案基于设计目标和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下面的设计方案:•选择适当的机械结构:根据任务的特点和要求,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机械结构,包括关节式和平行式机械手臂。

•配置合适的传感器:为了提高机械手的反馈控制能力,我们配置了合适的传感器,例如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等。

•开发控制系统:我们设计和开发了机械手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力控制和视觉控制等功能。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机械手模型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机械手模型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机械手模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机械手模型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构造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机械手模型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手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模型制作:分步骤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机械手模型。

实验与探索: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机械手的运动原理和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机械手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机械手的制作技巧和实验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机械手模型示例、多媒体设备。

学具:制作材料(如硬纸板、胶水、剪刀等)、实验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机械手模型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原理讲解:详细讲解机械手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模型制作:分组进行机械手模型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实验与探索: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机械手的运动和功能。

5. 讨论与分享:各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板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机械手模型内容:机械手的基本原理模型制作步骤实验观察要点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写一篇关于机械手模型的实验报告。

小组作业:制作一个更为复杂的机械手模型,并展示其功能。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机械手原理的理解和模型制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通过团队合作和实验探索,学生不仅学习到科学知识,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目的:通过引入有趣的视频或实际机械手的演示,激发学生对机械手模型的兴趣。

方法: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简短的视频,展示机械手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辅助等。

互动:视频播放完毕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机械手的看法和疑问。

多功能抓取机械手的设计 毕业设计

多功能抓取机械手的设计 毕业设计

设计一个多功能抓取机械手作为毕业设计是一个很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课题。

以下是你可以考虑的一些建议和步骤:1. 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确定多功能抓取机械手的应用领域和具体需求,例如工业自动化、物流仓储等。

-分析市场上已有的类似产品,找出它们的优缺点,为设计提供参考。

2. 功能设计:-确定多功能抓取机械手需要具备的功能,如夹取、旋转、升降等。

-考虑集成传感器、视觉系统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识别功能。

3. 机械结构设计:-设计机械手的结构,包括关节、连杆、末端执行器等部件,确保机械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考虑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优化,以提高机械手的运动速度和精度。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对机械手各部件的精准控制。

-考虑采用开放式控制系统,支持不同传感器和通讯接口的集成。

5. 电气系统设计:-设计电路板和电气布线,确保机械手的电气系统稳定可靠。

-考虑安全性设计,包括过载保护、紧急停止等功能。

6. 软件编程:-编写控制程序和用户界面,实现机械手的操作和监控。

-考虑采用先进的编程语言和算法,提高机械手的智能化水平。

7. 性能测试与优化:-进行多功能抓取机械手的性能测试,包括速度、精度、负载能力等指标。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提高机械手的性能和稳定性。

8. 报告撰写与展示:-撰写毕业设计报告,详细记录设计过程、方法和结果。

-准备设计成果的展示材料,向指导老师和评委展示你的设计成果和创新之处。

通过以上设计步骤和细致的实施,你可以完成一份出色的多功能抓取机械手毕业设计,并展示你在机械设计、控制技术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和成就。

祝你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机械手课程设计引言

机械手课程设计引言

机械手课程设计引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掌握机械手的运动学、动力学基本知识,能够分析简单机械手的运动特性。

3. 了解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描述常见控制算法的基本思想。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手基本知识进行简单机械手设计与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控制原理对机械手进行编程与调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手及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手基础知识:包括机械手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重点学习机械手的运动学、动力学基本理论,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对应教材第一章)2. 机械手设计方法:介绍机械手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习机械手主要部件的设计原则,进行简单机械手的设计实践。

(对应教材第二章)3. 机械手控制系统:学习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常见控制算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对应教材第三章)4. 机械手编程与调试:掌握机械手编程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相关编程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与调试。

(对应教材第四章)5. 机械手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手应用案例,了解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势,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对应教材第五章)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机械手基础知识学习。

2. 第3-4周:机械手设计方法学习与实践。

3. 第5-6周:机械手控制系统学习与分析。

机械手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手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手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手机械原理,包括齿轮传动、滑轮组和杠杆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类型的机械手机械结构,如固定臂、移动臂和旋转臂。

3.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物理知识,解释机械手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手机械结构。

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和计算工具,对机械手机械结构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优化。

3. 学生能够有效地沟通设计思路,通过口头报告和展示,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热情。

2.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相互尊重、协同工作的态度。

3. 通过机械手机械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工程技术的认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基础知识入门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学要求:1. 教师需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材料,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3. 对学生的设计作品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机械基础”内容,组织以下教学活动:1. 引言:介绍机械手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 齿轮传动原理及其应用。

-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 杠杆的分类和平衡条件。

3. 动手实践:- 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手机械结构。

- 使用绘图和计算工具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

4. 案例分析:-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手机械结构,如剪刀、起重机等。

- 探讨机械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5. 总结与反思:-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理解。

机械手实验课程设计

机械手实验课程设计

机械手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手的基本构造、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2. 了解机械手的运动学、动力学及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3. 掌握机械手实验的相关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手实验操作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手及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准备实验设备、教具,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安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机械手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机械手的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原理;-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 机械手实验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机械手基本动作编程与控制;- 机械手抓取、搬运等任务实践;- 实验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机械手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及功能;- 第二课时:机械手的运动学、动力学原理;- 第三课时:机械手控制系统介绍;-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学习机械手编程与控制;- 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完成抓取、搬运任务;- 第六课时:实验数据采集、分析与总结。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第四章:工业机器人;- 《机械基础》第七章:机械传动与控制;-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三章:PLC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机械手

课程设计机械手

课程设计机械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手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其应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手的基本动作控制方法,如抓取、搬运等。

3. 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手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械手进行设计与创新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编程软件对机械手进行动作编程与控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就机械手的设计与应用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手及其相关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描述机械手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

2. 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对机械手进行基本动作编程与控制。

3. 能够参与团队讨论,就机械手的设计与应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能够关注机械手技术的发展,认识到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手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介绍机械手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机械臂、执行器、传感器等。

- 分析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包括驱动方式、控制系统等。

2. 机械手的动作控制方法- 讲解机械手的基本动作,如抓取、搬运、旋转等。

- 探讨不同动作的控制方法,如编程控制、传感器控制等。

3. 机械手的实际应用- 分析机械手在工业生产、医疗、家庭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讨论机械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 机械手设计与创新- 引导学生了解机械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结构优化、功能需求等。

- 鼓励学生进行机械手创新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简易机械手课程设计

简易机械手课程设计

简易机械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简易机械手的基本结构,掌握其运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在机械手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计算简易机械手中的力的作用和运动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机械手模型;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2.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学科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对实验课程有较高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物理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物理学科教材,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简易机械手基本原理学习:- 杠杆原理及其在机械手中的应用;- 滑轮原理及其在机械手中的应用;- 齿轮原理及其在机械手中的应用。

2. 简易机械手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理及步骤;- 机械手模型的制作方法;- 小组合作与分工。

3. 实践操作与数据分析:- 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数据收集与处理;- 结果分析与讨论。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简易机械手基本原理,学习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的应用;第二课时:讲解简易机械手设计原理,布置设计任务;第三课时:分组讨论,进行机械手设计;第四课时:指导学生制作机械手模型,并进行实践操作;第五课时:对实践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总结课程内容。

《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2300字

《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2300字
[9]王刚, 周皓, 曹阳, et al. 基于S7-300PLC的物料分拣控制系统设计[J]. 冶金丛刊, 2017(10).
[10]冯琳清, 张延迟, 赵晨, et al. 基于S7-200PLC的气动机械手电气传动系统[J]. 智慧工厂, 2017(6):57-61.
日期: 年 月 日
国内机械手的起步之晚可想而知,当下国内机械手的精度水平以及机械手工作时的稳定性都不如国外产品,并且在机械手的控制软件的使用上也较大依赖国外的软件。不过国产机械手价格低,同时能够完成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作任务。这使得国内的机械手可以解决国内一部分的工厂生产任务。一开始国内生产的机械手并不能满足生产车间的需求,有过很多失败的例子,但慢慢地,人们不断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机械手的运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二、课题设计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使用专机或人工进行机床上下料就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和弱点,一方面专机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维修不便,不利于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另一方面,它的柔性不够,难以适应日益加快的变化,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其次,使用人工会造成劳动强度的增加,容易产生工伤事故,效率也比较低下,且使用人工上下料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不够,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基于此,本文根据实际工作,针对客户需求,设计了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用于工厂生产制造中的上下料,其主要设计过程如下: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上下料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本次设计的上下料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从而拟定两种设计方案,再根据现有机器情况,最终确定该机械手的设计方案。结合工人现场对物料上下料情况,确立机械手的自动上下料系统。并对机械标准零件通过计算和校核,进行型号的选择。并设计辅助工装,实现精准上下料,提高了上下料效果。
第二阶段(第 2 周):撰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机械手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械手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机械手的运动学、动力学基本概念,并能够描述简单的机械手运动方程。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不同类型机械手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机械手模型,并进行模拟操作。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基本的机械手控制软件,完成简单的程序编写。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特点是具有一定物理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感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其潜能。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应用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手基础知识:介绍机械手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机械手的结构与原理- 内容列举:机械手的主要组成部分、驱动方式、控制系统。

2. 机械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讲解机械手的运动方程、动力学模型及其分析。

- 教材章节:第4章 机械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 内容列举:运动学基本概念、运动方程建立、动力学分析。

3. 机械手控制技术:介绍机械手的控制原理、控制方法及编程技巧。

- 教材章节:第5章 机械手控制技术- 内容列举:控制系统组成、PID控制、PLC编程。

4. 机械手设计与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机械手模型设计、制作及操作。

- 教材章节:第6章 机械手设计与实践- 内容列举:设计原则、模型制作、操作实践。

机械手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手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应用,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手的编程与控制方法,能运用相关技术进行简单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3. 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机械手的组装、调试与编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搭建与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与分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手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尊重与热爱。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机械、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手基础知识:- 机械手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机械手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2. 机械手的编程与控制:- 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 控制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编程实例分析与操作实践3. 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 机械手组装方法与技巧- 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4. 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搭建:- 设计原则与方法- 系统搭建流程与技巧- 创新设计实践5. 项目实践:- 项目任务书与要求- 团队协作与分工- 项目实施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机械手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机械手的编程与控制第三周: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第四周: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搭建第五周:项目实践与总结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机械手概述第二章:机械手的结构与原理第三章:机械手的编程与控制第四章: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第五章: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机械手毕业设计

机械手毕业设计

机械手毕业设计
机械手毕业设计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
1. 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和控制:研究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和控制方法,包括逆运动学、正运动学分析等,设计适合实际应用的控制算法。

2. 机械手的力学特性研究:研究机械手的力学特性,包括负载、工
具的配重、承载能力等因素,设计优化机械手的结构参数。

3. 仿人机械手的研究:研究仿人机械手的设计和控制,模仿人类手
部的动作和灵活性,实现更加精准的抓握和操作能力。

4. 机械手的智能控制研究:探索机械手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包括使
用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自主学习和自适应
控制等。

5. 机械手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机械手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例如医疗、制造业、农业等,设计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机械手
系统。

以上是一些机械手毕业设计的方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机械手课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简单的机械手编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主要部件的作用;了解常见的机械手编程语言和操作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机械手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抓取、放下物体;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编写简单的机械手控制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机械手,增强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手的基本原理、编程操作和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手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如传感器、执行器等,并解释它们在机械手操作中的作用。

2.机械手编程操作:教授常见的机械手编程语言和操作方法,让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3.机械手应用案例:分析具体的机械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讲解机械手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操作,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机械手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机械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4.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机械手,编写控制程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机械手的原理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机械手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机械手教学设计

机械手教学设计

机械手教学设计摘要:机械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机械手的操作与编程对于初学者往往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机械手的操作与编程技巧,设计了一套针对机械手的教学方案。

本文将介绍该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引言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动作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与仓储、医疗卫生、军事等领域。

机械手的操作与编程是控制和运行机械手的关键技能。

为了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这些技能,我们设计了一套实用的机械手教学方案。

二、设计思路1. 渐进式学习:我们将机械手的教学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操作到高级编程。

通过渐进式学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机械手的操作和编程技巧,避免了信息过载和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

2. 实践导向:我们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每个阶段,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际案例和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并完成相关任务。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手的操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3. 团队合作:机械手的操作和编程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

我们鼓励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操作:介绍机械手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机械手的关节和动作控制方式等。

学生通过模拟机械手的操作实践基本的抓取、放置和运输等任务。

2. 编程基础:介绍机械手的编程语言和编程工具,包括编程语言的语法和控制流程等。

学生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来控制机械手完成基本的动作和任务。

3. 高级编程:介绍机械手的高级编程技巧和应用,包括路径规划、视觉识别和力控等。

学生通过设计和实现复杂的机械手任务来加深对机械手编程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机械手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让学生对机械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工作室提供机械手设备,让学生亲自操作和编程,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课题简介 (2)绪论 (3)第一章设计课题及意义 (8)第二章设计的总体方案 (10)第三章驱动机构的设计及计算 (11)第一节气压及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11)第二节机械手的受力分析及尺寸的确定 (13)第三节气动及电气元件的选择 (17)第四章控制系统的设计及编程 (20)第一节控制要求的确定 (20)第二节PLC的选择 (21)第三节控制程序的设计(梯形图) (23)第四节梯形图的外部接线图及操作面板的设计 (28)设计小结 (30)参考文献 (31)课题简介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械手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机械手更好的实现及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虽然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

气动技术是实现生产工业自动化的方式之一,由于气压传动系统安全可靠,可以在高温、振动、腐蚀、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所以应用日益广泛。

用气控机械手代替手工作业是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步进电机的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应用,使其定位精度高,便于控制的优势得以发挥,将步进电机及气动组合应用,使机械手的性能大大提高。

同时,随着PLC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PLC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PLC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冶、机械、石油、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

一般来说,PLC是自动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

PLC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器,适用于工业机械手的控制。

在该设计中,机械手的手爪的抓紧、放松采用气压驱动,手臂的上升、下降由步进电机来驱动,底盘的旋转由直流电机驱动,控制部分采用F1系列小型PLC,型号为F1-40MR。

目前,机械手向越来越紧凑,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力的方向发展,因为,紧凑的设计可便于在车间中安装。

较快的速度可提高生产量,而提高有效载荷能力可以操作更大的零件。

因此我们采用气动驱动提高速度。

使用PLC控制室设计紧凑。

所以我们采用PLC控制的气动机械手是综合性能比较好的机械手。

绪论机械手是一种能按给定的程序或要求自动地完成物件(如材料、工件、零件、或工具等)传送或操作作业的机械装置,它能部分的代替人的手工劳动。

较高级形式的机械手,还能模拟人的手臂动作,完成较复杂的作业。

一、机械手的组成1、手部包括手指、传动机构等,主要起抓取和放置物体的作用。

2、传送机构包括手腕、手臂等,主要起改变物体方向和位置的作用。

3、驱动部分是驱动前两部分的动力,也称为动力原,常用的有液压驱动、气动驱动、机械驱动、电力驱动四种形式。

4、控制部分是机械手的指挥系统,由它控制动作的顺序、位置和时间(甚至速度及加速度)。

5、其他部分如机体,行走机构,行程检测装置和传感装置1)机体是用以支撑和连接其它零件、部件的基础2)行走机构是为了扩大机械手的使用空间而设置的,它本身又包括动力源、传动机构、滚轮和连杆机构,目前大多机械手还缺乏行走机构。

3)行程检测装置是检测和控制机械手各运动行程的装置。

4)传感装置其中装有某种传感器,是手指具有敏感性和控制性,用以反映手指及物件是否接触,物件有无滑下或脱落,物件的方位是否正确,手指对物件的握紧力是否及物件的重量相适应等。

二、机械手的应用及意义机械手在机械工业中,如冲压、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检验、喷漆、电镀等都有应用在其它部门,如轻工业、建筑业,国防业等工作中都有应用。

应用机械手,有利于实现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生产小路和减低生产成本。

同时,在高温、低温、有灰尘、噪声、有辐射或有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的场合,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为危险的,而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的代替人安全的完成工作,是劳动强度得以改善。

尤其是较笨重的、简单而重复次数多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手,可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而且应用机械手代替手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方面,同时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的工作,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

因此在自动化机床和综合加工自动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的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的进行生产。

因此,有效的应用机械手,是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然趋势。

三、机械手的分类1、按机械手的使用范围分类1)专用机械手一般只有固定的程序,而无单独的控制系统。

在现代企业中,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类机械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于动作比较简单的大批大量生产的场合。

2)通用机械手(也称工业机器人)具有可变程序和单独驱动的控制系统。

不仅可以从属某种机器,而能自动的完成传送物体或操作某中工具底机械装置。

通用机械手按其定位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氛围简易型和伺复型。

通用机械手由于手指可换,程序可变,使用于中、小批量生产,但因其结构复杂、运动较多,技术条件要求较高,故制造成本较高。

2、按机械手臂的运动坐标形式分1)直角坐标式机械手手臂可以沿直角坐标系前后伸缩,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

2)圆柱坐标式机械手手臂可以沿直角坐标轴转动,又可前后伸缩,左右转动,上下升降。

3)求坐标式机械手臂部可以沿坐标轴移动,可绕坐标轴转动,手臂可前后伸缩,上下摆动,左右转动。

4)多关节机械手这种机械的手臂分为小臂和大臂。

3、按机械手的驱动方式分类1)液压驱动机械手以压力油进行驱动2)气压驱动机械手以压缩空气进行驱动3)电力驱动机械手直接用电动机进行驱动4)机械驱动机械手是将主机的动力通过凸轮、连杆、齿轮、间歇等传给机械手的一种驱动方式。

4、按机械手的臂力大小分类可分为:微型机械手小型机械手中型机械手大型机械手本项目设计的机械手为专用机械手,通过本次设计,可以增强对工业机械手的认识,同时熟悉并掌握PLC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气动技术等工业控制中常用的技术。

四、驱动系统的区别目前,机械手常用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动驱动、电力驱动和机械驱动,在这四种驱动中,当前液压驱动约占50%,气动驱动约站40%,电力驱动占的比例比较小。

我们在此比较液压驱动、气动驱动及电力驱动的优缺点:气动机械手以压缩空气进行驱动,机械手的动作迅速,压缩空气可以从大气中取得,所以动力源获得方便、价格低廉,而且废气不污染环境,废气处理方便,压缩空气黏度小,因此,在管路中的压力损失小,故利于远程控制和远距离输送。

但压缩空气的可压缩性大,因此,机械手的运动平稳性较差,定位精度较低,而且压缩空气排到大气中时噪声较大,另外还要考虑润滑和防锈,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较低,导致机械手的结构较大,因此气压机械手常用于臂力小于30公斤,运动速度较快以及高温、低温、高粉尘等工作条件较恶劣的场合。

液压机械手:驱动力或驱动力矩较大,臂力可达100公斤以上,速度反应快,不考虑油液的温度变化时,被驱动的滞后也基本没有.而且液压机构的重量请,惯性小,调速范围大,可以无级调速,使机械的通用性更大。

使运动平稳,能吸收振动,减小冲击力,可以实现较频繁的换向,定位精度高,但液压系统的泄露对机构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油液中如果混有空气,将降低传动机构的刚性,影响定位精度,油液的温度和黏度变化会影响传动性能。

液压机械手多用于要求臂力比较大而运动速度较底的场合。

电力驱动机械手:步进电机驱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大小均由电气控制系统发出的脉冲数目及脉冲频率来决定,步进电机的驱动速度一般较低,但可以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电力驱动时,直线运动可采用电动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

电气驱动的优点是动力源简单,维护、使用方便。

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同一型式的动力,出力比较大。

本设计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手臂运动,直流电动机驱动机械手的旋转运动。

五、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是机械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系统使机械手以一定的规律运动,因此,机械手的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动作的顺序,动作的位置及轨迹,动作的时间等,而动作的速度及加速度,通常在工作前预先调好。

机械手的控制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机械控制,电气控制和气动控制。

目前,机械手绝大多数是采用电气控制的。

因此,我们在下面的设计中选用电气控制,即使用PLC编程进行控制机械手实现各种规定的工序动作。

这样可以简化控制线路,节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设计的控制系统采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具有编程简单、修改容易、可靠性高等优点。

六、机械手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机械手的发展概况早在四十年代随着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已出现了模拟关节的第一代机械手,屋十到六十年代,即制成了传送或装卸工件的通用机械手和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这种机械手也称为第二代机械手。

七十年代,又相继把通用机械手用于汽车的车身的点焊和冲压生产自动线上,是第二代机械手进入了应用阶段。

八十年代开始研制具有更多的自由度的机械手,接着能自动编程的机械手,有行走机构的机械手及自动编程的机械手便产生了。

目前工业机械手主要用于流水线工件传送、焊接、装配、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无论数量品种和性能方面都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在国内主要是发展各方面的机械手,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组合式机械手等,将机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以及用于不同类型的夹紧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典型部件,即可组成不同用途的机械手,即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改换工作,扩大了应用范围,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

专用机械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进入了以通用机械手为标志的时代,由于通用机械手的应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智能机器人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一般的机械,液压、气动知识,而且还应用一些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仿生学和假肢工艺等,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其发展都很重视,几十年来,这类技术的发展和研制,一直比较活跃,设计在不断的改进,品种在不断的增加,应用领域也不断的扩大。

2、机械手的发展趋势1)研制能自动编程和自动改变程序的机械手。

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更加友好,语言、图形编程界面正在研制之中。

机器人控制器的标准化和网络化,以及基于PC机网络式控制器已成为研究热点。

编程技术除进一步提高在线编程的可操作性之外,离线编程的实用化将成为研究重点。

2)研制具有一定“感触”和“智力”的机器人。

这种机械手,具有各种传感装置,并配有计算机,根据仿生学的理论,用计算机,充当其“大脑”,使它能“思考”能“分析”,能“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