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描述运动物理量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和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2.参考系和坐标系(1)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的物体, 叫做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通常以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坐标系有直线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分别用来研究物体沿直线的运动和在平面内的运动.

3.时刻和时间时隔(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能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

4.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的变化,用从运动的指向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的长度,是标量.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不变的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位移速度关系式: 2.两个推论(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还等于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公式:= = (2)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等于,即s2-s1=s3-s2=……=sn-s(n-1)= .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 . (2)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 . (3)在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 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n= .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

.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1)特点: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

(2)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位移公式s=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特点: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运动,下降阶段做运动. (2)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位移公式:s= 上升的最大高度:H=

一、直线运动的s-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

二、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1)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1)若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 (2)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

4.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1)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2)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相同的,即两物体追及或相遇.

2.追和被追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之间的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1)在两个物体的追及过程中,当追者的速度小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

(2)当追者的速度大于被追者的速度时,两者的距离在;

(3)当两者的相等时,两者的间距有极值, 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视实际情况而定.

特别提醒1.在追及、相遇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临界条件,也往往会成为解题的突破口.

2.在追及、相遇问题中常有三类物理方程:(1)位移关系方程;(2)时间关系方程;(3)临界关系方程.

一、力

二、重力 1.产生:重力是由于的吸引而产生的.2.大小:(1)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2)重力在数值上等于静止时物体对的压力或者对的拉力.

3.方向:重力的方向,但不一定指向地心. (1)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就不同.(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三、弹力 1.产生: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1);(2)

.3.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4.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2)公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

一、滑动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的作用.

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②有; ③.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成正比,即:f=

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相反.

二、静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的作用.

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②有; ③.

4.大小:随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即只与外力有关,而与正压力无关.

5.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方向相反.

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接触面的压力成,还与接触面有关系.

一、受力分析

概念把研究对象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的力的,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一般顺序一般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然后分析弹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是否有弹力作用;最后分析摩擦力,对凡有弹力作用的地方逐一进行分析

受力分析的重要依据①寻找对它的物体;②寻找产生的原因;③寻找是否改变(即是否产生加速度)或改变

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的几个力叫做. (2)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关系.

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或作用线的交于一点的力.

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的过程.

4.力的运算法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

力的线段为邻边作,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

的和.

(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1所示).

名师点拨

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2.合力与它的分力是力的效果上的一种等效替代

关系.

三、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力的的过程.2.遵循原则:定则或定则.

3.分解的方法:(1)按力产生的进行分解. (2)分解.

第4课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或力的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

平衡状态物体处于状态或状态,叫做平衡状态.(该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为零,即F合= 或

2.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方向,为一对.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