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上的差异。
2.掌握晶胞的概念以及晶胞中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获得晶体的途径3.晶体的特性二、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01基本单元。
2.结构:晶胞一般都是□02平行六面体,整块晶体是由无数晶胞“□03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04任何间隙。
(2)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3.金属铜的晶胞结构在铜的晶胞结构中,铜原子不全属于该晶胞,按均摊原则,金属铜的一个晶胞的原子数=8×18+6×12=4。
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那么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吗?提示:由于晶体中的微粒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因而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某些固体物质本身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是可以加工出规则的几何外形,因此,不能单从外观上判断固体物质是否为晶体。
2.晶胞是否全是平行六面体?提示:不是。
习惯采用的晶胞是平行六面体,但晶胞还有其他的形状,如有的晶胞呈六棱柱形。
3.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是否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提示:不是。
只表示每个晶胞中各类原子的最简整数比。
课堂互动探究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征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1)直接测定固体物质有无固定的熔点。
(2)看固体的物理性质是否表现出各向异性。
(3)最可靠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即时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 .橡胶B .玻璃C .食盐D .塑料 答案 C解析 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是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构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如食盐等都是晶体;非晶体中内部粒子的排列则相对无序,如玻璃、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
2.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B .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 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晶块C .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D .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答案 B解析 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呈现规则的几何外形的性质。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4掌握晶体和晶胞的概念
5掌握晶体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会收集信息方法,的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一)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二)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四、教学用品
晶胞实物模型、2铁架台、酒精灯、食盐晶体、胆矾晶体、硝酸钾晶体、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
么?
概念以及源自对晶胞的贡献的计算方法。
考虑到本节课是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比起教师直接传授,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自己找出答案,上课的时候交流知识要好很多,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对于晶胞中原子的排列和原子对晶胞的贡献,这知识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是否加入学生自学并讨论知识的行列。
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这要求老师要有很好的掌控教学的能力,且比较浪费课时。
概念性、适用性的知识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而比较抽象的、有实验的、计算的不宜用这种方法,因为知识太难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固体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
2.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晶胞、晶格和空间群。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实例。
2. 展示晶体结构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晶体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晶体结构图,判断其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情况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蒸发、熔体冷却、离子注入等。
2. 晶体生长过程:成核、生长和成熟阶段。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晶体生长实验: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晶体生长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析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晶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定稿版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 2、黄色的硫磺; 3、紫黑色的碘; 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完整word)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收集生活素材,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晶体与非晶体进行分类(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2、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四、教学用品课前学生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蜂巢、晶胞实物模型、乒乓球、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等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上课前,我已经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身边的固体物质,大家都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你们都带来了哪些固体呢?(学生七嘴八舌,并展示各自的固体)[教师]同学们带来的固体物质可真是琳琅满目啊!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只带了几样,想知道别人收集了哪些固体物质吗?(学生:想)下面我们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然后互相交流一下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并讨论如何将这些固体物质进行分类呢?[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各自所带的物品,并分类(教师进行巡视)[教师]:请这组同学将你们带来的固体和交流的结果汇报一下.[学生汇报]:(我们讨论后觉得将粗盐、明矾、樟脑丸分为一类;塑料、玻璃片、橡胶分为另一类.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呢?生:根据这些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另一些没有.)[教师总结]这组同学收集的物品很丰富,并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了分类依据,然后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其实,同学们也许没有留心观察,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美丽的固体,当然也有的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固体.[视频投影]雪花放大后的形状、烟水晶、石膏、毒砂、绿柱石、云母等晶体实物(并配以相应的解说,给学生了解到这些固态物质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性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晶体的概念和特性。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观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的形态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晶体结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简单立方等。
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空间点阵、球棍模型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模型展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结构的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异同。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三章:晶体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晶体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熔点、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晶体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晶体性质的表现。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晶体性质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实验和观察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四章:晶体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晶体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
晶体在光学和电子学中的应用:液晶、光电器件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晶体应用的原理和优势。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晶体常识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晶体的常识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的初步知识,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觉得物质性质”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点】晶体、晶胞的概念。
【教学难点】计算晶胞的化学式。
【教学过程】[导入]走进化学实验室,你能见到许多固体,如蜡状的白磷(P4)、黄色的硫黄、紫黑色的碘(I2)和高锰酸钾(KMnO4)、蓝色的硫酸铜(CuSO4·5H20)、白色的碳酸钙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也都是固体。
你一定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的固体,如金属、玻璃、陶瓷、砖瓦、水泥、塑料、橡胶、木材……你是否知道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绝大多数常见的固体是晶体,只有如玻璃之类的物质属于非晶体(又称玻璃体)。
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板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投影]常见的晶体(或展示实物):[思考]晶体规则的几何外型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存在什么关系?[投影]表3-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讲解]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所谓自发过程,即自动发生的过程。
不过,“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白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就不能下泻。
晶体呈现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晶体生长的速率适当。
熔融态物质冷却凝固,有时得到晶体,但凝固速率过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体外形的粉末或没有规则外形的块状物。
[板书]1、晶体的自范性即晶体能白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投影]图3-1天然水晶球里的玛瑙和水晶。
[讲述]最有趣的例子是天然的水晶球。
水晶球是岩浆里熔融态的Si02侵入地壳内的空洞冷却形成的。
剖开水晶球,常见它的外层是看不到晶体外形的玛瑙,内层才是呈现晶体外形的水晶。
(2021年整理)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东莞市第一中学刘国强一、本章教材体现的课标内容1、主题:第一节晶体的常识了解晶胞的概念,会计算晶胞中原子占有个数,并由此推导出晶体的化学式.2、主题: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主题:第三节金属晶体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节晶体常识第⼀课时教学⽬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法,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3、了解区别晶体与⾮晶体的⽅法,认识化学的实⽤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前⾯我们讨论过原⼦结构、分⼦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原⼦或分⼦。
⼜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态、液态和固态,下⾯我们观察⼀些固态物质的图⽚。
[投影]:1、蜡状⽩磷; 2、黄⾊的硫磺; 3、紫⿊⾊的碘; 4、⾼锰酸钾[讲述]:像上⾯这⼀类固体,有着⾃⼰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像玻璃这⼀类固体,本⾝原⼦排列杂乱⽆章,称它为⾮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起来探究晶体与⾮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晶体与⾮晶体[板书]:1、晶体与⾮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家已学过晶体与⾮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晶体有固定熔点,⽽⾮晶体⽆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晶体⽆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晶体的本质差异[板书]:⾃范性:晶体能⾃发性地呈现多⾯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范性即“⾃发”进⾏,但这⾥得注意,“⾃发”过程的实现仍需⼀定的条件。
例如:⽔能⾃发地从⾼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流的闸门,⽔库⾥的⽔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范性需要⼀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缓慢冷却得到⽔晶过程。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空间点阵结构。
2. 晶体的特点:晶体具有有序排列、周期性重复、自范性、各向异性等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晶体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类型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金刚石、硅晶体。
2. 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冰、干冰。
3.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食盐、硫酸铜。
4.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的晶体,如铜、铁。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增加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晶体类型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同晶体类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结构类型:包括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等结构。
2. 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如ABC、ABAB、ABCABC等。
3. 晶体的晶胞: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可以是立方体、六角形等。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晶体的常识 教学设计[选修](8)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一、教学设计本节从实验室常见的固体引入,介绍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固体都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
晶体呈现多面体的外形是由于晶体中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有序排列的结果。
通过以铜晶体和铜晶胞为例,介绍了晶胞的概念和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1. 晶体、晶胞的概念;2.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1. 晶胞的结构;2. 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具体教学建议:1. 利用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
例如,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晶体实物:食盐、蓝矾、明矾、硝酸钾等;展示一些非晶体实物:玻璃、松香,一些塑料;引导学生观察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色图片等。
2. 运用观察、分析、对比、讨论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通过对晶体实物、模型,以及教科书中的图3-4、图3-5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为什么晶体呈现多面体外形?晶体有什么性质?怎样鉴别晶体与非晶体?等等。
3.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
例如,碘的升华实验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等。
4.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
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晶胞;把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比喻:如果我们把一块大晶体敲碎,可以得到许多大小不同的小块,这许多小块与大晶体具有相同的形状,如果把小块继续不停地敲碎,最后可以得到晶体的基本单元,即晶胞;大晶体可以看成是许多这样的重复单位重叠起来形成的,或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好像蜂室与蜂巢的关系。
教学方案参考【方案Ⅰ】问题解决学习晶体与非晶体创设问题情景:(1)观察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色图片;(2)展示实验室常见的各种晶体实物;(3)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NaCl、CO2、金刚石等晶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展示教科书中的图3-4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示意图。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晶体学习的兴趣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特性晶体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晶体产生好奇心。
1.4.2 讲解晶体定义:解释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1.4.3 晶体应用展示:介绍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光学、建筑等。
1.4.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的特性和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
1.4.5 总结:强调晶体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等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晶胞、晶格常数、晶面等2.3 教学方法图形演示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晶体结构的学习。
2.4.2 讲解晶体结构类型:通过图形演示,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4.3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操作模型或软件,观察晶体结构的特点。
2.4.4 讲解晶体结构参数: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及其重要性。
2.4.5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结构参数的意义,分享各自的观察和理解。
2.4.6 总结:强调晶体结构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制备3.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与过程掌握晶体的制备方法3.2 教学内容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法、熔融法等晶体的制备方法:Czochralski法、Float Zone法等3.3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演示相结合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晶体生长与制备的过程。
3.4.2 讲解晶体生长原理:介绍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4.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生长实验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长过程。
3.4.4 讲解晶体制备方法:介绍常见的晶体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3. 理解晶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晶体的基本性质3. 晶体的应用领域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的图片,初步了解晶体的外观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晶体的性质,如硬度、透明度、结晶形状等。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晶体在科技、医疗、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应用领域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掌握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2. 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3. 熟悉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2. 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3. 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晶体类型的分类方法。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晶体的结构特点。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常见晶体的类型和应用。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类型的研究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类型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掌握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熟悉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2. 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3. 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晶体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晶体生长与形成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作业与评估: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实验报告。
2. 组织学生进行晶体生长与形成的展示,评估他们对晶体生长与形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容之后来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固体为出发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
而晶体和非晶体的学习是以各自的自范性和微观结构比较为切入点,进而得出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以及晶体的常见性质和区分晶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全章教学设计
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教学设计东莞市第一中学刘国强一、本章教材体现的课标内容1、主题:第一节晶体的常识了解晶胞的概念,会计算晶胞中原子占有个数,并由此推导出晶体的化学式。
2、主题: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主题:第三节金属晶体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知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
4、主题:第四节离子晶体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知道离子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与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区别。
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二、本章教材整体分析(一)教材地位本单元知识是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键等知识的基础上介绍的,是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本单元知识围绕晶体作了详尽的介绍,晶体与玻璃体的不同,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从构成晶体的微粒、晶胞、微粒间的作用力,熔沸点比较等物理性质做了比较,结合许多彩图及详尽的事例,对四大晶体做了阐述;同时,本单元结合数学立体几何知识,充分认识和挖掘典型晶胞的结构,去形象、直观地认识四种晶体,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应多联系生活中的晶体化学,去感受生活中的晶体美,去感受环境生命科学、材料中的晶体知识。
“本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性质,作为本书的结尾章,与前两章一起构成“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位一体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前两章已学过的有关物质结构知识,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物质的结构及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体系本单元知识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简单介绍晶体的常识,区别晶体与非晶体,认识什么是晶胞:第二部分分为三节内容,第二节“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分别介绍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晶体特性,在陈述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时,以干冰为例,介绍了如果分子晶体中分子问作用力只是范德华力时,分子晶体具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同时,教科书以冰为例,介绍了冰晶体里由于存在氢键而使冰晶体的结构具有其特殊性。
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
目 标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常识、情感经验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教学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晶体的物理性质教学方法及设设计意图1. 利用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2. 运用观察、分析、对比、讨论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4.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
5.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目标达成预测 导入展示一些漂亮的水晶图片观看图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展示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
例如,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晶体实物:食盐、蓝矾、明矾、硝酸钾等;展示一些非晶体实物:玻璃、松香,一些塑料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物质主要可分为三种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当然我们看到的这些全是固态,那么固态物质又分为几类呢?【板书】第三章晶体和结构与性质回答:晶体和非晶体联系旧知,导入课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晶体的有关常识【板书】第一节晶体的常识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刚才展示的实物以及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色图片等。
展示教科书中的图3-4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示意图。
提出问题:(1)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2)晶体有什么特点和性质?观察、小组讨论、归纳归纳: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非晶体:不具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归纳与整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的意识。
探究新知探究本质差异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NaCl、CO2、金刚石等晶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展示教科书中的图3-4晶体SiO2和非晶体SiO2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的常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收集生活素材,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晶体与非晶体进行分类(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3)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2、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四、教学用品课前学生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蜂巢、晶胞实物模型、乒乓球、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等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上课前,我已经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身边的固体物质,大家都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你们都带来了哪些固体呢?(学生七嘴八舌,并展示各自的固体)[教师]同学们带来的固体物质可真是琳琅满目啊!但是,我们每个人可能只带了几样,想知道别人收集了哪些固体物质吗?(学生:想)下面我们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然后互相交流一下收集的各种固体物质,并讨论如何将这些固体物质进行分类呢?[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各自所带的物品,并分类(教师进行巡视)[教师]:请这组同学将你们带来的固体和交流的结果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我们讨论后觉得将粗盐、明矾、樟脑丸分为一类;塑料、玻璃片、橡胶分为另一类。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呢?生:根据这些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另一些没有。
)[教师总结]这组同学收集的物品很丰富,并通过组内讨论确定了分类依据,然后进行了恰当的分类。
其实,同学们也许没有留心观察,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美丽的固体,当然也有的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固体。
[视频投影]雪花放大后的形状、烟水晶、石膏、毒砂、绿柱石、云母等晶体实物(并配以相应的解说,给学生了解到这些固态物质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教师讲述]我们就将这些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晶体,而另一些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之为非晶体。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设计意图:课前请同学收集身边的固态物质,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分组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分类,并在课堂上汇报。
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探究活动一:探究晶体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晶体的特点之一:自范性[过渡]晶体和非晶体在本质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教师讲述](展示实物)大家看我手上的两件美丽的饰品——玛瑙耳坠和水晶项链,从外表看,两种饰品材质一样吗?(不一样)但是大家知道吗,其实她们都取材于天然水晶球。
(学生疑惑)大家一定觉得意外,不过大家看完下面一段短片后,一定就不会觉得意外了。
[视频投影]玛瑙和水晶的形成过程的录像(配以相应的解说)[教师提问]我们了解到水晶的天然规则几何外形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形成的)[教师讲述]化学上把这种自发地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性质称之为自范性。
但我们也发现玛瑙没有像水晶那样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冷却速度不同)[教师讲述]也就是说晶体的自范性是有条件的,是什么呢?[幻灯投影]自范性的概念及自范性的条件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材料,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知:紧扣视频设计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对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自范性”和“自范性条件”这两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轻松地掌握。
(2)晶体的形成途径[教师讲述]天然水晶球是由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凝固后得到的晶体,这是得到晶体的一种途径。
[幻灯投影]途径之一:凝固[过渡]那么,要得到晶体还有哪些途径呢?我们每个小组同学桌上都有一套装置大屏幕的投影。
[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发皿。
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获取晶体的途径。
[幻灯投影]实验装置图[教师巡视]巡视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烧瓶内碘固体的状态改变情况及烧瓶底部有何物形成?一段时间后,请同学放下手中的实验,然后,请一组同学汇报一下他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获取晶体的途径。
[学生汇报]烧杯内有紫色蒸汽产生,烧瓶底部有紫黑色针状晶体生成,根据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我们认为这个途径是凝华。
[教师评价]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总结也较到位。
气体不经液体直接到固体,这种现象称之为凝华。
[幻灯投影]途径之二:凝华[过渡]同学都知道“海水晒盐”,“百闻不如一见”,请看![视频投影]介绍海水晒盐[教师提问]这又是一种获取晶体的途径,我们称之为?(学生其声回答道:结晶)[幻灯投影]途径之三:结晶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合作意识。
对于结晶过程,因为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迅速完成,则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轻松掌握。
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很重要。
(3)晶体的其他特点[过渡]前面我们从宏观世界探究了晶体的本质,接下来我们再进入微观世界去探究一下晶体的微观结构。
[幻灯投影]晶体二氧化硅和非晶体二氧化硅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教师提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晶体二氧化硅的粒子排列有序,而非晶体二氧化硅的粒子相对较乱。
)[教师总结]这是晶体与非晶体的又一本质差异。
通过刚才的共同探究,我们已经掌握了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幻灯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边请同学总结,边展示表格)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没有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教师提问]正是因为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成有序排列,所以晶体才有自范性,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的特点,此外,晶体还有那些特点呢?[幻灯投影]多媒体模拟一组有关晶体与非晶体导热性的比较实验。
(从而引出“各向异性”的概念。
)[学生阅读]请同学阅读课本p64,总结晶体还有哪些特点?[学生汇报]还有:强度、光学性质等。
[师生活动]根据晶体的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区分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
(请学生总结晶体的特点,同时举例说明如何用该特点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幻灯投影]晶体的特点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从直观材料提取、总结知识的能;培养学生把所学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教师讲述]在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中,X——射线衍射实验是最科学的方法。
[幻灯投影]晶态SiO2和非晶态SiO2X——射线衍射图[思考交流]某同学在网站上找到一张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这张图说明玻璃是不是晶体?为什么?(玻璃不是晶体,因为从结构上看是无序的,不满足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3.探究活动二:晶胞、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及其对晶胞的贡献[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那我们如何来描述晶体在微观空间里原子的排列呢?有必要画出千千万万个原子吗?当然不必,也是不可能的。
[教师讲述]我们只需在晶体微观空间里取出一个基本单元即可。
[实物展示]蜂巢[教师讲述]这就好比我们要研究蜂巢,因为蜂巢是由无数多个蜂室构成的,所以我们只需研究一个个基本单元——蜂室就可以了。
晶体和其基本单元的关系就和蜂巢与蜂室的关系一样。
晶体也是由无数多个重复的基本单元“无隙并置”而成。
这些基本单元我们称之为晶胞。
[板书]二、晶胞[教师讲述]“无隙”即无间隙,“并置”指晶胞都是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设计意图:“晶胞”、“无隙并置”又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蜂巢实物展示,运用比喻的方式介绍“晶体和晶胞”的关系,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轻松掌握“晶胞”、“无隙并置”,并很好地理解晶胞和晶体的关系。
[幻灯投影]晶胞(一般都为平行六面体)[师生活动]首先由老师展示晶胞实物模型——一个平行六面体和一只乒乓球。
乒乓球好比是晶体中的某个原子,请同学分组讨论,这个原子在六面体上可以有几个不同的位置出现?(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请一组同学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结合实物,效果很好,如下图)[动画投影]晶胞中原子可能在晶胞出现的不同位置包括:晶胞的顶点、棱上、面上、体内。
[师生活动]这四个不同位置的原子对晶体的贡献也不尽相同。
分四组同学分别讨论后告诉大家。
(教师巡视,学生交流)[学生汇报]学生分别汇报讨论结果。
(在投影上同步展示讨论结论)[幻灯投影]原子在晶胞的顶角、棱、面上及晶胞内时,一个晶胞平均拥有的原子情况。
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一一验证。
设计意图:有关晶胞中原子的位置及其对晶胞的贡献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用平行六面体和乒乓球作为实物模型,学生能很好地借助模型发挥空间想象;在学生讨论、分析、汇报以后,再结合动画加以验证,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学生学得轻松而又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整个过程均由学生完成,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课堂真正地“活”起来,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练习]下图依次是金属钠(Na)、金属铜(Cu)晶胞的示意图。
数一数,它们平均含几个原子?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学习内容,及时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使教与学及时得以相互反馈。
[新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晶体的特点、晶胞的概念及原子对晶胞的贡献计算方法。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表一: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表二:晶体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固体,并配以相关的录像资料,以物激趣,引出晶体的学习。
然后提出疑问:如何对这些固体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在教师合理引导下,从而得出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进而利用所得结论,指导学生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再由实物“蜂巢”的展示,提出研究“蜂巢”可以选“蜂室”来研究,进而引出“晶胞”的概念,并体会晶胞与晶体的关系。
由晶胞的实物模型,引出原子在晶胞中可能出现的位置,并通过“原子在晶胞内不同位置对晶胞不同贡献”的动画展示,得出原子对晶胞的贡献。
《晶体的常识》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其间出现了诸多抽象名词,如:“自范性、各向异性、无隙并置、晶胞、原子对晶胞的贡献等”,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作为执教者运用身边事物,直观录象、图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等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比较巧妙地使科学知识与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本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