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二)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诗的结构。

(三)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并把思想感情读出来。

三、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

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从前,课文中指革命时期。

茁壮:健壮。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文中是指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很多。

文中用来形容各种家用电器的摆设。

奥秘:奥妙神秘。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4《 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4《 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延安,我把你追寻》是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延安的历史变迁和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延安、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对延安的赞美和敬仰。

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理解延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

但是,对于延安的历史背景和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在情感方面,学生可能对延安有一定的了解,但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延安的伟大历史地位,激发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延安的历史变迁和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延安的赞美和敬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延安、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延安的历史变迁和伟大成就。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对延安的赞美和敬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历史背景、图片、音乐等。

2.资料:准备与延安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和了解。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延安的图片,让学生对延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变迁和伟大成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仔细观看,稍后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好,图片播放完了,谁来说说看 ?师∶哦,你说你看到了宝塔山,知道它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你曾经和爷爷去延安旅行时见过它。

师∶你的记忆力可真好,过目不忘啊,请坐。

师∶嗯,你也有想说的。

你知道南泥湾,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里开展,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师∶你的知识储备很丰富,看来课下没少读书,请坐。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通点啊 ?师∶被你们发现了,它们都在陕西省延安市。

师∶延安可是有名的红色圣地,我们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很多影响中国的重大决策都从这里发出。

那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祁念曾去这些地方游览一番,一起走进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初读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一起读一遍课题。

师∶老师听到有的同学没有读准字音,"延安"的"延"是前鼻音,读yan,来,我们再读一次。

好,这次读准确了。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谁来分享下你对延安的了解?师∶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师∶没错,延安属于陕西省,是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所在地。

师∶还有吗 ?师∶嗯,是我们国家的革命圣地,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师∶看来你认真预习课文了,请坐。

师∶除去刚才同学们说的,老师还要补充一点。

延安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

也是一部真正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诗∶《延安,我把你追寻》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阳光…..师∶好,老师读完了,谁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就你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说明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了解全诗内容,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教学建议1、课前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延安的资料,对抗战时期的延安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准备课文挂图,或把课文挂图,课文重点语句制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到延安追寻什么为什么追寻把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在读中想象,体会它的意义,然后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可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首诗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隔句押韵,并用“·”把韵脚“ang”标出来。

朗读时,把韵脚适当加以突出。

第一节:光、阳,第二节:香、场,第三节:琅、炕,第四节:响、梁,第五节:煌、翔,第六节:想、阳。

还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多用排比句,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朗读时,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4、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教学。

(1)第二节的四个“追寻”。

可用投影片或录像帮助学生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了解延安精神。

放映录像或投影片时要加以简要的解说。

“延河”,清晨、傍晚,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曾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南泥湾”,当年359旅曾在这里恳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杨家岭”,那里有中央礼堂和党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一. 教材分析《延安我把你追寻》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作者对延安的追寻,表达了对延安精神的敬仰和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以及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学生对于革命历史和延安精神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的加深和拓展。

在表达和朗读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潜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对延安精神的尊崇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相关图片和资料:用于创设情境和辅助教学。

3.教学课件: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教学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图片和资料,创设延安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延安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延安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

(也可以播放录音)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质疑。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1)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2)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1.教师小结: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第【1】篇〗第二单元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第一篇课文是《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

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

我只有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

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

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

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生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这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但诗歌所写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诗中还涉及到了很多历史及诗句的的引申含义。

但好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因此,在三个问题提挈诗歌内容,分清层次后,我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合作理解、查资料帮助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感情,展示感情朗读并作班级汇报。

这样,将难点清晰地摆在了学生面前,让他们动脑筋去解决,有了探究的过程,其次,在学生探究结果的基础上我再做重点讲解,使重点突出,较好地解决重难点的问题。

但是,由于预设不足,在学生小组学习、合作探究,我没有做出有效的方法指导,也没有充分分考虑到学生知识面有限,搜集到的资料也有限,不能有效地做出深层理解这一问题,因此学生的小组学习只做到了初探,难点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延安,我把你追寻》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反思《延安,我把你追寻》部编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中延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掌握生字词及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水平;2.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通过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3.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感受课文所表达的延安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创造;4.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深入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新教材要求下,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掌握: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延安”、“脊梁”等生字词,理解其音、形、义,并能正确运用。这是学习课文的基础,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和强调。
(2)课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与怀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体验。
-在课文朗读与理解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分析修辞手法时,教师可挑选课文中的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其表达效果,并进行仿写练习。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往往在记忆生字词方面存在困难,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教师需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描写作者对延安精神追寻的诗歌。

课文通过描绘延安的历史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敬仰和对未来的追求。

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延安精神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延安精神的追寻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讨论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追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准备课文原文,用于学生朗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延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延安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回答问题。

例如:“课文中的延安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等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一. 教材分析《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篇描绘作者对延安红色革命精神的追寻和崇敬的诗歌。

本诗通过描绘延安的历史场景和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在理解延安精神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延安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决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延安精神。

2.难点:深入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决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延安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分组讨论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延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对延安的印象,然后引入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延安精神。

3.操练(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交流,深入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将延安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延、昔”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2.教学难点:感受延安精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关于延安的视频或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延安的了解。

2.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精读诗歌
(1)逐节朗读,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人追寻延安的原因和延安精神的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延安精神。

5.书写指导
(1)可以让学生书写一些与延安精神相关的词语。

教学反思:视频或图片导入让学生对延安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理解延安精神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延安精神的短文,加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并默写《出塞》。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背吗(出示课件)2.同学们,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吗(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著名的边塞诗——《出塞》。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解诗题1.“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是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2.简介作者和背景。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三、明诗意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你们默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

3.生汇报『』(1)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指名说,自由说。

(教师适时讲解“互文”这一文学知识)(4)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齐读)四、悟诗境1.古人常说:“诗以言志。

”就是说诗要表达诗人的一种情感,这首诗,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唐朝,再度走进这首诗。

请学生们齐读诗的前两句。

读了这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2.这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荒凉的萧瑟的……)3.(配乐)是啊,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战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让我们和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两行。

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延安,我把你追寻》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对延安的追寻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中涉及到一些历史背景和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 诗歌情感的表达:学生需要通过朗读和感悟,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对延安的追寻之情。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延安的美丽风光和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延安的追寻之情。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朗读感悟:学生代表朗读诗歌,通过朗读表达出诗人对延安的追寻之情,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感悟。

5. 知识讲解:教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6. 情感升华: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2. 诗歌作者:XXX3. 诗歌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朗读感悟4.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追寻之情,培养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

2. 写一篇关于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延安的追寻之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以《延安,我把你追寻》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此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感受延安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尊重意识。

同时,通过此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能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背诵部分篇章。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内容,表达对延安的理解和感受。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想象力,创作相关延安主题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背诵部分篇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爱国情怀、历史感和对延安的认知。

2.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想象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延安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的背景。

二、学习篇章1.教师朗读文章,让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和难句。

2.学生课文默写,巩固学习成果。

三、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对延安的理解。

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想法。

四、创作1.分组或个人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和想象力,创作关于延安的内容。

2.学生展示作品,并相互评价。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参与度等。

2.作业评价: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六、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到历史馆、博物馆等实地参观,加深对延安的感受。

2.邀请家长或长辈分享关于延安的故事和经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历史和国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浓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四年级学生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多数同学对美术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创新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艺术教材共有九个单元: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第五单元翠竹声声,第六单元照片里的故事,第七单元军旗飘飘,第八单元三个和尚,第九单元艺术家的故事。

三、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中,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

2.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根据歌词和诗歌内容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

3.通过搜集、观察、整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工制作。

4.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5.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及相关练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对延安的文化和历史的兴趣。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主要情节。

2.分析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变化。

3.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进行讨论和互动。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延安精神和人物情感。

2.分析延安在历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相关教学资料。

2.准备课堂互动游戏和讨论题目。

3.准备相应的课堂教学用具和PPT演示文档。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延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2.让学生谈谈对延安的印象和了解。

第二步: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和人物情感。

第三步:分析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发展。

2.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步:课堂互动1.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互相学习。

第五步: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2.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对课文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回家复习课文内容,并写一篇感想或小结。

2.提倡学生积极思考延安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主要是通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来引导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感恩之情,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引导,让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延安相关的纪录片或音频,加深学生对延安历史的了解。

也可以通过摄影展或手工制作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延安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课文,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4.延安我把你追寻》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追寻延安精神为主题,通过描绘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表达了对延安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课是学生学习延安精神,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延安精神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革命历史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差异化处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

2.难点:对于延安精神这样的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于革命历史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延安的历史氛围,引导学生感受延安精神。

2.互动教学法: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课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

3.课文:准备好课文文本,以便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延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延安的自然风光。

然后,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延安的精神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能正确给诗歌分层。

一、读课题,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延安这个地方吗?这个地方不同于别的地方,在中国有着独特的位置。

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板书课题,读课题)下面请同学们随着作者一同去把延安追寻。

二、尝试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3、默读,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呢?试着说一说,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诗歌分几层来写的?每层写了什么?5、读生字,练习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思考读,体会感悟1、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

(1)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2)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四、集体交流,梳理问题1、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满目琳琅、雨后春笋、脊梁”等词语。

(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2)作者仅仅是在写延安,追寻延安吗?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重点研究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与反第2篇】1、认识“延、昔、笋”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理解诗中的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等具体事物的含义。

难点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1、字词教学本课的“延、昔、笋”等7个生字都是要求会认的字。

其中“炕”是后鼻音,“笋”是平舌音,教学中要注意发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第1篇】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在教学中我首先破题目明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

于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第一节的写法,自己也做一回诗人来写诗。

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夕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课堂教学掀起了小高潮。

1、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

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

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名词解释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

第五、六小节也是直接结合名词解释让学生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三、不足之处由于课前,我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问题。

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由于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

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
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一、教学效果
依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简介背景,激发兴趣。

本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距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

所以,可提前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背景,为准确理解文本作好铺垫。

上课一开始便设计了交流的环节,由于学生手头资料丰富,因此交流得很激烈也很全面,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为理解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

然后播放录音,为很好地培养学生语感做好准备。

最后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初步定准情感基调。

2、自读自悟,感受内容。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多次提到“追寻”,在追寻什么?在旁白处作批注,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快速走近文本,从字里行间去寻找有用的信息,并及时标画作出批注。

老师巡视中及时发现思维的动向,准确地给予表扬,竖大拇指。

不到位或有错误的及时引导抓住句子再次进行思考写出批注。

在充分的自学基础上创设小组交流的氛围,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感受。

3、品词析句,升华主题。

首先出示几组不易理解的词语:“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让学生展开讨论,一定要结合查阅的资料,准确把握背后含着的意思,为准确理解文本作好铺垫。

然后在聚焦几组句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借助课文延安窑洞、延河的插图等,同时,通过课件将延安的风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出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4、拓展积累,丰富语感。

听着老一辈们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小练笔之后
知道背诵诗歌,有感情地吟诵诗歌,进一步丰富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二、成功之处
虽然年代感很强,但是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得很到位,吟诵得也是有滋有味。

三、不足之处
独立阅读的特点不明显,教师还是引导太多,学生有时放不开。

四、教改措施
如果再教这篇课文,我会把所有的时间放给学生,真正让学生自读自悟。

24、《延安,我把你找寻》教学反思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教学中我首先破题目明背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

于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第一节的写法,自己也做一回诗人来写诗。

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夕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课堂教学掀起了小高潮。

2.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

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

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名词解释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

第五、六小节也是直接结合名词解释让学生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
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三、不足之处
由于课前,我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问题。

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由于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

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接着理解诗句,突破难点。

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再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