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规律——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2.20)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考点透析
气温影响因素
影响
到达
纬度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 多,气温越高
地面 地势高低 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
对流 的太
晴天,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阴天,
层大 阳辐 天气状况 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图中循环气流的形成过程,并简单 说明内室增温的原因。
由图可知:暖棚内因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 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 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 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 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 气流,使内室增温。
解析
考查角度3 结合区域图、等值线图等考查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1.(2018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Ⅰ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
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Ⅱ为“陕西 省沿109° 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知识拓展:逆温现象
逆温概念及示意图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 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类型 辐射逆温 平流逆温 地形逆温 锋面逆温 洋流逆温
知识拓展:逆温现象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 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 气层降温较慢
学地理,买好房
聪明的老鼠
草原犬鼠的天然“空调系统”-- “穿堂风”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3大气运动(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大气运动一、选择题下面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答案】1.D2.A【解析】1.据图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对其进行削弱,其中太阳辐射的一少部分被吸收,A项错误;②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项错误;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并非只在夜晚起保温作用,C错误;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故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D项正确。
故选D。
2.7~8月,正值南昌市伏旱天气,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A项正确;阻挡②可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但没有必要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B错。
覆盖黑色尼龙网,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利于土壤温度的提高,C错。
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其多少较为稳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无法增强④,D错。
故选A。
地表反照率反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日-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巴丹吉林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A.1月28日B.4月27日C.10月26日D.12月27日4.下列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D.雪前晴>雪后晴天>雪天5.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的原因主要是()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答案】3.D4.C5.B【解析】3.可通过三条曲线大致确定月份,当地表反照率存在,从图中曲线可知,这三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为昼短夜长即北半球冬半年。
大气的运动规律
二轮专题复习:大气的运动规律考纲展示:1.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气候类型分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备考策略:本专题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等压线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气压带和风带图等为切入点,侧重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气候的形成;天气系统的判断和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成因。
复习时,应着重提高运用背景材料、气候资料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整合: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受热机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2.机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疑难剖析1.逆温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就是逆温现象。
(1)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况。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
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离地面越远,降温越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
(2)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图c)。
(3)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层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图d、e)。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2.影响无论是哪种逆温,都会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空气垂直运动,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空气下层,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大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大气运动规律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归纳】一、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天气、气候现象的基础,此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很多,在这里我们应重点突破以下知识: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①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
②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③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常见的热力环流:城郊风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人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人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人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特别说明: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地理专题讲座(三)
地理专题讲座(三)地球的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
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三圈环境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3)大气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一、对流层大气特征和逆温现象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
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
例如,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从而产生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
再如,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愈接近地表,降温愈快,于是产生逆温现象。
另外,在锋面附近,由于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大,暖空气爬到冷空气的上面,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实际上,大气中出现的逆温现象常常是由几种原因共同形成的。
无论那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对大气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近年高考试题中,多次涉及这一内容,复习中要引起重视。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一轮复习核心素养小册子: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概念辨析一、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输送热量,称为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增温,以辐射的形式向大气输送热量,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大气增温,以辐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和地面输送热量,称为大气辐射;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二、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少,故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三、低压(气旋)与低压槽、高压(反气旋)与高压脊1.低压(气旋)与低压槽(1)低压(气旋):如果某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那么从气压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低压,从气流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气旋。
低压(气旋)中心多阴雨天气。
(2)低压槽:从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气压比两侧低,可能形成锋面,多阴雨天气。
2.高压(反气旋)与高压脊(1)高压(反气旋):如果某天气系统中心气压高于四周,那么从气压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高压;从气流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反气旋。
高压(反气旋)中心因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故天气晴朗。
(2)高压脊:从高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气压比两侧高,因气流向两侧辐散,不可能形成锋面,天气晴朗干燥。
四、锋面气旋与热带气旋、台风(飓风)1.锋面气旋与热带气旋(1)锋面气旋:是含有锋面的气旋,一般分布于温带地区。
锋面发育在低压槽中。
(2)热带气旋:分布于热带的低气压中心,一般不会出现低压槽,不会与锋面叠加。
2.台风(飓风)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台风的形成过程:在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补充→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空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形成了台风。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D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
【解析】根据图2中各箭头的指向判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为地面辐射。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等削弱作用,也就没有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即④弱,C错误。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因此①强,②弱,A、B错误。月球上没有大气,①强,温度升高快;且月球上没有大气逆辐射等保温作用,③弱,温度降低快,因此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D正确。
(2)三个环节: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部分到达地表,故而“太阳暖大地”,即环节1;由于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强,故而“地面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即环节2;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故而“大气暖大地”,即环节3。
(3)两个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1]______作用;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的补偿作用,即大气对地面起[2]______作用。
大气状况
主要包括大气成分和大气[4]________等状况。大气成分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利于大气吸收红外线,增强温室效应;大气透明度与海拔、天气(阴晴等)、大气中尘埃和污染物的含量相关,大气透明度较低时,大气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入为主的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在以热量输出为主的夜间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变式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与农业设施
6.[人教必修1-P34、35知识变式]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风沙肆虐的沙漠一直是蔬果生产的禁区,日光温室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南疆地区早期建成的温室普遍存在冬季夜间室内冻害时常发生的问题。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下图)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收的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夜间,室内获得的热量中墙面所释放的热量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1. (4分)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 . 南半球顺时针B . 南半球逆时针C . 北半球顺时针D . 北半球逆时针(2)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A . 墨西哥湾暖流B . 千岛寒流C . 日本暖流D . 东澳大利亚暖流2. (4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 . 冰川侵蚀作用B . 流水搬运作用C . 风化作用D . 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 . 三峡谷地B . 淮北平原C . 青藏高原D . 皖南丘陵3. (6分)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 . ①﹣a,②﹣b,③﹣cB . ①﹣b,②﹣a,③﹣cC . ①﹣c,②﹣b,③﹣aD . ①﹣c,②﹣a,③﹣b(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 . 侵蚀、搬运、沉积B . 侵蚀、沉积、搬运C . 沉积、搬运、侵蚀D . 搬运、沉积、侵蚀4. (2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末) 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为无流区。
读阿拉伯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最不能成为该半岛气候干燥原因的是()A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 . 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C . 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进入D . 半岛沿岸寒流流经,减湿明显(2)甲地畜牧业较发达,推测其用水来源主要应为()A . 地下水B . 季节性积雪融水C . 高山冰雪融水D . 海水5. (2分) (2019高三上·武汉月考)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小柴旦湖,属于咸水湖。
大气运动规律
4.灰霾频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导致水果蔬菜晚熟 B.影响草莓等草果的质量 C.运输方式中,铁路受影响最大 D.网购货物送达时间缩短
解析:灰霾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使光合作用减弱,可能 导致水果蔬菜晚熟,还会影响草莓等草果的质量;而对铁路运输 影响不大,对公路和航空运输有较大影响,会使网购货物送达时 间延长。故选 AB。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
无论 7 月还是 1 月,
等温线大致
太阳辐射(纬
气温都是从低纬向
与纬线平行
度因素)
两极递减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1 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 在同一纬度上,冬
北
海陆分布
向南(低纬)凸出;海洋 季大陆比海洋冷,
半
海陆热力性质
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 夏季大陆比海洋
(2014·四川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 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234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答案:D
2.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
Hale Waihona Puke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结合前面分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与气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相关,①对。与地形起伏相关,②对。没有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③错。海陆位置决定了在迎风坡或背 风坡,④对。所以 A 对。B、C、D 错。
大气运动规律---大气垂直分层、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
高考考点:
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大气保温作用的主 要原理.
2/16
探究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同桌互动)
高度(千米)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流星
极光
思考
高
层 1.对流层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 是如何变化的?
大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图中3种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各有哪些?
3、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短长波波辐辐射射::太地阳面辐辐射射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9/16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方法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 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 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 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 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的.做朱法开,山有一利家于燃烧C柴草防御霜冻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2010.山东文综)图2为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 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 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 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 下题。
(2009广东)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 射。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C
大气运动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B.东南方
【真题探究】 大气环流 (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 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 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 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 分显著。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 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 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土 壤的反射率:深色<浅色,潮湿<干燥, 粗糙<平滑;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 95%。
整层空气下沉,厚度减 少,顶部增温大于底部
多在高气压区
【真题探究】 逆温现象
(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
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C )
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B气更
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真题探究】 热力环流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0题。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D)A.东北方
题1.。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A )
北京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
北京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0分)1. (4分)(2020·鹤壁模拟)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回答问题。
(1)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 E处气温比H处高B . F处气压比G处低C . 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 .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 .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 .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 .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 .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 .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 .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 .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2. (4分) (2019高一上·蚌埠期末) 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在()A . 1月份前后B . 4月份前后C . 7月份前后D . 11月份前后(2)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 纬度位置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 地表形态D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 (6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冬季多大风,有两个奇迹:一是冬季平均气温为-38℃,但冰下的水温与夏季几乎接近;二是湖岸沙滩边有一片松林,根部裸露在地面以上2-3米,当地人称为“高跷树”。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主要原因是()A . 冬季阳光穿过冰层,冰下产生温室效应B . 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C . 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D . 海拔高,湖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很小(2)“高跷树”根部露出地面很高,推测其形成原因可能是()A . 气候干旱,利于根系吸收更多水分B . 风大浪大,根部土壤被侵蚀C . 气温低,冻土厚,根部难以深扎入土D . 土层浅薄,增加树身的稳定(3)贝加尔湖每年有约5个月的结冰期,其较同纬度地区结冰期偏长主要是由于()A . 纬度较高B . 海拔较高C . 南北跨度大D . 受寒冷气流影响大4. (2分) (2017高二上·九江月考) 下图为75°E~110°E 经向大气环流图。
2014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模块一 自然地理事物的原理与运动规律——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典题例证明思路](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 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 .偏东风B .偏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 .14日14时 B .14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日11时 (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D.东南丘陵,4、5月份【思路分析】1.获取信息要准确(1)设问信息明确思路第(1)题,主旨词是“风向”,限定词为“甲地6~9时”,解题思路是从图中确定出________时甲地所处的等压线位置。
第(2)题,关键句是“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解题思路是从图中读出L与甲的________,再计算出________。
第(3)题,主旨词是“月份”和“地区”,解题思路是从图中气压高低来确定。
(2)题干信息捕捉词语从题干中“我国某地区”、“14日6时”、“L为低压”、“200千米/天”“东移”可获取空间、时间、气压类型及其移动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3)图表信息抓住关键2.常见误区要避免第(1)题出错主要是不能准确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进而不能画出风向。
第(2)题出错原因是不能准确根据比例尺算出距离,进而导致时间计算不准确。
第(3)题难度较大,出错原因是没有掌握我国各地的大气环流形势。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在春秋季节多受高压控制,四川盆地12月份受盆地影响,等压线应为闭合状。
【自主解答】(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规律方法巧运用]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大气的水平运动3.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气候(2)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易错易混气温高气压就低,气温低气压就高。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复习(超级实用)教学精品PPT课件
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a.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有关。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
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
b.日照时数与天气状况有关。晴天,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
,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光照多,故各种沙漠性气候及
大陆内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很好的光照条件。我国东部湿润
和半湿润地区,由于云雨多,光照较差。而我国的四川盆地,由
裸地;河湖水田周围也因为水的调节作用,气温日较差小于内陆
;而洋流的影响则是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c.大气本身条件,如大气组成,大气运动影响大气对太阳辐
射削弱和保温作用的大小。在对流层,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
递减,即与大气组成有关。如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少而气温低;至于大气运动,任何地方受到
地区,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方,因此,拉萨有“
日光城”之称。
12
(2)从热量角度来讲,衡量大气热状况的是气温,而影响气
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a.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地面接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取决于
太阳高度角,由于地球是倾斜状态,即黄赤交角
冷气团影响就降温,受到暖气团影响就升温。
13
(3)热量与光照虽有区别,但是也是有联系的。 光照强的地方,气温会短时升高,因此大陆性气候在夏季时
最高温度比海洋性的高,晴天最高温度比阴天的高。在我国东北地 区的鸡西七、八月份也可以达到30多摄氏度,是因为虽处较高纬度 而太阳高度小,但白天可长达14个小时左右。
3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命题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①大气暖大地 ②大地暖大气 ③大气还大地
【考点透析】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太阳辐射经大气 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 增温,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大气吸收的大部分热量以大气 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大气保温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 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 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大气运动
专题大气运动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1,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入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如在这些地区布局有废气、粉尘排放的工业,常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2,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因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陆地上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陆地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3,城郊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
因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
通常,城市的年平均气温可比郊区高出0.5一1℃、,当大的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二、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1,三圈环流(考虑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若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
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规律——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2.18)
探究歌曲中的地理
《隐形的翅膀》改编之地理版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气温在海拔上升中递减 原因啊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在这里集中着大部分风云与雨雪 与人类关系密切 平流层气温在海拔上升中上升 原因啊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 在这里能见度很高气流也平稳 适合于飞机飞行 再往上就是高层大气现极光 气温它先降后增不一样 电离层倘若被磁暴干扰有异常 短波段通讯就会受影响
活动探究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 赛事中,来自非洲的长跑 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结 合教材,试推测其原因。
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尔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 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在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 点。由此,你能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纬度
35°52′N 35°52′N 25°01′N 40°36′N 24°53′N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我国高原训练基地的位置
甘肃榆 中 青海多巴
河北兴 隆
云南海埂、呈贡
思考 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
1800-2400米。我国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
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12 0 10 0 80
60
高
层
电离层(热层)
大
气
中间层
40
平流层 20
对流层
0
温度
-100 - 0 50 10
℃
50
0
高度 km
12 0 10 0 80
60
高
层
电离层(热层)
大
气
中间层
40
平流层 20
对流层
0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2024·广东)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力环流及的应用)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A.大气下沉气流增强B.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D.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2.(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因素)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A.年均气温趋于降低B.冰川消融加快C.年降水量趋于增加D.湖泊效应增强【答案】1.C 2.A【解析】1.由材料“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可知,暖季时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与低海拔地区暖湿气流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致使局地降水概率增加,C正确;由题干关键词“若暖季”可知,暖季时气温相对较高,大气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A错误;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南坡,是阳坡,暖季时气温较高,冰川融化导致冰面的流水作用增强,B错误;下行风指空气从上向下流动,焚风效应是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形成的干热风,综上,下行风会导致焚风效应增强,D错误。
故选C。
2.由题干“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可知,更强的下降风将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由此可能引起P地附近年均气温趋于降低,这种区域降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冰川的融化,导致冰川消融减慢,A正确,B错误;更强的下降风也降低了区域风辐合的高度,从而减少了P地附近的降水量,导致P地附近年降水量趋于减少,C错误;湖泊效应指水库(人造湖泊)对气候的作用,由于水体巨大的热容量和水分供应,可使水库附近的平均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更强的下降风引起的区域降温会导致湖泊效应减弱,D错误。
故选A。
(2024·广东)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微专题8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大气环境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abbb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是太阳辐射能在地面、大气间的转换过程,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如下图所示:b级方法技巧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技巧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b级拓展延伸逆温的形成及影响(1)逆温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从形成原因上看,常见的逆温类型主要有:①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现象。
这种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③锋面逆温。
在锋面上,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④地形逆温.在盆地或山谷地形区,夜间由于山坡上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盆地或山谷底部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形成上暖下冷的空气结构,即出现逆温现象。
大气环境(四)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三)【复习目标】1.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大气类型及分布。
2.根据温度变化及降水量变化判断气候类型。
3.气候特征的概括。
4.非地带性气候现象成因的分析。
【核心考点】一.根据特殊经纬线判断气候类型。
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的半球及温度带;然后根据海陆位置判断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记住几条特殊经线有助于判断所处的位置。
二.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①以“温”定半球。
根据气温较高时段对应月份,进而判断所在半球。
6、7、8月气温高则为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则为南半球。
②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确定温度带,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具体如下表所示:③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多少确定降水类型。
降水类型有少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和冬雨型。
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气候特征的概括气温:与纬度高低及日照时间长短有关。
纬度低,光照时间长则气温高光照:与天气条件有关。
内陆及高海拔地区光照强,盆地地形区及多雨地区光照弱。
降水:沿海地区,低压控制区,受沿岸暖流影响,迎风坡降水丰富。
水热组合:热带雨林区全年雨热同期,季风区、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雨热同期。
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
四.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1)种类及分布①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 中美洲东北部。
形成多与沿岸暖流及盛行风带有关。
②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
高原地形改变大气环流。
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阻挡海洋水汽。
④南北美洲西海岸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多种气候。
地形阻挡。
⑤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沿岸暖流及盛行风。
(2)南北半球和大陆两侧差异①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有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海陆分布)、苔原气候(海陆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0-550之间大陆 的东岸);
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温/℃
1、地中海气候
30 15
降水量/ 600
500
0
400
分布:南北纬30°~40° -15
300
大陆西部地区,地中海 -30
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 气压越低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地球表面均匀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不考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探究一:只 考虑高低纬 间热量差异 的时大气环 流是怎样的 状态?
G 赤道 D
单圈环流
锋面系统:冷锋
符号:
大风 / 雨 / 雪 / 沙尘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实例夏:季北方暴雨;冬春沙尘暴;冬季寒潮
冷 锋后
暖 锋前
锋面系统:暖锋
符号: 过境前:
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时:
过境后:
冷 锋前
暖 锋后
小结锋面系统
冷锋
暖锋
气流方向 符号
锋面坡度 云
暖气团后退
陡
冷气团后退
缓
• 雨带窄雨,带位总于在锋冷后气•团雨一带侧宽,位于锋前
10月份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3、受气候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4)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的 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5)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 间):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4、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6)热带季风气候(100N-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 部);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④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S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60°S
极地高气压带
(二)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其影响
1、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 低气压控制的地方降水多。
2、东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降水少 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降水多 信风带控制的地区总体特征——一般降水少 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处于信风的迎风坡); 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岸——降水少(处于信风的背风坡);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却
高气压
低气压 A
受热
低气压
等 压 线
高气压 C
冷却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冷气却压 B
低受气热压 A
高冷气却压 C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C
小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根
本
地面冷热不均 原
高
低
低
因
大气垂直运动
高
A
冷却
低
B
受热
高
C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 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使东亚冬 季寒冷干燥。
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 夏季—东亚
印度低压
盛行来自太平
东 亚
洋副热带高压 西太平洋 西北部的偏南
副高
风,温暖湿润,ຫໍສະໝຸດ 使东亚夏季高暖湿温多雨。
东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
亚洲高压 南亚 东亚
200
-45
100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60 1
4
7
0 10月份
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温/℃
3、温带季风气候
30 15
分布:35°N—50°N 0
大陆东部。
-15
-30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45
冬季寒冷干燥。
-60
1
4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200
沿岸最为典型。
-45
100
-60
0
1 4 7 10月份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南北纬10°~回归 线大陆西部地区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 湿两季
成因: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 信风带控制。
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60N
太
平
七月
洋
夏威夷30°N 高压
3、 分布 规律
亚洲 大陆
太平洋
北美 大陆
大西洋
一月 七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 低压)
夏威夷高压
高压 低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4、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
⑴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亚洲
高压
东
亚
阿留申 低压
冷干 太 平 洋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大副 西
洋
极蒙古地--西低伯利气亚高压压 太带
亚欧大陆 平
洋
6阿0N留申 低压
一月
30°N
2、形成 过程
切断
一月:陆地T低→冷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切断
七月:陆地T高→热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大
西
亚欧大陆
洋
亚副速热尔 带 高 气 亚压洲带(印度)低压 高压
1.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0之间):赤道 低压带控制;
(2)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之 间大陆内部或西岸):主要是受副高控制;
2、受单一的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度至60度大陆 的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 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
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太阳高度角: 海拔高低: 天气状况: 大气透明度: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大气反射 阳
辐 射
大
气
辐
射向宇宙空 间
阿留申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 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 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低压
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1、成因 地表不均,海陆相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10°N~10°S
气温/℃ 30 15
降水量/m 600 500
0
400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15 -30
300 200
-45
100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 -60 1
4
7
0 10月份
带控制
2、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南北回归线到30°大陆 西部,即23°26′N ~ 30°N,23°26′S ~30°S
天气 • 短暂性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性降水,强度小 • 过境后气温下降 • 过境后气温上升
• 过境后气压上升 • 过境后气压下降
天气图
锋面符号
冷锋
暖锋
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雨区位置
过境前
天
气 特
过境时
征 过境后
天气实例
降水集中主要集中在锋后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 晴朗
100
7
10月0份
5、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的气候
(9)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0-600之间 的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6、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形成的气候
(10)极地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终年受极地 气团控制;
7、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形成的气候:高 原和高山气候。
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 影响和季风环流
地面
冷却
大气水平运动
注意:
1、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2、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 低压区;
3、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 较。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高a
b低
低d
c高
地面
比较a b c d四点气压的大小
c>d>a>b
(三)重点气候类型极其特征分析
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的两 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情况描述 清楚。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 天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 样”来描述。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 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 “夏季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描述。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 转晴 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沙尘暴
降水全在锋前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赤道
东亚 南亚
赤道
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