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_陈静
“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
“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学“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胡明亮摘要:“把”字句的研究要从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功能三个⽅⾯进⾏。
在句法上,介词“把”连同其宾语置于动词前,以避免动词后形成太多短语。
在语义上,“把”的典型宾语是受事。
在语⽤上,“把”字句⽤来承接上⽂,引出下⽂。
印度尼西亚语中没有类似结构,所以学习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学⽣⼀般避免使⽤“把”字句,或者使⽤错误。
关键词:“把”字句句法语义语⽤语⾔教学⼀、引⾔汉语“把”字句是⼀个⾮常特殊的句型,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个难点。
约3万字的语料⾥,“把”字句153例,远远⾼于“被”字句的36例(裴春艳,2007)。
研究“把”字句,必须从语法、语义和语⽤三⽅⾯分析。
从语法形式上看,“把”为介词,它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动词前。
从语义特征看,“把”所引导的名词短语,主要是受事;“把”前边的主语,⼀般是施事。
从语⽤功能看,“把”字句具有与其他句式不同的特殊功能,主要有信息功能、⼈际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本⽂⾸先介绍“把”字句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功能,然后探讨“把”字句在对印尼的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就“把”字句教学提出⼀些建议。
⼆、“把”字句的句法特征从形式上看,“把”为介词,其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动词前,如“(他)把书拿来”等。
(1)a.他把书拿来了。
b.?把书他拿来了。
c.*他拿来了把书。
d.*他把书拿。
e.他拿来了书。
f.他把书放在桌⼦上。
g.?他放在桌⼦上书。
例(1)a中,“把”连同其宾语“书”出现在动词前,动词后有补语“来了”,合法。
例(1)b中,“把书”出现在主语“他”前,不妥。
例(1)c中,“把书”出现在动词“拿来了”后边,不合语法。
例(1)d中,动词“拿”后⾯没有补语,句⼦也不合语法。
例(1)a 中也有主谓宾形式,如例(1)e“他拿来了书”。
但是,有些语法形式,如宾语后边有补语时,必须使⽤“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把”字句的特点与功能分析摘要:汉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独特的句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意义、功能和用法,本文仅从语法、语义、功能等角度分析“把”字句。
关键词:“把”字句;特点;功能在现代汉语里,含有介词“把”的句子,是非常常见的。
无论在日常会话里,还是在文学作品里,我们随时都可以遇到这一句式。
然而,在印欧语言里,不管是英语,还是法语,我们都找不到对应的句式(其实,汉语中有很多句法格式都存在这种情况,这也是语法的民族性的一个体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从外国朋友的反应来看,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但同时也是汉语中独特的语法现象,是外国人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
这些都促使我们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合理地解释这一常用而有富有特色的语言现象。
汉语里的“把”是一个常用的字,用这个字构成的句式很常见,但却很特别。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能运用自如,没有困难。
但外国留学生在习得这一句式时,却总会面临多种困难。
当我们从语言理论的角度来考察时,也会有很多问题无法解释给外国人。
因此,多年来,“把”字句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探讨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
把字句,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
这种句式又称为“处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位置或状态改变。
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一、对“把”字句的研究对“把”字句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把”字句的外部功能特征,即:解释“把”字句的句式语义。
众所周知,一个句子除了它所表达的命题意义之外,还有这个句子的结构式所表达的意义。
命题意义可以通过命题分析得到,而结构式所表达的意义有时候比较难确定。
只有准确把握了句式意义才可能解释该句式的功能以及它的使用条件。
另一类是研究“把”字句的内部句法、语义结构,试图寻求解释该结构得以成立的句法条件和语义条件。
“把”字句的认知研究
“把”字句的认知研究“把”字句的认知研究引言:“把”字句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句法结构,具有丰富的语义功能。
它在表达中起到了“动(主语)+把+宾语+其他成分”的作用,与其他句式相比,它更能突出动作或事件发生的结果或影响。
本文将探讨“把”字句的认知研究,从语法、语义、认知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把”字句的基本句法结构“把”字句由动词、介词“把”、宾语、补语和状语等构成。
其中,动词是事件的核心,宾语是受事者,补语则表示事件的结果或影响。
例如,“她把书放在桌子上”,其中“她”是动词的施事者,“书”是受事者,“放”是动词,“在桌子上”是状语。
二、“把”字句的语义特点1.强调动作或事件的结果:相比其他句式,把字句更加关注事件的结果。
通过使用把字句,表达者可以将行为或事件的结果放在句子的前面,突出其重要性。
2.受事者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把字句要求受事者与行为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把字句,表达者可以清楚地表达动作的执行者和受事者之间的关系。
3.主动力强:把字句中,动作的主动力强,常常与受事者发生矛盾冲突。
例如,“他把我推到了地上”,动作的执行者与受事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
三、“把”字句的认知心理机制1.事件剥夺的认知过程:把字句中的动作常常带有一种剥夺的意味。
通过使用把字句,表达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被执行动作的目标上,从而强调了行为对受事者的影响。
2.认知加工负荷的增加:相比其他句式,把字句在认知加工上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
因为把字句要求注意执行者、受事者以及动作结果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加工负荷。
3.角色转换的认知挑战:把字句在句法结构上要求进行角色转换。
通过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表达者需要注意到动作的执行者和受事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角色的转换。
四、“把”字句的应用与扩展1.语言交流中的使用:把字句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
通过使用把字句,交际者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动作和结果,使对方更容易理解。
2.对把字句的补充与扩展:除了传统的“施事者+动作+受事者”的结构外,把字句还可以加入其他成分,如动作方式、时间状语等,扩展其语义功能。
“把”字句中“把”字的词类归属分析\句子推导及其及物性分析
“把”字句中“把”字的词类归属分析\句子推导及其及物性分析从对“把”字的词类归属入手,提出“把”字为特殊功能语类;而后在最简方案的指导下,对典型汉语“把”字句“学生把米饭吃完”的生成进行推导;最后分析“把”字句的及物性,以及在四种过程下“NP”短语的准入条件。
标签:“把”字句特殊功能语类最简方案移位及物性一、引言“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句式,且“A+B把V”的句式出现得最为频繁,除此之外,还有“A把B—VP”型(崔希亮,1995)和“A把B+C”型(金立鑫,1997)等等,但是句子的最终结构一般都能简化为“V+N”式。
“把”字句中“把”字的语类归属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Sybesma(1992)、程工(1999)等将“把”字归入动词类,也有学者(如梨锦熙和李英哲)认为“把”字属介词(黄新强,2011),张杰(2006)、黄新强(2011)则将“把”字归入特殊功能语类。
本文采用张杰(2006)、黄新强(2011)的观点,认为“把”字是汉语特有的特殊功能语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证明。
另外,在明确“把”字的词类归属后,还需要在乔姆斯基最简方案的精神指导下,对汉语典型“把”字句的生成进行推导。
在此基础上,再对“把”字句的及物性进行分析。
二、“把”的三种词类归属的猜想证明(一)动词类猜想第一类猜想将“把”划为动词,如Sybesma(1992)、程工(1999)等。
在现代汉语演变史上,“把”字多以动词[+V]的属性出现,在古汉语中又多以单独形式出现做实义动词,例如:1.汤自把铖以伐昆吾。
(《史记·项羽本纪》);2.臣最后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
(《战国策·燕策》);3.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
(《战国策·秦策四》);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5.荣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
(《醒世恒言》)等等。
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把字句”的语义分析孙志景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
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谓词性词语”。
在现代汉语中,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
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
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
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 谓词性词语”。
把字句强调的是对某物的处理结果。
把字句是一种有特色的句子,那么这种句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第一,谓语动词大多数是表动作的及物动词,并且在语义上能支配把字后边的词语。
及物动词一般后面都可以接宾语。
例如:他把书看完了。
“看”是及物动词,在语义平面“书”是“看”的受事。
当然,这里的“书”可以被“看”所支配。
又例如:“我踩到了石头”一句就不能改成了把字句,这里的“踩”对“石头”没有支配能力。
第二,谓语动词(特别市单音节词)的后面或前面通常都有一些别的词语。
例如:他把作业做完了。
动词“做”的后面加了“完了”一词,表示一种结果,作业完成了。
同时,又例:我把论文认真地审查了一遍。
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前面加了“认真地”修饰动词,表明一种态度;而谓语动词的后面也加了“一遍”表示一种频率或者一个量。
当然,有些谓语动词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接受、拒绝、说服”等,这类动词如果前面有某些状语,后面可以没有别的词语。
例如:董事会已经把她的建议采纳了。
“已经”一词表示一种完成的结果,同时采纳也有一定的结果含义,那么动词后面可以不用加词语。
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现代汉语中,非典型“把”字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具有重要的地位 和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非典型“把”字句的定义、特点、句法功能、语义 特点及其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结构。
一、非典型“把”字句的定义和 特点
非典型“把”字句是指句子中没有典型的“把”字结构,但具有把字句的语态 和语义特征。这类句子通常不用“把”字表达动词的受事格,而是通过其他语 法手段来表达。非典型“把”字句与典型“把”字句的区别在于其不用“把” 字引导受事成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把”字句看作是动宾结构。
五、总结
本次演示对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从定义、特点、句 法功能、语义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非典型“把”字句作为现 代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语法现象,其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表达力表明了其在实际 运用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非典型“把”字句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 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具体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把字句主观性的体现方式。在《红高粱家族》中, 作者使用把字句来描述余家伦的反抗行为,展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恨和反 抗精神。这些把字句也传递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佩和同情之情,使读者更加深 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总之,通过对把字句的研究,我们可以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写作的表 达效果。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把字句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 更具艺术感染力。因此,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把字句的使用和 研究,为现代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做出贡献。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把字句的用 法和意义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虽然研究者们对“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但是对于其底层语法机制和认知理据的研究仍需深入。例如,“把”字句中动 词的复杂性和受事的复杂性对句子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影响等问题,尚需进一步 探讨。
_红楼梦_特色_把_字句分析
《红楼梦》特色“把”字句分析3□张春燕摘 要:本文描写分析了《红楼梦》中的几个特色“把”字句。
通过对兼语、“把”字合用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合用可分为三类:兼语在前,“把”字结构随后;“把”字结构在前,兼语随后;兼语省略的连用形式。
同时讨论了“把个”句,不完全“把”字句和主语空省现象。
我们认为“个”不是单纯表示“一个”的意思,“把个”句所表达的都是一种出乎情理之外或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
关键词:“把”字句 兼语句 “把个”句 不完全“把”字句 主语空省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09)03-210-04 一、引言《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语言精湛,其中既有叙述性语言,又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可以说既是“写的语言”,又是“说的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代表了一种口语化的汉语。
“把”字句是汉语一大特色句式,是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无论是句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而《红楼梦》中的“把”字句也是语法学家及学者研究这一课题时常常被提及的。
书中“把”字句丰富,并富有特色,1-80回共有1217例,其中“把”字介引的有614例,“将”字介引的有603例。
本文对几种特色“把”字句进行描写分析,包括“使令”类兼语句和“把”字句的连用形式、S+把+个+N+V+C、不完全“把”字句,同时也讨论了主语空省现象。
二、“命将”句《红楼梦》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
在这一环境背景下,书中人物角色之间存在着严格的长幼尊卑关系,如年长的贾母在贾府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正室和偏房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主子和奴仆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等等,这种社会等级关系在文中时有体现,譬如地位高的人对地位相对低的人发号施令,主子命令下人做什么事,等等。
如:(1)a.贾母忙命李纨、凤姐二人接过壶来:“让你姑妈坐下,大家才方便。
现代汉语_把_字句语义探微
我把 屋子亮了。 我把 妈妈很想念。 我把 北京旅游了三天。
“ 把” 字句对谓语动词的要求 是比较苛刻 的。“ 把” 字句谓语动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宾 语 ( 受动者) 具有“ 处置” 作用。王力先生把应用 “ 把” 字的格式称之为“ 处置式” 。他指出: “ 它既 然专为处置而设, 如果 行为 不带 处置 性质, 就不 ・・ ・・ ・・ ・・ ・・ 能 用处 置 式” 。 他进一步提出五种情形不能用 ・ ・・ ・ ・ “ 把” 字句: ( 1) 叙述词所表示者系 一种精神行 为 , 例如“ 我爱他→ \ 我把他爱” 。( 2) 叙述词所表 示者系一种感受现象, 例如“ 我看见他→ \ 我把他 看见” 。 ( 3) 叙述词所表示的行为并不能使目的 语所表示的事物变更其情况, 例如“ 我上楼→ \我 把楼上” 。 ( 4) 叙述词所表示的行为, 是一种意外 的遭遇, 例如“ 我拾了一块手帕” → \“ 我把一块手 帕拾了” 。 ( 5) 叙述词系“ 有、 在” 等字, 例如“ 我有 钱→ \ 我把钱有” 。此外 , “ 有时候, 处置式并非真 的表示一种处置, 它只是表示此事是受另一事 影响而生的结果, 如‘ 他不觉把脸一红’ ” 。吕 叔湘先生认为 , “ ‘ 把’ 字句……动词必须代表一 种‘ 作为’ , 一种‘ 处置’ ”, “ 这个动词必须表示 一种较积极的活动。 ” 对于王力先生提出的五 种情 形, 吕先生曾有不同的看法 , 并指出 : “ 第 1、 3、 4 条都有问题, 只有第 2 条和第 5 条是没 有例外的。 第 2 条只包括看见、 听见、 闻见等三、 五个动词……” 然而 , 却有这样的句子:
* * * * *
我把 门进来了。 我把 椅子坐下了。 我把 北京旅游了两天。 我把 床睡了一觉。 我把 峡谷穿过了。
“把”字句的表达式及主语
“把”字句的表达式及主语摘要:现代汉语“把”字句一直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把”字句是学好汉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点,本文对把字句中的主语S,做了详细的分析,发现把字句中的主语不仅可以是有生命、能移动的NP名词短语,也可以是无生命的NP,甚至VP也可以做把字句的主语。
关键词:把字句;主语;构式语法;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一、前言在进入研究以前,我们首先需要非常明确我们研究的角度。
其一,从以汉语为母语的角度研究语言,我们所具备的知识背景是研究者有天生的语感,哪些句子是听感与语感上可以接受的,哪些句子是不正确的,有问题的,即使我们解释不出来为什么,但是明確地知道不能这样说。
而且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出正确的句子,很少说“错”话。
其二,从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角度研究语言。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对所研究的语言已经十分了解甚至掌握得非常好,但是我们往往缺乏天然的语感,很多情况能根据语法规则组织语言,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但有时候这些合符语法的句子会让母语使用者感到奇怪,甚至不明白对方想表达什么意思。
这两种研究角度各有其价值,前者的语言输出是综合性的结果,包括了语法规则,语义规则,语用规则,文化因素,社会规约,时代变迁等,母语使用者对此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从母语角度研究出来的理论和结论,最少是对母语语言现象的概况与解释,这些需要经得起实证的检验。
后者更像是解构者,往往是在其现有的母语背景的影响下,按照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输出句子,其中出现的偏误正是其价值所在,这些母语使用者几乎从来不会说的句子,恰恰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宝贵的研究素材和研究的视角。
我们研究汉语的把字句是以母语的角度出发研究的。
二、把字句中的形式表达汉语把字句的形式由名词性成分+把+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组成,我们可以转化为:(S)+BA+NP+VP,其中“把”这个词是固定不变的,其它的都可以看作是变量。
S是一般由NP组成的一个名词性成分,在把字句这个句式中经常充当主语的角色,所以标记为S。
“把”字句的配价成分及其句法结构
“把”字句的配价成分及其句法结构金立鑫(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Abstract: 本文考察了“把”字句中的动词、主语、宾语、补语以及宾语和补语之间的关系,根据“把”字句的主语、宾语和补语之间的关系,将”把”字句分为两种结构类型,这两种结构类型对应于两种不同的“把”字句的语义结构。
本文根据配价语法的基本精神(依存关系)提出“把”这一标记性成分是“把”字句的终极核心成分。
从“把”出发进行结构投射,可以解释“把”字句中的其他成分。
同时本文还运用生成语法中“统制”的概念,对“把”字句的结构做了分析,基本上支持本文配价的分析。
本文的结论是,“把”字句的必备价语是:主语、补语(或特殊的体标记)、“把”后面的NP以及动词。
“把”是它们的配价核心。
Keywords: “把”字句配价统制核心0 引言配价研究的目标在于寻求结构核心与价语成份之间的关系,寻求这些关系的根源或制约因素。
它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结构核心成份对价语成份在数量上的要求;(2)研究结构核心的语义特征(或语义结构);(3)研究价语成份与结构核心之间的语义角色关系;(4)研究价语成份在语义上的特征;(5)最后研究结构核心语义特征与价语成份的语义特征表现在句法上的形式。
(金立鑫1997a)我们试图从“把”字句的各个成分的考察分析入手,确定“把”字句内部各成分在句法上和语义上的特征和关系,力图从中寻求出“把”字句真正的结构核心。
1 “把”字句动词的成员一般认为,“把”字句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动词。
我们能否从“把”字句中的动词出发推导“把”字句的价语成分?金立鑫(1997b)曾经列举了大部分不能构成“把”字句的动词,主要是:不及物动词、非自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式动词。
现在看来,其中的一些想法是很有问题的,例如有不少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构成“把”字句。
金立鑫(1995)认为“把”字句有其特定的结构意义。
语言单位一旦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或者句法框架、句型),这一句法结构就会获得相应的语法意义。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摘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
“把”字句的主要句法、语义特征有:宾语的有定性、谓语动词的非光杆性、语义上的处置性。
[关键词]“把”字句;句法;语义“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
具体来说,“把”字句是运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涉及的事物置于动词前做状语的一种句式。
“把”字句的研究,如果从王力命名为“处置式”开始算。
已经研究60多年了。
一个句式研究这么多年还欲罢不能,一方面说明了它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这一句式还没有做到彻底认识。
本文试就“把”字句的句法、语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一、“把”字句的句法特征1、“把”字句宾语的有定性。
在“把”字句中,“把”的宾语是谓语处置的对象,一般应是有定的。
所谓“有定”是指说话人认为或假定认为是听说双方都已知的事物。
吕叔湘先生很早就着重论证过“把”字句宾语的有定性。
他说,“把那杯茶拿来”跟“拿杯茶来”,一句的茶有定,一句的茶无定;一句用“把”,一句不用“把”,不能交换。
“把茶拿来”跟“拿茶来”也还是有分别,说前一句的时候知道有茶预备在那儿,说后一句的时候是不存在这种假设的。
并且指出,“把”字句宾语名词之前即便带“个”字以及在一定上下文里带“一个”,往往也是有定的。
“把”字句宾语名词前带“个”字往往是“一个”的省缩。
例如:①小张把个好好的工厂给办糟了。
②你把个能赚钱的摊子白白地送人了。
例①②“个”字之后有定语“好好的”“能赚钱的”作为标志,指明“工厂”“摊子”是有定的。
不过,“把”字宾语名词的确也有表示泛指的,包括名词前带数量“一个”在内。
王还认为“把”的宾语可以是有定。
也可以是泛指。
例如:①他目空一切,从不把人放在眼里。
②把一个青年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不是件容易事。
例①“人”泛指任何一个人,例②也是泛指任何“一个青年”,不确定的。
虽然“把”字宾语名词有时表示无定,但总的看,“把”字宾语名词表示的事物主要是有定的,“把”字宾语确实具有有定的特性。
成事“把”字句的句法形式及语义
【原文出处】语文研究【原刊地名】太原【原刊期号】200403【原刊页号】7~12【分类号】H1【分类名】语言文字学【复印期号】200412【标题】成事“把”字句的句法形式及语义【作者】岳中奇【作者简介】岳中奇韶关学院中文系,广东韶关512005【内容提要】成事“把”字句是“把”所介引的对象为行为动作结果的一种“把”字句,根据其动核是单个动词还是述补结构,首先析出两种基干成事“把”字句;再根据其动核所带句法宾语的语义角色的不同,又析出四种衍生成事“把”字句;由此,我们将成事“把”字句归纳为六种基本句式。
然后,从语义指向着眼,运用语义分解的方法,剖析了各种成事“把”字句的语义,最终揭示出成事“把”字句的语义功能:它不是表述处置意义的,而是评议和说明行为动作结果的生成状态及其有关情状的。
【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关键词】成事“把”字句/基本句式/评议说明/动核/论元【正文】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79(2004)03-0007-06 0引言0.1从配价语法的角度看,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动核动词同它所联系的名词性必有成分——论元间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这种不同的语义关系,我们用不同语义角色的论元予以表述。
如,“施事论元”(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受事论元”(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当事论元”(性质、状态的领有者或动作传递、指向的对象)、“系事论元”(判断说明或描写的内容)等。
在这多种论元角色中,有一种论元在同它所联系的动核构成句子时,往往同受事论元一样可以出现在宾语的句法位置上,但它却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行为实施后产生的结果。
例如:Aa.他家拆了两间房子Ba.他家盖了两间房子b.妈妈吃了一些水饺 b.妈妈包了一些水饺c.老赵卖了几幅画儿 c.老赵画了几幅画儿d.李老师读了一篇论文 d.李老师写了一篇论文其中,“两间房子”“一些水饺”“几幅画儿”和“一篇论文”分别处在各句的宾语位置上,但他们在A组句子中分别是述语动词“拆”“吃”“卖”和“读”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是在动作行为实施之前就存在着的事物,当是动核动词的受事论元。
“把”字的虚化兼论“把字句”的语法化共5页
“把”字的虚化兼论“把字句”的语法化共5页“把”字的虚化兼论“把字句”的语法化“实词虚化”一直是词汇研究的热门话题,即是指实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发生变化,接近或转化成虚词的现象。
实词虚化是语法化的表现之一,也是语法化最基本、最常见的组成部分,因此常常有人将语法化和实词虚化等同起来,其实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词都存在虚化过程,如“过”、“以”、“着”、“却”等,本文将以“把”字为例,分析其虚化过程。
把,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二,手部):“把,握也,从手巴声,搏下切。
”把字最早为动词,其本义为握持、执。
如:(1)禹王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墨子•非攻下》)石毓智先生(1995)提出“几乎所有的介词都是从动词中衍生出来的”,而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引入受事的介词“把”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曾经为一个普通动词,即例(1),由于时间一维性的制约,一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与时间指示性相关的动词,被称为主要动词,而另一个动词则被称作次要动词,直到公元8世纪以前,“把”字在大量文献中即是作为一个次要动词使用,到9世纪才变成一个纯粹的介词,承担引入受事的功能。
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同石先生后半部分的观点,因“把”字至今仍然不算是一个纯粹的介词,本文后面将会有更详细的论述。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把”字作为动词的含义也更加广泛,从最开始的具体意象“握”扩展为更加抽象的“把握,把守”之意,如:(2)臣左手把其袖,右手?L其胸。
(《战国策》)(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苏轼)(4)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
(《醒世恒言》冯梦龙)(5)街亭有兵把守。
(《三国演义》)例(2)中,“把”字作为谓语动词后直接跟宾语,例(3)从“握持”之意引申为“拿”,例(4)引申为“掌管,控制”,词义范围扩大,但是仍然是确定的实词并且可以单独使用,而在例(5)中,“把”字虽然仍然有确定的实词义,但却是与“守”连用成为复合词,有“把守,看守”之意。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把字句的句法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把字句的句法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把字句的句法刘培玉摘要:文章分析了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把字句运用的条件限制。
语法学界对把字句已经做了多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把”字句的认识,“但并不能说已找到了答案。
”[1]汉语把字句的有关问题还需要我们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方面做进一步的合理观察,合理描写,合理解释,搞清楚:(1)什么情况下必须用把字句,条件是什么;(2)什么情况下决不能使用把字句,原因是什么;(3)什么情况下可用可不用把字句;(4)在可用可不用把字句的情况下,用与不用在意义表达上有什么差异[1]。
本文试分析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分析把字句使用的条件限制。
一、把句的句法分析由于“把”表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和影响(详见下文的分析),所以把字句成立的条件之一就是“把”的宾语一定要受到作用、影响,否则,把字句就不成立。
因此把字句动词前后要有各种附加成分来说明“把”的宾语受作用的情况。
这些成分包括补语、宾语、状语和动态助词,有时动词的重叠形式也能表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的宾语实施作用的情况。
因此把字句的谓语部分复杂多样,可以是动词的各种形式。
杨素英(1998)认为:“‘把’字句表现某物、某人、某事经历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者说有终结点的事件。
”[2]绝大多数把字句表示一个完整的事件。
但也有一些把字句表示动作正在对“把”的宾语进行作用。
例如:①他把身子用力地挫着。
(转引史金生、胡晓萍例)②他把我的手紧紧地握着。
(转引史金生、胡晓萍例)③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
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冰心《小橘灯》)④队长拼命地把注射器的针尖往老孙胳膊上的血管里扎,可是扎不进去(杜鹏程《保卫延安》)有时,在一定的语境里,只要提供足够的信息说明主语对“把”的宾语有作用、有影响,即使是光杆动词也能做把字句的谓语。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一、本文概述“把”字句是汉语中一种独特且重要的句式,其句法、语义和语境特征对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把”字句的句法结构、语义内涵和语境运用,以揭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实用价值。
我们将从句法角度深入探讨“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我们将详细解析“把”字句的基本句型,包括其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构成和排列顺序,以及“把”字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我们还将对“把”字句的变换形式进行梳理,以揭示其句法结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我们将从语义角度揭示“把”字句的内涵。
我们将分析“把”字句所表达的动作行为、受事关系以及语态等语义特征,以揭示其独特的语义表达方式和功能。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把”字句在语义上的限制和约束条件,以进一步加深对其语义特征的理解。
我们将从语境角度考察“把”字句的运用。
我们将分析“把”字句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包括其在口语、书面语、文学作品等不同语境中的表现。
我们还将探讨“把”字句在交际功能、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作用,以揭示其在语境运用中的独特价值。
本文将从句法、语义和语境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把”字句的特征和价值,以期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把”字句的句法特征“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其核心特征在于使用介词“把”来引导受事宾语,并置于动词之前。
这种结构不仅改变了宾语的位置,而且赋予了句子以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
句法结构上,“把”字句由主语、介词“把”、受事宾语和动词短语四个部分构成。
主语通常是施事,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而受事宾语则通过介词“把”被提前,置于动词之前,成为句子中的焦点。
这种结构使得受事宾语在句子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强调了受事宾语在动作行为中的重要性。
在句法功能上,“把”字句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表达各种复杂的动作行为,包括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和不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把”字句还可以进行各种句法变换,如否定、疑问、被动等,以满足不同的表达需求。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其语法特征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其语法特征一“把”字句的定义以及使用环境.“把”字句的定义由介词“把”字跟名词组合构成“把”字词组,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这种结构就是用介词“把”字把句子中的动词的受事提到句子前面,加以强调突出。
大多数“把”字句表达的是一种结果,当我们要表达致使某种结果产生时,我们往往选择“把”字结构。
把衣服洗。
不成立把衣服洗了。
把衣服洗干净。
这活把我累。
不成立这活把我累坏了。
“把”字结构表示由于特定的动作行为手段,被作用的客体、处所等等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情状。
邵敬敏先生早在其《“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中就说:“凡可以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都有可能构成‘把’字句。
”从动词出发也可见把字结构的语义内涵。
邵先生在该文中又说,“根本不可能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构成‘把’字句”。
不过,这两条虽是基本规律,却也不是绝对的,呵呵。
比如“长高了”“涨上来了”中动词,未必就能构成把字结构;根本不能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也不见得就不能构成“把”字结构,如“当做”“作为”“小看”“误解”等,还有可代动词的“怎么样”之类。
王力先生认为“把字句是把人怎么样安排,怎样支使,怎样对待;或把物怎样处置,或把事情怎样进行”。
邢公畹先生也同意此观点,他认为:“‘把’字句一般都表示一种处置作用。
所谓‘处置’,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所介引的对象施加的一种积极的影响,从而使这种对象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因此,我们不能仅将把字句当成时表示结果是才用的句式“他把人打了一顿”“他把人打死了”,我认为后面那个句子是表示结果的,但个句子相比之下却没有明确的结果意味。
.“把”字句的使用环境有时谓语动词涉及两方面,一个表示对象,一个表示对象被处置的处所、时间或者数量,如必要可加“把”字句:如“放鸡蛋桌子上”可以连缀成“把鸡蛋放在桌子上”有时动词后面可以带介词短语,同时又带一个受事,这时有必要将受事提前加以强调,如“强加自己意志于小国”可以连缀成“把自己意志强加于小国之上”动词涉及两方面“对象”“事物”,有时“事物”成分复杂,需要“把”把“对象”放在动词前,如“告诉大家周扒皮学鸡叫的事情”可以连缀成“把周扒皮学鸡叫的事情告诉大家”动词带了宾语又带情态补语,可用“把”把宾语提前,是动词前后两端分布平衡,如“搞自己家富富足足合合美美”可以连缀成“把自己家搞得富富足足合合美美”。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中心教案分享之把字句的语义概述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中心教案分享之把字句的语义概述“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突出难点,是令许多留学生头疼的一个语法项目,但同时又是汉语中一个很重要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法项目。
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把”字句,也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一个棘手问题,尤其是要给初级阶段的学生讲清楚“把”字句,更是对汉语教师提出的一个挑战。
向学生讲清“把”字句在语义上的要求:1.主语一定是谓语动词所示的动作的发出者。
例如:我把那个盒子给空姐了。
(“盒子”是“我”“给”空姐的)你把空调开开吧。
(“空调”是要“你”来“开”的)2.“把”字句中主要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vt.),而且必须能使宾语产生位置移动(positional change)、形态变化(morphological change)等。
所以,有些动词如“有、是、来、去”以及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觉得、想、喜欢”等不能作“把”字句的主要动词。
比如,不能说:★我把词典有了。
★我妈妈把北京来了。
★她把京剧喜欢了。
★我把爸爸妈妈想了。
再举正例如下:他把那张桌子搬到楼上去了。
(动词“搬”使宾语“桌子”发生了位置移动)我把那些饺子都吃进肚子里去了。
(动词“吃”使“饺子”进了“我”的肚子)但是,我们不能说:“我把饺子吃在食堂里”,因为“吃”这个动作并没有使“饺子”从别的地方移动到食堂。
接着看正例:我已经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
(动词“做”使今天的作业由没完成到完成)我把课文读熟了。
(动词“读”使“课文”由不熟到熟)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3.“把”字句分未然态和已然态,即动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两种语义形式。
前者表示请求、指示、命令、要求、计划、愿望等,句尾没有“了”;后者用来述说和描写动作结果和目的,句尾有“了”。
未然态如:请把护照和机票给我。
请您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掏出来。
你把房间打扫一下吧。
我一定要把汉语学好。
已然态如:我把手提包放进行李箱里去了。
浅论“把”字句的语用
浅论“把”字句的语用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72班 07010242 张辰飞摘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所特有的,而且是运用最频繁,作用最显著的句式之一。
这种句式的产生、发展及其运用突出的反映了汉语句的某些特点,因此,深入了解“把”字句的语用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从“把”字句的语用意义,“把”字句的语用特点以及“把”字句的语用的注意点三个方面来论述“把”字句的语用,从而达到更深刻理解“把”字句的目的。
关键词:语用处置特点注意点一、“把”字句的语用意义“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把”字句又叫处置句。
①“把”字句具有处置性。
所谓“处置性”意义实际上是一种语用意义。
对于“把”字句的语用意义“处置说”历来就有分歧。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认为“处置式是把人怎样安排、怎样支使、怎样对付,或把物怎样处理,或把事情怎样进行”。
但吕叔湘在《把字用法研究》②指出“把”字句并不是都表示处置,比如“把日子误了”,“把机会错过”,“你把这句话再想想看”等。
于是又有人主张应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处置”,认为应该解释为“句中谓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对‘把’字介引的成分施加某种积极影响,以致往往使得该成分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或处于某种状态”。
③这种“处置”说对“把”字句用法的解释力有所增强。
如:“墙上的一颗钉子把我的衣服撕破了”,句子的动词“撕”虽有“处置”意味,但主语成分“钉子”并不是有意识地加以处置的事物;狭义的“处置”说解释不了这类“把”字句,广义的“处置”说却可以解释。
因为“撕”的动作对“衣服”施加了积极影响,产生了“破”的结果。
尽管如此,有些“把”字句仍无法解释成“处置”义。
例如:a.这些天把我累得要死b.你怎么把个犯人跑了c.你把话听误会了而范晓在《汉语的句子类型》中对“把”字句的语用意义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处置’是一种语用意义,但对‘处置’应作如下理解:用‘把’字句将事物(人、物、事件)特提后作为句子后边谓词性词语的陈述对象,也可以说,用‘把’字将某事物特提后对其施以或使有某种动作行为(或活动、变化等),从而引发出某种结果或情状。
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
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
陈静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5)002
【摘要】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复杂性反映了动词的语义角色与句式的论元不一致.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不能完全用施事、必有论元或原型施事这些动词论元概念来概括,而应该用句式义来概括.文章把这个句式论元概括为影响论元.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陈静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中文系,贵州,贵阳,5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句子的主语与语义角色分析 [J], 苏惠敏
2.祁东方言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考察 [J], 胡静
3.被动句主语的语义角色考察 [J], 王芸华
4.日、汉语的句式语义扩展及其主语语义角色 [J], 王亚新
5.日、汉语的句式语义扩展及其主语语义角色 [J], 王亚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 第2期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V o l.5 N o.2J O U R N A LO FG U I Y A N GC O L L E G E2010年6月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Q u a r t e r l y)J u n.2010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陈 静(贵阳学院中文系,贵州 贵阳 550005)摘 要: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复杂性反映了动词的语义角色与句式的论元不一致。
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不能完全用施事、必有论元或原型施事这些动词论元概念来概括,而应该用句式义来概括。
文章把这个句式论元概括为影响论元。
关键词:把字句;影响论元;句式义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25(2010)02-0019-04S e m a n t i c R o l e o f S u b j e c t i nB a S e n t e n c e sC H E NJ i n g(C h i n e s e D e p a r t m e n t,G u i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G u i y a n g G u i z h o u550005,C h i n a)A b s t r a c t:S e m a n t i c r o l e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s u b j e c t i nb a s e n t e n c e s r e f l e c t s t h ei n c o n s i s t e n c yb e t w e e nt h e s e m a n t i c r o l e a n dt h e a r g u m e n t o f t h e s e n t e n c e.T h e s e m a n t i c r o l e o f b a s e n t e n c e s c a n n o t b e t o t a l l y g e n e r a l i z e db y m e a n s o f a g e n t s,n e c-e s s a r y a g e n t s o r p r o t o t y p i c a l a g e n t s b u t b y m e a n s of s e n t e n c e p a t t e r n m e a n i n g.T h e a r t i c l e r eg a r d s th e s e n t e n c e m e a ni n ga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a r g u m e n t.K e yw o r d s:b as e n t e n c e;i n f l u e n c i n g a r g u m e n t;s e n t e n c e p a t t e r nm e a n i n g引言把字句是一种常见句式,前人已经做过许多研究,一般从语法结构、语法意义、语用特点出发。
比如,有对“把”的宾语语法性质的研究,存在“宾语说”、“主语说”、和“后结构说”的争议;有对“把”的宾语指称性研究,存在“有定”和“无定”,“确指”和“泛指”的争议;有对把字句动词的研究,比如,具有“处置性”,“非自主动词”,动力性,动词起始变化性,对“把”字宾语影响性的特点,另外有动词价数的研究;有把字句结构类型的分析,此外有把它与相关句式做变换比较研究,比较主语和宾语的施事性和受事性特征;还有把字句来源的研究。
[1]在此基础上,又有把字句句式意义的研究,如张伯江把字句语义顺序是按从起因、已知和变化出现的。
还有对“把”字宾语语义角色的研究。
本文主要是从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出发,分析把字句的特点。
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丰富性把字句的主语语义角色呈现多样性特征,可以是动词的施事,也可以是动词的其他语义角色,甚至还可以包括不是动词的直接参与角色。
(一)句式的主语为动词的施事论元这是典型的把字句句式,如:收稿日期:2010-04-15作者简介:陈 静(1981-),女,湖南益阳人,贵阳学院中文系助教。
(1)她把他的信弄丢了。
这类句子的主语能和动词构成主谓关系,发生“施事—动作”的关系:她弄丢了。
施事论元为动词的主体论元,在把字句中充当必有论元。
(二)句式的主语为动词的时间论元(2)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革命。
(3)这一辈子把这个自己的大事交代了。
(4)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的双边谈判终于戏剧性地圆满收场,其间把世人的情绪都牵住了。
此外还有时间中的一个小类,表示频率又如:(5)习惯上把风来向定为风向。
这些时间的特点是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使得动作呈现出变化,产生结果。
(三)句式的主语为动词的处所论元(6)东亚不是把很多妇女都杀掉了吗?(7)国外把猕猴桃视为珍品。
(8)江浙一带把女贞也称为冬青。
这些处所都是地理意义上处所,有的是世界大的地理分界,有的是国内的行政区划。
这些句子的主语都能出现在“在L+把+N+V P”结构中L的位置上,与动词形成“动作—处所”的关系,在东亚把很多妇女都杀掉了,在国外把猕猴桃视为珍品,在江浙一带把女贞也称为冬青。
此外还有虚化的处所,如:(9)民间习惯把他称为“三保太监”。
可能是因为词汇语义的层级性,同类型的词语可能充当同样的语法成分。
(四)句式的主语为动词的工具或方式论元(10)步枪能把一发比自身口径大得多的炮弹射出去。
(11)一箭把他射死。
(12)这种模式把M B A的理论内容和公司工作结合。
这些句子的主语都能出现在“用通过+N1+把+N2+V P”句中的N1中,与动词形成“动作—工具方式”的关系,不过这种动词一般要带上补语,说明动作的结果。
时间论元、处所论元、工具方式论元为动词的外围论元,属于可有论元,但在被动句中占据主语位置,由此可见,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不能完全用动词的必有论元来概括。
(五)句式的主语为动词的受事论元(13)门去把它关上。
(14)这碗饭把它吃了。
(15)这件事把它办好了,自然有你的好处。
这类型的把字句主语能与动词构成动宾关系,形成“动作—受事”关系,一般把字后面的介词宾语复指主语。
(六)句式的主语为动词的与事(16)我跟你下棋把手都下臭了。
使我手下臭的不是“我”,而是“你”,我只是动作的参与者。
(七)句式的主语为动作的对象(17)这件事把邓艾气得要命。
(18)这一句话把杨业激怒了。
(19)琐琐碎碎的事把他给累坏了。
这些主语都可以放在“为+N+V P”中的N上,为这件事气得要命,为这一句话激怒了,为这琐琐碎碎的事而累坏了,形成“动作—对象”的关系。
受事论元、与事论元为动词的客体论元,在把字句中充当可有论元。
(八)句式的主语不是动词论元的参与者一些把字句的主语不好说是动作的直接参与者:(20)我听录音机把王师傅听烦了。
(21)儿子丢东西把她给丢怕了。
(22)他们说你撞了车,把我吓坏了,我还以为……(23)我告诉自己不要看那轮子,但另一种巨大的力量把我的目光牢牢吸引在那两对后轮上……(24)一个巨大的空间,把我和事实本身远远隔开,自成一家天地。
这些动词的非直接参与角色不是动词配价成分。
但它们在把字句中占据了主语成分,充当“致使义”的环境因素,是必有成分,这个成分不是动词的配价而是句式的配价。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把字句:(25)他失业才不久,又把两间房子失火烧了。
(26)三年困难时期,他把一个独生儿子饿死了。
(27)他把心脏病又犯了。
这些动词的非直接参与角色同样不是动词的配价成分,而同样充当主语成分。
“汉语中似乎有一条通则,就是句首位置被公认是对论元角色约束力最低的,可以容纳语义较为间接的成分。
(张伯江,2001)通过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多样性。
总的说来:(一)把字句的主语可以是动词的多种参与角色,包括主体论元施事,还包括客体论元受事、与事和外围论元工具、处所、材料;(二)有的主语甚至可以不是动词的直接参与角色,如(20)。
(三)不管句子主语是动词的何种论元,它们在把字句中都占据主语成分。
”[2]用句式义看待“吃”字句式单纯从动词配价看待把字句,会有一些问题难以解释,用施事、必有论元或原型施事这些不能完全限定句子的语义角色,既通常所说的施—受关系,需要用句式义和句式论元来概括。
句式配价是指抽象的句式配备的、与谓语动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数目和类属。
(沈家煊,2000b)句式配价从句子出发来观察地动词和相关名词的组配关系,认为句式配价主要由句式的整体意义即句式义来决定。
[3]从把字句式义看,核心义是“处置义”和“致使义”,处置和致使都带来责任,有责任方,也就是施加影响方,也有受影响方。
把字句句式可以概括为N1+把+N2+V P,N1是施加影响方,N2是受影响方。
施加影响方N1通过某一动作影响或使受影响方N2受到影响。
根据N2出现了变化、位移、消失、受损等,这些均可以看成影响。
此外,影响可以是直接影响,也可以是间接影响。
影响方占据了把字句主语位置,这不仅包括施事这一原型施事(主体论元),还包括了受事、与事这些原型受事(客体论元),还包括了时间、处所、工具或方式这些非典型论元,或者说外围论元,甚至还包括不是动词论元的直接参与者成分。
此外,为适应非原型施事论元充当主语,表达出“处置义”和“致使义”,把字句一些动词产生许多新的使动义项,“句子中论元成分之间的n元关系直接跟框式结构相联系,动词只跟少量的基础义项联系,这些意义一定能整合进句式意义中。
当一个动词出现在不同句式中时,整个句式的意义及限制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不必归结为动词的不同义项,可以更节俭地归结为这些不同的句式本身。
”[4]至于把字句的的句式语义,根据张伯江,“我们得出了句式A把B V C”的整体意义:由A作为起因的、针对选定对象B的、以V的方式进行的、使B实现了完全变化C的一种行为。
”[5]其中A即N1,B既N2, V C既V P,按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N1作为起因先出现,接着出现N2这一受影响方,最后出现变化的动程。
时间论元充当把字句主语,意在说明出现受影响方的动态变化,是因为时间引起的,例如(2)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革命。
(3)这一辈子把这个自己的大事交代了。
在(2)句中,“历史上”相对于动词来说是时间论元,而在整个句子中,它充当影响论元,表示起因,是因为历史上存在着这习惯称呼。
在(3)中,对于动词“交代”来说,“这一辈子”是它的时间论元,一辈子意味着有件大事要交代,隐含起因。
一个动作的出现,并造成变化,意味着有一个起因,而起因不仅包括施事这一原型施事,也就是主体论元,还包括了受事、与事这些原型受事,即客体论元,还包括了时间、处所、工具或方式这些非典型论元,或者说外围论元,甚至还包括不是动词论元的直接参与者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