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通用指标及功能(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三)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

如果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与前期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分析纳税人期间费用与销售成本之间关系,与预警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一)
该指标=(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与企业基期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运用其它相关指标深入详细评估,并结合上述指标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及其原因。

该指标=本期印花税负担率÷上年同期印花税负担率。

其中: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
该指标=应纳税额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 〔(本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10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本指标用于分析印花税应纳税额增长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评估纳税人申报(贴花)纳税情况真实性。

适用于工商、建筑安装等行业应纳税额增长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对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比值应接近1.当比值小于1,可能存在未足额申报印花税问题。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附件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计算分析纳税人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和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

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

根据评估对象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异常申报的原因作出进一步判断。

与预警值对比。

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及税负率低于预警值或销售额变动率正常,而税负率低于预警值的,以进项税额为评估重点,查证有无扩大进项抵扣范围、骗抵进项税额、不按规定申报抵扣等问题,对应核实销项税额计算的正确性。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二)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1.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

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 2 -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的合计。

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则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问题。

应通过其他相关纳税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并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2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2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第二章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第一节 收支类通用分析指标
一、收入类分析指标 (一)概念 收入性质分: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租 赁收入、加工收入等 经营收入主要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 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 (二)含义 主要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与基期 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占基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百分比,与预警值比较,推断收入变动情况。
(二)含义
流动资产主要是分析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主要有 应收帐款变动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公式
应收帐款变动率=(期末应收-期初应收)÷ 期初应收×100%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 额×100%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 动资产)÷2
(五)使用 1、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与基期比较,大于 预警值,正常,小于预警值 可能少计收入, 多列成本,隐瞒利润。 例:预警值 10~20% 当年主营利润50万, 上年48万 分析:(50-48)÷48=4.2% 可能少计 收入 2、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与基期比较,大于 预警值,正常,小于,异常。 例:当年其他业务利润17万,上年15万
3、成本费用率 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率关系,与所设置的预警值比较 期间费用的增长应低于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费用总额也小于 成本总额,设置预警值应小于1,应近似于1。 例:主营业务费用75万,管理费50万,财务费45万 主营业务成本300万,设置成本费用率预警值25~30% 分析:成本费用率=(75+50+45)÷300=56.7%,大于 30%, 56.7%÷30% =1.89 大于1,多列期间费 成本费用率大于1,可能多列期间费用 成本费用率小于1,可能多列成本

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指标分析5.1功能讲明涉税指标分析模块,依据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和有关经济信息一共设置了十一个指标分析模型,设置宗旨是想通过指标分析模型关怀稽查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及生产经营情况,分析涉税疑点,明确稽查重点,尽快发现重大稽查线索,提高税务稽查质量和工作效率涉税指标分析模型仅仅提提供稽查人员一种查账思路。

稽查人员应依据稽查软件提供的假设干指标数据或图表,结合查账软件提供的表表核对、涉税信息中的模糊查询、分录批量比对和科目余额分析等其他软件查账方法,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平常个人的经验积存进行综合分析。

5.2指标模型一、利润率分析分析公式:利润率=利润总额÷收进总额×100%取数渠道:取企业两年的电子财务数据,“利润总额〞、“收进总额〞从有关财务账户取数计算后确定,即“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进〞—“主营业务本钞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进〞—“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治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进〞—“营业外支出〞+“补贴收进〞;“收进总额〞=“主营业务收进〞+“其他业务收进〞。

分析目的:依据利润率的变动情况,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判定是否异常。

分析方法:将各期的利润率的变动情况进行比立,假设某期的利润率畸低〔参照同行业水平〕,查证是否属于季节性变化、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较大、投资收益和补贴收进等因素,判定其合理性,分析企业是否存在隐匿销售或多列费用、多转本钞票等情况。

分析形式:数据列表和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图示。

二、销售本钞票率分析分析公式:销售本钞票率=销售本钞票÷销售收进×100%取数渠道:取企业两年的电子财务数据,“销售本钞票〞“、“销售收进〞分不取自“主营业务本钞票〞、“主营业务收进〞账户分析目的:依据销售本钞票率的变动情况,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本钞票与主营业务收进是否相匹配。

分析方法:将各期的销售本钞票率变动情况进行比立,假设某期的销售本钞票率畸高〔参照同行业水平〕,检测已销存货本钞票计价方法是否正确,核对存货的发出数量和销售账册上的销售数量,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多转主营业务本钞票或少计主营业务收进等情况。

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与运用

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与运用

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与运用
收入指标是衡量个体或组织收入水平的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收入总额、营业额、销售收入等。

收入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个体或组织的纳税能力,一般来说,收入较高的个体或组织应承担更大的纳税义务。

财产指标是衡量个体或组织财产状况的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净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财产指标反映了个体或组织的财务实力,一般来说,财务实力较强的个体或组织应付出更多的税款。

支出指标是衡量个体或组织支出水平的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成本、
费用、开支等。

支出指标一般与个体或组织的盈利能力和生活水平有关,
较高的支出意味着较高的生活水平或经营成本,个体或组织也应承担相应
的纳税义务。

在实际运用中,纳税评估指标常用于确定个体或组织的纳税义务和税
额大小。

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评估指标包括个人收入、个人财产、个人支
出等,税务机关根据这些指标来计算个体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此外,纳税评估指标还可用于比较不同个体或组织的纳税能力。

例如,税务机关可以比较不同企业的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以确定是否存
在重大的税收差异或税负不平等的情况。

综上所述,纳税评估指标在纳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个体
或组织的收入、财产、支出等指标进行评估,可以适当确定其纳税义务和
税额,并能发现逃税、漏税等行为。

因此,纳税评估指标的分类和运用对
于完善纳税管理、维护税收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纳税评估通用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指标及使用方法
1.纳税总额。

纳税总额是评估纳税人纳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
以反映出纳税人的经济实力和偿税能力。

2.税收合规率。

税收合规率是评估纳税人合规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可以反映出纳税人是否按时、足额地缴纳税款,并遵守相关税收法规和
规定。

3.税负水平。

税负水平是评估纳税人税收负担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
以反映出纳税人在税收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公平程度。

4.税收透明度。

税收透明度是评估纳税人纳税行为公开透明程度的一
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纳税人是否愿意主动披露纳税信息,并积极参
与税收合规活动。

使用纳税评估通用指标进行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数据分析法。

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得
出纳税人的纳税水平、合规程度、税负水平和税收透明度等指标。

2.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纳税人的实地调查,了解其纳税情况、纳税行
为和相关税收信息,得出纳税人的纳税评估指标。

3.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纳税人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税收政策、纳
税义务和税收合规的理解和态度,从而得出纳税人的纳税评估指标。

4.综合评估法。

综合采用以上几种方法,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和评估指标,对纳税人进行全面评估和综合判断。

总之,纳税评估通用指标是一个用于评估纳税人纳税表现的指标体系,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总额、税收合规率、税负水平和税收透明度等指标进
行评估,可以客观地判断纳税人在税务方面的表现,并为相关税务部门提供参考,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介绍纳税评估是指根据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纳税水平。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税务部门更加准确地评估纳税人的纳税情况,从而提高纳税人的纳税合规性和税务管理的效率。

二、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的定义和作用1. 增值税分析指标- 销售额增长率:用于评估企业销售额的增长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 税负率:用于评估企业税负的重量,即企业纳税额与销售额的比例,反映了企业的纳税能力。

- 申报延期率:用于评估企业申报纳税义务的及时性,反映了企业的纳税合规性。

2. 企业所得税分析指标- 营业收入增长率:用于评估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 利润率: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企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 税负率:用于评估企业税负的重量,即企业纳税额与利润的比例,反映了企业的纳税能力。

3. 个人所得税分析指标- 平均工资水平:用于评估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从而判断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 税负率:用于评估纳税人税负的重量,即纳税人纳税额与收入的比例,反映了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三、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的使用方法1. 收集数据:税务部门需要收集纳税人的相关数据,如销售额、利润、工资水平等,以便进行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2. 计算指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税务部门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分税种的特定分析指标。

3. 分析评估:根据计算得到的指标数值,税务部门可以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比如,销售额增长率高的企业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税负率过高的纳税人可能存在纳税能力不足的问题等。

4. 制定措施: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税务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纳税人制定相应的税收管理措施,如加强监管力度、提供纳税辅导等,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合规性和税务管理的效率。

税收风险评估(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税收风险评估(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二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

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

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二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二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一、背景介绍纳税评估是指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纳税能力和财务状况。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主要使用一些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纳税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财务分析指标,以帮助企业进行纳税评估。

二、主要财务分析指标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纳税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2.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性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具备更强的偿债能力,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3.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偿债方面更加灵活,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4.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5.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

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6. 资本金回报率资本金回报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本金回报率 = 净利润 / 平均资本金。

资本金回报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纳税能力也会相对较强。

7. 纳税比率纳税比率是衡量企业纳税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纳税比率 = 实际纳税额 /营业收入。

纳税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纳税能力越强。

三、案例分析以某企业为例,根据其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

假设该企业的总资产为1000万元,总负债为500万元,流动资产为600万元,流动负债为200万元,存货为100万元,营业收入为800万元,实际纳税额为100万元,净利润为200万元,资本金为400万元。

税务规划附件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税务规划附件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附件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壹、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壹)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计算分析纳税人税负率,和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和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和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

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

根据评估对象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异常申报的原因作出进壹步判断。

和预警值对比。

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及税负率低于预警值或销售额变动率正常,而税负率低于预警值的,以进项税额为评估重点,查证有无扩大进项抵扣范围、骗抵进项税额、不按规定申报抵扣等问题,对应核实销项税额计算的正确性。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运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二)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1.应纳税额和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应纳税额和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

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的合计。

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则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问题。

应通过其他关联纳税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且结合纳税人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进壹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DOC-国家税务总局

附件2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进〕×100%。

计算分析纳税人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立,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和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进疑点范围。

运用全国丧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

依据评估对象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异常申报的缘故作出进一步判定。

与预警值比照。

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及税负率低于预警值或销售额变动率正常,而税负率低于预警值的,以进项税额为评估重点,查证有无扩大进项抵扣范围、骗抵进项税额、不按申报抵扣等咨询题,对应核实销项税额计算的正确性。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与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咨询题。

〔二〕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1.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

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的合计。

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那么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咨询题。

应通过其他相关纳税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并结合纳税人一辈子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纳税评估主要财务分析指标纳税评估是一种评估企业纳税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企业的纳税能力以及是否存在逃税行为。

在纳税评估过程中,主要使用一些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税评估中的主要财务分析指标。

一、利润率指标利润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利润率指标包括毛利润率、净利润率和税前利润率。

1. 毛利润率毛利润率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毛利润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 100%毛利润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

较高的毛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够更好地覆盖其他费用,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2.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净利润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

较高的净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3. 税前利润率税前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税前利润率 = 税前利润 / 销售收入 × 100%税前利润率能够反映企业在税前的盈利能力,考虑了税收因素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较高的税前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在税前的盈利能力较强。

二、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评估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

常见的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

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能够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较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能够及时偿还短期债务。

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一种改进,排除了存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第一篇: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中财讯瑞昌财学院纳税评估参考指标和部分税种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纳税评估参考指标税局在每季季后25日向发布如下指标:(一)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自省统计局统计月报。

(二)全省及各市税收完成情况。

数据来自税收会统月报表。

(三)全省及各市当年税收应征入库率。

税收应征入库率=当年累计入库税收÷当年实现应征税收×100%。

(四)全省及各市欠税增减率。

欠税增减率=(期末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年初欠税余额×100%。

(五)全省宏观税负。

全省宏观税负=全省税收完成情况÷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00%。

(六)全省及各市重点行业税负。

行业税负=本行业入库税收÷本行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100%。

数据来自全省重点税源企业报表。

(七)重点行业税负预警指标。

二、营业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及使用方法(一)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缴纳营业税变动系数(A)=(本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基期申报营业税款预警值:A测算结果分析:通过本指标分析评估对象本期申报税款与基期申报税款是否出现突减现象,若申报税款下降幅度超过0.2,预警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收入或申报不实问题。

(二)营业税税收负担率÷营业税税收负担率(A)=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营业税行业平均税收负担率(B)=某行业本期营业税申报数÷某行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一般情况下行业营业税平均税负为营业税税率)预警值:A—B<0测算结果分析:对于不同行业或一个纳税人提供多种不同税目、税率的劳务,评估对象的实际测算税负如果等于营业税税率,说明纳税人足额进行了纳税申报,低于同行业营业税税率,应首先分析评估对象是否存在减免税、抵减税款或差额征税情况,否则可能存在混计收入、申报不实等问题。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纳税评估是指对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纳税义务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是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税负、税收遵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财务比率分析、税收遵从度评估、行业对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首先,财务比率分析是纳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分析纳税人的财务报表,计算关键财务比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纳税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比率,评估纳税人的相对竞争力和风险水平。

其次,税收遵从度评估是纳税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申报行为的评估,了解纳税人是否存在逃税、偷税、漏税等行为,从而进一步评估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程度。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税收风险评估模型、税务风险指数评估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可以对纳税人的税务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并提出遵从度改进措施。

第三,行业对比分析也是纳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纳税人所在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与水平。

行业对比分析可以分析纳税人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水平等关键指标,从而评估纳税人的竞争力和风险水平。

最后,时间序列分析也是纳税评估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纳税人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纳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的纳税变化趋势和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通过构建纳税模型,对未来的纳税数据进行预测,从而提前进行纳税规划和布局,降低纳税风险。

总之,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比率分析、税收遵从度评估、行业对比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税负、税收遵从度等关键指标,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建议和措施,帮助纳税人实现合法降低税负、提高税收遵从度的目标。

纳税评估指标详解

纳税评估指标详解

纳税评估指标详解从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的分类,可以看出这几大类指标其实覆盖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的过程以及经营活动的结果:1、有无收入的核算不实(包括多记、少计收入或收入确认不及时)2、有无成本核算不实(包括多计或少计成本)3、有无费用核算不实(包括多计或少计费用,或费用提取不实)4、有无因为上述情况的发生,继而造成经营活动的结果(利润)的不实5、最终由于上述原因,有无造成税款缴纳的不实。

企业所得税1.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2.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利润税负率)3.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4.所得税贡献率5.所得税贡献变动率6.所得税负担变动率7.预提所得税8.关联交易的从纳税评估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可以看出,这几大类指标关注了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当然,对于其他税种的评估,税务部门也可以通过相关指标的使用以及企业提供的资料的核实,得出结论。

在通用指标或税种指标的运用中,单独一个指标是无法揭示真相或说明问题的。

如果只是一个指标超过预警值,并不能说明什么,必须是多项指标的综合运用,并结合企业提供的资料和说明,才能准确地对企业的实际涉税情况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的判断”。

⼀、增值税评估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1、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100%。

2、计算分析纳税人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使用,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1)、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2)、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3)、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均可列入疑点范围。

运用全国丢失、被盗增值税专用发票查询系统,对纳税评估对象的抵扣联进行检查验证3、根据评估对象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率测算分析;存货、负债、进项税额综合分析和销售额分析指标的分析,对其形成异常申报的原因作出进一步判断。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采用的主要指标。

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专用分析指标两大类,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进行细化和完善。

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算术、加权平均值以及合理变动范围。

算术预警值: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假设干年度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

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可以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进行确定。

纳税评估的分析方法1、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比照,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2、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设置相应的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3、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4、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5、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勾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税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6、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累计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7、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五号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评估结果的处理1、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需立案查处的,可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2、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约谈纳税人;3、对评估分析和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审核账目凭证的应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4、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一、通用指标及功能(一)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和多列成本等问题,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二)成本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功能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三)费用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与预警值相比,如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列费用问题。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

如果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与前期相差较大,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营业(管理、财务)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分析纳税人期间费用与销售成本之间关系,与预警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期间费用问题。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额+费用总额。

与预警值比较,如果企业本期成本费用利润率异常,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税前列支费用评估分析指标:工资扣除限额、“三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交际应酬费列支额(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限额、开办费摊销额、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额、广告费扣除限额、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财产损失扣除限额、呆(坏)账损失扣除限额、总机构管理费扣除限额、社会保险费扣除限额、无形资产摊销额、递延资产摊销额等。

如果申报扣除(摊销)额超过允许扣除(摊销)标准,可能存在未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擅自扩大扣除(摊销)基数等问题。

(四)利润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100%。

上述指标若与预警值相比相差较大,可能存在多结转成本或不计、少计收入问题。

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

按税法规定审核分析允许弥补的亏损数额。

如申报弥补亏损额大于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可能存在未按规定申报税前弥补等问题。

营业外收支增减额。

营业外收入增减额与基期相比减少较多,可能存在隐瞒营业外收入问题。

营业外支出增减额与基期相比支出增加较多,可能存在将不符合规定支出列入营业外支出。

(五)资产类评估分析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和指标功能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分析纳税人资产综合利用情况。

如指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或闲置未用资产计提折旧问题。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

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分析纳税人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和可能发生坏账情况。

如应收(付)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基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0%。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高于与基期标准值,可能存在税前多列支固定资产折旧额问题。

要求企业提供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情况,分析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变化的原因。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其中:负债总额=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资产总额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分析纳税人经营活力,判断其偿债能力。

如果资产负债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则企业偿债能力有问题,要考虑由此对税收收入产生的影响。

二、指标的配比分析(一)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

(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

(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题。

(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对产生疑点的纳税人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历年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变动情况;对“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也异常的企业,应通过年度申报表及附表分析企业收入构成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如出现“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

(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比值接近1。

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对产生本疑点的纳税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指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年度申报表及附表《营业收入表》,了解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的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率对年度申报表及附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

(三)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配比分析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

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企业存在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对产生疑点的纳税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

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通过年度申报表及附表分析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结合“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两项指标进行分析,与同行业的水平比较;通过《损益表》对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若干年度数据分析三项费用中增长较多的费用项目,对财务费用增长较多的,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以判断财务费用增长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基建贷款利息列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问题。

(四)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当两者比值大于1,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问题;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视为异常,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五)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综合分析本期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本期销售利润率与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

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本期的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补销售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六)存货变动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配比分析比较分析本期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

若本期存货增加不大,即存货变动率≤0,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通用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公式一收入类评估1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收入×100%二成本类评估1 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2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为正,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为负,视为异常可能存在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2。

1 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三费用类评估1 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1.1 其中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2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3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4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4.1 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总额+费用总额四利润类评估1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100%2 、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基期其他业务利润×100%五资产类评估1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2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3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4 应收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100%5 应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付账款-期初应付账款)÷期初应付账款×100%6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基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0%7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分税种的特定分析一增值税评估(一)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1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二)工(商)业增加值分析1 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1.1 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1.1.1 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1.1.2 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2 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分析2.1 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100%2.1.1 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2.1.2 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应纳税额总额÷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三)进项税金控制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额)×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 (四)投入产出评估投入产出评估分析当期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投入量÷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使用量二内资企业所得税评估(一) 分析指标1、所得税税负担率应纳税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2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利润税负率)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3、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评估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00%4、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5 、所得税负担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0%(二) 评估分析指标的分类与综合运用一类指标1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收入×100%2 所得税税负担率应纳税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3 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4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利润税负率) (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二类指标1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2 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基期主营业务费用×100%3 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本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基期营业(管理、财务)费用×100%4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100%5 成本费用率(本期营业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00%6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7 所得税负担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0%三类指标1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2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基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基期固定资产原值总额×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