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山水画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首《答大愚诗》云:"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 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水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 展,兼称苦空情."由此可见荆浩的画,全是大山,大树, 属全景式的水墨山水画;同时可见其作画时的气魄,用笔用 墨画树画云的方法. 孙承泽评他的一幅山水画说:"其山与树,皆以秃笔细写, 形如占篆隶,苍古之甚,非范关所能及也."他的技法对皴, 擦,点,染,都有进一步的建树.他的被钩布置恰当,笔意 森然,无凝滞的痕迹;他好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原,百丈危 峰,屹立于青冥之间,至为雄健.他画画很刻苦,画松树要 写数万本.从实践到理论,对我国山水画的发展都做出伟大 的贡献.宋元画家,均所宗仰.
《雪景山水图》轴 雪景山水图》
绢本 设色 纵138.3厘米 横75.5厘米 美国堪萨斯城 纳尔逊美术馆藏 荆浩注重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善于图绘北方雄伟 的山川风貌 ,在艺术上有新的创造和突破.他曾 说:"吴道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不笔,吾当采二 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同时,荆浩还善用皴法, 在营建画面意境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天赋.此图以 立幅构图重重山峦,其间点缀有行旅人物,山形 屈曲,设色浓重,画中有"洪谷子"小字款.传闻此 画系自古墓中出土,西方有的美术史家认为是荆浩 的作品,也有人判定是一幅早期山水画的摹本.
五代山水画家
荆浩 动漫原创 沈佳慧
荆浩的简介
荆浩(889—923),五代后梁杰出画家.字浩然.河南沁水 (河南济源)人.博通经史,善属文.唐未五代中原多战乱, 隐居在太行山的洪谷,自号洪谷子. 著《山水诀》一卷.尝同别人说:"吴道子画,有笔而无墨; 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另外, 他的《笔法记》,在山水画的发展史上也占有根重要的地位. 又从他的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的绘画作品风格.第一首《邺 都青莲寺沙门大愚乞画诗》云:"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纵, 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不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 幽湿处,惟借墨不浓."
下面几幅也传为荆浩所画,但多数专家认为是伪作,在这里一 并列出,仅供参考.
山水图
荆浩创作方法: 荆浩创作方法:
荆浩擅山水,注重师法造化,他常携带纸笔, 在洪谷深处对景写生,画松"凡数万本,方 如其真".画山水师承张璪,吴道子,项容, 师长舍短,加以发展,形成笔墨两得,皴染 兼备的独特风貌.其画多作云中山顶,四面 峻厚,主峰耸立,乔柯杂植,溪泉坡岸的全 景式山水画.
荆浩《笔法记》绘画理论: 《笔法记》绘画理论:
《笔法记》一篇,系统地论述了山水画的创 作方法和艺术准则.指出艺术形象有"真" 与"似"之分,认为"似"是"得其形而遗 其气",而"真"则"气质俱盛".进而提 出画有"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认为"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思 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 时因,搜妙创真".凡此等等,皆反映了山 水画于唐末五代在理论研究上所达到的水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浩作品
在历代绘画史籍和著录书中,记有荆浩作品约共五十余幅,其中山水画 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画.如《宣和画谱》所记的山阴宴兰亭图三 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以及前面提到的观自在菩萨,钟离访道图, 这九件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的.山水画据《图画见闻志》记述有四时山 水,三峰,桃源,天台;《宣和画谱》记有夏山图四,蜀山图一,山水 图一,瀑布图一,秋山楼观图二,秋山瑞霭图二,秋景渔父图三,白苹 洲五亭图一;南宋《中兴馆阁储藏》记有江村早行图,江村忆故图;此 外,在《襄阳志林》,《云烟过眼录》,《铁网珊瑚》,《珊瑚网》, 《清河书画舫》,《图画精意识》,《平生壮观》,《式古堂书画汇 考》,《石渠宝笈》,《庚子消夏记》等著录中,还记有渔乐图,秋山 图,山庄图,峻峰图,秋山萧寺图,峭壁飞泉图,云壑图,疏林萧寺图, 云生列岫图,溪山风雨图,楚山秋晚图,仙山图,长江万里图,庐山图, 匡庐图等.比较特殊的是《珊瑚网》中记载荆浩有交泰图册页,可能是 一幅画有三只羊的风俗画,寓意"三阳(羊)交泰". 以上作品除匡庐图尚存,其他均已失传.至于目前传为荆浩所作的 五幅画——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 藏的江山瑞霭图,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渔乐图等,其真伪都存有争议.
松壑会琴图轴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伪,明人画
西山归棹图轴
荆浩的艺术特色
一,"有笔有墨,水晕墨章" 历代画史画论著作都爱引用荆浩这几句话:"吴道子画 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 一家之体."他本人在《笔法记》中说:"随类赋彩,自古 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这两段话确实概括了荆浩 艺术的一大特色二,"大山大水,开图千里" 二,"大山大水,开图千里" 荆浩之前的山水画,很少见到表现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 及全景式布局.由于太行山气势磅礴,使他的审美眼光发生 重要变化,认识到"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由于他放眼于 广阔空间的雄伟气势,终于创立了"开图千里"的新格局..
荆浩的绘画影响极大,当时以获得成就的 长安关同还师法于他.北宋的李成,范宽, 都于荆浩的山水画有师承关系.
关同,长安人,师荆浩,有"出蓝"之誉,自 成一体,人称"关山山水". 关山行旅图

雪景山水图局部
荆浩《匡庐图》时代背景: 荆浩《匡庐图》时代背景:
以专画山水而自适的荆浩,自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 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荆浩创作的山水画卷,据宋代《宣和画谱》记载,有22 题,今存作品仅两幅:《雪山行旅图》,现藏于美国堪萨斯 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匡庐图》现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馆. 其中,以《匡庐图》最为著名,显露以文采自然的笔墨抒写 对自然生趣的体验,客观的拒绝中渗透着作者淡泊的主观情 思. 《匡庐图》纵185厘米,横106.8厘米,整个画面笼罩着 一片雄伟壮丽的氛围,同时交织空旷幽寂的意蕴,标志着山 墨山水画的真正成熟.
荆浩的山水画
《匡庐图》 匡庐图》 绢本 水墨 纵185.8厘米 横106.8厘米 台 北故宫博物院藏 《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 的是庐山的自然景色.此作画境宏阔博大,气势 雄伟峭拔,反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基 本艺术特征.为了便于吸纳万象,写成"全景山 水",作者采用立轴构图,以纵向布局为主.由 下往上看,作品层次井然,一层高过一层.画面 下端细绘出山麓景致,树木,屋舍,河流,石径, 撑船的舟子,赶驴的行人,一一摄入笔端,准确 表现出来.再往上是山间峰峦,瀑布,亭屋,桥 梁,林木,山光岚气,隐约浮动,山峰越上越高. 越高越形峭拔,在群峦众岭的映衬环拥下,最高 峰挺然直出,上摩穹苍.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 笔法特点,勾,皴,染三法并举,既突出了造型 的结构,形态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又显示了水墨 技法的特殊韵致.在画面的营造上,作者将"高 远","平远"二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峻峭 耸立的巍巍峰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谷自然出现 在图中,毫无抵牾不合之处;而古松巨石与层叠 的峰峦相映相发,更是将全画幽深缥缈的境界清 楚准确地烘染出来.此画也的确具有非凡神韵和 独特风格.此图右上端有"荆浩真迹神品"六字, 传为宋高宗笔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